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折射静校正方法原理的比较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49072936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种折射静校正方法原理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种折射静校正方法原理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种折射静校正方法原理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种折射静校正方法原理的比较作者:王立会梁久亮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25期王立会梁久亮(安徽省地震局安徽合肥230031)摘要:随着折射静校正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的作用日显重要,需要对基本的折射静校正方 法进行归纳与分析。为此,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折射静校正方法的原理及计算步骤,比较了它 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对充分理解每种方法的实质大有帮助。关键词:折射静校正加减法扩展广义互换法合成延迟时法中图分类号:。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16-02要获得准确的静校正量,重要的是搞清近地表结构,建立准确的近地表模型,即把近地表地层 的速度和厚度求准确1。在地震勘探中,反射记录上存在初至折射波,并且每一炮都有初至折射 波,它可为建立近地表模型提供所需的资料,而不增加额外的工作。所以,利用初至波求取近地表 结构,估算静校正量便成了主要且有效的途径。这一类方法统称为折射静校正。-M+W .近!也表模型民括3个捋 教,分别Ar内化度理匿日.、折时层注度 柯折时7?而亍柔度#*根痢所射皴.柄小网 Kt,.刊m杓.王彼的时川I抽些E知,折射岐灼 I成的时何剥率的1到地等于好射队理怂- H. kt浊对版的时卿斜中的也牧忡干凤化队 遍应 V”,向村坯心丁渣出彼距时问(折射波时 距曲线忸后片时闽轴交点的时回值)r. “ e+i此J fl?:削折肘井而*唯H*.、H计算公A Stu 下:林.妻 或近地 & 模L仇转 化为 求 收 以 化峻速皮V.而加尼墀皮吟和瓯死时何七然而,利用初至估算风化层和折射层的速度以及截距时间并不容易。这主要是因为风化层基 底通常是起伏不平,旅行时距曲线也受到高程变化的严重影响,使得时距曲线不易解释2。这样 迫切需要一些特殊方法来求取近地表模型。下面介绍的加减法、扩展广义互换法和合成延迟时 法就是这类特殊方法。辰减壮时几何略铿1加减法3加减法是由Hagedoorn(1959)首先提出来,它是一种间接计算截距时间和折射界面速度的方 法,图1是加减法原理示意图。定义加减时间值为:方程右边所给的时间是从图1的三条射线路径的初至上读出来的时间值,由射线路径可知:3 1 Pr以春出方 4为中的如时间ta心与瓶 F巨时向右是相同的,所以,不是直摆从炮兄 家醐:S 帔距时间弓,而是采用方程 3求出 哉即.时间弓。成用代数的方快.町以得到醐时冏七 七指射出旌,虻北 仃Ei F的关系式:=匚%.成中,k w炮hi叩a 口 .所以,加醐法的计舞步聘财归牺为;c)拎心初坐时田;2 ) H样叩展时田3 C2) A(S)2v13); (3)甫加诚时间求出薇即时间4再折听 曷速度与U(5) : 4)用扫捕法比较叠加副 面的效果来确定执化层速度咯.,或者假设 -个合理的速度值;用式计算在D着以 卜的祈肘界而深度;(6)根据前而求职的 折射芸速度上.域化层速更、折辨界而深 度以及野外熟量的高程值.等参数,建 立近地表模型,从而计算静校正量。2扩展广义互换法扩展广义互换法(EGRM)是在广义互换法(GR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使之适用于野外各种不 规则的观测系统采集的数据,例如弯线排列接收,炮点偏离排列位置。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很 多大型的地震资料处理软件都采用了该方法,如Omega软件的折射波静校正和绿山软件的折射波 静校正4。该方法应用效果的好坏不仅与选取的折射层有关,而且和选定的风化层的平均速度 有关。