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苏教版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4991155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六)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苏教版山西专用):(六)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药品为何“马甲”多郭兴按照国际惯例,一种药品通常有三种名字: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当然,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即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但商品名由厂家制定。正由于这后一项规定,给许多药品的改名和多名创造了条件。在我国,近几年具有多种名称的常用药品有200多种。所有这些具有多种名称的药都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包装或个别成分改变,疗效更是一致。名字最多的一种药是罗红霉素,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是,罗红霉素却有40多种名称;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也有21个名字。为何有人热衷于为药品起多种名称?用句俗话说就是,指望换了马甲别人就认不出来,这样药品生产和营销者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提价,从而获取高额利润。阿司匹林,原来一片3分钱,改名为巴米尔后,一片卖到了0.63元,价格是原来的21倍;扑尔敏,以前一片3分钱,改名为息斯敏后,一片为0.99元,价格上升为以前的33倍。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高兴的是厂商、经销者和医疗行业,可痛苦的是普通公众。他们不仅要付出比以往高出几十倍的钱来买药治病,而且常常为这些不同名称的同一种药犯糊涂,因而会产生更多的隐患,如多吃药、吃错药,这会给患者雪上加霜。制药和医疗行业暴利之后,该行业的人也会深受其害。最大的隐患是,医生给病人开具的两种或多种不同名称的药品可能就是同一种或同一类药品,结果自然是让患者重复用药,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引发不良后果。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还有人文和经济方面的隐患。比如,阿司匹林改成巴米尔之后,就一笔勾销了它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的无以估价的贡献,以及这种贡献所蕴藏的文明史和人文价值。1899年德国拜尔药厂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发明了乙酰水杨酸,这就是阿司匹林。而阿司匹林则是根据德文乙酰水杨酸的缩写而命名。因而这是一段应当遵守、敬仰和值得缅怀的历史,更是对原创和知识产权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把约定俗成的阿司匹林改为巴米尔还可能会受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把阿司匹林改成巴米尔也会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量,直接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说阿司匹林,消费者会如同相信同仁堂、全聚德、狗不理、泸州老窖一样信赖它、使用它。由于怀疑巴米尔的价值和价格,人们当然会少用或弃之不用,这对阿司匹林的生产者、经销者和公众来说又是双输。所以,一药多名,危害不浅。现在,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已经表示要彻底整顿一药多名的现象,而且要求医生今后开处方一律用药品的通用名。(2012年百科知识)1下列关于“药品马甲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厂家可以自己制定药品的商品名。这为药品的多名创造了条件。B有200多种常用药品具有多种名称,如罗红霉素有40多种名称,单硝酸异山梨酯有21个名称。他们只是把包装或个别成分加以改变,效果却是一致的。C生产商热衷于药品的多名称,是由于他们认为这样普通民众认不出来,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提价,获得高额利润。D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了对“药品马甲多”现象的整顿,要求医生开处方一律使用药品的通用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给药品换上不同的“马甲”,是对其发明史的背叛,更是对其发明者的轻视。B更换了“马甲”的一些药品,可能会受到外国追究知识产权的诉讼。C药品改换了名称带来的危害有:不仅降低这一药物的声誉和销量,还给其生产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D药品“马甲”多,使普通民众不仅要为买药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会因多吃药、吃错药,使患者雪上加霜。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由于同仁堂是个老品牌企业,它所生产的阿司匹林一旦改称巴米尔,就会降低人们对同仁堂的信赖程度,进而出现少用或不用该药的可能。B药品生产和销售者借用药品名称多种多样的机遇,提高了药价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C药品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对人类产生了无以估价的贡献,药品被换了名称,很可能会勾销该药品的人文价值。D中国在药品名称的管理上沿用国际惯例,规定了一种药品通常要有化学名、通用名、商品名三种名称,但是商品名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中医文化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西方医学还没传到我国时,没有“中医”这个名词。此前,“中医”有很多称谓: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等。每个名称都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例如,“中医”的第一个名字“岐黄”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被称为“天师”的岐伯讨论医学的书,后世的人们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又如鲜为人知的“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饮服井水泡橘叶可防治。第二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救治了无数病人。为纪念其功德,后人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中医”二字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其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话。意思是有病而不医治,却常常因为合乎医理而自己痊愈。这并不是让我们有病扛着不治,而是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常常通过自身调节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病痛往往不药而愈。这正是中医的奥妙:通过调节人体各项机制,使之达到平衡而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的“中医”一词是鸦片战争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了区别中西医学,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以法律形式将中国医学命名为“中医”,人们又称之为“汉医”“传统医学”“国医”等。中医的原理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就是“中和”。汉代说的“中医”,“中”虽然不是“中和”之意,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却深得中医理论的精髓: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平衡,人才不会生病。如果阴阳失衡,疾病就来了。中医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就是说身体没有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为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采用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秘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就是气聚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气散了形体就灭亡了;不光人体,天下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正是有了这个气,万物才生生不息,变化不止。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认为,人是由气聚合成的,气分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持健康;人有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脏腑是聚藏气的地方,经脉是疏导气的管道,脏腑的健康情况又通过经脉穴位,乃至发、牙、舌、耳、唇、眉、指甲、皮肤等外表器官表现出来,五脏分别对应五官、五色。中医专家可以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出现的异常来判断疾病情况,并通过多种手段辨证施治,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它不光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是在中华文明这株万年巨树上结出来的硕果。尽管传统的中医学观念与源于欧洲现代科学的西医学并不能完全相容,但是我们应当乐观地看到,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两大医学必然会在实践中互相完善,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摘编自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医文化,作者:过常宝)4.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名思义,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是相对于西方医学而言的。在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以前,中国虽然没有“中医”这个说法,但有其他多种称谓。B中国流传着许多赞誉中医的动人故事,例如“橘井泉香”歌颂西汉道士苏耽及其母亲的功德,在瘟疫爆发之年他母亲用井水泡橘叶救治了无数患者。C有些病痛,患者无需就医自会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自身调节功能,这种自身调节往往可以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样有些病痛就会不药而愈。D我们通常说的“中医”,源于鸦片战争前后,是英国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的名称,以区别中西医学;1936年,国民政府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命名。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和”二字,是对中医原理和精神的简单概括,意思是身体保持中和之气,无阳燥,不阴虚,就会百病全无;反之,阴阳失衡,就会疾病缠身。B为了解释生命的秘密,实现“中和”这一保持健康的最终目标,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C人是由气聚合而成的,这是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三种学说的共识;阴阳五行学说还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三经是气的聚藏之地。D中医专家之所以能够通过经脉穴位、五官五色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因为经脉穴位以及发、牙、舌、皮肤等外表器官可以反映脏腑的健康情况。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的医学经典,后人称其医学为“岐黄之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书中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B中医强调人体自身调节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主张有病扛着不治。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记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C中医是中华文明的巨树结出的硕果,它不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文化。它的最终目标不单是治病,更是帮助人类达到至高境界。D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尽管两大医学在观念认识上绝不相容,但二者必然会在实践中取长补短,互相完善,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