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辙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7257791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 一、冰山下的火焰前导言: 同为北宋大文豪的苏辙,尽管影响力远不如他的哥哥苏轼,但同样有着光彩照人的传奇人生,初出茅庐时,他敢于指责皇帝为昏君,位居副宰相时,他大胆改革、精明练达,那么究竟该如何品评埋没于兄长光芒背后的苏辙?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一集冰山下的火焰。画外音:由于苏轼在北宋文坛上的盟主地位,以及他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人们往往只把目光锁定在苏轼身上,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却经常被忽略,人们对于苏辙的了解大多是源于他与哥哥苏轼之间兄弟情深的感人故事。那么,苏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哪些精彩传奇?他又是凭借什么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一集冰山下的火焰,敬请关注。康震:我们都知道苏轼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名气很大,这不用说,苏辙有一些名气,但远远赶不上他的兄长,所以现在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苏轼进“八大家”,甚至苏轼进不进“八大家”都无所谓,他进哪大家我们都不奇怪,就是这苏辙跟苏洵,他们进这“八大家”理由不充分,因为我们总觉得他们名气不够大,老觉得要让苏轼把那父子俩给带一带,才好像符合我们这些平常人的想象力。其实大家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苏辙能进入“八大家”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诗写得也不错,另外我们以前也说过,能进入“八大家”之中,固然首先是要看文的成就,但也不仅仅只是文的成就,还有他的综合成就,就是要看他这个人的一生的发展,他的人品,他的思想、道德和他的声誉。我们对于苏辙是很不了解的,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苏辙其实是白纸一片,我们完全搞不清楚他的状况。我们今天讲这苏辙第一集要讲什么呢?我们这一集是有一个题目的,叫冰山下的火焰。一般人认为苏辙这个人跟他的哥哥比起来比较内向、比较内敛、比较平和、比较沉默寡言,很像他的父亲苏洵。他哥哥苏轼像他的祖父、爷爷苏序,大大咧咧的,有话就说,不说话如蝇在喉,像苍蝇卡在喉咙上,不吐出来他就不高兴。这是我们一般人对苏辙的一个看法,他比较平和,但是我们说平和的人不意味着内心思想的深处就是平静的。火山不喷发的时候,有时候比那正常的山看上去更沉默,当它喷发的时候,那发出的威力,迸发出的火焰是让人很难预料和预测的。苏轼在政治上他有自己的鲜明看法,有自己鲜明的表达,苏辙可能他的表达不像他哥哥那么有魅力;那么以情动人;那么富有文学色彩,但是他的政治表达、他的政治态度一点都不比他的哥哥逊色,甚至比他哥哥更出色,要不然怎么做副宰相呢?那是随便给的吗?那为什么苏轼他就做不了,这都是有原因的。这冰山下的火焰,到底喷的是什么火?这里面我们现在来慢慢给大家讲出来。别以为苏辙从小就不出色,很出色。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哥俩参加制科考试,细的咱们不说了,说得已经太多了,参加制科考试,还没开始呢,宰相韩琦就放了话了,说今年参加的人挺多啊,苏轼和苏辙这哥俩都来参加了,别人还在这凑什么热闹?这话一说,走了倒有一大半了。这不知道是不是这哥俩贿赂这韩琦了还是什么,韩琦对他们俩,包括我们前面讲对苏洵都是很器重的。八月份要考试了,准备了大半天,苏辙病了,眼看着是赶不上时间了,又是韩琦专门去找宋仁宗,说今年这制科考试人很多,但真正的人才我看也没几个,如果苏轼和苏辙这哥俩不参加这考试,这次的考试就大打折扣,但是现在苏辙病了,不能正常参加考试,看能不能把考试时间往后推一推?仁宗说那就推吧,既然你都说了,你们对具体情况比较了解,我高高在上不大了解,既然是选拔人才,等小伙子病好了咱们再考。等二十出头的一个小伙子,国务院总理发话说我们这次考试等你一下,你以为这是闹着玩的?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早已显露其外,韩琦至于这样来奖誉他吗?不可能。就这一个小事就能看得出来,苏轼兄弟,特别是我们不大熟悉的苏辙,光彩照人,只不过他这光有点像磨砂玻璃那光,不是那么耀眼,但是足够吸引你。参加制科考试,参加制科考试有命题作文,什么叫命题作文呢?就是给你出一些题,问你,你来答,策问,那么这个名头叫什么呢?叫御试制科策。这御试制科策苏轼也要写,苏辙也要写,参加考试的人都要写。苏轼写的那篇,他自己觉得写得非常好,苏轼说自己“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我把我的话都说出来了,一点都没委屈自己。至于委屈了谁,那咱不知道。苏轼哪知道,他那文章写得真不怎么样,他弟弟写得不是没委屈自己,是把宋仁宗恶心了一把。也就是说在政治态度的表达和深度上、激烈的程度上,如果苏辙要开口,如果苏辙要下笔,那比他的哥哥具有更大的杀伤力。二十出头一小伙子知道这考试是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御试制科策,矛头直指宋仁宗,说了他四大缺点,第一就是说,那问题问的说,为政要志勤而道远,他就说你根本谈不上志勤道远,反而你怠于政事,就是说你根本不理朝政,你懒惰了,你年纪大了,你失去朝气了,你没有青春了,所以你是一个没有青春和朝气的皇帝,希望你能振作一点,这是第一条。第二条是说你声色犬马,耽于女色,你后宫的女人太多了,所以你顾不了政事,你天天忙的是别的事,忙不了政事,这是第二条,而且专门用了历史上六个昏君和乱世之君来做比喻。第三,说你滥用民财,就是收上来这么多赋税,你都花哪了?天天赏赐这个,给达官贵人们发钱,你都没用在正路上,你乱花钱。