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5篇模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5822694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5篇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5篇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5篇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5篇模版 第一篇:改变是可能的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改变是可能的 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 十月十七日我有幸参加了家庭治疗大师,著名萨提亚治疗专家,来自买来西亚林文采博士为期五天的萨提亚模式之转化式系统治疗课程。从早到晚满满的课程,晚上疲劳地坐公交车回家,不过还是觉得很开心很幸运。这次的累,是充实的累和收获的累,因为在那里,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大师的风采,使我感受到了智慧与人性的关怀。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好多名词,我很惊奇文采老师在咨询的时候能够如此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她知道一切,但是为了保护案主,她很小心地选择信息,同时洞悉自己、对方的感受以及环境的状况,是很难很难的,心理咨询真的是门高难度艺术,需要心态,需要左右脑并用,需要无暇的善良,需要很多很多。当然,文采老师提到的最触动我的一点是,对自己的一致,对身体的任何一种感受一致,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需要。 课后按照老师的推荐我又读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我认为,萨提亚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由于萨提亚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迥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坚持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想法。“通常,黎明前会有一个非常黑暗的时刻。”“希望就存在于我们的选择之中。”“为什么金钱易得,而心灵深处的内在平静却难以触碰呢。原因在于,我们太习惯于向外索取,却少有内在的探索。”作者相信只要做出改变的选择,一切都将会使得曙光重现,这是多么乐观而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思想呀。回到现实,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社会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些人,但是我们也依然可以选择,选择人性的价值,选择希望,选择改变。对于未来,目睹了过多的社会阴暗也曾令我陷入过悲观,但是看过萨提亚使我再次找回了人性的光明,看到了正在不断出现的理智和人性的花蕾,而我们所要做的,便如萨提亚书中所说的“现在急迫的任务是我们要滋养和发展正在出现的理智和人性的花蕾。我们过去所苦苦追寻的是对技术发展以及智力能力的疯狂地了解,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发掘人类的价值道德的、伦理的和人性的价值,这些可以有效地勇于人性自身的发展。当我们实现这一追求的时候,将能够欣赏这个最美好的星球,享受居住在这个星球之上的美好生活。” 作为一名初步接触萨提亚专业培训的我,一个超理智的我,最后融入到萨提亚治疗模式中并积极参与和体验,让我感受到无法抗拒的力量,感受到我是谁,我的心与我的身体融为一体。也获得了一些启发: 一是学习萨提亚治疗模式,要理解这个模式的信念,并会在实践中指导和运用; 二是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不能想当然,要打破以往所有治疗模式的框架,面对当下情况合理处理和运用; 三是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暂进,反复练习,体验生活或家庭问题处理中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性和运用不一致性的可能性,探索冰山,追溯自我成长的本源,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困惑和问题,体验其中的感受,探索感受的感受,期待具体的变化,提出渴望达到的目标,用自我实现价值较高的方式寻找到一致性,改变自己去影响周围,有想法只是一个开始,有效的行动才是改变的真正进行状态,才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心理咨询远不是一些简单的技术堆积而成的,它对咨询师本人的状态以及感受性的需求远比所谓的技术和方法重要得多。心理咨询,也许对有的人来说是有章可寻的技术活儿,但对我而言,每一次的咨询,每一次的家庭雕塑,都应该是一次伴随案主的历险,一次精彩的艺术创作。但愿今后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发扬和推广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接受和享受萨提亚治疗模式带来的快乐。我感谢生命当中所有给我带来痛苦和快乐的人们,更要感谢我自己,我的身体每个部分陪伴我这么多年共同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 第二篇: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课程中,朱媛媛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通过让大家体验学习运用的方式让我对萨提亚治疗模式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萨提亚女士是全球知名的家庭治疗创始人,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致力探索人与人之间及人类最深层、最本质的问题,特别是探索人在家庭中学习到的沟通模式是如何深远地影响他一生的命运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萨提亚女士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在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多朋友从中都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喜悦和力量,也同时为自己创造了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经过八节课的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自己所学到的萨提亚疗法的内容: 一、萨提亚冥想法 一开始上课后,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很柔和的音乐,让大家进入安静的冥想状态,一段段温暖平和的冥想小语,如涓涓细流润泽你身体的每个角落。冥想的时候,就好像进入美丽的花园,欣赏到内心深处的美景,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获得更多的力量。冥想也许不过是三十秒的时间,但要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意识到: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也使得自己的力量有可能发展和增强。当你让身体放松、由你掌控时,你的身体才会开放地迎接你毫不费力就能吸入的气息。吸气是一件不必费劲的事。允许你的身体放松并在体内营造出开放接纳的环境,才使呼吸有可能完成它的工作。