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8941118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1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8.1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8.1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的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2第一节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一、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一、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总特点是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统一。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总特点是国家统包统管,高度集中统一。l l、高度行政化、高度行政化 (1 1)政府成立事业机构,直接管理公共事业)政府成立事业机构,直接管理公共事业 为了发展各项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为了发展各项事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并由这些政府部门去分头统管各类事业单位。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并由这些政府部门去分头统管各类事业单位。19821982年年3 3月月8 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22次会议通过了全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国务院各部委、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100个减为个减为6161个;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个;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从门从50-6050-60个减为个减为30-4030-40个;直辖市政府机构稍多于省政府工作个;直辖市政府机构稍多于省政府工作部门。部门。3 (2 2)主管部门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事业单位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的目标、任务、经费、岗位设置、人事任免等,均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经费、岗位设置、人事任免等,均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通过行政管理系统,采用行致命令、指政府主管部门主要通过行政管理系统,采用行致命令、指示、规定、条例、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来直接领导和管理示、规定、条例、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手段,来直接领导和管理其所属各类事业单位。其所属各类事业单位。4 (3 3)非法制化)非法制化 公共事业的地位及其作用得不到法律确认;经费预算没有公共事业的地位及其作用得不到法律确认;经费预算没有法律上的保证,运行没有必要的法律监督,其发展主要取决于法律上的保证,运行没有必要的法律监督,其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程度。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程度。5 2 2、主体单一化、主体单一化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与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与事业活动的非产业化,私人及其他社会团体失去了兴办公共事业业活动的非产业化,私人及其他社会团体失去了兴办公共事业的空间。的空间。国家成为惟一的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包办一切事业。国家成为惟一的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包办一切事业。6 (2 2)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国家财政统包供给各项事业经费 第一,国家为事业单位提供一切事业经费的来源。第一,国家为事业单位提供一切事业经费的来源。第二,为事业单位制定统一的事业财务制度。第二,为事业单位制定统一的事业财务制度。7 3 3、资源配置非社会化、资源配置非社会化 (1 1)计划化)计划化 国家为各项事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为各事业单位下达指令国家为各项事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为各事业单位下达指令性计划,各事业部门和单位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国家事业计划。性计划,各事业部门和单位的任务就是要完成国家事业计划。8 (2 2)事出多门)事出多门 由于国家财政无偿供给各类事业经费,造成事业单位的行由于国家财政无偿供给各类事业经费,造成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与福利化。于是,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都纷纷建立各政化与福利化。于是,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都纷纷建立各自所属的事业体系和事业单位,要事业人员编制,争事业发展自所属的事业体系和事业单位,要事业人员编制,争事业发展经费,形成了经费,形成了“政出多门政出多门”、“事出多门事出多门”的事业发展格局。的事业发展格局。9 (3 3)事业单位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事业单位相对封闭、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 行政化,使事业单位行政化,使事业单位“政府所有政府所有”、部门所有部门所有”、“地方所地方所有有”乃至乃至“单位所有单位所有”,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相互分割、相互封,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相互分割、相互封闭。闭。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事事”,“,“事出多门事出多门”。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然会降低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然会降低各类事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造成事业资源的大量浪费。效率,造成事业资源的大量浪费。10 (4 4)职能扩大化)职能扩大化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管、政事不分,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管、政事不分,泛化了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造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事不化了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造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事不分,既阻碍了有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又扩大了国家事业职能的分,既阻碍了有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又扩大了国家事业职能的范围。范围。