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入门实用教材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638861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楷书入门实用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楷书入门实用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楷书入门实用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楷书入门实用教材(文图视频)书法入门歌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楷书口诀楷书称正楷学书必先行起笔多藏锋行笔用中锋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行书口诀行楷书写要流畅 主笔沉着是关键 快写简化是特征 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 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 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 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 一气呵成要贯通隶书口诀方劲古拙 如龟如鳖 蚕头雁尾 笔必三折 雁不双飞 蚕无二色 点画俯仰 左挑右磔重浊轻清 斩钉截铁魏碑口诀魄力雄强 精神飞动气象浑穆 兴趣酣足笔法跳跃 骨血润达点画峻厚 结构天成意态飘逸 血肉丰美草书要决草书行行如春蚓 字字造型似秋蛇全章一起要贯通 有气有神是精品狂草要决狂草如激电湍流 字字如惊蛇出洞点线变化多姿美 疏密虚实心有数气势磅礴态万千 结构布白心畅意楷书入门教材 1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 康。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 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 足安,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 90以外, 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 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 3 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 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 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 30 40厘米。左手边 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 范围内。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 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二)立书姿势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 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 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 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 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 劳。二、执笔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 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 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 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 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 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 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 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一) 笔杆垂直 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 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 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 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 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 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二) 指实掌虚 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 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 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 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 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 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三) 自然放松 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 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 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果说执笔主要靠手指的话,那么运笔则主要靠手腕。宋代 姜菱说,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运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悬腕、悬肘悬腕。枕肘枕 腕,是说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托(一般书家是将左 手枕在右腕下面),这种方式用于写小楷。枕肘悬腕,则是指 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悬空状,写中、大楷或小行书用这 种方式。悬肘悬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悬空,常用于写行、 草或很大的楷书。最后还有一个执笔部位的问题。一支毛笔,手指捏在什么部 位才是合理的呢?这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 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 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执笔法:五指法。据说系唐代书法 家陆希声所创,他以五个字分别说明五个手指在执笔时所起 的作用。五个字为;擫、押、钩、格、抵。(擫)用来说明大拇指的作用。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 侧。(押)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 与拇指相对夹住笔杆。(钩)用来说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 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格)用来说明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 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抵)说明小指的作用。抵是垫托的意思,指小指垫托在无名 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 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 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 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 律的。王羲之说:“ 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 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 美的关系。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 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 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 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 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 (共 10 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 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 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 学习行书(见图3 1)。