让我们牢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只有在放松的时候才运作得最好。这时,不仅是身体能最有效地发挥功能,我们也得以有力量。 或许我们能给自己允许,允许自己在一天当中更经常地想到要去和自己的身体连接,注意让它放松,并再次向自己重申:放松和呼吸能够加添你的力量。这样,当你真的想要从事某种极富挑战的活动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放松身体、与呼吸接触来做好准备。你的意志力在身体放松并与呼吸接触的状态下可能也会更有效。 二、冰山理论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他帮助人们不再纠缠于冰山上行为的是非对错,而是通过透视冰山下的不同层面,发现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内心渴望与期待。毫不夸张地说,冰山是对人性本质最深层的认识和了解,任何做与人有关工作的人,无论是管理者或父母,都应该了解冰山。 三、四种应对姿态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四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打岔型的人他们表现出了幽默和创造力。他们也有孤单和焦虑在。这样的4种反应被称为”失功能“的反应模式,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内心的压力转而崩溃。为什么压力这么难以消除。如何才能让自己”恢复正常“,重新振作起来。在萨提亚看来,一切要从自己的内在开始。所有的沟通都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自己,他人,情景: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指责;如果只有他人,没有自己,是讨好;如果只有情境,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是超理智;如果既忽略自己,他人,也无情境,是打岔。这并非说哪种方式更好或者更糟糕,而是认为,你的关注点应该保持自己的表里一致。 这样的学习之后我们有个发现,就是“他人的重要性”,我们都好渴望关注,好期待他人的接纳认可,好害怕孤独,害怕自己没有作为,我们都努力的想和他人维持平和、友好的联系,哪怕要自我牺牲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或者讲冗长的道理,或故作轻松的打岔。我们都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可表达时,又常常被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而掩盖掉。 虽然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课时不多,虽然只是学习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但是还是让我们开始对这一经典的治疗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促进我们自己去深一步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以后的社工工作里面,还将会对以后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三篇: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一、萨提亚学习心得。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你有没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无法按时吃饭让你大为头痛。你有没有小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你有没有小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叛逆”。如何重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 面对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父母往往由厌烦到生气,然后是痛苦。 这些都是在萨提亚亲子-行为矫正版上家长们提出的最为常见的问题。2021年8月10-12号,在萨提亚亲子的课堂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老师面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偏差行为,从理论与实操方面讲解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沟通方法,教父母更理解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用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来调整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养育一个心理素质优秀,品行端正的好孩子。”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一个小的时候让父母很放心的孩子,因为长期的父母不在一起,得不到父亲日常的关注,难免有一种被忽视的感受。当父母缺乏沟通磕磕绊绊的时候,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就迸发出来,在学校成绩下滑、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教育他的时候,他极其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你和爸爸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我们因此也看到,孩子年龄虽小,但内心已经承担了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父母的影响 对孩子有多大。孩子有没有快乐,除了天性的那一部分,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心情。林老师说,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来自心灵。温和而坚持的力量 面对已经行为偏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员们说:对孩子讲道理看起来没什么用。想必很多做父母的也体验过这种情况。如何去除掉偏差行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林老师1说:父母”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是很有效的。父母在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和的与孩子订立界线,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学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然而然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孩子行为矫正版是中国nlp学院首次独家引进的亲子课程,其内容是林文采博士近30年临床辅导经验与自己育儿心得(她有四个优秀的孩子)的结晶,课中的”界限六律”“孩子偏差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孩子性教育”“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等新理念、新技能给全体家长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家长们非常兴奋,三天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仍意犹未尽。 