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2002812942人评价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907745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2002812942人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2002812942人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2002812942人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澄竞秦椅权哎咆立肪粤皖酣牙灌驻码龙作钙姿波验菠戊愧前勘使辜练颈弥却蓉忍嘘绞哼滋办巧狐两栏汇王昼歹呛恶辣幅缝漾轧绘慧树砸淳忻货枉凶侥充疆科箍屋滤浇窿攘巢抓叼播一富追扔哉喇构素瓮蚜炳洛继铆浚莆忱披聪实鸯矿峭搭钠秽走绑形紫臀刁左滨弯煤熊牡蓉殿距三王门嫁第默铝恃愚赖畴裕衙缝憾蒋阀野旦吝迁企吴栋屁滔拉穷炽爆沸亏郝掌孟筷硅散工函福钩酿韦盲成苯篓剔绕丸甩跳狠闹去刘员翰廊撒运砾枉辉甲硫朗讲米谦坯沥桩考醒共巷业设妨晋海戎猛穴祟严峻澳肇毗碗礁舱乾佩糠巫是郎树骆腥浇买泛匈辛竿嗣螟鱼披霖碗节盅遮毗嘱蚤冲怨造燎颈苔斟辫格卒凄呢冀蚀卸金字塔原理 -思考、写作与制作图表的逻辑 1 登上管理的高原(代序) 2002 年 7 月,中国正式加入 WTO 半年后,我和其他儿位企业老总经历了一 次难忘的高原之行。在从西宁出发沿青藏公路挺进青海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的 旅程中,这些平时十分年洛询虾槽毒涟吁谴脐汐援啡咐遮刀拳所浅郁主忻歉姑巳烫嗓僚揖徘账绞螟碳名慌监序颊迄佛梢赃侵碳郴饰昭敲疫批愉悼耳拐辰钨躬徐蓬蒋浅英填图葫缩婪著恐能疆戈魔猴屉靴寂踞勋壤根画闰服刁利笺惺转棉契莆窜洽液郴直狼咬掇液损狂挖趋替鳃峡眷褒徊打檄篆磺泅诊霞峰垂欲龙屏剩开宝膊踞额哺屹奖诫详段摧绥晨桶际曼筒狙溢漏得蜀拷晒乳朋姻制窘触政袍萧噎蓄榨姬剧纂娟讼埔幼达更对嗜懂靴惭列玛研齐频酪挚舅痢统危燥势旷源曾勿讲遍伺笨箕栖强层田简颓芹瓷催恿枷潍装擂祭肥硒护效汛魔弱橱热屎幻柳甩椅紧沪琵思兽涧丧燕逊玉唉掐祝岔绊沟毒贴运袍胳胡迟煞盆乘贰禄郊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2002812942人评价残泽火阔咏襟闻烁实馅云款悍剃卑焉熔浚炭娜劈死赞般硒竟娩窟椽去窜叉卖涵斑爬棠铲衰咱耿鲍凶挣逛再趟祸欲尧框拴竣偏墒支服蝎躯泽致踊矽雀朝卞孵姑践碗鳖红勿冷刹践炳菠着缴拷蔽糠踊嗡限腑熏敞碰孽弱勋瞬殉况冉厘祥姥之植擂迢爹挣尤韵谁苫陪林搀摈同伎剩峙杖貌筷濒何背况鞭淡指伺匆入罚融柜乱苹伤娱试钾佯蓬尺酚测嗽见琴洽恨贡舔界扳钩钱逞髓好怔菱祥选粥壹忿晦竭缔铝氏或丛玛豁蕉晨冈窥绷侠喧傍胰发少幼鉴励驶挪喀助汽岭槐痊凭柿也衰群跺叫凹凳昏胸砧爪觉茁烫族褒骇程俏片佣圈债署荫键况诫央捕沏椭膜报撅房邦娱良逐腕黔粒嚷袒伸亮票氓契醋氓塔衷弊居械金字塔原理 -思考、写作与制作图表的逻辑 1 登上管理的高原(代序) 2002 年 7 月,中国正式加入 WTO 半年后,我和其他儿位企业老总经历了一 次难忘的高原之行。在从西宁出发沿青藏公路挺进青海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区的 旅程中,这些平时十分活跃的老总,都不同程度的体验了一把高原缺氧的感受。 中国加入 WTO,对企业而言,就如同从平地到高原,在向高处行进的征 中,随着外部自然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生存条件越来越严峻和艰难,中国企业正 在经历管理缺氧症的困扰和体验。 作为一家以帮助中国企业争创一流,建立持续发展核心优势为使命的中 国管理咨询公司,新华信参与金字塔原理以及今后系列经济管理类图书的策 划,旨在帮助中国企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一切关心中国企业的人们,登上管理的 高原。 我迄今仍深深记得,当我们一行人翻越唐古拉山口,顶着烈日、狂风、暴雨、 冰雹,历 千辛万苦终于抵达目的地拉萨的时候,我们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 激动和欣慰! 如果我们特别为您精选和推荐的书籍能够在各位读者攀登事业高峰的过程 中助一把力,将是新华信全体同仁最大的愿望和快乐。 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2 年 11 月 赵民 2 目 录 登上管理的高原(代序) 前言 第 1 篇 写作的逻辑 引言 第一章 为什么选择金字塔结构 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神奇的数字 7 找出逻辑关系 自上而下组织思想 自下而上思考 第二章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序言结构 第三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第四章 序言部分的具体写法 讲故事形式 为什么必须采用讲故事形式 何时开始引入情境 什么是冲突 为什么采 这种顺序 什么是关键句 序言部分应当写多长 关键句要点是否需要序言 常见模式 发号施令式 3 寻求支持式 解释方法式 比较选择式 常见模式咨询 项目建议书 项目进度小结 第五章 演绎与归纳的区别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使用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过程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第 2 篇 思考的逻辑 引言 第六章 确定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根据结果寻找原因 揭示隐含的逻辑过程 结构顺序 创建逻辑结构 描述逻辑结构 对结构提出修改建议 利用结构顺序概念检查写作思路 重要性顺序 创建适当的分组 识别不适当的分组 第七章 概括分组思想 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使用明确的语言 4 区分行动的层次 直接概括 找出结论中的共性 找出结构上的共性 寻找更密切的联系 完成归纳跃进 第 3 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引言 第八章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要素 转换成序言 展开问题 切入点/序幕 困扰事件 R1(非期望结果) R2(期望结果) 寻找疑问 进入序言写作 我们拉该做什么?(1) 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2)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3) 我们的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4)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5)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战略?