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段ZT13标段环保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6498686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段ZT13标段环保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段ZT13标段环保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段ZT13标段环保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段ZT13标段施工环保专项方案编制单位: 驻 地 办: 总 监 办: 目 录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位置- 1 -1.2、工程概况- 1 -1.3、工程施工工期- 1 -1.4、工程施工区自然环境- 1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1、编制依据- 3 -2.2、编制原则- 3 -三、施工资源概况- 4 -3.1、土地利用概况- 4 -3.2、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4 -3.3、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5 -3.4、土地整治- 5 -四、工作原则- 5 -五、环保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5 -5.1、组织机构- 5 -5.2 、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 6 -5.3、环保保证体系- 8 -5.4、环保程序- 9 -六、工程环保分析:- 10 -6.1、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0 -6.2、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1 -七、环保措施总体规划- 11 -7.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1 -7.2、水资源的保护- 18 -7.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9 -7.6、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施工废水、泥浆、垃圾处理措施- 23 -7.7、不良地质体的环境保护对策- 23 -7.8、文物保护措施- 23 -7.9、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对策- 24 -7.10、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毁损道路的恢复措施- 24 -八、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5 -8.1、人员环保培训及意识教育- 25 -8.2、环保培训计划的内容- 25 -8.3、奖励与处罚- 25 -九、应急预案- 27 -9.1、工作程序- 27 -9.2、后勤保障- 28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和地方政府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度,依据合同文件及业主、监理对本工程的具体要求,为了在施工建设中搞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并有利于项目建设,做到建设一方,保护一方,特制订本标段环保专项措施方案。一、 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鹤大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9条南北纵线中的第一纵,也是交通部和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其中靖宇至通化段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北接在建的抚松(榆树川)至靖宇(板房子)段,南连通化(二密)至新开领(吉辽界)段,途径吉林省靖宇县、白山市江源区与通化市。1.2、工程概况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段ZT13标起点位于白山市江源区内,起点桩号K283+950,终点桩号K294+830,路线全长12.018km。路面工程起点桩号K266+263.924,终点桩号K294+830,路线全长29.705km。1.3、工程施工工期总体施工计划工期:2014.4.1-2016.12.31.工期计划安排如下:(1)施工准备:2014年4月1日2014年5月20日。(2)路基土石方:2014年4月15日2015年6月30日。(3)路面:2015年5月1日2016年9月20日。(4)涵洞:2014年5月1日2015年9月20日。(5)大桥、天桥:2014年5月1日2016年6月20日。(6)防护排水 :2014年5月20日2016年10月10日。(7)其他附属工程 :2015年4月15日2016年12月31日。1.4、工程施工区自然环境1.4.1、地形地貌ZT13标施工路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区,穿越龙岗山脉,由中,低山,丘陵,沼泽地貌组成,山高大部分在8001200m,典型的剥蚀中,低山地形。蒙江流域为典型的高山丘陵地,哈尼河流域部分为沼泽湿地。沿线所经地区沟谷发育,路线多在沟谷中展布,河谷及台地多为旱田及水田,山地多为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龙岗山脉为主要分水岭,其南为鸭绿江水系,其北为松花江水系。靖宇县地处长白山区,被长白山系龙岗山脉从北、西、南三面环抱,是一个东倾盆地,总体趋势东低,北、西、南高。平均海拔在700800m之间,千米以上高峰54座,老秃顶子为最高点,海拔1329.9m。东部和东北部为长白熔岩台地,西缘为靖宇熔岩台地,由东向西地势渐低,构成长白山火山景观。境内有长白山山脉的两大支脉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龙岗山脉斜切境域域西北部,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境域南部,岭东多高原山地,岭西多丘陵和狭窄的河谷平原,境内重峦叠嶂,绵延起伏,河流蜿蜒,沟谷交错。整条线路属于低山丘陵区。1.4.2地质1、区域地质路线所经地区属华北地层分区之辽东隆起区的东部铁岭-靖宇隆起区南段,地层以太古界鞍山群为主和侏罗系果松组安山岩为主,山间河谷及其两侧上覆第四纪松散土体。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分布的断裂构造主要有十道羊岔-团结东两向冲断坛、板房沟一1031高地南压性断层、兴林断裂、教鹿沟-兴林断裂、兴林-夹皮沟断裂、水洞-夹皮沟断裂、辛家村-闹枝沟-葫芦套冲断层及猪圈沟断层。 路线所经区域多为熔岩台地地区,地层情况复杂,整体上,该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适宜该公路的修建。 路线所经区域主要为熔岩台地及河流沟谷、坡地地带,整体地势有较大起伏,熔岩台地上部明显隔水层。区域内降水季节性变化大且不均,夏季为丰水期,从而导致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变化严重不均,丰水期河流水量也变化较大。