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绪 论,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从价值角度:在城市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地位:,从专业角度:是现代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还是在详细规划阶段。,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城市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一 地位与内容, 内容:,从城市生存环境的整体关系出发,以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因时、因地制宜地对各类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形成有机的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园林绿地的性质、特征、结构、内容、指标、规划理论、程序、方法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LA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科学、植物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关系密切。,性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成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 城市绿地与人居环境, 生态发展与人居环境, 人类聚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简称人居环境,他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成果,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地,又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的过渡空间。, 人居环境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人与人(人口增长、人口流动、人际交往) 社会关系,人与物(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商品流通) 经济关系,人与场所(工作、居住、交通、游憩) 空间关系,人与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绿化建设) 生态关系, 人类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一是涉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不协调问题(资源消耗、破坏生态);另一类是人类社会自身矛盾的不协调问题(和平与发展)。, 1992年5月在巴西里约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21世纪议程,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包括五个主要的目标领域”:,自然资源保护,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防止自然环境受污染及其再生能力退化,公众参与,社会公平, 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 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可将地球生物圈空间大致划分为自然生境(Natural Habitat)和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两大系统,它们之间具有模糊边界和相互包容的互补共轭关系。, 人居环境的空间构成,按其对于人类生存活动的功用和受人类行为参与影响程度的高低,又可再划分为生态绿地系统(Eco-green Space System)和人工建筑系统(Man-made Building System)。, 生态绿地系统,是有较多人工活动参与培育和经营的、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产出的各类绿地(含部分水域)的集合。,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保护城市环境,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和粉尘;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净化水体;净化土壤), 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通风防风), 降低城市噪声, 安全防护(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防空备战;蓄水保土), 服务于公众, 日常游憩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儿童活动;安静休息), 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为旅游服务, 休疗养的基地, 美化城市, 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 美化市容, 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三 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 工业革命前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 近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 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拓展大地园林化, 工业革命前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追求着身居城市也能享受“山 林之乐”的生活理想。,通过营造园林来协调建筑与自然间的矛盾。,园林,成为人类身心“回归自然”本性的一种寄托及精神与自然对话、交流的一种渠道。,运用造园手段来寄托城市生活的绿色理想,是东、西方园林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 造园:大小不一、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大到帝王宫苑,小至百姓庭院。