在课堂上,林老师还给学员们讲解、示范了儿童绘画治疗与游戏治疗,非常有趣。让父母们学到专业又简单可操作的心理学方法,与孩子在轻松的绘画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更多深层次的沟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林博士最后强调:中国老话说,治病不如防病。行为矫正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亲子教育最好的途径是父母本身的成长,所以作为本课程的姊妹篇:萨提亚亲子关系之父母成长版对家长们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希望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没做父母前,就好好地补上这一课。 三天的课程转眼间就结束了,父母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好奇回到家里,学会换一种方法与孩子相处,相信在培养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这条路上,我们大家一路同行。 对下期课程感兴趣的新老学员,可以点击这里 (作者:金志芳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二、孩子的“问题行为” 曾有一位妈妈说“如果没有孩子拒绝与她沟通,没有那么的痛,她还没有意识到、也没有那么多的动力来面对自己。”她孩子的“问题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部分,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家庭亲密关系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我见这位妈妈是在一次萨提亚学员聚会上,看她满脸的喜悦,而不是往日的紧张焦虑,我也心怀喜悦,轻轻的回应说“这是孩子给你的礼物”,“这真是孩子给我的礼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感谢他。” 萨提亚女士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某一个家庭成员行为上出了问题,需要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常常出问题的那个人,只是一个被识别出的病人(identifiedpatient),因为他最敏感,系统的问题就会反应在他身上。例如:孩子很胆小,缺乏自信,也许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表达方式; 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一个常常有矛盾冲突的家庭,给孩子就是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 有人说自己的孩子像个小魔王,他天生并不会成为“魔王”,往往也是家庭系统互动中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人的成长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什么完全的逻辑关系,但是透过“系统”的思考,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互动。即使父母关系不好,不当着孩子有剧烈的冲突,但是孩子也会感觉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气场)。 我邀请你做一个想象,想象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任由你摆姿势,那么你就作为雕塑家,把你认为的家庭典型的互动呈现出来: 请你先安排他们的位置,谁离谁更近一些。他们各自面对着谁。有的会看着对方,而有的人,则面朝外面,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接下来安排他们的高低位置,谁在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他(她)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高兴,或生气,或抱怨,或难过),谁会更多的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是在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你可以给他们不同的位置,以体现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或许有的需要高高在上,必要的话要让她(他)站在凳子上,而有的则会跪蹲在地上。 现在,你可以看着你的雕塑作品,作为一个旁观者,感觉这个家庭,感觉每个家庭成员,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对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和期待。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爱。而对方能否感受到。每个人从这个家庭中有怎样的学习。 有了系统思考的概念,我们就会放缓给别人“对或错”的评判、给人贴标签,而是对别人的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好奇,“他(她)的行为背后,是否有一些人际系统的动力。那些会是什么。”(例如孩子说谎,可能是要回避来自家长的惩罚,而惩罚对他来说是一段擦去不掉的记忆。) 也衷心希望天下的父母亲,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他们送给自己的礼物”,借此自我觉察,既能够帮助到自己成长,也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成长。(作者:任伟) 三、连接我们内在的资源在领导力中增加人性的力量 angie老师的“萨提亚转化式领导力工作坊”结束了,学员有来自企业的高管、人力资源总监、培训经理,也有领导力发展的培训专家、私营公司的老板,大家体会到如何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在自己的领导力中增加对自我觉察、对他人(员工)的觉察。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收获,那就是:在做事情的同时,同时关注到自己和他人作为“人”的人性部分。作为领导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与团队、业务伙伴建立更富有人性的连接。 正如一位总经理在学习之后回馈说。“我这一周有很多发现,自我肯定的感觉真好,感觉不太累心了,我也发现当我关注自己之后我会去更多的欣赏我的员工,鼓励他们自我肯定,从事件中找出正向的内容,有助于从渴望的层面达成一致意见。” 商业解决方案中也需要关注人的因素 “商业就是问题解决,需要关注人在人性方面的需求吗。”当时学员中不少都是善于分析和问题解决的高管,也不乏小有名气的领导力培训专家。然而透过angie引导的体验性活动,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在问题解决方案对与错的下面,是每个人对被欣赏、接纳、尊重、有价值、安全感的渴望。有位董事长分享“我都把掏心窝的话讲给对方了,我是觉得自己很平等,但对方似乎无动于衷。现在想想当时 的交流方式,的确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而且并没有感觉接纳、欣赏和有价值。” 照亮并整合自己内在的资源 在angie的信念中有一条。“每一个客户、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智慧和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和智慧,他们会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者的角色,就是帮他们和自己的智慧、资源进行连结。” 