你不但怠于政事、好近女色,还乱花人民的钱。第四,你搞了个“庆历新政”,开始弄得红红火火的,实际效果不行,说明你这个人的执政能力有问题。二十多岁一个小伙子,在国家元首亲自主持的考试当中,说国家元首有四个致命的缺点,最后的结论是这个人没有执政能力。仁宗执政都四十多年了,是个老皇帝了,而且人家叫仁宗,后来给的庙号是,是很仁厚的君主。这么说人家。考完了之后苏辙说,完了,肯定没戏了,肯定不能录取我,但是我也没委屈自己。那你这没委屈,没委屈得有点大发了,确实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画外音:看似为人严谨持重的苏辙,在政治上却常常表现得比哥哥苏轼还要激烈,初出茅庐,他就敢斗胆指责皇帝是昏君。苏辙究竟是壮怀激烈还是恃才狂傲?对于他的这些言论,朝廷会给他怎样的回应?苏辙的仕途会因此受到影响吗?康震:司马光首先出来了,司马光说写得好,这是司马光的态度。为什么说写得好?因为这次录的名目叫什么呢?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首先道德要好,品德要端正,再一个,敢说话的人,要的就是敢说话的人,不敢说话的人别来考了。司马光说你不就要的这个吗?人家敢说话,这里边我看考生(里)他最敢说的,没有比他更敢说的,我都不敢说,他都说了,该录取。话音刚落,另一位叫范镇,他说这不行,我觉得还是有点差,你说入第三等.我们都知道,宋代制科考试分为五等,第五等是回家,就是一二等是虚设的,就没有录取过人,最高等实际就是第三等,然后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然后第五等,就是回家。在苏轼之前曾经有一个文人叫吴育的,得过第三次等就是最高等,然后就是苏轼,苏轼这回轻松进入第三等,最高等。问题是他弟弟有麻烦,司马光说应该进第三等,范镇说那不行,这第四等。还有一位官员说,说这整个就是说昏话,把咱们皇上比成昏君、乱君了,这根本应该打发回家,怎么还录取呢?不应该录取。这些意见打包,汇总交给仁宗皇帝圣裁,仁宗不愧是仁宗,看了这个以后说,不要闹了,我们还是要和谐,我们要的就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我要的直言极谏,因为直言极谏而把人家打发回家了,别人怎么看我呀?这点政治高度都没有!录取了!又看了苏轼的文章,觉得写得好,回到宫里头给夫人说、(给)皇后说,今天给子孙选了两个宰相之才。当然后来实现这个愿望的只有苏辙,那就说明仁宗皇帝还是很大度的,觉得是个人才,所以反复协商之后定为第四次等,给皇上点面子,骂成这样了,再弄一个第三等有点过了。这不都好了吗?他不是要任官吗?苏轼就给了一个凤翔府签判,相当于办公厅的官员,这挺好,因为凤翔府它这一个州郡的等级比较高,它不是州,它是府,一般来说我们知道,像比较重要的一些城市,开封府、金陵府,它这个是凤翔府,所以他这个官不错。给苏辙的官比较差劲,做商州军事推官,商州就是现在陕西省的商州市,比较偏的一个地方,还是个军事推官,那跟苏轼的那个官比起来它就没那么重要,没那么显赫。就这个也难产,拖了一年的时间。而且最后每个官员任命的时候朝廷也要写一个制词,就是对这个人要任命之前,这个人政治上很强,拥护什么、拥护什么,要写这个东西,写的是谁啊?王安石。王安石不写,王安石说我不写。为什么不写?说这人有问题。说这人有什么问题?说,你看他攻击当今圣上,他其实这是从侧面在包庇这个宰相的无能,他把主要的工夫都花在批评皇上身上了,忽略了宰相是无能的。弄得韩琦哭笑不得,说这都哪跟哪啊?算了算了,你别写了,你不愿意写完事,我们请个人写、换个人写。换个人写,换个人写呢,让他去到商州做军事推官。他不愿意去,他找的理由,他爸爸也能找理由,他也能找理由,那会儿不是正好苏洵留在京城里头修那礼书吗?苏轼要到凤翔去做官,他就说,你看,我爸爸年纪大了,我哥哥要到外地做官,没人陪我爸爸,照顾他,他身体弱,我照顾他。其实是嫌官小,就是嫌给这个官不足以释放自己的才能,哥俩在诗歌往来的时候把这个话其实已经说得比较透了。心里窝着火,陪着他爸爸。就这么着,你看,我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苏辙这个人看似好像很蔫,看似好像很平和,但是在关键的时候,一旦出手那就是雷霆了。当然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也很大,这一下就耽搁了好多事呢,就一下停下来了,跟他哥哥速度上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溜溜儿地在京城里陪了他爸三年。后来给了个官,大名府推官,就是河北大名府,给了个推官,也就是幕僚。大家没必要知道这官什么意思,就是一般的幕僚,但这个幕僚比那个好点,因为大名府的级别高。刚当了一年,他爸爸去世了,回家守孝又是三年,这来回一打折已经三十了,从考中制科考试开始已经过去七年了,只当了一年的官。三年孝守满之后,回来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正好赶上王安石变法,他一到京城立刻给宋神宗就写了一封信,没别的意思,一开口就是批评。我告诉你,你后边得注意,这苏辙只要给朝廷一写信,一定是最具有打击力的。他给宋神宗说,你那政策都是错的,你没弄清楚先后顺序,这个世界上的事,你办事的时候如果顺序没弄清楚,就是个大问题。把正确的放在前头,后边的事都能起来。把错误的事情放在前面,后面的事情都作废了。现在当务之急是干什么?苏辙说,理财呀,赚钱哪,国库空虚呀。大家说,哟,不对吧,康老师,这不是王安石的思想吗?你意思说苏辙现在归王安石那拨了?对呀,王安石也是这么想的。王安石一想,哟,你哥哥不配合,你还挺配合的。王安石从来对苏轼就没抱过什么幻想,知道他说的苏轼一定反对,苏轼对他那一套都不感兴趣,所以苏轼回到朝廷之后,从凤翔府回到朝廷之后,就给他了个闲差,天天没事,在家写诗、写点文章什么的,公务上没什么事。但是发现这苏辙要理财,既然你这么说,他不是成立了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吗?说白了就是改革变法“领导小组”,行,把苏辙就拉了进来,做了这个小组里边的叫“检详文字”,其实就是高级秘书,负责起草文件、出出主意,参谋、高级参谋,这么个概念。去了,结果去了之后没待几天,说青苗法咱实施吧。他说这不成,我觉得这不好。说那咱弄个别的什么法?这不成。总之吧,就是样样都跟王安石谈不拢,那王安石要你在这干吗呢?对不对?