东、西方均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园林形式。(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该阶段因城市规模较小,造园手段能基本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 近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 近代工业化,使城市规模和数量剧增,伴生出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降低了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为解决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百年来,先哲们提出了各种规划思想、学说和建设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试图在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他们的“绿色理想”。(八个理论),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Movement),带形城市(Linear City),田园城市(Garden City),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雷德伯恩体系与绿带城,广亩城市(Broad acre City),绿色城市(Green City),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Movement), 17世纪,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新兴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和皇室的财产,把大小宫苑和新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公园”,如伦敦海德公园、意大利废墟园、雕塑园等。, 19世纪中叶,美国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由此开展了一场关于建造城市公园的大讨论。, 马尔什(G.P.March)通过研究看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正确地合作。他的理论在美国得到重视,许多城市开展了保护自然、建设公园系统的运动。, 1851年,在美国近代第一个造园家唐宁(A.J.Downing)的积极倡导下,纽约市开始规划第一个公园,即后来的纽约中央公园。, 1858年,通过了由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F.L.Olmsted)主持的公园设计方案(位于市中心约3.4km2)。建成后,受到高度赞扬,认为中央公园改善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税金,继而纷纷效仿,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 Olmsted 又先后设计了旧金山、布法罗、底特律、芝加哥、波士顿、蒙特利尔等城市公园,1870年写成公园与城市扩建一书,提出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要为后人考虑,应不断更新和为全体居民服务,这些思想在欧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是:由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城市公园的产生和发展为当时由于工业化大生产所导致的人口拥挤、卫生环境严重恶化、城市各种污染不断加剧等城市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城市公园运动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清新安全的一片绿洲,然而,由于这些公园多由密集的建筑群所包围,形成了一个个“孤岛”,因此也就显得十分的脆弱。,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nezer Howard)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设想: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每个城市人口限制在3.2万。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用地包围,农田面积应比城市大5倍,城市直径不超过2km,这样,外围绿地可步行通达。, 除外围绿带,市区也布满绿地:中心有多达60公顷的中心公园,有宽阔的林荫道、住宅花园等(人均公共绿地35平,每栋房有20平绿地)。, 在霍华德的倡导下,1904年离伦敦35英里的莱齐华斯(Letchworth)建设了第一个田园城市(1514公顷);1919年,建了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Welwyn)。,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与实践,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给20世纪全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写下了影响深远的崭新一页。,他所设想的田园城市里,规划用宽阔的农业地带环抱城市,城市的大小直径不超过2,便于人们步行到达外围绿带。,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该理论1882年由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Arturo Soria Y Mata)提出。他主张城市沿一条40米宽的交通干道发展,干道上设有轨电车线、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地方道路,城市建筑用地总宽约500米,每隔300米设一条20米宽的横向道路,联系两侧用地。与主干道平行的次干道宽10米,用地两侧各100米,布局不规则的公园和林地。, 这种用绿地夹着城市建筑用地并随之不断延伸的规划方法,体现了索里亚的一个主要思想,即:使城市居民“回到自然中去”,让大规模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1884-1904年间,马德里规划建设了第一段带状城市,约5km,1912年有居民2000人。至今,它的绿化比周围地区强得多,因此,有学者坚持认为马塔的“带状城市”应称为第一代花园城市(或田园城市)。