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769470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2018学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愠怒(yn)风靡(m)龟裂(jn)退避三舍(sh) B.嫣红(yn)悖论(bi)愚氓(mn)毛骨悚然(sn) C.执袂(mi)两栖(q)倏然(sh)鳞次栉比(zh) D.硕大(shu)狼藉(ji)山岚(ln)酣然入梦(hn)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酷爱电脑的小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B.为了连淮扬镇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肆无忌惮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应对中考,我们需发奋努力,踏实严谨,等闲视之,否则便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D.小说受戒在叙事上看似平淡直白,其实文章在构思布局上别具匠心,不同凡响。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 A.得意门生饮泣吞声变卖典质万籁俱寂解说:四个短语类型不相同。 B.随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室外顿时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洁白美丽。解说:这句话有语病。 C.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D.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从主到次、从细部到局部的顺序说明,条理十分清楚。 B.枣核一文结构精巧,用“枣核”设置悬念,作贯串全文的线索。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C.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游记,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法,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给人一种动态美、整体美。 D.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民歌,诗歌塑造木兰这一形象时,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既真切动人,又富有生活气息。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5.默写。(错、漏、添字,该句皆无分) (1)金沙水拍云崖暖,_。(毛泽东长征) (2)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4)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7)杜甫望岳一诗中“_,_。”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4.0分)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生物识别,“刷脸”就知道你是谁 喻思娈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以下简称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近年来,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升级人们的“密码”,将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 生物识别,简单说就是一种利用人的生理(指纹、人脸等)或行为特征(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方式。通常,人体生物特征具有随身携带和难以伪造的优点,在安全保密、便捷识别上有优势。 常见的生物识别方式是指纹识别,但指纹容易留下痕迹被他人复制,而且对手指的清洁度、干燥度要求较高。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数据安全和信息隐私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更安全、有效的身份认证“密码”。 人脸识别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由于每个人的五官、面部特征具有差异性,这使利用这些特征来鉴定个人身份成为可能。人脸的生理特征可以转化为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信息。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首先是在图象或视频中检测到人脸,再对目标面部特征的关键点进行定位,提取特征并进行结构化处理。有了这些数据,计算机就能分析人脸属性,读懂人脸。 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走进大众视野。 清晨赶到办公室,手捧滚烫咖啡,你是否会为无法腾出手去掏证件刷卡而发愁;晚上加班回到家门口,掏掏口袋,你是否会因为忘带房门钥匙而郁闷。有了人脸识别系统,这一切担心就不存在了,你只需要“刷脸”,门禁就能自动解锁,甚至还能根据你的心情送上合适的问候语。 智能安防是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由于生物特征人各有异、终身不变等特点,让其在安防监测上能大展身手。比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动态监控、以图搜图、人像比对等方式,不仅能了解谁进入了你的社区,还能帮助公安机关等完善安防体系。 有很多在逃人员通过冒充他人的身份已经把自己“漂白”了,人脸识别却能够“看出”这类人的真实身份,从而在海量人口中抽丝剥茧,精准识别并报警。 在智能商业领域,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在拓展。到银行开户必须拿着身份证来验证身份,不仅耽误时间,也给一些行动不便者带来很多麻烦。有了人脸识别系统,在线上就能完成实名验证。未来,当金融、电信、政务服务、教育等传统行业搬到线上时,实名制验证就越发重要。在这些领域,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智能手机普及是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推动力。“刷脸”“刷眼”代替输入密码,可用于购物、支付。 .