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8040111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课堂时间与空间管理一、课堂时间管理(一)设定教学时间序列的方法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以具体的一节教学活动课为例,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教学活 动进行归纳后可以发现,最可能出现的活动时序大体如下:(1)引起注意 教师用来唤起和控制学生注意的各种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将注意力投射到所需传递的信息 上。(2)提出目标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完成时的目标,也就是要简单地告诉学生要学什 么,将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学到了,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执行控制过程。(3)呈现刺激材料 可以是新知识或是对学过知识的回忆,也可以是概念定义、概括词句,或是实例。教师可根据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技能决定何种材料。(4)提供学习指导 通过一系列提示或问题,为学习者提供思路,启发学习者去寻求答案,掌握新的规律。学习指 导的程度(提问、提示的量和直接、间接的程度)随着所要掌握的能力范畴不同而不同。(5)诱发行为 这一教学活动就是要求学生“做一下”,判明他们是否理解了“怎么做”。这一阶段一般利用学 生已熟悉的材料。(6)评定学生的行为 对学生完成学习行为后,及时评定其学习成果,对正确行为给予强化,对错误行为及时纠正。(7)布置作业 对同一类的问题,要求学生再做一遍至几遍。 促进迁移。给学生布置新的任务,新任务的完成,需要运用某些已学过的知识,教师创造性 地设计各种各样的、新颖的保证学习迁移的情境和场合,让学生解决问题。显然,教学活动的时间序列偏重在限定的课时中进行阶段分割,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而教学 目标的时间序列则偏重于学习者技能掌握中的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随着学习环境、学习能 力、学习目标的变化,而缩短或延长。(二)优化课堂时间管理 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化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好的、最有成效的效果”。 课堂教学效率可用公式“效率=有效时间/可用时间”来计算。这里的可用时间指的是学生可以用来 学习的时间,对一节课来说,这是个定量,40分钟或45 分钟;有效时间是指学生实际用于学习的 时间,这是个变量。很清楚,这里分母是一定的,分子(有效时间)越大,分数的值越高,即效率 越高。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得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千方百计提高有效时间量。 从目前课堂教学状况看,有些教师时间观念不强,认为一节课浪费三两分钟没有关系,岂不知 这是个渐次量变过程,一节课浪费3 分钟,十节课、百节课呢?久而久之,多少个“一节”没有了笔者曾在一节小学教学课上注意观察统计,教师无用的讲叙浪费去4 分钟,多余过慢板书浪费 去 4 分钟,提问不当,学生无从答起不讲实效的讨论浪费去5 分钟,批评学生用去2 分钟,迟到和 中间找东西浪费去 3 分钟,共计 18 分钟,时间的利用率仅是 60。这中间还有些学生当“陪 客”,讲的没听懂,讨论问答发呆,作业不会又得不到及时帮助,时间利用率就更低了。这样,学习时间不知不觉流走了,一些学生正是在这“不知不觉”中掉了队。可见,在一节课 中提供给学生的可用时间虽是相同的,但实用时间却有很大差异。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率呢?愉 中县教研室刘得斗老师提出了如下四条策略:(1)要有惜时如全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作为教师,要认识到自身职业品德修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把珍惜课堂教学 时间提高到热爱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高度来认识,视做热爱学生、减 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从而增强紧感和责任感。有了这种内驱力,就 有可能在具体行动上做到以下几点: 课前充分准备,包括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所用教具、实验仪器等,以免开“无轨电车”和用 时现找; 准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中间离堂、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 适时安排自学讨论,要注意效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以免学生处于失控状态; 精心提问,问题不过易过难,既具有思考价值,引导学生思维处在“最近发展区”,又要紧 扣重点关键发问,纠正串问和以齐答如流衡量教学效果的倾向,并注意培养学生自疑、解疑能力; 精心设计板书,要提纲挈领,克服冗长繁锁,对实在需要大量板书的内容要提前写在黑板上; 讲究语言艺术,要提炼语言,不拖泥带水,速度适中、表达明白,要讲在“点”子上,即重 点难点处,揭示规律处,重在引导点化,不要全盘授予。(2)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20分钟。