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利弊

上传人:嘀****l 文档编号:18032365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利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谈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利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谈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利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利弊及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1会计收益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是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他们通过买进、卖出或持有企业的股票或者股权,完成社会资源配置,将短期、零散的资金转化成长期、稳定的企业资本金。投资者在做相关的股权购买决策时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其中,对经营成果的反映主要是通过会计收益的计量。会计收益是会计核算在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会计期间、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的基础之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符合其所规范的信息质量特征,运用会计的专业方法,确定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际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结果。1968年,美国的鲍尔和布朗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会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1989年,利弗再次证明收益变动与股价变动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些说明了会计收益的相关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在股票价格确定的多中模型中,其或多或少地与会计收益有关。一般投资者都将市盈率作为股价评价的重要指标,市盈率的确定基于每股盈余,每股盈余确定基于每股利润。由此可见,会计收益是投资者计算股价进行决策时的重要信息。会计收益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引起信息使用者的不满,1994年,AICPA发表了jenkins committee的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这份报告通过调查,对财务报表进行了结论性的评价:“本委员会研究肯定了财务报表的重要性。财务报表一般提供使用者主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使用者的决策。没有证据表明:使用者认为这些信息不相关或由于其他原因放弃财务报表的分析”。所以,很有必要对会计收益的确认、计量问题进行研究,促其完善。一、两种收益的概念经济收益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对于经济收益概念研究始于1776年Ad a m Smith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他首先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把收益看作是财富的增加。而主要的集中的发展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来,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Fisher把经济收益定义为对应不同状态的一系列事件:精神收益享受、实际收益享受和货币收益享受。英国经济学家Hicks对经济收益下了一个更广为流传的定义:一个人的收益是他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前提下所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其立足点是要通过成本的足额补偿来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显然,经济收益所关注的是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变动,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经济收益必须在耗用的存货得到重置后方可确认和分配。因此,经济收益概念比会计收益概念更真实,它是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会计收益是会计学上的概念。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它遵循一系列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在对本期已发生交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确认和计量本期已实现的收入和相应的成本费用,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后的差额,即为会计收益。其立足点要通过成本、费用的补偿来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由此可见,会计收益所关注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变化,是一个期间概念。显然,会计收益是建立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的,因而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及可操作性。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别:1.经济收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本质财富的增加;会计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包含很多选择、分析、判断和估计程序,较多地关注形式和名义,强调符合特定的会计标准。2.经济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可以完整反映企业收益信息的全貌;会计收益更强调经营活动,强调实现、应计、配比、历史等概念,不确认未实现收益。3.经济收益更强调资本保全,原资本(期初资本)必须得到保全,成本耗费得到充分补偿后,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会计收益虽然可使财务资本得到保全,但却不能体现实物资本的保全。4.经济收益的计量按照“期本净资产一期初净资产”的模式进行,只与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有关,不会因为会计核算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会计收益的计量则根据“收入一费用”的模式进行,因采用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而不同。5.经济收益的计量结果从属于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计价,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人为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会计收益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包含大量不确定因素,很多地方需要估计和判断,从而使会计收益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成分,调整的弹性较大。二、两种收益的核算内容、方法及两种收益的关系1.经济收益是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收益。核算经济收益时需要用到资本化的方法。资本化的方法是指将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按贴现率折合成资本额的方法。某期间经济收益=该期间期望的净现金流转额+(期末资本化价值期初资本化价值)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关系为:会计收益+未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前期发生的已实现的有形资产变化+无形资产价值的变化=经济收益。利得无形资产不是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传统的无形资产,而是另一个概念即主观商誉。主观商誉=年度折旧(年初资本化价值年末资本化价值)2.会计收益是基于历史价值的事后收益或期间收益。