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概念及问答题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6301279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纪地质学概念及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四纪地质学概念及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成因、形成年代、分布和演变 规律的学科。2. 地貌: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3.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岩)体,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及重力 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桌整体下滑的现象。4. 泥流:斜坡上的碎屑物质,被水浸湿饱和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碎 屑流状顺斜坡向下流动的现象。5. 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 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6球状风化:在具有等粒结构的厚层砂岩或岩浆岩地区,风化过程常 由节理先把岩石分割成块撞,而后的物理风化特别集中在节理的棱角 部位因这些部位岩石的温差变化最大且最迅速,所以最易受剥落。棱 角的逐渐剥落使石块圆化而形成石蛋地形。而岩浆岩地区由于物理与 化学风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使岩块呈同心圆状薄层脱落,这种现 象称之为球状风化。7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 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 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 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8. 风口:在袭夺弯和断头河之间的局部河段,因断绝了水源,成为新 的分水高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河谷形态,称为风口。9. 岩溶地貌:岩溶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10羊背石: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 小丘,远望犹如伏地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11风化壳:在地壳表层的不同深度,由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气候、 地形、岩性等)、方式(物理的、化学的)及强度的不同,导致风化 物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残积物。12.石窝:在陡峭的岩壁上,经风蚀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洞穴 和凹坑,称为石窝。13黄土梁:黄土梁是长条状的黄土高地,可分为平顶黄土梁和斜梁两 种。14. 山麓面: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 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 基岩夷平地面。15. 逆向河:岩层倾向相反而汇入次成河的叫逆向河。16断层线崖:由断层活动造成的陡崖称为断层线崖。17. 猪背脊:如果岩层倾角较大,倾角通常40,则山岭形成两坡大 致对称的猪背脊,也称“猪背山”。18. 水系: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所属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 水系的形式就是这种组合的形式,受一定地质构造和自然环境的控制, 在平面上表现为有规律的排列19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 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20. 雪线:山区积雪随着季节而变化,冬季积雪区扩大,积雪高度也下 降,夏季积雪区缩小,积雪高度也上升。在气候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 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总是上升和回复到大体同一海拔高度,因而 在这个高度以上成为多年积雪区,以下为季节积雪区。其间的界限叫 雪线21. 雅丹地貌:极干旱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 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 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22背斜谷:向斜山和背斜谷是逆构造的,称为逆地形,或倒置地形。 倒置地形的形成是由于背斜轴部张节理比较发育,侵蚀作用进行得比 较快,背斜山逐渐发展成背斜谷。23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新月形沙丘24.流域:分水岭围限并有径流流入干流及其支流的集水区域。26. 岩溶丘:熔融岩流冲出地面后,迅速在原地冷凝而形成的原形、椭 圆形小丘。27. 潮汐作用: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 它包括海面周期性的垂直升降流动。28横向环流:水流的运动受到河槽边界的限制,因此,水流的平均方 向,决定于槽线的方向。槽线的曲折和断面形态的改变,会使水流内 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运动。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面流向 凹岸的表层流和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底流构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形 向前移动的水流,称为横向环流。横向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弯道离心 力和地球偏转力的影响所产生的。29. 黄土:一种黄色、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它具有多孔隙、 富含CaCO3、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易沉陷等物理化学性质。