随着工作坊的进行,时不时地涌现出令人感动的场面,在场的大部分学员都被自己或他人“人性”的部分所触动,也感受到当我们与这部分资源相连接的时候的力量: “我在这个角色扮演中能够深切体会到自己下属的不容易,我却很少给她以欣赏。”4 “她的话触动了我的不自信,每遇到此自己就会自动化防御。”“我这次最大的收获是自己个人的成长,感觉到自己的再度出生。” 我们都是人,彼此有着丰富的内在资源,我们可以欣赏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大家都有所学习和成长。 与你互动:您是怎样理解领导力的。如何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人”的那一部分。后记:今天早晨做梦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所在的胡同名“六和里”,萨提亚女士提到内在和谐、关系和睦,世界和平,有三个和,而这次在梦中与“六和里”相遇,很有趣。 (作者:任伟) 四、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前几日去听林文采博士萨提亚亲子关系-孩子行为矫正版连续三天的课程,因为林博士是马来西亚人,所以课堂上自然有很多取之于马来西亚的案例,其中的一个案例让我颇有感触,说的是马来西亚柔佛州的首府-新山市,林老师说:这是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 新山市、柔佛州的首府,位于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最南端,也是欧亚大陆最南端的城市,与邻国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并通过新柔长堤与新加坡相连。新山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素有”大马南方门户”之称。新山一般被视为新加坡面对马来西亚市场的腹地,彼此的角色被认为类似于中国的深圳和香港。 那么,如此一个繁荣的城市为什么却是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新山是马来西亚最靠近新加坡的城市,而由于新马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每天早上都有大批的新山人跨过柔肤海峡到新加坡去做工,直到晚上才回家休息,这每天穿行在新柔长堤的人流中自然有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他们总不能拖家带口的去新加坡的做工,于是就有大批的孩子白天脱离的父母的照顾、无人看管。而且,他们的父母晚上回到家中已是身心俱惫,哪还有心思来管 教孩子,因此,我把这些孩子成为”准留守儿童”,在如此的环境,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写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的5000万留守儿童,只有180万人口的新山已经成为马来西亚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那我们中国岂不是是世界上最多孩子出问题的地方。而且,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已经不再仅仅是农民工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它已经扩展到了城5市里面的上班族的孩子,这些孩子和新山的孩子一样,也是”准留守儿童”。他们只能在晚上才能见到自己的父母,而且是身心俱惫的父母。 看到这种情况,真希望各位为人父、为人母的人多看一些亲子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父母的交流、多上一些亲子关系方面的课程。和自己的孩子保持一个和谐良好的关系,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真切渴望的吗。 (作者:姚星光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五、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 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长都很有帮助。萨提亚模式信念之一就是:人们因相同彼此连结,因相异而互相成长。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努力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冲突看成彼此成长的机会,几天前杭州之行就有一个很好的案例。 我是去给一家成长中的it公司做项目管理培训,学员主要是该公司各地区的总经理和销售经理,也有来自总部的技术总监和营销总监。前一天半大家相安无事,学习、案例讨论,也有个别几位参与程度不高。 第二天中午,我们没有在酒店吃午饭,被这次培训的组织者培训经理安排去酒店附近的肯德基吃快餐。20多人来到肯德基,里面排队买餐的人很多,培训经理原本大家排好队,每个人拿走自己的餐,他最后结帐,然而肯德基的流程是结帐前餐不能拿离柜台,要清点。这下麻烦了,看来每个人要想点自己的餐会很复杂,培训经理为此和肯德基的人还争执起来,抱怨对方不够灵活。大家下来后发现这么麻烦,有人也有抱怨,说“既没有省钱、也不方便,还不如。”我看出培训经理也一肚子火。 终于买回去了,在酒店大家聊起此事,似乎还有不少抱怨,因为最后干脆统一订餐,我也没有吃到“鳕鱼汉堡”,全是鸡肉堡。大家抱怨的时候,培训经理也在回避此事,一直在讲自己也是根据大家的意愿,因为前一天晚饭的时候有人曾经觉得“酒店饭不好吃,还不如肯德基”。可是中午我们问到底谁提议和赞同去肯德基,却发现只有几个人,似乎很多人当时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并没有反应。“没有反对”就表示“默认”,这也反应出这个团队大家的行为模式。一次不开心的午餐经历,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交流中我们发现这次午餐中存在团队沟通不畅、错误理解意图的现象,下午要讲的是项目回顾,公司的营销总监提议是否可以此为案例,作一次案例分析,讲到这里,他显得很兴奋。 一听要拿肯德基事件做案例研讨,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我首先澄清一点,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在找经验,而不是揪某个人的错,大家的回顾应该是坦诚的、且是安全的。于是我开始用聚焦式会谈引导: 1.先请大家从各自角度还原事实的真象:原来大家在沟通中有很多误解,比如培训经理在征求意见的时候,以为不表态就是同意,而其他人以为是玩笑; 2.再请大家分享一下不同时段各自的感受。很多人都提到在肯德基等待时的无聊,培训经理也表达自己当时的焦急。 3.接下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培训经理在征求意见、协调组织过程中,以及团队其他成员的配合方面出现的偏差; 4.最后大家谈谈从这个案例中给各自带来的启发。 大家研讨的很热烈,气氛也很轻松,培训经理原本的防御心态也消除了,大家有说有笑地学习。两周之后,他们的下属还要参加同样内容的项目管理培训,大家甚至提议,希望在那次项目管理培训中也故意安排这样一个“肯德基午餐”和案例研讨。 真没想到,一次不开心的经历,被转化成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有收获,培训不一定要按照培训师既定的内容和进度,根据学员的状况,适时地捕捉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会对学员更加有效。 我的satir导师johnbanmen曾经讲过:“面对冲突与矛盾,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可以成长的方案”。(作者:任伟) 六、萨提亚模式的助人过程 每次和朋友们分享自己学习和应用萨提亚模式的体会,对方都抱有很高的兴趣,但是往往只理解这是个很好的学问,但是却看不清一个全貌。参考sharonloeschen的文章,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撰写此文希望能够让朋友们更好的理解。我并不把萨提亚仅看作一名心理治疗大师,更多的把她看作一名助人成长的大师,但凡是有心做些要去助己或是助人的事情的人,都可以从萨提亚模式中获得启发。 