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软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8039453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软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金融软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金融软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软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一、 扩大市场份额应当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如果单位产品价格不降低且经营成本不增加,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提高。但是,切不可认为市场份额提高就会自动增加利润,还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经营成本许多产品往往有这种现象:当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而未超出某一限度的时候,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提高而提高;当市场份额超过某一限度仍然继续增加时,经营成本的增加速度就大于利润的增加速度,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提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用于提高市场份额的费用增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市场份额应保持在该限度以内。2、营销组合如果企业实行了错误的营销组合战略,比如过分地降低商品价格,过高地支出公关费、广告费、渠道拓展费、销售员和营业员奖励费等促销费用,承诺过多的服务项目导致服务费大量增加等,则市场份额的提高反而会造成利润下降。3、反垄断法为了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出现市场垄断,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当某一公司的市场份额超出某一限度时,就要强行地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竞争的小公司。西方国家的许多著名公司都曾经因为触犯这条法律而被分解,微软公司也曾引起反垄断诉讼。如果占据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不想被分解,就要在自己的市场份额接近于临界点时主动加以控制。二、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化,软件与网络深度耦合,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空间愈发广阔,为金融、物流等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金融机构对软件系统的需求日趋提高,为企业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软件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和灵魂地位更加突出,受益于国家政策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新兴技术步入新层次拓展阶段,软件业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态势日益显著。(二)自主可控的需求将为国产软件厂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安全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产化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前提,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将成为重中之重。随着我国软件企业技术研发的不断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在中美经贸摩擦下的背景下,电力、电信、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的进程加速,将激发软件行业国产厂商发展空间,我国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的成长空间将更为广阔。(三)转型调整进程加快当前,软件产业已从传统的单一产品竞争发展到基于体系架构的产业链竞争,产业服务化、融合化等趋势将更为明显,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成熟,将有力推动行业蓬勃发展,软件企业以软件为核心,终端、服务和内容的垂直整合将不断深化。(四)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世界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面对着全球化的技术路线主导权、价值链分工、产业生态的激烈竞争,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同时,在信息服务走出去行动推动下,国际化发展成为国内企业实现业务增长的新动能。三、 金融IT投入概况近年来,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交易规则变化、金融客户规模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软件系统投资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以证券行业为例,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证券行业对信息技术的投入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由2017年的15986亿元增至2020年的26287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803%,且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亦稳步增长,由2017年的490%增至2020年的747%,金融行业应用软件为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受益于信息技术投资规模的增长。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与境内外金融同业间尚存较大差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信息技术投入分别可达1038亿美元、7383亿美元,是我国证券全行业信息技术投入的3及2倍左右。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及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推动金融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经济恢复潜力不断释放,金融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将更强劲,行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期。四、 软件行业主要发展和未来趋势(一)产业政策和规范文件引导行业规范持续发展软件系统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性产业,我国发布了多项产业政策和规范文件,引导和促进了行业规范持续发展。例如,2008年9月,证券业协会和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制定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正式发布,为证券、期货、基金的信息技术治理提供了明确依据。指引对相关机构的IT架构与IT基础设施,以及IT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在IT投入方面,明确提出投资规模的要求,即各类相关机构最近三个财政年度IT投入平均数额,原则上不少于最近三个财政年度平均净利润的6%,或不少于最近三个财政年度平均营业收入的3%。该指引设置了证券业信息化投入的底线,使得中国证券业信息化有章可循。