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读书情况的报告.doc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8133558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读书情况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读书情况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读书情况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读书情况的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文学院 中文141师 14111152 童冬杰 一、前言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精神的支持与发扬,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代居民的文化水平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状况,更是一个国家整体形象的体现。社会文化需求是反映社精神文明发展的镜子也是观察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现状的窗口。文化需求状况也随着年龄段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形态,本次调查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希望通过了解掌握大学生文化需求状况,文化消费方式,文化休闲方式,从而改善大学生文化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精神内涵,创造一个和谐友善的文化环境。 此次调查选择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为主,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的是问卷的形式,此次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活动方式,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对文化需求的看法和建议。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所选择的地域和对象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男女各占一半的比例。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状况有以下几个主要倾向:阅读量整体偏低;阅读文学类书籍多于科普类书籍;文化消费以电子设备消费为主;对阅读纸质书的热情不高,比较喜欢娱乐消遣类图书;阅读面不够宽泛;对文化需求的投入时间不足;文化消费的比重较少。 居民文化需求方式各异 如上图,在调查对象中,通过电影电视方式进行文化消费的人数有27人,占90%;通过纸质阅读如书、报、刊的文化消费人数有14人,占46%;听音乐、上网的人数分别为25人,22人,占83%和73%,由此可见,通过电子现代化方式进行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了主流,而传统的纸质文化阅读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从性别取向来看,女生更偏向传统纸质文化消费,而男生基本都以现代化电子产品满足文化需求,而运动也逐渐的成为另一崛起的文化消费方式,更加偏向健康环保的方式,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居民阅读量和阅读水平整体偏低 如上两幅图,在图一中,在调查对象中,每月读1本书的人数为15人,占50%;每月读2本书的人数为6人,占20%;每月读3本书的人数为1人,占%;每月读4本及以上的人数为3人,占10%;而每月没有读书量的人的数量为5人,占16%,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足,年均阅读量才为12本,大学生活中压力较轻,时间充足,到以后工作时阅读量肯定还要大打折扣,更比不上日本的年均40本,犹太人的年均64本的阅读量。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是不符。 再看第二张图,在调查对象中,每个星期读书时间和每天读书时间为1-2个小时的人数相同,为9人,占30%;每天读书时间半小时的人数为4人,占13%;而其他每天没有读书量的人数为8人,占26%,综上两图,从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阅读量十分堪忧,有着大把的时间却不懂得利用,文化阅读量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当代大学生文化水平的底下和文化素质的缺乏,也反应出了当代中国对文化阅读的重视的缺乏,现在国际上各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是文化之间的较量,中国是文化大国,而文化发展和继承却远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所以中国落后也是有一点道理的。归根到底,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还是要依赖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需求量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阅读量的提高对中国整体文化水平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阅读范围比较窄,偏向文学类图书 如上饼状图,在调查对象中,阅读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人数为22人,占73%;阅读经典名著的人数为17人,占56%;阅读青春言情的人数为12人,占40%;阅读专业方向和经营管理的人数同为为11人,各占36%;人物传记的阅读人数为12人,占40%,可见文学类的图书在阅读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其中女生阅读文学类等休闲娱乐文学作品占多数,男生偏向经济管理和专业方向,体现出了性别差异,整体上阅读面积不大,阅读范围狭小,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与方向,阅读作品杂乱无序,没有系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当代大学生的休闲方式以电子产品为主,文化消费也围绕着电子产品,并且电子产品的文化消费不仅保留着电子产品的便捷性,也遗留着电子消费的健忘性和不牢固性,不能使文化长时间保留在脑中,文化消费也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 文化消费目的明确,实际操作欠缺 由上图文化消费的目的饼状图可知,在调查对象中,认为“促进自身文化能力提高”的人数为21人,占70%;认为“娱乐消遣,打发时间”和 “增长见识,扩大人际交往”的人数都有19人,占63%;认为“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人数为17人,占50%;而也有3个人认为是“学校和家长的逼迫”,占10%。由上数据可知,当代大学生对文化消费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是根据具体实际而言,目前的学校文化建设还是很薄弱的,因为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明确的文化创造的方向与动力,个人修养还有待提高。娱乐消遣,打发时光也成为了大学生课余生活进行文化消费的另一主要目的,并明显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大学生文化消费不仅要明确其目的,更要注重其实践性,若果读完一本书觉得没有任何变化,那和没读过也没有差别了。 文化消费开支偏少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论 文 题 目: 农村居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专 业 班 级 财务管理4班 姓名 孙晓丹 xx1435 实 践 时 间7月18到8月18号 2016年 8 月 18日 农村居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聊城市,莘县,魏庄镇,邹巷村。 一简介 莘县坐落于聊城西北隅。是一个典型农业主导型城市。全县有21个乡镇。其中,邹巷由8个组组成,全村共265户人家916人。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二组作为调查对象。两个组共72户人家263人。