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224256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质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区域地质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区域地质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质的基础知识来源:百度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6.28区域地质是地质学中一门综合性分支学科。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需要运用 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又要具备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目前主要是研究地球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 构、构造、表面特征,地球发展历史中各种地质作用和生命、生物的形式及其演 化,探索各种地质作用及建造发生、发展规律,了解地球与行星形成之间的联系 和演变历史,为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认识和改造自然、进行经济建设服务。 地质学包括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等基础性专业学科, 矿床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应用基础学科, 区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等综合性基础学科,以及与相关科学交叉而诞 生的天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数学地质学等。2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应 用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就指定地区的地层、岩石、地貌、 构造、矿产等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填制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件,建立区域地层系 统和岩浆活动期序,查明地貌、构造类型及其展布特点,阐明区域地质特征、发 展历史及其与矿产形成的关系,为矿产资源勘查、国土整治、地质环境及地质灾 害评价以及工农业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地质科学研究开辟道路。世界各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区域地质调查(西方国家一般叫地质填图),一般 都由小比例尺(1 : 100万)向中比例尺(1 : 25万或1 : 20万)、大比例尺(1 : 5 万)循序进行。目前,地质工作历史悠久的西北欧诸国均已完成全国大比例尺 地质填图工作,有的已数次更新。我国一直也很重视区域地质调查,截止到 1990 年,已完成全国 1: 100 万地质调查,1: 20 万地质填图已完成国土面积的 70 以上,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约完成全国陆地面积的 9。此外,还完成大面积的 航空磁测、重力测量、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水文地质调查等。在我国邻近海域也 进行了地质、地球物理的综合调查。这些工作的完成,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 地质研究程度,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地质科学研 究、发展地质科学理论奠定了丰富的资料基础。与此同时,近 10 余年来,结合 地质找矿需要,还在南岭、秦岭大巴山、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横断山、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中朝地台北缘、新疆北部等地,开展了较深入的区域地 质综合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些地区地质构造特征。3地质图件,包括经过区域地质调查或矿产普查实测的地质图件和通过综 合研究编制的地质图件,都是地质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体现一个国家 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地质编图,主要是应用科学的技术方 法把各种地质现象以图件的形式予以表征,旨在通过对各种地质事实的综合研 究、分析对比,深化对编图地区地质规律的认识,并用地图制图学原理和方法反 映各种地质现象的时空分布及其间的相互联系,为地质工作部署、经济建设、社 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地质编图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以不同级别的地质单元为单位进行编图,也 可以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编图;可以是一个县、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 洲或是全世界。可以是综合性的地质图、矿产图,也可以是专业性地质图件。既 可以是挂图形式,也可以是图集形式。