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指标体系ppt课件.ppt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5800694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evaluate):阐发价值,是评定价值的简称。 辞海定义: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教育评价:评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价值判断必须根据一定的评判准则。也可以说,评判准则的确立是教育评价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 教育评价的评判准则一般由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来表现。 因此,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教育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是整个教育评价工作的基础。,3,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由教育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所形成的系统化的有机集合体。 它规定着教育评价的范围、内容和尺度,是进行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评价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三部分。,4,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一)评价指标 教育评价指标是指从教育评价目标中分解出来,反映评价对象某一方面特征的规定。 评价目标是评价指标的来源和基础,评价指标是具体化、行为化的评价目标。 根据对评价目标具体化程度的不同,教育评价指标可逐级分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末级指标。越往上越概括,越往下越具体。,5,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一)评价指标 教育评价指标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之分: 定量指标从数量上判断评价对象,如评价办学水平的指标中,“师生比”; 定性指标从性质上判断评价对象,如“办学特色”。,6,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二)指标权重 在教育评价中,权重(权数/W) 是根据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重要性和作用大小,所分别赋予的不同数值,即根据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而赋予相应的数值。 赋予指标的这个数值就是指标权重。 赋值过程为加权。,7,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三)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程度的尺度,也就是说,规定相应的指标、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才可获得相应的分数、等级或评语。 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之分。 如,在评价教师爱岗敬业时,有热爱、喜欢等不同程度。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8,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二、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是制订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性、政策性依据。 (二)教育评价目标 教育评价目标是制订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直接依据。 教育评价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体现,是教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不同的教育评价有不同的评价目标。,9,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二、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三)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制订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依据。 一切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都务必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0,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二、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四)教育实际 教育实际是制订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依据。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要从当时、当地的教育实际出发。 教育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和学校层面都有所表现。,11,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三、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时代性与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制订应体现先进性和方向性, 即应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应为教育实践提供正确导向。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二)科学性和可靠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制订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12,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三、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三)有效性与可行性原则 有效性是指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反映出评价对象的特性,要求通过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所评出的评价结果能够达到评价的目的。,13,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三、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三)有效性与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其一是切合实际。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评价目标,符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其二是简易性。评价指标尽量简洁明了,评价指标的内容要用可操作化的语言概括表达,具体明确,易于评价对象所接受和理解; 其三是可比性。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不同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14,第一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三、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四)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 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指标要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同级指标之间又应具有相对独立性。