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语法汇总(暂时)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6077627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7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级语法汇总(暂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中级语法汇总(暂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中级语法汇总(暂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级语法汇总001、“”在一般句中读“wa”音。002、名1名2是肯定形式。003、名1名2否定形式。004、名1名2疑问形式,一般不用问号,一样使用句号。005、名1名2也列举类似或同样的事物时,表示与前句意思一样。006、名1名2和连接两个名词,表示并列。007、/名(这/那/那)是(这)离讲(两)者近;(那)离听者近;(那)离两者远。根据说话人与听者之间所涉及的不同范围而定。008、名名1名2(所有内容)是的“”连接两个名词,表示指示对象的所属、属性、内容的说明等。009、/+名1名2(这/那/那)是(连体词);(这)离讲(两)者近;(那)离听者近;(那)离两者远。“”“”“”是修饰名词的连体词,其表示的位置关系与“”“”“”相同。010、名1名2、名3两个内容相关名词句之间用“、”连接,前后句主题相同时,后句主题可以省略。011、名1名2在所属对象明确时,可以省略对象,用“”代替。012、/这里/那里/那里/哪里(疑问)(场所代词)(这里)离讲(两)者近;(那里)离听者近;(那里)离两者远。013、名1名2 有表示事物的存在,指存在的东西是没有意志的,“”为提示主语。014、名1名2 有表示事物的存在,指存在的东西是有意志的,“”为提示主语。015、名1名2 /在表示事物位置的句型。016、名1名2和等“”是表示并列的助词,与“”配合使用,“”有时可以省略。017、名/(数词+助数词)/表示人物、事物的数量时,数量词放在“/”之前,“/”之后。表示人时,助数词“”只用于大于或等于3人时,12人时或问几多人时只用“”就可以。018、疑问词(何【】/) /询问某场所有什么人时,可以用疑问词“”或“”来表达;询问某场所有什么东西时,可以用疑问词“何【】”来表达。如果什么都没有时,可以用“”加“/”的否定形式。019、(数词+助数词) /助词“”表示超过预测的,有“居然、竟然”的意思。020、名(数词+助数词) /“”前面加名词或数量词,后面加“/”的否定形式,表示非常少、只此、仅、很不够。021、(数词+助数词)円【】用助词“”可以表示前后两个数量的关系,即后面的数量是在“”前面的数量状态下成立的。022、/+助词“”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加在“/”的后面构成复合形式,表示对比或限定的意思。023、今【】 時【】分【】是表示时间的最常用的句型,询问时可用疑问词“何時【】”表达;“30分【】”可以用“半【】”替代;回答“今 何時【 】”时,不用重复使用“今【】”;一般在10分钟之内,可以用“時分前【】”的形式表达,意思是“差几分就到几点”。024、月【】日【】、曜日【】12个月按照“、”加“月【】”表示;日期的大部分都按照日本一般的数字念法表示,不过有些比较特别;星期按照“日【】、月【】、火【】、水【】、木【】、金【】、土【】”加“曜日【】”的顺序表示。025、名1(时间)名2(时间)名助词“”表示某个动作从某个时刻开始,“”表示某个动作到某个时刻结束;这两个词可以分别使用,翻译为“从开始”和“到结束”;也可以一起使用,翻译为“从到”。026、名(时间)动表示在具体时间进行的动作时,必须在时间后面加助词“”;在动词是“始【】”和“終【】”时,时间后面的助词“”也可以分别用助词“”和“”表示;在表示星期的“曜日【】”后面,“”可加可不加;但是在“今【】、昨日【】、今日【】、明日【】、毎日【】、去年【】、来年【】”等词的后面,不加“”。027、名(场所) 行【】/来【】格助词“”在句中表示动作的方向;之前出现的“”和“”是状态动词,而“行【】、来【】”和“帰【】”是表示移动的动词。“”作为格助词时,读“e”音。动词以“”结尾的,即为“形”,表示现在或将来的动作。028、名(对象)动/格助词“”在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时,读“o”音。陈述现在或将来的动作、状态的动词句,用“”结尾,疑问句只要在句后加“”即可;“”的否定形式是“”。029、名(场所)动/动作发生、进行的场所可以用助词“”表示。030、名(时间/数量)+动/叙述动作进行的时间或发生的次数。031、名(人)()+动叙述与某人共同做某事时,用助词“”加“”表达;有时“”可以省略。032、。做完/完成,然后叙述前面的事情结束之后,接着又做另外一件事情时,前后两个小句之间可以用“”连接。