好了,最后的大结局是苏辙总的写了一篇文章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全面地否定新法。这很滑稽,“制置三司条例司”里边的高级参谋人员、里边的高级秘书,写了一篇文章反对“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建立,也反对它制定的所有的政策,而且提出您赶紧把我调开吧,我到地方上工作比这顺利多了。王安石都气疯了,这算怎么回事啊?看走眼没有这么走眼的。他就跟宋神宗商量,神宗说,苏辙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他的学问做得怎么样?王安石说我告诉你,跟他哥哥一样,净就是战国纵横家那一套,夸夸其谈。神宗说,不对吧?纵横家的说话的原则是皇上喜欢听什么他就给你说什么,夸夸其谈。这哥俩相反,他知道我要变法,他说的全都不是变法的事,他反对我,怎么能说夸夸其谈呢?算了算了,既然你觉得他们都反对你,大局为重,就把他轰出去了。就这儿,你注意,他上疏反对新法比他哥哥苏轼早四个月,他提出主动要离开京城,不在这干了,比苏轼要早两年,他的激烈的程度绝对不亚于苏轼。只是苏轼喜欢写诗、写词,到哪儿就跟大喇叭似的到处宣传去,他不是这样,他来实际的,拿一小刀,一戳就能扎出血来。那好了,你到地方上做官去吧,哎哟,太痛苦了,先到陈州做了学官,就是教育局长,又到齐州做掌书记,这一下六年就过去了。应该说自从这次离开中央之后,苏辙长期担任这种幕僚工作,他都快烦死了,因为这里边会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为什么呢?他在陈州做学官,在齐州做掌书记,距离他考中进士已经过去二十年了,你说他都干什么了?全都是秘书工作、幕僚的工作,距离他刚开始第一次做大名府的推官也已经有十二年了,一直官做得小,俸禄就少,他孩子多,他有九个小孩,三个儿子、六个女儿,所以俸禄很薄,家里又贫困,政治上又不得志,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心里边是很痛苦的。画外音:由于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态度坚定而激烈的苏辙受到了朝廷的排斥,仕途的失意让苏辙精疲力尽、心灰意冷。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神宗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捕入狱,接受审查,苏辙也因此受到牵连,从中央贬到了地方。那么最终究竟是什么契机让苏辙重返朝廷,他的政治才能又是怎样得以绽放的呢?康震:后来宋神宗突然怜惜起苏轼来,在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黄州待到元丰七年的时候,神宗皇上把他从黄州量移到了汝州,就是河南的汝州,苏辙也从筠州被调到安徽的绩溪做了县令,这是他这一辈子第一个做的行政首长,巴掌大块地方,但总算是独当一面了。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七岁了,才开始做一个独立的县令,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了,副市长;在密州做过知州了;在徐州做过知州了;在湖州已经做过知州了,他哥哥已经在地方上独当一面很久了,而他才开始第一次做县令,所以这时候苏辙所受的憋屈是很大的。他的政治才能,我们很快就知道,一点都不比他哥哥差。机会来了,神宗死了,神宗一死,高太后摄政,哲宗小啊,才七、八岁,然后司马光返回朝廷做了宰相,苏轼兄弟重新被起用,苏辙担任右司谏,这是个谏官的位置。从宋哲宗元佑元年的二月到十一月,他做这个官期间,这九个月期间他上疏七十四篇奏章,同期相比苏轼才写二十篇。不久苏辙就升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中书省草拟的决定,苏轼担任翰林学士负责草拟皇帝发出的诏命。又过了一年,苏辙升任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苏辙是一个真正的干才,真正的干才,为什么呢?财政部那太重要了,不但在宋代重要,在现在也很重要,天下的财富、赋税、税收尽在户部,苏辙一去就做了个决定,说原来工部,就建设部,他们是管建设项目的,但是他们乱花钱,花多少都没谱,户部这又没法管它,他(苏辙)建议,把一些重大的国家项目、立项的事都统到户部里头来,工部只负责工期的快或者慢,由户部来控制它的工程款的使用,朝廷批准了。他在户部待着对钱的花费就有切肤之痛,觉得应该省费,他坚决主张裁撤冗吏,坚决主张要裁撤开支,但是他采取的是一种谨慎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这是非常高明的。苏辙之所以后来官越做越大,绝对不是说阿谀奉承所得,而是他有着非常精明和干练的政治才能。但是哥俩儿在这儿待着,不管怎么说都是反对新法的那一派的最大代表,因为后来司马光就去世了,司马光一去世,苏轼和苏辙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两个人都在朝廷担任重要的官职,那绝对是不行的。后来苏轼招致的攻击太多,他最后就自请外放,到杭州去做知州。苏辙继续待在朝廷,由户部侍郎改任吏部侍郎,国家人事部的副部长,三天之后又改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又过了一年,升任御史中丞,负责纠察百官,实际上御史中丞就是国家监察部的部长,对他非常地重用。又过了一年,这都是每年升的,从户部侍郎到吏部侍郎;从吏部侍郎到翰林学士;从翰林学士到御史中丞;又从御史中丞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尚书右丞。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最高首长之一,实际上已经是副宰相了,名字不叫副宰相。尚书右丞之后在宋哲宗元佑七年升任门下侍郞,真正的副宰相。所以在元佑四年到元佑七年这短短的四年时间,苏辙从原来的一个户部侍郎升任为副宰相,这是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是对他政治才能的一个充分的倚重,那是朝廷认为苏辙的确有宰相之才,有统揽全局之才,是在他经过了户部、吏部,包括在翰林学士任上、包括在御史中丞任上,你没发现吗?