区域内有较大面积湿地,经取水样化验,水的类型为硫酸根钠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2、地震根据建设部建抗199313号文和吉林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吉建抗字19934号文的规定和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对地震区域的划分,路线经过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地震基本烈度见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地震基本烈度表段落动峰值加速度(g)地震基本烈度靖宇南段0.05VI度其余路段0.05 VI度1.4.3、气候、气象路线经过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火热多雨,每年69月是雨季,此间是土方的最不利季节。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是施工的黄金季节。但秋末、冬初路面经常出现雨后结冰,影响行车安全。冬季漫长而寒冷,冻胀和翻浆为公路主要病害。项目区主要气象特征见表。项目沿线各县主要气象特征值气象特征指标单位靖宇县白山市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94.7极端最高气温+33.5+36.1极端最低气温-41.9-35.5多年最多日照H2409.72153.4降雨量20年一遇24hmm134.71144.331hmm51.9255.6350年一遇24hmm161.97173.541hmm62.4366.89多年平均降雨量mm737.9849.6风速多年平均风速m/s1.81.8冻土多年最大冻土深度cm121130积雪最大积雪深度cm3825无霜期多年平均无霜期d1111201.4.4、水文路线区属于诨江水系,丰水期为5-9月,枯水期12-3月,水位变幅较大,流量较大。沿线地表水系发育,水文网切割密度大,且多垂直地层走向,沟谷较狭窄,纵坡较大,汇水暴涨暴落且携带大量泥砂,流水下切和侧蚀作用较强,松散层较发育。二、 编制依据及原则2.1、编制依据1、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2、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ZT13标(K283+950K294+830)设计图纸。3、鹤大高速公路靖宇至通化ZT13标(K283+950K294+830)招标文件。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我项目部组织的现场勘察。2.2、编制原则1、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2、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三、施工资源概况3.1、土地利用概况采用卫星照片解译的方式评价区土地利用结构。解译采用的影像为Landsat TM,即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该影像有7个波段,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m外,其余均为30m,像幅185*185km2,采用的影像成像时间为2006年8月。公路沿线2km范围内土地利用主要分为林地、耕地、湿地、河流及湖泊、居民用地、交通用地等6个类型。其中林地面积最大205.21km2,占82.41%,广泛分布于拟建线路两侧;其次为耕地,面积为25.45km2,占10.22%,以旱田为主,主要分布于西南岔河两岸,位于江源区三岔子镇爱林村、四岔村等居民点周围,另一部分耕地主要位于光华乡附近和朝阳林场(村)附近,其分布特点围绕居民区分布;居民点面积14.08km2,占5.65%,主要分布在现有道路沿线,高速公路主线居民点以三岔子镇、光华乡及朝阳林场为主,连接线沿线居民主要为白山市区边缘及白山市板石街道居民;交通用地面积1.1km2,是指评价区内现有道路;湿地面积2.37km2,占0.95%,主要分布在吉林靖宇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南部,位于现有204省道与三道老爸府之间的部位,以苔草小叶章湿地为主;河流、湖泊面积0.79km2,占0.32%,主要为沿线经由的西南岔河、哈泥河、二密河等山区河流。公路沿线2KM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结构卫片解释结果类型面积(KM)比列(%)分布林地205.2182.41拟建线路沿线两侧耕地25.4510.22围绕沿线居民分布区,主要为三岔子镇、光华乡及朝阳林场周围农田旱地24.169.7水田1.290.52湿地2.370.95靖宇保护区西南部湿地边沿河流湖泊0.790.32线路经由的山区小河流居民用地14.085.65沿线村屯乡镇等交通用地1.10.44区内大小道路总计2491003.2、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多年来,当地水土保持部门坚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全面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片状造林和营造防风林带,同时采取灌渠引灌措施、草地封育禁牧等,有效的治理了水土流失,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通过治理,为发展当地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起到了极大作用。3.3、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省道204、国道201、长春至图门高速公路等,这些项目在其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本项目可以借鉴其成功的防治经验。3.4、土地整治对于工程开发建设扰动的土地,需及时进行土地整治,清除临时建筑和建筑施工垃圾,对于基础开挖施工,严格执行先挖后填,保证表层土覆盖在表层,充分利用表层土中含有的有机质,结合人工播种,使扰动区域的植物绿化措施恢复得更好。四、工作原则1、 制定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和各项工程的环保方案。2、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组织和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3、 保证按环境要求存储和堆放材料,对有毒有害危险物品严格管理,及时回收工程材料,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4、 专职环保工程师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不符合纠正,发现并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5、 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6、 积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问题五、环保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5.1、组织机构为了切实做到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水利的保护工作,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将环保、水保工作落实到受控状态,得到可靠的保证。