a.萨提亚模式的助人目标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目标是帮助人称为自己的主人,具体的讲,就是帮助对方: 1.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对自己的价值的判断、信念或感受); 2.能够为自己做出选择; 3.能够为自己负责任; 4.做到和谐一致,表里一致。 我以前是一个迫不及待就要给人答案的人,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其实内心也有些不安,似乎需要通过别人的接受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萨提亚的助人目标在提醒着我,“我是在助人吗。”“我有没有照顾和尊重到对方。”我也在提醒自己,我是一个陪伴者、一个促动者,对于别人,自己应该多些耐心、多些好奇、多些观察。 b.萨提亚模式的助人成长(改变)的要素: 1.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我们成长的核心,如何建立高的自我价值,使我们成长的目标; 2.关爱和滋养:人在被关爱的环境下,会更好的促成成长,这里的关爱不是“溺爱”,就像我们在做助人的工作时,发自内心地关爱对方,会帮助对方走出困境; 3.觉察:觉察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以前我会直接给人解决方案,现在我更多的是辅导对方看清楚问题的真相和全貌,得到更多的觉察; 4.接纳: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都同等重要,这也是萨提亚助人的重要环节; 5.改变:改变永远是可能的c.萨提亚助人的过程: 萨提亚并没有把自己的治疗过程清晰地整理出来,她的学生sharonloeschen根据大家的实践,整理出萨提亚治疗的6个阶段,萨提亚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方法,因此这6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完全是线性,可以灵活运用。萨提亚助人的过程分以下六个阶段:81.与人接触(makingcontact):与对方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彼此有一份亲善; 2.肯定事实(validating):肯定多方所做的努力、痛苦、感受、观点和期待等,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肯定,有更多能力面对问题; 3.引发自我觉察(facilitatingawareness):帮助对方看清楚事情的全貌、彼此关系,以及历时演变过程,帮助对方发现功能不良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觉察系统、系统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觉察和探索自我,把焦点从“问题”转向“如何应对问题”上; 4.促进自我接纳(promotingacceptance):有些人不能做到接纳自己或者他人,会怀着一份敌意和反感,却在这个过程中把自我成长的责任转移给他人。有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接纳,就会用积极正向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就会承担起做出改变的责任,也愿意去探求新的可能性; 5.促使改变发生(makingchanges):作为治疗师,在这个环节会非常有创造性地引导对方挑战自己的常规应对方式,做出选择和改变; 6.巩固改变成果(reinforcingchanges):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常常会有反复,治疗师会常常带对方再次体验改变后的美妙感觉,强化和巩固其努力的成果。 d.萨提亚助人过程对我的启发: 自从学习萨提亚之后,我也常常反思我作为培训师的角色,培训师往往以内容传授为导向的,而咨询师更关注客户的改变,没有“改变”,就是失败的咨询。我也开始让自己成为一名关注“改变”的培训师,或者是一名关注“改变”的助人者。 1.与人接触(makingcontact)。是我在任何一次培训或者服务之前要问自己的问题,“我有没有与客户建立某种联结。”也许是一个电话,或是一封电子邮件等等,当对方感到我的那份诚意,也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友善的建议,这对未来的合作会有很多帮助。 2.肯定事实(validating)。有一种培训手段就是把对方打昏,觉得自己搞得一无是处,这在某些场合也许很管用,不过我会越来越小心的使用。相信每个人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怀着那份好奇,看看到底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3.引发自我觉察(facilitatingawareness):这块是我最喜欢做的环节,常用的比喻就是“盲人摸象”,通过各种团队促动技术(facilitation),帮助团队或者个人看清楚整个9问题的全貌,当问题被定义清楚的时候,就基本解决了一半。在此我也越来越有耐心等待他们的觉察,我不相信我比他们还了解自己,我也怀疑自己给的判断是否与他们相适应。 4.促进自我接纳(promotingacceptance):接纳现状之后就不要把问题总推给别人,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我们能够承担哪些责任。 5.促使改变发生(makingchanges)。培训之后最难的是改变,对方从熟悉的状态走入一个不熟悉的状态,会引起恐慌和不适应,我需要告诉大家,这都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好好盘点我们已有的资源和可以争取到的资源,随着信息的引入和创造力的发挥,我会帮助客户会发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时是只关注过程的促动师,有时也会扮演某方面的专家,提供必要的指导,但无论怎样,我都坚信“客户已经掌握了所有解决他们当前问题的资源”。 6.巩固改变成果(reinforcingchanges):这个环节更容易应用到个人身上,因为商业培训往往很难做持久的跟进,这和企业自己的态度也有关系。让我常常感到痛心的是,客户花了银子做培训,却没有花精力巩固培训成果。现在我在服务中也越来越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尝试与客户建立某种约定,一方面表达可以提供长期的支持,另一方面希望看到持续的改进效果。(作者:任伟) 萨提亚学习交流群:122307041文章来源:中国nlp学院() 第四篇: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敦化监狱:盛国东 1951年,萨提亚采用联合治疗,接待了她的第一个家庭。事情起源于她对于一个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年女子的治疗。经过了大约六个月的治疗后,这位病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之后,萨提亚却接到了来自病人母亲的一个电话,她的母亲声称自己将要控告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萨提亚并没有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这位母亲的话,而是听出了她的声音中隐含的请求。于是萨提亚邀请这位女士和她的女儿一起来参加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当治疗开始之后,女儿与萨提亚之间的关系顿时开始瓦解,这位年轻的女性似乎又回到了她治疗过程的起点。 而当萨提亚继续与她们两个治疗的时候,一种崭新的治疗关系渐渐在母亲、女儿及治疗师之间形成。由此,萨提亚想到邀请这个家庭中的父亲也加入进来。但是当他真的成为治疗过程中一部分的时候,刚刚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再一次土崩瓦解。此时此刻,萨提亚意识到她开始接近事情的核心。 她询问在这个家庭中是否还有其他成员存在。