这几个岗位是对他的一个很全面的锻炼,既有干部的人事方面的职权、财权、人事权、起草诏书等等,所以他升任到这个副宰相的职位一点都不意外,一点也不奇怪,所以我们说苏辙这个人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副宰相就那么几个位置,宰相就那一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当的。讲这些东西就是让我们看出来,一方面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在青年时代的时候,苏辙在政治上就是很有锐气的,他不但有锐气,而且他有想法,这种想法和锐气结合在一起,它就会变成一种政治智慧,他才能够在政坛上真正地推行自己的主张,所以政治方面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仅有锐气是不够的;仅有主张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很高的智慧和策略,所以,苏辙的这种平和、这种内敛、这种看似沉默寡言的状态,其实恰恰是一种深谋远虑的一种表现。康震:好日子不长,高太后死了,高太后死了,宋哲宗十八岁就亲政,他亲政之后年号改为绍圣,意思要继承他爸爸宋神宗的遗志,继续推行新法。这一下子,高太后死了,旧派人物的主心骨就倒了,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苏辙依然是大厦将倾,独立挺之。因为当时哲宗手底下的大臣,他钦用的那些大臣全面否定新法,否定元佑以来的一些政绩,苏辙就上疏,直接指出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他说就包括神宗的时候到现在的很多举措,都是正确的。爸爸做的事就说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改正,你儿子继承爸爸的这个政策,他有个延续性。而且他还讲得很透彻,他说即便是说神宗时期有些事在现在是可以恢复的,这我也没有意见,因为神宗时期都是新法,即便说元佑时期、哲宗的时期,我们这些旧派的人物所使用的法令有可商量的地方,但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否定,凡事总该“公共商议,见其可而后行,审其失而后罢”苏辙论御试策题札子之二看到它能行的就实行,看到不行的就把它罢免,不要认为是谁做的就必然要罢免。这态度本来是很诚恳,但是哲宗看后大发雷霆,为什么大发雷霆啊?苏辙在这奏折里头用了个典故,就说以前汉武帝的时候穷兵黩武,花了很多钱,把国库搞虚了,后来到了汉昭帝的时候,委任霍光为宰相,这才恢复了国力。他用了这么个例子,哲宗抓住了,说怎么回事?怎么能用汉武帝来比喻宋神宗呢?比喻我爸爸呢?苏辙说不对啊,汉武帝他是一代明主,历史上对他没有什么贬斥的词语。说不对,汉武帝穷兵黩武怎么会是明主呢?你用这汉武帝来比喻我父亲,来比喻前朝,这就是完全错误的。旁边的人跟着再煽风点火,说好话的人少,说坏话的人多,当朝斥责副宰相苏辙,这是很罕见的。苏辙没办法,只好退居下来,表明自己有罪,听候皇帝的发落。就给他贬到哪儿呢?贬到汝州,今天河南的临汝县。贬的时候,开始让一个大臣叫吴安诗给他起草制词,我前面说过这制词,这吴安诗也是一书呆子,还写呢, “文学风节,天下所闻.”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说苏辙文学方面很出名,大家都知道。“原诚终是爱君,薄责尚期改过”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说他的本意是好的,他是为皇上着想的,他是热爱君王的,只是有时候说话不注意。哲宗说你干什么呢?过家家呢、你这是?罢免了你,你知道吗?重新找个人再写!你知道吗?这就全变了,换了人间了,所以从这以后,苏辙的仕途就算是终结了。我们前面讲过,苏辙发光发亮的地方,特别是在政治上发光发亮的地方,在少年时代是有一次的,直接指责了宋仁宗,后来又跟王安石合作,直接指责了王安石跟宋神宗,再到后来就是他做副宰相这段时间里头,办了不少的实事,但是他的政治态度也是非常鲜明的,如果不是这么鲜明的话,不是这么坚持自己的见解的话,他不会有这么惨的结局。他被贬汝州,这是四月份的事,到了六月份被贬袁州,现在的江西宜春,还没到袁州呢,就又被贬到筠州,又是江西高安,这就是很著名的一年之内连贬三地,贬死你为止。到了四年以后,又把他贬到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贬到广东化县,然后让他住在广东的海康县。同一年,苏轼也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说白了就是在儋州住着。现在明白了吧?在绍圣四年这一年里头,哥俩的距离是非常近的,苏轼是被贬到岛上住了,他是被贬到了雷州半岛,就是现在的广东的海康县。但是毕竟苏辙是比较会做官的,为人是比较平和的,招致的恨没有苏轼那么多,过了两年以后,哲宗去世了,他就被量移到了湖南的永州和岳州,最后被命名为“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外州军任便居住”,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给你一份工资,你爱上哪上哪去,朝廷不管你了,当然你饿不死就行。他最后选择在颍昌居住,就是河南的许昌,在那儿他住了十一年,一直到去世,终年七十四岁。苏轼在这之前早就去世了,公元的1101年就去世了,享年是六十六岁,他比他的哥哥活得长一些。所以我们说,通过这段讲述,我们就对于苏辙这个人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也对他为什么能够进入“唐宋八大家”提供了一点心理上的依据。大家说,那你要这么说,那我们更想知道,他跟他哥哥到底谁强谁弱?这不是抬杠吗?都知道苏轼名气比他大,但我告诉你,你还真别这么说,两个人应该说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各有各的可观之处,至于他好在哪、都妙在哪呢?那下回咱们再接着讲。谢谢。下期预告: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究竟谁的成就更高?谁的诗文更胜一筹?