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灾难事件、亲人丧生及死亡防御对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7224282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历灾难事件、亲人丧生及死亡防御对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亲历灾难事件、亲人丧生及死亡防御对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亲历灾难事件、亲人丧生及死亡防御对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言消费欲望是指消费者希望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等的愿望与心理状态,是伴随个体消费行为产生的古老的人类心理现象。个体的消费欲望影响个体消费行为,进而影响地区的经济及产业发展,这使得消费欲望的研究成为必要。然而个体消费欲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进步,经济能力的改变,生活中的重大事情,都会影响个体的消费欲望。所以对于我国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也不能够一蹴而就,还需要不断地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讨论。近几年地震、海啸等灾难事件频发,在灾难事件的冲击下,个体消费价值观被迫重建,使得个体消费欲望产生变化。要重振灾区经济,离不开对灾后消费欲望的探讨。具体来说,灾后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可以为灾区商品的设计与修改提供方案,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灾区的市场需求;其次,灾后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可以有效为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灾区市场策略制定的依据,提高企业营销活动效果;再次,灾后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可以有助于灾区消费者更好地提高自己,发展个体科学消费观念,为科学地指导消费提供依据;最后,灾后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制定更好地指导灾后重建的相关政策,进行科学地保护灾区消费者的权益及合理地进行宏观调控。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天灾人祸,在该次灾难事件中,绵阳市受灾最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3000 亿元(曾国良,2008)。关于消费欲望的调查中,新浪汽车网的 1083 位网友表示自己大量个人消费的计划准备延期。同时,国家统计局也表示,汶川地震后,中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比同年的上季度下降 0.7%,比 2007 年同季度的信心指数下降 2.7%,居民的消费欲望明显下降(翁志刚,2011)。同时,房屋的倒塌、亲人的丧失,对于灾区个体而言,是一次悲痛而沉重的打击。然而灾难事件发生后,个体的经历有所不同。在本研究中把灾难事件发生后的个体分为四部分:亲历灾难且亲人丧生组、无灾难有亲人丧生组、亲历灾难无亲人丧生组及控制组。其中亲历灾难且亲人丧生组是指亲历过灾难事件且有亲人丧生的个体,亲历灾难无亲人丧生组是指亲历过灾难事件且无亲人丧生的个体,无灾难有亲人丧生组是指未经历灾难事件且有亲人在灾难事件中丧生的个体,控制组是指未经历灾难且无亲人丧生的个体。国家统计局关于灾后居民消费欲望下降的调查结果与西方研究结果不一致,西方大部分研究显示,消费者在灾难事件发生后,消费欲望会出现迅速上涨的现象,且更倾向于夸大物质的作用(Kasser,2000),同时提出远端死亡防御是个体消费欲望上升的内在机制。国家统计局关于居民消费欲望下降的调查结果与我国研究结论一致,且存在有争议的地方。我国研究现状及结论如下:(1)翁志刚等人(2011)认为亲历灾难事件会使我国个体消费欲望短期(文中用物质拥有观代表消费欲望)下降长期消费欲望上升,并用实验证明了前者,提出近端防御使个体消费欲望短期内下降的内部机制。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长期消费欲望上升的结论未得到有效的证明,且近端防御内部机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2)翁志刚等人(2010)用实验证明亲人丧生会使个体的短期消费欲望下降,长期消费欲望仍然受到抑制。该研究对无灾难有亲人丧生组的死亡提醒方式采用的是让给被试想象亲人死亡的方法来唤醒死亡的想法且将“三天”作为了“长期”消费欲望反弹的时间,其有效性有待考证。(3)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一致认同死亡防御是个体消费欲望变化的内在机制,死亡防御是指个体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或与自身关系时抵御死亡焦虑的方式,主要包括近端防御及远端防御。首先,西方有大量实证研究证明远端防御与消费欲望的关系,但近端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影响研究较少。西方研究认为,远端防御灾难事件后个体消费欲望会出现上升趋势,其原因是远端防御中的文化世界观防御使西方个体更加认同本国所推崇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而我国灾后消费欲望研究需要结合我国消费文化,在现有研究中,不同死亡防御状态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少有实证研究探讨死亡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如今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亲历灾难事件、亲人丧生对我国个体的长期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也成为了可能。为了探讨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亲历灾难事件、亲人丧生对个体长期消费欲望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死亡防御对消费欲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 2008 年“汶川大地震”作为灾难事件的样本进行研究,选取受灾最严重的的绵阳市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研究一及研究二。中学生是“汶川大地震”中的特殊群体:一方面,是因为“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当年经历过地震的高校学生或成人可能由于学业及工作需要离开灾区,相比而言,中学生群体更多是由当地小学生升学来,受灾个体更加集中,使消费欲望的调查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个人收入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显著,而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个人无个人收入,只有父母提供的生活费,排除个人收入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也可以排除职业对消费欲望的干扰。