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195101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信息工程系2010-04-28通信技术专业论证报告一、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1开设通信技术专业是三门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信行业是我国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行业迅速发展, 通信企业对通信技术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随着 3G、NGN、IPTV 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及电信行业对国际开放。经分析预测,“十一五”期间全 国通信技术人员至少出现 130-150 万的人才缺口,我省三年内,通信技术专业技 能型人才缺口约10000 余人/年,三门峡地区及周边区域通信技术专业技能型人 才缺口约 1000 余人/年。此外,目前我省通信企业从业人员 10 万,约 60%没有 取得从业资格,需进行通信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另外还有新技术培训、 管理知识的培训、关键岗位资格培训等等,可见,我院通信技术高素质技能性人 才的培养非常符合三门峡地区社会工业发展的规划,是对中原崛起第一梯队人才 战略的最好响应。2开设通信技术专业是我院计算机专业群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院自2001 年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来,目前已经形成以计算机应用 技术为主,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为辅的专业群,相关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 均在 98%以上,其中约 20%的学生在黄河金三角的通信技术相关岗位就业。就业 信息显示,紧紧围绕主干专业,加快专业转型升级,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 满足专业群发展的需要,避免孤立发展,有必要吸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成功经验, 创办通信技术专业。3开设通信技术专业得到行业专家的普遍认可为筹建本专业,我们与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达成 了合作协议,并邀请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总经理杨建军、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 司副总经理郭越朝等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的座谈,专家一致认为我院开设通信技术专业符合三门峡地区通信业发展的需 要,是顺应三门峡地区发展潮流的。因此,无论是社会人才需求,还是专业群发展的需要,通信技术专业都有开 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人才需求预测情况通信技术,是构成现代信息社会三大技术之一,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神经中 枢,通信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综 合国力的强弱,代表了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通信产业的发展是当今最具 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通信技术人才是我国需求量最大的八大类人才之一。在移动通信系统方面,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公司的网络覆盖已经达到了很高 的程度,中国联通公司号称其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98%,那么基站的日常管理和 维护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基站的稳定的工作是我们移动通信系统稳定工作的基 础、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优质移动业务的前提。随着基站在维护和管理 方面走向专业化、正规化,大批经过职业培训的基站维护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 在 2006 年,基站建设与维护方面的人才中,维护人员占了 60%的比例。基站建 设人才需求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各个工程公司对3G基站方面的人才大大 增加。为了抢占3G基站建设的制高点,未来的人才储备至关重要。2006年,3G手机的销售量达1亿部,而2008年将翻一番达到2亿部。在 3G终端的制造、销售和维修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在3G终端的销售方面, 需要大量既具有专业通信知识又具有营销实践能力的人才来开拓市场。伴随 3G 步伐的加快,市场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的通信人才 将成为市场的宠儿。保守估计3G有50万人才的缺口,有的专家认为3G能带来 100万的就业市场。综上所述,充分说明了我院设置通信技术专业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也是完全 可行的,随着学校建设的不断发展,办学条件的逐步完善,教师素质及技能的不 断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具有实力、有特色、有前景的专业。三、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学生的全面 发展要求为依据而制定的。本专业培养大学专科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要求相适应的,既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有从事通信技术 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工作在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现代电 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与通信技术相关的产品生产(工艺、调试、检测、维修)、 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 基本规格1. 知识结构 :(1)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 ,具备较丰富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 掌握必备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及接口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电路、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及通信原理、通信 系统的基础理论。(4) 掌握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电路设计、制作、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 巧。2. 能力结构 :(1)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借助工具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2)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3) 具备解读电子电路系统原理图,查阅技术资料,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自学 能力。(4) 具有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 体育锻炼合格标准。3. 技能结构 :(1) 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分析、仿真的能力。(2) 掌握一般电子线路和通信电路的检测、调试、维护和管理的专业知识。(3) 初步了解通信系统、网络设计分析及安装调试,具备工程设计和制作的 基本识别能力。(4) 掌握电信市场调研和进行业务开发的方法。(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设计、实验调试等基本技能。4. 素质结构 :(1)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扎根基层、艰 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 德和职业道德。(2)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 情趣。(3) 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能力。(4) 具有适应专业岗位,适应工作、生活环境,勇于面对社会竞争,积极 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四、主干学科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持续发 展能力课四部分组成。课程修读形式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基本形式,选修又分为限 选和任选两种形式。专业限选课是指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所限定选修的课程 , 学生选择该方向后,必须修完该方向的所有课程,原则上学生只能修读一个专业 方向。专业任选课是指学生修读专业课程后再拓展专业知识面时可任意选修的课 程,学生选修专业任选课的学分不得低于3学分,专业任选课的开设由专业根据学 生需求而定。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 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实验、实习、实训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劳动实践、暑期专业自主实训、顶岗实训等教学环 节。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1. 电工与电路应用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路的基本理论,达到正确使用 常用小规模、中规模集成电路,了解大规模集成电路,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掌 握合理选用有关器件的基本方法,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有关的技术工作奠 定了必要的基础。