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测线均选择本地区稳定的同一折射层的折 射波进行初至拾取;(2)调查风化层速度变化范围,合理选择高速层顶界面以上地层的平均速度, 最好是结合野外微测井和小折射资料;(3)静校正计算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替换速度和基准面高程。2.1延迟时定义铤谖地 H 有一水平折 *4辨IS,物图厢 示,A /V 祸族 1 点 +K MV .柠 J F flr J-r 时 PJ T 以*示mt :H , c-o-t 0耳丘 c-ow &8-弋.十-由-皿-jitfrj花工七r 十的g 项隹从为a.敲m 些返时.LJ|J疗 WS右.=m用 1-.“ ?ai,。尹的打混职rm *双f * :.;住俱近地*阻S汕+* 4匕为定THJA化匕:* .1虫质 V- - iJ-自十JI 1 fit Tb +14她祀Ht r .1H4.。硕一般好1月J苗沽LEif女祈iin涔而自勺式中第一项仍为基本项,包括三个初至旅行时,第二项称为炮检距剩余项,包含了每个初至时 间所对应的真实炮检距,它用来补偿测线弯曲或观测系统不规则时所产生的差异。它代表了更为 一般的情况,故被称为扩展广义互换法(EGRM)。EGRM方法是对GRM方法的扩展,它适用于弯线或三维施工情况,即A,G,x,y四个点不在一条 直线上,而要计算延迟时点处也没有接收点。3合成延迟时法所谓合成延迟时法就是根据不同炮点在相同接收点来自同一层折射波初至时差相等的关系, 合成出一条各炮点公用的初至折射波时距曲线和相对应于该时距曲线的各炮点的起爆时间曲线, 通过对两条曲线的分离求得炮点和检波点延迟时。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5:(1)使用道数少,便 于同偏移距域、同层追踪合成;(2)同时在共炮、共检、共偏移距域实现绝对延迟时的求取;(3) 炮、检波点延迟时精度基本不受折射界面弯曲和速度变化的影响。图3所示,炮点激发得到的和道初至时差为,这个时差等于第二炮激发,和道的初至时差;如 果将炮得到的初至折射波时距曲线向上平移,使和重合,和重合,就得到了炮点激发与激发相接的 时距曲线。同样道理,每炮的时距曲线都照此平移与前一炮的时距曲线相接,就得到了一条连续 追踪的合成时距曲线,检波点时间连成的曲线称为合成检波点时距曲线。在每一炮的时距曲线向 上平移过程中,炮点时间也同时向上平移,即所有炮点相对于第一炮的时间延迟也可以连成一条 时间曲线,这条时间曲线我们称之为合成炮点时距曲线。因为同地面位置合成检波点时距曲线与 合成炮点时距曲线的时差就是截距时间,其截距时间的一半就是延迟时,所以,这两条曲线的总和 称之为合成延迟时曲线。对于同地面点道,合成延迟时法可以利用多道初至时间计算时差,因此,它能充分利用多次覆 盖的信息,具有统计效应,可求得较精确的折射层速度和延迟时。该方法在复杂区二维勘探中应 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三维勘探中,对每条接收线也可以用非纵距较小的一组炮线和接收线来 合成延迟时曲线,进而计算炮点、检波点延迟时,这方面也有成功应用的实例。4结语本文介绍的三种折射静校正方法,属于一次静校正方法范畴,都需要建立近地表模型,在此基 础上计算静校正量,而不同之处就在于建立近地表模型的方法不同。加减法是利用式(2)式(3)和 式(1)等所示的加减时间与截距时间、折射层速度的关系,求出后者这两个量,进而建立近地表 模型,由于一般找不到对比首波和恰好在同一点的射线路径,该方法已为扩展广义互换法所取代。 扩展广义互换法和合成延迟时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求取延迟时,然后利用延迟时、风化层速度、 折射层速度这些参数计算得出近地表模型;而它们的区别在于求取延迟时的方法不同,前者利用 互换法的基本原理求取延迟时,后者通过平移连接折射初至时间曲线进而求取延迟时。参考文献1 邓志文.复杂山地地震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2 Ozdogan Yilmaz.Seismic Data ProcessingM.Tulsa,OK:Society of Exploration,1987.3李振春,张军华.地震数据处理方法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4 刘洪雷.复杂地区的折射波静校正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5 王顺国.复杂山区静校正方法研究及效果J.石油物探,1998,37(4):93-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