30倒石堆: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 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倒石堆的形态规模不等。结构松散、 杂乱、多孔隙、大小混杂无层理31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 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33.峰林:成群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山峰基部分离或稍微相连。34槽谷:冰川作用大部分仍袭冰覆以前的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与 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地平缓,横剖面呈U型或槽型, 故冰川谷又称U形谷和槽谷。35.冻融作用: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由于温度周期性的正负变 化,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于是土层经受反复的冻融并发生应力变形, 产生冻涨、融陷、流变等一系列不同于非冻土区的力学表现。冻融反 复交替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36雅丹:在极干旱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 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 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37风棱石:戈壁砾石迎风面长期风蚀后被磨光磨平后在瞬时大风中 发生滚动,新的迎风面再次磨光磨平两个或多个迎风面间就形成风 棱,即形成风棱石。38. 潟湖:某些被沙嘴和沙坝包围的部分海滨水体,形成潟湖。39. 常态侵蚀地貌:指湿润气候区的地貌,即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所形 成的地貌。40风口:在袭夺弯和断头河之间的局部河段,因断绝了水源,成为新 的分水高地,但仍保持着原来的河谷形态,称为风口。48石芽: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它是石灰岩表面的溶蚀地貌。50. 季候泥:由冰水湖泊所形成的沉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天冰融 水增多,携大颗粒碎屑入湖沉积,颜色较淡;秋季冰融水剧减,长久 悬浮湖水中的粘土胶粒开始沉淀,颜色较深。这样就形成了季候泥, 也叫纹泥。51崩塌: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 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 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54.冻土: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岩),统称冻土。 冻土按其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55风蚀蘑菇: 孤立突起的岩石,或水平节理和裂隙发育的岩石,特 别是下部岩性软于上部的岩石,受到长期的风蚀,易形成顶部大、基 部小的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56. 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新月形沙丘。它的 高度不等,新月形沙丘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朝向风向的一坡称迎风 坡,坡形微凸而缓,相反的一坡称背风坡,或叫落沙坡,坡形下凹, 坡度较陡,57. 分水岭:分水岭是指河流之间、把相邻流域分隔开来的高地。在自 然界,分水岭可以是山地、丘陵、高地等。多数情况下分水岭是不对 称的59. 海蚀台:沿岸向海微倾的平坦台地,它的后缘贴近高潮面,前缘位 于低潮面以下。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影响,平台上可出现一些浪蚀沟和 瓯穴以及溶蚀洼地,并披盖一些沙砾。海蚀平台的形成和发育要求岩 石抗蚀强度和海蚀强度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60. 蠕动:是指颗粒本身由于冷热、干湿变化引起体积膨胀、收缩,同 时又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包括土层蠕动和岩屑蠕动。61溶蚀洼地:是指颗粒本身由于冷热、干湿变化引起体积膨胀、收缩, 同时又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包括土层蠕动和岩屑蠕动。63. 层流:层流的水质点有一定的轨迹,与邻近的质点作平行运动,彼 此互不混乱。这种流动仅在水库及高含沙量的浑水中或坡面薄层缓流 中可能存在。而在沟槽中很少发生。由于层流没有垂直于水量方向的 向上分力作用,所以一般不能卷起泥沙。64. 准平原:当地貌发育达到阶段4以后,残余分水岭的侵蚀和河谷的 下蚀都进行得非常缓慢,地势起伏非常和缓,形成一个微微高出海平 面的波状起伏平原,戴维斯称之为准平原65坡积物:大气降雨或融化后,在倾斜的坡地上,形成面状水流,被 侵蚀的物质堆积在坡脚处,称为坡积物。66. 洪积物:由洪流作用在山的沟口或山前坡麓所形成的堆积物。67. 残积物:地表及近地表岩石在遭受风化后,残留在原地形成的松散 堆积物。68冲积物:河流作用在河床中或溢(流)出河床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69.洪流:是一种暂时性的急流,历时短、紊动性大、流程不长。70片流:是雨水或冰雪融水在斜坡上形成的一种网状细流。71.片流作用:面流侵蚀斜坡面,并将洗刷的泥沙搬运到山麓进行堆积 的过程。72坡积作用:面流作用在山麓的堆积作用。73洪积扇:洪流在山口或沟口的堆积物叫洪积物,洪积物形成的扇状 堆积体即为洪积扇。74. 冲沟: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75. 冲出锥:间歇性洪流在沟口形成的一种半圆锥状的堆积体。76. 河流地质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77. 坡积裙:是在水流在遇到坡度减小,磨阻加大,或突然分散的情况 下,它的动能即不足以搬运所携全部泥沙,而将泥沙堆积下来。坡面 水流到了坡麓因坡度突然减小而将所携泥沙碎石沿坡麓堆积下来,其 形如裙故称坡积裙。78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79. 岩漠:又称石荒漠,分布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 干河洼地的底部,为岩石褐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 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在这里由于昼夜温差变化急剧,物理 风化作用强烈,当水分渗入岩石裂隙形成胀裂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剥 蚀作用,使地面十分破碎。