(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 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 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 烦。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 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 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 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 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 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 两个方角。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 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 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 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 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 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 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 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 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 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 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 3 2)。二、行笔规律:中锋铺毫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在行笔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 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 所指方向(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 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 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然就有力度美(见 图 3 3 )。请看笔画起、行笔示范三、收笔规律行笔结束后,接下来就要收笔,收笔有两种方法 (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 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 的笔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 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 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一个 “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 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步“折”配合形成棱角, 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 用很重的笔触。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方向与起笔 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 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 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 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 满结束。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图 3 4)。二)露锋收笔:弹、倾、踢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 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 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为止。伴随 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 锋所指方向倾斜,(此步谓“倾”),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 面踢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 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 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 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 图 3 5 )。请看笔画收笔示范附:楷书笔画书写示范及用法四、折的两种书写规律1、起笔折法 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 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 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 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 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 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 3 6)。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 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2、三角形法 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 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 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见图 3 7)。五、折钩的书写规律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 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 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 图 3 8 )。六、弧钩的书写规律 弹、弧、折、转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 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 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 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 39)。折和钩的书写示范附: 楷书笔画书写示范及用法 七、点的书写规律 线(线型笔画)的浓缩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 斜点反捺的浓缩 竖点垂露竖的浓缩 左点右短竖的浓缩 撇点短斜撇的浓缩 提点提的浓缩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 笔和收笔。点的书写示范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一、长横 除了按起、行、收笔的一般规律书写之外,还要 注意以下几点:1、拱形造型。左半段略向上 倾斜,与水平 线的夹角在 5 左右,右半段在行笔刚过左半段及时压平, 收笔时自然有拱形造型。2、中段略细。行笔时笔锋略提, 笔画自然变细,但不可太细,否则成为“蜂腰”横病笔。3、 收笔上方下圆。收笔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横神采 顿生;最后“转”一定要圆,与方角形成对比,即和谐又有 变化。二、左尖横 1、起笔写点要水平左要尖。笔锋调好后沿水平 方向由轻到重顺锋而下(手指执笔的轻重感要敏锐),略拉 长形成左尖右圆的杏仁点。2、收笔仰势上抬。反弹转换笔 锋提起后,提锋由下边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与起笔下 边保持平行,最后从上边收锋。3、笔画左低右高。与长横 略斜带笔相同,带笔后保持斜向直接行笔(由于平点起笔笔 锋指向已达到横的中锋运笔要求,故省略转笔调锋这一步而 直接行笔),收笔后必然左低右高。三、悬针竖 1、收锋要在正中。收笔完成时,笔锋要在笔画 的中轴线上,这就要求起笔转笔时要到位,保证笔锋的方向 指向正前方且在笔画正中央。2、笔画要饱满。铺毫行笔要 写到整个笔画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笔收锋。3、收 锋动作小。反弹转换动作幅度要小,写出的笔画才能精致利 索。四、短平撇 1、角度要平。取决于带笔方向,所以点之后要 向左平缓带笔,而不是斜下带笔。2、转笔变大。随之而来 的是转笔幅度加大,笔锋由向左前转为向右,写成的撇自然 是较平的(不需要绝对水平)。五、竖弯撇 1、转弯幅度大。