近 20 年来,我国各部门和科学家编制出版了一系列地质图件,包括以省(市、 区)为单位的地质图、矿产图、岩浆岩图、构造图等;以地质或自然地理为单元 的地质图件,如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南岭地质图、秦岭大巴山地区地质图、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地质图、长江流域地质图、黄河流域地质图等;全国 性综合和专业地质图件,如中国地质图、中国矿产资源图、中国大地构造图、中 国构造体系图、中国变质岩图、中国水文地质图、中国冰川冻土图、中国岩溶水 文地质图、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图、中国地震构造图、中国第四纪地质 图、中国航空磁异常图、中国及邻区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中国海区及其邻域地 质、地球物理图等;以洲为单位的地质图,如亚洲地质图、亚洲大地构造图、亚 洲海陆大地构造图、亚欧地震构造图、非洲地质图等。这些图件,都从不同角度 反映了我国大陆及邻近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规律,提高了我国地质研究程度和水 平,推动了我国地质编图和地质制图事业的发展。4地球具有同心状圈层构造,从内部向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等内圈; 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外圈。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根据地球物理探测, 各圈层的物质成分、物理性质都有明显差别,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物 质的放射性上部高于深部;地热增温率则愈往深处愈小。岩石圈一般指地球上部软流圈以上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原约60120km,为地震高波速带,由花岗质岩石、玄武质岩石及超基性岩 石组成。其下为部分熔融层和软流圈,为地震低波速带。岩石圈研究是当前国际 地学的前沿课题,80年代由国际岩石圈委员会(ICL )组织实施了 “国际岩石圈 研究计划”。鉴于其重要性, 90 年代继续进行这项计划。这是一项跨地区、跨 部门的国际性多学科合作研究计划。其主要目的是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 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从三维空间来研究岩石圈的结构、构造及动力学, 以满足人类探寻矿产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减轻地质灾害,并为发展全球构造 理论做出贡献。5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形成时代最晚、面积最大的高原,总面积 200 多万 km2, 平均海拔4500m。由于它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壳结构,长期以来引起 国际地学界的瞩目,成为地球科学家们竞相探索的对象。围绕着它的成因和某些 特殊的地质现象,科学家们曾经提出过各种推论与假说,展开过激烈的争论。特 别是本世纪 60 年代以来,板块构造学说的兴起,这里更被视为研究、解决造山 带地质演化和大陆岩石圈板块发展模式的理想地区,也是解决亚洲乃至全球构造 问题的一个关键地区。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近年来国际地学界掀起了“青藏高原 热”,各国地质、地球物理、地理学家纷纷前往开展调查研究,召开专门的国际 会议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正是在以上背景下,从 1980 年开始,依据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地质 矿产部和中国科学院与法国科研中心开展了“喜马拉雅地质构造与地壳上地幔的 形成演化”合作研究,在喜马拉雅及其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地球物理、地 球化学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取得多方面引人瞩目的科学成果:进一步证实冈底斯 地区古生代时属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建立了雅鲁藏布完整的蛇绿岩剖面;发现 并确定雅鲁藏布高压低温变质带及冈底斯高温变质带;揭示了高原南部岩石圈结 构特征,查明本区地壳厚度 70 余公里,并发现两壳内低速、低阻层,证明本区 地壳的层状结构;第一次测得喜马拉雅地区两个实测大地热流数据。6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具有许多独特的地质现象,对于研究、解 决某些全球性地质构造和地质理论问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适应读者阅读 亚洲地质图的需要和了解亚洲地质的特点和规律,亚洲地质图编图组在 综合研究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亚洲地质专著。这本专著主要从区 域地质角度出发,概要论述了亚洲大陆自然地理、区域地层、区域岩浆岩、主要 构造体系时空发育的主要特点,以及亚洲地质发展的主要历程,探讨了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并附有地层分区简图,主要地质时代岩相古地理示意图,构造纲要 图,构造体系简图,岩浆岩分布简图及各地质时代地层简表等。这本专著的主要 特点是依据王鸿桢教授倡导的构造活动论和地质发展阶段论的观点,较深入地剖 析了亚洲大陆地质构造时空发育的总体特征,是我国出版的首次较系统论述亚洲 地质构造特点的专著。