1 研究综述1.1 消费欲望1.1.1概念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及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工具、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消费。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耗。消费的定义分为广义的消费及狭义的消费,广义的消费包括了个人消费 及生产消费,狭义的消费指个人消费(江林,2002)。而欲望是指想要得到或达成某种目的的心理状态。本研究认为,消费欲望指消费者希望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等的愿望与心理状态。由于本研究需要,将消费欲望分为灾后短期消费欲望及灾后长期消费欲望,并将由于灾难事件造成个体的近端死亡防御与远端死亡防御之间的分界点定义为灾后短期及长期消费欲望的分界点。在灾后重建完成以前,受灾个体由于政府文件工作、媒体报道、住址迁移等,使已经转移到潜意识的远端防御不断地转向意识层面的近端防御,以至于翁志刚等人(2011)用实验证明灾后个体消费欲望依然处于下降状态。从而本研究规定,灾后重建完成后一年为近端远端防御的分界点,居民全部迁入县城并稳定生活后,即 2012 年。1.1.2 消费欲望与消费价值观、消费行为的关系一般我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观念的意义等同,并且在学术界,对消费观念及消费价值观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消费观念从属于价值体系,它是消费群体对消费对象整体化的价值取向或评价(卢明名,2015)。而个人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购买、使用、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行为。个体消费行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消费动机起着主导的作用,而消费欲望是消费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消费价值观决定个体的消费动机(李怡,2006)。所以本研究认为,消费价值观决定消费欲望,消费欲望影响消费行为。消费价值观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主要在于影响消费欲望的强弱及方向如:节俭主义的消费价值观会使得个体降低消费欲望,或者压抑自己的消费欲望,比如我国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就是鼓励节俭。消费主义及物质主义的消费价值观会使个体消费欲望增大,消费欲望膨胀,如西方国家的消费价值观中的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我们可以看到,消费价值观决定消费欲望的变化方向。消费欲望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消费行为是消费欲望的反映。当个体有消费欲望时,不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然而有消费行为必然有相应的消费欲望。所以,本研究认为我们也可以把消费行为看成是消费欲望的一个反映。当个体消费行为上升时,说明其消费欲望上升。当个体消费行为下降时,说明其消费欲望下降。1.1.3 消费欲望特征1.1.3.1中国传统消费欲望特征-改革开放前1978 年以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欲望低迷,居民自身会有强烈抑制个人消费欲望的意识,我们把这种自己对个人消费欲望的抑制,叫做节俭主义。这种节俭主义,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开放前物质比较匮乏,还有我国传统鼓励节俭的消费文化有关。影响中国传统消费欲望的主要原因分为两方面:从经济因素来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长期物质都比较匮乏,人口主体以农民为主,形成了在几千年来推崇的节俭主义及节俭文化。所以,消费欲望一直是被抨击的对象,当个体提出自己有过高的消费欲望时,会被认为这种消费欲望是不合理的。再有,建国以后,由于长期的战争,我国在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确立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大政策下形成了国民抑制消费的文化,并且对消费欲望进行了抨击,消费欲望直接和“资产阶级”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消费欲望被污名化。相反,勤俭节约一致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不仅在民间的生活文化里还是国家的意识形态,适度消费、节约质朴都是被鼓励及被推崇的美德。从传统消费观念因素来说,中国人由古至今都有节俭的文化,节约一直是被歌颂的美德,压抑消费欲望一直是被推崇的行为。儒家和道家两大门派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两个门派所推崇的观念从古至今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消费欲望。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个体的消费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儒家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 “奢则不孙,勤则古。 与其不孙也,宁固。”意思是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可以看出几千年来,中国人都赞扬勤俭,认为勤俭节约可以培养出好的人格品质,而奢侈消费则带容易培养个体不好的人格品质。因此,我国个体在改革开放前消费欲望比较保守,喜欢量入为出,强调适度消费,对西方人的提前消费、贷款消费等持有相对消极的态度(李厚梅,2015)。这是与西方国家的居民消费方式差别极大的。而纵观今天的中国,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个体已经接受西方的提前消费、贷款消费的观念,可见,我国居民消费价值观及其影响的消费欲望都有了一定的改变(李厚梅,2015)。由此可以推测,我国传统的消费价值观主要是以节俭主义为主,强调适度及求实消费。这导致了我国个体在改革开放前压抑自己的消费欲望,我国个体普遍消费欲望较低。1.1.3.2 中国现代消费欲望特征-改革开放后1978 年以后,中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不断地走向国际舞台,在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对我国居民消费欲望的影响加剧。消费主义,即节俭主义的对立面,它主要表现为个体不再去抑制自己想要消费的欲望,并且表现为欲望的不断增长。人们不再保守消费,量入为出,反而是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消费欲望,并不断寻找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欲(卢明名,2015)。