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茶区良种苗栽培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72242426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茶区良种苗栽培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方茶区良种苗栽培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方茶区良种苗栽培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茶区良种苗栽培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向杰元 茶叶、咖啡、可口可乐,茶叶是目前世界上三大最为畅销饮料之一,尤其是茶叶占领全球饮 料市场的50。茶叶是一经种植是有几十年效益的经济作物,甚至上百年还能发挥的多元 化效益。茶起源于云贵川,生长在南方,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升温和栽培技术逐步提高,在北 方栽种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以山东为例,自1966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倡导南 茶北移口号,组织农民和工人在日照市开辟茶叶生产,由于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茶叶 专家和科技知识缺乏以及寒冷少雨天气等原因,茶叶发展因处于停滞状态,自77年全国恢 复高考以后农业方面专家和茶叶科技人才逐步增多,到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茶叶发展 在山东迅速恢复了生产。茶园新建的方式主要有种子直播和栽种无性苗,而山东茶园新建主 要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采用种子直播来新建茶园存在诸多弊端,茶籽直播出现苗子生长纯 度极低,花色叶增多,芽叶生长出现五花八门,开花结籽率高,适应性状较弱,抽芽率参差 不齐,自然品质(色、香、味、形)不明显,树种退化变异,产量逐年降低;种子直播还不 利于形成茶园四化栽培,既是茶树良种化、绿色有机化、园林生态化、机械操作化等弊端。 笔者针对以上诸多弊端,特将无性系良种苗栽培及管理措施说明如下。一、园地选择要求和开垦技术1. 茶园地理要求 应远离城市、交通主干道、学校、集市、居民区、化工厂;空气清鲜区域,抗旱水源和种茶 土壤未受工业“三废”污染侵害的地区。2. 茶园生长环境种茶地要选在有农作物或树林隔离带缓坡丘陵和山区。山区种茶宜选择在400500米的避 风向阳山区,地理环境要求土壤肥沃,年降雨量850価以上雨水充沛地区;并且要求自然生 态环境良好,植被完整,土壤无重金属和无农药残留污染地质,土壤PH值4.8 5.3的微酸 性土壤;气候四季分明,封山育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3. 茶园地理选择植茶地块宜选在缓坡山区或丘陵地带;地势平坦田地,植茶地下水位在70 cm以下,旱时能 灌溉,积水时能排渍;植茶附近要有山塘和水库及时灌溉。可植茶地方土壤参照物有马尾松、 水杉、柏树生长健壮植物。4. 茶园开垦原则 从水土保持和茶园管理学角度考虑,一般30以上陡坡地不宜开垦种植茶树; 15以上、 30以下坡地,修筑等高梯地,保留部分杉木或其它灌木树蔸,以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生物多 样性,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15以下缓坡地开垦成缓坡茶园的等高性梯田,翻垦深度 50 cm以上,清除土层内的竹鞭、茅草根、铁箕等,如土壤中有隔层则应破除。(1)山地开垦:以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林、园 综合调控。在规划时安排山脚、山顶、山凹及茶园四周保持原有植被,对于山地坡度大于 30 o地块不宜开垦,在地段和堤壁宽度小于1.5米的地块保持原有植被,将山下地脚树林宽 度保持1015米,且路边、沟边、地角种植绿花带,使茶园全局“头带帽、腰系带、脚穿 鞋”生态植被。在道路边设置排水沟,梯面做到外高内低,梯田层茶园内设置竹节沟。同时 为保证各区块茶园用水,在山顶建造蓄水池,然后将水管深埋园内,将输水管引至各区块茶 园中以供灌溉及农事作业用水,此外在茶园与树林之间设置排水沟,防涝排渍。(2)平地开垦:采用“表土回填法开垦”进行经初垦、复垦、平整好地块划直条型线条带。 