033、名形/形形容词是说明人物或动物的情感、属性,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日语的形容词分为“形”和“形”两类:“形”可以直接做句子的谓语,也可以根据情况发生各种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实现,不发生变化的部分成为“词干”;而“形”不可以直接做谓语,也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实现。“形” 和“形”的区别主要在于词尾,“形” 的词尾主要是“-ii”或“”;而“形”的词尾是不会以“-ii”结尾的;但词尾只是“”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形” 或“形”。034、名形/形“形”的否定形式是将词尾的“”变成“”后,加“”;但“”是“”的口语形式,其否定形式要按照“”的形式变化,变成“”。“形”的否定形式是在词干后直接加“”。035、名1形/形+名2“形”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做句子的谓语;“形”修饰名词时,需要在其和名词之间加“”。036、形/形形容程度不是很高时,可以用“”加形容词的否定形式表示。037、形/形+在使用形容词修饰名词并且明确名词所指何物的情况下,可以用“”代替名词。038、副词(1)表示程度的副词(从大致小):大変【】/(很,非常);/(一点点,稍微);(不太);(基本上不);(一点都不)。(2)表示频率的副词(从大致小):(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不太);(基本上不);(一点都不)。039、形/形(形)形/形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形”说明事物时,“形”之间要用“形”连接;“形”的“形”是去掉词尾的“”加“”。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形”说明事物时,“形”之间要用“形”连接;“形” 的“形”是在词干后面直接连上“”。040、前后两个句子通过助词“”的连接,表达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认识;助词“”在两个句子之间起转折作用。041、。、“” 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连词“”的口语形式。用法分别是:描述完一件事情后,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与其相关的内容;用于做完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做另外一件事。042、。、“”是用于两个句子之间的连词,在其后面的句子是对前面的句子所描述的内容做出的相反的意见。043、名1名2同时列举类似或相同的事例时,相关事例都作为主题,使用助词“”提示。044、动/在叙述过去的动作时,“”要变成“”;动词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将“”改成“”。045、形/在叙述过去的状态或性质时,“形”的过去形式是将词尾“”变成“”,“形”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将否定形式的“”变成“”。“形”的过去否定形式还可以用“形+”表示表示事物过去的性质、感受时,一般会在句子中出现“昨日【】、先週【】、先月【】、去年【】”等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046、形/“形”的过去形式是直接在词干之后加“”即可,而“形”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变成“”。047、名/名词作谓语表示过去的概念时,使用过去形式,将“”改为“”,而过去否定形式为“”。表示事物过去的概念时,一般会在句子中出现“前【】、昨日【】、先週【】、先月【】、去年【】”等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048、名(数+助数)动在日语中表示动作的频率、程度等数量时,数量词位于物品和格助词之后、动词之前。049、动词的分类(一)日语的动词主要分为“一类动词”(亦称“五段动词”)、“二类动词”(亦称“一段动词”)和“三类动词”(亦称“变.变动词”)。在动词的“形”去掉“”之后,最后一个假名如果位于“”段,那么这个动词就是一类动词(部分特殊的除外);最后一个假名如果位于“”段,那么这个动词就是二类动词;但有部分位于“”段的动词也是二类动词,例如“、起【】、着【】、見【】”等;三类动词是指不按照五段变化规律变化的“来【】”“”和“动词性名词+”等动词。050、动词的变化形式“辞书形”日语的动词有多种变化形式,其中常用的是在词典里出现的形式,所以称为“辞书形”,或者“词典形”、“基本形”或“原形”。