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环保道德

上传人:243949****qq.com 文档编号:1709048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环保道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环保道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环保道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环保道德撤掉垃圾桶,改变“随手扔”1让快递绿色回收成为垃圾分类“样板间”3试用期何以成为社保“盲区”6试用期不该成社保“盲区”8劳斯莱斯女司机,是虚荣的接盘侠9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有必要吗?11别人家的小区有归属感,关键在于有没有心13正视“银发族”网娱社交真需求15不必美化独居青年的“孤独感”16撤掉垃圾桶,改变“随手扔”张炳剑2019年08月28日07:56来源:钱江晚报据本报报道,杭州要逐步实现垃圾“不落地”,今年年底前,全市主要道路、商业街等区域内撤掉容量240升的大垃圾桶,后续会根据每条道路的情况逐步推进,但杭州街头的果壳箱目前暂时不会减少,未来考虑逐步推进减量。事实上,早在2016年杭州就在延安路、解放路等80条重点道路进行过撤桶的试点,取得过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将要推行的撤桶举措,并非生硬的“一刀切”,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循序渐进、有梯度的推进。从结果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受到此举的影响并不会太大,真正受影响的是沿街的商家和店铺,“随手扔”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这样做的意义是多重的。首先,它预示着杭州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街头撤桶,将会形成一种垃圾分类势在必行的态势,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民众垃圾要分类的意识。其次,从目前来看,街头垃圾桶的存在,一方面对于市容市貌及周边环境都有诸多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的力量,很难做好对街头垃圾桶垃圾分类的指导和监督的工作,但如果这个环节没做好,那么垃圾分类的推行很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事实上,取消道路上的垃圾桶,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规范垃圾分类的流程,改变民众随意丢垃圾的习惯。有人可能会担忧,现阶段这么快就推出街头撤桶的举措,会不会操之过急,民众的素质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大面积乱丢垃圾的现象,反而得不偿失。有这个担忧是正常的,毕竟以往的确出现过一些地方垃圾桶撤走后,结果成了垃圾场的事情。可是,很多事既然方向是对的,就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尤其是一些事关公共利益的福祉,更不能因噎废食。街头撤掉垃圾桶,甚至以后逐步撤掉果壳箱,是垃圾分类的必然之举。相信,大部分民众的素质都是能与之匹配的,现阶段无非只是改变习惯的问题。习惯的养成虽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只要引导得当、循序渐进,就不是什么难事。民众习惯的改变需要自我意识和素质的提升,更需要外部条件的约束。说起垃圾分类,我们便不得不提到日本。去过日本的人都会感慨日本的街头非常干净,却很少看到有垃圾桶。这是因为日本人都有一个习惯,随身会携带专门收集垃圾的袋子,自己用过的纸巾,矿泉水瓶,食物残渣都用袋子装好,带回家去。这个习惯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但这个习惯的养成,一开始也不是只靠民众的自觉性就成的。事实上,这背后是有严厉的惩处的,日本有一项“废弃物非法投放罪”,对违反者是有罚款甚至判刑的,乱丢弃废弃物者,将会被处以5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相当于67万多人民币)。当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必须要面对,比如,在撤桶之后,出现乱丢垃圾的现象该怎么办,这都需要有完备的防范及补救措施。事情尽量往前想一步,总是没有错的。让快递绿色回收成为垃圾分类“样板间”凌敏2019年08月28日07:54来源:北京青年报8月27日,菜鸟联手通达、百世在浙江全面启动“回箱计划”,首批铺设1500个绿色回收箱,推进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和二次利用。此前,菜鸟联手中通、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在上海发起“回箱计划”,首批铺设1000个绿色回收箱,助力上海快递网点绿色回收全覆盖,培养市民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的习惯。近年来,我国快递需求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由此带来的快递包装处理难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8年全国快递包裹突破了500亿个,快递废弃包装占全国城市生产垃圾总量的0.85%,在部分大中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已占到生活垃圾增量的80%。