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参考书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69304130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匮参考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匮参考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匮参考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匮发微 金匮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6 年。作者注解金匮要略,结合个人临床心得,注文力 求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部分地校订了原文,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注解。本书与 伤寒发微于1956 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合刊本,题名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金匮方歌括医方著作。六卷。清陈元犀撰于1811年。本书将金匮要略一书之方剂、主治、药用 剂量和煮服法等、用诗歌的形式加以概括,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并附方解。现存二十余种 清刻本、 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著作。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 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 原编删去林忆整理本 25 篇中最后三篇,是现存金匮要略较早的全注本。但刊本甚少流 传。现存清抄本。金匮钩玄综合性医书,三卷。元朱震亨撰。明戴元礼校补。卷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述喉症 及外科一些病证;卷三为妇人、小儿病证。分证论治,条理赅括,词旨简明。朱氏倡阳常有 余、阴常不足之说,治法以补阴为宗,复长于治郁,书中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 经验。戴氏所补订的内容,亦颇精当可取。因避康熙讳,将“钩玄”改为“钩元”。又薛 氏医案收入本书,改名平治荟萃。现存明清多种刻本。 1949年后有排印本。金匮教学参考资料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着。全书分 22 篇,每篇按因、症、脉、治等,将金 匮要略原文重新编排使其条理化。为了便于讲解原文,故用提示、讨论以及附列参考资料 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选用历代医家注释亦较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编写体裁除每篇 篇首有概说,末附结语外,论述各病均有小结。本书主要用于教学参考, 1961 年由上海科 技出版社出版。金匮悬解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 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 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 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现 有多种清刻本黄氏医书八种本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方论 ,简称金匮要略 ,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 25篇。系统 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 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 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喝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 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 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地划分为三娄,认为:“千般疢 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 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对后世病因学说 有直接启示。金匮要略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刻,注本颇多,以元代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较早,而 以清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最为著名。据统计,历代注释、发挥、方论及歌括也有百余 家之多。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 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 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 之珍本,并由日本再传中国而发挥了巨在的影响,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 作,仅就先后传到中国而现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匮要略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 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 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方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 20 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现 代医学昌盛的今天,日本学者仍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许多医学 家在临床医疗中,仍然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 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金匮要略编注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 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 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 方论部分略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其所加释文却无太多新意。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著作简称金匮要略。三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 病论十六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 1065 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略去 伤寒部分,仍厘定为三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 首。所述病证 包括内伤杂病方面有:痉湿喝、百合、狐惑、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40 多种病证;外科方面有痈肿、肠痈、刀斧伤、浸淫疮等病证;女科方面有经、带、杂病、妊 娠及产后等病证。此外还记述了急救卒死、脏腑经络病脉及饮食禁忌等。书中总结了汉代以 前的丰富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本书提供很多实用有效的 方剂,直到现在仍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书中也有个别封建迷信或不切合实际的内容。自 北宋刊行本书以后,历代注释及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颇多,故有多种刊本和注本。现存 元、明、清刻本, 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广泛 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能结合临床实际并学习心得进行推敲,颇多个人发挥。尤其对所论病 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之论。现存清刻本。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金匮著作。黄竹斋撰于1925年。编者选辑前人有关金匮要略的注文,整理归纳为集注 本,并逐条加以论述。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 判地予以录引,缺乏个人见解。 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 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 妇科病等 37 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1957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金匮要略今释 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 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 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论注金匮著作。二十五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根据徐镕本金匮要略的条文次序予 以诠释,注文浅显易晓,简捷明快。注后或补以论述,旨在进一步阐发原书蕴奥,书中发表 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现存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等。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 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 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 篇(妇人杂病脉症)中增补妇 人阴挺论等内容。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 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浅注补正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 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 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金匮要略释义 金匮著作。 湖北中医学院主编。此书以词解、释义的形式诠释金匮要略原文,每篇以概说敷陈该 篇大意,用结语总结该篇之要点。为切于临床实用,删去原本最后三篇。本书1963 年初版, 1973年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并将其列为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 黄树曾撰。作者认为金匮要略文字深奥,初学者不易理解,历代诸家之注释又未能尽 善,遂着重以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个人学术经验予以诠解,并能联系所论的因、证、治疗等加 以阐论和分析。在编次方面删去原本中最后三篇,并将金匮要略诸篇方剂附列于后。1956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述义 金匮著作。三卷。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 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 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进行注 释。补充了赵以德、周杨俊、朱光被等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现有皇 汉医学丛书本、 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吴考盘编。刊于1931 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 种,择其 精要对金匮要略一书逐篇逐条加以诠释。间附编者个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著作。三卷。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书成于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 多年,颇有心得,纂注时力求得金匮之妙谛,发仲景之心声,故名“心典”。作者删去 原书的最后三篇,阐述仲景原文的精义。文笔简炼,条理清晰、注释能与临床相契合,对原 文中难以解释的深奥文义,宁可缺略,不强予衍释。并改正原文传写之误,删略后人增添的 内容,可称金匮要略注本中较好的一种。本书有多种刊本,上海中医学院基础理论教研 组曾对此书进行校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参考历代金匮要略注本等多种资料,结合临床对金 匮要略原文各篇作了比较深入的阐析。卷首列概论,简要介绍各篇内容要点。各篇则载原 文、原文分析、参考资料、按语等项,着重讲解各种病证的病机、证候和方治;并附按语, 提出编者对有关问题的一些见解。 1965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译释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选。本书综合历代注本之精要,对金匮要略原文 阐论与分析均较为详备。每篇前有概说,后有结语。对篇内条文,一般有校勘、提要、词解、 语译、浅释、选注、按语等部分。方药部分多能结合古今医家的实际经验予以介绍。 1959 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匮要略直解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 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见凡 例)。这种以经解经的注释方法虽避免了以往某些注家囿于主观臆测,但却反映出程氏学术 思想趋于保守而很少发挥出个人创见。现存清刻本。金匮翼内科专着。八卷。清尤在泾撰。刊于1768年。作者曾注释金匮要略,书名金匮心 典。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书中参考历代方书并内科著作,参以个 人心得和经验,阐述内科杂病48门。每门首列统论,概括该门病证的大致规律和治则。其 次分述各种疾病的病证、治疗和方药。后附作者按语。尤氏对内科杂病的分类较细,论述简 要清楚,选方也切于实用。现存几种清刻本。 1949年后有排印本。金匮玉函经 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 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 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 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 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 首。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 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1949 年后有影印本。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 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 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 反映了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 年后有排印本。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 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 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 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有效方剂,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 1949 年后有排印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