课堂教学要提 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要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优化结构。根据目前的教改成果,现举 几例优秀课堂结构:一是新授课:基础训练一导入新课一进行新课一尝试练习一课堂作业一反馈小结(尝试法) 诱导预读一引导细读一辅导练习(导读法);课前预习一专心上课一及时复习一独立作业一改 正错误一系统小结(“六课型”)。二是练习课:复习巩固一深化训练一反馈强化综合扩展。三是复习课:组建知识结构一独立练习一小组讨论一小结强化一矫正错误一系统总结。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看,不能合理分配时间、把握最佳时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未能很好地分析理解教材,确定主次,把握宗旨。如数学教材中数的运算道理和技巧往往是用 一道应用题引出问题、讲明道理、训练技能的,有的教师却用大量时间去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 系、讲解解题思路,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20 分钟过去了还没有进入或没有搞清重点内容,解决关 键问题。教学思想和方法陈旧。如语文教学中的“四步四快”模式,即字词一段落一中心一写作,有些 一开始长时间复习,或大量讲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及整节课的分析等,往往不是在学生思维抑制疲 倦时进入重点,课堂无主次、无起落,学生情感得不到激发,浪费时间精力,降低了效率。所以, 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有效率,必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再辅以精心设计 的练习,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3)要有适度的信息量 课堂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信息量,并要形成序列刺激,激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能力,保持活跃情绪和积极进取心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是一个获得并加工信息而 不断调节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信息的单位是“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项公 式、一条定律,一个学生在一节课能掌握420个“组块”。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量限。信息量 过少,环节松散,是时间的浪费;信息过量,密度过大,超越学生接受能力就是凌节而施、空中建 楼。两者在教学中都是不可取的,是违背学生认识和思维规律的。信息组块有简单复杂之分、单一 复合之别,要按不同年级情况,使学生思维在恰当刺激下不断同化知识,调节认识结构,获得知能 发展。再精心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和训练次数(掌握知识技能的量次规律),使每个学生在一节课完 成一个“给出一定条件,做出一定动作”的“产生式”。比如小学语文中的“看图识字”教学,步 骤一般为“看图一学词一识字一练习说话”,就是从整体出发,以“组块”为信息单位,然后做出 字词的应用问题的“动作”。把信息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分析能力和课堂的控 制能力、应变能力,更科学地安排教学各环节,改进方法、省时省力、提高效率。(4)要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学生对某些课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授课中无用知识和无效劳动多。这就需要课堂传授的 知识要尽可能有效。所谓知识的有效提高,就是学生经过思维操作后能理解,有所知识、有所感、 有所提高地内化为自己心理品质和“血肉”的知识。知识有效必须是科学的、有意义的,是科学性 和意义的结合体。如果只是科学的而无意义,就谈不上理解,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谈不上应用。如 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你看红灯亮了”,是科学的,但只是个语法信号,你若不知道红灯是停止 通行的语义,那就称为无效信息或无效知识,只有赋予它意义才可理解、才可掌握、才可应用。课 堂教学无效知识多了,学生的思维就缺乏方向和深度,回答问题不加思索,一听就落,只会回答“那 是红灯”之类的问题,而不知“停车”;做练习只知仿照,囫囵吞枣,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以三 归一、举一反三。目前课堂教学类似现象不少,识字重形轻义,只知重复默写;课文架空分析,不 注意唤起表象“的觉醒”;死记定义公式,练习抄套搬。如此种种,耗时费力,效率不高,逐渐造 成学生能力贫乏、智力低下,即使记住了一些东西也不能“自由出入”,成了“高分低能”的学生。 教学效率的提高,应该好好研究提高学生有效知识量的问题,要循序渐进,给学生以宽厚牢固的知 识基础和因素坚实、联结紧密又可分可合的知识结构,因为智力不是别的,而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 知识体系。二、课堂空间管理(一)空间的利用 有过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都能体会到: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所受到的教师行为的影响,或每一 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机会是不均等的。