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6982577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虚静之心与意境的创造从苏轼的幽独情怀谈起胡牧内容摘要:虚静之心和幽独情怀使主体进入高度自由的审美静观状态,由此 获得了创造幽美空灵的诗歌意境的可能,意境又是只有主体在怀有虚静之心的前 提下才能创造。“虚静”即“幽独”。无论是虚静之心还是幽独情怀本质上都是 主体的一种审美心境,一种超越性的自由。它们都是引导主体去自由创造意境的 起点和机制。它们在把人导向自由和把诗词引入佳境的同时,也就把人导向了审 美化生存的艺术境界。关键词:虚静;意境;幽独情怀;自由;苏轼作者简介:胡牧,1981 年生,男,重庆市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7 级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诗歌是一门语言和心灵的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我们可 得到揭橥诗歌本质的两条路径:首先从语言这条路径出发,我们可进入意象意境 层面的研究;其次,从心灵这条路径出发,我们可进入人虚静状态层面的研究。 可以说,诗歌创造活动无不是从虚静状态层面进入意境层面,意境层面又反作用 于前一层面,即虚静状态层面(心灵层面)。既然这两个层面是循环互动的关系, 那么把诗歌美学研究聚焦到这两个层面的研究,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诗歌本质层 面。在诗歌美学研究中,对诗歌艺术自身规律和特性的探讨是研究者们公认的重 要内容,诗歌是一门语言和心灵的高雅艺术,它主要诉诸于接受者的情感,其本 质特征具体表现在:1.诗歌以意境营造审美场来抒发感情、阐发哲理。意境的画 面美是直接构成整件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2.诗歌表现对象或选取的客体必 须是可见的物质存在,即使是人物内在心理活动和抽象思绪,也可用可见的空间 画面和事物的外部造型表现出来。3.诗人的创作思维必须要有空间意识,他们的 任何感受、情绪、思想都必须通过客观对应物来显现,即通过意象或意象并置的 方式来显现。意象的并置往往形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 重要范畴。意境说虽在唐代正式诞生,但它的思想根源却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 学和庄子美学。具体而言,也就是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和庄子对“虚静”精 神状态的论述。笔者在此篇拙文中不拟阐述“意境”说的产生、流变过程,笔者 只是借苏轼的虞美人有美堂赠陈述古、西江月、卜算子黄州定慧院 寓居作三首词作来探讨虚静之心与意境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意境本质与道家哲学庄子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论说“虚静”精神状态的重要性。“虚静”因此也 成为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乎天然的艺术 之关键。“虚静”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它要求人必须“无 知无欲”,“绝圣弃智”。为此,庄子指出了达到“虚静”的两种重要方法:“心 斋”和“坐忘”。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 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大宗师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这就要求人忘掉一切(包括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和智慧。 因为“道”不是通过人的普通感官和逻辑分析获得的,而只能用虚静的审美心胸 “澄怀”体验,直观或顿悟才能获得。这种“虚静”状态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性智 慧的生成,使创作者十分习惯于通过对审美客体的整体直观把握,达到对“道” 的颖悟,并通过寓意于物象的“内游”、“内视”、“神遇”、“玄化”、“目 想”、“心虑”、“澄怀”、“静观”等观照方式展开审美的全程全域。在庄子 学说中,“虚静”成为一种根本的审美态度,一种与天地同一,与万物合一的彻 底解放的自由的精神活动。即“由其自身创始其在感性世界中之结果”。1(P400)庄子努力维护着审美的纯粹性,也即自由性。这是一个与现实相对而存 在的审美自由世界。尽管人在现实世界中不纯粹。人的纯粹性主要是针对更高的 本体境界来加以规定的。因此,主体对本体境界的追求成为对自身本质的最高肯 定和确证。换言之,“虚静”在审美静观中体现的纯粹性对于人具有本体论的意 义,是人的本质(类本质)体现。这种本质(类本质)体现同“自由”紧密联系 在一起。这样一来,一个意象的意义,就同一个符号的意义一样,是主体在其情感、 信念、愿望中的心灵表达。这样说也就是强调了意象作为一种心灵的符号和思想 对客体世界、人生经历的感受性,也就是把由意象形成的意境和主体心灵状态不 是看作两个各自孤立的现象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关系网络中的交点。