11二、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二、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 1 1、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其经济根源、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其经济根源 由于经济控制权的高度集中,中央政府就成为一切社会经由于经济控制权的高度集中,中央政府就成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惟一主体,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直接组织和管理社会济活动的惟一主体,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直接组织和管理社会生产活动,直接控制社会生活。除了包办工商企业外,也包办生产活动,直接控制社会生活。除了包办工商企业外,也包办了一切公共事业,导致政事一体化。了一切公共事业,导致政事一体化。122 2、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政治根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政治根源 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政治系统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政治系统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控,中央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事业职能了全方位的调控,中央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事业职能机构,直接举办公共事业。机构,直接举办公共事业。政府充当着公共事业所有者或举办者、行政管理者、经营政府充当着公共事业所有者或举办者、行政管理者、经营者等多种角色。公共事业部门成了政府的附属物。者等多种角色。公共事业部门成了政府的附属物。13 3 3、认识误区是其思想根源、认识误区是其思想根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事业被界定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事业被界定为“没有生产收入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事业单位被认定为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属于非物质事业单位被认定为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既不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又不具有实行政治统治和生产部门,既不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又不具有实行政治统治和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组织管理经济的职能。非经济性的定位,将公共事业活动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非经济性的定位,将公共事业活动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政治化的描述将公共事业视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使之与政政治化的描述将公共事业视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使之与政治活动逐渐靠拢。治活动逐渐靠拢。14三、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三、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 1 1、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机构重叠、人员膨胀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突出表现为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各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突出表现为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各个行政部门出于目身利益和需要的考虑,想方设法设立事业单个行政部门出于目身利益和需要的考虑,想方设法设立事业单位,进行事业管理,导致机构重复设置。位,进行事业管理,导致机构重复设置。机构增加导致人员增加,逐渐造成人员膨胀、人浮于事、机构增加导致人员增加,逐渐造成人员膨胀、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局面。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局面。152 2、政事不分、职责不明、政事不分、职责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设立了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设立了相应的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往往充当着事业举办者或所有者、事业行政管构,但这些机构往往充当着事业举办者或所有者、事业行政管理者、事业经营者或运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所有权与管理权、理者、事业经营者或运行管理者等多种角色,所有权与管理权、经营权合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经营权合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16 3 3、管理僵化、缺乏活力、管理僵化、缺乏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进行管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统得过死。事业资金、计划、项目、工资、福利、劳动、理,统得过死。事业资金、计划、项目、工资、福利、劳动、人事等诸多方面多由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直接管理,运行机人事等诸多方面多由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直接管理,运行机制僵化,形成了制僵化,形成了“干部靠任命、职工靠调令、开销靠拨款干部靠任命、职工靠调令、开销靠拨款”的的呆呆板公式。板公式。17 4 4、结构失调、效率低下、结构失调、效率低下 条块分割造成我国公共事业在地区和部门的分布极不合条块分割造成我国公共事业在地区和部门的分布极不合理,发展很不平衡。事业单位过多集中在首都和大城市,加理,发展很不平衡。事业单位过多集中在首都和大城市,加剧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剧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分布不均而又有限的事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在分布不均而又有限的事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制,大多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18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一、改革的历程(一、改革的历程(不做考试要求不做考试要求)l978l978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开始改革,期间可分三阶段: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开始改革,期间可分三阶段:1 1、重建与探索阶段、重建与探索阶段(1978-1987(1978-1987年年)这期间的主要工作是:这期间的主要工作是:恢复或重建在恢复或重建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或削弱的公共事时期遭到破坏或削弱的公共事业业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进行一些事业部门的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进行一些事业部门的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进行机关后勤社会化的试点;进行机关后勤社会化的试点;恢复职称评审工作,开始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恢复职称评审工作,开始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适当下放了事业单位组织人事管理权限。