(二)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发展不断向上打开金融行业应用软件市场空间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是金融行业应用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迎来诸多变化与挑战,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应用软件创造了新的机遇,政策出台会直接改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系统、业务流程系统、交易系统等环节,进而产生金融应用软件系统的改造升级需求。一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投资工具日益丰富,近几年国内金融市场先后推出了沪港通、转融通、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ETF创新、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个股期权、分级基金、创业板注册制等,且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沪伦通的正式通航,金融市场的品种进一步丰富,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对金融行业应用软件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来看,金融机构数量增加、众多的业务创新、海内外的业务对接、监管加强等方面的需求将催生大量的金融行业应用软件需求,比如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基金管理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让市场更丰富更有活力。金融机构每一项创新业务的推出,均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为金融行业应用软件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三)国家政策监管趋严,促使金融机构对IT系统建设投入增加金融法规政策仍然是对行业发展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012年在信托、证券等机构承受政策限制的同时,得益于较低的业务门槛和政策导向,自2015年开始,资产管理业务监管日益严格。2015年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为完善规则,中国证监会在2016年5月将以上内容进行修改并公开征求意见,随后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2016年以后,随着三去一补一降工作陆续展开,金融行业去杠杆使得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升级,监管层纷纷出台资产管理监管新规,对产品设计、杠杆要求等提出更高标准,证券、期货、基金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面临转型压力。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重点针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问题,设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监管层在细节上全方位出击,一定程度上封锁证券资管的通道业务,要求各证券资管机构加强主动管理,减少监管套利,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完全严格监管阶段。2019年以来,金融严监管态势延续,同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资管新规持续推进落地,商业银行掀起一波理财子企业成立开业热潮。商业银行理财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能力,规范了理财产品的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2020年11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将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金融监管日趋严谨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面临着优化自身业务流程与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监管的要求,金融监管新措施的不断推出,有利于行业创造新的需求。(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创新正日趋活跃近年来,随着我国资管相关制度的逐步完善,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并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自2018年以来,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相继落地实施,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统一监管标准,促使金融机构着力开展业务转型,推动了资管行业格局的重构,并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升级提供基础。一方面,资产管理的快速发展促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发展。2012年以来,国内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业务作为着力点,随着政策的逐步出台,类似期货的金融机构也将先后加入资产管理阵营,私募基金逐步走上规范管理、合法运作的轨道,银行理财企业落地进程加快,我国迎来了大资管时代,促进了证券主经纪商业务的发展,也促使行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新一代的机构交易平台,提升系统容量、交易速度、风险管理、功能拓展、兼容性等性能,分步式并行处理、内存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主经纪商业务是包含机构投资管理、资产托管、运营外包、研究支持的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主要用户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交易系统是其中核心环节。当前,证券PB系统已经成为信托、公募、期货等管理人的主要资管路径,同时也成为私募投顾重要的产品交易门户,同时以技术为驱动的主经纪商业务竞争趋势也逐渐显现,国内证券正以加速升级PB交易系统为投入重点,PB系统运行效率、账户管理、交易和风控处理速度等需持续升级。另一方面,交易方式的变革促进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拓展。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金融领域创新的不断深化,国内金融产品的交易活动正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交易手段、策略和工具。五、 金融行业应用软件的发展状况金融行业应用软件是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的分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指在金融业务及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助力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应用软件行业快速发展,有助于金融机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等,已成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基于金融机构具有业务统一、业务量大、经营分散、管理集中、分工明确、体系化程度高、实时性要求高、考核指标控制严格等特征,金融行业软件系统的复杂性高,接口外围系统多,并对安全稳定性、有效性、准确性、可拓展性以及系统升级和后续维护等具有较高要求,具有以下特点。安全稳定性:金融业所掌握的信息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和个人的生命财产,是国民经济的关键。因而金融行业的安全稳定性备受关注,金融软件系统对安全稳定性要求更高,软件产品的开发设计不仅需要满足金融机构使用需求,更要注重保密性、稳定性和监管需求。