首先清理田块里面树木、树蔸、石块、杂草根、杂物等,然后开成东西向的水势的平面田, 接着划线抽槽,行距110 cm120 cm,抽槽宽度50 cm,深40 cm,底层挖松10 cm,开种植 沟时先将表土翻出,置于一边,接着把下面的心土挖至3545 cm深置于另一边。尽量打碎 土块,将基肥施入沟中与心土混合然后回填表土;填土时心土下,表土上。在开垦同时,按 规划设计开沟、筑路,建主干道、支道,每20亩建3 水池,修建蓄水塘,架设地下水路 管网,供种苗浇灌抗旱所需,并且要保证使每块茶地有路可通,条条径流有沟可排。(3)开垦时间:将种茶土壤进行深翻、开沟、裸露暴晒,随梅雨期到来大暴雨增多对土壤 冲刷和伏天高温暴晒,这样可挥发土壤里面有害物质重金属和病菌衣原体,烈日阳光暴晒可 杀死地下害虫,既可起到熟化了土壤作用,又能增加土壤疏松度粉粒状,起到茶苗根系与粉 尘土壤密切结合,同时提高茶苗定植成活率,开垦时间宜选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较为适宜。 5植树造林生态建设 新植绿化风景树,再植无性系良种苗。在茶园每隔45行里面预留3.5米宽的行距,栽植 无落叶表现风景树和果树,种植时按品字形交替植树,风景树有杨梅树、枇杷树、苦丁茶、 桂花树、檀香树;将主干道、辅道、之道、坎边进行交替种植一些无落叶风景树有樟木、柏 树、金叶女贞、罗汉松等,这些植树造林可改善茶园小气候,可减少直射光对幼年茶树嫩叶 烧伤,增加慢射光可提高茶叶成分内含物,还可增加茶园空气湿度,涵养土壤水分,既能保 墒又能保温,同时在茶园周围沟边、地角,岔道、新植一些无落叶乔木树种有杉木、雪松、 白皮松、马尾松、桧松等,使幼苗茶园4年后进入采摘期,茶园生态系统尽快得到恢复。二、苗木选择组合1绿茶品种搭配组合 据山东气候表现、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寒冷天气来得早、低温时间长、土壤含碱量高、 土壤返盐情况严重等特点,发展茶叶种植,首先要考虑绿茶品种具有耐旱性、抗寒性、适应 性强、抗逆性广、发芽早等优势,可选绿茶品种特早生品种有龙井43、浙农大117、平阳特 早、茂绿、武义早(小福鼎)为主;早生品种有龙井长叶、中茶108、中茶 302、白毫早、 迎霜、碧香早、鸠坑早、舒茶早等为主;中生品种有安吉白茶、多抗香、中茶102 等为主; 种植绿茶品种特早生、早生、中生品种按4:3:2 搭配比例选择,以避开采摘高峰期缓解采 茶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并延长名优茶生产采摘期。2. 乌龙茶品种的组合 选择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早生品种有金观音(茗科1 号)、银观音、紫观音 (紫玫瑰)悦茗香;中生品种有春桃香、金萱(台茶12)、金牡丹、瑞香、丹桂。为了避开 采摘时间,选用早、中、晚发芽时间的品种,按231比例搭配种植,这样可缓解农事活 动用工不足的矛盾。3. 苗木调运 北方栽种茶苗无法从北方茶区引种茶苗,不能从西南茶区引苗,更不能从华南茶区引苗,只 能在北纬30 o 左右或以上地区引种茶苗。开始引种茶苗时先用大苗子种植,因大苗子枝干 健壮、分枝之较多、毛细根发达、耐寒和抗旱能力强,定植成活率比小苗高。当然,在外地 调苗,因长途运输对茶苗损伤较大、叶片脱水过重、根系失水过大,定植成活率降低,运输 成本也高。当然,有条件企业利用设施农业配套灌溉和大棚进行育苗,将南方茶区抗寒性较 强品种,将母本园枝条或半年生的茶苗,运往山东省的泰安、日照、潍坊等地进行驯化期过 渡栽培,经驯化后苗子在北方定植可比南方苗子成活率要提高三成以上,同时也降低运输成 本。有条件企业可以用定型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扦插实验,就地取柴繁育茶苗以扩大生产。三、栽培要点和管理技术1苗木栽植 将缓坡和平地采用单行条栽,陡坡地块和山地采用双行条栽,这样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 地利用率,适当合理密植能使名优茶基地提早成园,见效加快,降低成本,提高单产。(1) 双条栽植法:山地或丘陵按双条栽植法进行开行,大行距140150 cm,小行距30 cm, 从距2326 cm,按品字形双行排列既是.或.,每667 可进400米条带,每667 需要 茶苗70007200株;每667 需预留茶苗12001500株。(2) 单条栽植法:平地按单条栽植法进行开行,行距110120 cm,从距2326 cm;每667 m?可进430米条带,每667 m?需要茶苗53005500株;每667 m?需预留10001200株。(3) 苗木规格:山东茶区由于气候环境条件的限制,为了便于茶树越冬,茶苗第一次定型 修剪高度18 cm左右,一般不超过20 cm。而南方茶区定型修剪高度是25 cm。这样,一级无 性茶苗由于植株较高,基部底叶较少,定型修剪时尽力保留基部叶片,有的甚至没有,这势 必影响茶苗的长势及成活率。而二级茶苗18 cm定型修剪后底叶保留56片。