在水分缺乏的条件下,不能生长植物,地 面光秃,岩石裸露,或盖有厚度不到1的残积-坡积岩屑,细粒物质经 过风的长期吹扬,已被迁走。在岩漠地区常有残丘矗立。80. 砾漠:地面由砾石所组成的荒漠。81. 沙漠:整个的面积覆盖着大量流沙的荒漠。83. 海岸带:海洋和陆地接触带。84. 海岸地貌:由波浪、潮汐和海流的海洋水动力作用所形成独特的地 貌。85波浪: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87. 海流:海流又称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 成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大 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88. 海蚀穴:海水面与陆地交接处,由波浪的冲蚀作用或海水的溶蚀作 用形成凹穴。89. 海蚀崖:基岩海岸带由海蚀作用造成的陡崖。90. 海蚀平台:海蚀崖前形成的基岩平坦台地。91. 海蚀桥:在击岸浪的作用下,两个相反方向的海蚀穴被蚀穿而互相 贯通,形成拱门状形态。92. 海蚀柱: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93. 基岩海岸: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海岸。94. 沙质海岸:陆地岩石风化或河流输入的沙砾堆积在海边形成了沙质 海岸。95. 淤泥质海岸:是由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主要是指粒径为0.05 0.01毫米的泥沙)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96. 生物海岸:海岸带的某些生物(如红树林、珊瑚等)在生长发育过程 中所形成的具独特形态的海岸。97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 又叫“陆棚”或“大陆浅滩”。它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98大陆坡:向海一侧,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99.大陆基:是大陆坡坡麓附近各种碎屑堆积体的联合体总称。103. 洋盆: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 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104. 三角洲: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 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 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二、填空题1第四纪共划分为4个世,它们分别是(早更新Q1P )世、(中更 新Q2P)世、(晚更新Q3P )世和(全新Qh )世。(有23个地 质年代、距今约166万年)2黄土中多层埋藏古土壤的存在常标志着(沉积间断或沉积速度减 缓),说明在黄土沉积的漫长时期内气候有多次(干冷与温湿)的变 化。3构造地貌有(断层三角面山)、(背斜谷)、(向斜山)、(断块 山)等。4三角洲的结构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5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是指(上层的河漫滩相细粒物质,下层的河床相 粗粒物质)。6岩层产状200Z30中,200和30分别表示岩层的(倾向) 和(倾角)。7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 用)三种。8地震发生时产生的三种主要地震波为(横波S)、(纵波P)和(面 波或混合波)。9河流下切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侵蚀基准面)10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 (水的溶蚀)、(水的流动性)四个。11.第四纪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古气候曾有过多次重大的变迁,出现了 全球性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多次更替)三、选择题1 河漫滩形成于河流的(A )A、凸岸B、凹岸C、凸岸和凹岸均可 D、都不对2石灰岩是(A)环境中形成的岩石。A、海相B、陆相 C、海陆过渡相3柱状节理常发育在(B )中。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石英岩4岩溶地貌是(C )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 为辅的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A、地下水B、地表水C、地下水和地表水 D、降水5经片流搬运至坡的平缓处或坡麓的物质叫(D )。A、洪积物B、残积物 C、冲积物 D、坡积物6下列符合冲积物特征的是(ABC )。A、分选性好 B、磨圆度高C、有层理D、成分与下伏基岩一致7.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反映在(ABCDE )等方面。A、山势 B、河谷C、阶地D、夷平面和溶洞E、水系8 断层的基本类型有(ACD)。A、平移断层 B、阶梯断层 C、正断层 D、逆断层 E、地 垒9根据阶地的构造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D ) A、基座阶地B、堆积阶地C、埋藏阶地D、侵蚀阶地10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ABDE )。A、气候B、地形C、时间 D、岩性 E、节理发育情况11地质条件主要包括(ABC )。A、岩性B、地层 C、地质构造D、层理E、节理12冲积平原按作用营力和地貌部位分为(ABC )三部分。A、山前平原 B、中部平原 C、滨海平原D、构造平原 E、剥蚀平原四、问答题1简述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其结构特点如何?(10分)答案要点:先说明形成过程,见书P161第一段分为三个阶段:1形成河床滩2形成雏形河漫滩3形成河漫滩 然后说明结构特点:二元结构。2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答:河谷的发育是从年轻的V形谷开始的,谷底几乎全为河床所占据, 只有在河弯凸岸形成雏形边滩。随着侧向侵蚀的发展,河谷不断展宽, 凸岸边滩不断展宽、加高、增长,面积也越来越大,于是便形成了雏 形河漫滩。雏形河漫滩形成以后,洪水时由于河漫滩水深比河床处浅, 使河漫滩上流速减小,平水期和枯水期植物在滩面上生长,更加降低 了洪水时滩面上的流速,引起悬移质在河漫滩上沉积下来,使河漫滩 上覆盖了一层粘性土,即河漫滩相沉积物,其下部为河床相沙砾层, 所以河漫滩物质组成具有二元结构。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是河床侧向移 动的结果。