构造地质学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1.24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质体的次生构造及其成因和演化,同时也进行构造作 用环境的重建和反演的研究,可概称为改造和建造。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 中发生和形成,并具复杂多样的特征。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次生构造都与内生地质作用相联系,这与地球深部作用 紧密相关。岩石圈板块运动是地质构造演化的主因,所以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尽管 有尺度不同和目的不一的差别,但都必须着眼于全球整体的地质演化规律与特定 的形成环境相结合。各种构造作用主要都集中在上地幔圈层以上的岩石圈内,因而岩石圈又称为 构造圈。在这里,既有现今的活动构造现象,如地震可测量的板块运动向量等, 也有各种已经固结了的构造,这种历史中的构造一直可追溯至 38 亿年以前的古 老地质体中。持续不断的构造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各种地质体发 生形变,如岩层弯曲和断裂;地表升降造成山脉、高原 和盆地;地表遭剥蚀和盆地内沉积;岩浆的侵入活动和 火山喷发等,它们都直接间接地由更为广泛而具体的构 造运动所引起的。从矿物晶格位错至造山带的形成,不 同成因环境和层次的变质作用现象,岩浆岩分带,大陆 碰撞区地壳压缩隆升和邻区的盆地沉积充填,以及地质 体演化发展中的构造叠加和改造等,都是次生构造。构造地质学也研究由构造作用决定的原生构造现象,如造山带的位臵和形 态、盆地的形态和分布,各种层次的变质作用与分带,不同成因的岩浆岩侵位和喷出活动条件等的本身特征,都由构造环境所决定,是由先期构造造成而又成为 后继构造作用的基础。构造地质学与地质学一样始于对大陆地质的研究。地壳构造具双层模式特 征,不同深度层次的构造变形机制、作用过程和产物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地 下一般为1015公里深处的脆韧性物性过渡带上下的差别。其浅部常见脆性构造变形,构造发育不均匀;而在过渡带之下,以韧塑性均匀剪切变形为特征,各 类韧性剪切构造面一般都很 平缓,多强烈臵换构造和透入性特征。浅部的脆性 断层向下进入韧塑性带时常产状变缓。具细粒化重结晶的糜棱岩则多形成于脆韧 性过渡带附近或更深些。构造变形的各种不同速率和长时间的作用进程,可造成地质体的穿时现象, 而不同阶段的构造作用可使构造发生递进变形或叠加;它们在时空上的关系,主 构造期间及递进变形期内的演化序列,又常与沉积作用或岩浆侵位相关,这种具 明显对应关系的主期又称为构造热事件,它不仅是构造变形产物,也是地质阶段 划分的重要标志,有重要的纪年意义。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研究精度则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提 高。20世纪 60 年代以来遥感技术的运用,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产生极高的效益; 采用反射地震技术研究地壳结构,并开创大陆地学断面的研究和成囤,所有这些 创新技术和理论,已有可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研究具体的构造单元、区域构造特 征、水平运动和制图。实验室内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研究、构造变形条件的温度和压力的测算、古 应力场重建及古应力差值估算等已经实现。因此,构造地质研究的观测分析手段 已是宏观更宏、微观更微,使不同尺度的构造有可能在成因和演化及运动学和动 力学上结合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计算机数字模拟则又开拓了为这方面实验提 供可资参考的途径。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就在于认识和运用地质体的成因和运动的规律性。地 质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成矿背景,控矿容扩因素都与构造演化、构造环境和成因机 制紧密联系。构造地质作用更是地质灾害的发生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工程建设及 减灾等环境科学问题,也与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直接相关联。科学家发现山体移动的动力来源来源:青年科普知识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6.22山脉发生整体或部分位移,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些巨大的山体在过去的几千 万年间,移动的距离甚至超过了上百公里。这一奇妙自然景象产生的原因始终吸 引着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浓厚的兴趣。日前,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与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山体的岩脉进行计算机模型分析,终于找到了一种令 人信服的答案。岩脉是岩石里的垂直裂纹,在这些裂纹中充斥着来自地表深处的高温熔岩。 以美两国科学家通过对位于美国蒙大纳州和怀俄明州之间一个名为“心山”的山 体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个山体中,岩脉为熔岩构造了一条深达 3 公里的通道,并且这条通道经过石灰岩含水层。在石灰岩含水层中,高温熔岩将 水加热,形成了巨大的液体压力。