所以选用苗高 在2030 cm左右,茎粗4 mm,并具有12个分枝的二级茶苗。2土壤改良,开沟抽槽,施足底肥,合理计划植苗时间。(1) 土壤改良:在华北地区有大部分黄土母质发育的地方,而山东是缺水少雨地区,导致 土壤返盐情况较重,新植茶园地质必须进行土壤改良,而在小麦、玉米、棉花地平地开垦茶 园,长期下化肥的石灰岩、石灰页岩等发育的土壤含碱量更高,当土壤pH值在5.5以上时, 导致土壤含碱量过高使茶树生长不良,就出现长势缓慢,并且出现根系发黑、腐烂,缺少细 白的吸收根,茶树生长缓慢,芽稀、叶薄、分枝少,产量低,茶叶品质差。此外,采用硫磺 粉来调整土壤 pH 值。因硫磺粉属天然矿物,在这一特定条件下,有机茶园允许使用,也十 分有效。如土壤PH值为5.67时,每667 m?开沟施入50 kg硫磺粉,沟深2030 cm,施后 盖土一年 1 次或隔年 1 次,可以单独施,也可与有机肥拌匀一起施入。当施肥沟中的土壤 PH值下降到5.5以下就可停止使用。也可撒施,每667 m?用150 k硫磺粉撒与行间,然后 结合施肥和心土回埋在园内。在施硫磺粉时必须保证硫磺是纯天然的,非化学品加工或工业 副产品,另外也要保证硫磺粉中不带其他有害金属元素,以防污染土壤和茶叶。在施用期内 必须及时定期测定土壤PH值的变化。(2) 开行规格:按种植规格确定茶行,双条开沟宽50 cm,深40 cm,底层挖松10 cm;单条 栽开沟宽30 cm,深40 cm,底层挖松10 cm开沟时将表面土与底土分别放于沟槽两边。(3) 施足底肥:种植沟内底层每667 m?施入杂草150 kg或腐熟的厩肥2000 kg和土拌匀一 并施下;结合第二次盖土施根部肥料,每667 m?施入饼肥250 kg或茶叶专用肥150 kg与拌 匀,回填底土 10 cm;待松土下沉后,等待种植。(4) 种苗时间:由于北方秋、冬季处于干旱无降水期,栽苗时间宜选在南方进入梅雨期, 随梅雨期自南向北6月至7月下旬种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具体栽植时间随雨季因地制宜; 一般情况下, 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天气不干旱时,此时土壤湿润,茶苗处于休眠期,秋植有 利于发根成活率优于春植。(5) 植苗细节:将茶苗大小高矮分开种植,超过17 cm应剪掉上端部分,每穴定植茶苗2 株,苗子与苗子之间不要靠拢,相距23 cm,如主根过长要剪去一部分,种植时扶正茶苗, 理直根系回土,将土覆盖到扦插枝条发芽口顶端和泥门口处,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其根 系自然舒展,压紧踏实浇透定根水。(6) 遮阳覆盖:如在夏伏天植苗,要进行遮阳网遮光保护,以免叶片烧伤枯死,遮掩覆盖 可减少根际土壤水分蒸发,保温、保墒的一种方法,可有效提高茶亩成活率。在茶苗两旁, 覆盖宽4050 cm、厚56 cm稻草、麦秆、茅草等,草面上加上少许碎土。秋冬季植苗同时, 应在植苗结束后立即覆盖;春季种植的,应在旱季之前覆盖好。3. 树冠培育和机械利用(1) 茶树2足年时,春季可适当采摘几次名优茶,中期提前结束,离地3035 cm宜用单人 修剪机修剪平面型一次,夏、秋嫩梢留养树冠。(2) 茶树3足年时,可投入正常采摘,春茶结束后进行修剪较上年提高57 cm修剪成平行 蓬面,树冠边采边养,夏茶可适当采摘几批名优茶,切勿强采,6月底停采;7 月上中旬, 用修剪机进行轻修剪一次采摘秋茶。(3) 茶树3足年后留养平面树冠的,每年春茶后进行一次深修剪,剪口较上年提高68 cm。7月中旬修剪一次,8月中旬起采摘秋茶。(4) 留养平面树冠的,随着茶树生长采摘周期不断加长鸡爪枝和冻害枯枝随之增多,每隔 45年需离地30 cm重修剪一次,更新树势,重新培养发芽枝新梢树冠。(5) 茶树的修剪和采摘选用人机结合,可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减少劳动力的强度。同时 刺激茶树蓬面发芽平均率,多采名优茶。4. 成年茶园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目的是茶树优质丰产高效关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减少肥土流失;二是熟化 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三是创造适合茶树根系伸长的土壤有机质环境和土壤结 构,改良土壤有以下几条措施。(1) 行间铺草:可用麦草、秸秆、山草,每667川每年15002000熄铺入行间,厚度以 不露土为度。麦草和秸秆无农药残留的,可在投产茶园中使用。(2) 茶园耕作:生长期间,结合绿肥刈割。行间每年浅锄草45次,深810 cm,结合茶 树修剪,施底肥深耕1次,用小型耕整机进行深耕2025 cm。(3) 间种绿肥:幼龄茶园春季可间种玉米、棉花、黄豆;秋、冬季可间种小麦、黑麦草、 豌豆等,成年茶园可利用行间间种地瓜、土豆、红薯等坎边绿肥。间种绿肥时要注意三点: 一、适时播种;二、适量追肥;三、及时刈割埋青。