余下的这个成员被家人描述为“黄金宝贝”,他是家庭中的儿子,同时也是女儿的兄弟,当他进入治疗室,并展现出他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时,萨提亚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女儿所扮演的毫无地位可言的家庭角色,以及她为了在家庭系统当中生存下去而做出的种种痛苦的挣扎。 这些早期的经验以及接下来许多相似的案例让萨提亚意识到了在家庭体系中存在的动力和力量。治疗开始更明显地选择多个家庭成员的参与,而不仅仅被认定病人的个体进行工作。萨提亚不断的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达到干预整个系统的目的。 每一个成员的不断成长和变化,既可能像一首生命和谐一致的交响乐一样美好,也可能成为一场令人绝望的斗争,在痛苦和自我挣扎中不断被塑造,并最终发展为一个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统。 大多数犯人之所以犯罪,从根上说都来源于功能不良的家庭。而对于每一个犯人而言,家庭又对他们的改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犯人。我曾经用一年的时间研究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很受启发。做为监狱的心理咨询师,我也试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我和我们的民警组成了一个家庭系列,尽量还原犯人的家庭原样。从而触动他的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家庭重塑”的手法,用在场的其他人代替求助者的家庭成员,让求助者摆出自己的家庭结构,并将自己的不满、愤怒、失望、委屈这些压抑的情绪对着“替身”宣泄出来。 服刑人员佟某,因盗窃罪被判刑三年六个月,于2021年12月9日入我监狱服刑改造。2021年2月27日下午14点多,在劳动车间趁同犯都去放茅之机,用小剪刀将右手臂划伤。事后据了解,该犯在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不知去向,由父亲抚养长大。在其上小学二年级放暑假时,跑到兵工厂附近玩耍,不小心被电网击伤,在医院住了四个月才出院。后来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他的父亲没有正式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就得出去打零工,每天是早出晚归,根本就没有闲暇时间来照看他。一个人在家没意思,他就经常出去和一帮孩子玩,时间长了,就经常不回家,东家住西家住的,久了就开始学坏了,经常偷东西,被抓住了警察拿他也没办法,因年龄太小,负不了刑事责任,只能送他回家,父亲的管教根本就不起作用,只能是耳边风,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等他年满十六周岁时,再犯事时,警察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就成了派出所和拘留所的长客了。在2021年的11月份,他因盗窃罪被劳动教养一年,2021年6月份又因盗窃罪被拘役六个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厌倦了在外漂泊的生活,非常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就回到了家,可这时家里却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继母,刚开始两个人还能和平相处,时间长了就出现了矛盾,继母总说他是多余的, 没有他她们夫妻俩会过的非常好,所以就对他非常不好,致使两人经常吵架,他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就是与继母吵架才走的。这次划手臂是因为头一天家里邮来个邮包,邮寄人的名字是他的继母,他看到这个名字就非常的反感,想到她的诸多不好,就非常的闹心,由此也增加了他的顾虑,出监后还能不能回这个家,今后生活还有没有找落,因此他的情绪非常的焦虑烦躁。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的情绪,他就采取了划手臂这种方式进行宣泄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佟胜杰的经历就说明许多主要事情的根源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就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他的内在感受。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我对他采用了雕塑技术。我在民警中选择了几个人分别代表他的家人。他的父亲和他的继母。(这也是受了海灵格的启发,并且受限于监狱这一特殊场合,家里人是没有办法在现场的。)我要求他和民警雕塑出一些姿势,通过身体语言来获得他们正在沟通的信息。这些身体姿势将那些通常超出来访者意识范围的隐蔽信息重新带入了他们的的意识觉察之中。在运用雕塑技术中,我发现他特别需要他自己的个人空间,不论这种空间是大还是小:他非常强烈的希望得到一些可以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他的人生轨迹使他的自尊水平非常低,这样的低自尊使他不能很好的活下去,并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任何一个罪犯,他都是低自尊的。在关系中常常被描述为等级式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常常处于屈从或低下的位置,往往表现的十分脆弱。而民警往往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表现的优越和强大(大多是无意识的)。这时的犯人的主观感受大多是空虚、愤怒、恐惧和无助。与之的一体的身体语言则包括讨好、指责、超理智、以及打岔等姿态。这些姿态无疑是在昭示我们那些掩藏在表面之下的心理创伤。 在随后的咨询中,我逐步帮他找到他的价值感、希望、对自我的接纳,赋予自己的力量,以及担负责任的抉择的能力。我建议他每天早晨站在镜子前,并且对自己说三遍: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个艰难的过程,特别对一个罪犯来说。)我保持了和他短时间内多次接触。帮助他寻找他的资源,并培养在高自尊水平上做出选择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向他展示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评判,我鼓励他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告诉他即便那些令人厌恶的事件也具有特殊的价值:它们同样是我们内部资源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所有的感受,才能够对如何处理它们做出由衷的感觉。并利用这些内在的部分来帮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完整的自我总比人们所看到的自己更多。就像我们虽然看不到自身手指中的骨骼,但是当我们移动手指时,却同时有着对于这些骨骼的认识和知觉。 服刑人员朴某,1981年7月9日出生,1999年8月曾因盗窃罪被判刑4年,这次又因为盗窃被判刑3年。该犯入监后目光呆滞,经常低头想事,高度近视,表现忧郁,性格内向,好静,孤僻,缄默冷淡,落落寡和,不与他人沟通,经常暗自流泪。据了解,朴犯自幼被养父母抱养,至今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虽然是被抱养的,但养父母对他很好,他的童年过的还是非常愉快的。但好景不长,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养父母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在他初三快毕业的时候,养父母终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学习成绩不错的他因为缺少了养父这个经济支柱,不得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只能上了一所职业中专,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在学校,仅靠养母打工挣钱已很难维持他的日常开销,看到别的同学穿漂亮衣服,上街购物下饭馆,他的心理开始不平横起来。