研究人员利用岩脉的数量及其结构,建造了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可以使 他们计算出山体底部形成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渗透性的热熔岩已 经将石灰岩含水层中的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压力机”,正是从这个“压力机” 中释放出来的巨大力量,推动着“心山”山体的移动。陆相地层层序边界的识别来源:中油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7.111. 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不整合面表明存在指示重大沉积间断的陆上侵蚀削截或陆上暴露现象。地层 不整合陆相地层层序边界的识别1.1 地震剖面上的识别标志 不整合面表明存在指示重大沉积间断的陆上侵蚀削截或陆上暴露现象。地层 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会表现为地震不整一现象,故利用地震剖面可以识别不整 合。地震剖面上不整合的识别主要根据同相轴的反射终止方式来判别,典型的陆 相地震不整合反射有削蚀(Truncation)、上超(Onlap)及顶超(Toplap)三种终止 形式。1.2 削蚀(削截、侵蚀)现象 因侵蚀作用引起的地层侧向终止,出现在层序顶界面,它既是构造运动发育 的直接证据,也是最可靠的层序划分标志。它既是下伏倾斜地层的顶部与上覆水 平层间的反射终止,也可以是河床底面侵蚀造成的下伏水平地层反射终止。1.3 上超现象 在湖盆水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层序的底部在前期层序界面上逆沉积斜坡上 逐层超覆。湖岸上超一般分布在湖盆边缘,反映湖平面的相对上升,是层序底界 面的可靠标志。1.4 顶超现象 指沿倾斜地层的无沉积顶面被新地层所超覆,在地质上是一种时间不长、由 于沉积基准面太低而产生的沉积物过路现象,代表无沉积作用或水流冲刷作用的 沉积间断,见于层序顶界面。此外,对于海相层序中发育的下超(Downlap)现象,在湖盆中可能并不发育。 陆相湖盆面积小、物源近,陆源碎屑供应丰富,通常情况下只要湖泊存在,任何 地方都有沉积作用,只是厚薄、粗细的差别而已。下超面的形成由于远源泥岩的 沉积速率相对于近源碎屑的沉积速率小,使边缘沉积厚而湖盆中心沉积薄,造成 反射同相轴从边缘向中心逐渐向下“收敛”的情况,因此湖相地层中,下超面实 际上是一种整合面。2. 沉积地质标志2.1 古风化暴露面 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古土壤和植物根土层。古暴露面上风化壳是很好的不整 合界面标志。古风化壳以钙质风化壳最为常见,其次是铁质、铝质和硅质风化壳。2.2 河床滞留沉积河床滞留沉积是留在河床底部、集中堆积成不连续透镜体的砾石等粗粒碎屑 物质,这些粗碎屑物质被河流由上游搬来或近侧向侵蚀海岸而形成,而细粒物质 被选择性搬运走,河床滞留沉积的底部常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是层序边界的标 志。2.3 沉积旋回性 包括正旋回沉积、反旋回沉积及复合旋回沉积,根据岩电特征划分出不同级 别的旋回借以判别层序界面的位臵。2.4 风暴岩 当湖泊处于广阔盆地时,湖面宽、水体浅,强大的风暴浪导致形成风暴岩沉 积。层序界面上常发育砂质风暴岩,这是因为发生大规模的水进。2.5 岩性、岩相标志 岩性、岩相在垂直系列上的缺失、突变及底砾岩的出现,都可能是层序边界。2.6 凝缩段凝缩段通常与沉积层序期间最大水深相伴生,在湖盆中常形成于湖平面达到 最高、湖岸上超点达到向陆最远时期,即最大湖泛面形成时期。而最大湖泛面是 层序内的重要分界面,该界面以下是湖进体系域,界面以上是高位体系域。在测、 录井资料上,该界面下为退积型准层序组,界面上为进积型准层序组。松辽盆地凝缩段具有以下特征:凝缩段由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油页岩 组成;凝缩段内微体和超微体化石丰度高且分异度大;在测井曲线上,生油 凝缩段常以高自然伽马、低电阻率、平直自然电位为特征; 在地震反射剖面上, 凝缩段响应于强振幅、高连续、分布广泛的地震反射,其上往往存在上覆层的系 列下超点;凝缩段有机碳含量高,自盆地中央向陆地方向有机碳含量有减少的 趋势等。最大洪泛面在地震剖面上有时表现为一个“下超面”。在此情况下,可以根 据可容空间接近最大这一特征,在层序内寻找“上超点”接近盆地边缘最远处的 “同相轴”,作为该层序的“最大洪泛面”。利用岩、电及分析化验资料,首先 识 别出凝缩段,并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到地震剖面上,从而也可在地震剖面上 标定 凝缩段的发育部位。2.7 煤层(有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广泛分布的煤层可以作为层序边界的一种类型,因为泥碳堆 积作用使煤保存下来只能发生在重要的碎屑沉积缺乏时和特定的构造和古气候 条件下,可以将它与海相盆地充填中的凝缩剖面相类比。3. 古生物标志3.1 生物(贝壳)碎屑层 生活在浅水环境中的含壳类生物,死亡后壳体经湖浪作用搬运至岸线附近, 后期经湖水的不断冲刷破碎,形成贝壳碎屑层,其中壳体破碎严重,难以辨认其 属种,并且呈乱杂状堆积。因此它可以反映湖岸环境,当其上地层为反映水体逐 渐或突然加深的沉积相类型时,这些碎屑层便可以近似代表层序或准层序组的 顶,并可能代表层序的顶界。3.2 植物根迹化石 根迹化石是岩心中最易识别的遗迹化石,其种类繁多,生态特点复杂,虽不 能绝对地作为暴露标志,但大都为陆面或极浅水环境下的产物。在层序边界的识 别过程中,可以根据上、下地层植物根迹化石纵向上的变化推断层序边界的位臵。3.3 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除粪化石外)均为原地保存,它既是生物行为习性的反映,也是 它们赖以生存底质的反映,而这两者直接受常驻环境因素的控制,因而与沉积环 境关系十分密切。利用生物遗迹对环境的敏感性,可以反映在岩性剖面上表现出 来的沉积间断面。