商场购物、去银行取钱、乘高铁坐飞机各种日常业务,“刷脸”“刷眼”都可能完成。甚至可能产生一个大规模的生物识别数据库,使用生物特征,你就能在全球范围内证明你的身份。 .当然,生物识别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身份鉴定技术,有些应用将是密码等传统方式的辅助和补充。生物识别技术和传统模式将取长补短,人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运用最便于用户使用、最有效率和安全的识别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02月27日20版,有删改)(1)说说人脸识别技术得以运用的原因。 (2)品析语言。 第.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文章的标题“生物识别,刷脸就知道你是谁”好在哪里? (4)人脸识别技术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利用? 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四个五角粽 肖复兴去年端午节前,母亲忽然兴起,让儿子按照她的要求,买来江米、五花肉和粽叶,要亮亮手艺了。儿子明白母亲的心思,老人是特意包给唯一的孙子吃的。孙子去年暑假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一年没有回家了,奶奶想孙子,平常不说,做儿子的心里明镜似的。而且,以往孙子最喜欢吃奶奶包的肉粽。 儿子买回来东西,摊在母亲的门前,笑着说:“您给您孙子包好了粽子,得等一个来月呢。”母亲笑眯眯说:“包好了,冻在冰箱里,等孙子回来吃,照样新鲜好吃。”“您这是想孙子心切呢!”母亲把五花肉煨好,把江米泡好,把粽叶一片片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齐,也泡在清水里,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还没包,光看颜色就那样好看。 母亲要等待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才会上手包粽子。这是老人多年的老规矩,说是时令的食品就得讲究时令,这时候包的粽子米才糯,肉才香,粽子才有粽子味儿。以前,母亲在包粽子前念叨这套经时,儿子总笑。只有孙子支持奶奶,说老规矩就是民俗,能够成为民俗的东西,就得信。 去年端午节前夕,母亲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不让人插手。儿子看得出来,母亲很享受包粽子的这个过程,像一个戏迷自己在静静的角落里神情专注地唱念做打,一丝不苟,自得其乐。而且,她是把对孙子的感情和思念,一起包进了粽子里面。只是,母亲的身体真的不如以前,她的动作显得迟缓多了。一盆粽子包好了,她从那一盆粽子里挑了四个粽子,放进冰箱里。母亲说,多了也吃不了,四个,图个四平八稳!儿子看明白了,那四个五角粽,个头儿一般齐,是包得最漂亮的。 盼了一年的孙子回来了,从美国给奶奶带来了好多礼物,其中包括奶奶最爱吃的黑巧克力。儿子在一旁说,奶奶没白疼你。奶奶一宿都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就起来了,从冰箱里拿出那四个五角粽,解完冻之后,坐上一锅水,把粽子熥在锅里的笼屉上,等孙子一醒就端上桌,作为迎接孙子的第一顿早餐。 孙子一觉睡到快中午才醒,别人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奶奶。奶奶端来粽子,孙子笑着说:“起晚了,起晚了,我和同学都约好了,要迟到了,奶奶,我得先走了。”奶奶端着粽子,望着孙子风风火火的背影大声说:“是你爱吃的粽子,你就回来吃吧,别忘了。”孙子大声回答:“行,您放在那儿吧,我回来吃。” 都是大学同学,一年没有见面了,聚会一直闹腾到半夜,孙子回到家里,累得倒头就睡,早把奶奶的粽子忘在脑后。问题是,这一天晚上忘了情有可原,孙子几乎天天有聚会,不是大学同学就是中学同学,还有从美国一起回来的研究生同学从外地到北京来玩。孙子几乎是脚不沾地,风吹着云彩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一直到暑假结束,孙子回美国读书去了,那四个五角粽还放在冰箱里。儿子发现粽子已经有些变馊,悄悄拿出来,扔进了垃圾箱。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1)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奶奶有关举动。 奶奶要儿子买回粽料_奶奶提醒孙子吃粽子 (2)品析语言。 说说文中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早早”的表达效果。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3)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通读全文,结合本文主旨,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感悟。(80-100字,)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已亥杂诗(其五)【乙】已亥杂诗(其九十六) 龚自珍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乙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分:料想。归棹:归舟。 (1)【甲】诗首句“浩荡”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剑气箫心”是诗人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9.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龙井题名记)【注】霁:雨过天晴。参廖:与下文的“辨才”都是人名。并湖:沿湖。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皆山名。酌:舀取。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殆:大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_ 上下一白_ 濯足于惠因涧_ 始至寿圣院_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 A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如好逸而恶劳(治水必躬亲) B憩于龙井亭今民生长于齐不盗(晏子使楚) C殆非人间之境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明日乃还乃密布字印(活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4)甲乙两文中游览的时间和观赏的环境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10.