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作业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5994609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作业 岳麓版必修31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分类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动物狩猎畜牧植物农事耕作天象气候时间山川河流方位战争兵器服装居住交通文化娱乐宗教数量物性比值(%)2017159787.73.63.13.63.6材料说明,殷商时代()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C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D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解析:选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关于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的甲骨文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说明当时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占卜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表格只是体现了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没有涉及甲骨文字本身,无法得出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2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ABCD解析:选B。“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分析各备选小项,正确,错误,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材料不能表明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错误,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3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解析:选B。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隶书,A项字体属于楷书,B项字体属于隶书,C项字体属于行书,D项字体属于草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4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兄侄颜季明的草稿(如图)。他对兄侄在安史之乱期间为国家壮烈牺牲,身首异处,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下列作品中,与祭侄文稿风格一致的是()A秦泰山石刻B王羲之书兰亭序C颜真卿书多宝塔碑D西周散氏盘铭文解析:选B。祭侄文稿体现的是行书字体,介于楷书、草书之间,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A项是小篆字体,B项是行书字体,C项是楷书字体,D项是金文,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5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列是有关“和”字的几种字体材料中的图一至图三分别属于何种字体?图二字体的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中有关和谐的理念。解析:第一、二小问,结合所学篆书、行书、隶书等字体特点进行判断和迁移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和谐理念注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可结合儒家、道家、墨家政治主张进行回答。答案:字体: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理念: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A汉字是史官胡乱创造的B汉字是口口相传的文字C汉字是仓颉创造的D汉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解析:选D。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材料指出“仓颉也不止一个文字就多起来”表明创造文字的人很多,创造文字的方式很多,故D项正确。2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对甲骨文的认识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B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D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解析:选B。关键信息: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题干关键信息主要反映了后人因“契之精而字之美”对甲骨文“神往”,说明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B项正确,符合题意;A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与反映;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错误。32014年,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B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解析:选A。商朝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突出审美功能,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出现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宋时期出现苏轼等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B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D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解析:选B。“车”是独体字,只有表音部分,故A项错误;“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属于象形文字,具有图画的特征,故B项正确;“车”字在后来演变过程中,笔画简化便于书写,实用性逐渐突出,故C项错误;现在“车”字已经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故D项错误。5下图是王献之的中秋帖,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B“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C“笔势精妙,备尽谐则,列为正书第一”D“出于颜,然内蕴变为外棱”解析:选B。王献之是东晋人,而观察图中可知中秋帖是草书。A项“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明显不符,事实上A项是对柳公权书法的评价,故A项错误;而B项说的正是草书,故B项正确;而C项“正书第一”也是错误的;D项“出于颜,然内蕴变为外棱”这个颜是指颜真卿,而颜真卿是唐代人,故D项错误。6南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A效法道家B有意无法C形神兼备D超越古人解析:选C。材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知王僧虔主张书法创作要形神兼备。7唐朝学者吕总在续书评中评价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时说:“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则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该书法家是()A柳公权B怀素C欧阳询D苏轼解析:选B。由题目中的信息“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可知此应为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草书,故B项正确;柳公权和欧阳询均擅长结构形体严整的楷书,与题目中的信息“随手万变”不符,故A、C项错误;苏轼擅长行书,与题目中的信息“随手万变”不符,故D项错误。8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解析:选B。“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选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项;兰亭序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的书法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与题目时间宋朝不符合,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二中英国学者韦尔斯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解析:本题以考查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内容。第(1)问,注意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促使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有文化、政治两方面。文字演变的特点是简单化。第(2)问,英国学者的论述纯属猜测,当然不认同。谈认识方面,题目已经限定了回答的角度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难度不大。答案:(1)因素: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特点:由繁到简。(2)不认同。认识: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