日语的“形”转变成“辞书形”的方式是:一类动词(亦称五段动词)删除“”,而在其之前的最后一个假名变成同行的“”段音二类动词(亦称一段动词)“”直接转变为“”三类动词(亦称变.变动词)“来【】”“”变成“来【】”“”051、小句+、小句因为/由于,所以助词“”接在小句句尾,表示原因理由;“”后面的小句表示因此而成立的结论或结果。052、动动词的否定形式“”加上疑问词“”之后,变成提议对方(或与自己一起)做某种动作或行为的意思。053、动(辞书形)/形/形/名+“”是“”的推测方式,表示不确定的断定或推测;有时会与“”等副词一起用。054、名“”接在名词后,表示对该名词所表达的内容或某一事物范围的限制,有“只有、仅仅”等意思。055、名请给我向对方要求给予某物时的表达方式。表示数量的词语应该插在“”与“”之间。056、动词的变化形式“形”和“形”(1)动词的“形”(现在或将来时,一般式):一类动词从“形”转变成“形”有几种变音(音便)形式:“”之前的音为“、”时,去除“”,变成“”“”之前的音为“、”时,去除“”,变成“”“”之前的音为“、”时,去除“”,变成“、”“”之前的音为“”时,去除“”,“”不变,形成“”二类动词的“形”不发生变化,只要将“形”的“”变成“”即可。三类动词“来【】”和“”也是将“形”的“”变成“”,形成“”和“”即可。(2)动词的“形”(过去式):动词由“形”转变成“形”的变化规则与“形”相同,相当于将“形”的“”和“”变换成“”和“”即可。057、动动词的“形”连接“”,用于比较客气的、委婉的指示或命令,多表示说话人希望对方听从自己的指示,或为自己做某事的意思。058、动动词的“形”连接“”,根据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表示连续动作的动词与“”相连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意思表示瞬间动作的动词与“”相连接,表示动作或行为后的状态或留下的结果(状态的持续)部分动词与“”相连接,表示处于某种状态或有规律的固定习惯059、名(场所)动(动作的着落点)表示动作的着落点时,要使用格助词“”。060、名(场所)动(移动的起始点)表示移动的起始点时,要使用格助词“”;多数表示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内部到外部的移动。061、名(物)动格助词“”是表示前面的名词是后面的动词的手段、方法、工具、材料等。062、名(主格)“名词”是句子的主格,即“名词”是句子后面的谓语主体的行为主体;“”起到强调的作用。疑问词用“”作提示,绝对不可以用“”提示,回答时都用“”。063、名(主题)当“”与表示动作对象的目的词连接时,目的词起到了承担句子的主题的作用;在某些句子中,有些动作对象的目的词本来应该用助词“”表示,但变成用“”表示,起到了强调主题的作用。064、形/形动“形”修饰动词的方法是将词尾的“”变成“”之后连接动词,表示主体动作的性质或状态。“形”修饰动词的方法是词干加“”之后连接动词,表示主体动作的状态。065、名(期间)回数表示在某一期间的次数或频率,可以在表示期间的词之后用格助词“”连接,可以表示一定期间的时间基准。066、名(对象)动格助词“”可以表示动作的作用对象;有部分动词在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时,多用“”表示。067、动词的变化形式“形”(否定形式)动词的“形”即动词连续表示否定的“”时的形式,其变化方式为(从“辞书形”变化成“形”时的变化方式):一类动词的“形”是将词尾的假名变成“”段的假名之后再加上“”二类动词的“形”是直接去掉词尾的“”,之后加上“”三类动词的“形”是将“来【】”变成“”,将“”变成“”068、动1、动2动词与动词之间可以用“”连接,根据句子的前后关系,可以表达为动作的“并列、连续、方法或顺序、理由”等意思。069、动1、动2动词的“形”加上“”时,表示后续的动作和行为是在不做前一动作的状况下进行的。070、名1、名2在“”这一个表达形式中,“”是表示句子的主题,而“”是表示谓语的对象。071、名1、名2“”可以用来表示对比,而对比的小句也有主题的含义;具有两个以上“”的句子里,第一个“”主题性比较强,第二个“”对比性比较强。072、动“动词+”是动词“形”的一种变化,表示提议,希望对方赞同自己的意见,并与自己一起进行某种动作或行为。073、+动/动副词“”与动词的过去形式连接时,表示事态或状态在某一时刻已经进行完毕,相当于“已经了”的意思。副词“”与动词的否定形式连接时,表示事态或状态在某一时刻发生变化后,再也回复不到之前的状态,相当于“已经没有 、不再”的意思。074、形/形/名+、“形”“形”和“名词”与“”连接,表示与此同时发生着其他事情或处于某种状态“形”“形”词干名词075、动、“动词+”是表示做完某件事之后,再做另一件事,即两个动作相继发生,相当于“做完之后再”“然后”的意思(动词要变成“形”,但后面所带的“”因为与“”连接,所以要免去)。076、动、动词的“形”去掉“”之后与“”连接,之后再与另一个动作连接,表示两个同时进行的动作或状态;通常在“”后面的是主要动作或状态,相当于“一边一边”的意思。