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思想感情.ppt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1606002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0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考纲要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复习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的分类和作答方法。 2、联系上下文力争准确解答此种类型题目。,一、诗歌按题材分类。 写景抒情诗。 即事抒情(缘事抒情)诗。 送别诗。 边塞诗。 咏史怀古诗。 哲理诗。 讽喻诗。 山水田园诗,二、诗歌常见思想感情 1、送别类。 依依不舍、难分难舍之情;离情别绪;临别祝福、互相劝勉。 2、怀古类。 对古人(古代英雄、历史人物)的追思、缅怀。如蜀相 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怀念古人抒发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如京口北固亭怀古 3、思乡类、思亲类。 远游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思(客居他乡、思念家乡亲人)。 边关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闺中少妇对游子的思念。 烽烟离乱之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4、战争类。 对长年戍边生活、战争的厌弃、批判。 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对将士英勇奋战、浴血沙场的热情讴歌。 对醉生梦死、腐朽、骄奢淫逸的统治阶层的批判。 对生活艰苦、处境艰难的前线将士的同情。 感时伤世(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怀。 5、闲适类。 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 对清幽宁静的山居生活的向往、喜爱。 对恬淡、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6、爱情类。 对爱人的思念。 对忠贞爱情的歌颂。 表白忠贞不渝的心迹。,7、建功爱国类。 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誓死报国的决心。 视死如归的豪情。 8、讽喻类。 讽刺统治者的贪婪、昏庸、醉生梦死、荒淫无耻等。 9、抒怀类。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不被重用的失意、愤懑。 受排挤、遭贬谪的无奈、抑郁与愤懑。 随意自适、旷达乐观(达观)、的情怀。 与世无争、超脱凡俗或恬淡的情怀。 孤芳自赏、高洁或孤高的情怀。 感时伤世(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怀。,10、民生类。 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层的批判。 11、咏春类。 赞美春天勃勃的生机、大好的春光,流露欢欣喜悦之情。 流露诗人伤春情绪,感慨春光易逝.好花不常.人生易老等。 12、宫怨类(主要抒发宫女们宫廷生活的哀怨:或抒写孤独寂寞、君恩失宠、流落异域的哀怨,或慨叹深宫花落、韶光易逝、美人迟暮,或描写长夜难眠、漏尽灯残、愁重如山的悲凉处境,或悲叹见花落而自伤、看子结而自哀的薄命等),三设题类型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3、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5、主旨是什么; 6、关于一诗表达的内容(或情感),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理由。 7、和形象、语言、技巧结合起来考查。,四、【答题思路流程】 答题格式: (1)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本诗通过( )的描写(叙述、回忆),抒 发(表现)了诗人( )的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 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 +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评价,五、学会提取各种信息,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 2、作家生活的时代,诗歌的写作背景; 3、诗词的题目、注释及“序”; 4、文本中的情态词及作品复杂的情感; 5、涉及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 6.抓诗歌形象,通过诗歌形象把握感情 7、抓诗歌语言,通过诗歌语言把握感情 8、抓诗歌技巧,通过诗歌技巧把握感情,六、记住常用术语: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七、例题演示。 岁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问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 问二: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例题演示。 岁 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问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 问二: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一(常规答题格式):诗人通过对自己岁末暮年,仍漂泊他乡,而边关战事不断,时局艰难朝中无人请缨的叙述,抒发了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空负报国愿望却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 参考答案二:岁末暮年,漂泊他乡,孤独寂寞;边境战事不断,时局艰难,朝中无人,而自己不被所用,无力为国分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之情同艰难的时局和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强烈反差;故而寂寞心惊。,课堂练习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思考:一般说来,词的下阙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阙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下阙“飞蓬”一句,借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暗喻戍边将士孤苦无依的漂泊感;“迷鸟路”“白雁哀鸣”既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绝塞”“孤城”一联则通过与世隔绝的边塞黄昏、闭门孤城,暗示了戍边将士们孤独寂寞的思归愁绪。(能结合具体文本,答出以上任意两点可得4分),课后练习 1、 阅读宋词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62)。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一腔恢复中原的抱负不能尽情施展,于是写下此词抒发胸中的郁闷与感慨。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 (1)词的上片,以“春去”作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课后练习 1、 阅读宋词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62)。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一腔恢复中原的抱负不能尽情施展,于是写下此词抒发胸中的郁闷与感慨。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 (1)词的上片,以“春去”作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 答:情感变化:由惜春到怨春。“惜春长怕花开早”等旬揭示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开得太早的心情,因为开得早凋谢得也早;“怨春不语”等句,借助于屋檐下勤勤恳恳的蜘蛛结网、象征残春景象的杨柳飞花来留住春天,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2分)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下片主要借用典故,(2分)先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又用到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的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作者借助这些典故,表达自己“蛾眉人妒”的情怀,表达对个人遭际的感慨和对前途暗淡的担忧。(2分) 【答出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也可酌情给分。借景抒情最多可给3分,虚实结合可给满分。借代不给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思考: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本诗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1分)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2分),3、(2007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 谁谓伤心画不成? 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 君看六幅南朝事, 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4.(06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4.(06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案(1)示例一: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示例二: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景,写郊野美丽可爱的景色。第二层,叙事,写牧童手执鞭子,骑着老黄牛。第三层,议论,抒发感想,写作者对这幅画的感受。 (2)第一问: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第二问:示例: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此题无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