(4) 增施有机肥:每年秋末,茶树停止生长后,采用单相轮耕整机进行深翻一次,进行基 肥下施然后将绿肥一起施下覆土盖实,利于改土和有机质改善,提高土壤疏松度的目的。5. 成年茶树肥料计划 根据植物生理需肥连续性、阶段性、转换性养分贮存再经缓慢吸收利用的特点,因地制宜计 划一年的肥料培养计划使用。茶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注重肥料培养力,各种营养元素平 衡使用。在肥料选择、使用方面注重肥料对环境安全性,使茶叶优质丰产及环境安全具有持 续性。(1) 成年茶园底肥数量:茶园基肥以养分较齐全的有机肥为主,兼顾提高地力、熟化土壤。每年秋后开沟深度约1520 cm, 般施饼肥和厩肥。厩肥要经无公害化处理渥堆发酵、杀 菌后才宜使用,每66710001500 kg;或饼肥和生物有机肥200300 kg。茶园追肥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结合茶树生育规律一年使用34次,投产茶园以春、秋两季为主,春、 夏、秋三季追肥比例为30: 40: 30,投产茶园每次施用量折合纯N不得超过13 kg,追肥每 年最高用量折合纯 N 不超过 60 k。(2) 幼龄茶园施肥用量:当年茶树的肥料用量是成年茶树的 1/4;二年茶树是成年茶树的 1/3的使用量;三年茶树是成年茶树追肥量的1/2每次追肥施后要立即进行回土覆盖,以免 挥发失去肥效,这样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流失。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可以结合采茶前期 喷施叶面肥1次,一般在采摘前15天停止使用。6. 成年茶园病、虫、草、冻害防治管理 茶园虫害以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叶螨类为三大优势种群;鳞翅目类有尺蠖、茶毛虫、 茶斑蛾、黑毒蛾四大优势种群害虫,但仅局部发生;绿盲蝽、蓟马、介壳虫等个别年份发生 较重,但没呈上升趋势。(1)害虫发生时间:茶小绿叶蝉和蚜虫、茶叶螨类数量一般是双峰型,偏向每年春茶后期 产生为害,其种群数量5月下旬进入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主要危害夏茶;六月中旬进入 梅雨期,受连续强降雨影响,虫口上升得到抑制,危害较轻; 6月下旬至7月中旬雨量减少, 害虫有上升种群趋势; 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进入伏旱高温季节,虫口减少。立秋过后, 8 月下、9 月上旬气温逐渐变得凉爽,虫口开始增加,9 月下旬末,逐渐进入第二轮虫口高 峰;10 月下至11 月上旬气温逐渐降低,虫口数量明显减少。(2)病虫害治理具体措施:茶园的病虫防治应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原则,应用生态学的方法, 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以适 当的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技术,可使用植物源农药以及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从而保 证茶树正常生长。 保护茶园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构造茶园生态平衡。采用植树造林防风护林建设布局规划, 增加茶园周围植被,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杂草滋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 的生态环境,加强茶园自身调控能力。 农业防治管理,加强茶园栽培技术。新建茶园应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增强土壤肥料培 养管理,培养壮树。采茶季节要及时分批次采摘,对成年茶树百叶害虫率未达到防治指标同 时要注意强采、多采。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适当中耕,破 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勤除草及时排渍和灌溉,有利于病虫害的基数降低。 生物农药防治,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切合时效使用好生物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有 苦参素、盯、阿维菌素、绿丹和茶尺蠖多角体病毒制剂等防治茶尺蠖、茶毛虫、黑毒蛾、茶 斑蛾等鳞翅目类害虫(食叶类幼虫);用白僵菌防治和粉虱真菌制剂防治像甲虫、卷叶蛾、 蚜虫、薊马、叶蝉。