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我方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总工成 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由许建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卢建华为专职环境保护工程师,孙昊、邵英伟、董军为兼职环境保护工程师。做到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保证环境资源不被破坏。环保领导小组组 长环保工程师副组长各工区项目驻地地路基施工队桥梁施工队排水防护施工队小型结构施工队拌合站预制厂5.2 、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交通部公路路基路面环保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为防止和减少环保事故,保证全体建设者的生命和财产环保,特成立鹤大高速公路ZT13标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明确机构各级成员的环境保护责任。5.21、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职责1)项目经理是环保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所属合同段的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2)各领导小组成员对组长负责,在组长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和落实环保工作和任务;3)建立和健全本合同段的环保责任制;4)组织制定环保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5)保证环保投入的有效实施,及时消除环保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环保事故应急救援措施;7)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环保工作。5.22 、环保领导小组负责人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环保的指导精神;2) 环保领导小组组长为环保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合同段项目施工的环保工作;3)环保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和安排具体日常环保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工程师负责自己主管工作范围的环保工作;4)组织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5)保证环保投入的有效实施;6)组织实施对环保目标管理的考核和奖励办法;7)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环保检查,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予以落实;8)向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汇报环保工作。5.23、 环保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的文件精神;2)在各自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环保的要求全面负责,认真贯彻执行环保领导小组制定的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要求,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层层签订环保责任状;3)在施工现场随时检查环保预防措施(包括高空作业、用电、防火、防汛、交通、危险品使用等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当发现环保隐患时,要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隐患;4)负责组织、协调、督促环保管理措施的落实;5)保证环保投入的有效实施;负责组织和起草各项环保管理办法和措施及总结报告;6)协助领导小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环保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检和检查;7)施工现场环保一旦受到危害,施工负责人除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外,必须立即暂停与此有关的项目施工;8)具体落实组长、副组长安排的环保工作,向领导小组提供有效的环保工作计划和建议;9)对上级部门检查所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10)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环保工作,同时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5.2.4、 环保工程师职责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合同段项目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环保监督和管理;2)全面负责所辖本合同段项目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环保管理和监督;3)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公司的环保管理规定,制定内部环保责任制;4)监督小组成员履行环保职责,执行施工工序、规范和标准;5)负责编制施工环保方案及环保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督促小组成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环保技术交底;6)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对各种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现场处理。当发现有危及施工环保的重大隐患和环保管理严重失控时,应及时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7)负责审查考核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不称职和不合格的人员,责令其更换;8)检查特种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检测、注册登记;9)负责施工生产中各种不环保因素的分析和预控制,尽力避免和减少环保事故的发生。参与对环保事故的调查分析及环保事故的处理。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维护好事故现场;10)负责建立环境保护档案;应在施工日志中详细记录施工现场每天的环保工作情况;11)协助监理单位做好本项目段环保管理月度考核,每月向工作按时向监理单位报告环保情况,按规定编制工程项目的环保统计报表,及时反馈环保信息。