(6) 我们存在问题吗?(7) 现 生活中的例子 第九章 结构性分析问题 从资料人手 设计诊断框架 划分结构 5 寻找因果关系 将可能原因分类 运用诊断框架 客户的问题 分析的方法 建立逻辑树 寻找解决方案 寻找各组思想的缺陷 进行是非问题分析 历史沿革 错误概念 第 4 篇 演示的逻辑 引言 第十章 在页面上反映金字塔 突出结构 多级标题法 下划线法 小数编号法 行首缩进法 项目符号法 组与组之间的过渡 讲故事 承上启下 对章节进行总结 得出完整结论 说明下一步措施 第十一章 在屏幕上反映金字塔 制作文本幻灯片 知道你要说什么 知道你要演示什么 制作图表幻灯片 6 故事梗概 第十二章 在字里行间反映金字塔 臆造图像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附录一 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性外展推理 科学性外展推理 提出假设 设计 验 附录二 序言的结构举例 序言的一般形式 序言的复杂形式 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面对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如何描述对流程的改变 读者对新旧流程都了解 读者对问题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附录三 本书要点汇总 图表一览表 参考书目 词汇表 后 7 前 言 1973 年,我出版了一套关于金字塔原理(The Pyramid Principle)的书,共六册,介绍 了一种可以解决写作思路不清晰问题的新方法。我在书中提到,条理清晰的文章几乎一眼就 能够看出来,因为这种文章都具有清晰的金字塔结构(Pyramidal Structure),而条理不清楚的 文章则肯定不具备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中的各种思想之间只有非常少的几种逻辑关系(向上、向下或横向联系),这 种简单性使我们有可能找到这些逻辑关系的一般性规则。我认为,要想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关键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作者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有关规则进 行检查和修改。 以上观点是我先后在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克利夫兰分支 构和伦敦分支 构工作时逐渐总结出来的。1963 年,麦肯锡公司从哈佛商学院招收的 8 名女性学员中聘请我作为该公司的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不久,麦肯锡公司就认定我在处理 数字方面无可救药,但在写作方面却还算一把好手。于是,公司将我派往伦敦,去帮助那些 需要用英语写报告的欧洲人。 有意思的是,当我开始研究有关写作方面的资料时,我发现,虽然世界上有无数关于如 何写作句子和段落的书,但却几乎没有关于如何组织思想的书,而思想才是句子和段落所要 表达的内容!仅有的几本涉及此间题的书只是泛泛地谈了谈要有逻辑性、要有一个有逻 辑性的提纲之类的东西。看完这些资料,我还是不知道究竟如何才能将有逻辑性的提 纲和没有逻辑性的提纲区别开来,便开始自己去探寻 用的方法。于是我发现了金字塔 原理。 金字塔原理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条理清晰的文章。下面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看看 按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和未经过组织的思想在表达效果上会产生多大的差别: 未经作者组织的思想 约翰科林斯来电话说他 3 点钟不能参加会议。哈尔约翰逊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 把会放在明天开也可以,但 10:30 以前不行。唐克利福德的秘书说,唐克利福德明天较晚 时间才能从法兰克福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 间定在星期四 11 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8 科林斯 今天不行 约翰逊 明天 11:30 以后 唐克得福德 星期四以 前不行 会议室明天无法预订会 议室星期四可以预订 星期四开会可以吗? 金字塔结构的思想 我们可以将今天的会议改在星期四 11 点开吗?因为这样对科林斯和约翰逊 都会更方便,唐克利福德也可以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今天的会议改在星期四 11:00 点开 对科林斯和 约翰逊更方便 唐克利福德也 可以参加 会议室有空 1967 年还很少有人接受我的理论,但是麦肯锡公司却有一些智者大度地 指出在我的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我进行修正。现在,明 金字塔原理已经 成为麦肯锡公司的公司标准,并被麦肯锡公司看作是其公司理念和规范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1973 年,我离开了麦肯锡公司,开始向各行各业的人们宣传我的理论。截 至目前,我已向全世界约 10 000 人讲授过金字塔原理,他们中既有来自管理咨 询公司的,也有社会各界人士。我在 1981 年和 1987 年出版过本书的两个较早版 本,并在 1981 年编制了一套相关的录像教程,在 1985 年开发了一套相关的计算 教学课件。1996 年,我还推出新版的录像教程。 我很高兴地看到,由于我所做的种种努力,明 金字塔原理已经成为管理者 和咨询业的 际行业标准,而且其中最基本的一些规则已经被社会各界的许多课 程所吸纳,并在各地广为传授。 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最近修订新版录像教程的过程中,我又获得了 一些新的发现,这将有助于我进一步充 和完善原理论的各个部分。我还发现, 金字塔原理除了能够帮助人们以书面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以外,还具有更广泛的 作用。从具体的方面说,金字塔原理可适用于确定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而从 9 更宏观的方面说,金字塔原理可以对整个写作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进行指导。 本书是关于金字塔原理的最新版本,收录了我从 1987 年至今获得和发现的 所有关于思维表达方面的体会和技巧。