后世一直是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苏轼的成就和影响力要大于弟弟苏辙,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那么对于兄弟二人究竟该如何客观评价?敬请关注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二集各有各的好。唐宋八大家之苏辙 二、各有各的好前导言: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究竟谁的成就更高?谁的诗文更胜一筹?后世一直是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苏轼的成就和影响力要大于弟弟苏辙,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那么对于兄弟二人究竟该如何客观评价?尽情关注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二集各有各的好。画外音:有人说,对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的了解,从他们的名字上就能看出端倪。“轼”是指设在车厢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辙”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作为横木的“轼”有些过于张扬显露,而“辙”就不太引人注意,这似乎正好暗合了兄弟二人的性格和命运。苏轼豪放不羁、光照千古,却屡屡招人妒恨,一生坎坷。苏辙的一生则做到了谨言慎行,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尽管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却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那么,苏辙与哥哥苏轼究竟有着怎样同路殊归的人生经历?对于他们的政治和学术成就,我们又该如何来评价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二集各有各的好。康震: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101年的七月,苏轼从海南岛北返中原,病卒于常州,终年六十六岁。苏轼临终之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再见到苏辙一面,他对身边的朋友说:“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何薳春渚纪闻一想到这个心里头死不瞑目,非常地难过。他去世以后,苏辙非常伤心,但是因为当时政治环境所迫,他没有办法亲自到常州去吊唁他的兄长,所以派他的孩子去吊唁。他专门给他的兄长写了一篇墓志铭,非常详尽地介绍了苏轼的一生:成就和贡献。在墓志铭里他这样写道:“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以是终。”苏辙祭亡兄端明文我跟我的兄长始终是同步前进的,我们从小在一块儿读书,在一起起居,在一起上学,一起去考科举,一起做官,我们就没有什么事不在一起的。我们都约好了要同始同终,没想到现在:“嗟兄与我,再起再颠。未尝不同,今乃独先。”苏辙祭亡兄端明文没想到你现在先走了。(苏辙)心里边是非常沉痛的,这种沉痛就好比好像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一半一样。在宋徽宗的崇宁元年元月,苏辙把他的兄长苏轼,以及苏轼的夫人王弗,葬在了河南的郏县小峨嵋山。在苏轼生前的时候、被贬的时候,曾经模仿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写了一篇诗,他想让弟弟苏辙唱和一篇,苏辙当时没空唱和。现在苏轼去世了,在整理自己的书信的时候,他看到了兄长给他的这封信,他流着眼泪唱和此篇:“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苏辙和子瞻归去来辞说:归去来兮,回来吧,回来吧,可是现在谁还能跟我一起一同回家呢?没有了。苏辙一直认为,兄长的文采是要远远在他之上的,所以他说:“少年喜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苏辙题东坡遗墨卷后我就是不如我兄长。但是我们光知道这一条,问题苏辙对自己的文章和诗其实也是颇为自信的,所以到后来兄长去世以后,苏辙说:“敌手一时无复在,赏音他日更谁期。”苏辙读旧诗我没有对手了,我哥哥去世以后,我既没有对手了,也没有知音了。我们前面讲这一小段的意思是什么?苏轼先他而去,对于苏辙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他很悲痛,一方面他很沉痛。这种悲痛和沉痛一方面是失去了亲人的悲痛,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一个他的朋友,他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最知己的朋友。从此,可能他无论在他的精神世界,还是在他的世俗世界里,他都要独自前行。所以苏辙和苏轼这兄弟两个人的情谊,不仅仅是兄弟情谊,还是朋友情谊,还是知己的情谊,也是知音的情谊。画外音: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依赖的朋友就是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共同成长、联袂文坛、相知一生。走上仕途之后,两人聚少离多却相互惦念,用来表达思念的诗文竟达百首之多。宋史苏辙传中对于兄弟二人有这样的评价:“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那么这对进退出处无不相同的兄弟之间,究竟有着哪些相同之处呢?康震:他们两个人有很多的共同的地方,比方说在政治上、在仕途上,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光荣。