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PC构件设计项目招商引资方案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6909569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190 大小:15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口PC构件设计项目招商引资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张家口PC构件设计项目招商引资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张家口PC构件设计项目招商引资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张家口PC构件设计项目招商引资方案目录第一章 总论7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7二、 项目承办单位7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7四、 项目建设选址8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8六、 资金筹措方案8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9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9九、 项目综合评价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0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12一、 PC构件12二、 行业竞争格局13三、 PC构件行业发展趋势13四、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15五、 PC构件行业简介19六、 行业壁垒21七、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22八、 PC构件行业发展状况25九、 消费者行为研究任务及内容28十、 顾客感知价值29十一、 企业营销对策36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38一、 公司发展规划38二、 保障措施39第四章 经营战略管理42一、 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实质及特点42二、 实施融合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条件44三、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特点46四、 人才的发现48五、 企业文化战略的概念、实质与地位51六、 差异化战略的实现途径52七、 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55八、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57第五章 人力资源方案59一、 劳动定员的基本概念59二、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60三、 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61四、 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68五、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69六、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71七、 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74第六章 企业文化方案76一、 企业文化的整合76二、 企业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关系81三、 培养名牌员工85四、 塑造鲜亮的企业形象91五、 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96六、 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102七、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103第七章 公司治理分析107一、 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子107二、 内部监督的内容112三、 激励机制118四、 信息披露机制124五、 公司治理的框架130六、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135第八章 运营模式137一、 公司经营宗旨137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37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38四、 财务会计制度141第九章 项目选址145一、 全力推进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147第十章 投资方案149一、 建设投资估算149建设投资估算表150二、 建设期利息15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1三、 流动资金152流动资金估算表152四、 项目总投资15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4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方案156一、 企业资本金制度156二、 资本结构162三、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168四、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72五、 计划与预算173六、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74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180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8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8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8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8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8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85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87四、 偿债能力分析18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88五、 经济评价结论189第十三章 总结190报告说明PC构件是以钢筋和混凝土为基本原材料,预先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成装配式建筑需要的梁、柱、板、墙、楼梯、阳台等各类结构构件,然后通过集约化运输至施工现场供施工单位进行装配化施工和一体化装修,最终完成建筑物的建造组装。由于我国混凝土产业发展时间较久,制作工艺比较成熟,同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防火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好等一系列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水利、桥梁、政府保障性住房、住宅、酒店等多个领域,使用者和建设方接受程度最高,因此,预计未来PC结构仍将处于装配式建筑结构选型的主导地位。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033.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2.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71%;建设期利息42.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流动资金1089.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90%。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0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8553.19万元,净利润1719.5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2.61%,财务净现值4681.2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5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张家口PC构件设计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蒋xx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由于环保趋严和劳动力紧缺,政府从政策上逐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力度。