教学内容有电路与电路应用基础,正弦交流电路及其应用,三相交流电路及 其应用,简单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及其应用,数字电子电路及其应用,同时 也涉及诸如放大、整流、滤波、调制、解调、抽样、 D/A 、 A/D 转换等典型技 术。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林平勇著。2. 计算机硬件与外设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 标,使学生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 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掌握常见外设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能理 论联系实践,在掌握计算机硬件及外设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 见的故障。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该能够制定计算机配置与选购方案、熟练组 装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维护,以 适应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的要求。本课程选用自编讲义计算机硬件与外设主编:鲁晓辉 目前已经完成初 稿编写 预计2010年8月印刷3.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 本方法,具有程序开发、设计、编辑、编译和调试的能力,掌握3语言的基本语 法知识,培养学生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教学内容: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基本输 入、输出和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 指针,预处理命令,宏定义,复杂数据类型,文件等。本课程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4. 通信原理本课程介绍数字终端编码技术语音信号数字化、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PCM30/32 系统、准同步数字体系( PDH )、同步数字体系( SDH )、数字信号 的传输。其中数字传输系统包括 :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基本理论、基带传输的 线路码型、基带数字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再生中继传输性能分析、高比特率数 字用户线( HDSL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本课程选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信原理,丁龙刚编著。5. 现代通信技术本课程介绍同步数字体系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卫 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领域的基本技术。要求学生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能将所学通信基本理论串接起来,形成 “ 全程全网 ” 的通信系统 概念。本课程选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通信技术,孙青华著。6.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交换的基本原理,交换技术的分类及交换技术 的演进过程; 2.各种交换单元及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3.电路交换 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及程序控制原理; 4.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 理; 5.ATM 交换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6.IP 交换技术;7.光交换技术。本课程选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劳文薇著。7. 移动通信技术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移动无线信道信号传输特征,以及适合此信道的调 制技术。介绍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组织方式以及第一代(模拟)和第二代(数 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介绍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为学生 将来从事移动通信网的系统设计、网络优化和相关技术的开发打下基础。本课程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金明著。五、专业筹建情况1. 专业定位准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通信行业需要 大量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尤其需要具有一定通信工程能力、通信系统维护能力、 设备检修能力的实用技术型人才。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及对毕业生的就业调查,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可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如下:(1)通信施工工程的安装、调试、维护岗位(2)通信相关产品(如3G)的检修、测试、营销岗位(3)通信终端产品售后服务的技术主管岗位(4)通信业公司的网络运营岗位(5)各类通信制造公司的技术岗位因此,通信技术人才就业面广, 在通信相关单位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立足 点:工程施工、系统维护、设备检测及维修、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网络运营、 设备生产及调测等都是通信技术人才的发展方向。2. 专业群发展完善我院信息工程系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专业,这些专业已经发展成熟,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01年开设以来, 在学院率先实施了 “2+1”和“岗位主导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院 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多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通过与省内外企业合作, 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特色之路。计算机类专业就业率高,专升本上线率达到 100%,专业群的健康发展为通信专业的开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学校现有条件充分(1)实训条件我院拥有校内电工电子实验室、EDA实验室、网络工程实训室、计算机实训 室,数字电子实训室、手机维修中心等等,目前基本能够满足该专业的教学科研 和实习实训的需要。例如通信专业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能够在电工电子实 验室完成;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技能培养能够在网络工程实训室完成等等。学校 建有三十多个多媒体教室,充分满足专业教育教学的需求。我院与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建立了深入的合作 关系,确立了校企双赢的办学模式。专业依托移动、联通公司进行教学、实习、 实训,核心课程由企业的技术专家在企业内部为学生讲授,让课堂走进企业(如 通信工程设计与案例、移动基站设备与维护等课程的讲授、实训都在移动、联通 公司的基站和机房内完成);学院可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资格培训、配合企业技 术人员进行技术研发。(2)师资情况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 1 名,其中硕士 4人,在读硕士 7人,教师学科类型齐 全,学历层次较高;副教授 1 人,讲师 4 人,均为双师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梯队分布合理。另外2009 年引进全日制研究生两名,分别是通信专业和模式识 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能够胜任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聘教师 5 人,均是 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中国联通三门峡分公司的技术专家,他们既有工作实践 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3)图书资源我院拥有与专业相关的图书 15000 余册,图书资料中的电子电路技术类、通 信理论类、通信工程类、设备测试维修类等相关图书资料比较齐全,学院开通了 中国知网,并与中国移动三门峡分公司和三门峡市图书馆签订了图书资源共享协 议,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师生查阅需求。4. 就业前景良好截止到 2009 年 8 月底,计算机类专业已毕业学生达到 1000 余人,在豫西地 区从事通信相关行业的有近 200 人,比例达到了 20%。与本地通信行业专家座谈, 了解到三门峡市及周边地区通信类相关岗位缺口较大,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同时 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计算机类专业与北大方正、华硕电脑、罗技科技等公司 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综上所述,我院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拥有丰富的校内外软硬件资源和层次 较高、分布合理的师资队伍,能够较好地完成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