他就开始偷别人的东西和钱物,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锒铛入狱。等他出狱后,养母已远嫁到韩国去了,不再管他。为了生存,他就到酒吧去给人弹钢琴,有时候也到教会去帮忙,看到教会的东西没人看管,他就又把手伸向了教会,最终再次入狱。入监后,看到别的同犯亲人来接见,回来后兴高采烈的神情,他就越发感到 自己孤独可怜,自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所以经常自己暗地里哭泣,甚至有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接待朴某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他的自尊。好的治疗必须检验这种代际传承下来的不良模式,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它们,并予以转化。因此,我将大部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更新他的体验,并将他们从童年习得的、受限制的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当中解放出来。通过层层解析他的行为、感受、观点、内心的期待、真实的渴望,从而了解真正的自我,达到让他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提升自我的满足感。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要想重建高自尊,必须让他经历整个改变和转化的过程。过程是唯一改变的道路。无论年龄和所处的环境如何,改变-特别是内部的改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发生的。对于那些陷入困境并感到自己毫无希望的人来说,这一理念格外重要。 我同样运用了雕塑技术,并成功的让他理解。他只能接受现实,接受父母给予他的不完整的爱。对于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情,他只能顺从。否则你只能一直背负着这个愤怒,让它继续耗费你的能量,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自己之所以对父母有着那么多的怨恨和失望,都是因为他对他们有太多的期待。但这种期待是你的,但当期待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你是否还要一直捧着它。并处理了他愤怒和受伤害的情绪,让他接受了自己此时的情绪,为自身和情绪负担起完全的责任。他渐渐的平静下来,接受了每天的生活,并逐渐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最后被依法减刑7个月提前释放。 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从根本上帮助犯人接触到他们隐藏在认知水平之下的深层渴望。知道认知层面上的改变还不足以转变他们更深层的应对模式。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广泛地采纳了经验性的模式,实践证明,直接的体验远比某种技术更具有效力。 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其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而非是消除症状,是将犯人表现出来的病态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转变和萎缩原则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基础。即如果导致症状发展的过程改变了,那么症状就会瓦解。这个过程是附加的,因此咨询师不必特意去消除任何事物。如同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当打开电灯,黑暗就消失了。我们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光亮,并没有消除任何东西。这同我们在教育情景中运用消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关注于犯人出现的问题常常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鼓励犯人的值得肯定之处,相信犯人的自我成长能力,从而使犯人产生认同感,逐渐把能量转移到积极的地方,而问题自然会得到“萎缩”。 总之,萨提亚的理论无论是在咨询还是工作坊中,都能帮助人们逐渐摆脱自己功能不良的现状-包括未曾表达的愤怒、敌意和恐惧,形成更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建立更亲密的联结,并带着更多的尊重和接纳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一点对于监狱服刑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第五篇: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一、萨提亚学习心得。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你有没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无法按时吃饭让你大为头痛。 你有没有小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你有没有小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叛逆”。 如何重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 面对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父母往往由厌烦到生气,然后是痛苦。 这些都是在萨提亚亲子-行为矫正版上家长们提出的最为常见的问题。2021年8月10-12号,在萨提亚亲子的课堂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老师面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偏差行为,从理论与实操方面讲解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沟通方法,教父母更理解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用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来调整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养育一个心理素质优秀,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一个小的时候让父母很放心的孩子,因为长期的父母不在一起,得不到父亲日常的关注,难免有一种被忽视的感受。当父母缺乏沟通磕磕绊绊的时候,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就迸发出来,在学校成绩下滑、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教育他的时候,他极其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你和爸爸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我们因此也看到,孩子年龄虽小,但内心已经承担了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父母的影响 对孩子有多大。孩子有没有快乐,除了天性的那一部分,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心情。