适当下放了事业单位组织人事管理权限。19 2 2、深入与拓展阶段、深入与拓展阶段(1987-1996(1987-1996年年)这一时期是十三大到这一时期是十三大到19961996年年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题的意见题的意见出台。出台。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主要内容:下放权力,扩大事业单位管理自主权;下放权力,扩大事业单位管理自主权;进行事业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任制、辞职辞退制;进行事业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任制、辞职辞退制;建立人才市场;建立人才市场;启动公共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启动公共事业社会化、产业化;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分类管理;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分类管理;以公共需要为标准,重新确定财政支持公共事业的范围等。以公共需要为标准,重新确定财政支持公共事业的范围等。20 3 3、全面革新阶段、全面革新阶段(1996(1996年至今年至今)(1 1)19961996年,年,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出台:意见意见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指导思想:指导思想: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起适应社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基本思路是:基本思路是: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推行多样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化的分类管理,实行制度化的总量控制。21 (2 2)19981998年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强调:强调: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上来。明确了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研究、拟定方针政策;研究、拟定方针政策;制定、执行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执行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适当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适当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群众团体的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群众团体的功能。22 (3 3)19981998年年1010月月2525日,国务院颁布了日,国务院颁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行条例,主要内容是:,主要内容是:对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编制、工资福利等作出规范,在对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编制、工资福利等作出规范,在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切意味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切意味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全面革新的新时期。体制改革进入全面革新的新时期。23二、前期的改革举措(二、前期的改革举措(不做考试要求不做考试要求)1 1、“放权放权”和和“搞活搞活”本着简政放权的精神,政府逐步扩大各类公共事业单位的本着简政放权的精神,政府逐步扩大各类公共事业单位的人权、物权、事权、财权及其他各项管理自主权。人权、物权、事权、财权及其他各项管理自主权。通过上述各项改革措施,大大增强了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通过上述各项改革措施,大大增强了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活力。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活力。24 2 2、“创收创收”、“让利让利”和和“免税免税”这些改革措施,拓宽了各项事业经费来源的渠道,弥补了国这些改革措施,拓宽了各项事业经费来源的渠道,弥补了国家事业经费的严重不足,大大增强了事业单位自我生存与发展家事业经费的严重不足,大大增强了事业单位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也增强了事业单位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动力和的能力,也增强了事业单位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动力和活力。活力。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国家调整公共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国家调整公共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促进原有部分事业单位实现企业化、产业化与市场化。促进原有部分事业单位实现企业化、产业化与市场化。25 3 3、“开放开放”、“协作协作”和和“联合联合”这些改革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各类事业单位的社会这些改革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各类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程度,增强了事业发展的活力,淡化了单一化的行政隶属关化程度,增强了事业发展的活力,淡化了单一化的行政隶属关系,减少了事业单位对于计划的依赖性,增强了事业单位对于市系,减少了事业单位对于计划的依赖性,增强了事业单位对于市场的适应性,有利于事业单位进一步转换运行机制。场的适应性,有利于事业单位进一步转换运行机制。26 4 4、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 鼓励和提倡全社会办事业,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鼓励和提倡全社会办事业,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来筹集各项事业发展资金。来筹集各项事业发展资金。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各类国办事业与民办事业的发展。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各类国办事业与民办事业的发展。“一起上一起上”措施,符合事业发展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方向。措施,符合事业发展主体多元化的改革方向。27 5 5、“业余兼职业余兼职”、“停薪留职停薪留职”和和“人才交流人才交流”上述改革措施,改变了人们的择业与就业观,许多事业人上述改革措施,改变了人们的择业与就业观,许多事业人员纷纷走出单位大门、走向农村、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走向员纷纷走出单位大门、走向农村、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走向经主战场,开阔了眼界,经受了锻炼,找到了用经主战场,开阔了眼界,经受了锻炼,找到了用“文文”之地。之地。