, 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卫星城市理论是田园城市理论的发展。1922年,霍华德的追随者雷蒙.恩温出版了卫星城镇的建设一书。, 1927年,雷蒙在作大伦敦规划时,建议用一圈绿带把现有的城区圈住,不让其再往外发展,而把多余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散到一连串的“卫星城镇”中去,卫星城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为缓解因城市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提出这一城市发展与布局结构学说。他在1942年写成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作了系统阐述。, 沙里宁认为: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 城市作为有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地凝聚成一大块,应将人口和岗位分散到中心以外地域,腾出大面积用地来开辟绿地。对日常生活区域可集中布置,偶然活动场所则作分散布置。, “有机疏散”理论追求的是现代城市社区两个最基本的目标”交往的效率与生活的安宁“(efficiency of traffic and quietness of living)。, 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作了大赫尔辛基规划。这一理论对二战后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旧城改造、城市扩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绿色城市(Green City), 绿色城市这个提法,最早由现代建筑运动大师勒.柯布西埃在1930年布鲁塞尔展出的“光明城”规划里作出的。, 他设计的绿色城市以高层建筑为主,底层透空,屋顶设花园,地下通地铁,5米高处布置交通干道,居住建筑充分考虑“阳光热轴线”,形成宽敞、开阔的空间。, 他对自然美很有情感,竭力反对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割裂;他激烈批评赖特的“水平的花园城”,主张“垂直的花园城”,每公顷的居住密度高达3000人,并希望房屋之间能看到树木、天空和太阳。, 柯布西埃的“垂直的花园城市”思想,被后人认为是另一种“城市集中主义”。, 早期的绿色城市理论, 绿色城市运动的新发展,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绿色革命”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 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绿色城市”运动,把保护城市绿地的活动扩大到保全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范围,并将生态学、社会学原理与城市规划和绿地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富有新意的理论。其中以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所著的生态学与人类聚居学影响深远。, 国际上不仅出现“绿色和平组织”之类的社会团体,许多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计划”。如:,日本,1991年推行“绿色行星计划”,1992年推出“新地球21世纪计划”,英国,1991年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开始执行“大地环境研究计划”,德国,正通过“欧共体环境计划”和“气候研究计划”等多项计划,加拿大,1991年政府开始实施耗资30亿加元的5年“绿色计划”,中国,1994年5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3月,环保局推出了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 1990年,大卫.高尔敦(David Gordon)编辑出版了绿色城市一书,书中收录了20多位专家对“绿色城市”的研究成果。其中,印度学者Rashmi Mayur 的“绿色城市”思想很有代表性,要点是:, 绿色城市是生物材料与文化资源以最和谐的关系相联系的凝聚体,生机勃勃、自养自立、生态平衡(能量输入、输出能达平衡)。, 绿色城市保护自然资源。, 绿色城市拥有广阔的自然空间及与人类同居共存的其他物种。, 绿色城市强调维护人类健康,鼓励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工作、娱乐、休憩。, 绿色城市中的各组成要素(人、自然、物质产品、技术)要按美学关系规划安排。, 绿色城市要提供全面的文化发展,是充满欢乐和进步的地方。, 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绿色城市”的规划思想,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90年代初提出的“山水城市”。, 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拓展大地园林化, 依据广义建筑学的系统思想和“融贯综合研究方法”,对照国际上Landscape Architecture 学科的发展情况,总体上按研究对象空间尺度的不同,可将我国园林学科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性规划,美国称“大地景观规划”(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城市森林(Urban Forestry)、自然化公园(Naturalizing Parks)、其他开敞空间(Open Spaces)等), 早在50年代中国提出的“大地园林化”与“大地景观规划”的概念相似,这是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和区域规划思想。, 吴良镛先生指出:园林在当代已不仅仅是传统上的公园等概念,它应走向宏观尺度,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人类学领域拓展。,二、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状况、问题及前景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起步是在解放以后,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时快时慢,总是保持一个不太高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绿化工作才真的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绿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单从城市绿地指标来看,从1986年到1999年,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6. 