座位离教室中间行列愈远,学生与教师之间在课堂上的信息 沟通和相互反应的机会愈少;坐在前排座位上的学生,教师接触的照顾的机会就多。因此,教师要 有意多照顾两侧及后排的学生。一些中学教师常常带有对“大个子”学生的疏远倾向,“大个子” 学生对教师也易敬而远之,这些多是由于课堂上的空间距离的原因。由于许多教师按学生的个子排 座,一些中等学生,常常能占据教师的最好视线区,而“大个子”则处于教室的边远区。只有他们 给课堂制造一点麻烦的时候,才能获得老师的注意。教室座位的空间分布与学生生理、心理的的健 康成长和学习成绩有关。事实上,学生的视力、性格、气质、智力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座位空间位置 的影响。教师应该重视科学地安排学生座位,使内、外向性格的学生搭配、互为影响、取长补短;使四 类气质的学生座位在空间上错开搭配,有利于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品质;学生座位从左至右定期调换, 可有助于大脑左半球抽象思维与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发展,对视力也有调解作用。(二)课堂座位效应控制 教学中存在着“座位效应”。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长期坐在后面的高个子学生(特别是女生) 学习成绩滞后。究其原因,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声音、视线以及自身所处的位置对不同座位(主要是 前后差)的学生的影响力、监督力、控制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教师的声音、视线、位置和学生 的座位如果趋于“定势”,那么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形成习惯,变成无意识。当感到学习无兴趣或 受到外界干扰(有时是细微的干扰)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失控,其表现就是听而不闻、熟视无睹、 目中无人,或想入非非,或昏昏欲睡。座位对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黄金座位”毕竟是有限的。怎样把不利的影响缩小到最 低限度呢?怎样发挥座位有利的因素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率呢?湖南邱丽霞、李晓田老师认为只要 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在某些方面加以强化,增强控制力,就可以收到明显效果。并提出了如下策略 和方法。(1)增强位控的效果 一方面是教师变换站立的位置。有些教师习惯在讲台中间一站到底。这种习惯并不可取,教师 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通过讲台上下,教师前后左右空间,有意识地移动站立位置。这样不仅可 以增强对学生的约束感,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是科学合理地编排调整学生的座位。首先要破除按高矮次序编位的简单形式(同班学 生的身高差毕竟是有限的),而把学生的个性特长、特点、学习习惯、行为特征以及视听力作为编 排座次的重要依据,做到优劣搭配、科学组织,达到以长补短、以优促劣、互相促进的目的。在座 位定期(一般二周一次)调整时,既重视左右移动,也要重视前后移动。科学合理地编排调整座位, 为提高班级学习的整体效率创造优化的环境。如他们在实验中,有意识地把差生安排在一二排“黄 金”座位上,并与优秀生搭配,把某科弱的同学与某科强的同学搭配;把习惯好的与习惯差的搭配; 把性格内向的与性格外向的搭配;把思维灵敏与反应迟钝的搭配。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 相影响。(2)摒弃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目光游移不定,荡然无神;有的眼睛向上,目中无人;有的只注意前 面的学生,而不注意后面的学生;有的因对教材不甚熟悉,经验不多,课堂上注意力容易集中到讲 授的教学内容教案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眼睛捕捉信息和输出信号的作用。要做 到这一点,可采用两种具体方法:扫视和定视。扫视,适用于控制整体情绪,形成和谐的氛围。可在课前用来静场;可在提问后捕捉信息;也 可在讨论后用来收集学生的情绪;还可以用来捕捉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 定视,适用于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发出警告,让其收敛分散的思维;给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以勇气 和信心;给情绪高涨的学生以鼓励。每当教师以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神正视学生时,学生的心灵深 处就会受到激励和启发,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课堂上的眼神控制具有“意在不言中”,“无 声胜有声”的效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眼神来组织教学。坐在后排的学生常常是教师忽视的对象, 所以容易游离在视控之外,而出现不轨行为,教师平时只要加以重视,就可以纠正。(3)发挥声控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音量、音速、节奏、清晰度等任何一项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学生课堂 注意力和情绪。