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快递包装”,推广“绿色快递包装”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解决快递包装处理难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垃圾分类,上海、杭州等试点城市已初步取得积极成效。在此背景下,菜鸟网络平台联合快递企业推出“回箱计划”,将快递包装分类回收、二次利用工作纳入城市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可以发挥特别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快递物流业走向更加绿色环保。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旨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化”既体现了垃圾分类从易到难的排序,也反映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实际操作步骤。调查统计显示,城市居民家庭丢弃的生活垃圾中,20%30%是可回收物,50%60%是厨余垃圾,10%20%是其他垃圾,1%左右为有害垃圾。快递包装大部分属于可回收物,对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回收和二次利用,从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找到了最容易进入的切口(比厨余垃圾分类回收更容易操作),直接实现快递包装(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进而推动快递包装(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城市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包括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执法部门等)、专业机构或专门企业、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企业(居民小区、快递企业等)、居民家庭和个人等多个治理主体。其中政府职能部门、专业机构或专门企业自然负有重要职责,而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企业也须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快递网络平台联合快递企业推出“回箱计划”,通过绿色回收箱对快递包装分类回收和二次利用,探索了一条产生垃圾的企业积极履行垃圾分类治理责任的新路,体现了企业在参与垃圾分类治理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追求。居民也是城市垃圾分类的治理主体,但普通居民在垃圾分类治理中到底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推动居民参与治理应重在引导和激励,还是重在约束和惩戒,对此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快递网络平台联手快递企业推出“回箱计划”,成为“家门口的绿色公益”,向前来取快递的居民建议“在这里拆包裹,把纸箱留下,等你来寄件的时候,可以从回收箱里挑纸箱免费用”。通过操作性强的示范与引导,让普通居民获得实惠和激励,不断提高参与快递包装(垃圾)分类治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种思路和做法,对推动居民参与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治理,也是有益的借鉴与启发。在行业普遍推广快递绿色包装,夯实“回箱计划”的群众基础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快递绿色回收定能打造成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样板间”。当这样的“样板间”越来越多,城市垃圾分类治理之路必定越走越宽。试用期何以成为社保“盲区”钱夙伟2019年08月28日09:19来源:齐鲁晚报8月22日,由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9显示,在入职当月或次月及时参保的企业比例达到77.5%,相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回升,这反映出企业社保合规意识逐步增强。不过,仍有19%的企业选择试用期结束后才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保,居于不合规操作的首位。这表明,由试用期未按照规定及时参保导致的试用期社保“盲区”值得各方关注。今年以来,我国社保降费力度空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并改以往只统计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从而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增加低薪群体到手收入,提升企业和职工的获得感。但好的政策设计,还需要确保落实到位。总体上说,企业社保合规意识逐步增强,但如住房公积金覆盖比例、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这其中,试用期未按照规定及时参保导致的试用期社保“盲区”值得关注,仍有19%的企业选择试用期结束后才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保,居于不合规操作的首位。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显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是一个前期考察,适应工作环境的一个缓冲,包含在劳动期限之内,因此不能因为员工还在试用期,就不给员工购买社保。对此社会保险法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劳动者遇上不给买社保情况可以去当地人社局举报。