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你能向同学介绍一 下诸葛亮的事吗? 成都武侯祠对联匾额选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 (过厅对联 )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 ) 勤王事大好儿孙 ,三世忠贞 ,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 ,千秋涕泪 ,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 ) 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 三顾茅庐 隆中对策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 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 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 张。 诸 葛 亮 , 字 孔 明 , 东 汉 著 名 政 治 家 , 军 事 家 。 曾 隐 居 隆 中 。 三 顾 茅 庐 后 为 刘 备 奔 走 效 劳 , 奠 定 天 下 三 分 基 业 。 因 足 智 多 谋 、 运 筹 帷 幄 为 蜀 汉 政 权 鞠 躬 尽 瘁 , 在 历 史 上 享 有 盛 名 。 蜀 汉 建 兴 五 年 , 他 率 师 北 上 伐 魏 , 出 师 前 写 下 了 传 唱 千 古 的 表 文 出 师 表 , 向 后 主 陈 说 了 自 己 的 请 求 和 愿 望 , 被 誉 为 智 慧 的 化 身 , 忠 臣 的 代 表 , 人 臣 的 楷 模 。 文学常识部分: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 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 心,或献攻略之策。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 少。唯独诸葛亮的 出师表 不仅存之典 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 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 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 刘禅年号)五年( 227年)第一次出师伐 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 猇 (xio)亭(现在 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 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 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 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 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 以实现先帝的 “ 北定中原 ” , “ 兴复汉室 ” 的宏大理想。 出 师 表 诸 葛 亮 * 听 录 音 整 体 感 知 课 文 * 疏 通 字 词 正 音 释 义 * 给 下 列 字 注 音 崩 殂 ( ) 陟 ( ) 罚 臧 ( ) 否 ( ) 恢 弘 ( ) 庶 ( ) 竭 驽 ( ) 钝 ( ) * 解 释 下 列 成 语 妄 自 菲 薄 计 日 而 待 三 顾 茅 庐 * 参 照 注 释 理 解 课 文 大 意 c zh zng p hng sh n dn 随 便 地 看 不 起 自 己 计 算 着 日 子 来 等 待 诚 心 地 再 三 地 邀 请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 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 州 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 志之士 忘身 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 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指 刘备 。因刘备此时 已死,故称先帝。 指没完成帝业。 半路 指皇帝死亡 . 殂, c 指 蜀汉 力量衰微, 处境艰难。 的确。 时 不顾自身安危 连词,表 推断原因 优异的待遇。殊,不一般,特异 。 扩大圣明的听闻。开张,扩大, 与下文“塞”相对。(广开言路) 光大 留下的美德。 发扬扩 大 随意看轻自己 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 失义,失当,违背大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不宜 异同 ;若有 作奸 犯 科 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 昭 陛下平明之 理;不宜 偏私 ,使内外 异法 也。 提 拔 惩罚 表 扬 批评 p 偏义复合词,不 同 干坏事 条令 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 或受奖。论,判定。 显示 公平 严明 治 触犯 偏袒,有私心 刑赏之法不同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 祎 、 董允 等, 此皆良实,志虑 忠纯 , 是以 先帝 简拔 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 以 咨之,然后施行 ,必能 裨补 阙漏,有所广 益。 y 志向 思想 忠诚无二 因此 选拔 给予 挑选 提升 我 全部 Z,咨询 一定能 b,补 同“缺”,缺点 疏漏 增益 将军 向宠 , 性行淑均 , 晓畅 军事,试用 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 议举 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行阵 和 睦, 优劣得所 。 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良。均,公正 。 明达,通晓。 建议,推举 行 , hng, 军队 能力好坏各得其所,即用人得当。 亲 贤臣, 远 小人,此 先汉 所以 兴隆 也; 亲 小人, 远 贤臣,此 后汉 所以 倾颓 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 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 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 计日 而待也。 亲近 疏远 西汉,东汉 倾覆,灭亡,衰败。 兴盛 没有不 为国而死的气节 ,(以死报国) 数着日子,(为时不远) 忠贞 优秀 亲贤远佞 臣本 布衣 ,躬耕于南阳, 苟全 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 于诸侯。先帝不以臣 卑鄙 ,猥自 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 感激 ,遂许先帝以 驱驰 .后值 倾覆 ,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 尔来 二十有一年 矣。 平民 亲自 耕种 苟且保全 名声远扬。 地位、身份卑下,见识鄙野。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Wi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驾屈就。诸葛亮认为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 对刘备来说是屈辱,自己不该受到刘备亲自登 门拜请的待遇。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以当世之事咨臣”的倒 装 因 此 有所感 而激动 于 是 答 应 奔走 效劳 恰 逢 危 难 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从那时以来。 “有” 同“又”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 大事 也。受命以来, 夙夜 忧叹,恐托付 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 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 奖率 三军,北 定中原,庶竭 驽钝 ,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 也。至于 斟酌 损益 , 进尽忠言 ,则攸之、 祎 、允等之任也。 死 托付 白帝城托孤 早晚 没有成效 损伤 明察 泸水,即金沙江 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草 。 激励率领 全军 希望 竭尽 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驽,劣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 (rng),排除,铲除。奸凶:此指曹魏政权。 职责 权衡 好坏 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 愿陛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 效 ,则治臣之罪,以 告先帝之灵;若无 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 祎 、允等之 慢, 以 彰 其 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 咨诹善道 , 察纳雅言 , 深追 先帝 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 临表涕零 , 不知所言 。 