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261688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总第_课时)年级: 八年级;辅备: _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掌握停表的读数方法。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和长度。【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制单位分别是_、_。常用测量工具是_、_。(1)基础回顾: 1km=_m 1m=_km;1m=_cm 1cm=_m;1m=_mm 1mm=_m;1h=_min 1min=_s 1h=_s(2)自主探究:36km=_m=_m;165cm=_m=_m20min=_s=_s;45min=_h=_h(3)效果检测:15cm=_m=_nm; 15min=_h=_s二、交流展示估测物理课本的宽度约是_cm,用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的宽度记作_cm(暴露问题)选用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还是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放置时,零刻线与课本左端对齐了吗?刻度尺放置的有没有问题?对齐零刻线与读数时你的视线与尺面垂直吗?你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了吗?你的记录结果带单位了吗?(1)归纳:A、认:认清_、分度值和_B、放:尺放正,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C、看:视线要和尺面_D、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重难点)E、记:记录结果由_和_组成(2)巩固:测物理课本的宽:刻度尺的量程是_cm,分度值是_cm。物理课本的长是_cm三、拓展应用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A、产生原因:测量仪器、人为因素、测量方法B、减小方法:选用精密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数据相差较小;错误能够避免,数据相差较大。2、思考检测:小芳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准确的记录结果为21.32cm,由此可知,她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有人认为她的做法不妥,你的观点是_。她从第二次到第五次的测量结果依次是21.30cm、21.3cm、21.61cm、21.33cm,其中错误的有_和_,你的理由是_。她最后的测量结果应该记录为_cm。解:0.1cm或1mm;她的做法不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够减小误差;第三次的21.3cm没有估读值,第四次的21.61cm测量错误;L=(21.32cm+21.30cm+21.33cm)/3=21.316cm(多算一位,四舍五入)=21.32 cm(位数一致,准确水准不变)四、练习反馈1.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和尺面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要会用_的方法减小误差。543210cm甲543210cm乙2.如以下图中,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测得物体AB的长是_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测得同一物体AB的长是_cm。测同一物体的长,两次记录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3.爱思考的小明想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小刚建议他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小明认为不妥,理由是_。聪明的你给他的操作建议和方法是_。4.关于误差的概念,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能够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能避免,但是能够尽量减小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能够避免误差5.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纽扣的直径是_cm。【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