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成长摇篮)低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5727938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成长摇篮)低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成长摇篮)低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鹤伴小学校本教材(文化圣地成长摇篮)低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董镇鹤伴小学校本教材WENHUASHENGDICHENGZHANGYAOLAN文化圣地 成长摇篮美丽的西董我的家(低年级版)二一一年九月目 录西董历史文化概览 2l 自然风光篇 3 灵山3 秀水8 神泉9l 资源特产篇10 风味特产10l 旅游景点篇16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16l 著名人物篇21l 著名战斗篇22 l 民间文化篇29 民间艺术29 民间故事与传说31 民间俗语与歇后语37 五彩缤纷的农家格言40 儿歌民谣43西董历史文化概览西董镇位于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山区内,总面积101.6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58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环山,处于泰沂山脉的最北边缘,北距邹平县城5公里,东距淄博市周村区5公里,西南与济南章丘市相连,辖70个行政村,3.9万人,其中山里村庄42个。西董镇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独特,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点,有青山、秀水、美峪、神泉、仙洞、古树等风景、文物古迹和庙宇,是典型的旅游胜地。所在的长白山脉,山多、山高、山更美,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素有第九洞天福地和副岳泰山之美称。东南西三面山,大小山头127个,环抱着秀丽的西董镇,山脊线总长超过60公里,分别与淄博、济南等以山脊为界。玉皇山、石门山、鹤伴山、摩诃山、雪花山、会仙山这六大山峰与山下的芽庄水库、台头水库、花盆河水库、于印水库、杏林水库、麦饭湖遥相呼应,形成了“青山绿树碧水流,鸟语花香满目秀”的美丽风景。西董镇是具有光荣历史的城镇之一,在烽火连天、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不屈不挠的西董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前仆后继、奋勇抗争、英勇杀敌。建国后,西董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依然是冲锋在前,苦干实干,为建设自己的家园为生活富裕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西董镇党委政府针对西董特殊的地理环境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不久的将来,一个环境优美、绿色生态、富裕文明的新西董将呈现在世人面前。自然风光篇灵 山鹤伴山鹤伴山位于西董镇西南5公里。是长白山诸峰中较高大的一座山,最高海拔528米。在石门山和八柱台之间,面积约77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山高林密,古木参天,沟壑纵横幽深,地形复杂,空气清新,山势陡峭,峡谷幽长,传说以仙鹤为伴而得名。据有关资料介绍,鹤伴山中有各种乔木灌木250余种,其中刺槐,侧柏,麻栎,黄荆为主要树种。有各种鸟禽64种,其中有些属稀有动物,弥是珍贵。各类中草药120余种,堪称鲁中药材宝库。整个鹤伴山春夏秋冬水声、鸟鸣、怪岩、绿树、山花、春草互相交织处处清新。冬季,雪花飘落,山舞银蛇,一派银装素裹,一片山山奇景。鹤伴山山高林密,风景优美,有很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含氧量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开辟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内有九瀑洞、水帘洞、九潭溪、鹤鸣谷、鹤翔岭、抗日桥、白龙瀑布、槐花谷、仙人洞等著名自然景点。还重点修建了鹤伴山庄、鹤伴山牌楼、长生寺院等重要建筑景点。鹤伴群峰或流光溢彩,或鬼斧神工。九瀑涧一瀑一景,因地就势,天然而成,造型各异,大者声如奔雷,轰鸣作响,小者巧如银链,珠落玉盘。九潭溪,沟壑幽深而狭窄,小溪流,跌水,碧潭,岩石,植被见长。看鸟、看树、看瀑布让人悠哉游哉!鹤鸣谷更是别有洞天福地,于奇峰怪崖之间,享溪水绕流之乐,览山林围簇之幽,探鸟语花香之趣,置身其中,苍穹无垠的天,清幽深邃的山,涌泉灵性的水,无限融洽,无限悠远。林区内还建有动物放养区,儿童活动区等,山下建有各具特色的农家小吃,农家乐等。摩诃山摩诃山,位于镇驻地西董村西7.6公里处,位于章丘、邹平、两县地界,海拔高度826.8米,此山鹤立群峰,秀入云表,为长白山脉群山之冠。从山顶四下望去,林海茫茫,村落点点,红瓦栉比,阡陌纵横,风景这边独好。摩诃山峰高峻险,时常云雾缭绕,峰峦耸立,壁峭如削,摩诃巍然险峻,高耸入云。海拔826.8米。为长白之冠,是鲁北第一高峰。据记载:山上有塔,有禅院(万佛阁)。其北,平矿无垠,直达燕京;南与泰山,沂蒙遥遥相望。东瞻沧海红日,北眺黄河白帆。古刹险峰,风光旖旎。有登摩诃峰诗一首:更上高峰望,摩挲倦眼明。晚烟炊绝壑,远山抱孤城。云带山腰白,泉穿石窍清。居然天地小,苍翠接蓬瀛。峰北“罗圈峪”悬崖绝壁,形似罗圈。据旧志记载,是元明两代人们避兵乱之处。西北簧堂岭下,有南北朝时所建“醴泉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促淹读书处。