相当一部分企业未为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保,损害了员工的权益。但显然,“去当地人社局举报”的员工并不多。这是因为,员工怕因此影响正式录用,如果因为举报“得罪”企业而丢了饭碗,于员工当然得不偿失。毕竟,对许多员工来说,试用期都来之不易。而这也让企业有恃无恐,明知故犯,因此,不让试用期成为社保“盲区”,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维护员工的权益,还需要更积极主动的作为。试用期不该成社保“盲区”谭敏2019年08月28日08:10来源:广州日报8月22日,由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9显示,在入职当月或次月及时参保的企业比例达到77.5%,相较去年有了较为明显的回升,但仍有19%的企业选择试用期结束后才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保。这也说明,由试用期未按照规定及时参保导致的试用期社保“盲区”值得各方关注。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理应缴纳社保。可是,为什么还会存在试用期不缴纳社保的情况呢?试用期期间,员工和企业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设置试用期的目的也是让双方都有合法的反悔权。签约后反悔,有可能是员工的工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也有可能是企业不对员工的“胃口”,员工主动离职。因此,不少企业为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降低员工主动离职的风险,选择在试用期结束后再补交这部分社保,渐成行业“惯例”。这样的“惯例”当然是违法的。社保是国家为了保障员工的生活、医疗而设置的强制性保险。所谓强制性,就是法律法规对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双方不得自行协商,不得约定放弃。任何私自约定都不受法律保护。目前仍有企业能够违规操作,一是因为一些员工不熟悉法律,被企业忽悠;二是因为多数人为了保留工作机会,给单位领导留一个好印象,不会过多计较试用期内的社保待遇。长此以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的违法行为。试用期不该成为社保的盲区。对于新员工尤其是刚踏入社会的职场小白来说,千万别被这样的企业“惯例”所忽悠,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相关部门来说,也要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谭敏)劳斯莱斯女司机,是虚荣的接盘侠张丰2019年08月28日07:58来源:钱江晚报北京公安官方微博“平安北京”27日发布了有关劳斯莱斯女司机一案的最新信息。之前公众关心的“其他犯罪信息”其实比较平淡,反倒是那辆惹来是非的劳斯莱斯,有更多故事。8月14日,单某某驾驶劳斯莱斯在某妇产科医院堵塞急救通道,保安过来干预后她拒绝挪位,并与保安发生冲突,交警过来处理,她也拒绝挪车,“你无权让我挪车,我也没有驾驶证”。视频走红后,劳斯莱斯的京A88519车牌引起公众关注,很多网友猜测,那一定是有某种神秘背景的车牌,才能赋予这位女司机以有恃无恐的能量。北京警方公布了京A88519车牌的详细流转信息。1995年10月,这个车牌第一次登记,是一辆松花江牌微型面包车,车辆所有人是北京市民李某(女,56岁)。这个“出身”看起来并不显赫,此后,车牌进入了魔幻的流转过程。2004年,李某把车牌出售给一企业,一年后,车牌归入王某名下,2007年,王某又把车牌转让给了和某。到现在为止,这个车牌和单某某并没有任何关系。2018年,单某某的丈夫徐某买了一辆劳斯莱斯,用单某某的指标申请车牌。徐某想弄一个“好车牌”,找到自己以前的司机郭某。郭某向徐某要了200万人民币,最终找到了拥有京A88519的和某劳斯莱斯和京A88519,豪车和好牌,这才结合在一起。但是,根据政策,2018年已经无法办理车牌的转让,徐某虽然花了200万,只能算是“租用”这个车牌。此前的转让价格警方没有公布,但是这个车牌20多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特权想象”的历史,这是毫无疑问的。车牌本身没有问题,那些拥有车牌的人相信,别人会注意到这个车牌的特别,这种“注意”本身就是价值,对拥有车牌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虚荣心满足,也有可能凭借别人的猜测获利。“拥有这个车牌的人,背景一定不一般”,这样的猜测,也可能产生新的寻租机会,所以徐某才舍得为这个车牌花上200万。不管周围的人信没信,至少徐某的老婆单某某是相信了这个车牌的“神奇力量”,和交警撕扯的时候,她充满了力量感,这种力量就来源于这个车牌,或者说他相信交警会认出这个车牌。交警确实也专门跑到车前去观察了一下,很可惜,在2019年这样的视频直播时代,这件事迅速发酵,这个车牌的所有底细,也大白于天下。单某某无疑是极度虚荣和膨胀的,但是这种膨胀又是建立在幻觉和误判的基础上,本质上她与这个时代是脱节的,公务车的管理已经相当规范,没有哪个特殊部门的工作人员还会开着劳斯莱斯上街。单某某之前的那些车牌拥有者,是故事的铺垫,他们相信或者假装相信这个车牌的神器,但是却低调经营(最初只是国产面包车),同时也想转手大赚一笔。只有单某某才是真正相信这个故事的人,作为一个“虚荣的接盘侠”,她成为这个泡沫的最后一层。她甚至无法过户,只能租用车牌,这其实已经注定了这个故事没法再编下去,泡沫的破灭,或许早已注定。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有必要吗?许晓芳2019年08月28日08:04来源:广州日报 “面试时要穿得正式些,最好是正装配上高跟鞋。”相信很多女生都曾在毕业季的就业指导课上听到过类似的面试建议吧。她们其中有很多人,或出于工作要求,或受工作氛围影响,或仅仅是因为个人喜好,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就没离开过高跟鞋。穿高跟鞋,似乎在约定俗成中成了正式着装的一项标准。