根据GMP食品管理条例体系,可选择植物源农药有苦楝素,除虫菊和 鱼藤酮对鳞翅目类害虫(食叶类幼虫)和叶蝉、蚜虫、黑刺粉虱、螨类(吸收汁液性成虫) 有一定的防效,但在害虫达到防治指标时才能使用,有条件企业可选用矿物源农药对螨类、 介壳类、苔藓类,茶树下端部位进行药物湿透喷洒防治,效果较好。每年秋末、春初喷洒石 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将茶园和周边绿化进行全面消毒清理,但应在冬季封园和非采茶季节使 用。 物理防治,使用多方面手段进行治理。利用成虫(蛾类)趋光性弱点,发展震频试电子杀 虫灯进行趋光性诱杀茶尺蠖、茶毛虫、黑毒蛾、茶斑蛾等鳞翅目类害虫(食叶类成虫);利 用春天和夏天交接气候和降雨量,用色板信息素将卷叶蛾、蚜虫、黑刺粉虱、薊马、叶蝉、 伊蚊实现麻痹诱杀;采用辣椒水、糖醋、牛奶诱杀地下害虫(蛴螬、白蚁、地老虎、蟋蟀) 等。 保护天敌资源,利用生物链以虫治虫调配能力。首先给害虫天敌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招 引和保护喜雀、画眉、八哥、斑鸠、鸽子、啄木鸟等益鸟类进园捕食害虫,人为释放,增加 天敌数量,可将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建立种群数 量,这样可增加害虫天敌繁衍生息食物链。(3)茶园杂草管理:茶园杂草主要影响幼龄茶园,次年新茶园人工拔除杂草和茶苗根际小 草,禁止采用松土除草,以防茶苗根系松动造成死苗;每年5 月中旬进行第一次除草;6 月 下旬进行第二次除草;8 月上旬进行第三次除草;9月中、下旬进行第四次除草。每次除草 应除尽、除透,以防杂草结籽飘移;对23足年茶园采用铁锄或镰刀刈割,但铁锄除草对 成年茶园根系危害较轻微。(4)成年茶树病虫害草管理:茶园病、虫、草综合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调控。”从整 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协调运用各种调控措施,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兹生的环 境,为天敌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尽可能的减少农药使用次 数,将农残有害物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5)成年茶树越冬管理:5 年以上茶树也基本成园封闭,绿化带风景树也随之成年长大, 可挡风抵寒,这时茶树可实行常温越冬,在霜降到来临之前进行防冻液喷晒,然后进行两层 遮阳网铺盖结合遮阳网下面铺盖麦草或山草等,铺盖厚度以不露茶叶为宜,这样可防止风冻、 霜冻和雪冻;但在零下 15北方地区,要进行防冻剂喷洒和山草覆盖措施,然后盖上小拱 棚,薄膜上面覆盖无透光表现遮阳网。同时在茶园主道、支道、干道、地角燃烧火把可防止 倒春寒干冻袭击,成年茶树需要重施有机肥和土壤培土,这样可增加茶树抗寒抵抗力和寒冻 耐受力。7. 水分管理茶树一年四季生长所消耗水分的需要850 mm以上,降雨量低于600 mm茶树生长不良出现了长 势缓慢,并且出现根系发黑、腐烂,缺少细白的吸收根,茶树生长缓慢,芽稀、叶薄、易发 虫、落叶、分枝少,产量低、甚至枯死,茶叶自然品质差,在山东发展种茶要实施设施农业 技术,发展自动喷灌,使茶树在不缺水情况下生长这样既能提高产量和茶叶自然品质;而山 东本来就是个缺水少雨地方,随着人口增多和工业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海洋水温上升,形成 全球气候变暖,形成南涝北旱异常气候年年发生,种植茶叶不能望天收,要使茶树不受自然 条件约束下健壮生长,要加强茶园水利灌溉设施新建,让全区茶园覆盖自动滴灌或微喷,使 茶树逃避自然生长缺水习性,当然,浇灌水再多不加以保管,也是无济于事,茶园水分管理 以保水为主,一般要求耕层土壤含水量7585%,保持茶树正常发育;增加茶树周边植被 覆盖率,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源。土壤行间铺草是一项很好的保水方法,当根系层 土壤含水量降低到 65%以下时,茶园应及时引水灌溉。确保茶叶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水质 要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夏季梅雨期时雨量增多应及时排渍,以免积水出现烂根现象发生死苗。