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明清小说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51366294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明清小说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明清小说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明清小说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讲授:刘红娟2(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唐代时期)李朝威的柳毅传 元稹的莺营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宋代时期)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明代时期)(明、清时期)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封神演义等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一一.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1 1、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对古代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对古代小说发展的影响小说发展的影响 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1 1)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2 2)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理,但有关修身齐家;理,但有关修身齐家;(3 3)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小说内容小,形式也小,是为治国理政的政治小说内容小,形式也小,是为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们所瞧不起的。家们所瞧不起的。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这种观念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小说(尤其是文言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言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表现在:(表现在:(1 1)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小说被看作不是正经的著作,不登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不登大雅之堂,一向被人轻视;(2 2)小说)小说被认为是介于被认为是介于“子子”、“史史”之间的,因此之间的,因此作品范围极其庞杂。作品范围极其庞杂。2、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其他文学体裁对古典小说的影响:(1)神话对小说的影响:一是小说创作的要)神话对小说的影响:一是小说创作的要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二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二是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是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大影响。(2)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3)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3 3、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与小说的异同:(1 1)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但寓言故事与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理,而小说则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思想倾向。(2 2)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二二.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 1 1、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古典小说的雏形古典小说的雏形(1 1)概念)概念 志怪小说:志怪小说: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记神鬼怪异之事的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大量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大量出现。志怪小说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写。代表作是干宝的什么细节描写。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志人小说:志人小说:记录社会人事、主要是记录贵族官僚士大记录社会人事、主要是记录贵族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这类小说常通过一个生夫知识分子言行轶事的小说。这类小说常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活片断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思想风貌。代表是刘义庆的风貌。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2)特点)特点 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写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写人物,尤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3)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方面简练、集中,有古代的文言小说,在艺术方面简练、集中,有故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故事,重视写人物等传统,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期的“志人志人”、“志怪志怪”小说开始的。志人小说开始的。志人小说小说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等书的创作,不是为了喻道等书的创作,不是为了喻道论政,而是为了论政,而是为了“赏心而作赏心而作”,“远实用而近远实用而近娱乐娱乐”,这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写作很重视娱,这就决定了这些作品的写作很重视娱乐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对唐以后文自觉地创乐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对唐以后文自觉地创作小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小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唐传奇、唐传奇(1)概念)概念 唐传奇唐传奇: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文言小说。一般文辞华丽,很有文采。同很有文采。同“志怪志怪”、“志人志人”小说相比,小说相比,题材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丰题材扩大,篇幅大大加长,能比较完整地、丰富地反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从中展示富地反映生活,写出生活流动发展,从中展示出人物的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艺术出人物的命运;情节完整、生动、曲折,艺术描写趋于深入、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描写趋于深入、细腻。注意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更加丰富了复杂的社会内容。格,更加丰富了复杂的社会内容。(2)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真正走向成熟:第一,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熟:第一,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第二,由神怪走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第二,由神怪走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第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第三,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三,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提高。