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5859882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每年 四月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柳絮飘飞。读柳絮飘飞景观图,完成12 题。1南方柳絮飘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 C气温较高B光照较多 D风力较小2柳絮飘飞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诱发火灾 阻碍物种繁衍 引起呼吸道疾病 影响出行安全A CB D解析:1.A 2.C 第 1 题,四月份,南方气温较高是柳絮飞舞的条件,C 不对;四月南方 雨季到来,光照较少, B 不对;四月南方相比较于北方, 风力较小,降水较多,二者都是限 制柳絮飞舞的条件,此时南方和北方比较,四月雨带到达南方,降水多少是最大的差别,因 此正确答案选 A。第 2 题,柳絮是过敏源,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易引发过敏症状,引起呼 吸道疾病;柳絮容易飞入眼睛,导致眼睛不适,甚至阻碍人的视线,引起出行安全问题;柳 絮是易燃物,温度较高时,极有可能引发火灾,所以避免在有柳絮的地方用火;正确。 春季飞絮实际上是雌性杨树、柳树自然繁衍的现象,飞絮里携带的黑色颗粒,就是雌树的种 子,白絮借助风力在空气中飘飞,然后落地生根、生长壮大,有利于物种繁衍,错。选 C。雪兔是寒带、亚寒带的代表动物之一。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雪兔冬季毛 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夏季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雪兔是中国唯一冬季毛色变白的野兔, 在历史上的冰河时代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之后随着冰河的后退而迁移。据此完成 34 题。3雪兔毛色的季节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C多样性B差异性 D区域性4冰河时代以后雪兔的迁移方向最可能是( )A向东C向西B向南D向北解析:3.A 4.D 第 3 题,由材料可知,雪兔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环境,其毛 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 4 题,由材料可知,雪兔是寒带、亚 寒带的代表动物之一,喜寒冷环境。冰河时代结束后,随着冰河后退,气候寒冷的区域向北 缩小,因此雪兔的迁移方向最可能是向北。1丹霞山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植被的天然分界线之一。丹霞梧桐是 多年生小乔木,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每年夏初开紫花,秋季叶子变黄。某科考小组调 查发现,丹霞梧桐在该地主要分布在崖壁上。下图为该小组调查区域内丹霞梧桐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 57 题。5丹霞梧桐最有可能属于( )A热带季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6丹霞梧桐的主要生长习性是( )耐盐碱 耐洪涝 耐贫瘠 耐干旱 AC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BD7丹霞山中难以见到成片分布的丹霞梧桐,究其原因是( )A分布位置独特 C山中云雾多B植株矮小 D其他植被茂密解析:5.B 6.D 7.A 第 5 题,由题干可知,该地地处亚热带,因此丹霞梧桐属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第 6 题,丹霞梧桐生长在崖壁上,由此可见,丹霞梧桐耐贫瘠、耐干旱。第 7 题,从图中等高线特点可以看出,丹霞山的分布相对零散,而丹霞梧桐又主要分布在丹霞山 的崖壁上,因此,难以见到成片分布的丹霞梧桐主要是因为分布位置特殊导致。(2021广州模拟 )新疆巴里坤湖(如图所示 )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 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 89 题。8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 质时期( )A湖盆地壳下沉 B气候趋于干旱2C湖泊面积扩大 D河流侵蚀趋强9 巴里坤湖某一沉积层出现富含有机质 ( 植物碎片 ) 的深色黏土层,推测当时该地为 ( )A深水湖 C沼泽地B咸水湖 D盐碱地解析:8.B 9.C 第 8 题,若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 石盐石膏层,说明其以前为河口处,后来位于湖心处,说明湖泊不断萎缩,反映了该地质时 期气候趋于干旱,湖水蒸发加大。第 9 题,据题干知,沉积层出现有植物碎片的深色黏土层, 说明地质时期该地区适合植物生长,深水湖、咸水湖和盐碱地均不利于植被生长;沼泽湿地 可以有植被存在。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 1 200 m 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 7 个月,每年 冬季,蓬松的新雪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了深达 2 m 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 第一雪乡”。下图示意双峰林场位置及冬季雪景图。据此完成 1011 题。10导致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 )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 位于冬季迎风坡,多地形雨 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靠近河流,水汽充足ACBD11近年来,人们发现双峰林场北部的房屋积雪比之前薄,原因可能是( )A蒙古高压变弱 C周边森林破坏B全球气候变暖 D大气污染加剧解析:10.A 11.C 第 10 题,冬季盛行西北风,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位于山 地背风坡,风速小,有利于积雪;纬度高,冬季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位于背风坡,水汽 影响小。故选 A。第 11 题,蒙古高压变弱,风力减少,积雪增厚;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仅影响 北部的房屋积雪;周边森林破坏,风力增大,将积雪吹掉,积雪变薄;大气污染对积雪影响 小。故选 C。土壤是由岩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复杂的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而形成的,是地质大 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两大循环图。据此完成 1213 题。31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海陆变迁、乙水循环、丙生物作用、丁风化作用B甲海陆变迁、乙大气循环、丙生物作用、丁风化作用C甲搬运作用、乙大气循环、丙变质作用、丁侵蚀作用D甲搬运作用、乙水循环、丙变质作用、丁侵蚀作用13在土壤形成过程中( )A甲环节的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无关B乙环节的迁移数量内陆一般高于沿海C丙环节的转变速度一般与海拔无关D丁环节的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解析:12.A 13.D 第 12 题,甲环节表示岩石在地壳抬升运动作用下,由海底到达地表, 表现为海陆变迁;乙环节表示伴随着水循环过程,地表疏松碎屑物质被带到江河湖海;丙环 节为生物作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丁环节通过风化作用将块状岩石变成疏松碎屑 物质,释放矿物质。第 13 题,土壤是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 产物,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甲环节为海陆变迁,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有关; 乙环节为水循环,沿海水循环更活跃,故其迁移数量一般高于内陆;丙环节为生物作用,海 拔高的地区,生物数量少,转变速度较慢;丁环节为风化作用,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某科考队在黄河源区考察,该区海拔为 3 4004 200 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97.1615.5 mm,年均气温在4 以下。科考队员对河湾凸岸植被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由区到区, 植被种类及覆盖率都有明显的增加。