5.3、环保保证体系保证体系图如下环保方针环保规划检查纠正措施目标指标环保保证体系环境监理法律要求方案环境监测违章纠正记录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制度保证宣传教育部门领导小组安质环保部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措施落实ISO14001实施细则内部管理制度实施与运行信息技术交流文件资料管理施工运行控制应急相应准备持续改进实现环保目标5.4、环保程序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按以下流程图进行: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流程图通过批准分析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配置环保设备工艺改进环保培训施工现场环境控制临时驻地环境控制环境监察记录审批修正环境管理计划环保检查评审执行下阶段环境管理计划控制文件归档未批准未通过六、工程环保分析:6.1、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投入施工的各种车辆、工具;2、临时设施的修建;3、临时设施的生活废气、污水、垃圾等;4、打孔、运输作业时的尘埃;5、各种施工过程中的剩余材料、废弃材料及隧道弃碴;6、工地用餐的生活垃圾;7、工程完工后临时设施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8、施工过程中产生废水;9、施工工作中可能产生不良地质及腐蚀性水质等。6.2、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项目部通过对本工程中可能影响环境的因素的具体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和实施细则,编制环境管理计划,经业主审批后付诸实施。2、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贯彻执行环境管理计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定期、不定期进行环境监察,执行阶段性环保检查评审,并持续改进,确保符合国家、交通部以及建设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条例的要求;将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保护生态环境,为沿线居民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环保控制管理内容如下:1)环保培训;2)配置环保设备;3)施工工艺改进;4)工程中的环境控制,包括: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和临时驻地的环境控制;5)定期、不定期环境监察;6)阶段性的环境保护检查评审及持续改进;7)环保文件、资料及环境监察记录管理。七、环保措施总体规划7.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7.1.1、弃土(渣)场的处理工程设计中对弃土(渣)场采取修筑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的工程措施来防护。在弃渣过程中应该先把表层土(3Ocm )清理暂存以备弃渣完毕后回填绿化之用。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和落实填方路段的防护措施。同时确保施工人员不在规划的弃土场以外的场所随意取弃土。7.1.2、排水工程边坡的崩塌、滑坡等现象主要是由于雨水渗透和涌水所致。所以边坡保护工程,可以说是一项水的治理工程,因此,凡是大面积切割山坡,应在其上方2m以外设截水沟,避免暴雨来临时流水从坡顶一些土体的节理和裂隙渗蚀而引起滑坡及泥石流,从而保证路面两侧区域排水的畅通和快捷。7.1.3、路基工程环境控制1)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控制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清除草丛、树木等植被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2清淤水土流失3结构物拆除扬尘污染 、噪声污染、损害景观4场地内积水水污染 、传播病媒5废弃物未及时处理废弃物流失 、传播病媒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表层土壤的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主要措施如下:在施工前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划出“环保绿线”,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环保绿线”区域内的植物资源应重点保护,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对采伐后保留下来的树木要严加保护,避免施工机械的刮碰。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不用于本地恢复的,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2 )路基开挖控制路基开挖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土石方开挖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资源消耗2开山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噪声(振动)、扬尘 、资源消耗 、损害景观3挖掘机、装载机等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4土石方运输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5运输车辆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6炸药残留污染环境7开挖时管道破裂水污染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弃渣问题在此也会比较突出,弃渣场若选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损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施工前明确开挖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根据环评报告书的结论对弃渣场进行认定,明确弃渣场的范围。弃渣应在指定范围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堆置。预防表层土流失。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公路边的临时零星弃渣,应在公路封闭前处理完毕,以免公路全封闭后,难以清理。