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语文高中北京版必修一《洛阳牡丹记》.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726569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6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语文高中北京版必修一《洛阳牡丹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语文高中北京版必修一《洛阳牡丹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语文高中北京版必修一《洛阳牡丹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出:出产。,“牡丹出丹州”应为“牡丹出(于)丹州。,“东出青州”中“东”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往东、在东边”,尤:尤其、特别。,备:充当。,敌:匹敌,译文:牡丹出产在丹州、延州,在东部出产在青州,在南部也出产在越州,而出产在洛阳的牡丹现在是天下第一。洛阳人所说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的牡丹,都是那些地方的特别杰出的牡丹,可是来到洛阳,才能够充当众多牡丹中的一种,排列次序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这些花)不能够单独和洛阳的牡丹花匹敌。而越州的牡丹花因为产地远很少见到,不被人说起;然而即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己炫耀,把(自己的牡丹)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这样洛阳牡丹花,果真就是天下第一了。,注意两个“以”的用法,不见齿:被动句,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类:类型。文言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辈、侪、属、徒、流”等,表示复指代词,相当于现在的“们、这一类”。,减:逊色。,名(mng):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不”是否定副词,后面只能搭配动词或形容词,如“不好、不想、不做”,当后面搭配名词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著:显著,假:借,译文:洛阳花也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的类型,都不逊色其他地方出产的花,但是洛阳人不是特别看重,称它们果子花,叫什么花什么花;到牡丹则不命名,直接称花。那意思就是认为天下真正的花惟独牡丹,它(洛阳牡丹)名声的显著,不借助称牡丹的名称就可以知道了。洛阳人(对牡丹)的喜爱和看重就到了这种地步。,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译文:说(洛阳牡丹之所以特别好的原因)的人大多认为洛阳处在三河中间,自古就是一块好地方,过去周公凭借精密计量考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在这里测量了解冬天夏天刮风下雨的不顺与顺利(的规律);这里原来是天地的中心,草木开花生长得到天地中正平和之气最多,所以(这里的牡丹花)惟独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我很对(这种说法)认为不正确。洛阳在周围所拥有的疆土,四方诸侯来进贡道路平均,是九州的中央,(可是)在广大无比的天地之间,不一定是中央,又何况天地平和之气应当遍布四方上下的,不应当是局限在某一地区之中而偏向于谁。,状语后置句,发语词,引出下文论述。,宜:应当,被(p)通“披”:遍布,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yng)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译文:所谓中正平和,是一种普遍一般之气,它推及到各类事物,(这些事物)也应当是普遍一般的形态。事物的一般形态,是不特别美也不特别恶。到了事物内在(出现了)毛病,美与恶(两种因素)一起被阻隔而不能相互融合转换,所以事物就有了极其美和极其恶的形态,都是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平和。花卉集中地表现美,和那些瘤子肿块集中地表现恶,在丑与好方面虽然不相同,但缘于内在之气偏离(常态)的毛病却是一样的。,内在之气,指事物内在本质,钟:钟情、集中,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牛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擫(y) 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译文:牡丹的名称,有的用姓氏,有的用州县,有的用地区,有的用颜色,有的显示其特异而作为标志(来进行命名)。姚黄,牛黄,左花,魏花,是以(培植者的)姓氏著的名字;青州、丹州、延州红,是以所产州县著的名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是以产地著的名字;一擫 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是以颜色著的名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都是标志其某种特色。,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马坡,其地属河阳,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洛阳亦不甚多,一岁不过数朵。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译文:叫做姚黄的牡丹,(特点是)千叶黄花,出于民间姚氏之家。这种牡丹问世,到今天不到十年。姚氏住在白司马坡,那地方属于河阳地区,但这种花不在河阳流传,却在洛阳流传。洛阳流传的也不多,一年不超过几朵。,魏家的花,是千叶肉红花,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溥家。起初是樵夫在寿安山中发现这种牡丹花,砍下(它)来卖给魏家。魏家池塘馆阁很大,相传的人说:这种牡丹初面世时,有想去看一眼的人,每人得交十数钱,才让乘船渡池塘到养花的地方,魏家一天可收到上万钱。后来魏家破亡,卖掉了那个园子。现在普林寺后面的林木池塘,就是魏家养花的地方,寺僧在那里耕种来种植桑树和小麦。这种牡丹流传到老百姓家的很多,有数过花瓣的人说一朵花多到七百叶。钱思公曾说:“人们说牡丹是花中之王,现在姚黄真可以成为花王,而魏话是花后”,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草,计有若今之异者,彼必形于篇咏,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译文:牡丹最初在文字上没有记载,只作为药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但在花里没有很高的地位,和荆棘没有差别,当地人都坎取把(它)当作柴禾。自唐代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开始兴盛,但还没有凭借名目著名的。像沈佺期、宋之问、元缜、白居易等人,都善于吟咏花草,推想如有像今天这样独具特色的牡丹,他们一定会在作诗中予以表现,可是他们并没有这类诗流传。只有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一诗,只是写“一丛千万朵”而已,也没有写出什么美而且特异的地方。谢灵运说永嘉竹间中、水流边牡丹很多,但现在看到南方的牡丹比洛阳的差得很远,这说明洛阳牡丹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兴盛过。,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y),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译文:洛阳百姓的习俗,大多喜欢花。一到春天,城里人无论贵贱都要插花,即使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人也不例外。花开的时候,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者游春赏花,往往在有古庙废宅和有亭台池塘的地方成为集市,搭上帷幕,笙歌之声远近相闻。最热闹的要数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几个地方)要到花落,集市才撤掉。,译文:洛阳至东京有六个驿站。原先(洛阳)不(向东京)进献牡丹花。自徐州李相迪担任留守时,才开始向东京进献牡丹。每年派衙校一员,骑着驿马,一天一夜赶到京城,所进献的不过是姚黄、魏花三数朵。用菜叶把竹笼子里面垫好、盖好,使花在马上面不动摇。用蜡把花蒂封好,就可让花几天不凋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zhu)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b)子。人家治地为畦塍(q chng)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契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千。,译文:一般洛阳人家家有牡丹花,而很少有大树的。原因是牡丹不嫁接就不好。初春时,洛阳人到寿安山中砍小枝子到城里卖,称小枝子为山篦子。人们在家里把园中的土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栽下去,到了秋天才嫁接。精通嫁接的工人称为门园子。有钱人家都要邀请这样的人。姚黄一个接头值五千钱,秋天时立下契约买定,到春天看到花开时才付给工钱。洛阳人特别爱惜这种花,不愿意公开其中的技术秘密,有一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有人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魏花起初一个接头也值五千钱,现在也值一千钱。,结构图解:,洛阳牡丹记,介绍牡丹花的品种(14),解释牡丹花名的由来(57),描写牡丹的兴盛时间及洛阳人对牡丹花的态度(811),1、天下牡丹,洛阳第一,2、洛阳众花,爱重牡丹,3、洛阳牡丹,凭借地气,4、绝世之美,缘于个性,5、概括列举,罗列命名,6、姚黄牡丹,花中新贵,7、魏花传奇,牡丹皇后,8、牡丹受宠,历史不久,9、洛阳之俗,人皆好花,10、牡丹进御,贮藏不易,11、嫁接需技,花王难觅,花品叙,花释名,风俗记,欧阳修,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是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倡导古文,主张文章明道、致用,并奖掖、提拔后进,唐宋八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中宋代五位大家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以散文创作造诣最高。他的文章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遵循法度又委婉巧妙,议论纡舒有致又富有内在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又十分严密。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