有效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信息瞬息万变,人们对资金融通时间的要求越来越短,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缩短金融在途时间,提高金融信息的时效性是金融软件系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准确性:在金融软件系统中,货币流以电子流的形式存在,系统中电子数据的可靠代表着一定量货币的可靠,要求开发者在金融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的处理方法,以使数据的采集、录入、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全过程的安全可靠。可扩展性:金融行业软件系统通常采用先进的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方法,使功能上的扩展性简便且容易实现,进而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业务需要和监管政策变化需求。软件信息系统是金融行业业务开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从证券业的融资融券、基金业务到银行业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风控等活动均建立在强大的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之上。近年来,在金融业务的自发需求刺激以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金融行业持续加大对相应软件系统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金融行业在业务容量、业务种类、业务和管理深度上的迅猛发展为金融行业应用软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六、 软件行业面临的挑战(一)专业性人才相对短缺金融行业应用软件行业是人才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金融工程、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等专业领域,对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持续创新能力等要求较高。同时,人力成本作为软件企业的主要运营成本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行业对专业人才的争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价格加速上升,且行业专业人才具备更高的薪资成本。因而,专业性人才相对缺乏及人力成本的日益提高成为目前制约本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二)资金实力限制企业发展基于金融行业应用软件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生命周期短、技术升级换代频繁的特点,行业企业需要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市场需求,保持核心竞争力。当前,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为持续提升企业综合技术实力水平,提高软件产品技术附加值,将积极布局国产FPGA芯片的硬件柜台、基于ARM架构CPU的证券金融系统、基于GPU和弹性计算的模型计算引擎等前瞻性研发项目,而以上前瞻性研发项目的实施需要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并对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而,随着技术研发需求的增长以及匹配专业人才的高薪资成本,将对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和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七、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随着全球产业变革的持续深入,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升级及进程不断深入,各行业信息化要求逐步提高,对软件需求持续不断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更大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得到了稳步提升,行业内现已形成一批拥有相当规模的企业群体,行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达81,616亿元,同比增长132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5%,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09-2020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从9,513亿元增至2020年的81,616亿元,期间复合增速达1962%,整体呈较快增长态势。多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主要包含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根据工信部披露的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数据,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7亿元,占全行业比重为2789%;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9,867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111%;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1,4982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82%;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7,49230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918%。整体而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八、 市场营销的含义(一)市场营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营销的定义有上百种,企业界对营销的理解更是各有千秋。美国学者基恩凯洛斯曾将各种市场营销定义分为三类:一是将市场营销看作是一种为消费者服务的理论;二是强调市场营销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认识;三是认为市场营销是通过销售渠道把生产企业同市场联系起来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实际上,伴随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营销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流表述。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达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企业活动”,而到1985年,该定义则变成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理念(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与执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换。”2007年AMA公布市场营销的新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者和整个社会有价值的市场供应物的一种活动、制度和过程。”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认为,市场营销可以区分其管理定义和社会定义。市场营销管理的定义是:“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顾客价值,来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的艺术和科学。”而市场营销的社会定义则是:“市场营销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可以通过创造、提供和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来获得他们的所需所求。”