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 古代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 第4节 文言文断句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36964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 古代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 第4节 文言文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 古代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 第4节 文言文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章 古代诗文阅读 第1讲 文言文阅读 第4节 文言文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四节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为句读。就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对所考查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上的停顿。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词、虚词的理解能力,对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高考对文言断句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 1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直接给指定的句子或段落断句。,1下列文言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例如:1.(2015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2015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1领会文意,动手断句 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是紧紧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因此首先要通读全文,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结合语境,先易后难 文言文断句往往有难有易,先把容易断开的地方标注出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但是,要树立全局意识,对于不容易断开的地方,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认真推敲,确定适合断句的地方。,3借助标志,巧妙断句 文言文语句前后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抓住这些标志性的词语,可以迅速准确地断句。 4借助特殊句式、修辞及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如“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等,可以成为断句的标志,但是,要注意千万别把固定结构拆分开。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精研词性及语法结构,准确断句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6根据语感,进行检查 利用语感,对解答文言文断句题有很大的帮助。断句前、断句后,都要反复读几遍,特别是答题后,还要看看语气、语意等是否通畅明白。如有问题,则要思考断句是否正确,以便修正。,(2015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作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领会文意;要注意“信而治”与“其不治”对举的句式;要注意虚词“其”“之”“乃”等在断句中的提示作用。 答案:C,【参考译文】 楚地的风俗是只信巫师不信医生,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今更加严重。凡是生病的人,不管生病的时间是长还是短,病情是轻还是重,只要吃了药不见效,就立即把药摒弃不用。而到了巫师这里,即便来来回回十几次不见效,也不后悔,并且把责任归于自己,痛苦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始终没有一句将责任加于巫师的话。因此,功劳总是归于巫师,而不良结果总是归于医生。无论见效还是不见效,巫师总是会受到最好的奖赏,而医生所获总是远不如巫师。,因此,医生若想很快得到利益、得到病人的信任,也就不得不借助装神弄鬼的方法装扮自己,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很少有不被迷惑的。更有甚者,在沅江、湘江一带常有用人来祭祀不应该祭祀的鬼魂来谋取利益的事,即使受到重刑严惩也不怨恨,因而巫师盛行带来的恶果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无法解除。医术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了,即使有高明医术的医生也不能发挥其功用,来成就医生的名声,且学医的人也是一天比一天懈怠,因此,有人到间隔几个郡县的地方去寻找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都找不到。哎呀!这是先王的政治不清明的结果吗?为什么巫术之祸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呀!人们得以寿终正寝,不是很幸运的吗!,我们乡里有一个叫徐若虚的人,他家是郡里的世家大族。徐先生十五岁就中了进士,他谢绝做官而回到乡里做医生。(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经历了数十年后,徐先生在医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还著有易简归一几十卷。他在书中明辨疑惑的问题,补足欠缺的内容,详略得当,观察清晰,通晓细微的事物,事事融于心、敏于行,人们都认为徐先生是古人复生。他通过号脉象来为病人诊断,并不看重病人的身体症状。无论富贵贫贱,他都不在意报酬的多少,相信他的医术来就医的人,没有一个不见效的,如果病得确实不能医治了,他一定会先让病人知道,唯有相信巫术的人,他会打发他们离开而不给他们看病。从此以后,我们乡里的巫术,才渐渐不是唯一为病人治病的方法了。,我行走数千里没有见到能赶得上徐先生的人,偶尔遇到一个,又只专攻一门,擅长一个方面而已,没有各门医术都很好的人。我来到旴江,认识了汤伯高,他通晓各门医术,性情沉静思想深邃,谦逊不自矜,与徐先生非常相似。我正为巫术之祸而忧心,担忧医道不被人们了解,眼睁睁看着百姓丢掉生命却无法救治,因而喜爱汤伯高的医术,就像徐先生的一样,并且尝试着让他医治都很有效果,因此就在这篇文章里一起写巫术盛行带来的祸患和医术盛行带来的好处,以及徐先生的事迹来赠送给他。唉!如果世上的医生都像徐若虚、汤伯高,民众相信医术都像我们乡里的人,那么,巫术还能长久地胜过医术吗? 汤伯高名尧,自取名号常静处士。徐若虚名棪。听说庐山有一个姓郭的人,号南寄,也是很有名的医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所给语段中“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标明了层次,说明三句是并列关系。另外,虚词在断句中也有重要作用。