077、名动(移动)“”可以表示动作经过的场所(与移动性动词连接时)。078、名(动作的对象)动当某些动作或行为需要另一方共同承担才能实现时,动作或行为的对象用格助词“”表示。079、名1名2叫做(解释应该是“名2”叫做“名1”)“名1”是未知的、从属于“名2”的下层概念;“”所表达的含义是,“名1”是听者或说话人和听者都不甚了解的内容。080、动+名(连体修饰)动词修饰名词时,可以是“形”“辞书形”,也可以是“形”;动词或形容词修饰名词时,成为“连体修饰”。081、名1名2好【】/嫌【】助词“”起到提示主题的作用,助词“”表示表达好恶、心理情感等感觉的形容词所修饰的对象;例如“好【】”、“嫌【】”、“怖【】”等。082、名(物)欲【】“欲【】”是希望得到某种东西的欲望;持有愿望的一般是第一人称,经常被省略;“欲【】”的对象要用格助词“”表示。083、名1中【】名2形/形这是用于表达在一定范围内,最具有某种特性的对象的表达方式,格助词“”表示范围。084、动动词“形”去掉“”后连接“”的形式,表示说话人实现某种动作或行为的欲望;有时无需表明欲望的主体,也可以知道主体就是说话人。疑问句时,主题多为第二人称;但一般陈述句不能表达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欲望。085、名(场所)名(目的)行【】/来【】到去表示移动的目的,即去某地做某事;助词“”表示移动的方向,助词“”表示移动的目的;动词承担移动目的时,要用其“形”去掉“”后加上“”表示。086、动/动(1)时间副词“”与动词的“”的形式连接时,表示事态或状态尚未发生变化,相当于“还”的意思。(2)时间副词“”与动词的否定形式连接时,表示预计的事态或状态尚未发生,相当于“还没有”的意思。087、敬体和简体日语的文体分为敬体和简体两种;之前学习到的以“”“”结尾的形式称为敬体;另外,家人、朋友之间或论文、公文等文件中则用简体;动词、形容词、名词作为简体句子的谓语时有一定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在日记、文章中使用之外,简体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发话,而作为晚辈、下级则必须使用敬体,即便是同辈之间也多用敬体;日语的简体如果使用不当会引起对方不必要的误解或不快。088、名动(基本形)(1)简体动词句的肯定形式是将动词敬体的“形”变成“辞书形”。(2)简体动词句的否定形式是将动词敬体的“”变成动词的“形”。(3)简体动词句的过去形式是将动词敬体的“”变成动词的“形”。(4)简体动词句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将动词敬体的“”变成“”。要注意的是:“”是一个特殊的动词,其简体形式分别是“”、“”、“”和“”。089、名形(1)简体“形句”的肯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去掉即可。(2)简体“形句”的否定形式是将敬体的“”中的“”去掉即可。(3)简体“形句”的过去形式是将敬体的“”中的“”去掉即可。(4)简体“形句”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将敬体的“”中的“”去掉即可。090、名形“形”的词尾“”具有变化功能,所以“”是“形”不可缺少、会发生变化的词尾部分。其否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变成“”;过去否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变成“”。(1)简体“形句”的肯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形句”中的“”还原为“形”的词尾“”即可。(2)简体“形句”的否定形式是将“形”的词尾“”变成“”;从形式上看是将敬体的否定形式“”变成“”。(3)简体“形句”的过去形式是将“形”的词尾“”变成“”;从形式上看是将敬体的过去形式“”变成“”。(4)简体“形句”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将“形”的词尾“”变成“”;从形式上看是将敬体的过去否定形式“”变成“”。091、名1名2(1)简体名词句的肯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变成“”。(2)简体名词句的否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变成“”。(3)简体名词句的过去形式是将敬体的“”变成“”。(4)简体名词句的过去否定形式是将敬体的“”变成“”。092、动词的分类(二)日语的动词按照形态可以分为一类动词、二类动词和三类动词;另外,日语的动词从其意义上可以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自动词是指句子主体的动作、作用无需涉及其他对象的动词,一般由提示主语的格助词“”表示。