2023初中地理教案(集锦15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419653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6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初中地理教案(集锦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23初中地理教案(集锦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23初中地理教案(集锦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初中地理教案(集锦15篇) 初中地理教案1(4140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综合、解说等方法。教具准备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2.实例图片。3.自制电脑课件。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浪迹地球引入,展示澳大利亚人文和景观的特色图片。教师出示悉尼歌剧院图,创设情境,引出澳大利亚之行。板书:澳大利亚讲授新课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行,开始行程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在世界中的位置。电脑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提问学生:在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行之前,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学生回答:服装、饮食、语言、货币等方面做准备。过渡语:第一站我们到悉尼去参观野生动物园。教师提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教师: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园。电脑展示:动物的图片。老师做简单介绍。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你们看,前面 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市里。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声誉。鸭嘴兽: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树袋熊:与我国大熊猫相媲美。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它们虽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以树为家。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很古老。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电脑展示:大陆漂移的图片。分段提问:1.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3. 引申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学生活动:讨论。学生回答:1、6500万年前。2、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3、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位置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上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模拟播音员给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齐答来帮助学生抓住资料当中的关键词语。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学生齐答:9000种。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鸟类?学生齐答:450种。老师提问: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学生齐答:全球150种除了南美洲有几种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板书:种类繁多过渡:参观完悉尼动物园,下面我们去墨尔本,参观牧羊场。电脑展示:墨尔本牧羊场的图片和视频。教师讲述: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牧羊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学生回答: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非常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呢?学生:气候、地形适宜。草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电脑展示:展示澳大利亚地形空白图。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学生回答: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电脑展示:视频,补充大自流盆地相关知识。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生回答: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电脑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片。教师提问: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回答: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又准备把你的牧场分布在哪里呢?如果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回答:分布在中部、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有几种方式?学生:两种。一种粗放牧羊带,一种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公司的经理的话,如果你们公司主要出口羊毛和小麦的话,你觉得这些工业原料应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哪些地区?学生回答:东南部和西南部。因为那里是羊毛和小麦混合经营带。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768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学生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老师:时间差不多,旅行快结束,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思维拓展:澳大利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学生回答:1.发展特色农业。2.农牧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初中地理教案2(3936字)教学目标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教具世界地图中国疆域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那大家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呢?我国的疆域范围?我国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我国的疆域来进行了解。板书:第一节:疆域疆域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路兼备的大国和行政区划三个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同学们先花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在图1.1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1、半球位置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生:可以从它所处的半球、维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判断师: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生: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归纳:从地图可知,中国的经度范围大致在东经75和东经135之间,纬度位置在赤道以北,即位于东半球,因此,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师:请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生:略归纳:热带与温带的划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但在我国的高山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3、海陆位置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知道了大洲与大洋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哪几大洲和大洋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生:略归纳:从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而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过渡:知道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现在同学们来猜个谜语,谜面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他在北,东西二分它具东,头只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大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这个谜面主要是从地理位置方面去描述的,我们刚刚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猜出来这个谜底是我们中国。既然知道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那同学们从我们生活中感受来看,我国所处的位置究竟如何?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要判断我国的位置是否优越,我们就将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同学们看图1.2“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高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归纳: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而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那被跨度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师: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生:略归纳: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降雨量少。日本是四面临海,是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而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是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背靠亚欧大陆,有利于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对外交往与贸易合作。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那同学们看下我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呢?位置的优越性发展农业生产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明显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对外交往与合作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交易与对外开放发展海洋事业东临太平洋多港湾和岛屿海上交通便利利于水产业的发展其他旅游资源丰富如:海南热带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滨风光等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了解了我国在第球上的位置,其次通过读图分析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其特点。板书设计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西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领土包括陆地领土和海洋领土,并要学生掌握我国的陆地面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陆上疆界以及陆上邻国。2、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邻四海一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大陆海岸线、主要的岛屿和群岛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3、通过对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我国的领土面积和四至点、濒临的海洋、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难点是我国疆域的四至点、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大国,那我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我国国土这一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我们国家之大。请大家打开教材P3,进入我们今天学习的正题-海陆兼备的大国。板书二、海路兼备的大国师:同学们看课本第三页内容,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学生:略归纳: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1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在_帕米尔高原(73E)。下面我将用一首口诀来帮助大家记忆四至点。口诀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下面请同学们背诵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需在地图上找出这四个点并且把他们标出来)读图1.4和图1.5四幅图,说一说引起其变化的原因。1、冬季由于纬度的跨度大,受纬度的影响,南北气温差异大。2、东西经度跨度近60,时间相差近4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餐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漫天星斗的漫漫黑夜。过渡:我国疆域辽阔,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有漫长的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往下学习。师:快速阅读第五页内容,找出我国的陆上国界和海岸线分别长多少?并通过图1.3“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及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学生:略师:我国的陆上国界长2.