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的教案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6739847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篇一:我爱这土地教案】 我爱这土地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也许不知道,离乡背井的人们,远渡重洋的海外游子,都习惯在远行 之前,带些泥土在自己的身边以示对家乡和祖国的纪念。“宁恋家乡一把土,不 恋他国万两金。”一把把看似平凡的泥土里,不知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烙印着多少眷恋的情结啊!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浓浓的土地情 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土地情结的代表作: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 地。 “土地”这一独特的意象,凝聚着诗人艾青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凝聚着 他独特的思想;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2)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事?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抗日爱国 不管生在哪里,我是中国人;无论是在何处,誓做中国魂。慷慨激昂的言辞表 达浓浓的爱国深情,自古以来,华夏儿女有谁不爱自己的国家,有谁不眷恋自 己的土地,今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聆听他的心声,感悟他对土地,对国家的 挚爱深情。 二:作者介绍 师:俗话说“文如其人,言由心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这首诗歌的 思想内涵,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诗人艾青。 【艾青】(19101996)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 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之 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 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 三:背景介绍(幻灯片) 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有一个诱因,也就是它的创作背景。 大家打开书,看看本诗创作于哪一年?一起说吧! (本诗创作于 1938年11月17日 ) 1938年的中国究竟处于一种怎样的情境之下呢? (那么当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历史背景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那 灰色的1938年。)(画外音)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开始全面侵华,同年, 抗日战争正式爆发。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初期。 四:听录音 时至今日,六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捧起这首诗时,内心依然 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下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聆听艾青的心声。 师:真正读懂诗歌,那就要忘记自己,走进诗歌的每一个诗句,与诗人进行心 与心碰撞。 五:诗歌赏析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首诗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这首诗自然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两部分,也就是两节。 赏析第一节诗: 1、诗人首先借助什么具体事物塑造了“我”的形象? “鸟”。诗人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比作翱翔天空的雄鹰或是驰骋疆场的战马, 而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呢?鸟具有怎样的特点? 倦鸟归巢、鸟向往自由、鸟力量弱小(1)诗人把自己幻化成一只弱小的鸟,它没有多大的力量,但它具备歌唱的 天赋,所以它把自己的歌声奉献给了它挚爱的土地。 师:一只什么样的鸟呢?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 师:鸟的叫声是优美的、清脆的、悦耳的。而这鸟的声音因何而嘶哑? -饱受磨难,连续不断,不畏艰险地一直歌唱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 声音嘶哑,面对困难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 2、这只鸟歌唱了些什么呢?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意象?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往往是朦胧的、含 蓄的,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情达意,这种饱含诗人思 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做意象。 (暴风雨、土地、河流和风、黎明) 师:这土地仅仅指我们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吗?它有没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呢? (“土地”在这里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事物,而是倾注了作者主观感情的一 个特定的事物,即祖国) 师:这片土地当时处于怎样的一种情境之下呢?(受日军侵略)你是从哪个词看 出来的?(暴风雨) 师:这是怎样的一场暴风骤雨呢? -中国人民正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遭受着苦难。 师:“暴风雨”在这里又象征着什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师:暴风雨来临后大地是什么样的状况。 提到战争,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 -哀鸿遍野、山河破碎、流离失所、血腥屠杀、惨绝人寰 问:在战争中,最可怜最无辜的是哪些人?(平民百姓)从那段视频中已经见 证当时的日军侵略给我们民族带来的苦难。 师:列强的蹂躏已使这个民族的脊梁变得弯曲、身影变得佝偻,日本侵略者用中 国人民的鲜血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面对日 军的侵略,人们作出了怎样的选择呢?是逆来顺受吗?(不是)那是什么?(奋 起反抗)回到诗文中,哪些句子映证了你的观点?/诗中有没有体现呢?(河流 和风)什么样的河流?什么样的风?看到了怎样的中国精神? 河流象征着民众的反抗。 风象征人民的反抗 河流和风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华儿女的反抗的情景。(幻灯片) 虽然他们的职业、身份、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 国情感却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众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才有了我们美 好的今天。我们才最终迎来了黎明。 问:“黎明”象征什么?(光明)当时的“光明”具体指什么?(美好未来) “黎 明”常常代表着光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当一切沉寂下来的时候, 黎明终于到来了。 师:这句话也道出了多少中国人的心声,对光明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全 中国人民的渴望。 光明已经到来,胜利还会远吗?师:胜利没有完全到来,鸟的歌声就不会停止?那么这只鸟的歌声到什么时候 才停止呢?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师:即使死去,也要魂归这片热土,鸟儿对土地的情感,也就是艾青对祖国的情 感。 问:这两句能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 是对土地的眷恋,为祖国献身,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 师:第一节诗鸟儿歌咏自己的土地。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现在让我们 与这位诗人零距离地接触。听听诗人内心最真挚的声音。(走进第二节诗) 分析第二节诗 问:泪水怎么理解? 师: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什么而流泪呢? 为苦难的同胞而流,为祖国大地而流,这份爱炽热而深沉。情到深处是无 言,爱到深处是无语,这深情,这挚爱凝成晶莹的泪水,涌动火一般的激情, 叩击读者的心扉,产生共鸣。 如何理解爱的深沉? -“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陷于水火之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 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常”表明这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一直萦绕于“我”的心中,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省略号的运用再次表达了这份爱的凝重。) 师:第一节诗与第二节诗的关系 第一节:对“爱土地”、 “爱祖国”主题的铺陈描述 第二节:对主题的概括。 