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寨卡病毒,什么是寨卡病毒?,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塞卡病毒历史,1947年,科学家们在非洲乌干达黄热病带恒河猴当中发现。 1948年初,人们从当地非洲伊蚊体内分离出寨卡病毒。 1956年,动物试验证明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后来的调查发现,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动物(特别是猴子)中广泛流行。 1968年塞卡病毒首次在尼日利亚从人类身体上分离出来,寨卡病毒历史,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约70%居民被感染,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的症状,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寨卡病毒人类感染爆发事件,但没有导致住院或死亡的严重患者。 2013-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发生寨卡病毒爆发流行,约报告3.2万例病例。其中70例为重症病例,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球减少症)的并发症。,寨卡疫区,2015年5月,巴西发现确诊病例以来,目前估计50万至150万人感染,至目前巴西现已发现至少4000余例先天性小头畸形病例和妊娠期感染有关,死亡49例。,寨卡疫区,截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其中在南美洲有23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估计美洲得有超过400万感染病例。 2016年1月,美国出现首例与塞卡病毒关联的新生儿小头症。 2016年1月19日,我国台湾出现1例输入性病例。 国家卫生计生委2月9日通报,我国广东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什么是小头症?为何之前不受人们关注的寨卡病毒如今备受重视?,概述,小头症是一种罕见病,婴儿在子宫或者婴儿期大脑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在生长发育中大脑发育困难,体格发育明显异常,智力发育显著迟缓,有的患儿会出现抽风、四肢僵硬或者手足徐动及瘫痪。 寨卡病毒本身不威胁生命,但病毒可能引发的小头症却会导致婴幼儿大脑发育障碍,给儿童、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概述,在寨卡病毒爆发前,巴西每年记录到的小头畸形症仅有150例。 2015年初,巴西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后,古兰巴雷综合征病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激增。 自2015年10月以来,巴西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疑似小头症通报病例,已经增加到4,180例。官员表示,在对其中700多例做过更精密的分析后,有270例确诊,462例被排除。目前已有49名婴儿因小头症死亡。,哥伦比亚有1.35万人感染寨卡病毒,发现约百名小头症婴儿。,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在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列入“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强烈怀疑寨卡病毒疫情暴发,与之有密切关联。巴西政府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对寨卡病毒的警告,这一警告令全世界关注并严肃对待寨卡病毒。,塞卡病毒病原学,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研究表明,塞卡病毒在伊蚊体内的外在潜伏期约为10天。该病毒的脊椎动物宿主主要是猴子和人类。目前来说,该病毒的发病机制还并不明确。,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播。,传播途径,(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临床表现,(一)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 (二)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仅20%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 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临床表现,(三)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四)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 1.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进行检测。 2.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实验室检查,(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寨卡病毒。 2.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诊断,(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诊断,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寨卡病毒。 (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三)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2.其他: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治疗,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基酚,成人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3-4次,儿童用法为10-15mg/kg/次,可间隔4-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为200-400mg/次,4-6小时1次,儿童5-10mg/kg/次,每日3次。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 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病的疫苗。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预防原则,控制传染源:防止蚊虫叮咬,特别是孕妇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严防蚊子叮咬。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伊蚊,预防被伊蚊叮咬 提高人群抗病力:暂无可供应用的疫苗。 建议群众、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病例监测与管理,1.病例监测与早期发现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的患者,应注意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流行地区旅行史),考虑本病的可能,并及时采样送检。此外,对于新生儿出现小头畸形的产妇,如有可疑流行病学史,也需考虑寨卡病毒感染的可能。,2.流行病学调查 对相关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重点调查病人发病前2周的活动史,查明可疑感染地点,寻找感染来源;同时调查发病后一周的活动史,开展病例搜索,评估发生感染和流行的风险。,3病例搜索 对于输入病例,应详细追查旅行史,重点在与其共同出行的人员中搜索。如病例从入境至发病后1周曾在本县(区)活动,还应在其生活、工作区域搜索可疑病例。 在出现本地感染散发病例时,以病例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病例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200米之内空间范围为核心区,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内搜索病例。可根据城区或乡村不同建筑类型,推测伊蚊活动范围,适当扩大或缩小搜索半径。,4病例管理 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 医疗卫生人员在开展诊疗及流行病学调查时,应采取标准防护。在做好病例管理和一般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应落实防蚊灭蚊措施,防止院内传播。,疫情监测,一、人间疫情监测 对临床疑似病例,进行寨卡病毒IgM检测、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寨卡病毒中和抗体、病毒核酸检测、分离病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二、媒介监测 1、开展媒介密度和病毒监测,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BI,平均每百户内伊蚊幼虫阳性容器数)超过20的“危险区”,要加强监测工作。,寨卡病毒应急处置,当发现媒介伊蚊布雷图指数及诱蚊诱卵器指数超过20时,应及时提请当地政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室内外各种媒介伊蚊的孳生地及开展预防性灭蚊运动,降低伊蚊密度,以降低或消除寨卡病毒病等蚊传疾病的暴发风险。 当有寨卡病毒病病例出现且以疫点为圆心200米半径范围内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5、警戒区(核心区外展200米半径范围)10时,或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20时,应启动应急媒介伊蚊控制。,寨卡病毒应急处置,一、流行病学调查 1、个案调查:按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一个病例进行调查,并核实诊断。 2、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 3、追踪本次流行的传染来源。 4、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5、流行期间随时对伊蚊进行调查,计算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等。 6、及时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和定期捕捉伊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 7、必要时可对有关人员进行医学观察。,二、防蚊、灭蚊 1、每3-5天定期清刷水缸一次,以清除水缸内壁幼虫和蚊卵。 2、生物灭蚊蚴 3、开展以防制伊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4、疫点及半径100米周围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 5、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减少蚊虫孳生,发生本地感染病例或暴发疫情时,(1)核实疫情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主要临床特征(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等),对报告寨卡疑似病例作出初诊意见 现场核实的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判定情况和严重程度 (2)调查准备 人员、表格、采样器材、个人防护与蚊媒控制物品 (3)个案调查 调查病例发病前二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4)采样送检 疑似病人血清 捕捉伊蚊(成蚊) (5)确定病例定义 在一定时间、地点和人群范围内相应病例,(6)主动搜索和核实病例 发病期间活动地点的共同暴露者,医学观察15天 对疫点、疫区的医疗机构(社区门诊、卫生站、医院等)搜索可疑病例。 追踪可能的传染源。 必要时在疫区内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以判定可能感染的范围或隐性感染的情况。,(7)流行因素调查 详细查清疫区中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植被、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8)在病例搜索时,同时开展居民健康宣传,宣传要点包括:寨卡病毒病由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蚊子)叮咬传播;伊蚊在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寨卡病毒病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防止蚊虫叮咬。 除一般旅行健康提示外,应提醒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若怀疑可能感染寨卡病毒时,应及时就医,主动报告旅行史,并接受医学随访。,(9)媒介状况快速评估及监测 调查疫点内50100户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 蚊媒应急监测 在疫区内,重点是疫点及周围地区开展 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三控制措施 要遵循边调查、边调整、边控制的原则。 (1)严格管理传染源 (2)灭蚊防蚊,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