会计收益核算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现期经营利润,表示实现的收益与之相对应的重置成本的差额,二是已实现的持有损益,表示售出数量的重置成本和相同数量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已实现的持有损益又具体分为为现期自然增长并实现的持有利得、前期自然增长并实现的持有利得。会计收益表示为:Pa=X+Y+ZX:现期经营利润;Y:现期自然增长并实现的持有利得;Z:前期自然增长并实现的持有利得。三、对传统会计收益确认和计量模式的反思(一)会计假设可能扭曲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1.通货膨胀严重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会造成费用低估,补偿不足,按现行价值计量的收入和按历史成本转化的费用在逻辑上不能配比,从而使会计收益虚计。2.货币计量只反映收益数量,很难反映其质量,会计上反映为同一数量的收益,其实际质量却可能手差万别。财务信息的本质并不在于货币量化的数据本身,而是这些数据所描述的经济过程的本来面目,很多情况下“质”比“量”更重要。3.当交易涉及多种货币时,会计上应选择本位币,其他币种应按选定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反映。以外币编制的财务在进行汇总或合并对,也必须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外币折算也会曲解会计收益的本质。4.会计收益仅仅反映企业的短期利润。是按照人为划分的等长会计期间定期提供的。对一个生产经营带有明显季节性或存续时间很短的企业来说,当经营周期和会计期间不一致时,分期计算的会计收益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二)会计原则对会计收益确认和计量的影响1.会计收益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和计量,当款项收付的日期与收入、费用的归属期间不一致时,会计上要求通过递延、预提、应计等专门技术进行人为的跨期调整。这容易导致收益操纵。2.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而不确认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收益、接受捐赠的收益等,收益信息揭示的不完整,必然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从经济学角度看,收益实现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处于不同阶段的资金形态,其收益的实现程度不同,只有最终以货币形态形成的收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已实现收益。会计将以债权形式形成的收益也确认为已实现收益,而从经济学角度看,以债权形式形成的收益只能是可实现收益。3.配比原则要求收入和为创造这些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在同一期间确认。配比原则要求在收入和支出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配比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逻辑关系很难找到。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收益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影响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也为管理层选择于己有利的分配程序敞开方便之门。配地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脱节,不利于反映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收益质量等。(三)会计收益关注较多的是数量,而未足够重视收益的质量收益确认不仅要确认数量,更要确认质量。收益的创造是商品价值形成、增值和实现过程的统一,甚至贯穿于企业资本循环过程的始终。在经济学上。收益实现过程与收益实现是有差别的。实现过程从企业投入货币资金开始,通过生产过程将其转变为产品,通过产品销售、取得货款或债权,最终又回到货币形态。只要尚未到达终点,收益就仍然处于实现过程。只有收益实现过程到达终点,收回全部贷款,才是真正的收益实现。会计收益把以债权或其他非现金资产形式形成的收益确认为已实现收益,不利于反映收益的质量。(四)从构成内容看,会计收益不利于评价企业的盈利性和盈利能力会计收益不仅包括企业努力创造的经营收益,也包括大量的非经营收益,如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政府补助、罚没收支、盘盈盘亏、非货币性交易损益、处置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净损益等。由于大部分非经营收益是偶然的、非循环的,因而它不能反映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如果信息使用者不加分析地利用了包含大量非经营收益的会计利润进行评价、决策,必将被其误导。会计收益的不断演进和变化使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会计收益理论与经济收益理论的融合是会计收益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认为会计收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真实收益将导致财务报告在多大程度上投资者的认可。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的靠拢在理论上是符合投资者的信息需求的。它体现了企业真实收益,但“经济收益”是一定时期企业净资产的现值的变动差额。然而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是有不确定因素,易受人们主观影响,因此美国学者爱德华兹和贝尔将经济收益称为“主观收益”,经济收益虽然更加真实,但现阶段人们的计量方法、预测手段的限制,我们只能尽可能向经济收益接近,把是否接近经济收益作为衡量收益确认真实的标准,寻找经济收益的确认、计量方法。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收益的概念更符合收益的本质,从企业净资产价值增加这一角度去理解会计收益的变化,资产负债观下的会计收益则是体现了这种理念。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资本市场中的信息能够及时、高效、高质地传递给每一个信息需求者,资产负债观下的会计收益确认了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持产损益,其将部分利得和损失包括其中,和传统会计收益相比,范围更大了,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其信息也更为相关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理解性。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从某种方面提高了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对称,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复星医药公司基本情况(一)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币种:人民币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期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期末增减(%)总资产(元)10,976,722,110.727,538,918,031.8845.60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元)( 注1)6,089,106,252.534,008,859,534.345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4.923.2451.85年初至报告期期末(1-9月)比上年同期增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114,687,553.8520.35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0.0912.50报告期(7-9月)年初至报告期期末(1-9月)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注2)1,874,146,138.112,217,181,504.901,561.56基本每股收益(元) (注3)1.511.791,577.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0.31稀释每股收益(元) (注3)1.511.791,577.78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30.7836.41增加27.91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156.29减少0.35个百分点注1、注2、注3:报告期内,因公司旗下参股投资的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公司通过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对应享有的权益增加,并计入公司当期损益。