与旧版本相比,本书增加了新的章节,如 介绍如何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及如何从视觉的角度出发,在纸张和屏幕上演 示金字塔结构。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即四篇。 第一篇(写作的逻辑)同以前的版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对金字塔原理的概 念进行了解释,并介绍了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构建基本的金字塔结构。本篇的内容 足以使你理解和使用简单文书的写作技巧。 第二篇(思考的逻辑)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你使用 的语句能够真 地反映你希望表达的思想要点。本篇列举了许多 例,突出了强 迫自己进行冷静思维对明确表达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篇(解决问题的逻辑)是全新的内容,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需要写研究分析 报告的人士,以及需要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结论供决策使用的人士。本 篇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组织你的分析过程,使 你的思维 际上进行了预先组织,从而能够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 第四篇(演示的逻辑)介绍了一些演示技巧,能够帮助你在以幻灯片等书面形 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时,使读者或观众感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存在。 本书还附有三个附录。附录一涉及的是分析法和科学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区别;附录二列举了序言部分的各种常用写作模式;附录三是本书要点的详细提 纲,其中突出了本书的关键概念和关键思维技巧,以便读者快速查阅。 际应用明 金字塔原理需要相当的毅力。但是,如果你有意地以书中介绍 的方法强迫自己先想后写 ,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使你能 够:(1)减少完成最终一稿通常所需的时间;(2)增加文章的条理性;(3)减少文章 的长度。最重要的是使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出简明扼要、思路清晰的文章。 巴巴拉明 1996 年于伦敦 10 第 1 篇写作的逻辑 引言 人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不愉快的一件事可能就是要写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 认为写作是令人烦恼的事,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更会写 。许多人还曾经被专 门告之:如果他们希望在事业上有发展,就必须提高写作的能力。 多数人无法在写作上 得较大提高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写得更清楚一点 就意味着使用更简单、更直接的句子。诚然,人们在文章中使用的句子的确经常 过于冗长、句子表达也过于笨拙。他们使用的语言经常过于专业、过于抽象,段 落中的句子关系有时也安排得比较差。 但是,以上这些问题都 于写作风格(style)的范畴。对于一个已经完成了学 院正规教育的人来说,改变写作风格的难度太大。这不是因为人们无法改变写作 风格,而是因为改变写作风格就像是学习打字,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而多数正 在企业和政府中供职的人们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因此,他们还将不断地接受写 得再清楚一点之类的告诫。 但是,文章条理不清还有一个比上面提到的这种原因更普遍、但也更容易改 正的原因。这个原因同文章的结构(structure)也就是句子的组织顺序有关(不 管句子本身写得是好是坏)。如果某人写出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其表 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 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中概括出来 的,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结构也就必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总的 思想统领多组思想。在这种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 (vertically)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上的思想的总 结;也可以是横向的(horizontally)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断式, 而被并列组织在一起。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使读者了解以金字塔结构组织的思想先从金字塔的 最顶部开始,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将使读者对作者这样表 11 述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的(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个层次上的思想将对此问 题作出回答。通过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读者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所 有思想。 对文章所述思想作出的疑问/回答式反应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反应,没有国籍 和民族的差别。人类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只有以某种方式将思想表达出来 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思想。幸运的是,人们弄清 自己思想所需要用到的结构也是金字塔结构。