充充分调动了广大事业单位人员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调动了广大事业单位人员主动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8第三节第三节 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1 1、实行政事分开、实行政事分开 (1 1)政事职能分开)政事职能分开 明确政事职能范围,明确事业产权归属,引导事业单位走明确政事职能范围,明确事业产权归属,引导事业单位走社会化道路,将行政机关中的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的事务社会化道路,将行政机关中的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的事务从行政机关中划出去,交由事业单位承担,将少量现由事业单从行政机关中划出去,交由事业单位承担,将少量现由事业单位承担的政府职能交还政府部门。位承担的政府职能交还政府部门。如,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如,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从公立医院具体事务的微观运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从公立医院具体事务的微观运作中摆脱出来,加强全行业的监督管理。作中摆脱出来,加强全行业的监督管理。29 (2 2)政事机构编制和规范分开)政事机构编制和规范分开 对政事合一的机构,在行政机构改革时或定为行政机构,对政事合一的机构,在行政机构改革时或定为行政机构,或将政府的职能分离出去,转为事业单位。或将政府的职能分离出去,转为事业单位。弱化以至于最终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起一套符弱化以至于最终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起一套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等级规格。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等级规格。事业单位在职责定位、机构设置、编制管理、运行方式等事业单位在职责定位、机构设置、编制管理、运行方式等方面要与政府机关、企业组织区分开来,体现公益属性。方面要与政府机关、企业组织区分开来,体现公益属性。30 (3 3)政事管理方式和机构名称分开)政事管理方式和机构名称分开 在管理方式上应坚持:运用法律手段,使管理更加规范;在管理方式上应坚持:运用法律手段,使管理更加规范;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跟踪跟踪”管理;将事业管理;将事业单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政事机构从名称上也要分开。事业单位的名称要突出体现政事机构从名称上也要分开。事业单位的名称要突出体现事业单位的特点,应简单明确、规范统一,做到名副其实。事业单位的特点,应简单明确、规范统一,做到名副其实。31 2 2、实现科学管理、实现科学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须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从经验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须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善公共事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向科学型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善公共事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公共事业的领导制度和人、财、物管理制度等整个管理体制,对公共事业的领导制度和人、财、物管理制度等整个管理体系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系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32 3 3、实现社会化、实现社会化 (1 1)兴办主体的多元化)兴办主体的多元化 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的公共需求状况,动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社会的公共需求状况,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公共事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鼓励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公共事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鼓励国内外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形国内外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公共事业发展格局。成多元化的公共事业发展格局。33 (2 2)逐步对原有的部分公共事业单位进行转制改革)逐步对原有的部分公共事业单位进行转制改革 现有的部分公共事业单位要逐步用产权制度改革的办法实现有的部分公共事业单位要逐步用产权制度改革的办法实行股份制和民营化,通过社会法人、自然人购买产权,实现公共行股份制和民营化,通过社会法人、自然人购买产权,实现公共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促进公共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转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促进公共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转换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换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34 (3 3)改变现有公共事业部门办社会的局面)改变现有公共事业部门办社会的局面 现有公共事业部门依然承担着大量本可以由社会或市场承现有公共事业部门依然承担着大量本可以由社会或市场承担的工作,如后勤保障和服务。因此,应大力推进公共事业部担的工作,如后勤保障和服务。因此,应大力推进公共事业部门的改革,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为公共事业部门减门的改革,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为公共事业部门减负,使之轻装上阵。负,使之轻装上阵。35 (4 4)要运用经济杠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要运用经济杠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实行财政拨款、差额补贴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公共事业财实行财政拨款、差额补贴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公共事业财政策。政策。36二、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二、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1 1、科学分类、逐步分流、科学分类、逐步分流 (1 1)科学分类)科学分类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类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类 A A、按照公共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序来分类、按照公共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程序来分类 即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功能、使用价值属性来分类。即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功能、使用价值属性来分类。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可以将事业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政府要负责统筹发展纯公益性事业,对社会力量参与纯公政府要负责统筹发展纯公益性事业,对社会力量参与纯公益事业发展给予鼓励和政策优惠、扶持。准公益性事业要由政益事业发展给予鼓励和政策优惠、扶持。准公益性事业要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提供重要支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提供重要支持,但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和公民的个人力量举办公共事业。