河曲自然裁直,形成废弃河道,河漫滩相覆盖层加厚,并 出现牛轭湖相沉积物。6海蚀作用有哪几种形式?海蚀作用有:冲蚀、磨蚀和溶蚀。冲蚀作用指波浪浪流对海岸的撞击、 冲刷作用。如果海岸斜坡坡度和水深都很大,波浪到达海岸时波能消 耗很少,全部波能用于冲击海岸,基岩岸壁上承受到强大的压力。波 浪在冲击岩壁时,基岩裂隙中空气受到压缩,对围岩产生巨大压力, 海浪后退后,受压缩的空气又突然膨胀,这样连续的缩胀骤然变化, 使岩石崩解、破坏。磨蚀作用指激浪流挟带岩屑和沙砾对基岩的撞击、 凿蚀和研磨作用,它加大了海蚀的速度。溶蚀作用指海水对岩石的溶 解作用,除了碳酸盐等岩石易于溶解外,其他如玄武岩、正长岩、角 闪石及黑曜石等岩石矿物,在海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在淡水中快几倍到 十几倍。7.比较山麓面与准平原的异同?山麓面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 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 岩夷平地面。而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 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虽然它们都形成了接近平原的地面, 但是它们形成的气候条件不同,山麓面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 成的,而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另外作用力不同,山麓 面是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 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而准平原是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 水作用形成的。&影响单面山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单面山发育的因素有三:第一,软硬岩层在抗侵蚀方面。如果软硬岩层的抗蚀性差别不大,则 单面山地貌发育明显,上部为陡崖,下部为缓坡,上下界限分明,前 后坡极不对称。如果软硬岩层的抗蚀性相差较大,则陡壁不明显,上 部为凸坡,下部为凹坡。第二,岩层倾角大小。如果上部坚硬岩层很薄,下部软弱岩层很厚, 则前坡保护层剥蚀后退很快,山脊线比较弯曲;相反,上部坚硬岩层 较厚,则前坡保护层剥蚀后退很慢,山脊线比较平直,陡崖高大。 第三,岩层倾角大小。岩层倾角越缓,前坡后退越快,山脊线曲折; 相反,岩层倾角越大,前坡后退越慢,山脊线平直。11.简述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形成原因:由于河流下切侵蚀,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一般洪水 期水面,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根据河流 阶地的物质组成,将河流阶地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 埋藏阶地。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1.气候变化(2基准面变化(3构造运动41论述河流阶地的成因:形成河流阶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较宽阔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宽 广的河谷底,大部分为河漫滩所占,而河床只占一部分。由于流域内 气候变化、地壳运动或河口海平面(基面)的变化等原因,引起河流 下切侵蚀,河床大幅度的降低,谷底河漫滩部分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 以上,成为阶地。由于河流进一步下切侵蚀的原因不同,形成的阶地 在形态上和结构上也不一致。阶地的形成条件如下:(1).气候变化:气候向寒冷方向发展,引起流域物理风化作用加强, 或气候向干旱方向发展,流域植被覆盖度减少,引起水系上游部分沟 谷活动加强,坡面冲刷强度加大,结果使流域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 流域供给河流的沙量增加,造成河床中上游普遍淤积。据研究,河流 淤积层的厚度自河口向上游增加,中游达到最大,向上游又逐渐减小, 最后在近河源处尖灭。相反,气候向湿热方向发展,河流泥沙量减少, 径流量增加,引起水流挟沙能力增大,使河床发生下切侵蚀。在整个 下切过程中,上游段由于流量较小,下切幅度较小;中游段流量较大, 并且水流的能量主要消耗于加深河床,下切幅度最大;下游河段水流 大部分能量用以搬运由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因此,流量虽然沿河流 向下游增加,但下切的幅度却由中游向下游河口方向减小。河流下切 结果,河床纵剖面坡度在上游增加,中游减缓,而下游几乎保持不变。 与此同时,形成一系列阶地,阶地相对高度自河口向上游增加,至中 游达到最大值,再向上游又逐渐减小,然后逐渐向河源尖灭。这类阶 地纵剖面相对于下切之后的河床纵剖面,在形态上如弹弓之弦,称为 弦状阶地。河流在继续下切过程中,沿河形成一系列阶地,阶地级数在中游最多, 在上、下游较少。这是由于河床左右摆动,河曲向下游移动的缘故。 结果,不仅在上、中、下游的阶地级数不等,而且同一河段的河床两 侧阶地也不对称,形成曲流阶地。第四纪以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 现。冰期为河床普遍加积的时期,而间冰期为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的 时期。由于这类阶地是流域气候变化的产物,常称为气候阶地。(2)基准面变化:侵蚀基准面下降通常会引起河口段河床比降的增加, 比降的加大引起水流下切侵蚀。侵蚀作用从河口段开始,然后不断向 上游方向发展,即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能达到的范围,一般都会形 成阶地。阶地的相对高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小,在溯源侵蚀所达到 的一点裂点处消失。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则能在河床纵剖 面上出现数个裂点。每一裂点的上游将比裂点下游少一级阶地。裂点 下游的一级阶地与裂点上游的河漫滩相对应,即裂点上游的河漫滩面 与裂点下游一级阶地面是同一时期的谷底。以后,裂点不断后退,也 把这些河漫滩切割成阶地。一般认为,第四纪间冰期是海平面普遍上 升的时期,也是河流因海侵发生淤积的时期。由于海面变化在晚近地 质历史时期交替出现,因此,因侵蚀基准面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旋 回阶地.构造运动:当地壳上升时,原先河床纵剖面的位置相对抬 升,而水流侵蚀作用使河床降低,地壳上升的速率与河床下切的速率 保持相等,在这种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河床高程基本上保持原先的位 置,原先谷底面靠近谷坡的部分则被抬升,形成阶地。在这一过程中, 河流好象一把固定在空间上的利锯,而地壳就象一块木料。地壳长期 间歇性抬升,河流间歇性下切形成多级阶地。