2017年3月,住建部颁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2022年3月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四、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033.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2.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71%;建设期利息42.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9%;流动资金1089.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5.90%。(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902.2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109.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65.92万元,预备费27.09万元。六、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033.6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860.4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09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8553.19万元。3、净利润(NP):1719.54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4.50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42.61%。3、财务净现值:4681.21万元。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九、 项目综合评价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033.601.1建设投资万元1902.261.1.1工程费用万元1109.251.1.2其他费用万元765.921.1.3预备费万元27.091.2建设期利息万元42.161.3流动资金万元1089.182资金筹措万元3033.602.1自筹资金万元2173.202.2银行贷款万元860.403营业收入万元109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8553.195利润总额万元2292.726净利润万元1719.547所得税万元573.188增值税万元450.769税金及附加万元54.0910纳税总额万元1078.0311盈亏平衡点万元3496.96产值12回收期年4.5013内部收益率42.61%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4681.21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一、 PC构件预制构件是指按照设计规格在工厂预先制成的建筑部品部件。由于装配式建筑弱化了现场施工而强化了工厂生产环节的特点,因此预制构件的生产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环节。根据材料形态的不同,预制构件主要分为三大类:预制混凝土构件(PC构件)、预制钢结构构件和预制木结构构件。目前,采用PC构件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根据住建部统计,2020年我国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0%。PC构件是以钢筋和混凝土为基本原材料,预先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成装配式建筑需要的梁、柱、板、墙、楼梯、阳台等各类结构构件,然后通过集约化运输至施工现场供施工单位进行装配化施工和一体化装修,最终完成建筑物的建造组装。由于我国混凝土产业发展时间较久,制作工艺比较成熟,同时具有成本低、施工快、防火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好等一系列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水利、桥梁、政府保障性住房、住宅、酒店等多个领域,使用者和建设方接受程度最高,因此,预计未来PC结构仍将处于装配式建筑结构选型的主导地位。二、 行业竞争格局根据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区域的划分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2020年,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4.6%,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占45.4%,重点推进地区所占比重较2019年进一步提高。其中,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91.7%,北京市40.2%,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这些地区装配式建筑和预制构件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基础好,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市场发展环境,继续引领全国的发展。三、 PC构件行业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促使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良好由于环保趋严和劳动力紧缺,政府从政策上逐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力度。2017年3月,住建部颁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2022年3月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巨大2015年后我国预制构件比例快速提升,根据住建部数据,2020年全国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6.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但从预制构件市场渗透率来看,按照新建建筑面积计算,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渗透率从2016年的4.9%增长到2020年的20.5%,和世界主要国家70%以上的预制构件市场渗透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低碳要求、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升及标准的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在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并为预制构件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3、成本效益不断提升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仍高于传统的现浇建筑。未来,随着工业化生产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建造工人成本的上升,装配式建筑成本效益将不断提升。一方面,随着装配式建筑业的标准不断完善、设计生产标准化不断提升及部分企业逐步建立了规模经济,行业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建筑工业化的成本效益预期将逐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建筑模式的成本效益水平下降。总体来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优势预期将逐步扩大。4、技术革新驱动行业升级信息技术、互联网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包括规划、预算、设计、制造、组装、检查等,装配式建筑行业逐渐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通过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和数字工地建设,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四、 新产品采用与扩散(一)产品特征与市场扩散1、创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愈多,在诸如功能、可靠性、便利性、新颖性等方面比原有产品的优越性愈大,市场接受得就愈快。2、创新产品的适应性创新产品必须与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以及人们的产品价值观相吻合。当创新产品与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相适应或较为接近时,则有利于市场扩散,反之,则不利于市场扩散。3、创新产品的简易性这是要求新产品设计、整体结构、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必须与目标市场的认知程度相适应。