音量过大,对学生大脑刺激过分强烈,学生就会感到烦躁易于疲倦;声音过小,若 有若无,学生须努力捕捉教师的声音,自然就感到十分吃力;语言节奏太快,学生没有时间思维, 印象不深,囫囵吞枣、过耳即忘;语言节奏太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敏捷性就会受到抑制;缺少 激情的平铺直叙的语言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情,学生的思维静如死水,不能兴奋,对学习就会 感到索然寡味、失去兴趣。从观察和实验中了解到,长期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课堂注意力分散,往 往起因于教师的语言模糊难辨、节奏感弱、平淡枯燥。教师的声音应该是清晰、明朗、生动的,应 让每个学生真切地感知到、形象地感触到、真情地感悟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座位效应将不会很 明显。三、课堂位置语操作集体课堂教学不同于个别教学的重要一点在于它的场效应。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 地利用生动的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态势语言,唤起这种效应,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获得个别教学所不能获得的效果。在唤起这种效应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有效的手段 位置语言。“位置语”故名思义,就是说教师在讲台上及教室中的位置,能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课 堂的氛围、情绪及教学效果,位置语是态势语的要素之一,只不过不少教师在运用态势语的时候往 往忽视了这一要素。有些是“立场坚定”型一节课下来总站一个地方,雷打不动,造成课堂气 氛的沉闷;另一种情况,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因为不能掌握位置的潜在涵义,往往导致学生精力 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涵义,就如戏剧演员在台上的步法,每一步都有讲究。如: 讲台中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潜在势能,只用于一节课开始、总结和强调部分。 黑板前一线:结合板书进行讲解。讲桌左右两侧:询问、与学生交流较前两处进一步接近学生。 台下:讨论、辅导,和学生融为一体。要灵活地运用这些位置,必须注意以下一些原则:(1)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内容本身需要总结、强调、讲解、板书、讨论、辅导、实验等,这都需要选择不同位置及 不同的变换位置的方式。如当内容变换时,最好辅之以位置的变换(可由讲台左侧走至讲台右侧), 以期引起学生思维的变化。而当需要对诸多项内容进行总结时,可迅速走至讲桌后的中心位置,以 加强“总结”和“强调”的力度。(2)与学生心理状态相结合根据心理学的感知活动律,当学生精力出现分散时,在变换教学方法的同时,可加强位置的变 换,甚至走到台下,走到精神懈怠的部分区域,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气氛。但在这之后要注 意控制全场气氛,使之“活而不乱”,所以,又要适时地走向讲台,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有效地利用涨力效应凡看过泰坦尼克号1.2002.jpg这部影片,都不会忘记男女主人公站在船头那个如飞的颇 具魅力的动作。教师也要注意在位置的变换中唤起师生之间、台上台下的一种涨力。如,当向学生 提问时,可从讲桌后的中间位置走向讲桌两侧的讲台前沿,身体微向前倾,可以有效地增强师生之 间的涨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感到有一种促使自己回答的期待力量,从而引发他们的积 极思考。又如,在台下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时,最佳的位置则在教室中线距讲台的黄金分割点上, 这样,既有效地活跃了气氛,又有效地使自己辐射全体学生,不失主导地位。当然,运用位置语还需要结合教师自身的个性与风格,不可套用。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根据教 学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开始可有意识地设计好自己的位置变换过程。而经过逐渐的运用,就以 潜称默化地形成自己的一套位置语言。这时,学生也能迅速地接受、理解教师的位置语言,从而在 一种场效应中,达到师生之间最完美的交流与理解。四、教室的布置 教室布置是美化育人环境,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渠道之一。教室的布 置效果折射着班主任的带班水平、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班级的建设成就,教室布置大有文章可做。(一)教育性和引导性。要以思想性强、启迪性强、激励性强为出发点,选择那些催人上进、发人深思、富有号召性、 激励性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劝学的名言警句,修身养性的箴言;也可以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描绘, 家乡巨变的写真。对设置的形式和内容,班主任有必要给学生讲解或提示一下,以引起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避免学生对其不甚了了或视而不见,从而增强实效性。(二)阶段性和层次性。教室布置内容形式的选择要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知识层次。