我们都知道,他们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后来又是同一年考中的制科,这是极大的光荣。后来两个人在朝廷里边做官,苏辙升任中书舍人。什么叫中书舍人呢?就是在中书省里边,负责为宰相们起草文告的这个官员,这叫外制。同一时期苏轼在朝廷里面担任翰林学士。这是什么官呢?这是负责内制,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一个执掌外制,一个执掌内制,就好比说这中央有两个主要起草文件的人,都是他们兄弟俩人干了。这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这为什么很荣耀呢?一方面它涉及机密,说明朝廷委以他们重任。在另外一方面,要做这个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需要有相当好的文采。那就是说,朝廷在选拔这种人的时候就注意到,不但要文辞好,不但要文名盛,而且你还要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很巧的,两个人同时担任,一个内制、一个外制。不但如此,他们两个人还非常巧合地三年期间同朝为官,居然还撞到了转对。什么叫转对,转对什么意思?转对就指的是朝廷官员上朝,轮番向皇上去奏事,比方说,一三五是我,二四六是你,这叫转对。这个转对每次只准两个人去,皇上也有他的业余生活,他不能天天办公,你以为皇上就天天在朝廷上坐着等着转对呢,那不可能。在宋哲宗元佑三年的五月一号这天,苏轼和苏辙同一天转对,就哥俩在这一天里头转到一块儿了,两个人同时向哲宗,向皇帝汇报工作。这事本身倒没什么,但是这种荣耀对于古代的士子来讲,那是不多见的,这事共同的光荣,但是同时又有共同的忧虑,还有共同的遭遇。宋哲宗亲政以后就贬斥旧党的人物,苏轼曾说:“忧患尔来同出处平生共”苏辙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我们俩遭的罪基本上相同的。宋哲宗绍圣四年二月,苏轼被贬儋州,苏辙也被贬雷州,这我们上面讲过了。但是两个人并不知道对方这时候被贬哪儿?苏轼是被贬儋州,等到达广西的梧州的时候,他才知道他的弟弟现在离他只有几百里远,然后两个人在藤州相会了。他们俩在藤州相遇,六月五号到达了雷州,六月八号,苏辙送苏轼渡海,九号到达海滨,六月十一号,两个人在海边告别。当天晚上,苏轼痔疮犯了,躺在床上疼得哼哼,苏辙就给他读陶渊明写的止酒诗,就告诉他,戒酒吧。然后又告诉他说:从今往后,您就跟孔子说的那样,浮游于四海之外了,您别再考虑治国平天下的事了,您也别再向往什么追求了,酒也别喝了。您再喝酒,这痔疮就会越喝越重,所以今后不要再供奉杜康了,您改奉谁呢?长生不老的那个安期生。就告诫他,给他读了一晚上的诗。他们俩都没想到,这次在海边一别,此生再也没有见过面。回到中原之后,俩人再也没见面,很快苏轼就去世了。所以这是他们共同的一个遭遇,在这种共同的遭遇底下,我们以前只知道苏轼是比较善于超脱自己的,其实苏辙也一样。苏辙被贬雷州,后院里头种了一株月季,刮大风下大雨,这月季居然岿然不动,苏辙写了一首诗,诗云:“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苏辙所寓堂后月季再生 与远同赋虽然给吹得七零八落,但它根深,所以没动。他们兄弟两个无论被贬到什么地方,两个人的诗文是经常来往的,他把这诗寄给他哥哥,他哥哥给他回了一首诗,诗云:“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苏轼次韵子由月季再生确实根很深,谁也拔不动。这两个人有个特点:虽然表现的形态不尽相同,但是对待这种困境,这心里头都是非常笃定的,绝不会动摇。苏辙对付这个困境他还有一套办法,他在诗里边说:“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苏辙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什么意思啊?说你不是用穷困来逼迫我吗?我就安于穷困了。我安于穷困了,你再用穷困对付我,那就没用了。所以兄弟两个人在这方面是非常相近的。苏轼在海南岛种椰子,拿那椰子壳做一帽子戴在脑袋上,做了三个,一个是他自己的,还有一他儿子的,又寄一个给苏辙。苏辙拿来一看,说这挺像官帽的,我觉得这帽子还挺不错的。用这种方法,来排解心中的郁闷。但是两个人在超脱之际,也有一点小小的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苏轼渡海去的时候觉得此生茫茫,再无生还之理。可是听到、看到群山之中有雷声隐隐,他就想象着这是人们在召唤他回到中原,想到这儿有非常地乐观。可是苏辙给他写的信告诉他说,说你还是应该好好保养身体,不要胡思乱想,依我的判断,你活着回到中原的可能性很小。一个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一个是一个很审慎的现实主义者,所以两个人在超脱之际,有时候得的结论不太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有时候比较喜欢苏轼,不太喜欢苏辙的原因。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两个人在困境当中态度不同,他们俩在困境面前态度是非常相近的。还有一个,两个人被贬谪的时期,创作上都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是他们俩共同的。这有些数据可以说一下,像苏轼一生写的诗有2800首,平均每年创作70首。苏辙一生写了1700首,每年的平均数是他哥哥的一半。苏轼在去黄州,并且到达黄州,在黄州这几年期间,所写的所有的诗一共171首。苏辙到筠州写的诗总共有270首,你看这数量比他哥哥还多。我们不能拿数量来代替质量,我们都知道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创作,无论是诗、词还是文,都达到他一生创作的巅峰状态。苏辙,我们现在很难说这一时期就是他的巅峰状态,但从数量上来讲,显然是挫折的、贬谪的生活,给予他创造的巨大的活力。苏辙一生并不是以诗词闻名的,他的文写得很好,他一生的文章大概一共各种杂记35篇,写在被贬时期的,在筠州时期的就多达12篇,占了三分之一还强。我说这什么意思呢?你看,我们前面讲到,他们哥俩有着共同的荣耀,有着在仕途上的共同的担忧和忧虑,有着共同的被遭贬谪的经历,有着比较相近的对待贬谪的这种超拔的心态,在创作上也展现出了一个新的境界。