四、设施大棚应用及管理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设施农业已成为国际农业领域研究的热 点,它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周年均衡生产,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而且 还可实现非适宜地区生产,大幅度提高土地、水和光热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产、 优质、高效农业。20世纪80年代设施农业开始应用于茶叶,当时主要应用于江北茶区的茶 树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设施茶叶可以人为调节和改善茶树生产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理、生态环境,改善茶 叶品质,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在长江以北的茶区发 展迅速,在长江中下游茶区也有应用。1. 设施茶叶发展历史 我国茶树设施栽培的发展历史较悠久,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又发明了人工降雨机及灌溉机 械、机动喷雾器等,应用简单设备改变茶园小气候和土壤湿度。80 年代前引起人们重视, 我国茶区开始发展机械喷灌和滴灌新技术。在江北茶区苏、皖、鲁等省部分重点茶区已示范 试验应用塑料薄膜小拱棚、大型拱型或屋脊形大棚覆盖栽培茶树,生产早春名优茶。 1987 年至1993年我国西北的陕西汉中茶区成功运用薄膜密闭繁育良种茶苗。1995年由“全国名 优茶开发项目协作组”于浙、粤、鄂等茶区,研究应用遮阳网育苗或栽培名茶。2. 设施茶业的优势(1)提高茶苗成活率,加快良种繁育进程 由于茶苗幼年阶段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适应能力和抗性均较低,而且设施内的环境可调控, 可以抵御造成茶苗死亡的冻害、寒害和干旱等,从而确保茶苗成活,加快良种繁育。 王世斌等(2009)对南京地区茶树设施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连栋塑料大棚进行 设施栽培扦插茶苗,其茶苗成活率比露天常规栽培出成活率要高 12%。浙江金华县孝顺茶 场苗圃使用遮阳网和地膜扦插茶苗试验结果,地表温度提高4.3C,棚内湿度提高8%,且 设施具有保温保湿作用,提高苗木出圃率和苗木质量。浙江其他茶区试验还表明,插后60d 的发根率和次年出圃苗率分别达 54.1%和 73.7%,与竹帘覆盖对照,分别提高 46.3%和 34.1%。湖北茶区试验,苗圃用遮阳网覆盖比竹帘覆盖,平均每亩纯收入高 1503.5 元,增 收53.4C。研究人员在陕西汉中用薄膜覆盖密闭短穗扦插茶苗试验,棚内平均气温、地温均 比常规高45C,使茶苗提早愈合、发根,愈合率高6.66.44%,成活率为9193%,出 圃合格率达8590%;可以提早一年出圃,定植成活率提高3050%,每亩(约666.7 茶园可省成本100200元。( 2)实行反季节栽培,提升早春茶品质。 因设施栽培起到了保温作用,茶叶开采期比露天茶园提早,冬季气温低开采期提前更为明显, 纬度越北的茶区设施优势越显著,在山东省莒南县和日照市就有提前 80 天左右开采的。塑 料大棚茶园能避免冬季霜冻危害,特别是春季“倒春寒”对萌动新梢芽叶造成的伤害。春季 名优茶产量可比棚外茶园增加1.5倍以上,产值增加3倍以上。冬春茶园覆盖塑料大棚,棚内比棚外平均气温高310C,地温高4.95 C,活动积温(从 1月至春芽萌动增加)200C左右,空气相对湿度高815%,茶芽早发、早采,不同试验区 分别提早开采10、20、30天,茶叶产量提高1516.8%,产值增长近一倍,投入产出比为 1:1.79 至 1:3.2。特别是名优茶区和北方茶区的大棚植茶成效更为显著,山东临沭县的大棚 茶园,自1994年至1996年每年均提早于2月 15日前后采制特级玉山春芽,每千克均价达 1200至2000元,平均亩(约666.7 mJ产值为19700余元,第一年就收回全部投入(全国 名优茶开发项目协作组, 1997;周玉璠, 1998)。早春时,设施内气温回升更快,且具有保温作用,提高了室内积温,促使茶芽提早萌发、新 梢芽叶快速生长提前、叶量增多、嫩梢百只芽头增重等,使得早春茶产量能够大幅度增加。 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茶树发芽时间和展叶期均早于露天栽培,可提早14 d以上发芽;4月份 设施栽培茶树新发的芽叶嫩稍长度较露天栽培平均超出1.5 cm,树势的真叶量也增多;新梢 生长快速,且高速生长期长;设施内的新发的嫩梢百只芽头重量较露天栽培高出2.9g(王世 斌, 2009)。