,15,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教育指标体系的设计大体上要经历三个步骤: 拟定评价指标、分配指标权重、制定评价标准。 一、拟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成分。 评价指标的拟定一般需要通过初拟指标和筛选指标两个环节来完成。,16,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一)初拟指标 指标是分解了的评价目标,因此对评价目标的有效分解是关键。 对评价目标及评价对象内涵的理解越准确、越透彻, 初拟评价指标就越容易、越全面、越恰当。 具体方法有: 1、头脑风暴法 是指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利用头脑积极地思维,激发智慧灵感,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风暴”,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意见。,17,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头脑风暴法 一般采用讨论会的形式 具体步骤: 首先由主持人明确讨论的主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鼓励每一位参与讨论的人积极地、尽可能多地提出评价指标,同时让记录者记录每个人提出的观点; 讨论结束后,对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补充和完善。,18,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1、头脑风暴法 一般采用讨论会的形式 具体原则: 禁止对他人观点进行批评; 主要追求观点的数量而非质量; 在他人观点基础上提出新观点; 每个人和每个观点的价值相等。,19,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因素分解法 是指依据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对评价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 由高到低、逐级分解。 越往上级,指标越抽象、概括,一级指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最强, 越往下级,越具体、越明确,末级最具体最明确。,20,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因素分解法,21,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因素分解法 注意: 必须用统一的分解原则,以保证评价指标前后一致,具有统一性、稳定性; 上下级别指标之间必须相对应和相等,上级应包含下级,下级指标之和与上级指标相等; 分解出的同一层次的指标不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 分解必须逐级进行,不能越级,也不能不到级,否则不能保证指标体系的等价性。,22,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筛选指标 初拟指标要尽可能全面, 因此主要和次要指标、重要和不重要指标并存, 同时各指标间出现交叉、重叠、矛盾、因果等关系, 因此需要筛选精简以提高质量。 有经验法和调查统计法: 1、经验法 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者根据其相关理论素养和以往的经验进行指标筛选。,23,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筛选指标 1、经验法 步骤: 1)首先对初拟的指标作整体分析,明确每项指标反映本质特征的程度,不能反映本质的予以舍弃。 2)然后比较分析,将内涵相同或相关联的指标加以归类、合并;相互矛盾的清除矛盾的部分;有因果关系的,保留因而舍弃果。 3)最后,对个别指标专门分析,对繁琐的要删繁就简,对难理解的要化难为易,对过分繁琐且难测的,可舍去。 点评: 简单易行,但受设计者水平和主观随意性影响较大。为降低这种影响,对指标分析一定要全面充分,取舍要理由充足。,24,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筛选指标 2、调查统计法 是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加以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决定指标取舍的方法。,25,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筛选指标 2、调查统计法 具体做法: 将初拟的各项指标编入筛选评价指标调查表; 根据评价的类型及相关要求确定相应的调查对象; 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请他们对初拟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 回收调查表,确定指标的取舍。 可根据重要程度评分,得分占满分的比率一般以低于2/3或3/4作为舍去指标的界线。,26,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分配指标权重应严格根据各具体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对评价目标贡献程度的不同而予以分配,而且权重一经确定,应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27,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分配指标权重的一般顺序为: 首先,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各个一级指标根据各自对指标体系的贡献程度而获得相应的权重; 然后,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各个二级指标再根据其所属的一级指标的贡献程度而获得相应的权重;以此类推,直至末级指标。 指标权重可用小数、百分数或整数来表示。,28,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常用方法有: 1、专家会议法 是指通过专家在一起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协商,进而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的方法。 这里的专家并不专指理论工作者或专业人士,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家长、社会人士等都可能成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专家。,29,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1、专家会议法 点评: 该法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且有利于专家之间相互启发,有利于集思广益。 但面对面讨论容易受职位高低、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语言表达能力强弱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时间短,对于一些有分歧或复杂问题的讨论可能不够深入全面。 在专家选择以及会议组织方面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30,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2、特尔斐(Delphi)咨询法 它是组织者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来征求专家的意见,将专家每一轮的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整理的材料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反复,专家们的意见渐趋一致,结论的可靠性也越来越大。,31,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2、特尔斐法 具体步骤: (1)编制咨询表; (2)选择专家,发放咨询表; (3)回收咨询表,进行汇总整理; (4)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修订咨询表; (5)发放第二轮咨询表; (6)回收并汇总整理第二轮调查结果。一般经过三轮即可取得大体一致的意见,指标体系的权重即可依此分配。