他动词是指句子主体的动作、作用需要涉及其他对象的动词,一般由提示对象的格助词“”表示。093、自动词不是一般人能够控制的,使用“名+动”的形式(不是使用格助词“”)的动词,称为自动词。094、他动词必须要有动作对象的,使用“名+动”的形式的动词,称为他动词。095、名动动词后续“”的形式是表示经某个动作之后,动作对象所处的结果或状态;句中虽然没有涉及动作的主体,但是具有“出于何种原因”、“谁做的”等含义;因为表达的是对象的状态,所以对象格要换成主格的形式。096、形/形/名“”是表示事物自然变化的动词;“形/形/名+”可以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自然发生的变化。“形”要将词尾的“”变成“”之后再加“”;而“形”的词干和“名”之后加上“”之后再加“”。097、小句、小句+,是因为“”表示理由、原因。098、形/形/名+“形/形/名+”可以表示因为动作或行为的主体意志使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发生变化。“形”要将词尾的“”变成“”之后再加“”;而“形”的词干和“名”之后加上“”之后再加“”。“”是一个表示事物变化或结果的非意志形动词;而“”则是一个表达动作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动作或行为的意志动词。099、动(辞书形/形)、动(1)动词的“辞书形”接“”时,后面句子的动作行为是“动(辞书形)”之前或与此同时进行的。(2)动词的“形”接“”时,后面句子的动作行为是“动(形)”之后进行的。100、名/动(辞书形)+前【】、之前,表示做某事之前先要做好另外一件事时,“前【】”前面的动词必须是“辞书形”;句尾的时态也可能是过去形式。101、名/动(形)+、之后,在“名”加“”或者“动”的“形”之后加上“”可以表示按照时间顺序,先做完一个动作之后再做另外一个动作。102、动、动表示几个并列的动作行为,或者表示除了所举的动作之外,还有与所举之例相类似的动作。103、名1名2形/形比(更)这是表示将主题与基准对象进行比较时,“名1”比“名2”更具有某一种特性;“名1”表示句子的主题,“名2”表示比较的基准。104、名1名2()形/形与(和)相比,哪个(哪种)更“”原指不明确或不特定的方向或场所,而在这里却表示在两个人或事物之中,询问其中哪一项更具有某种特性或状况。105、名1名2形/形比起,更加“”表示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名2”更具有某种特性;“名1”表示比较的基准,“名2”表示比较的主语。与“”相比,不同之处是先将对象作为比较的基准提出来之后,说明主语更具有某种特性(方向相反)。106、名1名2形/形不如(那么)“”表示“名1”与“名2”相比时,不如“名2”更具有某种特性。107、名1、名2“”接在表示人或物体的名词之后,主要用于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表达并列的意思。108、“动”之前加“名”的方法为:“名”与“动”之间用“”;“名”与“名”之间用“”。109、动+方【】“动”的“形”去掉“”后连接“方【】”,表示做某事的方法;“”连接“方【】”变成“”,用途非常广泛。110、动+“动”的“形”去掉“”后连接“”(易于,容易),表示该动作容易进行,或容易形成某种状态。111、动+“动”的“形”去掉“”后连接“”(困难,不容易,难于),表示该动作难以进行,或难以形成某种状态。112、形/形+“形”或“形”的词干后连接“”,变成名词,但其表达的意思与相对应的形容词一致。113、名助词“”连接在“名”后面,或者表示举例,或者表示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也能达到期望的状态。114、两个或三个小句可以用“”连接,表示并列的事项;小句的主语后面的助词经常由表示并列的格助词“”承担。小句可以是敬体,也可以是简体。115、动词用“”;名词用“”。116、动+“动”的“形”后连接“”可以表示许可,有“可以、允许、也行”的意思;这个句型也可以用“”来表达。117、动+“动”的“形”后连接“”虽然也是表示许可,但是有“原本是不应该,但还是同意了”的含义,有“也行、也可以、也没关系”的意思(比较勉强)。118、动+“动”的“形”后连接“”表示禁止,是对某人的动作或行为表示责难,有“不好、不行、不可以”、“不准、不能”的意思。119、动+不不行;一定要;必须“动”的“形”去掉“”后连接“”表示义务。120、动+不也行“动”的“形”去掉“”后连接“”表示不必要做某事;这个句型也可以用“”来表达。121、动+没必要;不也行,(不会影响到)“动”的“形”去掉“”后连接“”虽然也是表示不必要,但是有“原本是应该做到某种程度,但是做不到或不做也无妨”的含义。122、小句1、小句2因为,所以“”连接两个小句,表示前面的小句所描述的内容是后面的小句的原因或理由。与“”相比,虽然两个词都表示原因或理由,但“”是表示主观判断的原因,而“”则表示客观造成的原因。“动”和“形”连接“”时,是直接使用简体的;而“名”和“形”则需要加“”之后再连接“”。