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效,的任务。 功效 发扬圣德的忠言 怠慢 彰:揭示。咎:罪过。 征求好的建议。诹 (zu),征询。 考 察 采 纳 正 确 建 议 深切地追念 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刘备临死时曾对刘禅说:“勿以恶小而 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面对着 表 落泪。 涕零,落泪 。 自行谋划 不知该说什么。 分析 讨论 理解 判断 一、表文中诸葛亮如何分析天下形势? 二、据此诸葛亮向后主提出哪三条建议? 三、诸葛亮在表文中表达了什么政治愿望? 理解练习: 一 .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 士忘身于外。 危 急 存 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内不懈 外忘身 欲 报 殊 遇 诚宜 不宜 (正反) 第一条建议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宜 付有司 不宜 偏私 以昭平明 之理 宫中之事 先帝简拔之臣 营中之事 先帝称能之臣 荐 贤 臣 先汉兴隆 亲贤臣 后汉倾颓 亲小人 引 教 训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 .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政治愿望? “读诸葛孔明 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 不忠 ;读李令伯 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 不孝 ;读韩退之 而不堕泪者 ,其 人必不友 .” -宋代学者赵与时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陆游 ) 或为出师表 ,鬼神泣壮烈 . (文天祥 ) 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 (郭沫若 ) 六 出 祁 山 七 擒 孟 获 禀 赋 八 斗 雄 才 虽 九 死 无 悔 十 里 堂 众 生 评 说 一 代 贤 相 两 袖 清 风 打 造 三 分 基 业 终 四 面 楚 歌 五 丈 原 长 星 陨 落 智慧化身 忠臣楷模 如 何 看 待 诸 葛 亮 * 千 古 贤 相 智 慧 化 身 忠 义 之 士 悲 剧 英 雄 郭 沫 若 出 师 一 表 真 名 世 千 载 谁 堪 伯 仲 间 陆 游 * 三 顾 频 繁 天 下 计 两 朝 开 济 老 臣 心 杜 甫 * 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 长 使 英 雄 泪 满 襟 杜 甫 * 状 诸 葛 之 多 智 而 近 妖 鲁 迅 * 鞠 躬 尽 瘁 死 而 后 已 后 出 师 表 诸葛亮故事汇萃 三顾茅庐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 曹操 坐据朝廷, 孙权 拥兵东吴,刘备听 徐庶 和 司马徽 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 关羽 、 张飞 带着礼物到隆中 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 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 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 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 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 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 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 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 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皇朝 。 三国演义 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于是后世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 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 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 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 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 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 著名的 隆中对 。 三 顾 茅 庐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 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 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 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 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 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 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 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 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 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 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 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 驳得有口难辩。 舌 战 群 儒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 让诸葛亮赶制 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 委托,理应照办,并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 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 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 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下令 说,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来 船射箭。太阳出来了,雾还没散。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 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10万支箭“借” 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草 船 借 箭 出师表感悟 恍然,错觉那是一个远行的父亲对留在家乡的儿子的谆谆教诲。 然而,篇首的“臣亮言”三字,又无情地表明了 这只是一个出征的臣子向君父所上 的奏章而已。 从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危机到”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规劝,诸葛之心 可谓人神共鉴。其一生擒孟获定南方,出祁山伐中原,的确做到了他所许下的“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誓言,自己一生苦心扶持的蜀汉王国,在他死后仅二十来年, 就败在了自己 曾给予了无限希望的君主刘禅手上, 刘禅的平庸无能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是人所共知的,连先主刘备临终向诸葛托孤,也 不得不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自取” 刘备的意思似乎是说,如他的儿子刘禅不能胜任的话,诸葛亮可自己做蜀国之君。不 少人读书至此,都称赞刘备的宽宏与气度。实则大缪也!这一招正是刘备把诸葛亮推向死 心塌地地为他的傻儿子卖命的一条毒计。以刘备一生之虚伪狡诈,安能不知诸葛亮知识分 子气质中的那种恪守臣道,投桃报李的愚忠思想?岂不知自己的儿子是扶不起的阿斗?刘 备这一欲擒故纵的手法便使得诸葛亮决不敢动废主自立的心。这时,诸葛亮听毕,汗流满 面,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臣敢竭肱股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言讫,叩头流 血。 从此,以诸葛亮之智、之聪、之能,竟不得不听从与刘禅之蠢,之愚、之笨,从此, 一代贤相为了君臣父子那套鬼花样,竟把自己卖给刘家王朝,把自己的命运绑在一个平庸 王朝的战车之上。设若当初诸葛亮不为愚忠思想所有,则贤主而尽其能,甚或自立为蜀中 之主,三分天下究竟归谁之手,亦未可知也。 返回 时尚辩论 “诸葛亮”式班主任、“刘备”式班主任、 “刘禅”式班主任哪一个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