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土石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如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以多点少药代替大量炸药爆破,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夜间禁止开山爆破,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确需放炮作业的,应加以阻挡、防护,以防碎石冲击,并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3 )路基填筑控制路基填筑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挖掘机、装载机等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 2土石方运输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3运输车辆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4压路机、夯实机械等施工噪声 、漏油污染 、水泵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5履带式设备行驶对道路场地破坏6施工设备、车辆等维修保养机油洒弃 、零配件丢弃 、包装物丢弃7粉喷桩施工粉尘污染 、噪声8塑料排水板等施工噪声 、边料丢弃9土工格栅等铺设边料丢弃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施工工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边界附近的较大树木,尽可能避免周边的地表扰动,开挖后换填要及时,并在换填后尽快维护和恢复坡脚外侧被破坏的植被。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7.1.4桥涵工程环境控制桥涵工程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河道开挖1.生态破坏 2.污水排放、淤泥堆积、围堰作业等污染环境2钻孔机作业1.噪声 2.漏油污染 3.钻孔作业时拓放污水污染环境 3.钻孔打桩对河床的破坏 4.泥浆外泄对土壤污染和泥浆泄漏的水污染 3钻孔机械维修保养和进出场运输1. 钻孔机械维修保养时机油、废油洒漏和废配件丢弃 2.进出场运输时有机油泄漏和泥尘粉尘洒落4水泥混凝土1.水泥浆搅拌和输送噪声 2.水泥倾倒、拆袋有扬尘污染 3.砼插入震捣机震捣噪声 4.商品砼运输、泵送噪声 5. 震捣棒维修滴油、配件丢弃 6.浇筑时砼落于河道污染河水5场地碎石、黄砂堆放1.扬尘6钢筋1.装卸、声内搬运噪声、扬尘 2.锈蚀产生锈水 3.钢筋焊接产生废气和废渣 4.焊接和生电火花、电弧光 5.钢筋切断机、弯曲机使用产生机械噪声 6.零星废钢筋等未及时回收7机械设备1.漏油污染 2.能源消耗 3.废配件丢弃8各类运输车辆1.噪声 2.扬尘 3.有害气体 4.漏油9钢模钢管1.装卸噪声、扬尘、防锈漆震落 2.搬运噪声 3.钢模施工噪声、扬尘 4.支模架搭拆噪声、声尘 5.钢模钢管扣件遇水腐蚀产生锈水 6.零星扣件散落10钻孔平台搭设1.使用后的处置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桥梁打桩噪声的场界限值为昼间85dB,夜间禁止打桩。2)施工期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3)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4.6的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4)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护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IIII类水源地保护区。5)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6)桥梁施工中的工程用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放,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涵洞出口流速较大时,必须在进出口进行加固,防止冲刷。7)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振捣、运输、摊铺等作业中防粉尘、防噪声(振动)措施同前。8)对于不可避免的河道及河岸开挖工程,要明确并严格控制开挖界限,不得任意扩大开挖范围,将受影响的两栖动物生境控制在最小范围;9)施工中只对墩台位置进行局部清表,墩台作业区外的原生植被一律保留。7.1.5 其它工程环境控制1) 排水工程措施排水工程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挖掘机、装载机等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排出有害气体2土石方运输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3运输车辆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4夯实机械施工噪声 、漏油污染、水泵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5砂浆拌和机搅拌噪声 、砂浆外漏污染6清洗砂浆设备污水水污染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水源、植被、景观等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 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 施工过程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2)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石工程措施防护工程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挖掘机、装载机等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排出有害气体2土石方运输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3运输车辆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4夯实机械施工噪声 、漏油污染 、水泵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水源、植被、景观等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2评价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 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 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7.2、水资源的保护7.2.1、敏感水体保护在河流水系敏感水体附近施工时,应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尽量不改变水流方向,不压缩过水断面,更不得赌赛、阻隔水流。不得在河流附近取土、弃土,不得破坏水源林、护岸林,要注意保护水源附近的土壤植被。在河流水系敏感水体5m范围内,不得堆放或设置沥青混合料及混凝土拌合站,对施工物资,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不准堆放在河旁,远离河流,妥善保管堆放,防止暴雨冲刷进入水体。禁止将施工废料倒入河流等水体中,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河道。加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处理,在各施工营地建化粪池及垃圾堆放站,严禁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水体中。桥涵施工时,尽量减少扰动河岸,严格按设计施工。跨越饮用水源段落,按设计要求,设置桥面径流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及危险品泄漏应急收集池。