可以说,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消费欲望以一个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中国人的心中,消费欲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金融风暴后,我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不再将消费欲望看成是不道德的。国家先后提出了“生活水平话语”和“扩大消费话语”(卢明名,2015)。这看似在今天平常的话,却对于中国人的消费欲望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使得消费欲望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同时,消费主义开始在中国慢慢地盛行起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国际地位地扩大,我国消费欲望不断地受到西方物质主义的冲击。物质主义是消费者对获取和拥有物质财富所持有的一种价值观( Burroughs and Rindfleisch, 2002),对物质主义者而言,相比于其他事物,获得财富或者相应的地位就是他们的最重要的目标,财富及其地位的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一切。总结前人的结论,我们把物质主义定义为以拥有物质作为人生的重心,并且以占有财富作为最大的人生目标与快乐,并以财富多少评判人生价值的一种价值观念。自 1978 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开始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对外进行贸易,与他国的交流开始变得必要且密切。这就增强了我国的消费观念与西方的消费观念碰撞的机会,使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也逐渐地流入了我国。所以,在 1992 年后,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及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不断地冲击着我国居民消费价值观,其影响深远、范围扩大,中国人现代的消费欲望也受着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的冲击,欲望膨胀,大部分中国人开始追求消费,我国成为全球购买奢侈品最多的国家之一(戚海峰,2008)。大部分研究认为,我国个体的消费欲望已逐渐由压抑自己的消费欲望向探索自己的消费欲望转变,但老年个体任然推崇节俭主义。但由于传统消费欲望的影响源远流长,我们不能排除,传统的节俭主义依然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欲望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2 亲历灾难事件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1.2.1 西方关于亲历灾难事件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与事故的定义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灾难性事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的发生也属于灾难性事件。除自然灾害之外,在一般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坍塌、冒顶片帮、瓦斯和煤尘爆炸、涌水事故,河海运输过程中的沉船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飞机失事,通常都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均属于灾难性事件。西方针对亲历灾难事件对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主要是针对“9.11”事件。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后的短期,有大量学者预期美国会出现消费行为减少的趋势,然后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在恐怖袭击的2个月以后,美国个体的消费行为出现了急剧地增长。根据消费行为是消费欲望的反映,我们可以推断,亲历灾难事件后,西方个体消费欲望也出现了急剧地上涨。也就是说,亲历灾难事件会增强西方个体的消费欲望。尽管9.11事件影响西方个体消费欲望的因素众多,但是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和接触死亡有关。有研究证明,西方消费者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更倾向于夸大金钱的作用,购买更多的产品及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Solomon和Arndt(1993)把消费者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被试进行死亡提醒,即让他们想到自己可能死亡的可能性,而控制组的被试无死亡提醒。让两组同时评价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吸引力,其中一个假设事件是外出散步时意外拾得了20元美金。结果显示,拾得金钱使实验组的被试更加的兴奋,从而说明西方个体在面临死亡提醒时,更倾向于夸大金钱的重要性,金钱的吸引力会大大的增加。Kassr和sheldon(2000)也经在实验中发现,当实验组被试给与死亡提醒,控制组被试给与非死亡提醒的材料时,实验组会更加地希望在未来15年内获得更多的经济鼓励,如:工作报酬等。同时,更愿意在衣着消费、娱乐消费上花钱。可见,当西方个体意识到自己会死亡的时候,他们往往倾向于更高的消费欲望(Cozzolino等,2004)。1.2.2 国内关于亲历灾难事件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而国内关于亲历灾难事件对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主要是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的。5.12地震波及较广,绵阳市也成为受灾最严重的的一个市,汶川大地震造成了绵阳市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市损失高达3000亿人民币。除了经济上的损失外,绵阳市的居民收到了地震这件事情的精神打击,其消费价值观被迫重组,从而导致个体的消费欲望改变。灾后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欲望、消费行为到底有什么变化,和西方个体的变化是否有区别,政府应如何指导区民消费,似乎都成了一些焦点问题。研究调查显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虽然人们在文化产业和保险产业上的消费增高,但是购房消费明显降低(曾国良等,2008)。国内对于亲历灾难事件后个体的消费欲望研究较少,主要代表研究为翁智刚等人在 2011 年对于消费欲望的研究。翁智刚等人(2011)用物质拥有观代表消费欲望,并且认为,我国消费个体在亲历灾难事件后的消费欲望是一个先下降后上涨的趋势。