因此,我们谈 意境本质与道家哲学的关系就自然过渡到第二层面,即诗歌的审美魅力层面。二、感性体验与理性升华诗歌世界的审美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审美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审美系统。诗歌审美心理中, 既有个体审美心理结构诸要素,又有社会审美心理要素的长期积淀和影响;既有 感性参与的心理体验,又有理性升华的哲理韵味;既有审美知觉带来的感性愉悦, 又有审美认识带来的诗意情怀。而研究诗歌审美心理,笔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结 合苏轼幽独情怀来谈创作主体虚静之心对诗歌意境创造的影响,既需要涉及创作 主体审美经验的总体结构,更需要探索隐藏在创作主体深层心理中的全部要素。 苏轼生活在儒、道、佛兼蓄并行的宋代,苏轼博采三家而圆通灵活地加以运用, “他奉儒但不十分迂执,谈禅并不佞佛,好道没有流入厌弃人生。他善于摄取所 需而致其用。大体上是以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来从政,以老庄 的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态度来养身,把禅宗的看穿忧患和儒学无入而不自得 的思想结合起来,对付人世的坎坷与磨难的。” (参见略论苏轼及其文学成 就,苏轼选集,刘乃昌选注,齐鲁书社,1981,第8 页。)所以尽管他仕 途坎坷,但未离开仕途;他为官一方,心系百姓,造福黎民,始终未忘怀现实。 这些情怀表现在词作中就是潇洒自适的抒情和幽美空灵的意境。虚静状态产生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它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观 照与审美体验中所产生的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 中有一段关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论述:“谁人孤独地(并且无 意于把他所注意的一切说给别人听)观察一朵野花、一只鸟、一个草虫等等的美 丽形体,以便去惊赞它,不愿意在大自然界缺少它,纵使由此就会对于他有所损 害,更少显示对于他有什么利益,这时他就是对于自然的美具有一种直接的,并 且是智性的兴趣了,这就是不但自然成品的形式方面,而且它的存在方面也使他 愉快,并不需要一个感性的刺激参加在这里面,也不用结合着任何一个目的。” 2 (P143.)这样一来,审美主体对于客体持有一种“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 自然之心,以一种看似无心,实则超越现实的幽独情怀、虚静之心去包容万物, 去容纳万境,以博大心胸去挖掘,生成主客体间无尽的“意义”。意境的产生正 基于主客体相互融合的共生,因为人本身就与自然万物之间有同构性和适构性, “美是主客体潜能对应性自由实现”。3进而我们可以说,意境的产生是主客 体潜能对应性自由实现的结果。苏轼在幽独情怀下创造词作的意境美正是一种 “主客体潜能对应性自由实现”的空灵美,苏轼的幽独情怀正类似于我们常说的 “虚静”。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涤除”即洗除垢尘,也即排去人的各种现实利害冲突和现实功利,洗去各 种成见和迷信,使心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是观照,“玄”是“道”, “玄鉴”就是对于道的观照。后来庄子把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发展成为“心 斋”、“坐忘”的命题,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这种审美心胸的理论虽 然是由庄子建立的,但它的最早的源头,却是老子涤除玄鉴的命题。”4(P41 )老、庄的这种关于审美心胸,关于审美主体虚静的理论影响深远,如唐 代刘禹锡诗:“虚而万景入”(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苏轼 诗:“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 空不是无,空是无穷,空是意境,空是“以一生万” 。苏轼深刻认识到诗歌意 境美创造的秘诀,他也正是以这种虚静空明的心胸去展开他的幽独情怀的。幽独, 既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在人生失意时的一种颇为典型的心态,又可以说是主 体在静观默察中内外在“自由度”的扩张,这就牵涉到“美的规律”问题。“而 美的规律强调的恰是人的内、外在自由度,内外在自由度越大,达到的美的 层次就越高,获得的美的享受就越多,美感就越强烈。”5因此,这种幽独情 怀、虚静之心,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它包含着审美自由与价值实现;其 次是由此带来的超越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审美认识,包括对自然的、对苦难的、 对时空的等等;最后,是审美判断的产生和审美欲望的满足,从而完成“主客体 潜能对应性自由实现”。因此,我们可以说,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这种主体审美 心理是在感性形式中积淀着理性认识的内容,体现为感性体验和理性升华的统 一。