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一章-08-09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5829602 上传时间:2020-09-09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08-09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08-09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08-09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主讲:黄 文 芳,本课程参考文献 :,1、王道俊 、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1998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2、陈桂生著教育学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瞿葆奎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概念的认识与分析 2、教育三要素及关系的理解 3、教育的历史发展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4、教育学的价值,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 “教育”的概念,(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用法 1、作为一种制度的“教育” 例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又例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例如,“你是如何教育好孩子的?” 又例如,“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应该教育孩子自立、自强和自尊。”,3、作为一种过程或结果的“教育” 例如,“看完电影,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又例如,“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二) “教育”的词源,1、西文“教育”的词源 (1) “education”、“education”、“erziehung”,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ere”转换来的。“educe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e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应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进一步将其阐释为“促使心灵的转向”,一种在人的精神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2、中文“教育”的词源,(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这两个字在当时不是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一二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2)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3)从甲骨文以及古代思想家们的论述来看,我国古代“教”与“学”的基本含义是“学做人”,通过文化典籍的学习,辅以躬行践履和反身自省,不断地体认和追求人生的意义和境界。,甲骨文中的“教”与“学”,(三)“教育”的定义,1、通用定义的分析,“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教育”条目释文,“教育(education)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指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教育大辞典的“教育”词目释文,这是从社会角度来定义的,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忽视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广义的定义过于宽泛,狭义的定义犯了循环定义的毛病。,评价,特朗里:教育是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是从个体角度来定义的,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忽视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作用。,评价,启示:,对教育的定义必须兼顾社会与个体的要求。,2、“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实践特性 (2)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的耦合过程 (3)强调教育活动的 “动力性”促进、加速作用 (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教育者 学习者 教育影响(内容与形式),二、 教育的要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还是和其他动物共有的活动?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动物界存在的“教”与“学”的现象与人的教育的区别:,三、 教育的本质,(1)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活动是本能,是简单的定型化行为。 (2)动物没有语言,也不具备明确的意识,无法变个体经验为类经验,促进社会进步。 (3)动物 “教育”的最好结果不过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独立生存并维持生命。,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是什么使教育活动与其他的社会活动进一步区别开来呢? -教育活动的内容 个体 教育 - 类经验 教育这种传递方式的优越性:扩大了人类的认识范围;大大加速了个体或全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存在引起教育的生理基础、特别是大脑有了更快发展,为教育及人类进步提供条件。,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成为教育的对象是每个人不能自决或不得不接受的社会需要。,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 (1)教育既不同于其他以物质或精神产品为直接对象的活动; (2)教育不同于虽然以人为直接对象但不是以传递社会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3)教育也不同于向人以外的对象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教 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四、 教育的形态,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的基本观点: 教育起源于动物生存本能活动。 2、代表人物: 法国的勒图尔诺 动物界的教育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人民的教育 3、对生物起源论的简单评价。 动物的种种学习行为不能等同于教育活动。这种观点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1、心理起源沦的基本观点: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教育史教科书 3、关于心理起源论的简要评价。 这种观点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是错误的。,心理起源论,1、基本观点: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完全不同: (1)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2)人类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为; (3)人类劳动从一开始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 中进行的,-社会性; (4)人类 劳动是对自然界的主动适应,积极改 造。,劳动起源论,人类与人类社会是同时起源的,这个原理也适用于教育的起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1)劳动过程中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传 递; (2)语言的产生; (3)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种的繁衍与 人的成长即社会化。 2、评述 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生产劳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传递也需要教育,这样教育便应运而生。,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学校教育产生的四个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间接知识;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 管理和知识分子。,学校产生的时间:奴隶社会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工业社会的教育,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 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与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三)信息社会的教育,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目的,类型,师生关系)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 基本理念。,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定义: 是一门以教育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真实的谎言,何时是个头,12岁的梁小梅聪明伶俐,在一天晚上独自在家,遭遇熟人小偷,小梅闭眼假装睡死。盗贼走后,小梅跑到田里告诉爸妈,爸妈又报告派出所,因小梅认得贼人,当夜就破了案。 小梅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教师叫小梅讲讲当时的想法。小梅如实讲了自己当时很害怕,. 对小梅的回答,老师显得很不满意。因此老师借此在一次政治思想素质教育课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老师首先讲了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的英雄事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近几年社会上宣传的一些勇斗歹徒的英雄,最后说:“梁小梅同学虽然很机灵,最后也抓了罪犯,但是她面对盗贼吓得闭上眼睛的胆怯行为,我们是不能提倡的。我们每一个新中国的少年,都要随时准备着为国家英勇献身,决不能贪生怕死。”从此许多同学都耻笑梁小梅贪生怕死,小梅也认为自己做得不对,思想压力大,精神恍惚,在一天中午,她喝下农药自杀了。(济南时报4月10日),读书到底为了什么?由尹健庭事件引发的思考,“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我要明确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到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南方周末2002.8.15),二、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孕育萌发阶段,独立阶段,学科群形成阶段,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一)教育学孕育萌发阶段,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 该阶段可划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孕育时期和萌发时期,1、 孕育时期,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 。,孔子,柏拉图,孔子:论语,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材施教 重视教师的作用以身作则、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2、 萌发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中国古代的学记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学记,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仅1229字,却对教育的制度、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学校的管理、师生关系等做了精辟的阐述和高度的概括。 关于教育的精辟论述有: 长善而救其失 教学相长 豫时逊摩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不凌节而施,豫时逊摩,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具有下述几个特点:,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 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论,还是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是夸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尚有争论。,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但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德国的康德于1776年首先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夸美纽斯,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育学体系的人。 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赫尔巴特,这一阶段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学的独立学科阶段,是因为:,第一,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第二,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 最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三)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从十九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从三个维度研究教育: 一个维度是应用相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教育。 另一个维度则是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纵向和横向上把教育划分为不同层次与种类的教育。 第三个维度是把教育学系列问题如德育论、教学论、美育、课程论等加以分离与拓展。,1、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的教育论。 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者,他重视实科教育,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斯宾塞,德国教育家拉伊(W. A. Lay, 18621926)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美国的杜威(J. Dewey, 19591952)1916年出版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凯洛夫,中国以1901年王国维翻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为起点,逐步开始了编写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版了一些比较好的教育著作。如孟宪承的教育概论,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等。,2、此阶段教育学科的特点:,第一,研究视野开阔。打破了以前就教育论教育的封闭状态。 其二,开创了教育研究的诸多新领域。 其三,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流派。见书上18页,(四)教育学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时间跨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学科的深化、整合是沿两条路线开展的。 一条路线是整合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 另一条路径是深入研究众多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1、这一阶段较为著名的教育著作,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 S. Bloom)出版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Bruner,1915)出版了教育过程。,布卢姆,布鲁纳,1975年,苏联教育家赞可夫(JI.B. 3aHkoB,1901-1977)出版了教学与发展。 1972年,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K.aaHc)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2、特点,(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第四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一、意义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三)要做到学、思结合 (四)注意学习与研究相关学科,三、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和研究对象的方法。 2、实验法:指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3、调查法:,指研究者为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存在的问题或原因,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4、文献法: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一种方法。,5、行动研究法:,指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 “第十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