翁智刚等人选用153 位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在校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把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观看灾难事件相关影片进行死亡凸显,控制组观看音乐 MTV,得到我国个体亲历灾难事件后短期消费欲望是一个下降的趋势的结论,并且提出假设:在亲历灾难事件后的较长时间,个体的消费欲望会上升。由于实验发生在 2011 年,距离“汶川大地震”只有短短三年,无法证明个体亲历灾难事件后长期消费欲望的变化,于是采用“喜庆事件”替代时间这一变量,从而间接证明了亲历灾难事件后长期消费欲望出现上涨趋势。而翁智刚等人在报告中也指出,用“喜庆事件”替代“长期”这一变量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1.3亲人丧生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现状亲人的一般定义为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灾难事件后,大量个体面临着亲人丧生的巨大痛苦,本研究中的亲人丧生特指在灾难事件中失去因为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亲人丧生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较少,其主要的争议在于,亲人丧生是否可以引发个体的死亡焦虑。一般而言,死亡提醒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让被试联想自己的死亡,如让被试填写死亡提醒有关的问卷及问被试两个有关自己死亡的问题。而亲人丧生是否可以引发被试的死亡焦虑,主要争论点在于亲人丧生是否可以让被试联想到自己的死亡,这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受中国传统文化及集体主义的影响,亲人及家族的观念相对于西方国家更加浓厚,更加强调社会支持的作用。相比于西方个人主义国家,个人更加依靠自己所在的群体、家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使得亲人的概念更容易进入亲密关系的范畴,从而成为影响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Triandis,1988)。在以往的亲密关系与死亡提醒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亲密关系对于死亡焦虑有缓解作用,少有研究提到亲密关系的丧失或亲人丧生是否会对个体造成死亡提醒。如:在TMT提出的亲密关系防御中提到当个体面临死亡焦虑时,会更加倾向于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及本国的品牌等(田间,2011)。而大量关于亲密关系与死亡提醒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亲密关系可以降低个体的死亡焦虑,当个体面临死亡时,个体的亲密关系需求会大大的增加(童菊清. 2012)。而在灾难事件发生后,确实有大量个体虽自己未亲历灾难事件,但却有亲人在灾难事件中丧生。对于中国个体来说,亲人可以算是亲密关系的一种,容易纳入“自我概念”的范畴,所以当个体面临亲人丧生时,可能会造成联想到自己死亡,从而引发死亡焦虑。翁志刚等人(2000)也提出过相同的观点,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亲人丧生后个体短期及长期消费欲望下降。但翁志刚等人(2010)提出的亲人丧生对个体长期消费欲望有抑制作用显著的结论仍有争议。由于该研究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让被试观看亲人死亡相关影片并写下亲人死亡的感受,该实验方法是否能够与真实的亲人丧生导致的的消费欲望变化结果相同还有待考证。其次,该研究长期的设定为实验操作的三天后,亲人丧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三天的时间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长期标准还有待考察。1.4 死亡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1.4.1 相关概念死亡防御源自于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以下简称TMT)中,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存在主义的理论中的。文化人类学家Ernest Becker提出了TMT的核心思想,他认为:所有人类行为,人类最根本的矛盾,是对生的欲望和死的必然这一对矛盾的反应。Becker认为,人类和动物不一样的是,人类能够认识到死亡这件事情的存在及其意义。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会去想到死亡,然而当人们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就会给个体带来存在焦虑与恐惧,这是最根本的焦虑及恐惧。因为死亡的必然性和不确定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的恐惧,所以人类必须想办法去对抗或者应对死亡带来的恐惧与焦虑找方式来说服自己的生命在躯体死亡以后还有价值的延续,比如一些自己的价值观、创作的艺术产物等还会证明我们的存在。1986 年,社会心理学家 Jeff Greenberg, Tom Pyszczynski,和 Sheldon Solmon 建立了恐惧管理理论(TMT)。TMT 指出:与死亡相关的焦虑是个体焦虑的最根本的来源。死亡防御理论是TMT的一个分支。在介绍死亡防御理论前,需要介绍TMT中几个重要的概念。1.4.1.1 死亡焦虑死亡具有不确定性和必然性。死亡的不确定性,既不知死亡到底何时会来,死亡必然性,即死亡必然会来。这两个特性是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的根本原因。我们把个体预期到自己死亡时产生的紧张、惧怕、有了等情绪叫做死亡恐惧,或死亡焦虑(田间,2011)。本研究认为:当个体的意识到死亡的意义及死亡是不可避免时,或联想到死亡与自身的关系时,就会引发个体的心理焦虑,这种焦虑称为死亡焦虑。1.4.1.2 死亡提醒死亡提醒,也称为死亡凸显。是指让个体联想到死亡,并且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的过程,是实证研究中唤起死亡焦虑的实验启动操作。死亡提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看与死亡相关的影片、接近与死亡有关的地点,提两个关于死亡的问题及相关的死亡提醒量表等(田间,2011)。一般来说,当进行死亡提醒后,会让被试表达自己是否想到了死亡,或者表达自己关于想到死亡时的感受和心情等手段来确保被试联想到死亡与自身的关系,从而确保被试死亡凸显成功。个体死亡提醒后一段时间,会出现死亡提醒效应。死亡提醒效应是指在死亡凸显后,个体会更加倾向于认同自己认同的文化世界观或者寻找某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自尊感,即后面提到的远端死亡防御。西方关于死亡提醒的操作研究成熟,其中死亡态度调查问卷是西方常用的死亡凸显的方式。然后,我国学者郭娟发现,该方式并不能够保证启动中国个体的死亡凸显,并且自编了适合中国人的死亡凸显的量表。而本研究采用视频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死亡凸显,是因为考虑到中学生更容易对有视觉冲击力的视频材料保持注意,并且在材料评定中也验证了本研究采用的视频材料的有效性。