持,但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和公民的个人力量举办公共事业。37 B B、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程度来分类、按照事业单位的社会化程度来分类 即从举办体制来分类,可以分为官办事业单位和民办事业即从举办体制来分类,可以分为官办事业单位和民办事业单位两大类。单位两大类。官办事业单位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举办、在市场补偿基官办事业单位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举办、在市场补偿基础上政府通过再补偿和政策扶持确保其事业条件和事业经费的础上政府通过再补偿和政策扶持确保其事业条件和事业经费的事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是指由民间举办,政府予以鼓励和支事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是指由民间举办,政府予以鼓励和支持的事业单位。持的事业单位。根据上述分类法,可将事业单位分为官办纯公益性事业单根据上述分类法,可将事业单位分为官办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官办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民办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和民办准位、官办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民办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和民办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四种。公益性事业单位四种。38 (2 2)逐步分流)逐步分流 A A、进一步将部分公共事业单位分流出去,减少官办性质的、进一步将部分公共事业单位分流出去,减少官办性质的公共事业单位,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公共事业单位,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B B、将人员分流,除了将新确定的非公共事业单位人员逐步、将人员分流,除了将新确定的非公共事业单位人员逐步社会化外,对仍确定为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进行分流。社会化外,对仍确定为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进行分流。39 2 2、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完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1)(1)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A A、要明确不论公共事业如何发展、变化,政府始终承担着、要明确不论公共事业如何发展、变化,政府始终承担着公共事业宏观管理的责任,如制定公共事业发展目标、规划、公共事业宏观管理的责任,如制定公共事业发展目标、规划、法律、政策、方针、规则等。法律、政策、方针、规则等。40 B B、实行国家事业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重新划、实行国家事业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重新划分、调整和规范政府与事业组织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切实分、调整和规范政府与事业组织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切实转换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角色和职能,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实行转换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角色和职能,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实行事业制度创新。事业制度创新。41(2)(2)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 建立政府财政投资与补偿、事业自我经营补偿、社会投资建立政府财政投资与补偿、事业自我经营补偿、社会投资捐资与补偿、事业政策优惠与扶持补偿等多元化的公共事业投资捐资与补偿、事业政策优惠与扶持补偿等多元化的公共事业投资与补偿制度,形成政府投入扶持、社会积极参与、事业组织自我与补偿制度,形成政府投入扶持、社会积极参与、事业组织自我造血的多种机能,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造血的多种机能,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42 (3)(3)建立新型的人事制度建立新型的人事制度 建立科学民主的事业领导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事业领导制度;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快推行聘用制;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加快推行聘用制;健全符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健全符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和工人等级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和工人等级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考核制度;加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加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化的就业、医疗、退休养老等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化的就业、医疗、退休养老等项社会保障制度。43 (4)(4)建立新型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 A A、建立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建立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其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失,提高其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B B、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控制经营成本,考核经济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控制经营成本,考核经济管理绩效,从而提高公共事业投资效益。绩效,从而提高公共事业投资效益。C C、要建立统一的事业组织经费收入与支出管理制度。、要建立统一的事业组织经费收入与支出管理制度。44 (5)(5)建立多元化的事业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事业监督管理制度 A A、实行事业目标管理,各类事业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公共、实行事业目标管理,各类事业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公共目标,包括国家公共事业目标与地方公共事业目标。目标,包括国家公共事业目标与地方公共事业目标。B B、实行事业编制约束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事业人员编制、实行事业编制约束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事业人员编制标准,防止标准,防止“因人设事因人设事”而导致冗员冗衙。而导致冗员冗衙。C C、建立规范化的事业财务审计制度,强化事业财务监督。、建立规范化的事业财务审计制度,强化事业财务监督。D D、建立事业评估制度。、建立事业评估制度。