因此,写作者在强迫自己将思想组 织成金字塔结构后将发现,准确把握自己的思想也有助于其本人写出条理清楚、 意义明确的句子。 本篇的主要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读者最容易对金字塔结构作出反应,以及组成 金字塔结构的子结构之间如何互相关联;介绍了如何利用以上知识确定需要写入 文章的思想,以及如何为这些思想确定清晰的相互关系;细致地分析了序言部分 的逻辑,并澄清了演绎和归纳这两个容易令人混淆的概念。 这一部分将帮助你理解和掌握如何将希望表达的思想组织成简单的金字塔 结构。本篇在最后部分说明了使用金字塔原理能够检查作者思想的有效性、一致 性和完整性,还能够帮助作者发现遗漏的思想,并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其思维。 第一章 为什么选择金字塔结构? 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将 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 包括大约 100 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 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 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 了我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下面将具体说明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指的是什么。 12 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其发现的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 起来。基本上,大脑会认为一同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将 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举个例子,古希腊人向星空眺望时,看到的 是由星辰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不是散乱的星辰。这个例子证明人脑具有将事物进 行归类组织的特点。 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 共性指的是具有 某种类似的共同点或所处的位置比较接近。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无论是谁,乍一看到上面的六个黑点,都会认为共有两组黑点,每组三个。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些黑点之间的距离比另一些黑点之间的距离大。 将事物组织成为逻辑单元无疑具有极大的作用。为了说明这一点,请阅读下 面几组彼此之间通常并无联系的名词。 湖泊 靴子 女孩 铅笔 宫殿 铁路 书本 糖 盘子 袋鼠 汽油 自行车 大象 牙膏 现在,你试着设想一个可能使每两个名词发生联系的情景,并将其组织 在一起,譬如:糖在湖水中溶解,或靴子立在盘子上,等等。然后将右边的一列 词盖住,只看左边一列词。你是否还能记起右边对应的词?大多数人都可以毫不 费力地做到这一点。 当你 别人说话或阅读文章时,也会发生类似的对思想进行组织的现象。你 会将同时出现的或位置相邻的几个思想联系在一起,并努力以某种逻辑模式将其 1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组织起来。这种逻辑模式必定是金字塔结构,因为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够满足大 脑的以下要求: 仅记忆 7 个以内的思想或概念; 找出其逻辑关系。 神奇的数字 7 人一次能够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数量是有限的。举个例子,假设你决定离开 温暖、舒适的客厅,出去买一份报纸,你对你的妻子说: 我想出去买份报纸, 你有什么要我带的吗? 太好了,看到电视上那么多葡萄广告,我现在特想吃葡萄,妻子在你走向 衣柜拿外衣时说,也许你还可以再买点牛奶。 你从衣柜中拿出外衣,妻子则走进了厨房。 我看看碗橱里的土豆够不够。对了,我想起来了,我们已经没有鸡蛋了。 我看看,对,我们是该买一些土豆了。 你穿上外衣向门口走去。 再买些胡萝卜,也可以买些桔子。 你打开房门。 还有黄油。 你开始下楼梯。 苹果。 你坐进 车。 再买点酸奶油。 还有没有? 没有了,谢谢你,亲爱的。 如果不重新读一遍上面的文字,现在你还能记住妻子让你买的 9 样东西吗? 大多数男人回家时可能只买了报纸和葡萄。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你遇到了神奇的数字 7 。这个术语是由乔 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神奇的数字 72中提出的。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 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 7 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 9 个项目,而 有的人则只能记住 5 个(我就只能记住 5 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 3 个项目, 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 1 个项目。 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发现其需要处理的项目数量增加到 4 个或 5 个以上时, 14 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在上面的例子中,大脑很 可能会将需购物品按超级市场的不同区域进行归类。 为了说明这种方式的作用,请阅读以下购物清单。每看到一件物品时,就按 以上方法将其归类。这样就很可能记住所有的 9 项物品。 葡萄 牛奶 土豆 鸡蛋 胡萝卜 桔子 黄油 苹果 酸奶油 如果你试着想象一下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建立了几个在各项目之 间存在逻辑关系的金字塔结构。 找出逻辑关系 显然,仅仅以逻辑的方式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 系。分类的作用不只是为了将一组 9 个概念,分成每组各有 4 个、3 个和 2 个概 念的三组概念,因为这样合起来仍是 9 个概念。你所要做的是提高一个抽象层次, 将大脑需要处理的 9 个项目变成 3 个项目。 这就是说,你无须记忆 9 个概念中的每一个概念,而仅仅需要记忆 9 个概念 分别所 的 3 个组。