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要求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5884033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是发明人将自已即将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专利代理机构 的参考文件,主要是为了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和效率,使专利代理人更容易理解发明人 发明构思的特点。需要申请人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主要包括: 1、该发明或实用新型(合称发明创 造)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2、该发明创造欲主张保护的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即保护点或发明 点)。这些内容都是专利申请文件所必不可少的。请发明人按以下内容撰写技术交底书文档。在撰写技术交底书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1、撰写思路。要始终围绕“现有技术现有技术缺点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 案本发明有益效果”这条主线进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不同于产品说明书、科技项目 申报等技术资料的撰写,侧重点与后者不同。2、专利申请文件要求做到“充分公开”,其“充分公开”的程度要“以使本领域内的普通技 术人员能实施为准”。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所提供的专利申请文件,能重复实施/重现 本发明创造。1、发明创造名称 名称应清楚、简明,采用本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名词,以清楚地反映和体现发明创造的主题 以及其类型。不要使用杜撰的非技术名词,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或者商品名称,也 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2、所属技术领域 指该发明创造直接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而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 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身。如: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背景技术 又称已有技术。写明对本发明创造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最接近(所谓的最接近,仅 以发明人所能掌握的技术为限)的背景技术,即对本发明创造最接近的已有技术特征的描述,有 可能的,应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及其出处),尤其要引证与该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等非专利文件。同时,发明 人还应客观的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和缺陷仅限于发明人拟解决的部分。 叙述时要有针对性,必要时借助附图。根据发明创造的不同类型(产品类,方法、工艺类,配方类),写法上有如下不同要求: 如果是关于现有同类产品的状况描述,应从其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方面描述,以及此结 构所决定的缺点和不足; 如果是关于现有制造同类产品的方法、工艺状况的描述,应从其步骤、所用的设备、各步 骤的参数值(如温度、压力等)方面描述,以及此方法所决定的缺点和不足; 如果是关于现有同类产品的配方状况描述,应从其组分、各组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方 面描述,以及此配方所决定的性能上的缺点和不足。4、发明目的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用正面、简短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地反映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分析已有技术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指出本发明的目的,或者说正是为了 克服以上不足或者另有新意,才提出本发明创造的构思。具体要求:应具体体现出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避免直接采用“节省能源”、“提高质量”等笼统的提法。不得采用广告性宣传用语。5、技术方案技术方案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发明人应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也就是发明点或者权利要求内容),这些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本 发明创造的发明点所在,要尽可能描述清楚,以使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实施为准,并且在 描述每项技术手段时,相应地说明其在本发明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发明创造的不同类型(产品类, 方法、工艺类,配方类),写法上有如下不同要求: 涉及产品时,应结合产品结构示意图,描述各部件之间的结构、动作关系,工作原理; 涉及制造方法时,应描述本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所用的设备、每一步骤的各个参数值, 其中,各个参数值需给出可行性范围,以争取最大的保护范围,且为了能达到充分公开的要求, 各参数值还要给出最佳值; 涉及配方时,应描述本配方的组分、各组分的含量(重量百分比),其中,各组分的含量 需给出可行性范围,还要给出最佳值。若涉及化学原料,还需给出具体的化学名称(分子式)。对于电子类申请,应结合电路(工作)原理方框,写明各电路方框之间的相互电连接关系和 工作原理;对于生物、医学类申请,要描述生化、生理、形态特征以及实验数据;对于计算机类 的申请,要描述控制程序的流程。6、有益效果与发明目的及发明的内容相呼应,叙述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效果,优点和有益的技术、经济、 社会效果,一些预期效果也可以说明。它可以由性能、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 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简便等方面反映出来。关于药物方面的效果,必须有安全 毒性试验数据,最好有临床验证,至少应当有动物模型试验结果。最好有具体数据,叙述中切忌 说大话,说空话,说过头话。7、附图说明附图是为了更直观地表述发明创造的内容,可采取多种绘图方式,诸如示意图、方块图、各 向视图、局部剖视图、流程图等,以充分体现发明点,为此可能需要多种视图、剖视图来将本发 明创造的结构特征描述清楚,并将主要部件用阿拉伯数字1、2、3统一编号,必要时还要提 供有关现有技术的附图,附图中一般不要出现文字、尺寸,有多幅附图时在每幅下方标明图 1, 图2。各不同附图中,注意不同部件不能共用同一部件编号。附图说明是另用文字标明各图名称、各标记名称,如:“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 1 中1为xxx, 2为xxx。”不要包含说明书中没有提到的附图或者标记。附图中的每一个部件编号 都要在该“附图说明”部分或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有相应记录或说明。8、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技术方案” 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其目的是使权利要求的每个技术特征具体化,从而使发明创造的实施具体 化,使发明创造的可实施性得到充分的支持。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至少应具体描述一个最佳实施例(化工类发明最好能给出3个以上实施 例,其中包括参数两端和中间值的实施例),这种描述的具体化程度应当达到使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按照所描述的内容能够重现该发明创造。在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并不要求对已知技术特征 作详细展开说明,但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和各附加技术特征、以及各技术特征之间的 关系及其功能和作用必须详细说明。对于产品类发明,一般需描述产品各零件、部件、组件等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配合关系,必要时写明其动作过程或操作步骤;对于方法类发明,一般需描述操作步骤、必要参 数、原材料规格、工艺流程,试验结果等等。9、本发明创造拟保护的创新点 写明本技术方案中应予以保护的技术点,这部分是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书的关键 (最终将被整理成权利要求书),也就是确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10、本发明创造的摘要简单介绍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构成、效果。范例:一种试电笔权 利 要 求 书(撰写示例)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 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该项为独立权利要求。它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采用“其特征是”用语分开)。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特征部分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 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其主张的是一个保护范围相对大的技 术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 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 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 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 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 进一步的限定。从属权利要求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引用部分的主题名称应与被引用的主题名称一致(此 例中主题名称为“试电笔”), 限定部分写明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 其主张的是一个保护范围相对小的技 术方案。该权利要求书部分是对说明书中技术方案内容的提炼/概括,说明书内容部分对该权利要求书部分要充分 予以支持,说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 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 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 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说明书试电笔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 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 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 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 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 文件。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 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 益效果。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 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 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 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 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 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 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 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 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 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 危电压的目的。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 术特征来体现的。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 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 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 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 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 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 ,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 系。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 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 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 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图 4 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中 1.测试触头 ,2.绝缘外壳,3.弹簧 ,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 ,7.识 别电极 ,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 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 1 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 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 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在图 2 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 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 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 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 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 面。在图 4 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 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 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 置一绝缘隔离层(12)。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 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 明,以支持权利要求。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 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峠 I#112囲IIDs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电路板(17)的印刷线路图图3是电路板(17)与金属片铆合后的轴侧图图4时绝缘外壳(15)底部结构的仰视图图5是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测试触头;2-限流电阻;3-氖管;4-触点;5-二极管;6-二极管;7-CM0S集成块;8- CMOS集成块;9-电阻;10-电容器;11-压电陶瓷片;12-手触电极;13-金属片;14-铆钉;15-绝缘外壳;16-弹簧;17-电路 板;18-空;19-弹性金属片;20-金属片;21-螺钉;22-凹槽注:此15附图与本案说明书的附图并不一致,仅作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