再西,“雕窝峪”,深邃空阔,地势险要,是隋末大业年间,王薄率众起义之处,1967年至1968年,驻章丘部队在山腰间挖一山洞贯穿南北。相传,当年山上寺院中,有一既丑且笨的小和尚,跟师傅学经文。他笨得出奇,他学经一年来,仅学会了“摩诃”(心诚的意思)二字。他只知吃喝,不会干活。因之,和尚们都很厌恶他。有一次,老和尚们下山化缘,只留下他一人看守寺院。一去月余,山下的和尚们预料他一定饿死在寺院之中,不料回到山上一看,竟不禁愕然。这小和尚不但没饿死,反而红光满面。和尚们问他在山上吃啥?他说每天念“摩诃”不止,吃山上的石头就会香甜如蜜,清脆似梨。老和尚们听后,看出这小和尚心诚意切,已修成正果。从此,这一白云缭绕的山峰,就名为“摩诃顶”。白云山白云山,位于西董镇南4公里,任家峪村东南方,海拔729米,因时常白云缭绕而得名。白云山西与摩诃山相望,为长白山脉两高峰。白云山顶峰原有玉皇庙、王皇宫,碧霞元君祠。并有望海石、王母地等古迹。又因此山山石多呈黑色,类泰山山石,其形势也相似,故俗称小泰山,泰山副岳。抗日战争中,日军曾在庙中设据点,后被焚毁。白云山山阴为天井峪,峪壁有洞,名朗明洞,洞内泉水覆门下注,俗名水帘洞,又名天井泉,常年不干,遇干旱之年,常有民众前来求神祈雨。天井峪东北主峰名灯笼顶,与白云山峰相呼应,远远望去又似笔架山。旧志记载白云山蓝天绿树,白云、黑石、溪流共同组成了白云山风景区自然风光美。雪花山雪花山,位于西董镇府西3公里处,夫村南一公里处,海拔446米,因过去此山,山石怪异,并千百年经风吹雨打,日久暴晒,多呈白色,远远望去形如雪花点洒而名。南与牵马岭为邻,西接黄石寨。山南为支峪,支峪河穿行其间。满山果树茂密。山下是40米宽的环绕邹平城的西外环公路,宽20余米西董至青阳的柏油路也穿行其山脚下。由东向西而去,地理交通位置十分便利。2003年,邹平县齐星集团在此山中进行了集中开发建立起了雪花山旅游度假区,占地2600余亩。建有宾馆区,酒店区,休闲区,垂钓区及绿色生态园区。还建设有别墅居住区,二层以上别墅楼建有30余套,富丽堂皇,造型别致,远远望去,整个雪花山庄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雪花山鸟语花香,古树参天,枯藤纵横是一个极好的消夏纳凉去处。无影山无影山在西董镇驻地东2公里处,南邻韩寨村,海拔高度112米,因山矮太阳光照无影而得名,原此山名叫上宝山,传说于张村有户姓于的大户比韩家寨姓韩的大户富有,势力也大,于张村头有座山叫花果山,于姓大户嫌上宝山压住了他村的花果山,于是逼着上宝山改名,后来商量两村的山名都改名,于张村的山改名灰山,韩寨因山太矮改名无影山。该山平阜隆起,东西长约200余米,南北宽约100余米。该山西端原有上宝山庙,也称玉霞祠碧宗庙,该庙建有前后殿各七间,前后配房各五间,供奉玉帝元君和泰山奶奶,占地2.5亩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间。每年3月8日(阳历)有庙会。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全面侵华,1939年古历六月二十四日,日本侵略军在此山顶设立据点,筑有岗楼碉堡,并在四周挖封锁沟,据点内设伪政权机构长山八区区公所。常驻日军一个班。日军凭借此据点经常外出为非作歹,残杀我无辜村民百姓,罪恶滔天。1945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抗日武装部队长山独立营派出4-5名指战员,23设计谋,智取无影山据点,将敌人全部歼灭,收复无影山。现无影山已被淄博一客商投资开发,建设有别墅群,并种花植树,植草。绿树掩映,风景秀丽。山南坡建有基督教堂一座。蝎子顶蝎子顶位于上回村村北山巅,在此山巅有一簇巨石,东部稍高,朝东下探,西部较长,沿山起伏,最西端有一奇石高出,石顶稍尖,斜向东回弯。远看活灵灵像一硕大的山蝎朝东俯卧在山顶之上。人称此山谓蝎子顶。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天,八仙在此山聚会,铁拐李喝了酒一个人顺山势来到此山游玩。累了躺在山顶休息,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睡梦中忽然感到胳膊上有物在爬动,睁眼一看,是一只硕大的山蝎。他立即用铁拐拨了下来,在它的头上一敲说:“好小子,想吃洒家的肉不成?”一下子就把这只山蝎打死了。这只山蝎是长白山中的一只蝎子精,已修炼了几百年,过去在山中经常作恶,祸害百姓,不想今日碰上了仙人。铁拐李无意中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后来这只死去的蝎子精变成了这堆山石,永远趴在山顶。蝎子顶因而得名。如今山石已成了回路峪中一大奇特景观。如今在蝎子顶的岩石草丛中生长着一种山蝎,是有名的中药材,有祛风去寒之功效。每年春秋,村民会三三两两地到山上捕捉,用以出售或食用。据说这些小山蝎就是蝎子精的后代,因为铁拐李施了法术,这些蝎子再也成不了精了。秀 水九瀑涧九瀑涧是鹤伴山景区又一旅游佳景,是鹤伴山东部长年不涸的一条溪流,它夹于两山之间,左右盘旋,依次是双叠瀑、天门瀑、白龙瀑、双潭瀑等。九瀑涧每个瀑布因地势稍加修砌,造型各异,各水潭四周皆是犬牙交错的岩石,石缝中皆生长着各种奇异的花草,一瀑一景各具特色和情趣,构成了九瀑涧独特的自然景观。站在山巅下望去,石砌的游路就象一条蜿蜒的灰白长蛇,贯穿着九个闪闪发光的玉珠。九瀑涧中部有一石潭,宽十几米,水不深,清澈见底,奇在潭中岩石呈红色,清水流过,映衬的泉水红光闪耀,似碧血流动,似当年我抗日将士在此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血洒河水。抗日战争时期,我抗日武装“钢八连”将士,为粉碎日军进山扫荡,在此与敌 展开激战,几十名将士为国捐躯在此,人们为了纪念阵亡的抗日英烈。称此潭水为碧血潭。从碧血潭南行数十米,东山坡峭壁上有一巨石,宽十几米,高6.7米,形若巨碑,碑旁又有一石峋独立,象一英武战士挺胸独立,人称英烈石,每至阴雨之天,朵朵白云随风飘过,英烈石忽隐忽现,象先烈英灵神游山间。英烈石周围每至深秋,红叶青枝,黄花绿草,更令人敬畏。九瀑涧因地就势,天然形成,造型各异,大者声如奔雷,矗鸣作响,小者巧如银链,珠落玉盘,畅游其间尤为舒畅惬意。神 泉茶 泉茶泉,位于西董镇驻地西南八柱台村南,这里处处危岩陡涧,清泉甘冽,石径崎岖,相传明代周村东边的周阁老迷恋这里的山水秀美,景色宜人,便派人在八柱台上营建楼阁,在白虎岭上修筑亭台,植花木,建井景,年年前来此地避暑消夏。