123、小句1、小句2(虽然),但是“”连接两个小句,有接续的作用,表示两个小句之间的内容虽然有矛盾,但是却又不得不将这两个小句所表达的事态连接起来(表示说话者不满的语气)。“动”和“形”连接“”时,是直接使用简体的;而“名”和“形”则需要加“”之后再连接“”。124、小句“”多数表示与前面的话题有关的动作的原因或理由(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在口语中常用“”的形式来表示。“动”和“形”连接“”时,是直接使用简体的;而“名”和“形”则需要加“”之后再连接“”。125、小句1。、小句2,所以(因此)“”连接两个小句,表示后面的小句是在接受了前面的小句的内容,并以此为理由而得出结论。126、小句+/小句加上“”,构成名词的形式(名词化),后面加上“”、“”或者“”,变成“”、“”和“”,分别表示句子的主题(前)、动作的对象(前)和部分特征(后);“”所表示的多数是说话人的主观判断。127、动+必须;非不可在“动”的“形”去掉“”之后接上“”,表示动作或行为是理所当然的、应尽的义务。与“”相比,“”是有“非不可”的意思,而“”则包含“不不行”等带有不好的结果的意思。128、动/形/形/名+思【】我想;我认为;我觉得;我记得(1)在小句后连接“思【】”时,表示小句的内容是说话者的主观判断和意见;陈述句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动”和“形”连接“思【】”时,是直接使用简体的;而“名”和“形”则需要加“”之后再连接“思【】”。(2)“思【】”的疑问形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主观意见和想法。(3)另外,在表达其他人的主观判断或想法时,要用“思【】”的形式来表示。(4)“思【】”除了表示其他人的主观判断之外,根据句子的内容,还可以表示说话者在此之前,已经就某事持有自己的观点或意见。129、动/形/形/名+也许;说不定;没准儿;可能在小句后连接“”时,表示虽然不能断定,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口语中,有时会用“分【】”来表达,在和比较亲近的朋友说话时,经常以省略的形式“”出现。“动”、“形”、“名”和“形”连接“”时,全部都是直接使用简体的。130、动/形/形/名+应该;理应;按说应该;当然;肯定在小句后连接“”时,表示说话者对某种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时的合理判断或推测,就是说按理该事物应该是处于说话者所描述的某种状态(可能性比较高)。“动”和“形”连接“”时,是直接使用简体的;而“形”与“名”则分别需要加“”或“”之后再连接“”。131、不会;不可能在小句后连接“”时,表示说话者按照常理对某种事态发生的可能性的否定。“动”和“形”连接“”时,是直接使用简体的;而“形”与“名”则分别需要加“”或“”之后再连接“”。132、动+(1)在动词的“形”后连接“”时,是表示曾经有过的经验。(2)在将句尾的“”变成“”或“”时,是表示没有经历过某种经验。(3)在连接“”时,动词之前时常与“一回【】”、“一度【】”等表示频度的词语连接,表示完全没有该经验。133、动词的变化形式“意志形”动词的“意志形”是用来表达说话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的决心和意志,其变化方式为(从“辞书形”变化成“意志形”时的变化方式):一类动词的“意志形”是将最后一个假名变成同行的“”段的假名之后再加上加长音“”二类动词的“意志形”是将最后一个假名“”变成“”三类动词的“意志形”是将“来【】”变成“来【】”,将“”变成“”134、动思【】(1)普通形式的“意志形”的“动”是表示说话人马上就要进行的动作,也含有提议的意思。(2)在表示说话人有打算要做某件事的想法时,在“意志形”的“动”的后面要加上“思【】”。(3)如果说话人的意思已经持续了一定的时间,但还没有最终确定时,在“意志形”的“动”的后面就要加上“思【】”。135、动/形/形/名+思【】“思【】”是表示说话人要表达自己的推测。“动”在连接“思【】”时要用简体,而“形”、“形”和“名”都可以直接连接。136、动+在“动”的“辞书形”或者“形”的后面加上“”,是表示某人打算做(或打算不做)某件事的意图或意志;它既可以表示说话人自己的意志,也可以表示其他人的意志。“”与“”的意思比较容易混淆,前者的意思是“打算不”,而后者的意思是“没有的打算”。137、动+在“动”的“形”去掉“”之后,再连接上“”的各种形式(“”以及“”,其中“”是表示一直持续的),表示难以克制的动作、欲望的意思。138、形/形+在“形”与“形”的后面加上“”的各种形式(“”以及“”,其中“”是表示一直持续的),表示有这种想法、感觉和欲望的意思。139、动+在“动”的“辞书形”或“形”的后面加上“”,表示动作或行为时有发生(或否定),有“有时、偶然”的意思;“”经常会与表示频率的副词“時【】”、“”等结合使用。140、日语的语态(一)可能形式日语的语态主要有可能形式、被动形式和使役形式等。