7.2.1、一般性水体保护最大限度地保留沿线的湿地、沼泽地、泥炭地,少占、不占用湿地,尽量保持原状,不得随意填埋。加强施工控制,严禁向溪流、沼泽中倾倒施工废料,确保水域的连通性。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及其它固体废物不得倾倒或抛入水体,(应有处理措施)也不准堆放在溪流旁,不准在溪流和沼泽地清洗施工器具、机械等,防治水环境污染。白灰、砂石料等材料不准堆放在溪流附近,白灰、砂石料的堆放和拌合场用塑料布等遮盖,并设置围堰或临时挡墙,防止被雨水冲进水体。7.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本工程所处地区为林区,砂石料若采取外购,则要注意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实行密闭措施,防止砂石料粉尘对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若采取就地利用洞挖材料作为施工道路的材料,则需在石料加工点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加工点采取定期洒水、封闭作业等有效防尘措施,破碎施工点要远离居民点、学校和农田,以防噪声和粉尘对居民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以及粉尘对农田农作物的影响。2、拌合场设置应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500m范围内、特别是下风向区域内不能有居民生活区。设计中拌合场选址要符合要求。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地点。3、据施工现场的实测结果,施工路段使用洒水车洒水,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在道路施工期要洒水作业,尤其是灰土搅拌站和道路挖掘与路基填充时更是如此,要洒水以压实材料,在材料压实后,将定期洒水,以防起尘。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4、搅拌场和预制场控制拌和场和预制场潜在环境影响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1拌和场扬尘 、废水污染 、噪声2预制场废水污染 、噪声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1) 稳定土拌和站、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2) 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3) 拌和场和预制场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不能达标时,夜间应停止作业。4) 大型拌和站(预制场)应配有除尘装置;沙石料场应及时洒水;沙石装卸时应尽量降低落差。施工人员应配有防尘用具,以保护工人健康。小型临时拌和场地应离敏感点大于100m,并应尽量避开下风向有人群的时段。5) 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6) 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剂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5、生活服务区控制生产服务区潜在环境影响项目序号活动内容潜在影响食堂1油锅炉灶油灶漏油 、能源消耗 、产生油烟2油烟机油烟排放 、噪声3废弃物污水污水 、废物 、能源消耗4冰箱产生有害气体办公室1空调产生有害气体2电脑手机使用产生辐射3复印机打印机产生有害气体 、噪声 、废物回收4生活用水用电能源消耗5纸张使用及废弃资源消耗 、废物回收宿舍1生活垃圾资源消耗 、废物处置 、有害气体2生活用水资源消耗 、污水3厕所水污染 、土壤污染停车场1车辆资源消耗 、有害气体 、污水 、噪声供电设施1发电机噪声、资源消耗 、油料污染1)项目部选址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避免措施影响1:因选址不慎,造成对生态敏感点的人为干扰。这些生态敏感点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各种纪念地以及各种生物保护地如植物园、果木园、种子基地、特产农业用地等等。措施:我部基本上采取避让的措施。通过实地踏勘,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对于生活服务区附近可能存在的生态敏感点,会加强管理,并提示服务区内各员工,控制员工对附近生态敏感点产生潜在的人为干扰。影响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生活服务区一般多设置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域,这些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或临近这些用地,另外,还有可能临近水域或居民点。措施:尽可能租用当地的民居;若无现成的房屋可以租用,尽量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以及较集中的居民点,对临时借地范围要有明确的边界。2) 生活服务区日常生活中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我部生活服务区各种污水的排放,尽量避开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保证废水水质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机械和车辆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维修。生活垃圾堆放点避开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堆放点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垃圾堆放点与生活污水排放渠道无交叉。随施工人员的增多,我部会加强对生活垃圾管理,人员较多时会增设垃圾筒。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厨房设置排风系统。7.4、降低噪音、防止扰民措施1、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应符合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中的有关标准,防止建筑工人受噪声侵害,靠近强声源的工人将戴上耳塞和头盔,并限制工作时间。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避免使用噪音很大的机械,尽量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150m内有居民区的施工场所,嘈杂的施工工作不能在夜间(22:00-6:00)进行3、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车辆运输中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居民的影响和干扰。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邻近居民点夜间施工时,灯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围内。7.5、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1、为保护林地免受破坏,不允许在林地取土、堆放材料和建临时营地。