86提高到27. 44,绿地率由15提高到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 45提高到6.52。 一些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新兴城市,如深圳、珠海、上海的浦东新区等,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上很下功夫,使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更加合理,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中国新兴城市的代表。其中,珠海还被联合国评为最适于居住的城市。,第一章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内容: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 2.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空间功能 3.掌握园林绿地在精神上的功能与经济效益,一 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1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局地气候)效应, 城市绿地的减光效应 绿化树木由于树冠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使其到达树冠下面的光照大大减弱。 单片叶子对可见光的吸收约75%,放射约15%,透射约10%。 可见绿化树木对光的吸收作用是巨大的。,减少程度因绿地类型、树种类型、配置方式、生长发育期不同而异,还因季节和天气状况而异。,城市中,因树种类型(针叶、阔叶)、形状(椭圆、塔形、平顶)、配置方式(立体、团状、线状)、叶片大小、质地情况(革质、肉质)、枝叶密度等不同,其减光的能力有差别。一般,成片的树林的减光效果最佳(群体效应)。, 降温增湿 因为植物特别是树木遮荫,降低风速和蒸腾作用的结果。,夏季,枝叶繁茂的树叶能遮挡5090%的太阳辐射 一般,夏季,绿地能降低局地气温13(35),最高可达7.6(12)。刘光立测定:成都,垂直绿化,木香降温0.550.86,如在藤本植物花架下测为57。,植物在蒸腾过程中要耗去大量的热量,而这部分热量来自周围空气,因此绿化植被能明显地降低温度,同时大量的水蒸汽进入空气,使空气不断地进行着水气的扩散和交换,提高了空气的湿度。, 调节气流,在静风条件下,绿地促进城市空气的气流交换,改善市区卫生条件,同时对城市通风有通风降温的效果。 在冬季及暴风袭击情况下,绿地的林带可以降低风速,保护城市免受寒风和风沙之害。,(1)城市绿色植被的碳氧平衡效应,绿化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机理: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H2O,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O2,其化学反应式为: 光能 CO2H2O CH2OO2 叶绿素,绿化植物吸收CO2效应: 不同类型的森林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每生产1t干物质可固定1.61.85 t CO2,同时释放1.2t O2。,2 净化空气促进健康,以1m2的叶面积1小时所消耗的CO2量(g)来计算: 树波萝:2.31g;大叶桉:1.68g;泡桐:1.88g;银杏:1.32g;向日葵:3.74.3g; 苦楝:1.28g,栎树:0.71.2g,,成都垂直绿化 木香:一天CO2积累量为5.78g/m2,放O2为4.2 g/m2; 紫藤:一天CO2积累量为3.30g/m2,放O2为2.4 g/m2; 爬山虎:一天CO2积累量为3.14g/m2,放O2为2.28 g/m2;,每公顷阔叶乔木林在生长季节每天消耗1tCO2,放出0.7tO2;每公顷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天可吸收0.36t CO2。,北京市:绿化覆盖率高的地方,CO2浓度较小,反之则相反。 研究说明:当绿化覆盖率小于10%时,CO2浓度日均含量达480ppm,且变化幅度大;当绿化覆盖率大于30%时,CO2浓度呈直线下降;当绿化覆盖率达到40%时,CO2浓度则保持正常320ppm。,(2)城市绿地的净化环境效应,绿化植物滞尘作用 城市绿化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粉尘有明显的滞留、吸附、过滤等作用,因此城市绿地(主要指植物)对减轻城市大气中的粉尘等污染效果非常显著。, 绿化植物杀菌作用 空气中有害菌的含量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植被可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一方面是因为绿化地区的空气中尘埃减少,从而减少了细菌附着的载体,另一方面是因为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现已发现许多植物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能力的挥发性物质,称为杀菌素。,例如,洋葱 、悬铃木、柠檬桉,园柏等, 绿化植物吸收有害物质作用 一方面,是植物表面固着的粉尘等固体污染物。 另一方面,有害物质作用被植物表面吸收到体内后进而转化或排出体外,如吸收SO2 : 各植物吸收SO2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植物叶片硫积累量增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植物净化SO2能力的大小。,植物对SO2的吸收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当SO2浓度超过一定量时,植物会受到伤害,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说明植物对SO2的吸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吸收氯气(CL2) 植物因种类不同,对CL2的吸收能力差异很大。,据江苏植物研究所认为,落叶树比常绿树吸收CL2能力更强。,空气中CL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高时植物吸收也较大。但浓度过高时就会影响植物生长,反而会降低CL2的吸收能力。,植物含氯量与叶龄关系较大。老叶积累氯量最大,其次是成熟叶,最小为嫩叶。 