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15957510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学 校: 松 柏 小 学 作 者: 万 里 鹏 联系电话: 15170000123 论文类别: C 类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索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积极倡导、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探索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进行、能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否改善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改变思想观念的关键!而作者经过调查发现,作者所在的学校现在有不少的老师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或者去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而是按照旧的思想,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没有真正地通过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获取新的知识,在这里,作者对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从理论上阐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它和学科教学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育教学本身包括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课程整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产生新的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国内外发展状况 1.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在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起始于80年代,受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思想影响,我国一直以来是以CAI的模式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而国际上早在8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就已从CAI转化为CAL。1998年,我国才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的概念。1999年1月,“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开进。2000年10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教育部长陈至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步伐,通过ICT与学科课程整合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SEBsat)等等。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实际条件的限制,我们只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目标提出来,没有提出明确的实施方案与要求,过于重视硬件投入,忽视教育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导致资源的浪费。信息技术的使用多数只在信息技术课中得到使用,认为,只有信息技术课才能用到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只有信息技术教师才应该懂得用信息技术教学,而且,做课件也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他们讲课所需要的课件都由信息技术教师来做,他们只是学会点“下一页”就天下大吉了。尽管信息技术在个别学科中的应用多数也只是在演示阶段,没有真正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做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相当部分的软硬件资源搁置,计算机的使用也不恰当,只是用来玩游戏的工具而已,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学科教学中去的事实,如果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而且也会使学生不能及时接受现代教育技术,不能够开拓视野,对知识的麻木接受,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的提高,更不用提成绩提高了。 2.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况 在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很多国家开始探索另一种教学模式,那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美国 “2061计划”(Project2061)的提出也是美国用来提升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认为“科学文化素养”是由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信息技术能力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构想与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为了达到改革目标,在基本普及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讯的基础上,1997年美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开发。 2005年1月7日美国正式颁布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迈向美国教育的黄金年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情况。这是自1986年以来的第三个国家教育计划。这项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是美国教育技术革命的里程碑,美国教育界和信息技术界更加致力于信息通讯技术与学科间的整合工作,强调学习情境要基于现实生活,与中心学科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相互整合,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信息通讯技术与科学(理科)学科的应用整合研究。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目标与契机。 2005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教师联合会颁布了第四次修订的K一12科学素养框图(SICTLM),展示了4、8、12年级的素养组成领域、技能、应用工具、构成要素并提供了相应实例。SICTLM由三大素养领域组成:有关信息、通讯及媒体素养的学习技能;有关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技能;人际交往与自我定向技能.SICTLM的构建和发展标志着美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通讯技术已经完成了普及与应用阶段,并全面进入学科领域深入整合阶段。 美国SICTLM不仅注重让学生使用21世纪现代化工具来获取、处理信息,还特别强调交流、协作,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定向技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既对信息素养提出了细化要求,又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个人发展空间。 2加拿大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很超前,从90年代中期开始,各个地方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例如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即能体现下述目标:一是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就会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传递、分析、转发、和利用等方法并不陌生,相反,会用的得心应手;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学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来完成任务,这样就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解开思想的束缚,使学生大开眼界。 3日本 日本也于1998年7月提出了“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报告,它要求首先在中小学各个时期的每一个学科中都要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何克抗在书中指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李克东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构建信息化环境实施教学活动构建教学内容信息化处理后的学习资源,学生利用工具进行知识建构。 虽然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说法不同,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建立一个新的教学环境,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结构、课程结构的改革。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征 1.驱动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任务驱动环节。有目的的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这些任务驱动,有些是真实的问题情境,有些是具体的学科任务,这样,就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通过这些任务,把各科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也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规定。 2.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服务于学科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达到获取资料、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目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目标。 3.能力和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而非单纯地为获取知识而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正是达到了这一要求,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勇敢创新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深度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现在的教学一改原来的老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为主体,是学习知识的参与者,而不是受知识者。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要通过主动地获取资料,网上查询等有目的性地获得。教师现在只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和指导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更优化。 5.个别化和团结合作的统一 信息技术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一个开放的实践平台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完成任务。在协作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的不同见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在当今社会中,更加提倡团结协作,如果不会团结协作,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了在学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工具,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支持传统的教学,而且是将信息技术、资源信息、信息方法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旨在于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意志和人格的形成,并且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门或多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育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方面,都是老师起到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在现在的计算机交互式学习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来选择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在这种关系下,有了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多种感官的刺激。学生眼、手、耳并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相当的牢固,知识的保持将有很大的改善。 3有利于对教学内容有效的安排与整合 利用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管理,把各种不同的媒体信息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有利于实施协作式的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是提供给多个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的看法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机会均等,集思广益。这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认知能力、合作精神面的培养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显著的帮助作用。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信息能力营造理想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