当年刘阁老为汲水沏茶而凿的井泉名“八角刘留井”井口是在一巨石中间凿成,外围是八角形,井口深圆,直径为2尺4寸,厚度半尺。井挖成后,于井边立一石碑,碑上有大字2个,名“茶泉”,苍劲秀丽,上书“大明崇癸酉,下书邑人刘鸣采勒石。”茶泉,水面较浅,弯腰即可取水,泉水清澈见底,清凉可口,多雨季节水位不涨,久旱之年永不干涸。如今,楼谢亭台失去,仅存遗址,“茶泉”二字的石碑也已因修水池而盖在水门上。八柱台之茶泉水经专家水质化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烹茶煮饭无水垢无沉淀物。黛 泉黛泉,位于东峪村西黛溪河边。是黛溪河的又一发源地。此泉幽黑深黛,深不见底,故百姓称之为黛泉。黛泉是东峪村西、南、东三面高山储存之水经地质间隙挤压而形成,泉水汇入黛溪河。东峪村李姓家族,为纪念此泉为黛溪河发源地之一,于1933年,特立石碑一通。碑正面是“黛泉”两个大字,背面是立碑所记的内容、立碑时间和立碑人等内容,此碑高约2.5米,宽约1.5米。现此碑已残缺不全,下部有些缺失。资源特产篇风味特产白云水杏 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区以盛产杏果而久负盛名。这里地势特异、四面环围之山皆呈扇形,春季偏暖,光照时间充足,外面冷空气不易侵入,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因此白云水杏以成熟早、质地优而闻名四方。据考,白云水杏的种植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白云水杏是邹平县的著名地方特产,其个大如桃,脆而酸甜,气味芬芳,食之清爽可口。内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白云水杏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一种俗称“抽把子”,是五十年代嫁接培植出来的。所结杏果个大、皮色鲜艳,如红香蕉苹果,使人观之欲食。该品种树干粗直强壮,抗风灾,产量高。目前该树种已被扩种到邹平北部黄河沿岸。还有当地人称为“关爷脸”的品种,色彩红而有光泽,食之甜脆。白云水杏成熟早,上市早,史有“小满三日杏发黄”之说。白云水杏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高级营养食品和高级点心中的佐料青红丝等,并可制成多种中药材,医治多种疾病。杏仁也是比较贵重的中药材,又可作高档食品的夹心馅。目前,西董镇已形成会仙、河滩、南石三大水杏基地,年产量达500吨以上,产品畅销北京、天津、济南及东北等地。龙眼葡萄“龙眼葡萄”是长白山区著名特产,以其粒大质优而驰名省内外。地处长白山区的西董镇,自古盛产葡萄,这里为褐土类土壤,朝阳坡,光照充足,极适宜葡萄生长。此地所产葡萄颗粒大如龙眼,故名“龙眼葡萄”。该品种是这一带种植较早的品种,果实晶莹透亮,清甜可口,具有浓厚的冰糖味,据测糖度高达15-18,相传清代曾被列为贡品.“龙眼葡萄”适合于棚架栽培,大面积载植和庭院栽植均可,是美化庭院和发展庭院经济的良好树种。“龙眼葡萄”是生食、加工兼用品种,也是做高级香槟酒的主要原料,一般年产量为13.5万斤。黑 枣黑枣,俗称软枣,盛产于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区的西董镇,与柿子同时开花、结果、收获,是长白山区的又一特产。软枣树干高冠阔,类似柿树,可作嫁接柿树的母本,其叶子比柿树叶小,开小黄花。枣果呈圆形,未熟呈黄色,大小与葡萄粒相似,成熟后须在阳光下晾晒才能食用,否则涩味难耐。经两晒后的枣果,干鲜相宜,食之甘甜;若经冬霜冻打,更是甜凉可口,别具风味,是冬春人们喜爱的小吃。西董黑枣年产量十余万斤,除供本地销售外,畅销黄河下游各市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山 楂又名红果、山里红,适于山陵地带生长,西董南部山区盛产。主要品种有大金星、小金星、敞口、莱乌黑红、青口、大货等10种。有的品种,如青口,进入盛果期时,果树姿态开张,冠大可达8至10米;果实呈方圆形或扁圆形,大红色;果皮密布细点,少光泽,较粗糙。西董山楂含有多种维生素,较之其他果品维生素C含量尤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酸味强、甜味弱、耐贮藏;经贮藏后,质地软绵可口,能开胃助消化。近年来,西董在保护稀有老品种的同时,又栽植嫁接了部分优良山楂品种,有的现已开始结果。西董山楂多数用作当地果品加工厂和酿造厂的生产原料,少数销往外地。金丝甜瓜金丝甜瓜(俗称金瓜),主要产于南部山区的西董镇内。西董金瓜抗旱性很强,这里多是山区高岗薄地,土壤水份少,极适宜种植旱瓜。金丝瓜皮薄、肉质细、瓤呈金黄色,食之甜香爽口,香漂四野,堪称瓜中上品。金瓜须在昼夜温差大的朝阳地段种植,对地力条件要求特殊,在其它地方一般难以种好。近年来,由于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当地瓜农将多年摸索出的种植金瓜的技术,逐渐从西董推广到邹平镇的郎君、碑楼等村及部分棉区。但由于金瓜对地力要求特殊,目前种植面积仍然较少,产量有限,每年只有几十万斤供应本县市场,少量销往淄博等地。地瓜酥糖地瓜酥糖,是长白山区家喻户晓的传统名吃,盛行于清末及民国时期,现在市场已很少见。地瓜糖的制作是:将晚秋时节收获的地瓜,经贮放糖化后煮熟,与炒熟的芝麻、白糖一起放入小长方形模内,经阳光晒至七八分干时,用刀切成菱形或方块形,再用干净细砂放入锅内烘炒,待放出清香味即可出锅。地瓜酥糖,制作方便,原料丰富,香甜酥脆,色泽透明,是深受欢迎的风味食品。鹤伴山粟山粟在邹平县唯西董独有。中王山粟园总面积达百余亩,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水资源,西董山粟皮薄、肉多、粒大、油亮、水份少、含糖量高,营养丰富,炒、煮食用,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小杂粮西董小杂粮主要品种有小米、地瓜、芝麻、绿豆、红小豆、爬豆等十余种,独特的山区气侯,优质的山泉水,使这方土地上生产的小杂粮味道独物营养价值高,属纯绿色食品,城里人管它们叫山小米、山绿豆、山芝麻,因而倍受城市消费者的欢迎,并以能购买到地道的西董小杂粮为耀。