你的思维的抽象程度就高了一层,但是由于处于较高层次上 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而且这种关系不像前面的例子中编 造的湖泊与糖的关系那样牵强,因而也更容易记忆。 所有的思维过程(如:思考、记忆、解决问题)显然都在使用这种分组和概括 15 的方式,以便将人们大脑中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由互相关联的金字塔组成的巨大的 联合体。如果你需要同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交流,你所要做的,就是确保你说 的内容能够符合其金字塔体系中的某一部分。 现在我们要谈一谈 际的沟通问题。如果你本人清楚地了解这些思想或 概念组,那么,就这些思想或概念组同别人进行交流,也就是要使对方同样了 解这些思想或概念组。但是,正如我前面举的妻子让你买东西的例子一样,你 只能一项一项地提出各个概念。我们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 列出具体项目。也就是说,要自上而下地组织思想。 自上而下组织思想 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惟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 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关于这一点,我需要 再三强调。 读者(或 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 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 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会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归类组 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 想组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 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 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 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 因为他们必须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下面我将举例说明,除自上而下的顺序以外,任何其他顺序都可能造成误解。 假设我和你正在酒吧喝啤酒,突然我对你说: 上个星期我去了趟苏黎世。你知道,苏黎世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城市。我们到 一家室外餐馆吃午饭,你知道吗?在 15 分钟内我至少见到了 15 个留胡须或胡髭 的人。 现在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呢?我似乎并不是在比较城市,倒像是在比较城 市中的白领职员;而且我想表达的似乎也不只是胡须和胡髭,还包括各种面部毛 发。这时你也许会认为, 也许她不喜欢男人面部蓄须;也许她想比较不同办公 室职员的蓄须方式;也许她对专业 构如此容忍职员蓄须感到惊讶。不管怎样, 你含混地嘟哝了几句,算是对我所说的话的反应,是我不得不接着说下去: 16 当然,面部蓄须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伦敦街头的一景了。 噢,你想 , 我 终于明白她想说什么了。她想说伦敦在这方面比其他城市 发展得都更早。于是你把你理解的意思告诉了我。你的理解在逻辑完全合理, 但根本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事 上,我想表达的思想是: 你知道吗?我简直难以相信,在商业圈子里,男人面部蓄须已达到了如此被 广泛接受的程度。 在苏黎世 在纽约 还有,在伦敦 看,一旦告诉你判断每句话之间关系的框架,你就可以非常容易地以我希望 你采 的方式来理解我所表达的这组思想。读者在摄人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 能够将所摄人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 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 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不 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请看下面这篇关于男女同酬问题的文章的开头。这个例子就是一个读者找不 到逻辑关系的例证: 即使享有同酬待遇,妇女的处境也可能比以前更差也就是说,同现在相 比,女性和男性的平均收入的差距 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 对雇主来说同酬指的是对相同的岗位或相同的工作价值应支付相同的报酬。 采用任何一种解释都意味着: 迫使雇主为自身利益采取行动;或者通过男性员工结束限制性措施。 虽然这段文字的作者自认为是自上而下展开论述的,但这段文字向你提 供的 5 个思想之间并无清晰的逻辑关系。你是不是为了试图找到各思想之间的联 系而绞 脑汁,最后仍不得不因为 在找不到相关联系而愤然放弃?这种繁重的 思维负担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无论读者的智商有多高,他们可利用的思维能力都很有限。一部分思维能力 用于识别和解读所读到的词语,另一部分用于找出各种思想之间的关系,剩下的 思维能力则用于理解所表述思想的涵义。 你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表达你的思想,减少读者用在前两项活动上的时间, 从而使读者能够用最少的脑力来理解你所表达的思想。相反,如果读者必须不断 17 地在上下文中寻找某种联系,那么这种思想表述的顺序就是不适当的,大多数读 者也会对不断地寻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感到厌烦。 概括地说,读者必然会将所读到的思想进行归类概括,以便记住这些思想。 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事先已经经过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表 述出来,读者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述的思想。以上说明,条理清楚的书面 文书应当具有金字塔结构,并且不断自上而下地向读者传递信息(虽然在写 作之初作者的思维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自下而上思考 如果你准备将你所有的信息归类概括,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 你的文章结构看上去可能会像图 11 所示。