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共有14个,逆时针数来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三字经记忆: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和不、缅老越)我国大陆濒临海洋,由北往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国家的位置)另外我的还有两大内海、三大海峡、三大半岛。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初中地理教案3(2222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知道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初步掌握用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2、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对黄土高原过去至现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3、了解一些黄土高原的文明特点,知道她曾孕育了华夏文明。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2、通过科学探究,通“风成说”初步了解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和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验证自己的假想,体验追求真理的艰辛,从而培养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文明特点。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景观、人们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产生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看后猜猜看她属于我国哪个地区?你对什么印象深刻?导入新课内容。【活动】一、文明的摇篮板书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板书一、文明的摇篮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3页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有哪些文明的特点。(黄土地、宝塔、窑洞、白羊头巾、信天游等)学生活动:学生看书,初步了解黄土高原文明的特点。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课文后续内容教学作铺垫。【活动】文明的摇篮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看下列一组反映黄土高原文化特点的图片:黄土高原地貌、窑洞、信天游等。学生活动:看图、思考,了解黄土高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特点。设计目的:以图片给学生具体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讲授】一、文明的摇篮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回答问题。1、区域、阶梯及“四至”。2、所跨省区。板书 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板书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学生读图6.25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跨越的主要省区,小组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能根据地图信息回答问题。【讲授】文明的摇篮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请大家在书第24页图6.25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上用笔描出黄河的轮廓。“几”字形轮廓。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华夏文明的视频。板书3.文明的摇篮:灿烂的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学生活动:动手在图6.25上描出黄河的轮廓。看视频,获取书本之外的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就是这边土地曾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加深学生黄土高原是我华夏文明摇篮的印象。【过渡】导入本课时第二部分。学生看阅读材料(P26),然后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将讨论结果和观点向大家汇报。学生看书,思考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并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活动】二、风吹来的黄土板书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利用动画和视频分别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风成说”原理。结合“活动”,请学生讨论并回答支持“风成说”的依据。活动第2题留着课后思考。看视频,思考问题,参与讨论,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讲授】风吹来的黄土引导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第26页有关黄土地貌的内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特征。黄土塬: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岳。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成川。板书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沟壑纵横;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初中地理教案4(3410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产。三、课前准备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准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醒。四、教学过程1、位置交通组展示活动(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N10?S,90?E140?E组成:两大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认识和寻找教材P28活动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区。(3)师问:“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我国有没有重要意义?”生答: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我们在网上看到过,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原油的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经济命脉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重大。2、气候与农业组展示活动(1)演示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属于两种热带气候类型。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是雨季,114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进行描述;在屏幕前指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3)据图介绍:大家吃过泰国米吗?很香!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和我国南方人一样,也是大米饭。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还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4)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料对图片进行讲解)。(5)师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生答:教材有说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必然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示活动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示活动(1)演示文稿: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文字说明: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2)介绍: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籍国交往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民俗风情:“沙爹、加厘饭、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4)介绍:东南亚发展旅游业有很大优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解)。师总结:各组的展示活动非常出色,体现了同学们的智慧和才能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祝贺大家的学习和展示活动取得成功。五、课后作业:随常练习第二节六、课后小结:第一课时板书设计: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3、5N2、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1个国家)二、地形特征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三、十字路口的位置:1、用图示的方式描述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2、介绍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课时板书设计:四、物产和旅游资源:1、主要物产:橡胶、椰子、油棕、水稻、锡、石油等。2、物产的分布:P15活动。3、旅游资源:介绍新、马、泰的旅游资源。五、华人、华侨:1、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2、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3、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万人以上。初中地理教案5(2673字)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重点和难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教学准备:1、小地球仪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第一时:导入: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谁?(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他到了太空,回头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么样的?(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水,在太空中地球是如此的蔚蓝美丽)提出问题: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世界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人类对地球面貌的认识过程对地球面貌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就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他们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学生介绍的过程中用向学生提供古“丝绸之路”路线、郑和下西洋路线、哥伦布及麦哲伦航行路线等示意图)学生分组活动:1、丝绸之路 2、马可波罗游记 3、郑和下西洋 4、哥伦布地理大发现 5、麦哲伦环球航行(学生互相评价)(1)组织活动指导学生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平分成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比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所占的比例。(2)但是,由于我们只有40多人,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面积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出示教材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学生活动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按照要求参与活动,计算出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学生回答71为海洋,29为陆地。概括说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板书:2、全球海陆分布比例(3)问:所以加加林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时认为它应叫什么?提问:同学们,你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看法?(鼓励学生)(水球)(这是由于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果;人们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的“地球”了,没必要再改成“水球”。)提问:这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均匀地分布于地球表面吗?显然不是。看手中地球仪,南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不同?(展示南北半球图及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比例,帮助学生总结海陆分布特点。)板书:3、世界海陆分布特征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说明,并总结出海陆分布的特点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经常听到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海湾、海峡等众多的称谓,究竟是怎么回事?请看图(用展示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和平面轮廓图,两图均标注注记),自学上述地理名词的意义2、我们把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成为大洲。看教材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回答: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南、北美洲)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陆地(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亚洲、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大洋洲、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南极洲、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南极洲、北冰洋)3、有些大洲是相连的,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到这些大洲及其分界线,并把分界线描绘出。