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284564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3/1112021/3/1122021/3/113背景背景:孟子生活在战争激烈的孟子生活在战争激烈的 战国中期,诸侯混战,民不聊战国中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他主张实行仁政,呼吁各生。他主张实行仁政,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反对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2021/3/114老老 吾吾 老老 以以 及及 人人 之之 老,老,幼幼 吾吾 幼幼 以以 及及 人人 之之 幼幼。富富 贵贵 不不 能能 淫,淫,贫贫 贱贱 不不 能能 移,移,威威 武武 不不 能能 屈,屈,此此 之之 谓谓 大大 丈丈 夫。夫。孟子名言名句孟子名言名句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021/3/115下列加线字的下列加线字的读音读音你能读准吗?你能读准吗?gusqpn1、七里之、七里之郭郭 2、米、米粟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 3、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亲戚戚畔畔之之5、夫夫环而攻之环而攻之6、得道、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多助,失道 者者寡寡助。助。yguf2021/3/1162021/3/117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3、城 非 不 高 也。4、故 君 子 有 不 战,战 必 胜 矣。/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节奏吗?吗?/2021/3/1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的天气、时令有利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上下(内部)团结 得道得道多助多助,失道失道寡寡助助施行 仁政少2021/3/119 三里之三里之城城,七里之,七里之郭郭,环环而攻之而不胜。而攻之而不胜。夫夫环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然而不胜者,是是天时不如天时不如地利也。地利也。城非不高也,城非不高也,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兵革兵革非不坚利非不坚利米粟米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委委而而去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内城外城围语气词盔甲,兵器,指武器装备米,谷,泛指粮食放弃离开护城河这2021/3/1110 故曰,故曰,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威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亲戚畔畔之。多助之。多助之之至,天下至,天下顺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之所畔,故君子有有不战,战必胜矣不战,战必胜矣。限制巩固威慑通“叛”,背叛到归顺或者2021/3/1111特殊句式城城非不非不高高也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也 判断句判断句2021/3/1112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的地理形势,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是占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啊。所以说:限制百姓定居某一区域,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用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人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021/3/1113思考下列问题:1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认、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认 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 2、孟子是如何论述、孟子是如何论述“人和人和”的重要的重要 性的?(试分析文章结构)性的?(试分析文章结构)3 3、“人和人和与下文所说的与下文所说的“道道”是是什么关系?第四段的论述有何作用?什么关系?第四段的论述有何作用?2021/3/1114提出中心论点: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一论据一: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 (从进攻一方而言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二论据二: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 (从防御一方而言从防御一方而言)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从战争到治国从战争到治国)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举例论证论举例论证论2021/3/1115(3)“人和人和与下文所说的与下文所说的“道道”是什是什么关系?第四段的论述有何作用?么关系?第四段的论述有何作用?(明确)(明确)“道道”即指仁政。即指仁政。“得道得道”就是施行仁政。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多助多助”则则“天下顺之天下顺之”,这就是这就是“人和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总结全文,深化论点。2021/3/1116赏析本文的语言:赏析本文的语言: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笔酣墨畅,结构缜密。如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米粟非不多也 (双重否定式排比)(双重否定式排比)2021/3/1117在在英中贸易协会欢迎午宴上的演讲(摘要)英中贸易协会欢迎午宴上的演讲(摘要)李瑞环李瑞环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的论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不是盲从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无原则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和”的思想,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由于“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2021/3/1118课外作业,拓展延伸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威天下”不能靠不能靠“天时天时”“”“地利地利”,而只能靠,而只能靠“人和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2021/3/1119 质疑: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质疑: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段?是否多余?为什么还要写第段?是否多余?回答: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回答: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得道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得人心心”,即,即“人和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段绝非多余的闲笔。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段绝非多余的闲笔。2021/3/11202021/3/1121天天时时地地利利人人和和两个战例两个战例逐层递进逐层递进攻方攻方失利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守方失利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2021/3/1122分析结构分析结构 课文按课文按“总总分分总总”可分为三部分可分为三部分(一)(一)(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如人和。(二)(二)(2、3)运用战例证明论点。)运用战例证明论点。2段:段:攻方攻方失利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3段:段:守方守方失利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三)(三)(4)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21/3/1123守城: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粮多守方守方地利地利攻方攻方委而去之委而去之人和人和不如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2021/3/1124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特点?讨论其作用?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人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021/3/1125战战争争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治治国国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主张(结论主张(结论)施行“仁政”(反面论证反面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排比排比论点范围论点范围2021/3/1126天时天时而而环环攻攻之之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攻城:攻城:守方守方2021/3/1127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2021/3/1128孟子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的写作与论语论语不同,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从体制上说,孟子孟子基本基本上仍属于上仍属于语录体语录体,但较,但较论语论语已有很大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篇幅加长,议论增多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就可以单独成篇。2021/3/1129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4、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结全文,深化论点讨论2021/3/1130 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段?第段?答答:归纳了以上三段,论证了归纳了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的道理)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第段的作用是在前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实际上也可理解为为“得人心得人心”,即,即“人和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段绝非多余的闲笔。第段绝非多余的闲笔。2021/3/1131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例一战例一:攻方败攻方败守方胜守方胜(天时)(天时)(地利)(地利)战例二:战例二:守方败守方败攻方胜攻方胜(地利)(地利)(人和)(人和)结论:结论:得得 道道 多多 助助 失失 道道 寡寡 助助层层 进进不如不如人和人和在战在战争中争中的重的重要性要性人和人和在治在治国中国中的重的重要性要性2021/3/113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举例论证环而攻小城却不胜城高兵利粮足却弃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推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畔对比人和之重要结构:总分总战争治国2021/3/113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采用何种作者是如何论证的?采用何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o 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出发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出发o“人和人和”的决定性作用的决定性作用o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施行施行“仁政仁政”的重要的重要性性道理论证 层层递进层层递进对比论证 说理透彻说理透彻中心论点运用“排比”句式说理严密,加强气势2021/3/1134拓展研究拓展研究1 1)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古训这一古训?跟同学们介绍一下。跟同学们介绍一下。2 2)文中讲述了)文中讲述了“人和人和”的重要性,你作为新时代的的重要性,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2021/3/1135一、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二、古今异义:郭、池、去、亲戚委、域、是三、一词多义:兵、以、之掌握重点词语2021/3/1136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 郭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 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 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也)今义:判断动词 2021/3/1137亲戚古义:父母、兄弟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 域古义: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