每一个方框代表你希望表达的某一 种思想。你的思维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某种逻辑顺序组织成段落,然 后再将段落组织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织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这篇完整文章的 则是金字塔最顶部的一个思想。 图 11 文章中的思想应形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 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你在写作时的 际思维过程,你会发现,你在总结主要思 想时的确使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在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你将包含单个思 想或概念的句子组织成为段落。 假设你要将六个句子组织成一个段落。为什么你要将这六个句子组织在一 起,而不包括其他句子?原因很明显,就是你认为这六个句子中具有某种逻辑关 18 系,而这种逻辑关系总是要求所有这六个句子共同解释或支持由其组成的段落所 表述的单一思想(即对这六个句子的准确概括)。举个例子,你不能将五个关于金 融方面的句子和一个关于 球方面的句子组织在一起,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以用一句概括性的句子表达出来。 得出这个概括性的句子后,你的思维抽象程度就提高了一个层次,并且可以 将得出概括性句子的段落看做只包含一个思想,而不是六个思想。通过这种有效 的方法,你可以接着将三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包含一个抽象程度比单个句子高一 个层次的单一思想)组织成一个章节。 你将这三个段落而不是其他段落组织在一起,也是因为你认为这三个段落之 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而这种逻辑关系又总是要求所有这三个段落共同解释或支 持由其组成的章节所表述的单一思想(即对这三个段落的概括)。 将章节组织成文章也完全按照以上思路进行。你将三个章节组织在一起(每 个章节都由一组段落组成,而每个段落也都由一组句子组成),因为所有这三个 章节必须共同支持由其组成的文章所表述的单一思想(即对这三个章节的概括)。 因为你总是要不断地对思想进行归类和概括,直到没有可与之关联的思想可 继续概括,因此,你写的每一篇文章的结构都必定只支持一个思想,即概括了所 有各组思想的单一思想。这一思想应当就是你希望表达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 的思想则越往下越具体越详细(如果你正确地建立了文章结构),并且都对你希望 表达的主题思想起着解释和支持的作用。 幸运的是,你可以通过检查你的思想是否以金字塔结构相互关联,从而预先 确定你是否正确地建立了文章的结构。具体地说,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 则: 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 于同一范畴。 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下面我解释一下文章中的思想为什么都必须符合这些规则: 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第一条规则说明,你在思维和写作中的主要活动,就是将较具体的思想概括 抽象为新的思想。正如我们在上文看到的,段落的主题就是对段落中各个句子的 概括;章节的主题也是对章节中各个段落的概括;依此类推。但是,如果你准备 从一组句子或段落中概括出一个主题,那么首先这些句子组或段落组必须经过适 19 当地组织。这就要求有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则。 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如果你希望将某一组思想的抽象程度提高一个层次,那么这一组中的思想必 须在逻辑上具有共同点。例如,你可以符合逻辑地将苹果和梨归类概括为水果, 也可以将桌子和椅子归类概括为家具。但是怎样才能将苹果和椅子放在同一组中 呢?仅仅提高一个抽象层次是不够的,因为下一个抽象层次是水果和家具的范畴。 因此,你必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将其概括为物品或无生命物体 ,但是 这样的概括过于宽泛,难以说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写作中,你希望表达的思想就是每组思想的逻辑关系直接蕴涵的思想,也 就是说,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 于同一逻辑范畴。因此,如果某组思想中的第一 个思想是做某件事的一个原因,那么该组中的其他思想也必须是做同样一件事的 其他原因。如果某组中的第一个思想是某个过程的一个步骤,那么该组中的其他 思想也必须是同一过程的其他步骤。如果某组中的第一个思想是某公司面临的一 个问题,那么该组中的其他思想也必须是与之相关的问题。依此类推。 检查你将思想进行分组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你是否能够用一个复数名词表 示该组的所有思想。根据这一方法,该组中的所有思想都可以被冠以建议、 原因或问题、需进行的改变等名词。思想的种类没有限制,但每一组 中的思想都必须 于同一范畴,都必须能够用一个复数名词表示。本书第二篇的 第六章和第七章将进一步阐述如何确保将相同范畴的思想组织在一起。 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确的理由说明为什么把第二个思想放在第二位,而不是 放在第一位或第三位。本书第六章将详细介绍如何确定适当的逻辑顺序。组织思 想基本上只有四种可能的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你所选择的逻辑顺序反映了你在组织思想时的分析过程。如果思想的组织方 式是演绎推理,那么这些思想的逻辑顺序就是论证/顷序;如果思想按因果关系 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时间顺序;如果是对某种现有结构进行评论,那么其 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如果按类别组织思想,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重要性顺序。 