茶树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能得到提前,年生长期延长,既能增加早春茶产量,又能提 高全年茶叶产量,有利于名优茶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改善成分内含物,提高自然品质 黄华林等(2005)研究显示,设施茶园的栽培环境能够提高春季绿茶的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 含量,降低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以及酚氨比。金珊等(2009)的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菊 花春品种),而且设施栽培的春茶五种主要儿茶素总量低于常规栽培,但儿茶素品质指数有 明显提高;GC-MS分析成分共鉴定出57种香气物质,其中设施栽培的有51个组分,比常 规栽培多 7 个,且其中 2 种主要香气物质和香气特征物质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 差异较大;设施栽培茶叶感观品质略优于常规栽培。究其原因在于,设施茶园内光线弱,太阳辐射透过率在 3560%之间,有利于茶树体内氮 素的代谢,不利于碳素的代谢,因而茶多酚、糖类积累较少;设施茶园湿度大有利于氨基酸 的积累;设施茶园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因而水浸出物总量较高;而 且设施栽培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茶叶香气内含物质或香气形成途径的影响,有利于茶树体内低 沸点香气物质的形成和积累。(4)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升夏秋茶品质 根据夏秋季节茶叶特点和现状,灌溉和遮荫是夏秋季设施茶业的两大主要方面。 喷灌:喷灌能及时适量地调剂茶园水分,改善茶园小气候,协调茶园水、肥、气、热状况, 可以促进茶树生长发育,提高茶叶品质。1978 年杭州茶叶试验场试验表明:喷灌有利于主 要有效生化物质的提高,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1980 年潘根生等人研究表明喷灌可以提高 鲜叶嫩度,促进鲜叶品质的提高。1983 甚介国等研究表明喷灌不但能提高茶叶产量,且对 提高茶叶品质也有一定的作用。2000 年李德信等研究微喷灌在山区茶园的应用效果,具有 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 遮荫:夏秋季节,茶园采取适度遮荫,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改变茶树的光照强度,降 低茶树蓬面温度,促进茶树对氮、磷、钾等矿质养分的吸收,能使叶片叶绿素、氨基酸和咖 啡碱含量呈不同程度的提高, 茶多酚含量降低,还可以改善香气组成分,从而改进夏秋茶品 质。1997 年湖南省欧阳规香等研究表明,遮荫改变光照强度,能调节碳氮代谢平衡,在透光率为4050%时,有利于绿茶品质的提高。广东茶区夏季应用遮阳网,光照度可降6169%, 气温降12C,土温降0.8C,相对湿度提高6%,芽叶柔软,茸毛多,芽叶嫩度提高;湖北 茶区夏天用遮阳网的茶园,茶树发芽率增10.2%,提高100芽1芽3叶重量约7.1g%,制成 “碧叶青”茶叶,进行了审评获得了高分(周玉璠, 1998)。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1998)大棚覆盖技术表明,夏、秋季盖遮阳网降温增湿,有效地缓解 了高温引起的热害和茶树滞育现象,改善茶叶品质,提高成品茶等级。2004 年福建省茶所 研究张文锦等对茶园遮荫生态效应研究表明遮荫显著改善了夏暑季茶园的水热条件,能够避 免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对茶树造成的热害和干旱造成生长势缓慢旱害,降低杂草的生长。1990 年浙江农业大学沈生荣、杨贤强等研究得出,遮荫的蒸青绿茶香气中含有露天茶没有的0 -檀香醇和苯甲酸及其所生成的酯,且除低级脂肪族化合物外,其他香气成分明显提高。2000 年浙江农业大学“董尚胜”等研究发现遮荫夏茶中芳樟醇、香叶醇等游离香气量的增 加较为明显。 2000 年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周正科等研究表明适度遮荫利于氨基酸的积累,氨 基酸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其他设施:地膜覆盖据中茶所朱永兴试验报告,湖南祁阳79月为当地茶园土壤干旱期, 经采用在茶园行间铺盖地膜设施后,与对照相比减少地表雨水透流量21%,土壤015 cm 处湿度增加2.8%,1530 cm处增加1.88%,地温5 cm以下降低0.3C,减少水分蒸发,提 高土壤湿度,可达到保水防旱、防杂草效果。茶园滴灌:在塑料大棚内应用塑料薄膜带状软管打输水孔的滴灌,既满足水分需求,又有效 控制棚内空气湿度、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益好。