对于低年级来说,形式上要 活泼别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文字上要浅显易懂,主题上以勤奋学习、规范行为为主。对于高年 级而言,形式上要庄严肃穆、格调高雅,使学生产生一种负重上进感,文字上可以富有哲理、寓意 深刻,但仍是以学生能懂为准,绝不可形式上怪异、突兀,内容上晦涩、偏僻。(三)新颖性和多变性。对新鲜事物敏感性强是学生心理的一个特点。教室布置如果长时间不变,学生就会对其熟视无 睹,如果适时变换形式和内容,就会不断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时时刻刻有一种新鲜感,从而使教 室布置不间断地起到较好的熏陶作用。(四)艺术性和审美性。教室布置要有美感,甚至应经得起一定程度的鉴赏。要风格鲜明,美观大方,标语要醒目,图 画要精美,装饰要得体,前后左右要对称,栏目大小要相等,字体规格要统一,色彩搭配要适宜。 既不要造成形影相吊的苍白单调,又要避免眼花缭乱的繁杂拥挤。应选择正楷、宋体、隶体或较端 庄的美术字,忌用草书。(五)科学性和全面牲。科学研究证明,当颜色作用于人时,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并影响人的态度和行 为。因此,对学生人数较多而教室较小的班级,宜多用冷色,这样可以使教室显得宽敞、开阔,学 生在教室学习也会感到宽松、舒适。如果是学生人数较少、教室较大的班级,则宜多用暖色来缩小 空间,以免使学生产生空虚感和冷落感。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冬季可用些暖色,夏季可用 些冷色,气氛沉闷的班级多用些暖色,过于活跃的班级多用些冷色等。全面性是指教室布置装饰性 与实用性的结合,隐性作用和显性作用的并存。当然还应注意到齐而不乱、丰而不杂。除班徽、班 歌、班训和标语警句外,一般应将日常规范、班级计划、休息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等用镜框装 起,悬挂于教室黑板两侧或其它适宜位置,以便学生使用。(六)专业特色性和地域特色性。职校教室布置应有浓郁的专业特色。有些班级在教室布置时热衷选择外国、外地的名人、名 言、名胜,却对祖国特别是家乡的志士仁人和山水风光弃之不用。试想西北祁连山下的学校教室里 没有冰山、雪莲、白杨、骆驼,却是满眼的椰树、海滩、海鸥,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远离感和陌生 感,而缺乏亲近感和相识感。美国幼教工作者很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认为这样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幼儿的 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 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最近,有的幼儿园增加了计算机角和烹调角。这样的布置,除了可以 进行分区活动外,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讲故事和开班级会议等。一、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割开来,便于幼儿选择活动区;&127;教师可以纵观全局,做到心中 有数。2. 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割开来,以减少幼儿分散注意。3. 所有东西是根据幼儿的身高来设计的,便于幼儿观察和选择。4. 材料摆在矮的架子上,幼儿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鉴,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容易 被选择、取放。5. 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可以教幼儿分类。6. 每一个领域的材料很丰富,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7.不同的材料可以提供不同的经验,作 用于不同的感官。二、教室布置的作用。 (一)各个具体的活动区域可以促使幼儿学习特定的知识,&127;发展特定的技能,同时培养社会 性和个性。(二)所有的活动区都能培养幼儿的信任感、独立性、注意力和技能技巧。1. 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布置合理的教室易使幼儿对教室产生信任感。2. 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127;发展个性。3.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和进行各种活动。4. 发展幼儿的数学技能、阅读和写作技能、社会技巧。(摘自幼儿教育)五、座位的排列(一)座位的排列类型1不同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需要不同的教室物理环境。尤其是在以个人学习为主的情况下, 借物理环境的设计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安排好的环境中,间接的对学生的学习发生影响,这是非常重 要的。应该把教室布置成一间充实的学习中心,为学习的交往、学习和探索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氛 围。在设计教室时应主要考虑座位排列、走道、工作区域、设备、教具、学具、教学材料等方面。 常见的座位安排方式有:1秧田型这种座位模式是传统教室的排列型式,这种座位排列是封闭性的。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 肩邻右肩,一致面向教师和黑板,它的目的在于让众多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专心听讲, 做笔记,适合于集体讲授。