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问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81245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会问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城市社会问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城市社会问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城市社会问题,第一节 社会学与社会问题 一、现代化与社会问题 社会学观点认为,现代化是有计划的社会整体变迁。 它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政治、法律、社会结构、 心理、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转 换过程。社会学对“现代化”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1)现代化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模式。表述 较完整的是“趋同论”,即所有的社会其经济发展所经 历的变迁过程大体是相同。尽管各国的文化和政治背 景不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遵循一条很相 似的变迁轨道前进。 (2)把现代化理解为经济上的发达和自动化,从工 业化的成就出发来界定现代化,忽视精神文明的重要 性。如利维认为,“一个或多或少的现代化的社会应 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它的成员能够多用无生命的动 力源或者利用工具来成倍地增加我们的努力所产生的 效果”。“现代化的标准是非生物能源与生物能源的比 率。比率越高,现代化的程度越高。” (3)用静止的观点看待现代化,即用“传统”和“现代”截 然分开或对立。比如帕森斯的理想模式,他提出“现代”和 “传统”两个对应概念,建立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和“现代 的工业社会”两个极端模型来阐述现代化过程。,帕森斯的理想模式变项包括情感、义务、规范、地位、 利益等五个方面,他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情感中立性、 义务专一性、规范普遍性、地位自致性和个人取向越来越 明显,并最终占据支配地位。而情感性、义务扩散性、规 范特殊性、地位先赋性和集体取向等传统社会特征则不断 弱化,变成从属地位。 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意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进行 “现代人”教育。美国社会学家A.英克尔斯用“精神分析指 标”来说明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特点: (1)乐于接受新经验。 (2)对社会变迁有心理准备。 (3)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周围事物。 (4)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公共福利事业。 (5)向前看而不留恋过去。 (6)能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 (7)尊重规律,乐于处事。 (8)相信科学,重视科学,重视专门技术。 (9)努力采取高水平的教育和更好的职业。,(10)具有了解与尊重别人的品质。 (11)懂业务、了解生产必需。 英克尔斯还用10个论题来说明现代人的行为标准: (1)正确对待家庭和家庭关系。 (2)尊重妇女权力。 (3)自觉计划生育。 (4)在政治上有主人公感。 (5)在事业上有成就感。 (6)重视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 (7)主张文明消费。 (8)坚持社会平等。 (9)热爱本职工作。 (10)尊重权威而不畏惧权威。,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些是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社会 结构性的危机,比如:西方发达国家中贫富悬殊增大、经 济危机、经济衰退、吸毒、性泛滥等问题;有些是发展中 国家所面临的尖锐矛盾。比如人口规模与经济成果的此长 彼消,二元社会结构的隔绝对立、体制转轨、权威断层带 来的行为失范,以及现代化模式的选择等问题;甚至在社 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 问题、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染、 技术性犯罪、交通阻塞、精神卫生等等问题,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发展后带来的贪污受贿、走私贩毒、伪劣产品倾 销、违纪渎职等问题。,二、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 (1)社会发展是揭示社会变迁总趋势的范畴。正如恩格 斯所指出的那样:“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 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 阶段。” 对社会发展的阶段,有许多种划分方法: 发达与发展中阶段。