这里的居民沿袭祖祖辈辈的种植业,并以此为生。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我首先对两个组的人口年龄组成,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下表: 年龄教育程度 0岁20岁 21岁40岁 41岁60岁 60岁以上 小学 71 89 27 36 初中 18 11 5 0 高中 2 0 0 0 大学 1 0 0 0 共计 92 100 35 36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而表中20岁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16岁以上的几乎有90%都在其中。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而21至40岁的100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省吃俭用地过。而真正能赚到的钱又少得可怜;甚至,有不少40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农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上总理书。他在上书的开头写道:“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泪水给你写信。我要对你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书中写道:在农村,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流言”,谎话如“真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能真切的触摸到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但看到上总理书我又不禁浑身一触。在这次调查中我开始重新省视:农村到底有多穷,农民到底有多苦。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时,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现将其列于下表: 项目 谷物 玉米 两头猪 农副产品 一人外出打工 收入 1500斤 1100斤 一吃,一卖 200元 2500元 项目 化肥 种子农药 学生 各种集资 日杂 农税 支出 250元 100元 250元 20元 200元 50元 而表中的1500斤谷物和1100斤玉米是不能算成人民币的。除去喂猪所需的饲料,剩下的粮食刚刚好够吃。现在来为他们算这笔帐:600+200+2500=3300元,3300-250-100-250-20-200-50=2430元,按平均每户人算,则人均达不到700元。这与国家统计的“我国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元提高到了2001年的2366元”大相径庭。这2366元是怎么来的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指出: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6860元,农民为2366元,那末这个比例本来应该是3:1,当这个2366元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头支票,农民的实际收入才1800元,也就是说这个比例可能是5:1甚至6:1。而拿我所调查的农户与这个6860元相比,那末这个比例就是将近10:1了。 二农民穷,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1 家扶贫基金协会会长王郁昭xx年3月指出:当前中国农村人均收入 500元以下的人口有1459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口为3亿1075万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的人口为3亿1079 万人。在此次调查的72户263人中,这样的数字更是触目惊心:有近一半的人家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 2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接近1949年的:1的历史最高记录。而这个:1又是那样的叫人不可信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如此之慢,城乡差距如此之大,实在是叫人痛心啊!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伟教授指出:日前,我国农税累计为2100亿元,而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仅仅为800亿元。两者相减,可以看出农民白白地为政府贡献了1300亿元。这种剪刀叉在网上有人戏称之为“劫贫济富”。 国家规定的农民合理负担应该为其纯输收入的5%。而实际上,各种农税,提留统筹费等以及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等加之五乱等其它负担的影响。其比例远远超过了5%。在此,我们姑且不看三乱五乱等杂派对农民负担的影响,且看一下这个5%的合理性。就拿三提五统为例。与城镇居民相比较。我心里就有些为农民喊冤。为什么城镇居民不需要交的东西在农村就是合理的了呢?虽然现在政府实行改费并税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这一政策只是形式而已。 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呈下降趋势,至2000年仅仅为%,“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在我的调查中,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几年前,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烤烟是出来了,但是,烟厂却倒闭了。这样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如今到处矗立着的烤烟棚成了牛圈。 农村基层组织太盘大,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平均人员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290余人。 乡镇企业倒闭破产增多,我所调查的铜古乡仅有的一个乡镇企业便是一个水泥厂,然而它为农民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漫天的烟雾和恼人的噪音,是满身的尘土和微薄的薪水,是挟巨款逃跑的厂长和经理。企业濒临破厂,于是厂里扣发工资,集资扩厂,扩厂亏损,于是厂里又扣发工资。 政府不办义务教育,农民只能自己集资办学。我所调查的水坝村,没有自己的村小,孩子们只能跑到四五里远的清和村,官塘村就读。国家一直宣传普九,然则在我的调查中发现,高昂的学费使得普六也成为问题。正好,反正没有钱读书,儿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一支生力军在家务农,出门打工。然后长大结婚生子,又让他们的子女重复自己的路。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实在叫人痛心啊! 农产品的贬价,首先算一笔帐,在过去的五年中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谷物为例。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谷物产量达4亿吨,平均每斤降价2毛钱,那末:4亿*2000*=1600亿元,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农民平均每年就损失300多亿元。在我的调查中,责任制似乎真的如上总理书所说成为一种枷锁。由于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村劳动力纷纷外流,以至于大量肥土良田荒芜。然而,上百元的农税又不得不交。在西方许多国家,政府不是去赚农民的钱,而是要向农业做补贴。所以免除农税成为中国之必要。 四那末,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 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一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都难以逃出黄宗曦定律的怪圈子。经济学家用公式来表示这一定律为:B=A+NX,其中B为经改革后的税收,A为改革前的税收,N为改革次数,X为每次嘎嘎感中杂派。很显然要使A小于B,关键就在于要使X小于0。