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课要实实在在 教会学生读书 钱梦龙 (1),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陶潜,确定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形态。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取向之争依然存在建立语文课程与教学具体形态多元并呈的格局,是迫切的工作。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对当前语文课程标准所拟订的目标是否合宜、是否完善、是否可行,乃至语文的课程性质是否一定要用工具性人文性这种已被灌注进复杂情感的词语构成的两极框架来表述、是不是一定要说成性质等等,这些也都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综观各国的教育,无论其体制有怎样的差异,都必然把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因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性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洪堡特),民族语既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不仅是社会交流的需要,更是传承、延续、发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而这个任务在世界各国中小学的各门课程中,都毫无例外地由语文课承担。换言之,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下一代进行民族语的教育。我说过“民族语教育是语文教学之魂”,正是基于这一立场作出的判断。,范文是运用民族语的典范,学生凭借阅读范文,学习规范、优美的语言,迄今为止仍然是学习民族语的一条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再者,学生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范文,在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同时,自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的影响和熏陶,这正是语文教育实现其多元目标的必由之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于重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思维、口语交际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于对学生的人格、个性、心灵、精神世界的关怀,体现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等等。但两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不是分离的,也不是“1+1=2”这样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如同刀和刃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剥离。,正是这种“统一”,赋予了语文这种“工具”以特有的人文内涵它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的工具;同时,也正是这种“统一”,使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它是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文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呈现的,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或单纯进行“知识化、技能化”操练的教法,不仅扼杀了人文性,事实上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如今某些语文课上那种架空文本语言,脱离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凭空追求的所谓“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师如果真正着眼于民族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重视学生自己的读、写、听、说语言实践,重视学生自己的感悟和习得,课堂教学必将出现这样的格局: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建构文本的意义,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师则始终作为一名热情的“导游”,一路相陪,随机指点但不是越俎代庖,平等对话但不是层层设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习得了规范、优美的语言,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而且受到了文本(言语成品)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的熏陶感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接受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阅读教学研究的对象则是尚未具备阅读能力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阅读的过程,“阅读”和“阅读教学”两者的性质不同,何况语文课内阅读的不完全是文学作品。,接受美学认为:“本文与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文学是作为一种活动而存在的,存在于从创作活动到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存在于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流程之中。,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等等。从这个角度说,阅读教学中放任学生胡乱阐释文本,或让学生满足于一些肤浅的理解,似乎是尊重学生,其实是误人子弟。,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教师不过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而学生也是教师要读的一本书。 (13),“首席”的责任: 调控对话方向、 营造对话氛围、 确保对话效率。,“启发性讲授”的条件: 讲授的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之间能够产生“突然接通”的效应; 讲授的内容能回答学生苦苦思索而未能解答的疑问,使学生 “茅塞顿开”; 讲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或唤起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既有深切的实践依据,又有现代理论的基础;既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方的思想元素;而其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语言表述,既深刻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又充分显示叶老鲜明的理论个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19),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 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 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学者臻此境,固非于一旦, 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 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 叶圣陶 (20),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叶圣陶 (21),阅读流程训练: 认读(包括朗读)和积累 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情感倾向) 把握文章主旨 揣摩作者思路 品味语言 复述与整理 质疑与拓展(包括搜集相关信息) (23),入格: 学生在教师具体指导下严格按照阅读流程中一定的“规格”反复练习、操作。学生处于半自主状态。,出格: 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根据读物的特点和阅读的目的,自觉选择、调整阅读方法和手段,独立完成文章意义的建构。学生基本上处于完全自主状态。,(24),阅读训练从“入格”到“出格”的过程,也就是从“规范化阅读”到“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也即叶老所主张的从“扶”到“放”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半自主阅读”向“学生全自主阅读”的转化,最终达到“学生自能读书”的目的。 (25),结束语:语文课程改革,既要有新理念的向导,又要实事求是,面向实际;既不能因循守旧,又要避免矫枉过正;既要有所创新,又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改革过程中,掌握其“度”的最高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真正获益。而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会读书、爱读书、多读书,正是一件可以让学生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功德无量的大好事。(26),敬请批评指谬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