以弗兰克为代表的“依附论”学派, 在认真研究死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后指出,在国际上及殖 民地内部存在着一套复杂的“宗主卫星结构”,而目前第 三世界国家不发达状态的根源,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 的存在。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的道路必须摆脱对发达国家 的依赖。,农业(前工业)、工业与后工业三阶段。以贝尔为代 表的“后工业社会论”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 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依靠原始的劳动 扩展商品而组织起来;后工业社会是知识和技能的社会, 服务性经济是最明显的特点。 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再走进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 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等,尽管分类标准不同,但由 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态环境和社会结构不一样, 不同社会在不同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内,可能有不同的社 会问题。 (2)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 的强烈干预,即社会有计划地发展。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在 经济与社会方面实行计划化,资本主义国家也普遍制订实 行社会发展计划。法国是较早制订与实行经济与社会发展 计划的。我国自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五年计 划,从1982年起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更全面、更深入地完善社会发展计划。,有计划社会发展实质上是对社会发展过程施加定向影响, 对社会制定的内部关系进行协商,对社会问题进行控制。 (3)对社会问题的整治,既对当时社会稳定起到作用, 也对加速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比如对贫困问题,自古以来, 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秦时商鞅变法“废井田,平等 买卖”,结果“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以后的 史料中,都可见贫困问题,如“富豪兼并,贫者失业”、 “天下盗贼峰起,皆出贫寒”等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应该讲消灭了私有制贫困的根源,但实际上贫困问题还 是存在,包括相对贫困问题。 虽然说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障碍,是社会矛盾和社 会“病态”的一种综合反应。但对其认识和解决的过程。往 往促成一些行之有效的社会政策制定执行,加速社会发展。 三、社会学与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社会学的特征 是应用与理论并用。对社会问题的关切是社会学主流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涂尔干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 于1896年出版的自杀论是社会学的名著。,而这本经典著作正是涂尔干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研究 当时欧洲社会自杀率日益增长现象而写就的。对社会问题 的研究不仅为社会学理论的应用提供了写实机会和实验场 所,而且可以丰富和演化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构架。因为 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主要解答: (1)问题发生的条件。 (2)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3)问题发生后涉及的重要因素。 (4)问题解决的方法。 (5)与问题有关的社会秩序、人格、社会互动以及社会 规范等因素的理论分析。 中国社会学界历来将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解放前,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将社会学看成是改造中国社 会的一种武器。李大钊在“问题和主义”的论战中,运用唯 物主义的方法论,具体考察研究了劳动、人口、妇女、青 年等社会问题;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和社会 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为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意义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 介绍几种研究学说: 1、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 郑杭生认为,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 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 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 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 社会现象。 