45 3 3、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政府应积极培育、扶持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为公共事业管理政府应积极培育、扶持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提供组织基础。社会化提供组织基础。46(1)(1)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建立中介组织独立运行机制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建立中介组织独立运行机制 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政府与中介政府与中介组织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政府与中介组织不存在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组织不存在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现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除了少部分接受政府委托行使现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除了少部分接受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带有官办色彩外,其余的都应逐步从事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带有官办色彩外,其余的都应逐步从事业建制向企业建制或社团建制、从官办向民办多元化的方向转业建制向企业建制或社团建制、从官办向民办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建立起独立的运行机制。变,建立起独立的运行机制。47 (2)(2)大力扶持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大力扶持社会中介组织发展 为了实现公共事业的改革目标,要在经费、人员、工作条为了实现公共事业的改革目标,要在经费、人员、工作条件等方面创造条件,积极扶持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件等方面创造条件,积极扶持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当前转轨时期,特别社会中介组织的初创阶段,政府有必要当前转轨时期,特别社会中介组织的初创阶段,政府有必要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从业人员方面,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在工作条件方在从业人员方面,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在工作条件方面,要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各方面予以方便,以促使面,要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各方面予以方便,以促使其早日成长。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立法,明确规定中介组织的其早日成长。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立法,明确规定中介组织的性质、范围、权利、责任和应享受的优惠等。性质、范围、权利、责任和应享受的优惠等。48 (3)(3)强化监督管理,保证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强化监督管理,保证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健康发展。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在总体规划下,依法对中介组织强化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在总体规划下,依法对中介组织强化资格认证,实行机构登记和严格审批制度,以明确中介组织的资格认证,实行机构登记和严格审批制度,以明确中介组织的法人地位,保证其能够独立、依法从事经营管理活动。法人地位,保证其能够独立、依法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第二,政府要动用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限制盲目第二,政府要动用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手段限制盲目发展低水平中介组织,鼓励扶持一批知识型、技术型、网络型、发展低水平中介组织,鼓励扶持一批知识型、技术型、网络型、外向型中介组织发展。外向型中介组织发展。49(4)(4)强化自律机制,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律机制,提高自身素质。第一,强化自律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要加强第一,强化自律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自律。前者重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后者主要行业自律和内部自律。前者重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后者主要是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职业行为规范。是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职业行为规范。第二,推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和认证上岗制度。在考第二,推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和认证上岗制度。在考试合格的基础上,完善资格登记制度,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行业试合格的基础上,完善资格登记制度,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给上岗证书,实行认证上岗。协会发给上岗证书,实行认证上岗。50 4 4、构筑法律支持、构筑法律支持 (1)(1)明确法人地位,保障合法权益。明确法人地位,保障合法权益。建立比较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有助于实现国家事业所有建立比较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有助于实现国家事业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管理权的分离,从而有利于实现政事分开、企权、经营权与监督管理权的分离,从而有利于实现政事分开、企分开,建立独立的事业主体,使其拥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并承担分开,建立独立的事业主体,使其拥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相应的责任。51 (2)(2)健全公共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公共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公共事业的组织法规,内容包括公共事业组织的界定、一是公共事业的组织法规,内容包括公共事业组织的界定、性质、宗旨、作用、组织形式、职能、法律地位和责任、设立性质、宗旨、作用、组织形式、职能、法律地位和责任、设立条件、审批程序、管理体制、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条件、审批程序、管理体制、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二是事业单位的行为法规,例如事业单位注册登记、筹集二是事业单位的行为法规,例如事业单位注册登记、筹集资金、招聘人员、接受捐赠、合作开发委托代理、提供服务等资金、招聘人员、接受捐赠、合作开发委托代理、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方面的法律。三是鼓励公共事业发展、保护公共事业单位权益的法律,三是鼓励公共事业发展、保护公共事业单位权益的法律,如志愿服务、税收减免、财政支持与补助、行政诉讼、行政赔如志愿服务、税收减免、财政支持与补助、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方面的法律。偿等方面的法律。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