1.4.1.3 死亡防御死亡防御是指个体在死亡凸显的状态下所产生的应对死亡焦虑或死亡恐惧的方式。死亡防御理论归属于TMT理论,防御机制分为近端防御、远端防御及亲密关系防御机制。本研究只讨论与本文有关的近端防御及远端防御。1.4.1.3.1 近端防御机制及其实验操作当个体认为死亡这件事与自己有关时,会尽量去避免、压抑思考死亡这件事,并且刻意地逃离与死亡有关的事物。可是在死亡提醒操作下,个体无法认为死亡与自己无关时,会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惧。此时个体对于死亡的应对,是集中精力用意识去应对。当死亡处于意识中央,个体集中精力应对死亡并刻意压抑与死亡有关想法的防御机制便是近端防御机制,也称意识防御。近端防御一般发生在死亡凸显后并没有分心任务的即时或短时间内,因此,近端防御又称之为近距离防御。在本实验中,由于灾后重建完成前不断有媒体报道,灾民迁徙等死亡提醒的存在,本研究界定灾后重建完成后一年为近端远端的分界点,即2012年。当个体采用近端防御应对死亡时,个体的主要表现为:采取刻意不把死亡放在注意中央或者否认自身面临死亡时的脆弱性来应对死亡焦虑。比如,人们或者会刻意认为自己非常健康,拒绝与自己健康状态不良的相关信息,或者不承认自身的缺陷,从而证明死亡离自己非常地遥远;或者会决心要戒烟、节食或其他强身健体的方式来证明死亡离自己非常地遥远。如:“防御性暴食”(Hirschberger等,2005))。防御性暴食是指启动死亡凸显的被试,会更喜欢吃大量的有甜味的事物,从而使自己有足够多的愉悦感从而避免对死亡的思考。1.4.1.3.2 远端防御机制及其实验操作远端防御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是通过对自尊和文化世界观的维持与保护实现的(Pyszczynski,2000)。远端防御一般发生在死亡凸显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或者死亡凸显后有分心任务,所以远端防御也称远距离防御。远端防御主要包括了文化世界观防御及自尊防御,其表现形式为:(1)增强对本国文化或者本国现有观念、文化的信仰,对威胁到他们价值观的会产生消极的反映。(2)提高自尊。远端防御的实验操作方式,主要是在死亡提醒后对被试进行延时分心任务。Wegner(1994)研究显示,死亡提醒操作后,进行一种高认知负荷的任务会使得被试对处于意识中的死亡思考转入潜意识思考,死亡提醒后的延时分心任务就是这个功能,使近端防御失效,从而使近端死亡防御转入远端死亡防御状态。而现实生活中,当个体经历死亡提醒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修复,个体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也会由近端防御转为远端防御。在本研究中,亲历灾难事件使个体完全暴露在了死亡面前,使个体死亡凸显,被试经过长时间后,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也会由近端防御转为远端防御。远端防御有一个特性,即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被再次抓回近端防御中去,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灾后重建完成后一年(2012年)个体死亡防御状态才由近端防御状态转为远端防御状态,在灾后重建完成之前,媒体报道、政府工作及灾民地不断迁徙,都会容易让灾民的死亡防御由远端防御状态转为近端防御状态。1.4.2 死亡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现状1.4.2.1 近端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现状纵观历史,在西方,对于消费欲望与近端防御的研究寥寥无几,西方研究对于消费欲望的变化都是基于远端防御的,尤其是文化世界观基础上进行探析。在国内,针对近端防御与个体消费欲望的研究也十分稀少,依然是以翁智刚等人(2011)的研究中为主,也为近端防御对消费欲望的研究开创了先例,提供了实验范式。翁志刚用实验证明了灾后短期消费欲望呈现下降趋势,并且用近端防御解释该现象。在该研究中提到由于亲历灾难事件后,个体还会面临大量的死亡刺激,比如媒体对灾情、灾后重建情况的报道、对失散亲人的寻找等,使死亡这件事情一直处于受灾个体的意识中央,个体刻意压抑与死亡有关的想法,导致个体在亲历灾难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反复处于近端防御状态。大灾难及其产生的相关信息完全平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后,个体的死亡防御才从意识状态变为潜意识状态。因此,在大灾难后的短期,人们大多数会采取近端防御,消费欲望下降(翁智刚等,2011),并提出假设,亲历灾难事件发生的长时间后,受灾个体的消费欲望会出现上涨的趋势。1.4.2.2 远端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影响研究现状根据死亡恐惧理论,个体在面临死亡焦虑时,若采用文化世界观防御,更倾向于认同自己所提倡的文化世界观,并且努力地使自己的文化世界观与本国文化世界观相符,并且做出很多行为使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能够超越死亡,在死后留下更多生存的证据,比如为下一代付出等。 在西方研究中,个体面临远端防御,表现为更加认同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因为远端防御使个体更加认同自己国家的消费价值观,这决定了他们消费欲望会快速膨胀,解释了“9.11”事件后美国个体的消费欲望会出现上涨的趋势。如Mandel和 Smeesters(2008)提出,当个体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即死亡一定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他们愿意购买更多的食物。根据死亡恐惧理论,个体在面临死亡焦虑时,若采用自尊防御,更倾向于证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周围人的肯定,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为增强个人外表吸引力。 在西方社会,身材苗条成为了个体吸引力的一个普遍是社会标准,所以当个体面临死亡焦虑时,为了提高自尊,女性倾向于避免食用容易使自己长胖的食物。戈登伯格,阿尔恩特和布朗(2004)对女性进行死亡提醒操纵,让女性选择吃“营养的,对身体好的,但是可能长胖的食物”,结果发现,个体在死亡凸显时,会减少对该食物购买的欲望。同时,当个体面临死亡焦虑时,若采用自尊防御时个体倾向于购买使自己外表吸引力增强的产品上,如对皮肤护理产品、健身产品的购买。在面临灾难事件时,采用自尊防御的个体会更倾向于希望购买奢侈品或其他可以炫耀自己的商品。可以看到,远端防御使得个体更加倾向于赞同自己国家的消费价值观,消费欲望与本国消费价值观更加一致,或更加愿意购买可以增强个人外表吸引力的产品。2.5 研究意义2.5.1 理论意义其次,丰富了关于近端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研究,大部分都用文化世界观防御来解释灾后消费欲望的变化,对近端防御探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近端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再次,丰富了亲人丧生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的被试经历对于个体灾后消费欲望的影响,弥补了对亲人丧生对个体消费欲望影响研究较少的不足。