(3)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其一,)唐传奇的题材内容:其一,爱情婚姻,爱情婚姻,如如李娃传李娃传、莺莺传莺莺传、离魂记离魂记等;等;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如其二,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如虬髯客传虬髯客传、红线传红线传等;其三,梦幻,如等;其三,梦幻,如枕中记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南柯太守传。三三.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 1.1.说话和话本说话和话本 说话说话就是讲故事。就是讲故事。话本话本是经过后人加工、供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是经过后人加工、供们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说。拟话本拟话本: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是文人摹拟话本体制而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篇小说。有的学者认为,对一些世代累积形的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话本小说,如果改动比较大的,也不妨视为“拟话本拟话本”。2.2.话本小说的特点:话本小说的特点:(1)(1)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不同,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2 2)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3 3)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 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特色;(4 4)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动曲折;(5 5)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6 6)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 入入话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3.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1)爱情婚姻,如爱情婚姻,如碾玉观音碾玉观音、快嘴李快嘴李翠莲翠莲等;等;(2)公案故事,如)公案故事,如错斩崔宁错斩崔宁等;等;(3)英雄好汉故事,如)英雄好汉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等。四四.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 1、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明清小说繁荣三个标志:(1)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完备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2)作家辈出,名作如林;)作家辈出,名作如林;(3)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手法上,都已经成熟。手法上,都已经成熟。2.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1)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2)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社会主题;社会主题;(3)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张描写,发展为写实;张描写,发展为写实;(4)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5)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红楼梦和和聊斋志异聊斋志异。3.明清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明清小说的类型及代表作(1)历史演义小说,如)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2)英雄传奇小说,如)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水浒传;(3)神魔小说,如)神魔小说,如西游记西游记;(4)人情小说,如)人情小说,如金瓶梅金瓶梅、红楼梦红楼梦;(5)讽刺小说,如)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儒林外史;(6)公案侠义小说,如)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三侠五义。五五.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1、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1)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感情和愿望要求;(2)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强的艺术感染力;(3)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发愤著书”的传的传统。统。2.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4)受民间传说和)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说话”艺术的影响,形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成了讲故事的传统;(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词韵语;(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 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指根据史实,敷演:指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其特点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小说。其特点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构。第一节第一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一、成书过程一、成书过程1 1、西晋、西晋陈寿陈寿三国志三国志、南北朝南北朝裴松之裴松之三国志三国志“注注”。2 2、李商隐、李商隐骄儿骄儿诗: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说明三国故事晚三国故事晚唐已众口喧腾。唐已众口喧腾。3 3、宋元讲史话本、宋元讲史话本宋:说话中的宋:说话中的“说三分说三分”。说三国的艺人霍四究。说三国的艺人霍四究。元:元: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三分事略;金元、元明之际的三国戏,杂剧剧目金元、元明之际的三国戏,杂剧剧目6060多种,现存多种,现存2121种剧本。种剧本。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是说话艺人讲三国史的讲史话本。它有鲜明的民间传说:是说话艺人讲三国史的讲史话本。它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其中的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相当重。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色彩,其中的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相当重。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它已初步具备了它已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里程碑式的大总结,是的故事轮廓,里程碑式的大总结,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创作的重要基础。4 4、作者、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明高儒百川书志百川书志),),写成小说。写成小说。二、作者:二、作者:嘉靖本题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平不详,籍贯主要有钱塘说、东原(山东东平)生平不详,籍贯主要有钱塘说、东原(山东东平)说、太原说。说、太原说。明王圻明王圻稗史汇编稗史汇编:有志图王者;:有志图王者;清顾苓清顾苓跋水浒图跋水浒图:客霸府张士诚;:客霸府张士诚;胡应麟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少室山房笔丛说他是施耐庵说他是施耐庵“门人门人”;创作:创作:录鬼簿续编录鬼簿续编著录了三部杂剧作品,今仅著录了三部杂剧作品,今仅存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除。小说除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外,外,还有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遂平妖传等。等。三、版本:三、版本:1 1、嘉靖本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2424卷,卷,240240则,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2 2、李评本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简称“李评本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此本不分卷,将240240则合并为则合并为120120回,回,回目由单句变双句。