3、设施茶叶管理技术参数与前景和展望(1)设施茶叶技术反季节大棚生产茶叶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茶农和企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 生产中,由于没有有效的温控设施,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无法很好地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 特别是遇到持续的低温和高湿天气,大棚内的茶叶会受到冻害和各种菌斑病害,会严重影响 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会出现绝收。应用大棚水温空气调节器后,可根据生产情况、天 气情况,进行人工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有效防止低温冻害和高湿病害,这样不仅能确保的 大棚内茶叶的稳产高产,而且可大幅度降低农药用量,为生产有机茶叶生产创造了条件,一 般12年可收回全部的设备投资,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明显的。(2)分体设计,机构合理采用冷、热源与空调交换器分体设置,结构紧凑、空间布置灵活、 占地面积小,可不占用棚内生产空间。 节能高效温度适宜A. 供热水源采用的燃煤采暖炉,为舌板式复合热交换结构,具有换热面积大,燃煤能 利用率高,且制热能量大、体积小、比传统采暖炉节煤50%以上。B. 采用复交换管片式水温换热器,换热能量大,出风口温度适宜,既充分满足大棚升 温、降温的能量要求,又解决了出风口温度过高引起的芽叶烧伤现象,更利于大棚内生物的 生长。C. 复交换管片式水温换热器,可最大限度得利用地温资源,其制冷进出风温差是传统 水温空调的两倍。 超强送风、调节均匀 采用超强送风设计,配合柔性风管,使大棚空间内空气调节更均匀。 壁挂是柔性风管壁挂是柔性风管,可不占用棚内的生产空间和交通空间,且拆装方便,是用寿命长了、造价 低。 补充新风,补充C02 采用中央空调设计,可对棚内空气进行调温更换,自然补充二氧化碳。防止化学方法补充 CO2 出现的过量和不均匀引起的植株早衰现象。 模拟自然送风 通过均匀的压力送风系统,可有效形成棚内空气微循环,减少叶面结露,降低病害发生,减 少农药用量,为有机茶叶生产创造了条件。 价格低大棚用空调器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的空白,其价格仅是大棚用热风炉造价的3050%。 安装方便,快捷 设备的主、副机采用耐热胶管连接、安装方便。(3)技术参数型号:KNF110/330送风量:1800 3 /小时,制热送风温升:50C,制冷送风温升:-14C。二氧化碳补充量:0.6 kg/小时。制热能力:33kw、制冷能力11kw、风管直径220 mm、送风距离60米。大棚面积:666.7 (815C),电机功率:1.1KW、耗煤量:2.5 k/小时。制冷循环水量:2 3 /小时。( 4)前景和展望 我国茶区广阔,冬寒夏旱是影响茶树生长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一轮茶叶科技发 展中,必须加强设施栽培新技术,高科技温室工程玻璃、日光温室和配套栽培新技术的专项 研究,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设施栽培条件下,可以提早名优茶开采时间,提高早春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 益;而且设施具有保温、防霜、防冻功能,能避免冬季霜冻危害,特别是春季“倒春寒”对 萌动新梢芽叶造成了冻害,在环境调控和管理等方面容易人为加以控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而且,人工创造环境、全过程自动化种植,是廿一世纪设施农业在茶叶生产发展主要方向, 是一项值得发展的应用新技术。小结植茶要求首先选在无三废污染地区,同时远离居民区和交通主干道;土壤先检测化验,确保 土壤无重金属,土壤PH值和水源在5.4以下;新植风景树后植茶苗;开垦时要按标准进行 开垦;选一些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种,并且要求耐寒性强的品种;植茶时要注意苗木运输 保湿和栽种时技术细节;新植茶园新建 23 亩设施大棚栽培实验,将茶苗在大棚里面驯化 45年左右,揭去大棚进行小弓棚覆盖23年,然后将茶树进行常温越冬,茶树常温越冬 要进行防冻措施管理。当然,大棚对茶叶生长期驯化要进行设施配套如浇水涵养量、积温观 察、温差时间值、增氧浓度、补光综合性、耐肥性、病虫的治理等多项技术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