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专)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4 科学探究题课件 鲁教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6091622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专)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4 科学探究题课件 鲁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聊城专)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4 科学探究题课件 鲁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聊城专)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4 科学探究题课件 鲁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高分保障专题专题4科学探究题科学探究题分类分类突破突破类型类型1 有关反应后成分类探究题有关反应后成分类探究题【例1】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2)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Na2CO3CaCl2=CaCO32NaCl。【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只含有碳酸钠;丙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丁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你认为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写一种猜想)。【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丁同学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且上层清液呈红色猜想正确【反思拓展】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是ACD(填字母)。A放置在空气中B观察颜色C加水溶解 D利用溶解性【思路点拨思路点拨】(1)试管中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猜想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可知,试管中二氧化碳与两种碱的反应,可能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其中的一种过量,结合已有的猜想,可猜想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析讨论】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会直接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者不能共存,因此丁同学猜想不合理;【实验设计】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液均显碱性,所以可以加入足量的只和碳酸钠反应的物质氯化钙,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碳酸钠,再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检验其是否显碱性,如果显碱性则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需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进行检验;【反思拓展】氢氧化钠易潮解,氢氧化钙不潮解,所以放置在空气中时表面变湿的是氢氧化钠;加水溶解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的是氢氧化钙;由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比较两者的溶解性也可区分两者;由于两者均是白色固体,外观相似不易区分。备考指导备考指导有关反应后成分类探究题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全方面考查,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探究性的提出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推理、判断,根据试题的目的和要求,结合题设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解答,思维要有开放性。此外在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时候,既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其中可溶性生成物是反应后溶液中必定存在的溶质。押题训练押题训练12017江西中考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提出猜想】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液态;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A(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H2OCO。【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设计实验】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所以20时甲酸为液态,所以加热时选择A装置;【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在D中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说明有水生成,猜想2成立,则F处一氧化碳会还原氧化铁,红色粉末会逐渐变为黑色;甲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OOH H2OCO;【交流拓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HCOOH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2,猜想3、猜想4中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不是122,故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2.2017邹平模拟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BaSO4和BaCO3。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提出猜想】猜想:BaCl2;猜想:Na2SO4;猜想:Na2CO3;猜想:Na2CO3、Na2SO4【实验探究】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成立。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能够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能够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碳酸钡和硫酸钡。【提出猜想】当氯化钡过量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钡;当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当硫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硫酸钠;当碳酸钠、硫酸钠都过量时,滤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实验探究】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钡;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或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因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能够和稀硝酸反应,而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能和稀硝酸反应,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类型类型2 有关物质性质类探究题有关物质性质类探究题【例2】2017泰安中考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将浓硫酸滴加到氯化钠固体中并小心的加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时发现有白雾,经查资料了解到浓硫酸与氯化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浓)2NaCl Na2SO42HCl(或H2SO4(浓)NaCl NaHSO4HCl),该兴趣小组对产生的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了相关探究。【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实验现象】和中小花不变色;中小花变红色。【査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交流反思】(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氢离子(合理即可);(2)小明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B(填字母序号)。