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概念从管理角度其体归纳为下列要点:(1)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是“获取、维持和增加顾客”。(2)“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的基本业务就是为了实现交换,不断地“创造、传递和传播”卓越的顾客价值和管理顾客关系。(3)交换过程能否高绩效地顺利进行,取决于营销者创造的产品和价值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以及对交换过程管理的水平。(二)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1、需要、欲望和需求人类需要是市场营销的基石。所谓需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如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们会有吃、穿、住、安全、归属、受人尊重、对知识和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存在于人类自身生理和社会之中,市场营销者可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不能凭空创造。欲望是指想得到上述需要的具体满足品的愿望,是个人受不同文化及社会环境影响表现出来的对需要的特定追求。如为满足“解渴”生理需要,人们可能选择(追求)喝开水、茶、汽水、果汁或者矿泉水。市场营销者无法创造需要,但可以影响欲望,并通过创造、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欲望。需求是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在营销者看来,需求就是对某特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需求。优秀的公司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顾客的欲望和需求,并据以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它们认真研究顾客行为和偏好,分析有关用户调查、产品保证与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观察对比本公司产品及竞争产品的顾客,以了解他们的喜好,培训销售人员以使他们能发现尚未满足的欲望。2、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和定位不同人群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市场营销者需要通过识别人口、心理和行为差异来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然后选择进入具有最大机会的目标市场。对每一个目标市场,营销人员都要开发一种产品(服务),在目标客户群心中建立能够提供某些关键利益的定位。3、产品和服务在营销学中,产品特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其价值在于它给人们带来对欲望的满足。人们购买轿车不是为了得到一种机械,而是要得到它所提供的交通服务。产品实际上只是获得服务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有形物品,也可以是不可触摸的、无形的“服务”,如人员、地点、活动、组织和观念。当我们心情烦闷时,为满足轻松解脱的需要,可以去参加音乐会听歌手演唱(人员);可以到风景区旅游(地点);可以参加校友聚会(活动);可以参加消费者假日俱乐部(组织);也可以参加研讨会接受一种不同的价值观(观念)。市场营销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创造的产品(服务)不管形态如何,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就必然会失败。4、效用、费用和满足效用是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其需要的整体能力的评价。消费者通常根据这种对产品价值的主观评价和支付的费用来做出购买决定。如某人为解决其每天上班的交通需要,他会对可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产品选择组合(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租车等)和他的需要组合(如速度、安全、方便、舒适、节约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决定哪一种产品能提供最大的总满足。假如他主要对速度和舒适感兴趣,也许会考虑购买汽车。但是,汽车购买与使用的费用要比自行车高许多。若购买汽车,他必须放弃用其有限收入可购置的许多其他产品(服务)。因此,他将全面衡量产品的费用和效用,选择购买能使每一元花费带来最大效用的产品。5、交换、交易和关系交换是指从他人处取得所需之物,而以自己的某种东西作为回报的行为。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营销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交换概念之中。交易是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交换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交换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一项协议,我们就称之为发生了交易。交易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货币交易,如甲支付800元给商店而得到一台微波炉;二是非货币交易,包括以物易物、以服务易服务的交易等。建立在交易基础上的营销可称之为交易营销。为使企业获得较之交易营销所得到的更多,就需要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营销者与有价值的顾客、分销商、零售商、供应商以及广告代理、科研机构等建立、保持并加强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各方实现各自目的的营销方式。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关系营销的核心内容。同各方保持良好的关系要靠长期承诺和提供优质产品、良好服务和公平价格,以及加强经济、技术和社会各方面联系来实现。关系营销可以节约交易的时间和成本,其营销宗旨从追求每一次交易利润最大化转向与顾客和其他关联方共同长期利益最大化,即实现“双赢”或“多赢”。企业建立起这种以战略结盟为特征的高效营销网络,也就使竞争模式由原来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整个网络团队之间的竞争。6、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者在交换双方中,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动、更积极地寻求交换,我们就将前者称为市场营销者,后者称为潜在顾客。换句话说,所谓市场营销者,是指希望从别人那里取得资源并愿意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的人。市场营销者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当买卖双方都表现积极时,我们就把双方都称为市场营销者,并将这种情况称为相互市场营销。九、 品牌资产增值与市场营销过程品牌资产增值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结果。品牌存在于顾客的心智之中。营销者在建立强势品牌时面临的挑战是:他们必须保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针对顾客的需求,同时能配合市场营销方案,从而把顾客的思想、感情、形象、信念、感知和意见等与品牌关联起来;而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就是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营销活动的差异化反应。品牌资产来源于以往对此品牌的营销投资。营销者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品牌知识,决定了该品牌的未来方向。消费者是基于其品牌知识进行品牌选择的,这意味着“顾客会认为品牌应该与营销活动或文案如影随形。”“品牌资产可以提供更多的注意力和领导能力,并给营销者提供一个途径,以解释他们过去的营销业绩以及对未来营销方案的设计。公司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会增强或破坏品牌资产”。正所谓营销做来做去做品牌,品牌资产增值的主要表现是溢价。