公路临时用地大多为旱地和荒地,为使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影响最小,对于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复垦措施,表层耕作土(30cm)应妥善堆放,并在施工完成后回填。2、弃土场在弃土前应清除种植土,推在一边妥善集中堆放,待弃土后,对弃土场进行平整,再将种植土返回,保持原有的土地肥力。3、拌和场在施工结束后剩余的石料需清理干净,短期内恢复种植条件,复耕或植树种草。4、及时在公路两侧和临时道路及被占林地附近补种树苗和草皮,尽快恢复植被,减轻环境影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5、施工车辆应走临时便道以免损坏农田、林地等。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地流失及扬尘等污染,例如临时施工道路的开辟和修筑以及运输车辆的行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包括耕地、用地、林地以及牧草地等。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成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减小临时道路在运行期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程度以及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3)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即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4)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2011)。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的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在居民区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必要时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然后方能进行夜间作业。7.6、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施工废水、泥浆、垃圾处理措施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禁石料、油料等堆放在河流、沟槽边。以避免堵塞河床引起对水质的不利影响。2、拌合场应设置围墙,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必须防止材料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流、保成河及沿线小溪流。临时营地生活区,应设室外干厕。防止施工中产生的污水直接进入河道和灌溉水渠。垃圾应收集在固定场所的垃圾箱内并定期统一清运。3、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采用沉淀池、化粪池等生化办法处理,未经检测合格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施工污染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废水采用集油池的方式处理。4、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在有防雨棚和地表经过硬化处理的临时垃圾池内,并及时集中清运。5、施工中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实行专人管理,严防泄露。6、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作到工完料净,不给周围环境遗留工程垃圾。7.7、不良地质体的环境保护对策1、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不良地质体一一处理,消除隐患,为施工期及运营期间公路的安全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2、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监测检验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及时上报协商解决。3、此外,在开挖爆破过程中应用采先进的爆破技术,防止爆破振动对临近地质造成影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7.8、文物保护措施1、 施工前主动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查明施工标段的文物状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2、在职工中宣传文物保护知识,提高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对施工地段已有文物,要采取措施,避免施工震动和污染。3、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到的文物和古木采取保护措施,对于要迁移的树木在园林单位确认后由业主委托园林部门负责迁移,对需保护的文物,在文物单位的指导下提出监测保护方案,通报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监测保护。4、施工中发现的文物或有考古、历史文物、古墓葬、古生物化石及矿藏、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及时通知甲方和文物管理部门,并采取严密的专人看守与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或私自占有和非法倒卖,绝不允许人员移动及损坏任5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必要的其它保护。并将对文物遗迹的各类现场保护情况及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配合,协助文物部门进行文物的发掘和清理工作。7.9、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对策1、在有珍稀野生动物出没的地区,公路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猎杀珍稀野生动物。2、禁止乱砍乱伐施工地界以外的林木,保护绿色资源。3、加快绿化工程施工,尽量复耕、复植树木或草皮,改善施工造成的生态不平衡状态。7.10、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毁损道路的恢复措施1、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既有的道路和施工便道的进行路面清理平整,保证施工道路的宽度和道路密实度和平整度,还当地一条合格的道路。2、对既有道路两侧的在施工期间损坏排水沟及时修复,对道路两侧植树损坏的及时复载,恢复道路两侧的绿化。3、在耕地上临时租用修建的施工道路,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复耕处理,清除施工道路上的碎石碾压层,对土壤进行有机土换填,确保土壤恢复种植成土,适合农作物种植。4、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应在工程完工时及时清除干净,以免堵塞河道和妨碍交通。