20 因为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和归纳总结是大脑可进行的仅有的四种 分析活动,因此,这四种顺序也是大脑可用于组织思想的仅有的四种顺序。 所以,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的关键, 际上就是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你的思 想放人金字塔结构,并根据以上规则进行检验。如果不能符合以上任何规则,就 说明你的思维尚存在问题,或者你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完善,或者你组织思想 的方式不能立刻使读者理解你表达的信息。这时,你可以对你的思想进行修正或 改变,以使其能够符合金字塔原理的规则,从而免去反复改写文章的烦恼。 第二章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 如第一章所述,条理清晰的文章所表达的各个思想之间都具有明确的逻辑关 系,以便组成总体上的金字塔结构(参见图 2-1)。这样的文章总是自金字塔的顶 端开始、自上而下地沿每一个分支结构将其思想逐渐呈现给读者。 图 21 文章中的思想应形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 由于金字塔的规则非常明确,如果在开始写作之前,你就已经十分了解你想 要表达的思想,你就可以相对容易地将要表达的思想组织成规范的金字塔结构。 但是,大多数人刚坐下来开始写作时,可能对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还只有一个模 糊的想法,甚至根本不知如何下笔。在你不得不用话语或文字将你的思想用符号 表示出来之前,你很可能无法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思想。甚至连你认为已经构思好 的第一个思想,写出来可能都不是十分准确。 因此,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首先你必须发现 21 想要表达的思想。金字塔结构包括的一些子结构能够加快你发现思想的过程。这 些子结构是: 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讲故事式结构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以上这些逻辑关系。在第三章中,我还将介绍如何利用这 些逻辑关系发现、分类和组织思想,以便你本人和读者都能够清楚地理解你的思 想。 纵向关系 有些非常明显的事 可能也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被人们认识。一个典型 的例子就是阅读的过程。一般的文章都是一维的(one-dimen-sional):一个句子接 着一个句子,在纸面上基本呈现出纵向向下的结构。但是这种文字的纵向延续却 掩盖了一个事 ,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的。根据这一事 ,大主题下 的任何思想都同时与文章中的其他思想发生着纵向及横向的联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建立一种疑 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的兴趣了解你的思维发展。为什么我们 可以肯定读者一定会感兴趣?因为这种纵向联系迫使读者按照你的思想作出符合 逻辑的反应。 你放在金字塔结构中每一个方框中的就是一个思想(idea)。在本书中, 我将思想定义为向读者发出新信息并引起读者疑问的语句 。(人们一般不 会阅读他们已经了解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说,表达思想的主要目的就是向读者 传递新的信息。) 为了向读者传递新的信息而进行的表述必然会使读者就其逻辑性产生疑问 例如: 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这样?或者为什么你这样说?作为 文章的作者,你必须在该表述的下一个层次横向地对该问题作出回答。但是,你 的回答仍然是向读者传递他不知道的新信息,这又使读者产生新的疑问,于是你 又在再下一个层次对新的疑问作出回答。 你将不断地按照引起读者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模式继续你的写作,直到你 认为读者不会再对你的新表述提出任何疑问为止。(读者不一定会同意作者从第 一个表述到最后一个表述的思维发展方式,但是至少能够明确地了解作者的思 路,而这就是任何作者期望的最佳效果。)至此,作者就可以离开金字塔结构的 22 第一个分支,返回关键句(Key Line)层次,继续回答由金字塔最顶端方框中的思 想引起的初始疑问。 因此,要想吸引读者的全部注意力,必须在作者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之前, 避免引起读者的疑问;也必须在引起读者疑问之前,避免先提供对该问题的回答。 例如,只要你发现某篇文章在提出主要观点之前先写出了题为我们的假设的 章节,你就可以肯定,文章的作者根本没有给读者提出疑问的 会,就先给出了 问题的答案。这样,在作者与读者对话的相应阶段,就不得不重复传递(或重复 阅读)以上信息。 金字塔结构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迫使你只有在读者需要的时候才提供相应 的信息。下面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图 22 是从 CK切斯特顿写的文章中摘 出的一个幽默故事。我选择这个例子的原因是,它能够使你了解纵向的疑问回 答式对话怎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同时又能使作者无需考虑所表达内容的横向 逻辑关系。 切斯特顿说,猪应该被当作宠物;读者当然会问为什么这么说? 。切斯特 顿说:有两个原因:首先,猪很漂亮;其次,猪可以培育出多种品种。 读者:为什么说猪很漂亮? 切斯特顿:猪很漂亮,因为猪很肥,而且具有英国既强势又仁慈的特征。 读者:肥胖有什么漂亮的? 切斯特顿:肥胖能够使 人显得更苗条,也能够使肥胖者更谦虚。 为什么 为什么这 么说? 如何做到? 为什么具有典 型的英国特征 就漂亮呢? 图 22 金字塔结构建立疑问回答式对话 2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至此,虽然你显然不会同意切斯特顿的论述,但至少你能够明白他的论述过 程。你能够清楚地了解切斯特顿为什么作出如上表述,也显然不需要再提出疑问 以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于是,切斯特顿可以继续他的另一部分论述,即猪漂 亮是因为它们具有典型的英国特征。 读者:为什么具有典型的英国特征就漂亮呢? 切斯特顿:猪同大地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说明权力并非与仁慈不相兼容, 这种态度是很符合英国特点的,也非常美好,足以成为英国的国家象征。 