当流域大面积普遍均匀 抬升,在整个流域形成阶地。如在同一时期,某一地区地壳上升幅度 大,速度快,而另一地区上升幅度较小,速度慢,则在上升幅度大的 地区,阶地高度也大。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气候因素:主要通过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来实现。在昼夜温差大 的地区有利于物理风化作用的进行。温度变化的频率比温度变化的幅 度更为重要。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也大。降水量大小 在化学风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地形因素:地形起伏、切割程度影响风化的强度、深度和保存 风化物的厚度及分布情况。在地形高差很大的山区,一般风化的深度 和强度大于平缓地区,但因斜坡上,岩石破碎后很易被剥落、冲刷而 移离原地,所以风化层一般都很薄,颗粒较粗,粘粒很少;在平原或 低缓的丘陵地区,由于坡度缓,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动都比较慢,风化 层容易不被保存下来。特别是平缓低凹的地区风化层更厚。(三)地质因素: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直接影响风化的速度、 深度和阶段。深色矿物比浅色矿物易风化;粗粒岩石比细粒岩石易风 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比单矿物岩石易风化;粒度相差大的和有斑 晶的比均粒的岩石易风化;有断裂、裂隙、节理、层理的岩石易风化。 12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和在不同气候类型区风化作用的方式? 风化作用:暴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和生物的作 用,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各种岩屑、砂粒和粘土,这种作用称为风 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地表岩石由于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岩类的结晶 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它使岩石从比较完整固结的状态变为松散破 碎状态,使岩石的孔隙度和表面积增大。这种只引起岩石物理性质变 化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或机械风化。主要包括:热力风化、冻融 风化。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所 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它使岩石中可溶的矿物逐步溶蚀流失或渗到风化壳的下层,在新的环 境下又可能重新沉积。化学风化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溶解作用、 结晶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过程 生物风化:生物在其生长和分解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岩石矿物所 起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风化作用。生物的物理风化,如生长在岩石裂隙 中的植物根系对围岩产生的压力。生物的化学风化,是指生物代谢过 程中分泌的各种化合物和微生物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2、什么是黄土?简述黄土的一般特征?(10分)参考答案: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以风力搬运的黄色 粉土沉积物。其无层理,孔隙多,垂直节理发育,常含有古土壤层及 钙质结核层。黄土的一般特征:(1)粒度成分:(2)矿物成分:(3)化学成分:(4)结构构造:(5)埋藏土壤:(6)渗透性和湿陷性:5荒漠的类型有哪些?都有什么特点?全球荒漠分为干旱区荒漠和极地荒漠。干旱区荒漠的类型:(1)岩漠,岩漠多形成在荒漠区的山前地带,其特点是地面被切割 得破碎不堪,山岭陡峭,石骨嶙峋,基岩突露地表。在干旱的地区, 岩石表面上的石子、沙粒和尘土被风和暴雨完全搬走,结果留下了一 个裸露的岩石表面,这种地形叫做岩漠。(2)砾漠,砾漠是指由砾石组成的荒漠,又称“戈壁”。荒漠中的各 种沉积物(洪积、冲积和冰积等)以及基岩风化后的碎屑残积物,在 强烈的风力作用下,细粒的沙和粉尘被吹走,留下粗大砾石覆盖着地 面,形成砾漠。砾漠中的岩石在风所挟带的沙粒末世下,便形成风棱 石。风棱石的表面有时有薄薄的一层深褐色的鉄锰化合物,称为荒漠 岩漆,这是由于砾石中所含水分蒸发时将所溶解的矿物沉淀在砾石表 面而形成的一层深色薄膜。(3)沙漠,沙漠是指地面覆盖着大量流沙的荒漠。这里风力作用很强, 形成各种风积地貌。荒漠中沙漠面积最大,中国沙漠面积约63.7万平 方千米。沙漠中的沙粒来源于古代或现代的河流、湖泊和洪积扇的沉 积物中的细颗粒物质或风化残积物中的细颗粒物质。(4)泥漠。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地面,分布在干旱区的低洼地带, 特别是封闭盆地的中心。它是由洪流从山区搬运来的细土物质淤积干 涸而成。泥漠地面平坦,常发育龟裂纹、植物稀少,地表裸露。14、简述流水地貌发育过程:根据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如果一个地区经过一段时间迅速抬升后, 地壳长期保持稳定,流域地貌的演化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阶段。1.幼年期:顺向河沿着原始地面倾斜发育。某流域地壳抬升后的初期, 地貌景观如同有轻度河流作用的高原,水系尚未充分发育,只有很稀 疏的水文网,河谷不深,谷底狭窄,与坡顶和分水岭地面有一明显的 坡折。地面比较完整,河流之间有开阔平坦的分水岭,分水岭顶部保 存有大片平坦的原始地面,地面排水不畅,常有沼泽、湖泊。这是地 貌发育处于早期阶段的标志。以后,由于地壳迅速上升,河流下切侵 蚀剧烈。随着河流下切侵蚀,河网密度增大,河谷加深,地面被强烈 切割,此时河床纵比降最大,河谷横剖面呈“V”形,谷底狭窄,谷坡 陡峻,原先河谷的开阔高地被切割成起伏很大的山岭。与此相应的是, 谷坡的剥蚀速度相对于大河流的下切速度,谷坡不断展宽。由于谷坡 不断剥蚀后退,使分水岭两侧的谷坡渐渐接近,终于相交,原来宽平 的分水地面终于变成尖锐的岭脊。此时地势起伏最大,地面最为破碎、 崎岖,地貌发育到这个时期,标志着幼年期的结束,壮年期的开始。2壮年期:一个地势起伏很大,地面切割得支离破碎,崎岖不平的山 地地貌,在河流的侧蚀、滑坡、蠕动、泥石流、坡面冲刷等长期作用 下,谷坡渐渐变得缓平,山脊变得浑圆,整个谷坡逐渐为连续的岩屑、 土被所覆盖。此后,谷坡上部主要以土溜与蠕动的方式搬运风化物, 与此相应的在该处呈现为凸形坡段;在谷坡的下部主要以坡面冲刷与 沟壑侵蚀使物质得到输送,坡面多呈凹形。该阶段流域内的河流纵剖面先后达到平衡剖面。首先是干流趋于平衡 状态,干流垂直侵蚀停止。河流的侧蚀作用较强,经河流侧蚀拓宽, 谷底逐渐展宽,开始发育自由曲流和河漫滩,到了壮年期后期,各条 支流也相继趋于平衡。