重点指导学生读2.7,找到亚、欧、非三洲的分界线,并描绘说明。学生活动:通过两图对比,明确其地理意义。边查图边回答,进一步熟悉巩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巩固练习:1、填图:在教材图2.1中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绘图:在教材图2.9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初中地理教案6(3087字)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1)洲名的由来1、 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2、 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 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3、 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4、 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5、 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2)亚洲的地理位置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6、 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作业布置见基础训练第 二 课 时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二、 亚、欧两洲的地形(1) 亚洲的地形特征1、 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2、 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A 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B 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D 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E 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3、 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4、 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1) 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2)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3) 中部低平(4)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5、 学生完成P6表格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第 三 课 时(复习提问)1、 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2、 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负责多样1、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原因: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设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考说明)(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的复杂性体现出来(5) 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对比,理解亚洲气温差别大(6) 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7) 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8) 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二)大陆性强(9) 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三)季风气候显著1、讲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1、 结合板图讲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2、 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3、 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偏北 寒冷干燥 气温低,降水少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湿热多雨 带来大量降水4、 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四、 欧洲的气候特征1、 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2、 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3、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4、 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5、 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判断各自的气候特征。6、 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7、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初中地理教案7(3721字)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3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重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东南亚地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教学提纲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二、自然条件1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我们在学习东亚区域地理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居民及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东南亚的区域地理,仍然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找出它与东亚的差异,总结出东南亚区域地理特征。学习新教材一、范围、地理位置及国家(板书)读图读东西半球图,教师指图明确范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师做简单介绍。提问从图上看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陆和哪两个大洋之间?(从海陆位置看,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正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海上交通要道,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联系两大洲、沟通二大洋的“十字路口”读图读“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教师介绍马六甲海峡。提问日本把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这是为什么?提示学生可参看“日本主要工业原料_示意图”回答。(日本的工业原料依赖于进口,需从亚洲、非洲等地进口石油、铁矿石等,而马六甲海峡是它必经之地。日本向亚洲、非洲等地大量出口工业产品,同样需经马六甲海峡,它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读图读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所占纬度有什么不同?哪些国家位于赤道两旁?(东亚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东南亚则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位于赤道两侧。)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东南亚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参看课本附表,东南亚国家概况,做总结归纳。3位于南纬10至北纬25之间东南亚的这种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二、自然条件(板书)1地形读图读东南亚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总的看地形有什么特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略)教师指图介绍主要地形的分布。教师归纳总的看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和三角洲多在大河的下游及沿海。从中南半岛看,(教师边讲边绘中南半岛山河示意图,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主要山脉及河流名称)与我国西南部山水相连,呈南北向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提问这种山河大势给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什么影响呢?(上游流经山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下游水流缓慢,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土质肥沃,灌溉便利,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提问在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五个国家的首都,它们所在位置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都在河流沿岸。这一带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做一做填写课本第114页表格。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板书)提问指导学生读东南亚地形图后问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相比较,地形有什么区别?(同样多山,但大河很少,一般河流短小,平原少,地形崎岖,而且多火山。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看景观图指导学生看课本“坦博腊火山大爆发”图。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课本第115页的“读一读”。提问为什么马来群岛多火山?提示学生参看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并注意与日本比较。教师归纳马来群岛与日本群岛一样,也是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不同的是,马来群岛处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提问火山爆发会给当地带来什么影响?(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富多种元素,也会使当地的土壤肥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板书)总的看东南亚的多山地形与其所在位置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影响了东南亚的地形,也影响了东南亚的气候,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区气候特征。提问东南亚属于哪个气候带?提示学生参看“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图。(属热带多雨地带。)提问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这里年均温可达20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分在毫米以上。因此是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教师讲述但由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所在位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气候也存在差异,尤其在降水上,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板书)读图指图,明确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提问这一带纬度位置特点是什么?(赤道附近。)提问这一带每天的天气变化过程怎样?指导学生读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请一学生按图分析一天的天气变化情况。(日出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地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天空云量逐渐增多;午后两三点钟,天空浓云密布,雷电交加,降下大量雨水;到傍晚云量减少,天气转晴。)提问这里为什么会经常产生这样的天气变化叱?提示学生可参考“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一节的内容。(马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气压低,同时四周为广阔的海洋,水汽_充足。日出后,地面空气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滴,产生对流雨。)讲课过程中,绘制上升气流降水示意图。正是由于这里有充足的热量和降水,所以可以生长终年常绿茂盛的森林,我们叫这种植物类型为热带雨林。并且这里的农作物全年可以播种,都能收获。热带季风气候(板书)读图指图,明确热带季风的分布地区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提问什么是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的风向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参看“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季风气候是指在一年之内,随季节不同,风向有规律的变。这里一月为东北风,七月为西南风。)教师讲授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是来自亚欧内陆的风,所以较干燥,降水少,形成旱季。6月到10月吹西南风,它来自湿热的印度洋,所以降水很多,形成雨季。提问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而热带季风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教师补充由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所以这里的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复习巩固按照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布置作业填写课本第116页做一做中表格;阅读第116页“读一读”。初中地理教案8(988字)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