再次,丰富了我国死亡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影响的实证研究。已有学者通过恐惧管理理论中的死亡防御来对消费欲望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西方通过实验证明了“死亡恐惧”“死亡防御”与消费欲望的关系(段明明,2014),但是我国大部分相关研究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或者是借鉴国外文献,缺乏实证。本文通过研究,参考恐惧管理理论,提出死亡防御会影响个体灾后消费欲望变化,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死亡防御方式对个体消费欲望的影响,同时,通过远端防御导致个体消费欲望变化的结果,探讨我国现代消费欲望特征。2.5.2 实践意义其次,对消费欲望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分析在灾难事件发生后,我国灾区的消费结构及其灾民的购买意向与购买欲望强烈度,对我国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决策上的依据,让消费适应社会宏观经济,指导消费者消费,提高灾区群众未来生活质量,推动灾区社会生产力。再次,对灾区的消费新产品的设计及原有产品的修改都有指导作用,了解消费欲望变化,对企业、商人、投资商来说等应该如何进行投资、何时进行投资等有指明方向的作用。最后,通过受灾群众及未受灾群众的消费欲望调查结果对比,从而回答我国是否应该重视死亡教育的问题。2.6 研究假设Pyszczynski( 1999) 将与死亡有关的想法分成了近端防御和远端防御两种类型,在大灾难后发生的短期内,个体面临突然的死亡创伤,会采取近端防御压抑自己对死亡的思考以减轻死亡焦虑;由于个体远端防御状态很容易再次转化为近端防御状态,所以需要在相隔足够长的时间或分心任务后,如:灾后重建完成后一年,才可以转为稳定地远端防御,表现为增强对本国消费观念的认同,消费欲望随消费价值观变化。本研究认为我国消费观念受物质主义消费观冲击,同时对于年长个体而言,还受到传统节俭主义影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中学生,所以,假设其消费欲望更具有物质主义及消费主义的时代特征。参考以往文献,死亡防御是个体消费欲望改变的内在机制。如今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个体已经进入远端防御状态,更加认同我国现在的消费欲望。3 实证研究3.1研究准备3.1.1 研究材料本研究涉及研究一及研究二,主要的材料可以分为:个人信息表、死亡提醒的材料与控制组的材料、分心任务的材料、消费欲望测量的材料(1)个人信息表个人信息表的主要功能是收集被试样本的基本信息有利于后续分析的开展。本研究总共调查了5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分别是:性别、年龄、是否有过除地震外其他创伤经历、是否亲历地震,是否有亲人丧生。详细信息是:性别:分为男性与女性;根据研究者提前研究调查,中学生的生活费水平最低为200元,最低为1500元,根据调查结果设定生活费三个水平分别为:生活费500元以下、生活费500-1000元之间元之间、和生活费1000元以上;是否有过其他死亡创伤经历,排除其他死亡创伤对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分为有或者没有;是否亲历过地震:是或者不是;是否有亲人在地震中去世:分为有或者没有。由本研究主要考察消费欲望,需要排除其他死亡创伤经历对被试的死亡提醒,所以在本研究中,通过个人信息表排除有其他死亡创伤经历的被试。 其次,本研究考察亲历灾难事件本身及亲人丧生对个消费欲望的影响,通过“是否亲历地震”及“是否有亲人在地震中丧生”两个选项,可以筛选出自己经历过地震但无亲人丧生的被试(亲历灾难无亲人丧生组),本研究筛选114名;也可以筛选出 “未亲历地震但有亲人丧生”被试(无灾难有亲人丧生组),本研究筛选被试114名;筛选出无亲人丧生及自己也未经历地震的被试114名(控制组)。(2)死亡提醒组及无死亡提醒组的材料:致命影片及负性影片致命影片:惨烈的“交通事故”影片,时长 300 秒根据 TMT, 跟死亡有关的致命影片、靠近与死亡相关的场所、提与死亡相关的两个问题及死亡恐惧量表等都可以使被试死亡凸显。然而考虑到研究对象是中学生,影片更加能够使其注意力聚焦,所以,本研究采用的死亡提醒方式是视频材料。选取惨烈的“交通事故”影片片段作为本研究死亡凸显的料,时长为300秒。控制组材料:身体疾病的影片,时长为300秒在以往研究中,无死亡提醒组作为控制组,一般选取两种材料:一种是正性的、怡人的或者中性的材料,比如音乐MTV;一种是负性的、带有死亡威胁性质,但其威胁程度远不及死亡提醒的材料,如跟直接有死亡场景的材料。本研究选取的是负性死亡提醒材料,选取“身体疾病”的相关影片片段,为了与死亡提醒形成对照,本研究节选了300秒“身体疾病”影片作为控制组的材料。验证死亡提醒组及无死亡提醒组的材料:关于两个开放式的问题有大量研究证明,国外的死亡凸显方式:如提有关两个死亡的问题不能够使我国个体死亡凸显有效。为了验证死亡提醒的有效性,通常采用两个开放式的问题。比如: 让他们写下想到如果自己的死后的感受或者他们想到自己死去时的情绪感觉。本研究采用两个开放式问题的方式,让被试在观看视频报告“让我想到了死亡及死亡相关的问题”或“让我感到了焦虑”的问题,通过五点计分法,测量死亡提醒及无死亡提醒组的有效性(详见材料评定)。(2)分心任务的选择Wegner(1994)研究显示,死亡提醒操作后,进行的延隔任务操作会使个体对死亡的即时思考转为潜意识的思考,即死亡防御会由近端防御转为远端防御。本研究需要部分被试进入远端防御状态,所以当个体在死亡提醒后,使用分心任务,可以使这部分个体的死亡防御由近端防御转为远端防御状态。但这就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用多少个延时分心任务, 二是延时分心任务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多长。从数量上来看,一般分为:死亡提醒后没有延时分心任务;有一个分心任务;有两个分心任务;有三个分心任务。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分心任务无法使个体的死亡防御转为远端防御状态,而关于需要多少分心任务才可以使个体的死亡防御保持远端防御状态尚没有统一的定论。本研究选用一个分心任务。延时分心任务的内容选择很多,国外比较常见的延时分心任务有:正负性情绪量表(国内有相应的修订版)、填词、谜语游戏、 问卷等等具有一定认知负荷的。本研究选用的是修订过的正负性情绪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由 20 个形容情绪的词语组成,通过 20 个形容词描述人们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每个形容词后面都有 5 个选项,5 个选项分别为:几乎没有、比较少、中等程度、比较多和极其多,分别极为 1、2、3、4、5 分。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因子统计分析,也称为正性情绪分和负性情绪分。正性情绪分高是个体精力旺盛的表现,说明个体能够专注并且处于开心的状态能,而分数低表明个体相对情绪较为淡漠。负性情绪分高表示个体主观感觉困惑,痛苦的情绪状态,而分数低表示镇定(张作记,2005)。(4)中学生消费欲望量表在本研究中,为了测量中学生的消费欲望,本研究自编中学生消费欲望量表。查阅以往文献及中学生的开放式问卷结果分析,把中学生的主要消费分为信息、衣着、学习、饮食、日用品、娱乐、其他七个方面,设定为问卷的7个维度,除日常用品编制8个项目,其他消费编制6个项目以外,每维度编制7个项目,一共49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法,5个选择及计分方式分别为:5分代表“很符合”,1分代表“很不符合”。 