一般而言,新产品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简单易懂,才有利于新产品的推广扩散,消费品尤其如此。4、创新产品的明确性这是指新产品的性质或优点是否容易被人们观察和描述,是否容易被说明和示范。凡信息传播便捷、易于认知的产品,其采用速度一般比较快。(二)购买行为与市场扩散1、消费者采用新产品的程序与市场扩散人们对新产品的采用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美国学者罗吉斯调查了数百人接受新产品的实例,总结归纳出人们接受新产品的程序和一般规律,认为消费者接受新产品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重要阶段:(1)认知。这是个人获得新产品信息的初始阶段。新产品信息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或者其他间接的渠道如商品说明书、技术资料等。人们在此阶段获得的情报还不够系统,只是一般性了解。(2)兴趣。指消费者不仅认识了新产品,并且发生了兴趣。在此阶段,消费者会积极地寻找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产品的具体功能、用途、使用等问题。如果满意,将会产生初步的购买动机。(3)评价。这一阶段消费者主要权衡采用新产品的边际价值。如采用新产品获得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从而对新产品的吸引力做出判断。(4)试用。指顾客开始小规模、少量地试用新产品。通过试用,顾客评价自己对新产品的认识及购买决策的正确性。企业应尽量降低失误率,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质、使用和保养方法。(5)采用。顾客通过试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放弃原有的产品,完全接受新产品,并开始正式购买、重复购买。2、顾客对新产品的反应差异与市场扩散在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中,由于社会地位、消费心理、产品价值观、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同顾客对新产品的反映具有很大的差异。(1)创新采用者。也称为“消费先驱”,通常富有个性,勇于革新冒险,性格活跃,消费行为很少听取他人意见,经济宽裕,社会地位较高,受过高等教育,易受广告等促销手段的影响,是企业投放新产品时的极好目标。(2)早期采用者。一般是年轻,富于探索,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经济状况良好,对早期采用新产品具有自豪感。这类消费者对广告及其他渠道传播的新产品信息很少有成见,促销媒体对他们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与创新采用者比较,持较为谨慎的态度。(3)早期大众。这部分消费者一般较少保守思想,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收入;对社会中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自己所崇拜的“舆论领袖”的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模仿心理。他们经常是在征询了早期采用者的意见之后才采纳新产品。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消费习惯,对提高产品的市场份额具有很大的意义。(4)晚期大众。指比较晚地跟上消费潮流的人。他们的工作岗位、受教育水平及收入状况往往比早期大众略差,对新事物、新环境多持怀疑态度或观望态度。往往在产品成熟阶段才加入购买。(5)落后的购买者。这些人受传统思想束缚很深,思想非常保守,怀疑任何变化,对新事物、新变化多持反对态度,固守传统消费行为方式,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期以至衰退期才能接受。新产品的整个市场扩散过程,从创新采用者至落后购买者,形成完整的“正态分布曲,线”,这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极为相似,为企业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五、 PC构件行业简介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手段来发展以及改善建筑业的过程,通过大量使用大尺寸预制构件、采用装配式结构及通过数据信息系统管理整个建造过程、形成生产过程机械化然后组装成建筑。建筑工业化是对传统工程建造模式的革新,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行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而预制构件的生产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环节。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相对于在工地现场浇灌为主的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前期进行深化设计与标准化设计,将建筑物拆分为标准化部品部件,在工厂中提前批量生产部件部品,再运输至工程现场进行组装,是一种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具有明显的环保、节能、效率优势的新型建筑形式,且能够将建筑工人产业化,极大的拓宽产业劳动力来源。相比传统现浇工程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品质、施工效率、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明显优势:A、在建筑品质方面,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好的品质和性能。传统建造方式对现浇工人的依赖性较高,品质监控难度大,而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的建造方式更容易形成一套规范化系统。可控的工厂生产环境能够较好地保证预制构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品质,然后通过现场装配将预制构件组装为建筑实体,减少了传统施工中大量的现场湿作业,能有效地减少开裂、渗漏、空鼓、构件及房间尺寸偏差、管线质量问题以及消防安全隐患等质量通病,提高建筑整体质量。B、在施工效率方面,装配式建筑能有效缩短建筑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相比传统工程建造模式,装配式建筑通过前期深化设计与标准化设计,将建筑物拆分为标准化部品部件后在工厂提前批量生产,再运输至工程现场进行组装,构件生产和现场安装可同步进行,从而缩短现场建造周期,也减少了因天气问题对现场施工进度的影响。此外,通过前期设计深化来提高建筑物设计精度,减少由于图纸错误以及施工误差导致的返工与误工,减少材料浪费并提高施工效率。C、在节能环保方面,装配式建筑更加节能环保、低碳排放。国内建筑生产过程与方式较为粗放,大部分施工现场管理无序,既造成钢材、水泥以及水资源等严重浪费,又因工地脏乱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往往成为城市里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装配式建筑能减少返工、误工带来的材料浪费,其规模化、集约式生产方式亦能够有效节约耗材、降低能耗并减少建筑废弃物,此外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化的安装方式亦能减少噪声、废物、废水排放,实现整个建筑周期节能环保、低碳排放。六、 行业壁垒1、资质壁垒国家法律法规对检验检测、工程监理、工程设计等从业企业资质设定了准入标准,如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业绩要求进行了严格的细化和规范,构成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政策壁垒。2、技术及人才壁垒本行业是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设计水平、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能力等直接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专业技术的掌握者和产品、服务的生产者,人才是本行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资产。拥有相当数量技术人员如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是企业申请业务资质的前提,也是限制企业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相关人才资源的拥有程度也是构成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3、企业品牌壁垒工程质量检测、工程监理、工程设计及PC构件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客户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非常谨慎。企业的品牌、从业资质、历史业绩、综合技术能力等都是客户重点考量和关注的因素。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在不断积累的成功项目基础上,形成了在地区内的品牌竞争优势。而后进入的企业由于缺少典型项目成功经验的支持,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品牌影响力,其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会受到挤压。