鲜四芽阳春三月,西董四芽便成为城里人消费的热点。香椿芽椿芽分红芽香椿和绿青芽香椿,红芽香椿为上品。西董镇香椿栽植广泛,多为红芽香椿,由于山区独特的小气侯,春天气温一般要比平原高1-2。因此,西董香椿上市最早,并以其叶芽紫红透黑,光泽鲜嫩,粗茎肉厚,香气浓郁而闻名四方。花椒芽3月中旬,采摘上市,由于西董果园多,群众多以花椒树做篱笆墙,因此,花椒芽资源极为丰富,花椒芽芳香四溢、炸食深受欢迎。菊花芽西董盛产野生菊花芽。一开春,野菊漫山遍野,嫩芽初露,农民精心采撷,把美味送向四面八方,成了宴席中的上品。薄荷芽在沟渠、河、湾潮湿处,伴着习习春风萌芽,味辛中略甘。炸、调皆可,食后回味无穷,有清喉利咽之功效。 山 柿西董山柿不论数量、质量在滨州市都首屈一指,单株产量在2000斤以上的百年老树就达百余株。西董的山岭,柿树随处可见,主要品种有方柿、圆柿、坨柿、小柿等。方柿、坨柿多在人工催熟后食用,圆柿多用来制作柿饼,西董柿饼工艺讲究,柿大霜厚,远近闻名。小柿采摘后,让其自然烘熟,出售时,晶莹透亮,软绵适口,令人垂涎,对支气管炎、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特别受老年人的欢迎。西董四珍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西董成为山蝎、蚂蚱、金蝉、山水牛的盛产地,这四类可食昆虫到处可见,随手可得。炸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被外地人称做最美的炸四珍,朋友你若想一饱口福,请来这里尽情品尝。冰霜柿饼西董柿饼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柿子成熟后先挑选个大、色正、无破损的柿子,旋去柿皮,置于用高梁杆串成的箔上一行行摆好,根据天气情况,大约每天翻摆一遍,待完全形成月饼状,放置特用的乌坛中密封,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柿饼上就挂满了厚厚的一层白霜,杭饼吃起来软绵柔甜,味道可口,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常食能消食化痰,滋阴润肺,是馈赠亲友的佳品,西董人也把柿子深加工做为一条致富的好门路。早春鲜食玉米鲜食玉米,是西董镇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产品,现在已形成5000亩鲜食玉米基地,鲜食玉米选用国内最新培育的津鲜一号等品种,早春采用地膜覆盖栽植,5月底就可上市,产品远销到滨州、淄博、东营、潍坊、济南、青岛、天津等地。一进五月,省内外客户就纷纷来人来电联系收购,既满足了城里人的消费需求,又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烤地瓜西董是邹平县种植地瓜面积最大的镇。据统计,总产量在6万吨左右,这里生产的黄瓤地瓜皮薄、肉嫩、含糖量高,瓜体均匀,是最理想的烤地瓜原料。一到秋冬季节,西董人便带上自己的特产奔赴各大城市,做起烤地瓜的生意。天津、北京、东北等的客户也纷纷登门定货、采购。据说,不少购不到西董地瓜的生意人也打着西董地瓜的招牌。旅游景点篇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滨州市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占地面积7200亩,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峡谷幽长,有很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园内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97%,空气清新,并且含氧量极高,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现园内共有五条游线,从东往西分别为:九瀑涧、水帘洞、九潭溪、鹤翔岭、鹤鸣谷,线路总长6000余米。鹤伴山属于长白山系。说到长白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东北的长白山,但此长白非彼长白,两者名称的由来不同。东北的长白山,以常年白雪覆盖而得名,而邹平县的长白山以山顶白云缭绕而得名。邹平长白山包括三大山脉:白云山、摩诃山和会仙山。其中白云山素有“泰山副岳”之称,俗称“小泰山”,而鹤伴山是白云山脉中景色最美的地段,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自然风情,领略无限风光。正门牌坊牌坊高10.5米,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四根柱子上共有99只仙鹤,仙鹤是鹤伴山的灵魂和象征,99代表着长久与长寿,这也是鹤伴山风景区送给游人的一份美好的祝福。进入牌坊向里走,翘首北望,可以看到北部山脊上有一条纵向岩层呈金黄色,宽约五米,长约几百米。当地老百姓把它称为“玉帝金腰带”。这里面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有一年玉皇大帝召集仙人开会研究长寿问题,因为长白山曾经是一个叫白兔公的仙人修炼之地,所以,玉皇决定让众仙前往长白山开会研讨。那么白兔公又是何许人也,玉帝怎么会对他如此重视呢?白兔公是道家里非常有名的得道先人,擅长寿之术,他和他的同门师弟赤松子,在古代都被作为长寿的象征。这天玉帝非常高兴,对白兔公传授的长寿秘诀也非常满意,不免多喝了几杯,有了几分醉意。他便决定在鹤伴山前宽衣休息一会,一觉醒来,天色已晚,众仙已经各自回府,只有白兔公一人在旁陪侍,玉帝非常感动,又想到白兔公长寿有术,应加以褒奖,便将自己随身带的一条金腰带作为奖品奖给了白兔公。白兔公将腰带放在自己道场最险要的山峰上,后来腰带嵌入山体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其实,这是几亿年前因地壳运动时不同性质的岩浆层叠压而形成的地质现象。九瀑涧景区九瀑涧游线是鹤伴山最东边的一条游线,线内共有双叠瀑、天门瀑、白龙瀑、双潭瀑等大小九跌瀑布,故有此名。九跌瀑布因地就势、天然而成,造型各异,大者声若奔雷、轰鸣作响,小者巧如银链,珠落玉盘,可称得上是一瀑一景,各具情趣。