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m_然回首,八年级上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读萧乾的枣核,我们感受到风zh_残年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蹒跚的背影所rn_注的深深父爱;读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我们感受到了季先生的万h_闲愁中的警示 11.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形似辨微】几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感谢公安部门时所送的锦旗上,把“捍”错写成了“撼”。于是,有人评论:真是故宫“撼”事,令人遗憾。 请你运用形声字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区别“撼”与“憾”。 (2)【拟写标语】学校正在创建扬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为了营造创建氛围,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七、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2.名著阅读-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有关内容,完成下题。 (1)该书主人公是_,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主人公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读_(书名),主人公最后的著作是_。 (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选段,回答问题。 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立着一座石头房子的骨架。里面一切可以搬动或拆卸的东西,都被匪帮抢走了每夜,那400个人就穿着给雨淋透了的和沾满了泥浆的衣服,躺在这块地上睡觉。大家都在门口拧衣服,泥水从衣服上流下来。大家都使劲地咒骂着这坏天气和泥泞。他们在铺着薄薄一层麦秸的水泥地上紧紧地挤着,竭力想用体温来相互取暖。 匪帮为何要搬、拆这里的东西?这400个人为何在这鬼天气里还停留在这儿?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3.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光流转,又一个冬天如约而至。这个冬天,你也许透过几茎枯荷读出了一份坚韧与坦然,你也许透过热牛奶氤氲的雾气,触到了母亲暖暖的目光,你也许透过寒风里那个卖红薯老人的身影,感到了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辛,你也许此时正经历着人生的“冬天”,但你依然心怀希望,依然勇敢前行每个这样难忘的点滴,它将永远温暖鲜活在你的人生里,成为你最亲切的怀恋。 请以“这个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4)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A有误,“退避三舍”应读作“tubsnsh”; B有误,“愚氓”应读作“ymng”; C正确; D有误,“狼藉”应读作“lngj”。 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答案】D 【解析】 A有误,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 B有误,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用在此处是色彩不当。 C有误,把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视。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3.【答案】D 【解析】 A正确,“得意门生”偏正短语,“饮泣吞声”并列短语,“变卖典质”并列短语,“万籁俱寂”主谓短语; B正确,这句话缺少主语,将“随着”删去; C正确,“坏家伙”后面的感叹号应置于句末; D错误,句子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 故选:D。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 平时要多积累,多训练,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4.【答案】A 【解析】 A有误,苏州园林是按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说明的。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5.【答案】大渡桥横铁索寒;海内存知己;自缘身在最高层;烟笼寒水月笼沙;塞上燕脂凝夜紫;朔气传金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答案: (1)大渡桥横铁索寒(重点字:渡) (2)海内存知己 (3)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塞上燕脂凝夜紫(重点字:凝) (6)朔气传金柝(重点字:柝)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字:绝) 本题考查的诗句均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要结合诗句的引申义理解作答。 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 6.【答案】(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由于每个人的五官、面部特征具有差异性,这使利用这些特征来鉴定个人身份成为可能。人脸的生理特征可以转化为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信息。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首先是在图象或视频中检测到人脸,再对目标面部特征的关键点进行定位,提取特征并进行结构化处理。有了这些数据,计算机就能分析人脸属性,读懂人脸。“可提炼作答。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可能表示这只是有一定的概率实现,如果去掉,则成了一定会实现,与事实不相符合,语气过于肯定,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第八段划线句可知,这是一个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例子,所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一般是为了具体有力的介绍说明对象的某种特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的题目作用。