因此,企业的品牌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进入行业的壁垒。4、区域壁垒绿色建材产品PC构件和预拌砂浆是一种不宜长途运输的物资,因此其市场拓展较易受销售半径的限制,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这个特点使得新进企业必须在当地投资设厂,才能进入当地的销售区域,另外,本地的大厂商一般也只能占据本地区市场。同样,工程检测需要在当地建有试验室,才能进入当地的检测区域,本地的大型检测机构一般也只能占据本地区市场。七、 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管理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它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成本和大众分销。持生产观念的企业的典型口号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则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就能盈利,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除了物资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企业奉行生产观念。这就是某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高,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市场的观念。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许能“创造辉煌”,但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形势的变化,这种观念必然使企业陷入困境。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高性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持产品观念的公司假设购买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相信他们能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质量上乘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经理人员常迷恋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太关注市场是否欢迎。他们在设计产品时只依赖工程技术人员而极少让消费者介人。产品观念和生产观念几乎在同一时期流行。与生产观念一样,产品观念也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由于过分重视产品而忽视顾客需求,这两种观念最终将导致“营销近视症”。如铁路行业以为顾客需要火车而非运输,忽略了航空、公共汽车、卡车以及管道运输的日益增长的竞争;计算尺制造商以为工程人员需要计算尺而非计算能力,忽视了袖珍计算器的挑战,其最终结果是产品被市场冷落,经营者陷入困境甚至破产。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或销售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情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营销管理的中心是积极销售和大力推广。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其口号是:“我们卖什么,就让人们买什么。”推销观念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各国科学管理和大规模生产盛行,因此商品产量迅速增加,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卖主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29年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前后历时5年,堆积如山的货物卖不出去,市场极度萧条。这种现实使许多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能只顾生产,即使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也要努力推销才能保证被人购买。在推销观念指导下,企业相信产品是“卖出去的”,而不是“被买去的”。他们致力于产品的推广和广告活动,进行无孔不入的促销信息“轰炸”,以求说服甚至强制消费者购买。与前两种观念一样,推销观念也是建立在以企业为中心,“以产定销”,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基础上的。八、 PC构件行业发展状况装配式建筑作为20世纪早期就被提出的概念,因其具有建造速度快、工艺现代化、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人口急速增长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急迫的灾后重建需求背景下得到快速普及。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经几十年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并按照各自的特点因地制宜形成了合适的建造体系,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普遍超过70%。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基础上确立了“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机械化施工”的建筑工业化思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装配式建筑和预制构件得到快速发展,但大多数构件仍在施工现场预制,即使是工厂预制,也大多设置临时预制场地进行预制,预制作业仍作为施工企业的一个部分。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中小预应力构件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大批预制构件工厂,预制构件行业开始形成,但因当时技术水平限制和现场施工劳动力的低成本,预制构件未能成为当时建设工程的主流选择,20世纪80年代,行业发展处于低谷期。近年来,国家对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重视不断加深,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建筑业工人数量减少,使得我国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加之装配式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装配式建筑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政策利好不断出现,国内装配式建筑行业日益升温。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方式创新,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一次性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三大文件,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同时,地方政府亦出台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并配套补贴政策,引导装配式建筑发展。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或地区,在满足国家提出的最低装配式建筑渗透比例的基础上,对辖区内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江苏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最低渗透率达到30%,2025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达到50%。2016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住建部统计,2020年,全国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6.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0.72%,近4年复合增速为53.32%,占新增建筑面积比例约20.5%,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分类型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亿平方米,占比68.30%,主要应用于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医院等,是目前渗透率最高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结构建筑1.9亿平方米,占比30.20%,主要用于大跨度厂房、体育馆、超高层办公楼等;木结构及其他仅占1.5%左右。PC结构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形式,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PC构件市场的显著增长。