采用总分除以题目总数为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得分。信度为0.87.(该问卷的评定见材料评定中)。3.1.2 材料评定3.1.2.1 死亡提醒与非死亡提醒组材料评定我们采用死亡通达性与视频引发的焦虑作为评定死亡提醒材料及控制组材料的标准。选取绵阳某中学中学生40名,随机分配为两组被试。一组被试观看“交通事故”的影片片段,一组被试观看“身体疾病”的影片片段。在观看后,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填写两个问题(详见附录一):1.该影片是否让我联想到了死亡及死亡相关的问题,测量被试的死亡通达性(DTA);2.该影片是否让我感到了焦虑,作为被试死亡状态焦虑的标准。通过5点计分法,让被试填写(1=我非常不同意,2=我不同意3=我没有感觉 4=比较同意 5=我非常同意 )。将两组被试DtA及状态焦虑报告结果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3.2.5 讨论一(1)亲历灾难事件使中学生灾后长期消费欲望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选取“汶川大地震”作为亲历灾难事件的样本,界定近端防御及远端防御的分界点作为灾后短期消费欲望及灾后长期消费欲望的分界点,在本研究中,为2012年,即灾后重建完成后一年。目前灾区中学生的消费欲望已经处于灾后长期消费欲望的范畴。本研究探讨了亲历灾难事件对中学生灾后长期消费欲望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我国中学生而言,亲历灾难事件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个体消费欲望出现上涨趋势。这与我国研究者翁智刚等人(2011)假设一致。结合翁智刚等人(2011)关于“灾后个体短期消费欲望下降”的研究结论,可以推测,对于我国中学生而言,亲历灾难事件使其消费欲望出现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 推测与我国个体在灾难事件发生短期内处于近端防御状态,长期处于远端防御有关。与西方研究结果不同的是,西方亲历灾难事件发生后个体消费欲望出现了急剧地增长,我国中学生消费欲望是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处于下降期的时间较长。西方调查结果显示,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人的消费让曾预料会因恐怖袭击事件下降的研究者们吃惊。在事件发生后2个月,美国居民的消费出现了迅速地上涨,反映了亲历灾难事件造成西方个体的消费欲望快速上涨(Arndt,2004)。Mandel和Smeesers认为,当西方个体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的时候,他们会愿意购买更多的食物。本研究认为,造成我国中学生亲历灾难事件后消费欲望上升较慢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消费欲望阻碍了中学生消费欲望的上涨的速度。中国人的保守消费观念从古至今都存在。我国传统观念就认为节俭主义是一种美德,并且可以培养出艰苦奋斗的人格品质。在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发展较慢,勤俭节约、资源利用大力也被大大的鼓励,勤俭节约成为被歌颂的美德,不断强化,导致个体认为压抑自己的消费欲望是理所应当的事情。90 年代 ,虽然改革开放在不断地进行,“亚洲金融风暴”也改变了人们对消费欲望的看法,但大部分个体仍然继承着勤俭的民族传统 。90年代调查显示,认为节俭是美德的高达84 .7%,老年段阶段为百分之百 ,青年段也有 71 .6%的人赞成节俭为美德(王乐忠,1999)。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强调“房屋”文化,一个固定的住所有助于受灾个体减低灾难事件带来的死亡焦虑。由于灾后重建耗时较长,灾民长时间居住在临时居所里。临时居住环境导致个体不断地联想到灾难事件及相关经历,转为远端防御状态的个体很容易再次转化为近端防御状态,所以造成我国个体灾后消费欲望有下降时间较长。(2)亲人丧生导致我国中学生灾后长期消费欲望出现上升趋势,说明亲人丧生会引发我国个体的死亡焦虑,造成死亡提醒。在对灾难事件的研究中,经历亲人丧生的被试较少被筛选为研究对象,但这一部分个体却大量存在,这可能与被试筛选较为困难有关。本研究探讨亲人丧生对个体长期消费欲望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证明亲人丧生同亲历灾难事件一样,会使得个体长期消费欲望上升。一方面,可以证明,亲人丧生可以导致死亡提醒效应。死亡提醒效应产生于个体意识到死亡与自己的关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分心任务后。在中国的文化中,家庭的概念非常的浓厚。我国的文化强调“宗亲”,“宗”为家庭或者家族, “亲” 为亲朋好友, 可见我国文化也是突出亲人的重要性(王乐忠,1999),由此可见亲人对中国人来说算是一种能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关系。而在社会心理学中也认为,亲密关系个体自我概念的一个部分,所以推测灾后长期消费欲望出现上涨趋势是个体将亲人丧生与自身死亡相联系产生死亡提醒的结果,即远端防御的结果。另一方面,本研究与翁志刚等人(2010)研究结果不同,在翁志刚等人的研究中认为亲人丧生对个体长期消费欲望依然受到抑制。这有可能是因为翁志刚并不是选取的真正有亲人丧生的个体进行研究,并且实验中用被试死亡提醒后的三天的消费欲望代表长期消费欲望,时间过短。也有可能跟经过十年的时间以后,亲人丧生的被试痛苦减弱,使得被试对死亡的防御由意识防御转为了潜意识防御有关。大量研究显示,在个体面临死亡提醒时,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明显增加,且亲密关系的满足可以降低个体的死亡焦虑(童菊清,2012)。所以当个体面临亲人丧生及亲历灾难事件时,更加需要还在世的亲人、朋友等亲密关系者的关心与慰问。本研究通过证明了单独亲历灾难事件或有亲人在灾难事件中丧生对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与同时亲历灾难事件且亲人丧生的中学生相同,推测与本研究的时间有关。本研究调查于灾难事件发生后第十年,亲历灾难同时有亲人丧生的被试有很长的时间将死亡的冲击及亲人丧生的伤痛减弱,从而导致有亲人丧生及亲历灾难事件带来的双重死亡焦虑已由意识防御转为潜意识防御。(3)生活费水平对中学生的消费欲望影响不显著,性别在衣着消费欲望、信息消费欲望上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生活费水平差异对中学生灾后长期消费欲望影响不显著,大量研究表明,消费能力,家庭收入都会影响个体消费欲望,以往研究表明,家庭收入越高,个体消费行为及消费欲望则会相应增高(张干群,2004)。而在本研究中,中学生的生活费可以代表其消费能力,却对个体消费欲望影响无显著影响,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两方面导致的,一方面,跟中学生自身的属性有很大的关系。总体而言,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偏低,基本停留在解决生理需要上(张鹏,2002)。 较成人而言,中学生的消费范围较小,消费需求较低。加上中学生学习任务,消费、娱乐等时间较少,导致其消费及信息渠道较窄。另一方面,这也可能跟中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差异较成人的家庭收入、个人收入差异相比总体偏小有关。