3.4 生物数量的变化 层序是某一控制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套地层,其中所含生物数量从下而上 应该是渐变的,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因沉积环境不同而定。但层序边界上下的地 层,由于湖水深度、沉积环境等的很大差异,生物数量差别很大,发生突变。从 而利用地层中相邻地层中生物数量的突变而考虑是否存在层序界面。3.5 生物种属的变化 上、下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时代相差较远,或古生物化石群突变,出现生 物演化的不连续或生物种属的突变,都说明地层之间发生过沉积间断或长时间的 侵蚀风化,是不整合(层序边界)存在的证据。4. 地球化学标志 不整合面以下的岩层中,由于风化暴露作用的结果,常常造成某些元素的特 殊富集或贫乏,并引起同位素组成的变异,也可以形成某些盐类,这些均可作为 识别层序边界的标志。5. 成岩作用标志 碎屑岩暴露地表时成岩作用较弱,且受后生成岩作用改造较强,故这类标志 一般存在于碳酸盐岩类地层中。尽管如此,地表成岩环境下某些特殊产物(如高 岭土层、褐铁矿)等仍作为识别层序界面的标志。6. 岩性剖面上的识别标志 岩心、钻井,特别是三维露头剖面较测井、地震反射剖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因而是基准面旋回,特别是节短期基准面旋回(成因层序)的识别基础。岩性剖 面上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有: 地层剖面上的冲刷现象及其上覆的滞留沉积物,或代表基准面下降于地 表之下的侵蚀冲刷面,或代表基准面上升时的水进冲刷面。后者与前者的区别是 冲刷面幅度较小,且其上多见盆内屑。 作为层序界面的滨岸上超的向下迁移,在钻井剖面中常表现为沉积相向 盆地方向移动,如浅水沉积物直接覆于较深水沉积物之上,河流、浊流砂砾岩直 接覆于深水泥岩之上,两类沉积之间往往缺乏过渡环境沉积。 岩相类型或相组合在垂向剖面上的转换位臵,如水体向上变浅的相序或 相组合向水体变深的相序或相组合的转换处。 砂、泥岩厚度旋回性变化,如层序界面之下,砂岩粒度向上变粗,砂泥 比向上变大;层序界面之上则相反。这种旋回的变化特征常以叠加样式的改变表 现出来。海相地层层序界面的物质表现形式来源:中油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7.111. 古风化壳 古风化壳是地球历史时期地壳表层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后所形成的分布于 地壳表层的残积物,它的存在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地壳上升,海平面下降,原岩 暴露于水面之上而遭受过风化剥蚀,所以古风化壳是典型的层序界面。2. 渣状层 渣状层又称渣状土,是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条件下导致前期沉积暴露,遭受 风化剥蚀、淡水淋滤、溶解等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异常疏松、似乎渣状的土壤。如 上扬子贵州贞丰三叠系剖面第 3 层序界面上的紫红色粉土岩。3. 河流回春作用面 河流回春作用是由于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陆棚的一部分或全部暴露地表, 河流推进至陆棚并下切陆棚,形成河流深切谷。如下扬子地区江苏江宁县坟头村 志留系剖面,坟头组内的一个三级层序界面上发育1020cm的残积砾岩,砾石 扁平,定向排列,与下伏地层成切割关系。4. 古喀斯特作用面 古喀斯特作用面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发育的、并被后来沉积物所覆盖的(含有CO2 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碳酸盐岩的溶解、淋滤、侵蚀和沉积等)古岩溶 作用所形成的作用面。此类型界面的形成过程即是层序界面的发育过程,即原始 位于水体之下沉积的碳酸盐岩在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下降条件下暴露地表、遭受风 化、剥蚀,从而形成古喀斯特作用面。5. 斜坡重力流冲刷侵蚀面此类界面在中国南方震旦系 三叠系沉积地层中的台地边缘斜坡剖面上广 泛发育,主要表现为一套台地边缘垮塌沉积或斜坡侵蚀作用形成的不规则界面及 其之上的低水位期的角砾状灰岩。这类界面是在海平面下降速率大于盆地沉降速 率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层序界面。6. 盆地内浊流侵蚀作用面 此类界面主要表现为伴随着相对海平面的快速下降盆地内发育的浊流对前期沉积冲刷侵蚀形成不规则的界面,界面之上发育 LST 期浊积砂岩,此类砂 岩 的底面槽模特别发育。如广西田林潞城、八渡三叠系剖面、湖南木阳易家冲 三叠 系剖面等。7. 火山事件作用面是一套与火山事件作用有关的,可将层序划分开来的一套火山作用形成的产 物。如中国南方海相上、中二叠统之间的界面即为一火山事件作用面,主要表现 为中二叠世结束之后,随着东吴运动主幕的拉开,在广大的川滇地区需称了大面 积分布的玄武岩堆积,也由于此次构造运动使得中二叠世的海域退缩到黔南以南 的地区,而其它地区上升成陆,遭受风化剥蚀,并为铁、铝、硫等矿床的形成创 造了条件。8. 上超面上超面是指后期沉积层与前期沉积层之间为一上超接触关系,这是由于海平 面下降后又上升这一转变过程的产物。所以上超面也为一层序界面。9. 岩性、岩相转换面岩性、岩相转换面是在海平面下降速率小于沉降速率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 表现形式为陆上暴露而河流回春现象发生,台地上和台地边缘可能会经历短暂的 暴露,斜坡侵蚀作用不明显,盆地内不发育低水位扇形体。地壳运动的知识来源:精英地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5.31地壳运动的证据地壳自形成以来,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这种运动引起地壳结构不断地变化。 