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内容改革(冯长运).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586238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内容改革(冯长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高考内容改革(冯长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高考内容改革(冯长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内容改革与评价 给我们的启示 一、高考评价(三个维度) (一)社会评价: 宏观评价,是社会各界包括考生、教 师、家长等对考试的评价。 (二)专家评价: 科学性原则 命题要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试 题题干的表述要严谨,避免产生歧义;答案唯一,如 选择题避免一题多解的现象;避免学术上没有定论或 尚在争论的问题出现在试题中等) 公平性原则 考虑农村与城市的差别,避免出 现对农村考生的不公平性题目。如外语考试中的口语 问题。 地域性原则 东西部之间、南北部之间的差别。 (三)定量分析: 对考题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 分析。如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各省、区、市的录 取率也有所不同,所以难度值仅是一个理论参考值, 各地在掌握时也会有所不同。 二、历史高考内容之专家评价 (一) 2010年历史高考卷肯定性评价: 以主干知识为依托 , 以考察基本能力为主线; 命题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老二卷学科内综合大题考查从明清到近代中国城市发 展的历程 , 契合上海世界博览会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的理念 , 反映了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处入手 , 突出体 现了全球历史观 、 现代历史观和文明史观 。 全国试卷具有开放性和严谨性的显著特点 。 ( 二 ) 否定性看法: 给人的感觉是 “ 保守有余 , 创新不足 ” 个别试题的答案与中学教学并不契合 , 如 2010年全国 卷一第 37.1题要求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和影响 。 参考答案突出经济方面 , 而学生组织答案一 般分为经济方面 、 政治方面 、 对外关系方面 、 思想文 化方面等几个方面 。 (三)近年历史高考内容之专家评价的基本趋势 追求新颖与变革; 体现隐性评价标准 (课程改革理念、新课程理 念)。 新课程理念: 1、 时代性 :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强化课程内容与社会 生活的联系 2、基础性: 掌握经典知识(主干知识),灵活运用的 能力 搜集与处理新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选择性: 多样化、多元化模式 三、历史高考内容的改革 (一)突出经典知识(主干知识) 重大历史 事件、重要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变迁中 的历史背景 (二)关注与社会生活、历史观的联系 2010年综一卷用中国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 解释朝代更替为题,考查魏晋朝代的顺序 。 2009宁夏卷 29题: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 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 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卫 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 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 是 A 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设计思路: 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现代意义; 1997年 国家确定依法治国战略是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伟大 成就,而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从原来的 “ 有罪推定 ” 转 变为 “ 无罪推定 ” ) (三)突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方法、能力的 考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 新课标卷(宁夏)文综第 40题( 37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 成风尚, 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 载于史籍。 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 3 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 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 (标答)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 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 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 乡村手工业 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 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 快速发展 。 商人发放原材料 ,回 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 “原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 业的发展。 16世纪初,纽贝里一家毛纺织“工厂” 雇佣了 1 140 名工人, 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 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 品生产和出口国, 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 70%。棉 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 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 播。 摘编自英 E. E. 里奇等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 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16分) (标答)阶段 : “ 原工业化 ” ;工业革命(工业化)。( 4分) 阶段性特征 : “ 原工业化 ” 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 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 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12分 )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 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 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 恩格斯: 反杜林论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 “ 历史前 提 ” 的认识。( 13分)(要求:以对 “ 历史前提 ” 的认识为中 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第一等( 13 11分)观点明确;能 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 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 10 6分)观点较明确;能结合材料或 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设计思路: 明清之际中国与西欧社会发展之路的比较: 1. 中国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 英国(或以英国为代表)手工业发展的基本 特点及其走向; 3. 探讨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发展路径即马克思所谓的 “ 历史前提 ” 问题。 (其核心词是生产方式即 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 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性质) 评价: 考查主干知识,材料不生僻,有典 型性;题目设计史论结合,立意有高度, 设问有梯度 前两问为基础知识考查, 为最后一问开放做准备;题目设计符合新 课程理念;注重考查探究性;题目设计注 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历史思维的 能力。 启示: 目前新高考的重点与难点:新课程 理念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何在学科中 具体化而不是泛泛空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