与此相对,强势品牌也自然产生市场营销优势,如“对产品性能的良好感知”“更高的忠诚度”“受到更少的竞争性营销活动的影响”“受到更小的营销危机的影响”“更大的边际收益”“顾客对涨价缺乏弹性”“顾客对降价富有弹性”“更多的商业合作和支持”“增强营销沟通的有效性”“有特许经营的机会”“具有品牌延伸的机会”等。十、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1)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策层面建立系统的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营销决策,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三)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十一、 保护现有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在力图扩大市场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现有业务免遭竞争者入侵。最好的防御方法是发动最有效的进攻,不断创新,永不满足,掌握主动,在新产品开发、成本降低、分销渠道建设和顾客服务方面成为行业先驱,持续增加竞争效益和顾客让渡价值。即使不发动主动进攻,至少也要加强防御,堵塞漏洞,不给挑战者可乘之机。市场领导者不可能防守所有的阵地,必须认真地探查哪些阵地应不惜代价严防死守,哪些阵地可以放弃而不会带来太大损失,将资源集中用于关键之处。防守战略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或将进攻目标引到威胁较小的区域并设法减弱进攻的强度。主要的防御战略有以下六种。1、阵地防御阵地防御是指围绕企业目前的主要产品和业务建立牢固的防线,根据竞争者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方面可能采取的进攻战略而制定自己的预防性营销战略,并在竞争者发起进攻时坚守原有的产品和业务阵地。阵地防御是防御的基本形式,是静态的防御,在许多情况下是有效的、必要的,但是单纯依赖这种防御则是一种“市场营销近视症”。企业更重要的任务是技术更新、新产品开发和扩展业务领域。海尔集团没有局限于赖以起家的冰箱市场,而是积极从事多元化经营,开发了空调、彩电、洗衣机、电脑、微波炉、干衣机等一系列产品,成为我国电器行业著名品牌。2、侧翼防御侧翼防御是指企业在自己主阵地的侧翼建立辅助阵地以保卫自己的周边和前沿,并在必要时作为反攻基地。超级市场在食品和日用品市场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在食品方面受到以快捷、方便为特征的快餐业的蚕食,在日用品方面受到以廉价为特征的折扣商店的攻击。为此,超级市场提供广泛的、货源充足的冷冻食品和速食食品以抵御快餐业的蚕食,推广廉价的无品牌商品并在城郊和居民区开设新店以击退折扣商店的进攻。3、以攻为守以攻为守是指在竞争对手尚未构成严重威胁或在向本企业采取进攻行动前抢先发起攻击以削弱或挫败竞争对手。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防御,公司应正确地判断何时发起进攻效果最佳,以免贻误战机。有的公司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接近于某一水平而危及自己市场地位时发起进攻,有的公司在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或推出重大促销活动前抢先发动进攻,如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宣布新产品开发计划或开展大张旗鼓的促销活动,压倒竞争者。公司先发制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运用游击战,这儿打击一个对手,那儿打击一个对手,使各个对手疲于奔命,忙于招架;可以展开全面进攻,如精工手表有2300个品种,覆盖各个细分市场;也可以持续性地打价格战,如格兰仕微波炉曾数次率先降价,使未取得规模效益的竞争者陷于困境;还可以开展心理战,警告对手自己将采取某种打击措施而实际上并未付诸实施。4、反击防御反击防御是指市场领导者受到竞争者攻击后采取反击措施。要注意选择反击的时机,可以迅速反击,也可以延迟反击。如果竞争者的攻击行动并未造成本公司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可采取延迟反击,弄清竞争者发动攻击的意图、战略、效果和其薄弱环节后再实施反击,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击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正面反击。即与对手采取相同的竞争措施,迎击对方的正面进攻。如果对手开展大幅度降价和大规模促销等活动,市场领导者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卓著的品牌声誉以牙还牙地采取降价和促销活动可以有效地击退对手。(2)攻击侧翼。即选择对手的薄弱环节加以攻击。某著名电器公司的电冰箱受到对手的削价竞争而损失了市场份额,但是洗衣机的质量和价格比竞争者占有更多的优势,于是对洗衣机大幅度降价,使对手忙于应付洗衣机市场而撤销对电冰箱市场的进攻。(3)钳形攻势。即同时实施正面攻击和侧翼攻击。比如,竞争者对电冰箱削价竞销,则本公司不仅电冰箱降价,洗衣机也降价,同时还推出新产品,从多条战线发动进攻。(4)退却反击。是在竞争者发动进攻时我方先从市场退却,避免正面交锋的损失,待竞争者放松进攻或麻痹大意时再发动进攻,收复市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战果。(5)围魏救赵。是在对方攻击我方主要市场区域时攻击对方的主要市场区域,迫使对方撤销进攻以保卫自己的大本营。5、机动防御机动防御是指市场领导者不仅固守现有的产品和业务,还要扩展到一些有潜力的新领域,以作为将来防御和进攻的中心。6、收缩防御收缩防御是指企业主动从实力较弱的领域撤出,将力量集中于实力较强的领域。当企业无法坚守所有的市场领域,并且由于力量过于分散而降低资源效益的时候,可采取这种战略。其优点是在关键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增强竞争力。十二、 顾客感知价值(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含义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基石。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传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这里的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顾客购买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支付的金钱等成本之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有较高的顾客购买总价值和较低的顾客购买总成本,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那些期望价值最高、购买成本最低,即“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顾客感知价值的产品,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二是通过改善服务与促销网络系统,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二)顾客购买总价值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构成,其中每一项价值的变化均对总价值产生影响。1、产品价值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和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产品价值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来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要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在经济发展的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顾客对产品价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购买行为上显示出极强的个性特点和明显的需求差异性。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发展时期顾客需求的共同特点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类型顾客需求的个性,特征,并据此进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性。