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这两个人是有很多共同点的,这种共同点铸就了两个人在政坛上和文坛上的特殊的地位。所以人们把他们苏轼和苏辙两个兄弟并称,放在一起评价是有原因的,这也许从部分可以解释为什么苏辙在当时在宋代的时候所获得的评价并不逊于他的兄长。我们现在来看苏辙的话,因为中间已经隔了九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喜欢苏轼的创作,所以感觉苏轼好像比苏辙要更高明、更聪明、更有才气,艺术成就更大,但是以宋代当时人来看,甚至未必如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哥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这人的一生,你很难跟另外一个人保持一种一致性,但是这哥俩很奇怪,这种命运的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性情和思想的相近的地方。画外音:尽管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就性格而言却截然相反。苏轼的性格豪放不羁,苏辙却谨慎持重,这种性格的差异不仅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文风,也让他们各自的命运和成就有所差异。那么对于这兄弟二人的差异,康震教授又是如何评说的呢?康震:如果只是相近的话就没必要讲两个人了,那就讲一个人就够了,要么单讲苏轼,要么单讲苏辙。两个人不但有相近性,而且在很多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不同。首先,个性不同。我们前面讲过,苏轼和豪爽,苏辙是很含蓄的。苏轼超级喜欢书画,苏辙稍稍喜欢,没那么强烈。苏轼超喜欢山水,到哪都拎起衣襟就去玩,如果有个地方好玩没去成,为之怅然日久,就好多天心里就不开心。苏辙也喜欢去,但没到这程度,所以经常是苏轼一个人翩然独往。苏轼甭管待在哪儿,他安静不下来。他自己说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好的人,我们知道原来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实在闷得不行了,跑出来找着一个种地的,跟他说,聊聊呗。人家说聊什么啊?你讲个故事呗。说不会讲。你讲个鬼的故事也行。鬼的故事也不会讲。那我给你讲一个。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边特别写到,他一天不见朋友,他就憋得慌。所以苏轼不论是被贬到黄州,还是被贬到惠州,还是被贬到儋州,他身边总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有的人是有学问的,有的人是酿酒的,有的人是卖药的,有的人是制墨的,还有些道士,还有些和尚,还有些农夫。反正是既有白丁又有鸿儒,既有道士又有和尚,有时候还有些歌女,身边永远是热闹的。所以他麻烦就多,他认识这些人之后,他就拼命地写诗,诗一出去之后,又惹了新的麻烦。苏辙不是,苏辙在闲居的时候,闭门绝户,不见人。他诗里写得好:“宇宙非不宽,闭门自为阻。心知尘外恶,且忍闲居苦。”苏辙见儿侄唱酬次韵天地不可谓不大,我还是把门关起来,外边的世道太险恶了,虽然闲居的滋味让我难受我还是难受比较好,这总比惹他们要强:“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苏辙杜门一年一年又一年,我这连半个客人也没有,所以我既不穿衣服也不戴帽子,在家里头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这苏轼根本受不了,苏轼过一会儿把门开开,人还没来?再过一会,我肉都熬好了,怎么还没人来?两个人在个性上有很大的不同,苏轼是外向型的,对于外界的刺激,他特别反应强烈。而苏辙相对来讲比较含蓄,没那么强烈。这样的个性严重地影响了两个人的道路。说句实话,其实苏辙在政治上比苏轼要尖锐得多,也激烈得多。但是很奇怪,他在政治上遭到的迫害比起他哥哥差得很远,不可同日而语。你比方说吧,为什么呢,这王安石都不喜欢他哥俩,但是对于苏辙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之心。为什么呢?他知道苏辙这个人寡言而少欲,不爱说话,欲望也很少,所以对这个人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之心。遭受贬谪的时候,苏轼一竿子就给贬到海南岛,彻底贬到海岸对面去了,苏辙只是贬到雷州。宋徽宗继位以后,凡是旧党的人物,通通贬得老远,只有苏辙一个人稳稳当当地待在颍昌。你要知道颍昌那离开封很近,苏轼都不敢跑到颍昌去住,就住在常州,住得越远越好,巴不得皇上把我忘了算了。苏辙为什么能住在颍昌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据说蔡京,当时的宰相认为:“以子由长厚,故恤典读厚。”朱弁曲洧旧闻说:子由这个人,苏辙这个人是一个忠厚长者,与人为善,所以特别给予他特别的待遇,而且苏辙去世以后还破天荒地,朝廷赠给他大忠大夫,那就是他死了以后按道理他和苏轼去世的时候,都是属于已经被朝廷遗弃的人,但是还赠给他一个官职,而且特别给他三个儿子以特别的恩泽、赏赐,这都是很有别于苏轼的。所以个性的不同、为人处事的不同,导致两个人在倒霉的时候,倒霉的程度也不一样。两个人的经历也不完全相同,在开始的时候,苏辙的起点比他哥哥要低。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这个问题了,他开始考科举,考制科的时候,他就第四次等,他哥哥是第三等。他后来做了一个商州军事推官,他也没去,苏轼人家一开始就是凤翔府的签判。一直到后来,他长期地做一些什么推官,做一些什么学官,做一些掌书记,这类的幕僚的工作。而苏轼一开始除了在杭州做过一段时间通判之外,很快在密州、在湖州、在徐州,就做的是知州,第一把手。苏辙的起点比他哥哥要低,耽误了很长时间。但是到了元佑时期,到了宋哲宗的时代,一下子苏辙就翻过来了,从一个县令急速地升到了副宰相的位置。而同一时期,苏轼虽然做的官职也不小,但一直在中央和朝廷来回奔波。这不是他要奔的,是他在中央刚刚没做几天官就又给弄出去了,坐不稳了,又回来,又跑出去了。