根据全联房地产商会发布的行业报告,2016至2019年PC构件市场规模从21.50亿元增长至3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7.26%,预计2024年将达到2,854.50亿元,成长空间广阔。九、 消费者行为研究任务及内容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在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挑选、购买、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消费者行为直接决定了营销企业的产品研发、销售、利润乃至兴衰。消费者市场研究实质就是消费者行为研究。2、消费者行为研究任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和描述消费者行为的表现,即通过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证实消费者存在哪些行为,也就是观察现象,描述事实,所谓“知其然”。二是揭示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原因,所谓“知其所以然”。把观察到的已知事实组织起来、联系起来,提出一定的假说去说明这些事实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三是预测和引导消费者行为,即在影响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预测消费者行为,并通过设置或改变某些条件来引导和控制消费者行为。3、消费者行为研究内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内容分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个体因素、外在环境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四个方面。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购买活动的过程,分为确认问题、信息收集、产品评价、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个体因素指消费者自身存在的影响消费行为的各类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指消费者外部世界中所有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市场营销因素指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可以控制的各类因素。市场营销因素通过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于消费者,又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书其他章节主要内容就是市场营销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所以本章不展开这部分内容。以上四类因素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即为消费者行为,其他三类因素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又可以分为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两大类。十、 顾客感知价值(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含义为顾客提供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是企业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基石。所谓顾客感知价值(CPV),是指企业传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它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这里的顾客购买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系列利益;顾客购买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所支付的金钱等成本之和。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有较高的顾客购买总价值和较低的顾客购买总成本,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顾客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出那些期望价值最高、购买成本最低,即“顾客感知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企业为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顾客感知价值的产品,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为此,企业可从两个方面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是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人员素质,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二是通过改善服务与促销网络系统,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二)顾客购买总价值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顾客购买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构成,其中每一项价值的变化均对总价值产生影响。1、产品价值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和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产品价值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来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要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2)在经济发展的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顾客对产品价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购买行为上显示出极强的个性特点和明显的需求差异性。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发展时期顾客需求的共同特点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类型顾客需求的个性,特征,并据此进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增强产品的适应性。2、服务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仅注意产品本身价值的高低,而且更加重视产品附加价值的大小。特别是在同类产品质量与性能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向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完备,产品的附加价值越大,顾客从中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越大,从而购买的总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新焦点。3、人员价值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益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综合素质较高又具有顾客导向经营思想的工作人员,会比知识水平低、业务能力差、经营思想不端正的工作人员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培养更多满意的顾客。人员价值对企业、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并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度量的。因此,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营销,确保管理层、员工都有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激励、监督与管理,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质量与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4、形象价值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形象价值与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三个方面价值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形象价值会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带给顾客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信任感,使顾客需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为企业进而为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三)顾客购买总成本使顾客获得更大顾客感知价值的另一途径,是降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顾客购买总成本不仅包括货币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等非货币成本。