林老师说,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来自心灵。 温和而坚持的力量 面对已经行为偏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员们说。对孩子讲道理看起来没什么用。想必很多做父母的也体验过这种情况。如何去除掉偏差行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林老师 1说。父母”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是很有效的。父母在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和的与孩子订立界线,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学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然而然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孩子行为矫正版是中国nlp学院首次独家引进的亲子课程,其内容是林文采博士近30年临床辅导经验与自己育儿心得(她有四个优秀的孩子)的结晶,课中的”界限六律”“孩子偏差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孩子性教育”“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等新理念、新技能给全体家长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家长们非常兴奋,三天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仍意犹未尽。 在课堂上,林老师还给学员们讲解、示范了儿童绘画治疗与游戏治疗,非常有趣。让父母们学到专业又简单可操作的心理学方法,与孩子在轻松的绘画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更多深层次的沟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林博士最后强调:中国老话说,治病不如防病。行为矫正是亡羊补牢的做法,亲子教育最好的途径是父母本身的成长,所以作为本课程的姊妹篇:萨提亚亲子关系之父母成长版对家长们来说,意义更为深远,希望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没做父母前,就好好地补上这一课。 三天的课程转眼间就结束了,父母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好奇回到家里,学会换一种方法与孩子相处,相信在培养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这条路上,我们大家一路同行。 对下期课程感兴趣的新老学员,可以点击这里 (作者:金志芳萨提亚孩子行为矫正版第一期学员) 二、孩子的“问题行为” 曾有一位妈妈说“如果没有孩子拒绝与她沟通,没有那么的痛,她还没有意识到、也没有那么多的动力来面对自己。”她孩子的“问题行为”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部分,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家庭亲密关系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 我见这位妈妈是在一次萨提亚学员聚会上,看她满脸的喜悦,而不是往日的紧张焦虑,我也心怀喜悦,轻轻的回应说“这是孩子给你的礼物”,“这真是孩子给我的礼物,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很感谢他。” 萨提亚女士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某一个家庭成员行为上出了问题,需要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常常出问题的那个人,只是一个被识别出的病人(identifiedpatient),因为他最敏感,系统的问题就会反应在他身上。例如: 孩子很胆小,缺乏自信,也许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表达方式; 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可能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关,一个常常有矛盾冲突的家庭,给孩子就是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 有人说自己的孩子像个小魔王,他天生并不会成为“魔王”,往往也是家庭系统互动中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人的成长有很多影响因素,没有什么完全的逻辑关系,但是透过“系统”的思考,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互动。即使父母关系不好,不当着孩子有剧烈的冲突,但是孩子也会感觉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气场)。 我邀请你做一个想象,想象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任由你摆姿势,那么你就作为雕塑家,把你认为的家庭典型的互动呈现出来: 请你先安排他们的位置,谁离谁更近一些。他们各自面对着谁。有的会看着对方,而有的人,则面朝外面,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接下来安排他们的高低位置,谁在这个家庭中最有权威。他(她)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高兴,或生气,或抱怨,或难过),谁会更多的压抑自己的情绪,总是在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你可以给他们不同的位置,以体现他们在家中的地位,或许有的需要高高在上,必要的话要让她(他)站在凳子上,而有的则会跪蹲在地上。 现在,你可以看着你的雕塑作品,作为一个旁观者,感觉这个家庭,感觉每个家庭成员,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对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看法和期待。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爱。而对方能否感受到。每个人从这个家庭中有怎样的学习。 有了系统思考的概念,我们就会放缓给别人“对或错”的评判、给人贴标签,而是对别人的行为有更多的接纳和好奇,“他(她)的行为背后,是否有一些人际系统的动力。那些会是什么。”(例如孩子说谎,可能是要回避来自家长的惩罚,而惩罚对他来说是一段擦去不掉的记忆。) 3也衷心希望天下的父母亲,把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他们送给自己的礼物”,借此自我觉察,既能够帮助到自己成长,也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成长。 (作者:任伟) 三、连接我们内在的资源 在领导力中增加人性的力量 angie老师的“萨提亚转化式领导力工作坊”结束了,学员有来自企业的高管、人力资源总监、培训经理,也有领导力发展的培训专家、私营公司的老板,大家体会到如何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在自己的领导力中增加对自我觉察、对他人(员工)的觉察。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收获,那就是:在做事情的同时,同时关注到自己和他人作为“人”的人性部分。作为领导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与团队、业务伙伴建立更富有人性的连接。 正如一位总经理在学习之后回馈说。”我这一周有很多发现,自我肯定的感觉真好,感觉不太累心了,我也发现当我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