而就在元佑时期,苏辙成为了元佑时期的一个顶梁柱的大臣,做了很多事情。所以兄弟两个,一个是在前期的时候比较发达,一个是在后期的时候比较发达。也因此,苏轼的主要政绩,主要集中在地方上,苏轼一生在八个州郡做过首长,而苏辙的主要的政绩体现在中央。这是哥俩的一个不同,正好互补了。一个主要在地方做,一个主要在中央做。因为苏辙在地方上几乎没做过官,就做过一任县令,做过很少的一段时间的知州,其它的时间都没在地方上做过第一任首长。所以说苏辙的政治才能是到了他的后期的时候,在做副宰相的时候,在做尚书右丞的时候,在做翰林学士的时候,在做户部侍郎的时候才显示出来。你看,经历不完全相同,政绩也不完全相同,而且学术的成就也不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苏轼死得早,他六十六岁就去世了,苏辙人家活了七十多岁,他晚年的时候专心著述,所以他的学术著作比苏轼要多。苏轼易撰9卷,书撰13卷,论语书5卷,一共才27卷。苏辙有诗集传20卷,春秋集解12卷,老子解2卷,古史60卷,一共94卷。所以应该说,古人说苏辙什么比他哥哥强?第一,活得长。第二,官做得大。第三,学术成就高。指的是学术成就高。两个人在这些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再一个,晚年的境遇不同。苏轼有什么晚年的境遇?如果就从被贬海南岛算起,被贬海南岛期间,他们家就住在惠州,他跟他的小儿子在海南岛度过了三年,然后等回到中原之后,举家要迁往常州,还没立足,他就去世了。这一去世,没来得及安排后事,没来得及安排子女,甚至都没有能够安排好居住地方,因为他在常州去世的时候,住的是租的房子。后来等到苏轼去世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带着他所有的家眷,就都跑到颍昌,跟他们的叔叔苏辙住在一起,更谈不上整理他自己的诗集、文集这些东西了。所以苏轼的晚年是很漂泊的,什么都没来得及料理,自己就撒手而去了,相比而言,苏辙在颍昌居住这十一年,一方面安心著述,一方面教育子女,还盖了好多间的大瓦房。因为当时他们家的人口多,你想他自己就九个子女,而且他还有几个闺女后来丈夫去世之后又回到娘家来,跟他住在一块儿。家里有百口之家,盖了好大的房子,好大的庭院,老两口住在北院里头,非常地舒适,干什么呢?刚才说了,一方面潜心整理自己的旧作,一方面进行学术的著述,一方面教育自己的儿子、孙子、子侄辈,过得是其乐融融。所以晚年的境遇不相同,苏辙的晚年相对而言,如果不说政治上的事的话,他还是比较祥和、比较安静,像是一个静享天伦之乐的这么一个环境,这比苏轼来讲要幸福得多了。那大家说到底谁强谁弱?这就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是风格不一样,古人说得好:苏洵的文是豪健;苏轼的文章是奇纵;苏辙的文是深沉。这就说明哥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风,不同的诗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的境界。苏轼纵逸天才,而苏辙深沉内涵,你要是一个比较深沉而沉默的人,你肯定喜欢苏辙,你要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你可能喜欢苏轼。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苏轼和苏辙在文学创作上很难分伯仲之间。我们今天讲到这,起码有一点大家是明确了,首先,苏辙不是一蔫人,他在政治上不但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为什么说他是卓越的政治家?他都做到宰相这位置了,的确是政治家。而且在政治才干方面,尤其是统御大局方面,显然胜过他的兄长。苏辙为人虽然沉默含蓄,但在政治态度、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上,与他的兄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加优秀、更加鲜明、更加坚定、更加尖锐。两个人在人生态度、个性、操守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这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大体相同,大体上的政治态度和人生原则比较相同。但是,也有很多重大的不同,这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既构筑了两个人同等量级的政治、文学、思想的水准,同时也铸就了两个人和而不同的独特的个性。苏辙并不是因为苏轼的光辉才名列“唐宋八大家”,或者是跟他的哥哥齐名。恰恰相反,是因为他自己有着独特的、独立的政治的业绩、文学的业绩和思想,才卓立于中国古代的文坛之上。所以了解这一点对我们整个了解“唐宋八大家”的整体的面貌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像曾巩、苏辙、苏洵这样以前我们认为在“唐宋八大家”里头形象比较黯弱的人,好像是有点(牵强)把他放进去的人的认识,是有很大好处的。否则的话,“唐宋八大家”里边,那就会分出强和弱、优和劣,这是完全不对的。“唐宋八大家”是一个整体,古人选择他们的时候,就是基于一种相对共同的水平而进行的选择。“文似看山不喜平”,庐山有庐山的美,华山有华山的美,黄山有黄山的美,泰山有泰山的美,你能说哪个山比哪个山就厉害吗?不是这么回事,主要是我们认识的态度。所以我们说,无论是苏洵,还是苏轼,还是苏辙,这就像三座不同的山峰一样,焕发出了不同的气派,有着不同的雄伟,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高度。我们必须以平等之心、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这样才是对”三苏“最大的尊重,也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谢谢大家。下期预告: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尽情关注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