2、庞树奇主编的普通社会学理论 庞树奇对社会问题的界定: (1)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就是各门社会 科学都在共同研究的那些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学 上的专门术语,特指诸如离轨失范、失调、失控等社会状 态以及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 (2)个人与社会之分:个人的困扰和不幸,如不具有普 遍性,不被视为社会问题;属于社会领域内的问题,给社 会带来影响和后果的问题,属于社会问题。,(3)偶发与多发之分:偶发的反常现象不会成为社会问 题,频繁发作的反常现象被视为社会问题。 3、台湾张晓春等著的社会学概要 张晓春等引用的是美国社会学界的定义,社会问题是以 社会整体为出发点,来探讨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活动的学 问。一种社会现象要成为“社会问题”,至少需具备三项基 本要件: (1)它必须是一种能影响到该社会中相当多数人的社会 情境(It is a condition affecting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2)它必须是该社会多数成员认为此情境与其生活中一 般的生活规范有别,是一种不受期望的分歧情境(in ways considered undesirable)。 (3)它必须是人们可以设法控制或谋求改进的情境 (through collective social action)。 4、早期国内外社会学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我国社会学家孙本文作了归纳,有四种: (1)从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的角度来解释社会问题的产 生。,(2)社会问题并无特殊内容,无论什么社会情况,只要 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的注意,并且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来 调整和补救的,就是社会问题。 (3)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见得 到的现象,而且主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况,是一种价值 判断。 (4)孙本文自己的见解: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或一部 分人的共同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 以上说法大同小异,其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大多数人认为是社会问题就是社会问题。这大多数 到底是多少,并没有定标准。常有的估量方法,是见报率 或篇幅长度。 (2)主观判断是社会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某一现象如为 社会认可的,就不是社会问题,比如旧社会的纳妾、童工 等现象,被社会认可,就没被算为社会问题。当为社会不 认可时,或认为是不道德、有破坏性、有危险的,就是社 会问题。 (3)社会问题是可控制可改进的问题。,一层意思是,非人力所能及的,如天灾,人类在过去是无 防备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故不能算社会问题,现在已可预 测防范,才能算入社会问题界定范围。还有一层意思是, 须靠集体力量才能控制的问题,才算社会问题。如某个问 题靠少数人或个人可解决的,或某一单位出面即可改善者, 均不属社会问题,比如个别的短斤缺两、某一路段阻塞、 出交通事故等现象,不算社会问题,因只须个别人出面即 可解决。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 社会问题的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状况是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而 不是其充分条件。凡社会问题必有其客观的社会条件或状 况,但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或状况,却未必会成为社会问 题。因为客观条件或状况实际存在于社会是一回事,其存 在能否为人们所觉知是另一回事,其数量或性质能否被人 们认为是一种社会问题,则又是一回事。在这里“觉知”、 “认为”都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活动。尚未被认为是社会问题 的不良社会条件或状况,称为隐性社会问题(latent social prolem)。,已被认为是社会问题 的不良社会条件或状况,称为显性 社会问题(manifest social problem)。 (2)社会问题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必须是主观认定 的,这就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 由谁来认定。 依据什么而认定。明显的答案是,社会上大多数人认 定某项社会条件或状况是社会问题,它就是社会问题。