在九瀑涧游线内,除了九跌瀑布外,最吸引人的是里面的一条“红色之旅”。抗日英雄纪念雕像巍然屹立,其旁山谷叫抗日沟。在抗日战争时期,长白山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当时南起长白山,北到焦桥的交通线是连接胶东区、冀鲁边区、清河区与鲁南地区、山东省委所在地鲁中地区的唯一通道,邹平及长山两县的抗日军民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始终保持住了这条交通线的畅通,因此,长白山一带被誉为“抗日战争的红色走廊”。在这条红色走廊里,有一支远近闻名的钢八连,战士英勇无比,炸碉堡、毁铁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周围日军闻风丧胆。1943年9月14日,日军纠集胶济铁路沿线日伪军1000余人,于夜间将驻守在鹤伴山内的钢八连团团包围。拂晓前,敌人已占据四周山头,把战士压在山沟内,利用轻重火器猛烈射击。战士们在连长张方胜率领下奋勇血战,歼灭了不少日军。但因敌我力量悬殊且地形不利,除副连长李长富带领几名战士突出重围外,包括连长张方胜在内的80余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抗日胜利后,当地人民把此沟命名为抗日沟,以纪念英雄浩气长存的爱国精神。目前,抗日沟已成为邹平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从抗日沟往上走,看到的景亭名为忆英亭。在此凭风而立、远望山谷尽头,仿佛仍可以感觉到当年战争的惨烈,抗日英雄们战斗时的英姿也仿佛依稀可见。自忆英亭往里前行看到的石潭名叫碧血潭。碧血潭宽十余米,潭水清澈见底。潭中的岩石都是红色的,据说是因为当年抗日英雄们的鲜血喷洒在上面而被染红的。阳光映照之下,汩汩的泉水似碧血流动,人们为了纪念阵亡的抗日英烈。将此潭命名为“碧血潭”。从碧血潭南行数十米在东山坡峭壁上有块巨石,宽十几米,高六米,形状像一块巨碑,碑旁有一奇石,像英武战士挺胸而立,名为英烈石。石四周杂生着无数松柏、乔木,每至深秋,红叶青枝,黄花绿草,更衬托出英烈石的巍然之气,令人顿生敬畏之情。水帘洞景区水帘洞游线的特色是沟壑险峻、林密石奇。由于落差较大,行人一进入山峪,就被一深谷阻拦,人称百丈崖,一条白色瀑布从天而降,撞击着两边巨大的黑石,瀑布落差近百米,水声震天。峪内三百米处,有一天然石洞深藏壑底,洞前有一水潭,沿潭东一石砌狭路可侧身进入洞中。洞高8米,东西宽20余米,深10米,可同时容纳百余人。洞上奔腾的泉水从洞口陡峭的悬崖上飞流直下,状如水帘,遮住洞口,所以此洞被称为“水帘洞”。洞前水潭系瀑布冲刷而成,水深一米,清澈见底,瀑布撞击潭水,声若雷鸣。溅起的白色飞沫,似云雾弥漫四周,站在潭边,顿觉细雨蒙蒙,凉气袭人。水帘洞古时也称卸甲石屋,据说古代有一起义军将领战败骑马至此,得高人点化,在洞中修炼成仙,羽化远去。将军成仙后,所骑白马思主心切,日夜在山间驰骋往来、寻觅主人,后来人们把白马走过的山岭称为跑马岭。九潭溪景区九潭溪是鹤翔岭与跑马岭之间的一条山峪,全长2424米,以溪流、跌水、碧潭、岩石、植被见长,尤以沿路九个天然潭水景观引人入胜。九潭溪沟壑幽深狭窄,石灰石山路宛若一条巨蟒,在峪底上下左右盘旋。入口处向西南斜行三百米,有一人工所砌石壁,绕石壁而上,有一平地约500平方米,据说是古人避乱居住的遗迹。平地西行数米,有一石崖顶天而立,岩面剥蚀斑斑、沟纹纵横,崖旁有一平台,几块朴石排列如座,传说是白兔公当年练功之处。再往西行,便是野葡萄沟。野葡萄是九潭溪的一大特色,这条沟里野葡萄生的遍地皆是,枝蔓与树木互相攀援,形成了独特景观。最奇特的是谷地巨石旁的那株野葡萄,七八根碗口粗的枝蔓像蟒蛇互相交缠,攀附在旁边一株粗大的曲柳上,枝叶漫盖在周围树木上,足有一百多平方米。这株野葡萄树龄已有一百多年,每至深秋,紫红色的野葡萄如一串串玛瑙,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引来无数游人。鹤鸣谷景区鹤鸣谷是鹤伴山主峰与鹤翔岭之间的一条幽谷,这里树高林密,过去是长白山区仙鹤居住最多的地方。他们成群结队在丛林山峰间飞翔,或在草地上觅食,或栖息于松林树梢,幽婉的鹤鸣声此起彼伏,回荡山中,鹤鸣谷因而得名。东侧山坡上的网状建筑是百鸟园,有孔雀、天鹅、鹦鹉等十几种鸟禽,东侧还有小型猴园,饲有弥猴20余只。北侧平地上是新建的儿童欢乐谷,有滑梯、秋千等小型游乐设施,在这里家长可与孩子同娱同乐。著名人物篇傅玉柱傅玉柱,男,汉族,1916年生于邹平县西董镇朱家村。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加民兵队,1953年前先后在长白山大队任班长、长白山武工队队长、长山县八区人武部副部长、淄川县九区人武部副部长;1953年转业后先后任互助组组长、合作社社长、村党支部书记、西董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吃一堑主任;1973年担任护林员;1985年退休,1948年春在一次战斗中缴获敌军火2万发,步枪30支,步兵炮1门轻机枪2挺,冲锋间,带领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增产粮食、养猪种树,支援国家建设,成绩显著,1960年参加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称号,1960年至1964年,连续5次参加“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张成凤张成凤,女,汉族,1918年生于邹平县西董镇会仙村。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至1954年任村妇联主任、互助组组长;1954年因病停职;1956年病故。