但是,由于这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范围与互动方 式受到限制,课堂中处于“活跃地带”(即教室前排和中间地带),以外的学生在课堂上行为散漫, 对课堂活动退缩、旁观、反应冷漠。相反,在“活跃地带”内的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近,正好处在 与教师交流的最有效区域内,师生之间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到对方,教师可以无意中通过眼神、表情、 举止将自己对学生的关注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既使学生处于自己的有效监控范围内,又使他们在心 理上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听讲,积极反应。因此,座在前排和中间的学生参 与课堂活动及与教师的交流时间和次数明显比座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多。但由于学生座位排列的限制,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一般只发生在同桌的两个同 学之间,而且一旦两人缺乏相互交往的基础,则连这种范围极为狭窄的交往也难以进行。如果座位 一直不变的话,它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就更为不利。教师可以尝试把比较害羞、内向、沉默的学生安排在活跃地带内,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把外向、 好动、爱说话的学生安排在此地带外。教师还可通过环绕课堂走动,定时前后调整位置,以及根据 需要将座位安排成下文介绍的圆形、马蹄型等,来改善因空间特点给学生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2马蹄型或新月型节选自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这种课堂空间安排,使学生在座谈时能够看见其他人,有利于非言语交流的进行,使学生间的 交流完整起来。教师处在“U”字缺口的对面,与学生目光接触频率也会提高。这种排列的目的在 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和学生一道讨论研究。这是民主气氛稍浓、师生密切交流 的一种座位排列形式,但这种课堂安排也可能使课堂行为问题增多。3方形或圆型 为了讨论或开展相互学习活动,教师们经常将学生安排成一个大圆圈或大长方形。当学生围成 环形小组或长方桌旁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交流形式及领导方式也许会受到对视及非言语交流机会 的影响,教师可以把小组长或那些具有领导潜力想要发挥的学生安排在全组可以看见的中心位置。 为了鼓励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把特别安静的学生安排在小组长对面,或面对比较健谈的学生。 最后,把那些讲话过多的学生安排在指定的组长旁边,或让他们并排坐下,这样对视机会减少就会 约束他们的参与。这种座位安排型式中,学生容易左顾右盼、扭身体,这些非言语行为出现的频率趋于增加。因 此,在排成圆圈时教师的位置要么在学生中间,要么与学生一样座成圈,在一个角落里,以免头不 得扭来扭去,而且总无法看到所有学生,妨碍对课堂的监控。矩形、圆形、马蹄形之类安排要求班级规模不超过20-25 个学生。有25 名以上学生的班级需 要采取双矩形、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的安排。这些安排都要注意给教师留出走道以监控整个班级。4模块型 这种座位排列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走道便于走动而不会导致相互干扰。除了上述几种一般的安排方式外,还可根据特殊的需要设计座位的排列方式。以上这些设计为 教师灵活地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事实上,没有一种安排可以满足所有教学或活动, 灵活地安排座位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才是理想的座位安排。(二)座位安排类型的选择和设计 座位的安排要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座位必须与活动的性质和需要相适应。如教师不想让学生 发言时(如讲座、演示或测验),成行安排可能更好;而如果让学生做一个合作项目,这种安排则 会妨碍所需要的交流。教师是可以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大多数教学情景的半永久性安排,为了满足 个别需要及避免单调,还可灵活的转换。另外,座位的安排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小学生相互面对时,通常会使 他们不把时间花在学习任务上,而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不适当行为也会增多。在较高的年级, 要求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因此非正式的型式可能更加有效。然而,在所有年级,非正式的排列中 纪律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因此,那些没有把握的和课堂技能欠佳的教师应该坚持采取比较传 统的座位排列方式,等到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在来灵活的变换座位安排。总之,教学空间的设计应该使环境构造的特点与教学实践中的灵活性相符合专门的活动要 求专门设计的空间,因此,教室中的设备不应是固定排列在地板上的椅子和桌子,而应该是能够移 动的设备和富有灵活性的家具,以便根据需要自由的拼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