但 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社会上有不少特殊类别的人士或团 体,由于其特殊的兴趣与利益或专业的观点与知识,他们 所认定的社会问题,可能与一般群众所认定的不同,往往 对社会问题特别敏感的有影响的人士或团体是先知先觉者, 而老百姓则后知后觉,要经前者的提醒、呼吁及宣传,后 者才会渐渐认同。 认定的依据:第一种标准是,此项社会条件或状况确实 直接危害到相当数量的民众身心健康,比如贫困、心理疾 病、吸毒、污染等,主要是依据此标准的。第二种标准是, 该项社会条件或状况违背了有影响力的团体或人士所重视 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比如色情、赌博、污染、特权等 等。,依违背社会规范、价值规范或意识形态的标准所认定的 社会问题,即使客观社会条件未曾改善,也可能由于规范 与价值本身的改变而不成为社会问题。比如犹太人在20世 纪30年代以前,在德国不是社会问题,希特勒及纳粹党当 政以后,被认定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次大战后,又不再 成为社会问题。同性恋问题在美国1972年以前是心理疾病, 而只是一种个人困扰造成的行为,此外不再被认为是主要 的社会问题。同一社会中,不同人的认定也有很大差别, 社会学家的认定有时不同于一般人,社会学家认定的,一 般人却不认定(乃成隐性社会问题);一般人认为,社会 学家不认定(乃成虚假社会问题)。 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社会问题的一般特 征,即社会特征所特有的性质或属性有以下几点: 1、普遍性和变异性 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告诉我们, 当代中国仍然存在社会问题,而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 社会问题的认识是糊涂的,即便将来到共产主义,仍会有 社会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会不同,性质也会改变。,变异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间 各具特点。 2、复合性和周期性 复合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社会后果 等复杂性质,常常表现为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 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复合性源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社会运行是多种社会力量叠加、复合交融的过程,也是多 种社会矛盾相互冲突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各种社会力量 协调时,推动社会运行,矛盾时阻碍社会运行,所以解决 社会问题实质上是调解社会冲突。 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出现的特征,这 就使得消除缓解社会问题变得十分艰难。 周期性源于社会冲突的永恒性。社会问题一般有一个潜 伏期,当社会冲突得到调解时,社会问题也就潜伏下来, 一般不为人们所注意,一旦社会冲突再次激烈时,相应的 社会问题也就从潜伏期转为活跃期,危害社会正常运行。 3、破坏性和集群性 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和破坏性作用。社会现象很多,但大多不具破坏 性,如赶时髦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社会运行无害处。犯罪 危害人们生活,因此它是一种有害的社会现象。 四、社会问题的类型 1、最早的分类 出现在美国学者H.Odun于1947年出版的了解社会 (Understand Society)一书中。在这本著作中,作者将社会 问题分为四类: (1)个人性问题 (2)社会性问题 (3)经济关系性问题 (4)制度性问题 2、最简单的分类 出现在美国社会学家R.Merton和R.Nisbert于1961年合 编出版的当代社会问题中。他们将社会问题分为两大 类:社会解组、偏差行为。 3、台湾大学教授杨国枢、叶启政的分类 台湾大学教授杨国枢、叶启政的台湾的社会问题中,将社会问题分为有关环境区位、社会制度、资源分配、偏 差行为等四种类型。 本书倾向于将社会问题分为: (1)结构性社会问题 (2)跨时空性社会问题 (3)伴生性社会问题 (4)失范性社会问题 (5)过程性社会问题 五、对社会问题的误解 (1)社会问题必须是大家一致认定的。比如失业问题, 虽大多数人认为是社会问题,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失业”的 威胁是一件好事,对调皮捣蛋的职工是一种制约。 (2)社会问题是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些问题是 认为造成的,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制度法规不健 全造成的漏洞问题,个人决策失误造成的后果等等。 (3)社会问题均是不正常的。一种社会现象的病态和常 态,仅是针对该社会结构而言的,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均 为不正常或病态现象。,(4)社会问题是社会中的“坏分子”造成的。比如“穷”是 因为人懒,那么怎么会懒,为什么没工作? (5)所有人都希望能见到问题解决。并非所有人都希望 问题能被解决,比如嫖娼问题,拉皮条的不愿解决。制度 不健全问题,混水摸鱼者不愿解决。 (6)社会问题自然会随时间而自己解决,无需制度变迁 或人们努力。时间真能解决一切吗?并不能,比如交通问 题、污染问题,不治理永远不能解决,当然有些问题的解 决需缓慢适应。