可能形式是表示某人具有进行某种动作的能力(能力可能),或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的状况(状况可能)的表达形式。动词的“可能形”的变化方式为(从“辞书形”变化成“可能形”时的变化方式):一类动词的“可能形”是将最后一个假名变成同行的“”段的假名之后再加上“”二类动词的“可能形”是将最后一个假名“”变成“”三类动词的“可能形”是将“来【】”变成“来【】”,将“”变成“”在可能形式之中,要将表示动作对象的格助词“”变为“”。141、名1名2“”表示具有某种能力或可能性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发现新出现的事物的意思。142、名动“”表示具有从事某种行为的能力或可能性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其“动”要用“辞书形”。143、名1名2动“动”的“可能形”可以表示某人具有某种能力,或者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的状况的意思;其表示动作对象的格助词“”要变成“”,“动”要用“可能形”。144、小句+就能;变得“”是表示能力、状况或习惯,从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或可能的状态的意思;在小句中的“动”,可以是“辞书形”,也可以是“动”的“形+”,或者是“动”的“可能形”。145、疑问词+在疑问词后面加上“”,可以表达为“无论,都”的意思。146、动词的变化形式“条件形”(假定形)动词的“条件形”(假定形)是多种用来假定条件的用法之一,因为是后续“”,所以又被称为“形”;另外,条件或者契机还可以用“”“”“”来表示。动词的“条件形”(假定形)的变化方式为(从“辞书形”变化成“条件形”(假定形)时的变化方式):一类动词的“条件形”(假定形)是将最后一个假名变成同行的“”段的假名之后再加上“”二类动词的“条件形”(假定形)是将最后一个假名“”变成“”三类动词的“条件形”(假定形)是将“来【】”变成“来【】”,将“”变成“”除了动词之外,“形”的“条件形”(假定形)是去掉词尾的“”而加上“”;“形”、“名”的“条件形”(假定形)是在词干的后面直接加上“”或者“”(简体)。147、小句1、小句2如果就“”是表示在条件没有确立的场合下,作为“小句2”结果的前提,“小句1”是“小句2”成立的条件;“小句1”是将未发生的事态视为已经成立的状态作为假定条件,多用于口语;“”前面的“动”或“形”、“形”必须是“条件形”(假定形)。148、小句1、小句2的话,;提到,要数;要是的话,就“”是表示在条件确立的场合下,将对方所说的事物的相关情况作为前提,以此提出自己的意见、评价等;在“”前面的必须是简体。149、小句1、小句2如果,就不“”是表示在未完了的前提下,表达其假定条件;其连接方式是,“动”是把“形”的“”变成“”,“形”、“形”和“名”就是把简体的过去形式的“”变成“”;在表示否定时,“形”和“名”的过去否定形式“”要除掉其中的“”,之后又要把“”变成“”,就是变成“”的形式。150、小句1、小句2一,就“”是强调一种经常性、反复性或者恒常性的条件,在“”前面的“动”是“辞书形”或“形”。另外,“”还可以表示新的发现,在“”前面的“动”是“辞书形”,而“小句2”大多数是过去形式。151、小句1、小句2无论,也;即使,也“”是谓语的“形”加上“”而构成的,而当前面接的是“形”或者“名”时,则要用“”;“”是表示逆接条件,即是表示“小句2”的结果是与通常情况在“小句1”的前提条件下应该成立的结果相反的意思。152、动+尝试;试着“动”的“形”加上“”,表示准备尝试做某件事情。153、动/形/形+太;过于“动”的“形”去掉“”后、“形”和“形”的词干加上“”,表示某种过度的动作行为、性质或者状态。154、形/形+看上去;好像“形”和“形”的词干加上“”,表示说话人根据自己的见闻对事物处于某种样态所作出的判断。注意,“”要变成“”后加上“”,形成“”的形式;“”要变成“”后加上“”,形成“”的形式。155、动+快要;眼看就要“动”的“形”去掉“”后加上“”,表示眼看就要发生的事态。看来会;似乎是“动”的“形”去掉“”后加上“”,还可以表示有可能发生的事态。156、动+“动”的“形”加上“”,表示为了某种目的而事先做好某种准备。157、名1名2聞【】/言【】“聞【】”和“言【】”都是表示引用别人的说话内容;“”是在日语中最为常见的表示引用的标点符号,在它里面的是表示说话人所说或者所问的内容,被问的对象要用格助词“”表示;当括号内的句子是普通体时,在不影响理解会话内容的前提下,“”可以省略。158、小句1、小句2是还是;或者“”表示在两个选项中任选一项;“动”是以“辞书形”或者“形”表示,而“形”和“名”可以直接加上“”,“形”则是在词干后加上“”。159、小句“”表示对某一件事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在它前面的“动”是以“辞书形”或者“形”表示,而“形”和“名”可以直接连接,“形”则是使用词干的形式。