也恰恰是这种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使得苏轼的词作既有豪放的一面,同时又 有对宇宙的奇想和对人生的绵绵情思。玉洁冰清的境界和超旷脱俗的浩荡之气, 构成了苏词空灵清幽的意境美。为了超越现实,为了走向天态的审美场和幽美意境,他自己首先走进了与大 自然融为一体的空灵意境之中。这在虞美人有美堂赠陈述古、西江月、 卜算子等词作中体现得尤为鲜明。为此,苏轼做到了“无知无欲”,“绝圣 弃智”,在“心斋”和“坐忘”间把握整个宇宙万物于心间,抵达人的认识之最 高的天化境界。那就是宠辱偕忘,超旷豁达的境界。可以说,“东坡词中的理思, 不是优裕生活中的人生苦短之惆怅,也非离情别绪中的自伤怀抱,而是面对人生 困境的超越态度、高朗襟怀。 ”6(P36) “东坡词中的理思,是体现在词人 那种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之中的。” 7 (P35.)而这种“理思”又融入词作中, “用物质的意象来影射非物质的联系。” 8 (P21)与幽独情怀是息息相通的。 这种情怀在词作中不是一种描述,它不仅吸收了大自然中富有诗性的质素,而且 再造了一个富有暗喻色彩的符号世界。令人回味无穷。正是:“欲令诗语妙,无 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 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请。”(苏轼送参寥师)“空静”本是 佛学术语,指一种超脱俗尘、空无寂静的精神境界。它与老庄“虚静”之说在指 导文学家进行创作上有一致之处。空静的精神状态使苏轼“阅世走人间,观身卧 云岭”,渐入“幽独”之妙境。可见,幽独之境界首先来自苏轼对老、庄之学的深刻体认和自觉追求。此外, 政治上的挫折、广泛的游历生涯、祖国大好河山的审美吸力也促成他完成了人格 的独立与超生,进而促使了他幽独情怀的生成和展开。三、超越本质与主体对现实的超越审美即超越。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超越性,它是对现实、理性、 物质和功利性的超越。这是诗歌超越本质的一个层面。这种超越随着语境的不同 而不断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也即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 审美态度。现实人生中的挫折和苦难显示出人的有限性。老、庄虽然极力强调审 美的纯粹性,但人本身就是一种不“纯粹”的类的存在物,而且人的有限性也主 要是针对更高的本体境界来加以规定的,对本体境界的追求成为对人的本质的最 高肯定,“超越”维度使审美具有了形而上的本体指向。人的心灵是浩瀚无限的。 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是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这一超越来源于本体性的自由的 彰显,“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9 (P50)在审美活动中, 人的感觉发展出“全部丰富性”和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从而体现了本体性自 由并成为对人的本质的最高肯定。在这个意义上,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带来的审 美自由已完全融入审美活动中,规定着主体的精神气质和审美得以自由实现的内 在依据。热爱自然,是苏东坡乃至一切艺术家的本性之一。在苏轼词作里,对自然物 象的刻画更为细腻繁富,同时也饱含着他个人的人生际遇和情感况味。熙宁年间, 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自请外放,到杭州任通判。在他任通判期间,西湖的 湖光山色迷醉了他,东坡因此写下许多咏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诗词。大美其词!虞美人有美堂赠陈述古就是其中一首: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梅挚出守杭州时所建,仁 宗曾为梅挚赋诗送行曰:“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故以“有美”名堂。陈 述古乃陈襄,述古是其字,时任杭州太守。苏陈二人同僚数年,友谊颇深。这首 词就是在陈述古即将调离杭州,赴河南商丘任职的离别之时写的。东坡来到这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是为了远避党争中的迫害,远离政治 权力场的种种牵扯所带来的烦恼。在黄州,苏轼物质生活相当艰苦,但苏轼并末 因此消沉,而始终以一种身在物中而心超物外的旷达襟怀来观照人生百态,并对 生活保持相当的信心与热情。他于熙宁、元丰年间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 地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众口皆碑。当他离开徐州时,全城百姓 无不泣涕挽留。