,32,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2、特尔斐法 点评: 德尔斐法变专家面对面的讨论为背靠背的咨询,为专家独立发表见解和看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可使他们毫无顾虑自由发表,有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潜能。,33,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3、两两比较法 层次分析法中,不易分辨出五个等级(同等重要、略为重要、较为重要、尤为重要、绝对重要)。 比较而言,两两比较法则较简单和易行。 两两比较法是指通过逐对比较来区分出每个指标的不同重要程度,并以此作为分配指标权重的基础。,34,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3、两两比较法 步骤: 1)在对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时,要对各个指标加以评分,两者中相对重要者记为1分,相对不重要者记为0分; 2)所有指标都进行两两比较之后,将各个指标的得分分别求和,再除以所有指标得分之总和,各个指标得分高低就代表了它们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的分配也就有了依据。,35,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3、两两比较法 两两比较后,最不重要的指标的得分会是0,相应的这个指标的权重也会为0,可将这项指标视为不重要的指标加以舍弃。如果需要保留,可将每项指标的得分加1,再求权重的方法。,36,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3、两两比较法 点评: 简明、直观、容易操作 但也存在过于绝对化以及对于重要性近似相等的指标不易鉴定等不足。 一般而言,指标数目不多,指标之间逻辑关系不太复杂的指标体系适合应用两两比较法确定其权重。,37,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4、层次分析法是一种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 步骤: (1)将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相对重要等级表”确定各个指标的等级。 将指标A与指标B进行比较,如果同等重要,则记为1;若A比B略为重要,则记为3,反之为1/3;若A比B较为重要,则记为5,反之为1/5以此类推。 将指标B与指标A比较,取A与B进行比较所得结果的倒数。按同样的方法对指标A与指标C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写成矩阵形式。,38,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4、层次分析法,将比较结果写成矩阵的形式, 记为X,指标相对重要程度比较结果,39,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4、层次分析法 步骤: (2)对矩阵X的每一列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矩阵记为Y。比如对第一列进行归一化,方法如下 1+1/3+3=13/3, 1/(13/3)=0.23, (1/3)/(13/3)=0.08, 3/(13/3)=0.69,40,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4、层次分析法 步骤: (3)对矩阵Y的每一行各数字分别相加得到一个列数为1的矩阵,记为Z,则,41,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分配指标权重 4、层次分析法 步骤: (4)将矩阵Z的各数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结果就是各指标的权重。 故ABC三个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6, 0.11, 0.63. 在两两比较等级的确定上,即判断矩阵的建立方面可采用专家调查法,以保证判断的科学性和权威性。,42,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三、制定评价标准 标准要准确、清楚、有效; 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能量化的尽量量化, 不能量化的则定性描述,要做到具体化、行为化和可操作化。,43,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三、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标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三个环节。 (一)分解末级指标,形成评价要点 应将末级指标分解成可观察或可测量的一些评价要点,也称观测点。 如“教学态度”可分解为:按时上下课;备课认真;及时批改作业等评价要点。,44,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三、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标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三个环节。 (二)确定等级数量 还应根据评价对象的达标程度分出不同等级。 一般等级数量越多,分等精确度就越高,但太多则不易把握,一般3-5个。 等级设定偶数个比奇数个好,所以设4个居多。,45,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三、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标准一般需要经过以下三个环节。 (三)确定标号和标度 标号是指用何种符号来标识各个等级。 通常用:汉字优良中差,甲乙丙丁; 字母ABCD; 数字1234.,46,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三、制定评价标准 (三)确定标号和标度 标度是指达到标准的程度,它规定什么样的程度属于什么等级。各等级标度要明确,界限要清楚,易于区别。 表示标度的方式有: 用描述性语言表示。 如,对评价要点“非常符合”就属A,“比较符合”就属B,“基本符合”就属C,“不符合”就属D。 用量化符合表示。 如,规定A等的标度为“85100分”,B等的标度为“7084分”,C等的标度为6069分,D等的标度为“059分”。,47,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理论检验: 评价指标体系是否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依据而制订; 有无违背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有无错误和不足; 所设指标是否全面; 表述是否准确、清楚; 权重是否科学合理; 评价标准是否恰当等。,48,第二节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实践检验: 选择有代表性的评价对象进行试评,检验其可行性; 然后依据测评结果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质量高低; 并根据实际反映出来的情况对指标体系加以修订。,4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50,用AHP法建立层次结构,计算初始权重,案例(AHP):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判断矩阵,51,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一级指标权重,52,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二级指标权重,53,参考书目,1许树柏.层次分析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2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4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6邢红宇.基于AHP法和 Delphi法的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236):78-81. 7杨传彬.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堂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8孙燕.中学生有效参与生物课堂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54,谢谢大家,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