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拓展应用】同学们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合理即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思路点拨思路点拨】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同时发现出现了白雾,说明该气体是氯化氢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SO4(浓)2NaCl Na2SO42HCl或H2SO4(浓)NaCl NaHSO4HCl;【交流反思】(1)根据对照实验可知,不是氯化氢气体显酸性,而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显酸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为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最后纸花上的溶液显碱性,紫甘蓝的汁液变成黄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由图1中的实验现象可知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4)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主要是没有解离出氢离子,碳酸钠粉末遇到酸性物质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拓展应用】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备考指导备考指导有关物质性质类探究题一般是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进行探究,有时也会对常见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探究,例如镁能与氮气反应的探究。只要将课本知识与题目所给信息紧密结合,并弄清所选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此类探究题将会迎刃而解。3.某化学兴趣小组得知酸雨是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而导致,他们想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假出假设: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设计方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浸泡,制成紫色纸花并晾干。先验证水能否使紫色纸花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纸花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紫色纸花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押题训练押题训练(1)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2)实验:实验()中纸花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纸花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未见变色,此现象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也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的作用是对照。(3)结论:实验过程中只有实验()的纸花变红,说明原假设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1)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判断该实验与浓硫酸无关,而是应该掌握二氧化硫能否溶于水和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2)实验()中纸花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纸花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未见变色,此现象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也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更好地得出实验结论;(3)实验过程中只有()的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原假设成立。42017威海中考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酒精(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例与水互溶。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忽略不计。【实验探究】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mL、10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mL 60%的酒精溶液。最好选用10mL量筒,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量筒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用10mL的量筒量取8mL 75%的酒精溶液于烧杯中,再量取2mL的蒸馏水也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1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酒精体积分数酒精体积分数50%40%30%20%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可燃可燃不可燃不可燃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配制体积分数为30%40%的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点燃从而确定能被点燃的更加准确的体积分数。(4)拓展应用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酒精蒸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蒸馏。(1)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根据量筒相近原则最好选择量程为10mL的量筒;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用75%的酒精溶液配制10mL60%的酒精溶液,在配制的过程中酒精的量不变,设需要75%的酒精的体积为V,则V75%10mL60%,解得V8mL,所加水的体积为10mL8mL2mL;因而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是:用10mL的量筒量取8mL75%的酒精溶液于烧杯中,再量取2mL的蒸馏水也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酒精充分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3)根据小华的实验探究中的结果可知,酒精的体积分数为30%时不会被点燃,为40%时容易被点燃,因而为能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需要进一步补充探究的实验方案是:配制体积分数为30%40%的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点燃从而确定能被点燃的更加准确的体积分数。(4)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不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酒精蒸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来,可以根据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类型类型3 有关物质变质类探究题有关物质变质类探究题【例3】2016恩施中考在学习常见的碱课题时,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底有一些白色固体物质。课后同学们对这瓶石灰水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石灰水完全变质;乙同学认为:石灰水部分变质;丙同学认为:石灰水没有变质。【实验方案】实验实验现象现象 结论结论 甲的甲的探究探究从试剂瓶中取适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CO2气体 无明显现象甲的猜想正确 乙的乙的探究探究实验一:从试剂瓶中取适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乙的猜想正确 实验二: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分析与讨论】大家通过分析和讨论认为:如果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则瓶底的白色固体物质是 Ca(OH)2(填化学式),其产生的原因是气温较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小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提出猜想】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石灰水变质情况有三种:完全变质、部分变质和没有变质;故丙同学的猜想为石灰水没有变质;【实验方案】甲的探究:只有证明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钙,才能证明甲的猜想正确。从试剂瓶中取适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CO2,若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则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钙,即甲的猜想正确;乙的探究:只有证明既有氢氧化钙又有碳酸钙,才能证明乙的猜想正确。实验一:从试剂瓶中取适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a(OH)2;实验二:取少量白色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钙,由实验一、二即可证明乙的猜想正确;【分析与讨论】如果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则瓶底的白色固体物质是Ca(OH)2;由于Ca(OH)2的溶解度很小,且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能是因为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或气温较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结晶析出。备考指导备考指导解答有关物质变质类探究题时,首先要知道物质变质的原理;其次要知道完全变质、部分变质、没有变质三种变质程度的含义;还要知道变质后物质与变质前物质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当物质部分变质时,在检验变质后生成物质的时候,加入试剂后既不能将未变质部分消耗掉,也不能生成待检验的物质或生成与待检验物质性质相似的物质。