一般情况下,顾客购买产品时首先要考虑主要表现为价格的货币成本的大小,这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大小的主要和基本因素。在货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顾客还要考虑其购买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这些支出也是构成顾客购买总成本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后面几种成本。1、时间成本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时间成本越低,顾客购买的总成本越小,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以服务企业为例,顾客为购买餐馆、旅馆、银行等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时,常常需要等候一段时间才能进入到正式购买或消费阶段,特别是在营业高峰期更是如此。在服务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等候购买该项服务的时间越长,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大,购买的总成本就会越大。同时,等候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中途放弃购买的可能性亦会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顾客的时间支出,是创造更大的顾客感知价值、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2、精力成本精力成本(精神与体力成本)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在精神、体力方面的耗费与支出。在顾客购买总价值与其他成本一定的情况下,精神与体力成本越小,顾客为购买产品所支出的总成本就越低,从而顾客感知价值越大。因为消费者购买过程是一个从产生需求、寻找信息、判断选择、决定购买、实施购买,以及买后感觉的全过程。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均需付出一定的精神与体力。特别是在复杂购买行为中,消费者需要广泛搜集产品信息,反复比较评估,付出较多的精力成本。对于这类产品,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向潜在顾客提供全面详尽的信息和相关服务,就可以减少顾客所花费的精神与体力,从而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四)运用顾客感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受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两方面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其中,顾客购买总价值是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因素的函数。各个构成因素的变化对其总量的影响作用不是各自独立的。这些构成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其中某一项价值构成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其他相关价值因素量的增减,从而综合影响顾客购买总价值或总成本的增减,最终影响顾客感知价值。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构成顾客购买总价值与总成本的各项因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突出重点,优化营销资源配置,尽可能用较低的生产与市场营销费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2)不同的顾客群对产品价值的期望和购买成本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增加顾客购买总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总成本,以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例如,对于工作繁忙的消费者而言,时间成本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应尽量缩短消费者寻求产品信息和购买的时间,提供方便使用和便捷的维修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和适应其求速求便的心理要求。总之,企业应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顾客的不同需要,努力提供对顾客实用价值最强的产品和服务,使之获得最大限度地满足。(3)顾客感知价值的大小,应以能够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主要原则。有的企业为了争取顾客、战胜竞争对手、巩固或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往往采取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策略。但长期不适当追求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过多,导致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因此,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企业应掌握一个合理的度,以确保实行顾客感知价值最大化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费用。十一、 企业营销对策用上述矩阵法分析、评价营销环境,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结果。在环境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企业对威胁与机会水平不等的各种营销业务,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理想业务,应看到机会难得,甚至转瞬即逝,必须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否则,丧失战机,将后悔莫及。对风险业务,面对其高利润与高风险,既不宜盲目冒进,也不应迟疑不决,坐失良机,应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争取突破性的发展。对成熟业务,机会与威胁处于较低水平,可作为企业的常规业务,用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开展理想业务和风险业务准备必要的条件。对困难业务,要么是努力改变环境,走出困境或减轻威胁,要么是立即转移,摆脱无法扭转的困境。第三章 发展规划分析一、 公司发展规划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将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满足各项发展规划的资金需求。在未来融资方面,公司将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情况,择时通过银行贷款、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合理安排制定融资方案,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筹集推动公司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将加快对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加快培育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对营销人员进行沟通与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部人才。对于行业管理经验杰出的高端人才,要加大引进力度,保持核心人才的竞争力。其三,逐步建立、完善包括直接物质奖励、职业生涯规划、长期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持续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重大决策、选择经理人员等方面的作用。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证财务运作合理、合法、有效。公司将根据客观条件和自身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和促进公司的机制创新。二、 保障措施(一)推进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二)强化人才支撑吸引高层次的海内外产业专业人才团队。