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回目由单句变双句。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称故后人称“伪李评本伪李评本”。3 3、毛本毛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第二节第二节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内容和思想 一、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纵向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年(184184)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280)共)共9797年年的历史。的历史。全书全书120120回,分三大部分: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 133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第二部分(343485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第三部分(8686120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横向看横向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借鉴价值。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历史人物形象。象。二、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的思想主旨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题纷争:主题纷争:1 1、“正统正统”说说 2 2、“忠义忠义”说说 3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说 4 4、“反映三国兴亡反映三国兴亡”说说 5 5、“歌颂理想英雄歌颂理想英雄”说说 6 6、“赞美智慧赞美智慧”说说 7 7、“天下归一天下归一”说说 8 8、“讴歌封建贤才讴歌封建贤才”说说9 9、“悲剧悲剧”说说 10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说11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说 1212、“宣扬用兵之道宣扬用兵之道”说说1313、“人才学教科书人才学教科书”说说14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说 1515、“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历史经验”说说1616、“无固定主题无固定主题”说等说等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主题概括主题概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以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出“拥刘反曹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悲怆与迷惘。惘。道德悲剧意识道德悲剧意识 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的不可避免。刘备悲剧刘备悲剧:“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关羽悲剧:关羽悲剧:“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戮悲剧。2“拥刘反曹拥刘反曹”倾向倾向1 1)、)、“拥刘反曹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的具体表现:内容上内容上,把刘备写成,把刘备写成“仁君仁君”、将曹操写成、将曹操写成“奸雄奸雄”。结构上,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语言上,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贼”、“汉贼汉贼”、“国贼国贼”。2 2)、)、“拥刘反曹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的思想实质 从官方史学看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从民间文艺看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族、“人心思汉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的民族情绪从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看看,“拥刘反曹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要求“还我大汉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观念的陈腐糟粕。3、忠义思想、忠义思想在在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既有下层人民群中,既有下层人民群众互相扶持帮助的信义,也有上下众互相扶持帮助的信义,也有上下隶属关系的隶属关系的“恩义恩义”和和“忠义忠义”。诸葛亮形象的非常突出的诸葛亮形象的非常突出的“恩义恩义”和和“忠忠义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对于各个集团中的人物,只要表现出忠心对于各个集团中的人物,只要表现出忠心不事二主,作者就加以赞扬。不事二主,作者就加以赞扬。第三节第三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的艺术成就毛宗岗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读三国志法评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的1414种种“妙妙”处处1.1.三国三国一书,有追本穷源之妙。一书,有追本穷源之妙。2 2、三国三国一书,有巧收幻结之妙。一书,有巧收幻结之妙。3 3、三国三国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4 4、三国三国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妙。5 5、三国三国一书,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一书,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 之妙。之妙。6 6、三国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7 7、三国三国一书,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一书,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8 8、三国三国一书,有浪后波纹、雨后霡霂之妙。一书,有浪后波纹、雨后霡霂之妙。9 9、三国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1010、三国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11、三国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12、三国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绣之妙。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绣之妙。13、三国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 14、三国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一、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三绝三绝”毛宗岗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读三国志法:吾以:吾以为为三国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也,曹操亦一绝也。1 1、曹、曹 操操 奸 绝:奸诈 奸雄曹操曹操“奸诈奸诈”表现表现 残暴、嗜杀成性,极端利己主义:残暴、嗜杀成性,极端利己主义:恩将仇报杀吕伯奢;坑杀降卒;血洗徐州;恩将仇报杀吕伯奢;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株连家族,勒死孕妇;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佯醉杀人:乐官师旷。佯醉杀人:乐官师旷。借刀杀人:名士祢衡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借借“物物”杀人:管粮官王垕杀人:管粮官王垕曹操曹操“奸雄奸雄”表现表现 有胆识、有魄力、有才华有胆识、有魄力、有才华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A.A.军事上的雄才大略,政治上的远见军事上的雄才大略,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卓识 B.B.识才,爱才、重才识才,爱才、重才 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公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公曹操 大宴铜雀台 横槊赋诗刘备刘备 仁义明君,仁义明君,忠厚长者忠厚长者 鲁迅:鲁迅:欲显刘备之长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厚而似伪。