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增加1,731,941,569.64元,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贡献额达1,731,941,569.64元,对每股收益的贡献为1.40元。(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1-9月)(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注4)2,331,781,807.34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7,254,206.01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79,354,788.01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247,635.92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6,757,284.54所得税影响额(注5)-592,932,754.31合计1,833,948,398.43注4、注5:报告期内,因公司旗下参股投资的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公司通过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国药控股对应享有的权益增加,并计入公司当期损益。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增加2,314,567,630.22元、所得税影响额增加582,626,060.58元。(三) 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及原因利润表项目2009年1-9月2008年1-9月变动比例原因资产减值损失2,314,756.0621,715,181.53-89.34%上期公司计提了相关重大资产减值准备,本期无重大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551,658.60-20,277,309.19-122.45%上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较大投资收益2,792,494,263.34737,841,782.64278.47%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所致营业外收入42,837,052.2720,712,242.06106.82%收到政府补贴增加所得税费用622,639,009.5197,350,689.10539.58%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所计提的所得税费用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医药产品生产研发并兼营医药投资的上市公司,其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当年19月份累计实现净利润22.17亿元,同比增长264.04%,每股收益高达1.79元。但是,从季报利润构成看,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8.34亿元,其主要来源是,公司参股子公司(49%)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96%)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国药控股上市使复星医药通过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国药控股享有的权益金额增加。简析: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前股权结构如下:国药控股于2009年9月10日开始全球发售5.45亿股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售价格为每股港币16.00元,总股本由发行前的人民币16.37亿元变更为21.82亿元;而国药投资持股比例也相应地由96%降低为72%,但由于国药控股溢价发行,复星医药通过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国药控股享有的权益金额大幅增加,并由此增加复星医药当期净利润17.32亿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权益法核算的子公司非利润来源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增加应该增加母公司资本公积。此处有所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于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复星医药间接持有的国药控股股份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规定处理,则复星医药在国药控股享有的权益金额的增加计入当期损益。投资者应予注意的是,此处复星医药净利润的增加源于子公司上市所引起的权益增加,应该与正常的子公司经营净利润变化所带来的母公司利润增加有所区分。复星医药2009年年报业绩包含了本文所述的非经常性损益17.32亿元,投资者要对其年报辩证分析,理性投资。、ST贤成案例ST贤成(600381)2008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 705万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为14 65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为-2 952万元。ST贤成非经常性损益构成见下表: 单位:万元1234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债务重组损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12 2409161339162简析:由上表,公司最主要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12 240万元是一笔因预计负债转回产生的营业外收入。具体事项是,由于债务人贤成集团及关联公司还清了在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由ST贤成担保的债务,银行解除了ST贤成对相关债务的相应担保责任。ST贤成对上述债务已计提预计负债12 240万元,担保解除后预计负债转回12 240万元。与其他两家公司不同,ST贤成的非经常性损益是一个“零和游戏”,即本年度的大额盈利恰恰对应了以前年度的大额亏损,上市公司以前年度大额计提预计负债的亏损造就了2008年度转回时的大额收益,这种收益总体上看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任何实质利益。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构成较多,既有债务重组收益1 339万元,也有因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916万元,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也达到了162万元。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非经常性损益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 952万元,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不会因非经常性损益而改变,公司不具备持续的投资价值。首先,从总体上分析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对公司净利润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更直观的说明,表中我们引入了“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指标(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比例)。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反映了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由于经常性损益反映上市公司持久的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偶发性的特点,所以,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的比例越低,则说明上市公司的利润质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越高;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的比例越高,则利润质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就越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