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培养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科技人才,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善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家队伍。支持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迅速壮大人才队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三)深化产业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改革成果。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各项制度改革创新,形成有利于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做好产业升级试点的全面推开工作。(四)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担保机构拓宽产业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信贷和担保服务,开发适合产业企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公司债券或上市融资。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产业企业。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领域。(五)扶持大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扶持大企业发展,优化产业产品的生产力布局,在结构调整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整合资源和市场,推动企业重组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在产业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走上质量、效益、优化结构的发展之路。(六)完善产业监管体系强化产业监管,健全监管组织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产业战略规划和政策标准落实,提高监管效能。第四章 经营战略管理一、 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实质及特点(一)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与实质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企业对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进行筹集、分配、使用,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所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企业财务战略的决策,实质上是企业资本经营战略的决策,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金(或叫资本)的筹集、分配(即投资)、使用(投资后所形成的资产的运营)等方面进行营谋筹划。所谓资本经营是指资本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以资本的一种或多种形态为运营对象,使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结合,优化配置,将其投入某一产业或多个产业,进行有效的经营,以实现理想的盈利和价值增值的活动。从资本筹集开始,然后进行资本投资,从事资本生产,将其生产的结果(商品或劳务)投放市场,进行交换,实现商品价值,从中获得利润,接着进行利润分配,留下的利润转化为资本积累。这个循环就是一个资本经营过程。然后再进入下一个资本循环,即资本再筹集、资本再投资、资本再生产。这就是企业资本经营活动的规律,也就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二)企业财务战略的特点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全局、长期和导向性等“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企业财务战略的个性特征,即从属性、系统性、指导性、复杂性。(1)从属性。即企业财务战略要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有效合理投放,只有这样,企业整体战略方可实现。若不接受企业战略的指导或只是简单地迎合战略要求都将导致战略失败,而最终使企业受损。(2)系统性。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总体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全面的资源与信息交换。为此,要始终保持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动态的联系,并试图使财务战略也能支持其他子战略。(3)指导性。企业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体谋划,它规定了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成为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4)复杂性。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较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子战略而言,复杂程度更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固定化”特性,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后,其使用方向与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很难予以调整。因此,财务战略对资金配置稍有不慎,就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此外,企业筹资与投资都直接借助于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至极,变幻无常,这也增加了企业财务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复杂性。二、 实施融合战略的影响因素与条件(一)影响因素在实践中,融合战略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因素是:1. 主导产业的定位稳定且有相当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融合战略的基本前提。如果主导产业业绩不佳,企业不仅会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建立新的优势,甚至会使原有优势受到威胁。由此,主导产业的成功是企业实施融合战略的前提。一般来说成功的主导产业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该产业已具备相当实力和经验,并占有一定规模市场份额;二是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和随时可起用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三是该产业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拥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品牌知名度,拥有相当数量的品牌偏好顾客群。2. 资源富余能力在单一战略条件下,企业对资源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在实行融合战略时,由于每种战略都有最低的资源要求,若所需资源不足,则融合战略不仅不会规避风险,反而会使企业陷入高负债经营的旋涡。一般来说,评价一个企业资源富余能力的标准有三点:一是企业的经营规模必须超过盈亏平衡点;二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在正常运转主营业务的同时,还有参与战略的能力;三是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对其他战略的适应性,企业品牌在公众中具有良好形象并具有较高的顾客忠诚度。3. 战略切入时机的选择选择恰当的切入时机也是融合战略实施的关键。企业在单一化战略步入成熟期后,较为适宜实行融合战略。如果过早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企业单一化战略还未站稳,资源富余能力还不强;但如果过晚,主导产业的赢利能力不强反而又会影响新战略的实施。(二)条件在考虑上述因素基础上,实施融合战略具备以下条件:(1)企业在成本或差异化一端要拥有优势;(2)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要有共同的经营基础,即要有共同的市场或共同的技术;(3)在实施融合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原有的优势产品要处于产品或市场的成熟阶段,或至少已迈过或接近成熟阶段;(4)构成融合战略的原因有一定的时间性,过了这段时间,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和环境都会发生变化;(5)成本控制部门和差异化优势创造部门之间要做好内部协调,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