担任村妇联主任和互助组长期间,领导妇女们植树56000株,播树种71斤,压条300斤,1952年参加了“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被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著名战斗篇智取无影山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沿津浦铁路,向河北、山东入侵,12月24日,从原齐东县台子村一带,强渡黄河,铁蹄踏上邹长大地,到处是炮火连天,民不聊生就在日军立足不稳之际,山东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到长山中学同马耀南以长山中学进步师生和民先队员为骨干,12月26日在长山县九区举行了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宣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成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成立后,生活在日军铁蹄下的邹长人民,有了主心骨,积极配合5军夜袭长山城,小清河上伏击日军汽艇,激战三官庙,军民同仇敌忾,给趾高气扬的日军迎头痛击,邹长地区很快成为抗日根据地。日军看到抗日烽火燃遍邹长大地,像赌棍输红了眼一样,更加凶惨地杀害邹长人民。1939年6月,日军为蚕食我邹长抗日根据地,在原长山县八区东部无影山安了据点。无影山地处邹平南面,长白山下,是一座孤耸在原野上的山丘,这里松柏郁郁葱葱,果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山的东侧还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景色如画,十分迷人。远远看去无影山像个“大面包”,由于形状像“大面包”,骄阳下显不出山影,当地群众叫它“无影山”。由于无影山是我邹长山区根据地东面的重要门户,日军将山上的松柏砍尽,果树烧毁,秀丽的山冈建上了警备森严的据点,妄图分割、封锁、毁灭我党这块坚强的抗日根据地,切断我清河、渤海抗日军民与鲁中南、胶东交通联军的枢纽渠道。据点设置后,敌人围绕长白山区东北二三十公里边缘地带,挖上封锁沟,修筑封锁墙,驻守兵力,经常采取突然袭击、合围扫荡的方法,疯狂地对我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的由家乡、于张乡的十几个村庄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1939年夏季,敌人几次围捕我长山县八区区长毕茂林未逞,随即抢去其全部家产,烧毁他的房屋,抓去他的家属,妄图威逼毕茂林投降日军,但敌人的梦像泡影一样,一个个破灭,他们就将长白山里的尚庄、河滩、上下回、 东西峪,小马峪、任杨二峪、马家台等十几个村庄轮番扫荡、放火,仅一次6个村就被烧毁房屋4000余间,枪杀灭火的群众6人。1940年至1943年间,日伪军在鹤伴山合围了我长山县大队2中队,突围中我寡不敌众,大都壮烈牺牲。我长山县县长马函三在反敌扫荡中血洒疆场。仅回路峪、西峪、杨家峪3个村被日寇杀死和炸死的群众,就有128人,有的户全家被杀光,有的群众被杀后还剖腹解肢,惨景目不忍睹。日寇的残酷暴行,激起了抗日军民的无比仇恨,为保卫我抗日根据地和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45年6月,我军决定拔掉无影山敌据点这颗钉子,彻底消除这一祸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摸清敌情,我地方党组织争取了靠近敌据点附近马家寨村的支美亭以伪村长身份去无影山据点,表面为敌办事,借机了解敌情。经过一段时间,支美亭便与敌伪人员混熟了,并取得了敌人的信任、重用,敌人委以他催办财粮、柴草的任务。从1944年开始,支美亭不断与我方联系,送情报、反映敌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等。经反复侦察,内线了解,据点内常驻有日军11人的小队,机枪一挺,小炮1门,日式步枪10支,短枪1支,翻译1人。得知这些情报后,在长山独立营张永忠营长主持下召开了军政会议,分析了无影山据点的防御情况:敌据点依山而建,不仅有险可守,而且还在据点内修筑了各种工事,配置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在据点外围,又挖掘了一条5米深、4米宽的壕沟,沟底有削尖的木桩,内外侧还设有鹿砦、铁丝网等障碍物,进出据点只能通过一座特制的吊桥。此外,在无影山两边古庙中驻有伪军冯麻子的一个连,离无影山约500米,紧靠山下的韩寨村内还有伪区公所及警政勤人员几千人,他们与无影山据点的日军狼狈为奸,互相策应,成犄角之势。为了万无一失,毕玉贞严肃地询问支美亭情报是否绝对准确,支美亭向毕玉贞表示,以全家老小性命担保。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又确定选派武工队指导员张立本假扮成支美亭的弟弟,以下关东挖煤时耳朵被机器震聋,要请“皇军”诊病为名,由支美亭带领进入敌据点内,再做侦察。根据支美亭的情报和张立本的侦察情况,县、区党政军领导慎重分析研究,认为攻取无影山不宜强攻,而应智取。确定了“隐蔽企图,出敌不意,速战速决”的作战原则。思想统一后,我军民积极准备,一面继续对敌据点实施侦察,一面调动军队,声东击西,扬南而北,迷惑扰乱敌人。地方党组织为了配合部队行动,给部队派来了富有对敌斗争经验的敌工部长赵冠英,对伪政权人员及其亲属开展政治攻心工作,向他们晓明民族大义,宣传我党的一贯政策,鼓励他们赎罪立功。初夏,瓢泼似的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敌据点无柴烧,一天下午,支美亭报告说,无影山据点的鬼子催着送柴送粮。长山独立营营长张永忠见战机一到,就从部队挑选出有孤胆作战能力的战士张天喜、张寿亭、石作福,由英勇善战,机智灵敏的排长马立水带领,组成战斗小组,马立水任组长,6月30日,乔装成给敌人送柴烧的挑夫,由支美亭带路应付麻痹敌人。为保证战斗的胜利,我部署了长山八区区中队警戒和阻击周村之敌,独立营一连警戒和阻击邹平城和李家庄之敌,独立营的主力连和一个短枪班担负拔掉无影山据点的任务。子夜时分,大地还在酣睡,主攻无影山的主力连便从西庵村悄悄地出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神速地到达预先指定地点。东边天上泛起了鱼肚白,盼望已久的战斗就要打响了。不一会儿,从于张村到无影山的路上,隐隐约约过来几个人,细看,原来走在前面的就是支美亭,后面跟着农民打扮、挑着柴火的,就是马立水等5名化装的战士。他们挑着柴担,径直地向无影山据点飞奔。