在壮年期,经块体运动与坡面冲刷,山脊高度 降低,地形起伏趋于和缓,并广泛出现风化壳。地面由原来的峭峰深 谷,演变为低丘宽谷。3老年期:这个时期的河流作用主要为侧蚀和堆积,下切侵蚀作用已 经十分微弱,河谷更加宽阔,河流曲流十分发育,形成宽广的谷底平 原。分水岭因坡面冲刷和缓慢的风化碎屑物蠕动,变得更加和缓,坡 麓堆积与谷底连成一片。最后形成波状起伏、略高于侵蚀基准面的准 平原。在准平原上仅有一些抗蚀性能强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孤立残丘, 称为蚀余山。准平原主要为基岩构成的波状起伏地面,上部可以覆盖 厚度不大的松散堆积物或风化壳。因此,准平原与地壳长期下沉堆积 发育的堆积平原不同。至此,地貌发育完成了一个旋回。14. 按照冰川的形态、规模及其所处的地形条件可以把冰川分为哪几 种?每一种有什么特点?答:按照冰川的形态、规模及其所处的地形条件可以把冰川分为以下 四种主要类型:(1)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雪线高出海平面较多,冰 川积累区不大,因而冰川形态受地形限制严格。(2)大陆冰川:主要发育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广大和冰层巨厚,冰 流不受下伏地形限制,由中央向四周作放射状流动。冰流下常掩埋规 模宏大的山脉和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如格陵兰和南极大陆冰盖。(3)高原冰川:高原冰川是大陆冰川与山谷冰川的一种过渡类型,冰 川下伏的是起伏和缓的高地,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高原冰川也叫冰 帽。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冰帽等。(4)山麓冰川:当一条山谷冰川或几条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在山麓带 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叫山麓冰川。如阿拉斯加有许多山麓 冰川山麓冰川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当雪线下降时 山岳冰川先联合成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向平原扩大并逐渐掩盖山地, 分水岭不再是冰川的高起部分,于是冰川摆脱地形限制,成为大陆冰 盖。15、简述冰川地貌类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磧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种类型。冰蚀地 貌最典型的有冰斗、槽谷形谷)、峡湾、羊背石等。冰磧地貌主要 包括冰磧丘陵(基磧丘陵)、侧磧堤、终磧堤、鼓丘等。冰水堆积地 貌有冰水扇、外冲平原、冰水湖、冰砾阜阶地、冰砾阜、锅穴、蛇形 丘等。冰斗代表雪线的高度。在同一时期同一坡向的冰斗,其高度应大体相 当,如果在同一坡向有不同高度的冰斗,说明是多次冰期作用的产物。 终磧堤是每次冰川活动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当冰川退缩时,常有短 时期的停顿,因而在冰期终磧以内还常分布一些规模较小的终磧(阶 段性终磧)。如果冰川前进,不仅将以前的终磧破坏,而且终磧堤的 结构表现为挤压终磧特征,在终磧堤的沉积物中夹杂一些冰期前或间 冰期的流水沉积物。17. 层流与紊流:层流的水质点有一定的轨迹,与邻近的质点作平行运动,彼此互不混 乱。这种流动仅在水库及高含沙量的浑水中或坡面薄层缓流中可能存 在。而在沟槽中很少发生。由于层流没有垂直于水量方向的向上分力 作用,所以一般不能卷起泥沙.紊流的水质点是呈不规则的运动。并且互相干扰,在水层与水层之间 夹杂了大小不一的旋涡运动。旋涡的产生,是由于上下各水层流速不 同,分界面上形成相对运动,这种分界面极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微弱 的波动;这种波动逐渐发展,最后在交界面上形成一系列的旋涡。18. 倒石堆与坡积群: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 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倒石堆的形态规模不等, 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大小混杂无层理。在破面流水作用下,被 带到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下来的沉积物,叫坡积物。坡积物围绕坡地 形成的地形,形似衣裙,叫坡积群。20.影响滑坡的因素;(1)岩性:滑坡主要出现在松散堆积层中(76%),基岩滑坡相对较 少(21%)。松散堆积层中的滑坡主要和粘土有关,滑动面主要发生在 粘土夹层中。基岩主要发生在片岩、千枚岩、页岩、泥灰岩中。(2)构造:一是与软弱结构面的关系,滑动面常发生在顺坡的层面、 大节理面、不整合接触面、断层面上;二是与上部透水层和下部不透 水层的构成特征有关。(3)地貌:主要通过临空面、坡面和坡地基部受冲刷来体现的。河流 及沟谷水流对地表的切割,首先为滑坡创造了临空面。基岩沿软弱结 构面滑动时,要求坡度为30o-40o ;松散堆积层沿层面滑动时,要求坡 度在20o以上。凡是河流冲刷坡地基部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滑坡的 地方。(4)气候:90%以上的滑坡与降雨有关,一般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 滑,无雨不滑的现象;还与冻融作用有关,在冻融季节较常出现滑坡。(5)地下水:多数滑坡是沿饱含地下水的岩体软弱面产生的。地下水 浸湿斜坡上的物质,显著降低抗剪强度。(6)地震:直接破坏岩石的结构,减小粘结力。(7)人为因素:人工开挖坡脚形成高陡边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的稳定 状态。21岩溶地貌的类型;(1)地表岩溶地貌,主要有:溶沟、石芽与石林、漏斗(doline)、竖 井与落水洞、溶蚀洼地及溶蚀谷地、干谷、盲谷和地下河、峰林、孤 峰和峰丛(2)地下岩溶地貌主要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穿洞、 地下河等25岩溶与岩溶地貌:凡是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溶 解与沉积)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为 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造成 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 貌现象统称岩溶。35.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岩石条件:第一,岩石必须具有可溶性。第二,岩石必须具有透水性。 水的条件:第一,水必须具有溶蚀性。第二,水必须具有流动性。50.简述岩溶地貌的发育阶段?幼年期:从上覆地层上迭置下来的河流还保持了原来的基本流路,地 面上出现许多石芽和溶沟以及少数漏斗。青年期:河流进一步下切,河流纵剖面逐渐趋于均衡剖面。