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263986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景知识1、写作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一九二六年,是作者在厦门大学图书馆的楼上写的。鲁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了呢?又为什么要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呢?原来,“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缉鲁迅,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不过鲁迅一贯主张的却是:“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即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所以,即使困守在厦门大学,也总要“做一点事”。做些什么呢?他针对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回击尊孔复古的逆流。鲁迅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鲁迅先生在“只剩了回忆”的困境下,仍在自觉地战斗着。鲁迅诞生在新台门里。百草园便在新台门内。它是台门内聚族而居的十多户人家共有的后园,略呈长方形,约有两亩面积光景。“百草园”名称虽然雅致,实在仅仅一个“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荒芜的菜园。园中有一座像小山那样的瓦砾堆,据说是太平天国战后修葺房子时留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就扎根在瓦砾堆下的泥土里。园内大约有五分之三的地面能够种植,其余便被粪缸、路道、晒场和垃圾堆所占据。今日的百草园,除与梁家搭界的“短短的泥墙根”依然保持原样外,园内已开辟为纪念馆种植的园地,面貌一新。3、三味书屋周氏祖居在绍兴城东复盆桥附近,与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家隔一条快马河,南北相对,称老台门;以后周家又在寿宅右边建屋,从老台门到这里要过一条石桥,故称过桥台门;再后,周家人口日繁,又在西头东昌坊口另建新居,叫新台门。出新台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南北跨河的一道石桥,再向东沿河边有木制栏杆的石板路约走二十余步,便是三味书屋。这个名称的由来,据纪念馆的负责人转述寿镜吾之次子寿洙邻的介绍,是因为读书有味,书屋后面小园里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故名“三味”。书屋门向北开,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便是书房。书房坐东向西,西边正屋的墙很高,天井又很狭小,所以房里的光线比较暗。书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下面是一幅画,画面是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松下。松,取意长寿;伏鹿,“福禄” 的谐音。整个画面,意即“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左右两边墙壁的木柱上,挂着一副木刻的对联,上联是“至乐无声惟孝弟”,下联是“太羹有味是诗书”。古画前面,是寿镜吾先生的书桌,两旁是学生的课桌。鲁迅初去时,他的课桌设在南边靠墙接近通往书房后面的小园的小门处。在小园里,“能够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又是厕所的所在地,爱玩的学生每每托辞小便,到园里去玩耍。坐在这里,溜出去是很方便的。而鲁迅却不愿意,推说有风,请求掉换座位,先生乃把他移到东北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