句中“而告来者不以废”中的“而”,“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中的“者”,都有提示作用。同时还可根据语感和语意来判断,如“力不劳而功倍”。,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采用代入法,再结合前句“而又常有风波之恐”,可知“虞”与“恐”相对应,译为“料想”有误,应译为“忧虑”“担忧”。 答案:B,【参考译文】 有一个从岳阳来的人,拿着滕侯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篇记。”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城门往西到金鸡石的右边,远方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偃虹堤。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来人说:“这都是我们滕侯做的。”又问滕侯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岳阳又是荆州、潭州、黔州和四川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都只能在南津停泊,如果需要到州中办事就又远又累,而且又常常有遇到风波、船翻人死的恐慌和担忧。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偃虹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没有危险。”,我问这个堤有多大,花费多少人力,回答说:“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底部宽度比高增加二尺,动用工人一万五千五百个,没有超过原定时间就完成了。”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这件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挑选有能力的官吏视察这件事是否可行,反复视察了多次,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认为这件事可行,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滕侯的主张。”(然后催促我)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记。” 大概深为老百姓考虑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便很精细到位,所以能够用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凭着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最大的险阻和深深的忧虑,惠及当地百姓乃至荆州、潭州、黔州和四川,凡是往来于洞庭湖中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好处。,况且岳阳又是四面八方往来集会的要冲,来到并停泊在此的船只,一天要有多少呢!假使偃虹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侯对人和物的恩惠,难道是可以用数计算的吗?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坏。建造者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却常常把它废弃。自古以来的有才德的人,为了百姓兴利除弊,他们留下的遗迹各地都有。如果继承者都像建造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到他们的恩惠,天下难道有被遗弃的公益工程吗?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滕侯志向高远、富有才华,在当世很有名。目前正是朝廷用兵,急于招揽人才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任用过。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知州,这里没有施展他的才能的地方,只是稍稍发挥他的余力,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他深思熟虑,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式可以让后世的人效法,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一个理由。不是只想着为当世的人所赞颂,而是想着为千秋万代谋利,并且告诉后人不要废弃,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二个理由。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侯写这个记,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三个理由。有这三个写记的理由便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章。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秦汉”是宾语,应在其后断开。“已而”表时间放在句首,应在其前断开。“乃”表顺承,应在其前断开。“旧作”在句中作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曾巩和唐顺之两个表人名的名词分别作前句的宾语和后句的主语,应在其中间断开。 答案: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参考译文】 王慎中写文章,最初也侃侃而谈秦汉文章,认为在汉赋之后,(天下的文章)就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了。不久,王慎中领悟出了欧阳修和曾巩的作文的妙处,于是他就把自己以前的作品都烧掉了,一心一意去学习模仿(欧阳修和曾巩的写作),他从曾巩处学的东西尤其多。唐顺之起初不认可他的这种看法,时间久了,唐顺之的观点就发生了变化,也就跟着王慎中(模仿欧阳修和曾巩写作了)。,解析:可采用寻找对称词语、句子的方法即修辞推断法断句。对称词语“众少”“深浅”,句子“吾以”“以”,找到这些,断句不难。 答案: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 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 解析:句的关键词:“遍”,遍及,“不遍”活译为“不够,没有都吃到”;“走”,跑;句的关键词:“顾”,回头;“奚为”,为什么。 答案:羊羹不够,司马子期没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去了。 中山君回头对二人说:“你们为什么跟着我呢?”,【参考译文】 中山国的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座。由于羊羹不够,司马子期没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去,并煽动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君逃走。这时,有两个人提着武器,尾随在他的后面,中山君回过头来对这两个人说:“你们为什么跟着我呢?”两人回答说:“在我们的父亲曾经快要饿死的时候,(多亏)您给了他饭吃,他才没有死。父亲在临死的时候叮嘱我们说:一旦中山君有急难,你们俩一定要冒死去保护。所以,我们是来保护您,愿为您效死力。”中山君听罢,仰天长叹:“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处在灾难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