右图示意研究区河湾凸岸植被分布带,据此完成 1415 题。14该研究区域内的典型植被类型为( ) A温带草原C落叶阔叶林4B亚寒带针叶林 D高寒草甸15推断图中、植被带内物种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热量条件不同 C土壤肥力差异B降水分布差异 D地形坡度不同解析:14.D 15.C 第 14 题,由题可知,该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为 3 4004 200 m, 年均气温在4 以下,为高原山地气候,热量不足,不易生长森林,典型植被为高寒草甸。 故选 D。第 15 题,由图中河流河曲发育可知,该地地势平坦,图中区到区位于河流凸岸, 坡度较小,区域间坡度、热量和降水差异较小,A、B、D 错误。根据河流凸岸堆积的的过程, 图中区到区先形成区,土壤成土母质中积累有机质较多,土壤肥力较高,植被覆盖率 较高。区形成最晚,泥沙中有机质积累较少,肥力最差,植被覆盖最差。所以图中到 植被带内物种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土壤肥力差异,C 正确。二、非选择题16(2021荆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如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 386 km,南北长达 1 700 km,东西宽约 600 km, 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 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 2 000 万,年增长率为 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 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 5 500 万年的 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解析:第(1)题,该岛为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从图中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岛常 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能够带来丰富的水汽;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 岛上的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能够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在岛屿的东侧多形成地形雨; 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该地形成了终年高温多 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景观。第(2)题,分析材料,该岛“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 386 km”,说明岛屿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容易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2 000 多5年前人类首次移居于此” “该岛人口已超过 2 000 万,年增长率为 3%”“经济以农业为主”, 说明该地受人类影响时间短,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人口较少,受人类干扰少;该岛屿面积广 大,地形复杂,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地垂直变化明显,气候 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第(3)题,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 减少,狐猴生存空间减小,栖息地受到破坏、食物减少;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从 而使得狐猴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再加上人类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 环境发生改变,适宜生存的空间逐渐减小;狐猴为该地的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对 环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差。答案:(1)热带雨林。原因: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 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 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 (栖息地 )、食物减少; (生产、生活 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 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17(2021汕头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千米。被分为海岸山 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 2 400 m。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 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1 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 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 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判断,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气候极端干旱;该地的气候特征导致该地河湖稀少,且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特征导致植 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以至于该地多沙漠景观;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 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第(2)题,读图可知,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6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从南美内陆吹来,水汽含量少,且该 地位于山地背风坡,空气更为干燥,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形成降水;同时西部沿岸地区受 秘鲁寒流影响,空气下冷上暖,形成逆温层,空气对流弱,亦难以形成降水。第(3)题,根据 (1)、(2)题分析,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沙质物质少;根据材料分析谷地地 表多被盐壳覆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质物质的产生;读地形 剖面图可知,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综上分析,谷地受副高和地 形影响风力较弱。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气候导 致该地河湖稀少,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 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2)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纬 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 制;东南信风来自于内陆,且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副热带高压和背风坡 的东南信风,均以下沉气流为主,水汽难以冷却凝结成雨;西部沿岸地区受寒流影响,空气 下冷上暖,(造成逆温层)抑制了空气对流,不利于成雨。(3)谷地内部气候干旱,河流少,流量小,缺乏充足的沙质沉积物,沙质物质来源少;地 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质物质来源;边缘为山地向谷地过渡 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受副高和地形影响风力较弱。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