忽然,传来了“咔喳咔喳”的枪栓和鬼子的嗥叫声:“八格牙鲁,什么的干活?”“太君,别开枪,是我,送柴火来了!”这时,“挑柴夫”在吊桥前沿放下担子,一面用汗巾擦汗,一面朝鬼子的哨兵挥手点头,旁若无人,毫无惊慌。鬼子认清确实是支美亭,就不再盘问,便放下吊桥,让“挑柴夫”进入据点院内。这时,天刚麻麻亮,除炮楼上的一名鬼子哨兵外,其余的鬼子还没有起床。马立水他们放下柴草,立即堵住敌人的卧室门,一齐开火,“哒!哒!”“轰!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就把还在梦中的鬼子兵,送上了西天。此刻,岗楼上的一名鬼子哨兵,方知上了当,连忙向下射击,企图居高临下,负隅顽抗。我埋伏在唐家庄的那个排,听到据点的枪声后,像尖刀一样插向敌据点,占领了有利地形,迅速越过吊桥,与化装打入据点内的5名战士会合,缴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弹药和军用品一宗,由武工队长王子宽,用炸药把最后负隅顽抗的一个鬼子同碉堡一起炸飞了。同一时间,无影山南面山脚下的韩家寨也响起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这是我长山独立营在王家庄的2个排,正迅速地向伪军中队发起进攻。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呆了,慌作一团到处乱窜,有的只顾朝外胡乱放枪,有的吓得躲在桌子底下,特别是当伪军见到山上鬼子据点被我攻克时,一个个吓得像猪筛糠似的浑身发抖,无心再战,纷纷缴械投降,少数抱头鼠窜的,都被我军抓获,当了俘虏。查验无影山据点日军尸体时比侦察时多了一具,原来是翻译陈XX与日军打牌夜宿据点内同归西天。战斗从打响到结束不到1个小时,从此日寇统治达6年之久的无影山据点被彻底拔除,无影山回到了人民手中,更加鼓舞了邹长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彻底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我军奇袭无影山的战斗故事,一直流传在邹长人民心中。鹤伴山战斗1943年,我党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山东清西独立团八连奉命划归地方建制,被编为长山县大队二中队,由于对敌斗争形势恶化,我部队撤到根据地长山八区一带驻扎。清西独立团八连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部队,当地军民称之为“钢八连”这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进入了极端困难的阶段,日军在军事上采取了更加毒辣的手段,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即烧光、杀光、抢光),反复进行“扫荡”邹长地区的斗争更加恶化,大部分地区被变成了敌占区和游击区。这时的国民党顽固派有的公开投敌,有的暗中与日军勾结,联合对邹长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清剿”,邹长根据地由原来的207个村减少到81个,人口由10多万减少到3.7万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驻济南、周村、邹平、青阳、临池、章丘的日伪军2000多人,联合对我长山八区根据地进行合围大扫荡,当时八连驻扎在西董镇的台头、马庄一带。拂晓发现敌情,八连立即组织反击,但这次敌人是有备而来,且武器装备精良,人又多,八连只好边打边沿山沟向鹤伴山方向撤退。上午10时,八连撤到鹤伴山,向下一看黄黄一片尽是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八连勇士临危不乱,张方胜连长分析了当时的形式:我们已陷入敌人的扫荡合围圈,且四周山头皆已被敌占领,突围的难度很大。于是便决定与敌决一死战。他召集起大家作动员说“同志们,我们今天被敌包围了,我们八连都是久经考验的老战士,我们决不向敌人投降,决不给钢八连丢脸”。“决不投降,与敌人血战到底!”同志们高声回答。敌人仪仗着人多武器好,向八连阵地扑来。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八连勇士同仇敌忾,发扬我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与日伪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子弹用光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石头和牙齿与敌拼杀,直到最后壮烈牺牲。这次战斗,我八连共有七八十名勇士献出了生命。“钢八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钢八连”在邹长人民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特在当年的战斗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叫“抗日桥”;2002年,邹平县委、邹平县人民政府在“抗日桥”南侧竖立了一座英雄群雕像,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马庄伏击战1944年4月,妄图垂死挣扎的日伪军又到山区扫荡了。我们部队跳出敌人的合围圈,转到敌后隐蔽了起来。根据地群众也都实行了空舍清野。是月一天,几路进山的敌人都扑了空什么也没捞着,风残地将山区百姓的住房皆烧了个光,下午3、4点钟开始撤回。我们抗日部队按照情报进行了布署,按照敌人撤回路线,我军在马庄北侧,敌人回归的路上设好埋伏等待敌人进入埋伏圈。敌人刚进入伏击圈,我军突然以密集的火力向敌人射去。给了敌人们迎头痛击,一时打得敌人溃不成军,丢下尸体和伤员向后逃窜。我军立即兵分两路追歼逃敌,向西向南将敌人压在马庄以西、以南的河滩上,伪军吓得纷纷缴械投降,剩下的日寇还企图继续顽抗,结果大部分被我歼灭在河滩中。还剩几个鬼子爬到虎伏山企图夺路逃跑,被我另一路追歼敌人的部队一个个歼灭了。这一战斗把无影山据点出来扫荡的日伪军100余人一个不剩地全部俘虏和消灭了。民间文化篇民间艺术于张村的七巧图于张村是西董镇民间传统文艺节日最丰富的村庄之一,著名节目有狮子、龙灯等十余种。