说明文的题目常有点明说明对象,介绍说明对象某种特征,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本文的题目引出了说明对象,同时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作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六段和第十一段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答案: (1)由于每个人的五官、面部特征具有差异性,这使利用这些特征来鉴定个人身份成为可能。人脸的生理特征可以转化为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信息。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首先是在图象或视频中检测到人脸,再对目标面部特征的关键点进行定位,提取特征并进行结构化处理。有了这些数据,计算机就能分析人脸属性,读懂人脸。 (2)可能表示估计,如果去掉,就成了肯定的语气,与事实不符,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例子。具体的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能了解谁进入了你的社区,还能帮助公安机关等完善安防体系。 (3)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兴趣,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的作用。 (4)上班刷卡;智能安防;应用于智能商业领域;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证明身份。 【解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生物识别技术。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然后依次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的缺陷。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7.【答案】奶奶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奶奶早早起床煮粽子 【解析】 (1)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按题目中给出的相关提示,找到相对应的内容,即可概括出母亲的行为。端午节前,奶奶要儿子买回粽料;端午节前夕,“母亲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不让人插手”;等到第二天一早,她“把粽子熥在锅里的笼屉上,等孙子一醒就端上桌,作为迎接孙子的第一顿早餐”,可是孙子一直参加聚会,这中间奶奶一直在提醒孙子吃粽子。 (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阅读句子,“早早”一词交代了奶奶起床的时间很早,只为能将粽子煮好给孙子吃,“早早”一词,包含了奶奶对孙子浓浓的爱。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句中的“煨”“泡”“挑”“剪”等动词,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包粽子前的准备细心而周全,从而表现出母亲对孙儿的爱。 (3)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的判断与作用分析。文章第四段主要写的是去看端午节前母亲包粽子的情景,与段落前后的内容来看,是插叙,补充交代母亲包粽子的认真及用意,为表现她对孙子的爱作铺垫。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围绕着奶奶对孙子的情感,以及现代孩子对亲情的忽视这一主题来阐述即可。注意句子的流畅,以及观点的鲜明。 答案: (1)奶奶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奶奶早早起床煮粽子。 (2)“早早”表现奶奶起床很早,只为赶紧煮粽子给孙子吃,表现了她爱孙心切。 动作描写,“煨”“泡”“挑”“剪”等动词表现了母亲打理包粽子材料时的细致而有条理,表现了她对孙子的爱之深。 (3)插叙,被充交代了奶奶包粽子的认真,以及包四个粽子的原因,寄寓了对孙子的美好祝愿,表现她对孙子的浓浓真爱。 (4)读完全文,我被深深地感动,祖辈们对我们这一代人是疼爱多于管束的,但我们却往往忽视他们的爱,甚至于厌烦,今后我们应多抽时间陪陪长辈,多与长辈交流,更要尊重、珍惜长辈的爱。 本文以“五角粽”为线索,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去年端午节前,母亲突然要儿子买包粽子的物品,因为出国在外的孙子即将回来。就这样在端午的前夜,母亲连夜包粽子,只为孙子到家能吃到最新鲜的粽子。但是出国留学的孙子每天忙着与同学聚会,一直没有吃母亲包好的粽子,直到粽子变馊扔进了垃圾桶。祖辈对孙子的疼爱就这样被轻视,被抛入了垃圾桶。 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体会感悟。 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 8.【答案】(1)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浩荡的本义是形容水势之大,奔流不息。这里用来形容离愁,表现了作者的离愁之多。 (2)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形象。细读这两首诗可知,第一首诗表现了作者离京的忧愁和爱国热情。第二首诗表现了作者少年的雄心壮志和当下的老境颓唐。所以这两首诗塑造了一个既有雄心壮志又忧国伤时的爱国诗人形象。 答案: (1)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了离愁之多之浓。 (2)展示了一个既有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情的诗人形象。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解析】 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己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 9.【答案】消失;全;洗;才;B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