160、(疑问词)小句+用带有疑问词的疑问小句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是表示不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在“”前面的疑问小句必须是普通体。161、动+言【】在“动”的“辞书形”或者“形”后面加上“言【】”是表示间接引用或者传达他人、自己对某件事所做的要求;表示传达的动词除了“言【】”之外,还有“伝【】”和“頼【】”等。162、动/形/形/名+ “”主要有比喻和推测两种用法:(看上去)像似的(1)用作比喻时,主要用于对事物的外观、性质或者状态的比喻,多数用“名+”的形式。(看样子)像是的样子(2)用作推测时,主要用于对事物的状态、状况的推测,在“”前面是接“动”的简体、“形”、“形+”和“名+”。163、名+“名”加上“+”,是表示举例说明主题具有某种性质、特征。164、名、小句在“”前面是接“动”的简体、“形”、“形”和“名+”所构成的小句,表示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即传闻;“”表示信息的来源。165、名1名2像表示后面的名词具有前面的名词所拥有的非常典型的性质。典型的而如果“”前后两个名词是一样的,则表示该事物在同类事物中非常具有典型性。166、动/形/形/名+“”的前面接“动”的简体、“形”、“形”的词干、“名”,表示。167、/+名“”是“”的口语表达方式,表示展现在说话人眼前的状况;“”是“”的口语表达方式,表示在承接对方的话题之后,进行强烈的否定;“”是“”的口语表达方式,表示说话人和听者都知道或者看到的事物的状况;“”是“”的口语表达方式,表示无法确认事物所处的状态、性质、程度等。168、动+/根据“动”的不同类型,它的“形”连接“”(去;以后,将来)或者“”(来;以前,之前)可以表示多种意思:(1)在连接表示移动的“动”时,表示在距离方面的意思(“由近至远”或者“由远至近”)。(2)在“动”和“”或者“”都表示独立的动作时,表示完成了一个动作之后(短暂的动作)再去或者再来,有“继而再去”或者“继而再来”的意思。(3)表示以某一个时间为基准,之前的变化持续进行或者发展变化。(4)表示说话人去别的地方做完一件事情之后,还会回到原地的意思。169、动+还是的好“动”的“形”连接“”,表示说话人提出如何做某事的建议、劝告。170、动+还是不的好“动”的“形”连接“”,表示说话人提出不要做某事的建议、劝告。171、/“”(这)、“”(那)、“”(那)、“”(哪)分别是“”、“”、“”等的口语表达方式。172、动“”表示否定,只用于书面语和一些习惯的用法,是表示在不进行某个动作的前提之下,完成了后面的动作;其一般接在“动”的“形”在去掉了“”之后的后面;“”加“”就要变成“”。173、动/形/形/名+在“动”的“形”连接“”时,表示在该动作结束之后,其所处的状态保持不变;而在“形”、“形+”或者“名+”连接“”时,则表示过去的某一个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并没有发生变化。175、名(时间)+到为止;在之前“”接在表示时间的“名”后面,是表示动作的期限或截止日期;与表示动作期间的“”相比,“”强调的是动作的最后期限。176、名“名”加上“”,表示自然觉察到(感觉到)外界发生的声音,嗅到或者尝到味道等。177、动+出【】“动”的“形”在去掉了“”之后与“出【】”连接,构成了复合动词,表示因为某个动作而令到事物瞬间从某一个状态变成为另一个状态。178、名动仅,只“”连接在“名”之后,表示范围的限定。179、名1名2/当表示“我(你、他、她)给”时,用“”、“”或者“”表示,但其不能表示“某人给我”。“”表示前辈、上级;“”表示平辈:“”表示晚辈、下级(或者动植物)。180、名1名2/当表示“某人从他人那里得到东西”时,用“”或者“”表示;得到东西的一方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表示授予人的格助词既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表示,而“”则表示授受的物品等。“”表示前辈、上级;“”表示平辈或者晚辈、下级。181、名1名2/当表示“某人给我”时,就是“给”的动作是来自于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时,用“”或者“”表示;格助词“”表示接受的一方,而“”则表示授受的物品等。“”表示前辈、上级;“”表示平辈或者晚辈、下级。182、动+/“动”的“形”连接“”或者“”,表示句中的主语为说话人(或者说话人一方)做某件事;另外,其也含有对方主动为说话人做某件事的意思。“”表示前辈、上级;“”表示平辈或者晚辈、下级。183、动+/“动”的“形”连接“”或者“”,表示句中的主语请别人做某事或者承受了由于别人的动作而带来的恩惠;“别人”用“”表示;另外,其也含有对方为说话人做某事是在说话人向对方提出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的,说话人因此而获得了帮助的意思。“”表示前辈、上级;“”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