在本研究被试中进行调查,生活费最高为1500元人民币,最低为200元人民币,可以看到中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差异较成人的收入水平差异来说相对较低,导致其消费需求较低,从而使消费欲望差异不显著。性别差异分析显示,女性在衣着消费上的消费欲望显著高于男性。在我国文化中,美丽女性的外在形象更容易被歌颂,在诗词歌赋中,常有形容女性美貌的诗句,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相比之下,形容男性貌美的诗句较少,形成了我国女性更在意自己外表,更追求美貌的特点,女性学生更加愿意购买衣物等与个人吸引力相关的商品,且在追求流行趋势上,女性显示出更高的趋向性(张干群,2004)。而关于饮食消费欲望上,男性的消费欲望显著高于女生的消费欲望。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性的体格大于女性,导致男性的食量、食欲要优于女性。同时,根据以往研究,在灾难事件后,由于自尊防御,个体更加在乎自己的外在吸引力,个体会更加愿意购买使增强个人魅力的商品,所以被试中经历灾难事件的女性更倾向于保持身材苗条,控制自己的食欲。在西方,身材苗条成为了个体吸引力的一个普遍是社会标准,所以当个体面临死亡焦虑时,为了提高自尊,女性倾向于避免使自己长胖的食物。戈登伯格,阿尔恩特和布朗(2004)对女性进行死亡提醒操纵,让女性选择吃“营养的,对身体好的,但是可能长胖的食物”,结果发现,个体在死亡凸显时,会减少对该食物购买的欲望。而在我国文化下,对于男性学生而言,“以瘦为美”还并未成为男性外表吸引力的重要指标。3.3.5 讨论二(1)死亡防御是影响中学生消费欲望的一个因素:近端防御使消费欲望下降,而远端防御使其上升,且被试经历不影响近端防御与远端防御对消费欲望的影响,说明我国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念与传统消费价值观相比已有了质的转变。本研究通过探讨了死亡防御对不同被试经历的中学生消费欲望的影响,结果发现,死亡防御的不同水平,对四种不同被试经历的个体影响一致,即不论被试经历如何,近端死亡防御使中学生消费欲望水平下降,远端防御使中学生消费欲望上升,证明了以往研究的推测,死亡防御对个体消费欲望确实产生显著影响。由此推测,在灾难事件发生的短期内,由于近端防御,个体消费欲望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再次验证了翁志刚等人(2011)的研究结论。也验证了其远端防御使我国个体消费欲望上升的假设。同时,说明了我国中学生的消费欲望特征已经产生了质变,这也是为什么近端防御可以使不同经历的被试消费欲望下降,远端防御使不同经历的被试消费欲望都上升的原因。根据TMT,远端防御包括文化世界观防御及自尊防御,其中,文化世界观防御可以使个体更加认同本国的消费价值观念。而在本研究中,远端防御使组的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上涨,根据消费欲望与消费价值观的关系,可以看出,我国中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已不再是以节俭主义为主,更偏重于强调消费及物质占有的物质主义为主。中山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60%处于工作年龄的中国人将幸福与物质财富直接联系在了一起。物质主义消费观在中国也十分盛行,而就在2014 年,中国消费了全球46%的奢侈品,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最大买家(戚海峰, 2008)。我国中学生消费观念的质变可能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有重要关系。对于中国人而言, 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国内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 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人价值观体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促使中国人逐渐改变了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认识与判断, 如命运、财富和欲望等(戚海峰,2008)。而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生,人民物质不断富足,国民出国机会增多,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消费文化观念,而我国的电子产业、网上银行的发展等大大提高了个体消费的便捷性,都使得物质主义对中国人的心理及价值观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而西方消费欲望较我国消费欲望水平上涨速度更加迅速,也说明尽管我国消费价值观有质的改变,但也依然受传统消费欲望的影响。(2)我国未亲历灾难事件及未经历亲人丧生的个体对死亡意义的认识不够深刻,死亡教育十分必要。19世纪,地理学家阿尔伯特海姆在一次攀登中差一点出事故丢了自己的性命。之后,他报告自己濒临死亡的时候产生了某种超乎寻常的平静感,看到了十分美丽的自然景观,听到了极其美妙的音乐,内心平静和谐,超脱世俗。(郑晓红,2001)。事实上,个体对于死亡的态度并不总是消极面对,但是,每个人在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出世状态”,另一种是“入世状态”。前一种方式与TMT提出的状态相似,面对死亡存有恐惧心理,从而产生死亡防御等应对机制。与Becker的观点和恐惧管理理论的前提相似,即人们因为恐惧而无法面对生命的有限性,从而产生心理防御机制。后一种是表现出对死亡的豁达态度,接受死亡、平静对待死亡且积极思考死亡带来的意义,由死观生。人们会感到改变消极生活的必要性,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战胜困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年迈的老人,或患重症已久的病人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李东进,2011)。研究调查证明:大部分经历死亡事件后抢救回来的人以及大部分有宗教信仰的个体,其对于死亡的看法属于超越型,其消费欲望会更尊重自己的喜好,重组生活的优先权、感激生命以及更加在意精神的提升和意义的感知,从而看淡身外之物,如物质、金钱、财富、享乐等,更乐于奉献。结合TMT及超越死亡的个体研究,本研究认为,个体对于死亡的认识分为对抗、接受及超越三个阶段:处于对抗阶段的个体,十分惧怕死亡,从而一旦提起死亡就用近端防御降低死亡焦虑,这类人会刻意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处于接受死亡的个体而言,个体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依然以对抗死亡恐惧为目的而更好的生活,增强自己文化价值观所推崇的消费欲望,属于远端防御的一种;而处于超越的个体,完全接受了死亡,完整的认识了死亡的意义,从而消费欲望超越了自身的需求,更倾向于服务社会、为他人做贡献而消费,其消费欲望不受生与死的影响,而是受自己内在价值观的趋势。前两者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而超越型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中性的或者积极的。不少我国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