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 有关社会问题的论著颇多,各学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 观点各不相同,在社会学领域中,较盛行的有五种观点。 一、社会病理学观点(Theory of Social Pathology) 观点来源于有机体类比法。比如有的人把政府描绘为是 社会的头部,邮政服务是精神系统,警察则是法律的长手 臂。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 由一个可以凌驾任何一部分活力的生命组成的。持有机体 类比法观点的学者认为,凡是妨害到正常社会机能的人们 或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理查士.汉德森(Chales Henderson)和萨谬尔.史密斯 (Samuel Smith)是此学说的典型代表者。他们的观点一 直沿用到了50年代。他们采用一种文化探借法(cultural borrowing),借用医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成熟 学科的概念和隐喻。 社会病理学观点的特点是: (1)定义: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和妥善的安排是健 康的,而脱离道德期望的个人与情况则被视为“有毛病的”, 因此它是坏的,所谓的社会问题就是脱离了道德期望。 (2)原因:造成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即是社会化过程的 失败。社会有责任通过社会化的媒介,而将道德规范传递 给下一代,然而,有时社会化却缺乏效率,早期的社会病 理学将有缺点者(精神不健全)、依赖者、犯过失者看成 是一种属于“犯罪类型”的人,是社会问题的来源。而晚期 的病理学家认为社会问题的原由是因为人们学习了错误的 价值观念。社会环境是构成社会病态的一个主要条件。 (3)解决方法:早期社会学者认为,所有的麻烦都是遗 传上具有缺点的个人所带来的,比如精神不健全者是因近,亲联姻造成的,故把优生学运动看作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 的方法,晚期的社会学者则认为,社会本身是有毛病的, 治疗有毛病的制度,便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萨谬尔.史密斯(Samuel Smith)在其著作社会病理学中写 道: 社会科学中的病理学与医药科学中的病理学有一种平行 的关系,为了维持身体健康,我们必须研究身体疾病。同 样的,如果我们没有更广泛的、更绝对的社会疾病知识, 便无法确保我们的社会健康。 社会病理学中“不正常阶级”(abnormal classes)之间的 相互关系,常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贫民还常会变成罪 犯,而罪犯的子女必然是疯狂的,这些也就是说,那些精 神不健全的依赖者和罪犯彼此间常具有亲属关系。 社会学说愈来愈清楚地显示:个人与他存在的关系圈有 所关联,个人意志上、思想上的弱点及缺乏自我控制,都 是造成问题的因素。然而社会疾病如此普通,它所造成的 社会问题与环境之间又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如果社会病 理学缺乏正确的知识和原则,就无法指出社会疾病的解决 方法。,二、社会解组观点(Theory of Social Disorganization) 从涂尔干开始,社会学开始发展为法国大学里的一门学 科,其采取的特殊策略,是将社会学变成一门拥有自己的 概念与主题的科学。 1、社会解组观点的出现 美国社会学进入第二阶段时(19181935年)成为一门 科学的学问,对概念和定义的发展比以前更加重视。在次 以前,社会学是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及社会 哲学的混杂物,是处理这些学科故意忽视的问题的,故被 称为“剩余科学”或“残渣科学”。1920年间,出现了社会解 组概念。该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支部皆以井然 有序的结构和关系并列在一起,而每一个支部又都能够与 其他支部脱离。社会解组观点被看成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最 好的方法。 社会解组观点与社会病理学的差别:社会病理学研究社 会问题比较注重的是个人和制度的缺乏与缺失去、,他们 的概念和术语是从其他学科中借来的,比如借用医学方面 的概念和术语。社会解组观点是从探讨社会规则这方面来 研究社会问题,他们发展自己的概念和术语。,此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查理士.库利(Charles H.Cooley)、托马士(W.I.Thomas)。佛劳联.索拿尼其 (Florian Znaniecki)以及威廉.奥格本(William F.Ogburn)。 库利对社会解组观点的概念有重大贡献,比较著名的是 他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还有个贡献是,他将 “社会解组”这个概念解释为传统的崩溃。他认为社会解组 最糟的状况是“缺乏社会标准,这将降低个人成就的程度 和水平。使个人回到感受性和其他属于原始冲动方面”。 托马斯和索拿尼其通过研究移居美国的波兰移民,面对毫 无规则或太多规则的状态,以致不知道在美国应如何入境 随俗,同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事实来解释社会问题产 生的原因。 奥格本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文化落后”概念。