所以推进农村农村税费改革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费税为税,由于费要远远高与税,所以在不另增加其它杂派的前提下,并费税为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当然国家是提出了这一政策,但具体的落实在某些地方便成了一种提法。 2 该减则减,能免则免。在国家规定的农村合理税费中,有些东西我们可以说是额外的,而有些东西可以说是过多的。如果政府能够考虑“少从农民那里赚点”做到该减则减,能免则免,那末也能减轻农民负担。 精兵简政,基层领导机构过于膨胀,形成官多民少的局面。干活的人少,而吃饭的人多。自然是加重了干活的人的负担。所以,对基层领导机构进行精简,对政府部门进行 重新规划,具体落实其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能动性成为急需。 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其负担所占的比重就自然减小了。况且,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规范农业税收环境,严厉制止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加码等违法的活动。明确农村税收条目,并向农民讲解税收的有关规定。同时要具体落实“十五大”提出的“村务公开”政策。让农民自己来监督税费流向。 漫长而短暂的暑假结束了,带着一种莫名沉重的心情我回到了学校。一个月的暑假农村调查令我这个来自城市的学生感触颇多。农村穷,农民苦,但是,相信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定不少。看来农村的老百姓拼了老命在把我们往大城市送了。他们图的是什么?难道仅仅为了我们将来的生存吗?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子女在读大学的那份虚荣吗?仅仅为的是自己将来有人养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这些,他们有一种希望,一种期待。他们期待着我们的回归,期待着我们去改变农村穷,农民苦的现状。现在,国家正在搞西部大开发,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正是西部要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响应祖国的号召,去到西部,去到农村。去报效我们的祖国,报答我们的父母。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我的家乡在泉州永春的一个小乡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乡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今年暑假,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我们对家乡的居民生活现状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关键词: 城镇变化 居民生活存在问题 一、中国在变,城镇也在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小组利用寒假时间在杏树小镇针对桃园小村居民生活进行调查总结,让我们对城镇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丰富了我们的寒假生活。 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根据村委会杨主任给我们的资料显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我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约1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万元,由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收入构成也随之变化,收入明显提高。 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受消费价格的影响,吃的比重上升,穿、住、交通通信等都略有下降,而医疗保健比重也上升了,已高于吃的比重,跃居第一位,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服务性消费、旅游支出、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美容用品和美容费支出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五大消费热点和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总体消费水平。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食品市场供应丰富,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追求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保健、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 1从主要食品消费量看,主食稳定,副食上升。各类蔬菜人均消费明显上涨,各种鲜奶及奶制品人均消费也同比增长很多。 2从享受性消费来看,精神消费人均消费相对于往年来说也略有提高。 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呈快速增长态势。统计资料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往年增长。 二、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更美好 我们小组同学经杨主任提供的往年资料,以及我们近些天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生活迥然不同。 居民的衣食住行的变化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元,而现在的价格在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元到现在的平均8元,上涨了10倍左右。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像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依次类推,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农民家家都用上了电。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尤其是在农村,可是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小轿车也进入了农家院。 居民闲暇生活的变化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 在调查邻村的一 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 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卡拉OK;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BS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们更注重健身,跑跑步、打打球。不像过去单一、被动选择,现在生活也富裕了,选择余地也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 赌博风的抬头 在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 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对此 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去关注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动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是一个提升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来到了现实的社会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贴近社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味最真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新闻专刊,2000年,合著 2. 马晓河农村是下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新闻专刊,xx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