地震是人们直接感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是在长期地、缓慢地 进行着,也是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必须借助仪器长期观测才能发觉。例如,大地 水准测量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地球在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虽然不能通过直接测量得知,但在地壳中却留 下了形迹。在山区岩石裸露的地方,沉积岩层常常是倾斜、弯曲的,甚至断裂错 开了,这都是岩层受力发生变形的结果。在我国山东荣城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 现已高出海面 20 40 米。福建漳州、厦门一带,昔日的海滩也已高出海面 20 米左右,说明这些地方的地壳在上升。我国渤海海底发现了约达7千米的海河古 河道,这表明渤海及其沿岸地区为现代下降速度较大的地区。再如,美丽的雨花 石产于南京雨花台,这些夹有美丽花纹的光滑的卵石,是古河床的天然遗物。雨 花台大量堆积着卵石,说明这里过去曾有河流,以后地壳上升,河道废弃,才成 了如今比长江水面高出很多的雨花台砾石。大陆漂移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1880 1930)在 1912 年系统提出的一种大地构造假 说。他认为古生代后期全球只有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泛大陆”。中生代由 于潮汐摩擦和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挤压力,泛大陆开始分裂,较轻的花岗岩质大 陆在较重的玄武岩质地幔上漂移,逐渐形成今日的海陆格局。他认为地球上的山 脉也是大陆漂移的产物,科迪勒拉山和安第斯山是美洲大陆向西漂移滑动时,受 到太平洋玄武质基底的阻挡,被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脉;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是 大陆向西漂移过程中留下的残块;格陵兰的南端、佛罗里达、火地岛等弧形弯曲, 都是向西滑动摩擦脱落的结果;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等各大山脉,是 大陆从两极向赤道挤压的结果。魏格纳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从地质、地形、古 生物、古气候和大地测量等方面,详细论证了大陆漂移说。这个假说当时引起了 地质学界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但是对于大陆漂移的机制和规律,则有很多学 者表示怀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磁极的 移动,只有用大陆漂移说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大陆漂移说又获得了新生。板块构造学说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1961 年和1962 年,美国 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在此基础上,1968 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 顺等人首创“板块构造学说”,现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球科学新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 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六大板块外还有些小板块。大 陆内部也可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板块。板块之间,分别以海峡或海沟、造山带为 界。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 带,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世 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动,几乎都分布在板块的分界线附近。板块学说认为地壳是有生有灭的。由于海底扩张,大洋底部不断更新,大陆 则只是随着海底的扩张而移动。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 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如 3 亿年前,欧、非两洲和南、北美 洲相连,以后出现大西洋海岭,新的洋壳不断形成并以它为中轴向两边扩张,才 使上述各洲分开。而在近 7000 万年以来,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北移,与亚欧板块 相撞,产生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则正处于非洲大陆开始张裂,处于产生新 洋壳的雏型期。红海亚丁湾则是两侧地壳张裂扩张的结果,处于大洋壳的幼年期。 现在的地中海,则是代表大洋发展的终了期,它是广阔的古地中海经过长期演化 后残留下来的海洋。关于板块的驱动力问题,有人认为是地幔对流,也有人认为是地幔中的“热 点”和“热柱”把岩石圈拱起,而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推挤板块运动,还 有其他的一些主张,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这是人类对地壳运动认识过程不断深 化发展的三部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