5.2016吉林中考兰兰在家里发现了一包过期的海苔,包装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CaO),海苔过期了,石灰干燥剂有没有变质呢?兰兰拿着这包石灰干燥剂约化学老师一起到实验室进行如下探究。【辨析俗称】“石灰干燥剂”中的石灰是指B(填字母)。A消石灰B生石灰C石灰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石灰干燥剂没有变质;猜想二: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猜想三:石灰干燥剂完全变质。【进行实验】兰兰分别取该石灰干燥剂进行如表实验,并记录。押题训练押题训练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实验一:验证有无CaCO3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验证有无CaO 无明显放热现象 猜想三成立【异常现象】兰兰整理实验,清洗仪器时,突然发现实验二中的烧杯壁明显发热。【分析释疑】实验二的结论不准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杯壁明显发热的原因:CaOH2O=Ca(OH)2。【更正结论】该石灰干燥剂部分变质,猜想二成立。【反思与评价】石灰干燥剂表面的覆盖物影响了正确结论的得出,兰兰由此联想到生活中有些物质表面的覆盖物,是起保护作用的,试举一例:暖气片上涂银粉。【拓展延伸】从确定这包石灰干燥剂成分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该石灰干燥剂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6.2017齐齐哈尔中考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浑浊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写化学式)【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猜想二中也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盐酸也能产生气泡。【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告。【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合理即可)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二成立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1)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根离子遇到钙离子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混合后溶液变浑浊说明有碳酸钙生成,可推断氢氧化钠已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作出猜想】氢氧化钠变质存在这样几种可能,若是完全变质,溶质只有碳酸钠,若是部分变质,溶质会有Na2CO3和NaOH;【进行讨论】不论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都会含有碳酸钠,只要加入稀盐酸就会生成气体;【设计实验】猜想二是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即溶质里面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可以加入钙离子或者是钡离子让碳酸根离子沉淀;然后检验是否含有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应用酸碱指示剂,所以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评价】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需要密封保存。类型类型4 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类探究题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类探究题【例4】2017滨州五校联考一包固体,可能含有镁粉、炭粉、氧化铜、氢氧化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证据是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3)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钾、氧化铜、镁;(4)实验结束后,该兴趣小组将滤液C和滤液D都倒入废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E为蓝色,经检验,E中不含氯离子,则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NO3、HNO3、Cu(NO3)2、Mg(NO3)2。【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氧化铜、镁粉、炭粉都不溶于水,炭粉不溶于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铜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氯化钾和硝酸银会生成氯化银沉淀。(1)生成白色沉淀滤渣乙的反应是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2)通过推导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原因是: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3)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乙,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的滤渣丙在空气中灼烧,有固体残留,说明有氧化铜和金属镁,氧化铜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和镁反应生成金属铜,Cu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钾、氧化铜、镁;(4)滤液C中的溶质有Cu(NO3)2、AgNO3和KNO3,滤液D中的溶质有HCl、CuCl2和MgCl2,白色沉淀为AgCl,E中不含有氯离子,说明HCl、MgCl2、CuCl2已经和AgNO3反应完全,分别生成HNO3、Mg(NO3)2和Cu(NO3)2,AgNO3是否剩余未知,因此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KNO3、HNO3、Cu(NO3)2、Mg(NO3)2。备考指导备考指导解答有关物质组成成分类探究题时,首先要熟记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性质、金属的性质以及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其次要熟练记住常见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然后认真分析题干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以上基础知识,即可将探究过程进行完善。7.2017滨州七校联考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押题训练押题训练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氯化钡,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碳酸钡。(3)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镁。(1)过滤还需要漏斗,其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2)样品溶于水得到滤渣1.5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设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0.44g x1g1.5g,因此沉淀还有氢氧化镁;则沉淀a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说明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碳酸钡沉淀,因此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3)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可以知道沉淀a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沉淀,就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在。8.2017雅安中考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它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碱性。【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碳酸钠很稳定。【猜想与假设】猜想:碳酸钠;猜想:碳酸氢钠。【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表中mag;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正确,判断的依据是V3V2。实验编号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最终得到COCO2 2体积体积/mL/mL名称名称质量质量/g/g碳酸钠aV1碳酸氢钠aV2白色粉末mV3【反思应用】(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V1V37,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实验中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均为ag,为便于比较,取白色粉末的质量也应为ag;如果实验测得的气体中V3V2,则说明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反思应用】(1)相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白色粉末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则产生气体的体积V1V3V2;(2)面粉发酵会产生有机酸,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馒头、面包疏松多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