近日,国外一位女演员,因为不满一些雇主强制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的规定,在网络上发起了“拒穿高跟鞋运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感同身受者纷纷声援。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想拥有高跟鞋带来的美感,还得有“在刀尖上舞蹈”的勇气和毅力。很多人在穿着高跟鞋时,就算走在铺着地毯的办公室都极不舒服,更别提在烈日暴雨下过马路和挤公交地铁了。高跟鞋不舒适、不方便有目共睹,长期穿着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强制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的公司,确有罔顾女性员工个人感受之嫌。但这些公司未必只是故意为难员工,出台如此规定,想必有其具体考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提起商务精英,你的脑海中是不是马上就会浮现出西装革履、发型简洁、步履坚定的形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形象往往跟成熟稳重、可信度高的评价挂钩。在开展合作时,更多人也会倾向选择符合此类条件的合作对象。与此类似,高跟鞋也早已成为象征精致度和专业性的一个文化符号,经常作为“职场精英女性”的标配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所以,也别急着给“穿高跟鞋上班”的规定投反对票,规定合不合理,还得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来看。若是这种规定是依照礼仪要求和行业标准而设,也很难说公司的规定不是在顺应市场需求。或许在有的行业中,穿高跟鞋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够增强客户的认可度,这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的业务开展来讲,都不失为一个有利的选择。毕竟,着装打扮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反映,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意见的制约,并非单凭“一企之力”能够改变。当然,不全盘否定“穿高跟鞋上班”的规定并不等于所有企业都可以提出此类要求。对于那些只是为了营造更浓厚的“精英”氛围,或是仅仅为了满足“个人偏好”就出台强制规定的公司,还是应该勇敢说不。在这种情况下,着装不再与商业考量和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直接相关,也就不再附着其他的社会意义,那么只要个人着装不违反公序良俗,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着装自由”。别人家的小区有归属感,关键在于有没有心高路2019年08月28日07:56来源:钱江晚报据本报报道,杭州钱塘新区上沙社区给考上大学的孩子发红包,很是大方:考取全日制一本(含军校)的奖励5000元,考取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励10000元,取得全日制硕士学位的奖励20000元,取得全日制博士学位的奖励30000元。8月25日,第一批获得奖学金的四位学子拿到了奖金。消息传开,朋友圈里皆是浓浓的羡慕,5000无的奖励不算少了,用在教育用在孩子身上,本身就是一种善举,当然会得到社会认同。钱多钱少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这一股子关怀备至的味大家都体会到了。都说环境重要,教育是百年大计,对社区居民而言,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事关长远,这种周全的考虑自然让人感觉贴心。相比这个社区,我们的很多社区存在感、邻里关系的味就弱多了。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上沙社区敢发,有钱可发是个因素。上沙社区是老下沙人的回迁小区之一,地处下沙的商业中心,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丰厚。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小区的氛围。回迁小区,原来就是一个村的,有归属感,所以,虽然能领到奖励的只是少部分人,但社区经全体股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对优秀学子奖学金发放规定,还写入了居民公约中。可见,这个社区的邻里关系、相互扶持和信任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这样的社区容易培育出归属感、认同感,也容易营造大家庭的氛围。而商品房小区,大家都是偶然间凑到一个小区里,本身就没有交往的基础,大家都挺忙,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家,甚至对门十几年没说一句话的也是比比皆是,小区居民关系上,先天条件就不足。另外,也不是每个社区都像上沙社区这么有钱的,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有钱好办事,没钱也不等于不能办事,拿不出丰厚的红包,可是热情的慰问、恭喜总是可以的吧?有基础有优势的回迁小区,尚且这么努力,新建成的社区、小区也要想想,你们办了多少事?在增进邻里感情上下了多少功夫?不可能要求每个社区都拿出钱来,大奖特奖,但思路完全可以借鉴。真想改变现状,办法有很多。何况,这些年新建的小区一般都有比较丰厚的家底,有小区经营性收入、有停车费收入,还有物业维修基金的利息收入,完全有能力展现人性化的一面,可是又有几个小区把邻里关系正儿八经当回事来经营的?归属感不是凭空来的,是各种思想、交流、活动的碰撞才会产生,在这件事情上,大多数社区小区都不能算合格。这种人与人关系的生分甚至影响了社区小区的治理,成为社会问题的一大根源。