最有名的是该村村民长期以来创作的节目七巧图。七巧图分别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七种图形组成,人称七巧图。演出时,表演者一人手持一块,在锣鼓的伴奏下,按照指挥(俗称引灯)的手势,一边舞蹈,一边摆出象茶壶、花瓶、莲花、室塔、孔雀等各种造形,每个造型都是巧到好处,维纱维肖,让人百看不厌,甚是喜爱。据村里老艺人马立合讲,他们村的七巧图节目,可摆出72个逼真的图案。过去逢年节、元宵节、便敲锣打鼓、走村串乡为百姓演出,镇里、县里举行节目会演时,都积极参加,1984年元宵节,他们表演的七巧图节目在县城会演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为全镇争得了荣誉。并被山东电视台作为优秀民俗文艺节目向全省播放。崔营村的草灯会崔营村有一别举一格的扎草灯会。历史较长。据村里老人讲始于清朝初期。近几百年来,只有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份,全村老少、家家户户忙着扎草灯、挂草灯以示庆祝。解放后十余年里,村里仍沿续此习惯。六十年中后期,因“文化革命运动”一度中断,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全村百姓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发家致富,年年五谷丰登,因此崔营村人自此年年扎制花灯。特别是在元宵节期间,全村举办元宵灯会。草灯花样繁多,别举一格,并且规模越来越大,规格也越来越高。在灯会期间还增添了戏剧和传统节目表演等内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里,达到高峰,曾吸引了十里八村的群众前来观灯,人数最多时,每晚可达几千人。就连淄博、济南、滨州等地的媒体、新闻记者也纷纷聚集崔营村观灯采风。宋家村五音戏剧团五音戏,民间称此剧种是“周姑子”戏,曾长期流行淄博一带,五音戏最早在宋家村开始唱,可追朔至清朝末年。宋家村民赵仁茂、赵义茂曾与朱塘村合演过河北梆子戏,演出几年后,剧团拆伙,赵仁茂兄弟投奔韩店镇西王村张启修学唱“周姑子”戏,从此宋家村开始了五音戏的演唱。后在村里办起了“周姑子”戏文娱团,又加之村内老艺人赵尊辉曾在淄博学过“周姑子”戏,所以宋家村的五音戏历史长,质量高,闻名四邻八村。当时宋家村五音剧团,班主由本村人赵仁茂、赵义茂2人负担,中华民国期(1949年前)盛演蓝桥记、安安送米、王定保借当、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赵美营观灯等戏,名噪一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本村艺人赵家法,从7岁开始学五音戏,土改时便会唱松林会,剧团团长赵法福,有团员13人,除演出上述剧目外,又加演高魁举赶考、荣华记、彩楼记。虽然村里现在剧团未成立,但愿不久的将来,宋家村五音戏剧团重整旗鼓活跃在西董大地上。民间故事与传说老姜背老婆的传说几百万年前,整个白云山脉是一片汪洋,仅有摩诃、白云、会仙呈三足鼎立,高出海平面形成三个风景如画、山水相映的岛屿,三个岛屿各具特色,摩诃岛突兀亭立、锦绣其中,岛上庙宇栉次、庵观鳞比,香火旺盛,是佛家圣地;白云岛逶迤数里,山青水秀,气候独特,一年四季田禾茂盛,粮丰果硕,岛上还盛产500多种中草药,出自天然,药效神奇。因此,该岛到处匾幌林立,郎中云集,是著名的医药中心。会仙岛虽村落密集,土地贫瘠,但百姓却朴实淳厚,勤于耕织。虽乏见富翁,然自给有余。在会仙岛上,有个村庄叫孙家峪,全村除一户姜姓家庭外,全部姓孙。村中有一青年小伙名叫孙柱。他七岁丧父,八岁丧母,自幼命苦,本族中一位叫孙佳仁的长辈,老伴早逝,无儿无女,见孙柱一人,无依无靠,又是本族家侄,就收养了他。按辈分孙柱叫孙佳仁二大爷。随着时光的推移,孙柱与二大爷相依为命,不愁吃喝,出落成一个虎背熊腰的大小伙子。孙佳仁却因操劳过度,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一直娇生惯养的孙柱,失去了老人的管教,养成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坏毛病,整日混迹于赌场妓院,堕落渐甚,族人好心相劝,全当耳边吹风,不入心脑。由于孙柱整天不务正业,出入邪门,生活无着,体质日渐衰退,疾病悄然染身,脚上生疮,两腿浮肿,下身多处溃烂,不仅早把给予养育之恩的二大爷忘得一干二净,而且自身难保,只能拖着烂腿沿街乞讨,勉强果腹。恰在这时,孙柱的情形被本村一位常年在海上打渔贩鱼的渔民姜乐大哥知道了。姜大哥也是一位在苦水里泡大的苦命人。父亲一辈子在海边当纤夫,由于家境贫因,姜乐从小就跟大人一起下海劳作,父母过世后,就剩下他孤身一人,因房屋破旧,家无积蓄,年过五十仍孑身一人。他对孙柱的遭遇既同情、又可怜。由于姜大哥经常出海到白云岛,知道那里的郎中不仅医术精湛,能治各种疑难顽疾,而且医德高尚对老弱孤寡还优惠医治。并教以为人做事之道。一日他借去白云岛卖鱼的机会,约上孙柱,带上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摇橹划桨。直奔白云岛望海镇,码下小船,扶孙柱径直来到医术高超口碑若林的祝先生药堂,待一拨病人诊治后,轮到孙柱,姜大哥简单介绍后,祝先生把孙柱叫到跟前望闻问切,把脉查体,口中一面埋怨姜大哥粗心大意,拖延日久,误失佳机,一面数落孙柱年纪轻轻,不走正道,误入歧途,并循循善诱,教诲其做人之道。最后,祝先生念其家中父子患病,无人照料,交通不便,除顽需恒等原因,就让姜大哥回去,留孙柱住在他家中治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孙柱已基本痊愈,精神气色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有一天,孙柱掏出姜大哥留给他的银两交给祝先生,准备搭船回会仙岛,可祝先生说啥也不收,嘱咐孙柱说:回家后用这点钱给老人买点可口的东西,让老人家早日康复。孙柱两眼盈泪,双膝跪地,磕头拜谢救命恩人祝先生,正要起身告辞,开门进来了身背老婆婆的姜大哥。姜大哥背的这位老婆婆也是孙家峪村的人。本家姓孙,她30多岁时,丈夫出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