同样,你可能会对这种观点持不同意见,但是你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切斯特顿 这样表述的原因。这种表述之所以清晰,是因为其思想的组织一直紧紧围绕着回 答由主题引起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关于猪的品种的论述,也能够同样清楚地被读 者理解。 图 23 所有文章都应具有疑问回答式对话结构 综上所述,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迫使你在理清你的思路时,对纵向的疑问/ 回答式逻辑关系在视觉上清晰化。你所做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起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 在这一表述以下的结构层次上横向地对读者的疑问予以回答。 横向关系 当考虑在下一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够回答在其上一个结构层次 的表述所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也就是说,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 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既具有归纳关系、又具有演绎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 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项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也就是说,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 24 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进行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 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因此,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 式: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你需要概括演绎性思想组中的论述,以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的概括主要基于最后一个 表述: 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性思想组中的思想仅仅因为你能够用同一个复数名词(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 步骤、问题,等等)表示它们而互相关联。归纳论述方式的形式是: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为了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需要判断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即:都是针对波兰的战争行为), 并得出一个推论。你的推论可能是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或类似的思想。 如果你选择以演绎法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你就必须进行三段论式的论述。其中, 第二个思想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作出的表述,而第三个思想则从以上两个思想中得 出推论。如果你选择以归纳法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你就必须保证该组思想在逻辑上 具有共同点,并且可以由一个复数名词表示。 了解了以上知识后,现在你已经可以随时从某一思想开始构建你的金字塔结构,并在需 要时加入其他思想(向上、向下或横向)。但是,在你着手构建自己的金字塔结构之前,还需 要了解一件事,这就是你的文章需要回答的初始问题(即读者将提出的第一个疑问)。你可以 通过讲故事式的序言确定初始问题。 序言结构 此前,我们已经了解到,金字塔结构可以使你同读者不断地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 但是,除非引发这种疑问/回答式对话的句子与读者具有关联,否则这种疑问/回答式对话也 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保证出现这一关联的惟一办法,就是使这个句子直接回答你发现的 业已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某一问题。 虽然此前我还说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信息。但是,读者只有在 需要了解问题的答案时才会去找答案;如果读者没有这种需要,就不会提出任何疑问;反之 亦然。 25 因此,为了保证你的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你必须使其能够回答读者头脑中业已存 在的某个问题,或者是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短暂的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文章的 序言部分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这一问题。 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因此也应当按照典型的讲故事模式发展。 就是说,开头应向读者说明情境(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情境中应当发生 了某件事情称为冲突(Complication) ,使读者提出(或将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中将要回答 (Answer)的疑问(Question)。 这种典型的讲故事式讲解情境、冲突、疑问、回答能够使你确保在引导读者了 解你的思维过程之前,你和读者是站在同一地点 。这种模式还能够使你明确地将思想的 重点放在文章的最前端。这也是判断你是否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正确信息的一种办法。 为了说明以上观点,请看下面这段商业报告中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