结构: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 挚的心:“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讨论: 今天世界的局势也不稳定,日本首相安倍不顾邻国反对,连年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的教科书违背历史,美化他们的恶劣行径,现在又公然想侵占我国的 钓鱼岛,同学们,面对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祖国的领土受到侵犯,你们 该怎么做呢?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神圣领土不可侵犯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幸福?国家兴亡,你我有责,捍卫祖国领土,不 容倭寇侵犯。 九:板书设计: 暴风雨 日军侵略 土地 祖国 意象河流和风 象征 民族反抗 黎明 美好未来【篇二:我爱这土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序幕:阅兵掠影 营造氛围 1、播放我国今年九月三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的抗战老兵视频片段,营造氛围。一、回眸抗战,结识作者 1、播放反映日寇暴行与人民反抗的视频、图片,介绍背景。 2、结识作者。(多媒体展示: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其诗歌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 二、听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受诗情画意。 2、朗读指导。(多媒体展示:注意语调、重音和节奏。) 3、学生初读。 三、品读诗歌,领略诗情 (一)明确品读要求,阅读品读材料 1、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全诗理解:诗歌首句中,诗人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形容鸟的歌喉一般用“清脆”、“嘹亮”、“圆润”等词,能否换成这些词,说说你的理由。 2、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整句诗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象征了什么?应该怎样读这几句诗呢?(比如哪些词语应该重读,用怎样的语调情感)请你亲自读一读。 3、“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诗中的“也”字有什么深意?全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土地什么样的情感? 4、第二节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哪几种情形?“常含泪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配品读任务,合作探究完成 (按照学习小组分配品读任务。) (三)交流展示品读成果 参考答案: 1、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遭受苦难,鸟儿虽然力量弱小,声音嘶哑,却还在奋力歌唱,急于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感情,同时表达了作者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深情。2、土地象征祖国大地 暴风雨象征日军侵略 河流和风满腔悲愤、人民反抗 黎明美好未来 3、鸟生要为祖国歌唱,死也要肥沃土地,为土地贡献最后的力量。诗句中的“也”字用得巧妙,把自然现象变成了鸟的主动追求,就好像中国人民拼死抵抗到底的牺牲精神。至此诗人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爱得到升华。 4、被侵略悲伤、激怒的泪水;看到人民的反抗悲愤的泪水;抗战胜利喜 悦激动的泪水。诗人自问自答,至此,诗人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朗读强化 (全班齐读,感受诗人对祖国深沉的挚爱之情。) 四、竞读诗歌,激发豪情 1、导入竞读。 2、朗读竞赛。(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3、朗读竞赛小结。 五、仿读诗歌,歌唱祖国 (一)看图抒情:根据画面意境,用“我爱这土地,因为?”的句式即席抒情。看哪个组说得又快又好。 1、教师示范。(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举例: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山水秀丽。) 2、开展比赛: 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按学习小组依次轮流进行。 参考示例: (1)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美丽富饶。 (2)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历史悠久。(3)我爱这土地因为它文化灿烂。 (二)想象抒情:多媒体展示空白图片,学生想象抒情。 1、教师提示:毛主席说:“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某老师说:“一张白图,好抒最真最美的情怀。请听:我爱这土地因为它与世俱进!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前程似锦!” 2、学生想象抒情。 参考示例: (1)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团结共进。 (2)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强大无比。 (3)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繁荣昌盛。 六、拓展迁移,尝试创作 仿写诗歌:假如你是一只鸟,在这和平的年代,你可以为祖国作出怎样的贡献。写作时注意用意象。(课外完成)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激励奋斗 同学们,艾青不愧是土地的歌者。今天我们领略了诗人的土地情结。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虽然那段炮火硝烟的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更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让我们铭记历史,刻苦学习,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板书【篇三:我爱这土地教案】 一、授课对象:九年级 二、课型:讲授课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 3、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中意象的含义 2、掌握象征手法 五、教学难点 1、物象与意象的区分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大家试想一下,我们之所以能勇敢大方地行走在路上,原因就在于我们脚下的这一片那么实实在在的土地。因此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板书课题) 2、解题:同学们题目中写了哪两个事物?我和土地 这两样事物之间用爱作为纽带,表现了全诗的主题是爱土地。 二、整体感知: 1、我们说诗歌是情感的载体,诗人写诗就像同学们平时写日记一样,都是在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也是一样,现在有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这首诗的录音朗诵,听的时候思考一下诗人爱土地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 2、介绍写作背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出来,整一首诗是用一种比较沉重的语气来读,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是沉重的呢? 1938年,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正任意践踏中国的国土和人民,面对这些,中国人民没有退却而是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一段屈辱史无疑是沉重的,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诗人艾青对此是感到了悲愤的,同时也感到了自己使命的沉重。 三、鉴赏诗歌内容 1、诗歌首先借助什么具体形象事物塑造了“我”的形象?这只鸟有什么特点? 事物:一只鸟 特点:嘶哑的喉咙,弱小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即便像鸟一样弱小,也要肩负起保卫祖国,抵抗外敌的 责任。 3、展示暴风雨吹打的图片,认识意象 (1)、这张图就是我们平时所看见的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大家看完这张图片之后,心里有没有会觉得沉重吗?那为什么在艾青的诗歌里面就变得沉重起来了呢? 其中在诗中土地就已经不是客观存在土地了,已经是融注了诗人的情感在里面,我们把这种倾注了诗人的具体情感的具体物象称之为意象。 (2)、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 所谓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相对物象,意象多了认知和描绘两个环节。诗人要通过认知现实的物象,才能在这基础上描绘出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明月倾注了成了我们思乡的一个具体物象,这就是意象 (3)在诗中除了土地之外,大家还找到了哪些意象? 河流、风、黎明 (4)这四个意象象征着什么呢? 土地:遭践踏的国土,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 河流、风:满腔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光明与希望 九、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主题:爱土地 p align=right林惠珊/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