别的不说,小区业委会认真负责的少,对付的多;居民满意的少,不满的多;业委会改选往往伤筋动骨,弄得小区四分五裂,这样的现状就跟此有莫大的关系。城市化中的我们需要迈过这一关,需要一个能跟时代相称的邻里关系,需要发展出一个全新的邻里关系促进模式。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现在很多社区的确也没有这个财力给予充分的支持,这就需要公共资源的投入。政府部门应该多多支持、多多指导,甚至亲自参与设计这种邻里的互动。正视“银发族”网娱社交真需求张冬梅2019年08月28日08:18来源:广州日报在跳广场舞、散步、打麻将等传统娱乐生活之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新的乐趣。玩直播、录视频、在线K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交际圈移至线上,在网上分享生活、结交朋友,甚至比年轻人更上瘾。据有关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我国50岁以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银发人群已经成为移动社交的重要群体。互联网娱乐活动场景的多样、网络娱乐及社交的流行,给老年人生活带去了更多可能,让老年人拥有了表达自我、展示生活的全新舞台。作为拥抱数字生活的“新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积极“触网”,他们不断追赶数字潮流,不断开拓社交新技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一群体:老年人的世界可以是多彩的,爱好可以是多样的,生活可以是多元的。同时,我们要看到,“银发族”迷上网娱社交的背后仍然体现出老年人旺盛的社交娱乐需求。形式变了、平台变了,但需求不变。曾经,小区广场舞、公园合唱团、KTV老年专场是他们满足社交娱乐需求的方式。现在,银发人群在互联网上通过更多元的方式来满足这一需求,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他们的与时俱进。然而,老年人纷纷转战互联网开展社交娱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其需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的现状。网络是对现实的补充,却不是生活的全部。归根结底,老人仍然需要更多现实关照,况且也并非所有老年人都能通过互联网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好保障,丰富老年人的社交娱乐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需要,让他们拥有更精彩的“夕阳红”,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不必美化独居青年的“孤独感”2019年08月28日 07:57:51来源:长城网西蒙有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7700万独居成年人,作为一人户的主力军,独居青年正在用行动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在新闻报道里,独居青年自己做饭、撸猫,成了独居生活的调味剂,但仍然难以压抑来自内心身处的“孤独感”。独居青年的心理和生活状态,其实并没有得到外界足够的重视。就在前几天,网络作家“格子里的夜晚”(本名刘嘉俊)因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39岁,让人扼腕叹息。如果他在生前身边有人照顾,好好养生,保持身心健康,或许可以避开灾祸。尽管类似案例频频发生,独居青年的健康问题还是没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其本人和身边的亲友,也对潜在的危险毫无预见力。不知从何时起,舆论场上兴起了一股高扬“孤独感”的调调,尤其是大龄单身独居青年群体里,很多人以“孤独”为荣,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更加“文艺”,更加有“格调”。事实上,这很可能最早源于独居青年对外界偏见的一种应激反应,但时间久了,熬夜、独身、独居等状态,就成了某种“时尚”,甚至成了单身群体的共同特征。即便不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仅仅从生活条件上看,我也不赞同那种美化独居青年“孤独感”的论调。其一,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致命的伤害。虽然独居青年与作息不规律本来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有固定伴侣与稳定生活节奏的话,有助于调整良好作息,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普遍有巨大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需要一个转化和宣泄的途径,如果身边连个说知心话的伴侣也没有,恐怕难以避免身心压抑。其二,非独居生活,也有预防和规避风险的作用。有不少案例显示,在家中猝死的人,在遇险时还有救,但因为无人发现,抢救不及时,导致悲剧发生。而且,一个人生活惯了,对各种潜在风险也会降低警惕意识,发生危险的概率会更大。早在2016年,与独居青年类似的“空巢青年”概念就在网上走红了,很多缺乏伴侣、独自生活的年轻人自称“空巢青年”。当时,有媒体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过了三年,这两方面依然是困扰独居青年的巨大问题:精神上的孤独与生活条件上的限制,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此,独居青年面对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必美化“孤独感”。外界在加强对独居者的尊重、关心的同时,独居青年自己也要学会照顾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