他认为 一个文化的各个部分是相互依赖的,当各个部分以不同的 速度改变时,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脱离整体而造成混乱。比 如接受新的工具易于接受新的思想,物质文化变化快于风 俗习惯变化等等,速度不一的文化变迁是社会解组的主要 原因。,2、社会解组观点的特点 (1)定义:社会解组被看成是失去规则。解组有三种形 式:无规范、文化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的规则指示 人们如何从事)、崩溃(程度加剧)。 (2)原因:解组原因是社会变迁,致使社会系统中的支 部产生了和谐。 (3)结果:给个人带来紧张:如心理疾病、酒精中毒等 等。 给系统带来三种结果:其一系统内会发生变化(如部分 反应或适应会将系统中各支部带回平衡的局面);其二系 统持续操作;其三系统也许会崩溃(解组造成了极度的混 乱甚而毁灭了整个系统)。 (4)解决方法:适当诊断,减少解组,使脱离系统的支 部引会平衡局面。 3、传统社会控制系统渐渐减弱 罗伯特.派克(Robert E.Park)在其撰写的著作城市 中写道,家庭、邻里这种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具 有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家庭、邻里及,社区一起联合来控制成员。都市化、工业化及迁移破坏 了这种稳定的影响力,因此传统社会系统的权威渐渐减弱 早期文化、社会控制系统的权威与影响,最终被降低并且 破坏无余,从社会和社区的观点来看,是一项社会解组的 过程。 三、价值冲突观点(Theory of Value Conflict) 1、价值冲突观点的来源 1941年理查.富勒(Richard C.Fuller)及理查.麦尔斯 (Richard R.Myers)在其发表的论文社会问题理论的 一些观点和社会问题的自然历史中,阐述价值的冲 突出现在大部分的社会问题之中。而在每一个阶段是,相 异群体的价值和兴趣相互产生冲突。在此之前,虽有卡尔 .马克思(Karl Marx)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观、齐美尔 (George Simmel)冲突分析一种社会互动的形式的观 点等等,但尚未将冲突观点应用到社会问题的研究方面。 价值冲突观点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开始发展的,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富勒和麦尔斯发表其论文。经济不景气和 战争的结果引发人们对冲突理论的兴趣。,2、价值冲突观点的特点 (1)定义:社会问题是与某些群体的价值不能相容并存 的社会状况,而且这些状况令群体中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唤 起大众来采取行动。 (2)原因: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或兴趣上的 冲突。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兴趣(利益),他们发觉 彼此是相互对立的,一旦对立具体化变成了冲突,社会问 题便因而滋生。 社会问题包含了一个客观的情况和一个主观的定义。客 观的情况即接触与竞争;主观的定义即反映在接触、竞争 和物质、权力分配方面的不同的定义和评价。 (3)解决方法:价值冲突观点建议以三种方法来解决社 会问题中利益与价值的分裂情形。其一,交涉(讨价还 价);其二,协议;其三,使用权力。 富勒和麦尔斯(Richard Fuller、Richard Myers)在其 著作文化上的冲突中假设有三种社会问题:自然的社 会问题(如飓风和暴风雨)惹人厌,必须加以修正;道德 上的问题(如堕胎或赌博)不确定是否惹人厌,无法决定,应采取什么行动。社会一旦发生变迁,问题的种类亦可转 换。所有社会问题均导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 我们必须区分情况本身及情况所造成的结果。如地震并 没有包含任何价值判断,但它的结果却一定会带来一些道 德判断及政策上的决定。人们对于重建所需的花费意见不 一致,对于该把钱花用在哪些方面以及该如何筹集资金都 无法达到统一意见。 社会意见不是一下子便全然成熟,也不会造成社会的注 意而唤起大众去订立适当的政策,抑或成立解决问题的组 织。相反的,我们相信社会问题是一个暂时发展的情势, 这种情势中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或许可以被加以区分。每一 阶段都有后继者,而每个后继的阶段都包括有隔断它与前 者关系的新成分。因此社会问题因具警觉、政策决定与改 革这三个阶段而被看成是一种经常处于“变动的”活跃情况 之中。 警觉即在社会问题被确认以前,必然有一部分对此问题 有所警觉的人,会以一些阶段可沟通及可观察的形式来表 达他们对这项问题的关心。这种警觉在起初阶段时,其显,著特性是存在于那些受挑战者(他们认为该采用一些行动 )反复不停的称述之中。 政策决定即在警觉出现之后,大家开始辩论问题解决方 法的各种政策。有关的结果与方法都被讨论到,并且社会 利益的冲突也渐渐增加。某些人所提议的解决方法,有时 并不为其他人所接受。政策决定阶段与警觉阶段最大的不 同是利益群体考虑“何者应该做”,而人们则建议“这个或 哪个必须做好”,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特殊的计划上面, 而各种各样的抗议,在各种引导之下有组织地形成了。 改革即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发觉行政单位已插手其中, 并将有计划的政策化为行动。一般的政策都经由特殊利益 团体与专家们辩论来确定。 四、偏差行为观点(Theory of Deviant Behavior) 1、偏差行为观点的来源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54年,社会解组观点一直支配 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思想。