5、工程竣工后,在一个月内拆除工地及四周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并将工地四周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6、临建工程临建工程的恢复处理原则是:及时拆除,恢复原有地貌。1) 正式工程实施完成后及时将临时工程拆除。生产生活用房拆除并将水泥地面进行破碎外运至附近的弃土场或就地掩埋处理;2) 将临时建筑拆除完成后,就地将表层腐质土翻松种草籽以恢复植被。3) 距离线路较远的部分临时房屋建筑物(如项目部驻地等)在不影响大广高速公路景观的情况下,根据当地需要和原有协议移交村社管理使用。八、环境保护管理体系8.1、人员环保培训及意识教育项目部坚持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土地法及交通部、项目办及地方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建立奖惩制度,将环保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人头。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经理、副经理和总工程师指导下,制定环保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职工明白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自觉的遵守国家及呼和项目办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组织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我为绿化献爱心”活动、爱护环境、保护绿化,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8.2、环保培训计划的内容1、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交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的学习;2、本工程中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分析及对策;3、本项目的环境管理方案,环境保护职责及相应的奖惩制度的发布;4、具体环保措施的落实;5、环保监察计划的实施及环保控制记录的管理;6、环保检查评审方案的发布。8.3、奖励与处罚8.3.1、奖罚管理1)项目部建立奖惩基金,对全体职工实行安全环保保证金制度,由项目部财务部统一管理,罚没款项进入奖惩基金,奖励款项由奖惩基金支出,奖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禁止挪用。2)项目部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抽查等形式对各工区、部门执行环境保护责任制、环保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措施情况及各工区环境状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奖励或处罚的决定(每个工区每月环保质量大检查评比的第一名进行奖励,最后一名进行处罚),由项目部财务部执行奖惩资金支出和罚没,每月底进行,对内部工区(或个人)的奖惩款项列入责任成本并注明,对外协队伍(或个人)的奖惩从相关外协单位计价款中扣除。 3)项目部所属工区、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对管辖内的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环保质量方面奖励和处罚。8.3.2、奖励与处罚1)公司对在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视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奖励,奖励金额另定。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技术改进,明显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发现环境事故征兆或重大隐患后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从而避免事故发生的;非直接生产指挥人员,及时制止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避免重大环境事故发生的;在环保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在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2)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教育不改正的应给予处罚: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重大环境破坏的;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环境事故发生的;发现有事故隐情,既不采取措施,又不及时报告,而发生事故的;发生事故后破坏现场,隐瞒不报、虚报、故意拖延报告的;对批评或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不按上级和环保部门要求限期解决环保隐患造成环境破坏的;发生事故后,不积极组织抢救,或事故后不汲取教训采取措施,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九、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鹤大高速公路ZT13合同段区域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项目部组成应急响应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抢救。组长:宋武臣;副组长:孙昊、李俊;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受理各管辖区内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及生态破坏事故报告,调查事故原因、污染源性质及发展过程,立即作出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业主、监理及当地政府报告辖区内重大环境污染、水土保持和生态破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组织各施工区内重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的现场监察、监测及处理;领导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进行应急处理工作。9.1、工作程序9.1.1、任务及要求环境污染及水土保持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在接到污染事故发生的警报后,应立即通知业主及环境监理,并派和应急小组赶赴现场,当出现重、特大突发性环境污染和水体污染事件时,领导小组应有一名以上成员到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应急小组在接到领导任务后,应尽可能的了解以下内容并及时向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应急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