漏斗、落 水洞、干谷、盲谷、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表几乎完全转化为地下水, 原来的河流全部消失,只有主河仍然存在。中年期: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 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溶洞顶板坍塌,许多地下河又转变为地上河, 有大量溶蚀洼地、溶蚀谷地和峰林形成。老年期:当可溶性岩层的不透水层广泛出露地面时,地表水流又发育 起来,出现了泛滥平原,平原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这时岩溶地 貌发育进入老年期阶段。23.海岸动力作用的主要类型及海岸地貌类型;波浪和流以及它们挟带沙砾岩块撞击、冲刷、研磨破坏海岸的作用称 海蚀作用。海蚀作用有三种形式:冲蚀、磨蚀和溶蚀。冲蚀作用指波 浪浪流对海岸的撞击、冲刷作用。海蚀地貌主要有:海蚀穴(洞)、 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平台。海岸带的泥沙在波浪水流作 用下,发生横向和纵向运动,泥沙运动受阻或波浪水流动力减弱时, 会产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海积地貌主要有:海滩、沿岸堤(滩 脊)、滩角、水下沙坝、湾顶滩(凹岸填充)、沙嘴和拦湾坝、连岛 坝、沙坝(堡岛)一潟湖。24崩塌与滑坡:斜坡上的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主要在 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 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 种现象称为崩塌。29.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1).在空间上,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 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 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 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是海 洋性冰川)分布的高山区;(2)在时间上,泥石流大都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物质积累 阶段),出现多雨或暴雨强度大的年份及冰雪强烈消融的年份;就季 节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期和冰川积雪强消融期的69 月;就日际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午后至夜晚。30. 三角洲的结构个完整的三角洲,是由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组成。根据其地貌部位的不同,自陆向海,一般将三角洲分为顶积层、前积 层和低积层。从沉积相的角度,按照河口区水动力、沉积物和生物组合等特征的综 合分析,通常分为三部分: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和前三角洲 相。31. 冰磧物的特征:冰磧物是一种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组成的混杂堆积;冰磧物中的砾 石磨圆度较差,颗粒形态多呈棱角壮和半棱角壮;冰磧物的矿物成分, 与冰川源头和冰川下伏基岩性质一致;冰磧物一般缺乏层理结构32. 构造山系的特征:时代较老的构造山系,山体经受不同时期的挤压而发生复杂的褶皱和 断裂,不仅一些加里东、海西和印支等造山作用时期形成的构造形迹 发生再变形,新生代地层也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常有岩浆的 侵入和喷出,有些山地有不同时代的多期侵入体。山体的边缘有大规 模的正断层或逆断层为界。山地呈断快抬升或拱曲抬升,改变地形特 征,水系重组,地貌变形或错位,并能发育多级夷平面。这些山地常 是地震活动和火山频繁地带。构造山系都有很厚的地壳,深部存在所 谓的山根。33. 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许多巨大的地貌单元,如大陆、海洋、山地、平原、高原和盆地等, 都是地壳变动形成的。反映内力作用的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 造的地貌,都称为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等级:第一 级是大陆与海洋,第二级是山地、平原、盆地、高原,第三级是方山 和单面山。第一级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是在宇宙性的动力作 用下形成的,因此称为星体地貌。第二级是在内力为主的作用下产生 的,是动态构造(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积极表现者,称为大地构 造地貌。第三级是迭加在第二级之上的,主要是地质构造被外力剥蚀 的结果,是静态构造(岩性、产状、地质构造)的消极反映者,称为 地质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地貌主要有:水平岩层构造地貌、单斜构造 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岩浆岩构造地貌34. 什么是迭置谷,先成谷与迭置谷的区别是什么?在一个构造较复杂的基岩古地面上,覆盖有一定厚度的松散堆积物, 河流原先在松散堆积物上流动,后因流域内地壳整体上升,河流不断 下切,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流路切入基岩之中,这种与基岩地质构造 不相符合的河谷,是继承了发育在松散堆积物上的古河流的位置而刻 蚀下来的,故称为迭置谷。先成河与迭置河的流向都是与地质构造不符合的河流。两者的区别在 于:先成河发育在构造隆起之前,而迭置河发育在构造形态形成之后。37.新月型沙丘有什么形态特点?是怎样形成的?新月型?沙丘的形态特征有:它高度不一,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最高 可达30米。新月型?沙丘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朝向风向的一侧称为 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坡度一般在10度-20度之间;相反的一坡 称为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一般为28度-33度左右,有时达 36度。形成机理:新月型?沙丘是由饼状沙滩到盾形沙滩到雏形新月型?沙丘 演化而来。由于沙滩的存在使地面起伏,风沙流经沙堆时,使近地面 的风速发生变化,在沙堆顶部风速较大,沙堆的背风坡风速较小。从 沙堆顶部和绕过沙堆两侧的气流在沙堆背风坡形成涡流,并将带来的 沙粒堆积在沙堆的后面两侧,形成马蹄形小洼地,这时就形成盾状沙 丘。如果风速和沙量持续增大,沙堆背风坡的小凹地就将进一步扩大, 背风坡相对最大高度接近沙丘最高位置,从沙堆顶部和两侧带来的沙 粒在涡流的作用下不断堆积在沙堆后面两侧,形成雏形新月型?