由起笔的垂直向下到收笔的水 平向左,靠腕的灵活转动控制笔锋转弯。2、锋向要跟踪。 由于转弯幅度大,所以转弯时笔锋指向也要用手指顺时针捻 动笔杆跟踪调节。否则写撇拐弯时笔画变粗而不协调。3、 手腕转动和手指捻动要同步进行。六、斜捺 1、捺脚拐弯处下方上圆。此处用长横起笔的带、 转法,即换向时保持原来的按笔力度水平向右带笔,形成下 方上圆的效果。2、捺脚即饱满又锋正。刚才讲的换向带笔 也是达到饱满的关键一步,接着逆时针转笔调锋继而中锋收 笔,写出的笔画自然神完气足,给人以美感。七、平捺 1、起笔用横的点带法。注意不要粗、长、斜,应 略细、短、平。2、第二段下坡要长要缓勿陡。3、捺脚稍长 上边沿要平。笔画书写视频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2八、竖钩 1、钩要平。出钩上边沿勿要左上斜,应稍平。2 不要挑。反弹提起后笔锋不要右下挑,以免出现难看的脚后 跟。九、卧钩 1、出钩前要上抬。否则雷同于斜钩,且容易将钩 写得大而空,使点的位置不好安排。2、钩要长。钩写长并 同起笔保持平行,这样钩很紧凑,也显得小巧。3、钩之拐 角要突出。钩之拐角不突出则无神采,其它弧钩拐角也要突 出。十、竖左弯钩 宁驼背勿弯腰。起笔右下行急转左下行, 转弯处方圆并用,犹如驼背,但不弯腰,无伤大雅。如写成 半圆形,犹如弯腰,则有疲软无力之感。十一、横折钩 1、横细折粗。横要提笔写,折要按笔写,不可横粗折细或横折粗细相等。2、钩要弧钩。出钩前先画 弧,即用竖左弯钩的写法。不要写成折钩或带后跟的钩。3 要有变化。横折钩可根据不同的字写成长短不同的变化。如 “同”、“四”、“句”三字对钩的横折长短要求就不同,要灵 活处理,切勿千篇一律。十二、横折折撇 由横折和撇折加撇组成。横折折钩折法 与此相同。十三、竖折折钩 由竖折和横折钩组成,注意横还要细, 而且横折之折可写圆折。十四、左点 起笔用垂点法。即垂直下笔由轻到重写点, 之后向下(略向左偏)带笔,收笔与垂露竖相同。如从背面 横着看,它变成了左尖横,说明它与左尖横的书写规律是相 通的。笔画书写视频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 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 用右偏旁的空间。2、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 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 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 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 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 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 是先中间,后两边。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 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 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 点。右下部斜点稍大。笔画接笔规律(一)相接法1、实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这一方 法像木匠接榫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固无 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2、虚接法: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写 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 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 层次的美。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 收笔两种技巧。3、相交法: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这一方法较为简单。不 需专门练习。(二)相离法 两笔画相互分离,但笔断意连。很多人只注意笔断,忽视了 意连。殊不知没有意连的笔断是一盘散沙,写出的字没有凝 聚力,缺乏整体感。这一方法需要在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 一气呵成,切忌边写边想,犹豫迟疑。虚接法书写示范粗细平衡规律(一)密细疏粗。笔画多的字为了能写在格子正中且不拥挤, 就要将笔画写细些;相反,笔画少的字虽然很容易写在格子 正中,但如果也写细就会有寒俭之感,所以要写粗。(二)长细短粗。初学者写字遇到长短笔画时总是忽略这一 规律。不是长短一样粗细,就是短细长粗,这样写不符合视 觉平衡原理,长笔画相对于短笔画来说,其视觉张力大,即 它比短笔画显眼,只有将其写得比短笔画细,才能让短笔画 也较显眼,从而取得视觉平衡。(三)横细竖粗。这可用建筑学中的道理来解释,横相当于 房梁,竖相当于顶梁柱。如果顶梁柱细了,而房梁很粗,会 给人以不安稳的感觉,只有将顶梁柱加粗,房梁变细,才有 安稳的感觉。(四)左细右粗。这是对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竖而言的,因为 这样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习惯。重画变异规律(一)重横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时要写出起笔的平斜点、收笔的俯仰及长短粗细之变化;(二)重捺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捺时, 除主笔写成斜捺外,其余皆写成反捺,因为这样写才能突出 主题笔画,使整个字主次分明。古人讲的“字无两捺”就是 这个道理。(三)重折变异规律:一笔画或一个字中如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折时,应写出方圆之变化,这样才能破除单调,刚 柔相济。如横折折撇、横折折钩、竖折折钩以及“马”之类 的字。(四)重钩变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钩时相同方向的钩),要写出钩的藏露、大小之变化;楷书入门教材 2主笔优先规律很多初学者为什么在写楷书时,把字写得四平八稳,老气横 秋?因为不懂得这一重要规律,所以写楷时犹如布算。要想 把楷书写得有生气,耐人寻味,掌握这个规律是主要途径。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 画皆为从属笔画。从属笔画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 抢占空间,只能烘云托月,以突出主笔。相对从属笔画而言, 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所以写主笔时应张扬放开,写从笔 时应抑制收缩。这就是主笔优先规律。基本笔画中作主笔的 有长横、悬针竖、斜捺、横钩、竖钩、斜钩、横折钩、横折 斜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等。以长横为主笔的组合悬针竖作主笔有以下规律:1、悬针竖相当于大厦的顶梁柱,与长横(相当于大厦的横 梁)搭配时要写得比横粗,这样才觉得大厦很稳固。2、有悬针竖的字,悬针竖都是最后写。所以“车、军”等 字先写竖后写横是不符合笔顺规律的。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一、斜捺与撇的相接组合:以“大”为典型字的系列1、撇要用竖弯撇,不可写成长斜撇或竖撇(这些笔画的不 同见下图),否则难以表现捺主撇从的关系;2、捺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欧体 字;在颜柳中可写成长横,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写平 而且要写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中;3、撇捺是实接关系,不是虚接关系。实际在写时是交叉关 系,即捺起笔在撇之左,横之中,由于横掩盖了捺的起笔, 所以看起来像实接关系。二、斜捺与撇的交叉组合:以“义”为典型字的系列1 撇弯捺直。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弯,捺应稍直。忌撇直 捺直或撇直捺弯。2 撇短捺长。为突出主笔捺,撇应写短,捺应写长。忌撇长 捺短。3 交点偏左。为突出主笔捺,让出捺的足够空间,撇捺的交 叉点不要放在格子正中,而应偏左,具体方法是写撇时起笔 略向左移。所以“文”“父”“丈”等字的撇起笔都应偏左, 而不是与捺起笔对称。三、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 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 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 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 无法突出斜捺。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四、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 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3、先写撇后写点;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 的长横;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 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 意: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3、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4、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我再加提示:不要忘了选好纸笔。笔重要,不一样的字体不 一样的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