可见,苏轼于现世有一颗很热的心,苏轼更在自己的词作里完成 了一种对自身生命的超越,他敢于直面人生的变故与斗争,通过创作来摆脱其对 生命价值的困惑与疑问,完成对生命更高本质的追问,从而使自己在对历史的思 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这在念奴娇(“大江东去”) 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苏东坡在黄州躬耕于东坡,于山野间奔走,在对长江的涛声 与对月色的感怀中,写下了这首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一个春夜,词人在蕲水边的一个酒家饮酒。乘着酒 兴,词人披着月色到了一溪桥上,解下马鞍,曲肱而卧。于拂晓时分才醒来。此 时,四周乱山簇拥,流水淙淙,词人顿觉自己仿佛置若仙境,于是在桥上写下了 这首词。蕲水在月光的闪耀下奔流。词人醉卧在芳草之中,几层薄云隐隐横在天边。 如此宁静幽美之境地,让人真不忍心因马渡河而破碎这仙池琼瑶般的一溪月色。 欹枕在绿杨桥上,杜鹃一声鸣叫,又一个“春晓”来到。词人在此中情景恰如“幽 独”一说。而什么是“幽独”呢?“幽独,是一种士大夫对自我人格的认同,对 于世间事物的淡化。它更多地表现出主体心灵对客观外境的超越与疏离,并且往 往潜藏着主体人格的外射力量,有着超逸绝尘、高洁脱俗的特色。”10 (P92) 这样一来,苏词反映出作者本人“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黄庭 坚语)的本真。苏轼的这种对外界环境的抗衡,调整心态的“幽独”之作,在卜 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表现得尤为典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苏轼在黄州时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前有一题目谓:“黄州定慧院寓居 作。”可见,他当时是寓居在一所寺院里。在词中,“孤鸿”般的“幽人”,是 词人自比。黄庭坚对这首卜算子有如此评价:“东坡道人在黄州,作卜算子云 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的确,苏轼很超旷,内心却很幽独与清高。他的这种“幽人独往来”的心态在念 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所体现,他俯瞰人生,超越尘俗,于是很难让常人理解 和达致,于是他处在高处,却“高处不胜寒”。他独立地保持节操。“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苏轼以“幽人”自况的人生态度。“这种超旷自适, 并不仅是来自于这位大词人的潇洒天性,更非凭借一种不谙世事的幼稚心理,而 恰恰是俯仰古今、逆察历史的深邃,恰恰是烛照人生、参破玄机的睿智,恰恰是 傲视磨难、超凌逆境的坚忍。” 11 (P76)这一点上,苏轼与李白极为相似。 我们在对苏轼这类反映“幽独”情怀的词进行解释的许多话语都仿佛是多余的, 它们需要接受者沉下心去“品”,去体悟,去生成属于自己心灵感悟的新质,它 们把读者带进词人彼时彼地的心灵天地之中,去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这真是一个如诗如画如酒、丰富博大复杂的精神内宇宙。在这个内宇宙里,历史 与现实、英雄功业与虚空意识、人与自然、得与失、荣与辱都在此种美妙情 怀中完成了和谐与对立的统一、建构与消解的统一四、结语本文所列举出的苏轼的几首词,无不表达出了空灵幽美的意境。这当然是与 苏轼的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诗词中的意境从某种程度 上不仅可以说是创作主体幽独情怀和虚静之心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接受者审美体 悟和静观的产物。我们也可从中获得某些对艺术创造有益的启示,从而使这种幽 独情怀和虚静之心获得某种方法论意义。参考文献:1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I960.2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 商务印书馆,1964.3 袁鼎生 美是主客体潜能对应性自由实现 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 4) 4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重印版.5 李启军文艺活动:与“美的规律”相伴而行J社会科学家,2003, (5).6 张晶.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7 张晶.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8 EZRA POUND. Ed.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by Ernest FenollosaM.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Books, 1936.9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 张晶.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11 张晶.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注:此文已发表在百越论丛(2009 年第二辑),广西人民出版社,第 121 1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