沙丘。 雏形新月型?沙丘经一步发展就形成典型新月型?沙丘。39.干旱气候地貌形成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干旱气候地貌的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带干旱气候年 温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植被稀疏,地面裸露,物理风化作用 强烈,化学风化作用较弱。51. 简述冻土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特征: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岩),统称冻土。冻 土按其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前者指冬 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层。后者指冻结持续多年,甚至可达数万年的 土层。冬季冻结,一、二年内不融化的土层称为隔年冻土。隔年冻土 是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的过渡类型。多年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 为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土层分布规律:世界上冻土的分 布面积约为35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全部大陆面积的25%。俄罗斯和 加拿大是冻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 地带性和高度地带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多年冻土带都可以 分为连续多年冻土带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在纬度地带性上,自高纬 度向中纬度,多年冻土埋深逐渐增加,厚度不断减小,年平均地温相 应升高。由连续多年冻土带过渡为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季节冻土带。 高山地区冻土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海拔高度的变化。海拔愈高,冻土 埋深愈浅,厚度愈大,地温愈低。我国西北部山区,每升制00-150m, 冻土埋深减少20-30 m,厚度增加30 m,地温降低1 m冻土分布的地 带性规律,经常受到海陆分布、组成物质和地貌部位等非地带性因素 的干扰。大陆性气候虽不利于冰川的成长,却有利于冻土、冰缘的发 育。19. 地貌学基本研究方法;(1)野外研究方法地貌的形态研究、组成物质研究、形成条件研究、 地貌过程研究、地貌成因分析(2)室内研究地形图分析、?遥感分析、沉积物分析、模拟研究、年 代分析28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洪积扇(冲积扇)的特征.(1)形态特征:平面上呈扇形,规模较大;顶部与沟口相连,坡度较 大,向边缘坡度逐渐减小;洪积扇表面发育有放射状散流,且不稳定, 经常改道。(2)物质组成与内部结构特征:自扇顶至扇缘可分为三个相带:扇顶 相:位于洪积扇顶部,通常表现为舌状叠覆的砾石堆积体,砾石粒径 大,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其间发育有砂、亚粘土等物 质充填废弃河道而形成的充填构造。扇中相:位于洪积扇的中部,组 成物质比扇顶细,主要由砾石、砂和粉砂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 向上游倾斜,常见交错层理。扇缘相:位于洪积扇边缘部分。组成物 质较细,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地下水 往往在该地带溢出地面,局部地段产生地表滞水和沼泽化等现象。42第四纪冰期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有哪些?答:第四纪全球气候曾多次出现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时,发育大 规模冰川,叫冰期;气候变暖,冰川大规模消退,叫间冰期。北半球 在第四纪时期一般划分四个冰期和三个间冰期,还有一个冰后期。有 些地区受区域性气候的差异影响,可划分更多的小冰期和间冰期,但 各个地区长时期的寒冷期与温暖期的变化大致是相同的。第四纪冰期 中冰川规模最大时,世界陆地面积的1/3被冰川覆盖,由于大量冰体 积聚于陆地,使海面下降约150m,当时的海陆轮廓和自然环境都发生 较大的变化。在欧洲大陆冰流曾达到北纬40,在北美曾向南推进到 北纬38,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低57C。由于地球上出现大面积的 冰盖,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的形势,北半球气候带南移,中纬地区沙 漠面积缩小,低纬及赤道地区沙漠扩大,大陆季风盛行,海洋季风衰 退。最后一次大冰期开始前,距今约8.5万年,海面比现在高10m左 右,渤海一带的海岸线比现在的岸线向陆伸入80100畑。大约3.6 万年前,海岸线移到现在黄海水深70m处。此后,有一个温暖期,海 岸线又向陆推移,在2.5万年前,长江下游的海岸位置在今江口以西 160 km左右处。大约23700900年前,海水退出现在的渤海、黄海地 区,海岸线东移到东海大陆架水深110 m处,到了冰期最盛时期,即 距今14780700年左右,中国海岸在东海大陆架边缘水深155 m处, 其位置在今长江口以东600 km。由于冰期时海面降低,大陆面积的不 断扩大,增强了中国气候的大陆性程度,这可能是当时气候干燥的原 因之一。那时的降水量可能比现在少一百至数百毫米,华北和东北平 原有暗针叶林和草原分布。当时的风成黄土分布范围到达长江下游, 如南京的下蜀黄土。中国西北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的风成沙丘,柴达木 盆地在最后一次冰期的晚期尤其显得干旱,蒸发强盛,在2.1万年和 1.3万年前,是柴达木盐湖的形成期。冰期时,大陆冰盖的厚度平均 为20003000m,巨厚冰盖对地壳形成巨大压力,引起地壳沉陷;冰川 消失后,地壳迅速回升。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冰川负荷与卸荷使地壳升 降变化称为冰川均衡作用。这种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极大。45述中国西部冰川,冻土,荒漠,黄土地貌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各地貌 单元的组合特征?答:中国西部的冰川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在年平均温度0 度以下的地方,地表常被冰雪覆盖或埋藏着多年冻土,在高纬度地区 分布着季节性冻土,在西北干旱区,现代冰川起着调节多年径流的固 态水库的作用,冰川,沼泽及其提供的地下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增 产。荒漠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