在受过训练的社会学者人数 增加后(1935年美社会学协会会员1169人,1945年1309人, 1955年4454人,1965年8892人,1975年13800人),,便产生了两派社会学思想,其中一派是注重社会结构的哈 佛学派,另一派是注重社会过程的芝加哥学派。这两派都 认为,要发展出成熟和系统化的社会学学说,必须先研究 社会问题。两派开始争论什么才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正确研 究法。两派开始争论什么才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正确研究法。 偏差行为观点就是在这之间成长的。基于对个人相关性是 不能由集体的相关性来推论的(如在某一社区有许多移民 和高犯罪率,但不一定意味着所有的移民都会去犯罪)。 事实的认知,孕育了偏差行为观点,来探寻为什么有些人 有偏差行为而其他人没有,而社会解组观点的研究则被限 制在对社会单位而非个人行为的分析方面。 2、偏差行为观点的特性 (1)定义:社会问题违反规范期望,其行为或准概况脱 离规范者即是偏差。 (2)原因: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 化。这种社会化被视为是发生在初级群体关系的情况中。 (3)解决方法:解决偏差行为的主要办法是重新社会化。 而重新社会化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有意义的初级团体与合法,行为模式间的联系,同时减少有意义的初级团体与非法行 为模式间的联系。一旦合法的机会增加,社会性问题的行 为变会减少。 马歇尔.克林纳(Marshall B.Climard)在其著作墨顿 的迷乱与社会结构中写道:在美国,物质上的成功是一 种高价值的目标,但是对低下阶层的人而言,并没有一条 合法途径可通往这个目标,这种矛盾令低下阶层的人具有 挫折感,并且可能导致心理正常者参与偏差行为。墨顿认 为,人会适应文化目标与社会结构的分裂情形,而这些适 应方式包括创新、仪式注意、退缩主义以及反抗。 五、标示论观点(Theory of Labeling) 标示论观点来源:该观点是在美国社会学发展的第四阶 段稍晚期出现的。有三个因素助长该观点发展,它们是: (1)概念的扩展。社会学理论家们在社会学发展第四阶 段中,并始研究如何来改进概念,将这些概念扩展到新的 领域,其中有一支称为象征互动主义(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学派产生,并将其概念扩展到对社会问 题的研究上,标示论是在这项扩展中演变出来的。,(2)学派间的冲突。哈佛学派强调结构、发展、改善, 扩展出结构功能主义的概念,芝加哥学派强调社会过程、 发展、改善,扩展出象征性互动主义的概念。部分社会学 者必须去研究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过程,偏向芝假哥学派 的社会学者加入标示论的阵营。 (3)有待回答的问题。 由于“诸如一旦犯了法令,何时会受到何种处罚?由谁 来制裁?对谁制裁?”以及“会产生何种社会结果?”等社 会问题的提出,诞生了标示论观点。 标示论观点的哲学根源: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及阿费尔.舒兹(Alfred Schutz)社会哲 学。米德发表象征性互动主义模式,认为人的意识是在社 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舒兹想以人们所制造的一套有关 这个世界的象征(包括人、地、事、物)来解释社会秩序。 标示论的创始人爱德华.拉默(Edwin Lemert),1951年 拉默出版社会病理学,书中提出一个系统化的偏差行 为理论:偏差是由社会反应以及偏差的频率与特性来定义 的,而偏差行为者的角色也大多是因社会反应所造成的。,标示论观点这个用语首次出现在豪卫.贝克(Howard S.Becker)于1963年所写的局外人书中。 标示论观点的特性: (1)定义: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受到大 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被定义为有问题的或是偏差行 为。 (2)结果个人或状况被认定是有社会性的问题或偏差的, 将会导致人类关系的重组,而促成更多的“偏差”。比如一 个曾经犯法的人,可能无法获得一般的工作机会,而必须 再去犯罪来维持他的生活。这种因其他人的反应所造成的 偏差角色可称为“次级偏差”(secondary deviance)。 (3)解决方法:改变定义:即要更加容忍,停止将某些 人或状况指称为“有问题”.消除指称所能带来的利益,即 减少人们指称自己和别人的机会,并且减少因指标所带来 的问题。 豪卫.贝克(Howard S.Becker)在其著作局外人中 写道社会群体之所以会有偏差,是因为人们定出规则,将 那些违法者的行为认定是偏差,同时还将这些规则应用到,那些特殊的人身上,指称他们为局外人。从这个观点看, 方才认定该人是“罪犯”/偏差行为者是因为应用标示法 (指称)所造成的,而偏差行为也是由于人们指称它为偏 差的原故。 爱德华.拉默(Edwin Lemert)在其著作初级与次级 的偏差行为中写道,必须加以区分偏差行为的原因以及 偏差角色的原因。后者的现象称为“次级偏差”,而次级偏 差是偏差行为者与其社区间社会互动的结果。 导致次级偏差产生的互动次序是: (1)初级偏差。(2)社会惩罚。(3)进一步的初级 差。(4)更强烈的处分和拒绝。 (5)更进一步的偏差,这个人或许开始对执行惩罚的人 产生敌意和憎恨感。 (6)危机已经到忍耐的临界点,社区开始以正式的行动 指责该偏差行为者。 (7)加强其偏差行为,是一种对指责和惩罚的反应。 (8)最后终于接受偏差的社会地位,并且依此角色来达 到他的适应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