2、服务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产品本身价值的高低,而且更加重视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小。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与性能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越大,顾客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越大,从而购买的总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3、人员价值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益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综合素质较高又具有顾客导向经营思想的工作人员,会比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经营思想不端正的工作人员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培养更多满意的顾客。人员价值对企业、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并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度量的。因此,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确保管理层、员工都有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激励、监督与管理,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4、形象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形象价值与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三个方面价值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形象价值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为企业进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三)顾客购买总成本使顾客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另一途径,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顾客购买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一般情况下,顾客购买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主要表现为价格的货币成本的大小,这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在货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顾客还要考虑其购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这些支出也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后面几种成本。1、时间成本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时间成本越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越小,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以服务企业为例,顾客为购买餐馆、旅馆、银行等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时,常常需要等候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正式购买或消费阶段,特别是在营业高峰期更是如此。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等候购买该项服务的时间越长,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大,购买的总成本就会越大。同时,等候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中途放弃购买的可能性亦会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顾客的时间支出,是创造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2、精力成本精力成本(精神与体力成本)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在精神、体力方面的耗费与支出。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精神与体力成本越小,顾客为购买产品所支出的总成本就越低,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因为消费者购买过程是一个从产生需求、寻找信息、判断选择、决定购买、实施购买,以及买后感觉的全过程。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均需付出一定的精神与体力。特别是在复杂购买行为中,消费者需要广泛搜集产品信息,反复比较评估,付出较多的精力成本。对于这类产品,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向潜在顾客提供全面详尽的信息和相关服务,就可以减少顾客所花费的精神与体力,从而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四)运用顾客感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受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两方面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其中,顾客购买总价值是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因素的函数。各个构成因素的变化对其总量的影响作用不是各自独立的。这些构成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某一项价值构成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相关价值因素量的增减,从而综合影响顾客购买总价值或总成本的增减,最终影响顾客感知价值。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与总成本的各项因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突出重点,优化营销资源配置,尽可能用较低的生产与市场营销费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2)不同的顾客群对产品价值的期望和购买成本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例如,对于工作繁忙的消费者而言,时间成本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应尽量缩短消费者寻求产品信息和购买的时间,提供方便使用和便捷的维修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其求速求便的心理要求。总之,企业应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顾客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对顾客实用价值最强的产品和服务,使之获得最大限度地满足。(3)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应以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主要原则。有的企业为了争取顾客、战胜竞争对手、巩固或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往往采取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策略。但长期不适当追求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过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因此,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企业应掌握一个合理的度,以确保实行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