常绿树种一年四季都可吸氯,但总的来说,春、夏季植物生长旺盛,吸收量比秋、冬季高。,.吸收其它污染物质 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除了与污染物的浓度有关外,还与植物的种类、年龄、生长季节等有一定关系。一般树木茎叶的含铅量只有数个ppm,而在公路两边接触过废气铅的植物的含铅量达数十至1000ppm以上。,板栗、核桃等吸铅、镉能力较强。,(3)园林绿地的保健效应, 负离子的健康作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产生空气负离子氧。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森林,园林绿地和公园都有较多的负离子含量. 园艺疗法 生理学家认为,情绪对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明显影响,进而能导致心血管、消化、免疫等系统一系列变化。长期接触花草树木、绿色原野、自然风光,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园艺活动能帮助人们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心态和烦恼情绪,在大自然中思想得到放松,据研究,经常处在花木丛生的环境,可使人的皮肤温度降低1C - 2C,脉搏每分钟平均减少4-8次,呼吸慢且均匀,血流减缓,心脏负担减轻。,机理研究简述:绿色植物,绿色可安抚人的心灵。它可以使肌肉放松,使神经的跳动趋于镇静。 绿色的花叶被人眼摄人后,能很快经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使其脉搏、呼吸的次数明显减少,血流的速度也会缓慢,紧张的神经会变得松弛,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 性则有所增强,绿色地带空气中的阴离子也对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和心脏病的人有康复作用。,机理研究简述: 芳香植物,不同花香可对不同疾病发挥疗效,科学家们已发现了300多种花香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如丁香花,其香气可镇痛镇静。桂花有解郁,避秽之香有助于资料狂躁行精神病,薰衣草对治疗心率过速有效。茉莉花和米兰花可以驱蚊等。象按树、松树、柠檬树、神香草、百里香的香味能预防小孩感冒;迷迭香的芳香能治哮喘等;香柠檬、姜、冷杉、云杉和雪松的香味能减轻小孩呼吸系统感染;柠檬、茵香、按树、云衫、冷杉、刺柏和石竹的香味对孩子预防水痘和麻疹衣一益。, 降低风速(防风固土沙),城市植被尤其是乔木及立体结构的植被配置,是风害向前运动的一个障碍物。从力学的观点来讲,当气流通过林带植被时,如同通过空气动力栅一样,由于树干、枝叶等摩擦作用将较大的涡旋分割成无数大小不等、方向相反对小漩涡。这些小漩涡又相互碰膧和摩擦,进一步消耗了气流的大量动能。因此,城市植被对城市风有较好的阻挡作用,能有效降低风速。,3 防治灾害公害效应, 城市绿化的降低噪音,机理简述: 城市植被可以减弱噪声,主要是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作用。主要表现在:,A树木枝密叶稠,它柔枝嫩叶具有轻、柔、软的特点,一排排的树木枝叶相连,构成了巨大的绿色“壁毯”吸收,反射出去的声波大为减弱。,B树木的枝叶纵横交错、方向不一,声波遇到这种不规则的表面后,就会产生乱反射,使声波化整为零,越来越小。,C树木枝叶柔软,在风的吹动下经常摇摆,摆动的枝叶对声波有扰乱和消散的作用。,D结构复杂的绿化群体。当声波进入这个群体时,经过吸收反射,再吸收,再反射的过程,这样多次故过程,声波的能量就逐渐减弱了。,绿地实体减弱噪声研究: 郁闭度0.60.7,高910米,宽30米的林带可减噪声7分贝;高大稠密的宽林带个降低噪音58分贝,乔、灌、草结合的绿地平均可降低噪声5分贝,高达812分贝。,在公园成片的树林中,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一般林木减音的作用是与林木高度和树木群体面积成正比,同时与绿化群体的结构(配置)有一定关系,而与植物种类关系不大。, 净化水体,涵蓄水源,- 绿化植物自生的生理特性 许多水生和活生绿化植物有一定能力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如芦苇,凤眼莲 - 绿地对水源的涵蓄 由于植物具有强大的根系,它能固着土壤。而且,植物地上部分的枯枝落叶层又能防止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和风害吹起地面的尘土。,4 保护生物环境,- 绿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植物的多样性是城市多样性的基础,对保护城市环境多样性有着保护作用:如表面蒸发蒸腾强烈生境: 公园绿地, 绿化良好而宽阔的街道, 河流湖泊周边, 夏季气温较低、湿度较高, 冬季较周围区偏冷, 适合多种生物生存. 绿地对土壤环境的保护 城市环境污染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酸化: 酸雨影响的结果 垃圾污染: 城郊多有发生 污水灌溉: 造成土壤潮湿或过潮湿、通气性变差,营养元素虽丰富但也富集了有害物质。特别是由于镉和铅的富集,已不再适宜于蔬菜、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生长。此外通过放牧常常还对动物造成毒害.,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二 城市园林绿地的空间功能,园林绿地有着避震防火,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等作用,可以为为城市提供安全防护, 为城市居民提供庇荫、休息、娱乐、旅游、文化、等日常游憩活动场所,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生活动需求; 提供科研和教学场所,可以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提供社会就业劳动场所;,公园绿地从空间上讲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成都市公园的服务半径分析,三 园林绿地在精神上的功能与经济效益,(1)美化城市 - 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 - 美化市容 - 衬托建筑,增加建筑艺术效果 (2)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 (3)城市园林绿地有着直接用货币获得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收入,经济植物等和通过环境的资源潜力发应出来的间接收入如公益效应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