刘备刘备 “仁君仁君”典范:典范:“仁仁”为赢得民心手段:为赢得民心手段:理政新野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当阳撤退:携民渡江: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兵进西川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秋毫无犯”,百姓,百姓“焚香礼拜焚香礼拜”。“仁仁”为安身立命准则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第第6060回刘备说回刘备说: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于天下,吾不忍也。关云长 义绝 义不负心,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忠不顾死。关云长关云长”义义“的化身的化身毛宗岗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读三国志法:“青史对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报主之志坚;义释华;义释华容,容,酬恩之谊重酬恩之谊重。”下邳降曹下邳降曹:曹操赞曰: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乃天下之丈夫也”。张辽问:张辽问:“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何何?”?”关羽回答说:关羽回答说:“我与兄,朋友之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岂可共论乎而主臣者也,岂可共论乎?”?”华容释曹: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后人诗赞:“彻胆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如日,名誉震乾坤”;“拚将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名”。诸葛亮智 绝人格上重人格上重“忠义忠义”诸葛亮诸葛亮 “忠忠”的楷模的楷模 对蜀汉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竭尽忠诚,至死方休”“鞠躬尽瘁,死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已”。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诸葛亮”智智“的代表的代表 第第35回水镜曰:回水镜曰:“关、张、赵云,皆万人敌,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 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寻章摘句之流,非经纶济世之才也。寻章摘句之流,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这经纶济这经纶济世之才就是诸葛亮。世之才就是诸葛亮。一、诸葛出山 毛宗岗:读毛宗岗:读三国志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者,必贪看孔明之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之事,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令人心痒难熬。现,令人心痒难熬。至至3636回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元直走马荐诸葛”中才由徐庶中才由徐庶亲口说出亲口说出“伏龙伏龙”即诸葛孔明。即诸葛孔明。三顾茅庐 见见单福单福作歌而以为孔明;作歌而以为孔明;闻报闻报水镜水镜来而以为孔明;来而以为孔明;见见崔州平崔州平而以为孔明;而以为孔明;见见石广元、孟公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而以为孔明;见见诸葛均、黄承彦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而以为孔明;淡泊以明志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宁静而致远 毛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身本领。淡泊,毛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身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隆中对隆中对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孔明曰: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 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海,东 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 知存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食壶浆以 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 川建基业,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指画图中。”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 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小说用了8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突出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中的关键作用;也是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三、七擒孟获 毛宗岗评:孙权之兵,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孟获之兵,亦曹丕所欲借以攻蜀者也。孔明之通吴,非注意于东,而注意在北;孔明之征南蛮;以非注意于南,而注意在北也。“七擒孟获七擒孟获”是北伐的前奏。是北伐的前奏。四、六出祁山 骂死王朗;空城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造木牛流马;上方谷地雷阵;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司马懿屡屡称诸葛亮是“天下奇才”,“吾不如孔明也”。诸葛亮临终前说: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诸葛亮悲剧:诸葛亮悲剧:“才才”与与“德德”矛盾而矛盾而以以“德德”为先为先,使事,使事业受阻;业受阻;“生命生命”与与“奉献奉献”、“天命天命”与与“人人事事”矛盾而选择后者,矛盾而选择后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鞠躬尽瘁,积劳成疾,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庞统说:“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道德仁义,只会到处碰壁。“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韩非子六反)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作者的理想是仁政、明主、贤相、英才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但这个理想在强大的社会。但这个理想在强大的“天意天意”面前被击得粉碎,面前被击得粉碎,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诸葛亮最后壮志未酬,饮恨而终,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诸葛亮身上,寄恨而终,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诸葛亮身上,寄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予了作者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也也是一部悲剧。是一部悲剧。诸葛亮 三顾茅庐 火烧上方谷 秋风五丈原 二、刻画人物采用的手法二、刻画人物采用的手法 1、出场定型、出场定型 2、反复渲染、反复渲染 3、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三、三、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出色的战争描写出色的战争描写丰富、生动、深刻丰富、生动、深刻1、犯中求避,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2、注重表现战争中的“智谋”。3、注重在战争中写人。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4、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烧粮草在平原,烧战船在水上,烧营盘在山林。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智;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彝陵之战,东吴显是智胜。第四节第四节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影响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明清历史演义极盛,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统计有163部。较有特色的作品:()列国系统:明代余邵鱼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清代蔡元放东周列国志。()隋唐系统:明代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齐东野人隋炀帝艳史,袁于令隋史遗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