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预防与管理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4887273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病虫害预防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森林病虫害预防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森林病虫害预防与管理1森林病虫害高发的原因1.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树木的成长环境与气候条件有重要的联络,而虫害的发生与全球变暖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的天气状况出现异常的频率较高,为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在冬季气温偏高的背景下,害虫的越冬才能有所进步,由此在春季寒潮的影响下,树木的生长才能变弱,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根底。1.3森林防护工作体系不完善我国在林业系统的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的缺乏,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展有效的协调沟通,缺乏统一性。在造林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病虫害防御的重要性,所以在造林规划中没有将病虫害防御纳入其中,导致后期发生病虫害时,因为应急措施不到位而无法有效的遏制。在应对病虫害时,缺乏科学的防御策略,大量使用农药进展喷洒,这种方法杀伤力大,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杀害了大量的虫害天敌,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1.4监测手段及防治方法落后由于受到资金和地域的限制,在我国的很多林区对病虫害的监测手段和防治方法上还比拟落后,没有使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很多地方还沿用传统的人工监测的方式,但是对于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那么无法进展监测,以致于发生病虫害后传播速度快,无法有效进展防御。因为防治方法落后,所以在防灾和减灾方面的才能较弱,不利于林业的安康开展。2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管理措施2.1主动进展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改变森防理念,从被动减灾向主动控灾转变,改变以往有虫除虫、有病治病的灾后救灾,向培育安康森林,增强森林抵御才能,预防为主转变。在投入上,从以谁经营,谁防治为主,向以谁受益.谁防治为主转变。在防治机制上,要由林业部门从管理、监视、防治一把抓,逐步向政府部门抓管理,多种经济成分、多主体搞防治转变。按照林业跨越式开展的要求,改变森防常规开展形式,加快法规体系、预测预报体系、防治体系和根底设施建立速度,增强支撑保障才能,进步行业开展速度。2.2将预防工作贯穿森林经营工作的整个过程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治不重防。事实上,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如何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安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进步树木抗性,是实现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变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遵循森林可持续开展的观点,森林病虫害防治今后应贯穿于整个森林经营工作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生态学为根底,以营林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2.3加快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监测体系的建立应进一步完善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省级中心测报点建立,推动全省测报网络建立的全面开展,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各监测点为根底的,常年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地面监测与空中监测相结合的测报体系,准确、快捷地把握病虫发生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除治,防患于未然。要创新监测手段与方法,应用3SRS、GPS、GIS等高新技术进展森林虫害动态监测实现监测数据处理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进步监测结果的准确率。2.4加快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应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在将来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及规模都应该有大的打破,并应推广普及,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天敌的伤害,实现森林病虫的可持续控制。不断研发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可以在消费中推广使用,并从多树种合理配置入手进步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对现有单一纯林向混交林转化,为其演替过程创立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营造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害功能。2.5加大科研力度针对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大对科研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使其得以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使无公害防治的比例不断增大,从而取替过去传统的防治方法。3完毕语保护森林资源是我国经济开展中的重要决策,为了进步森林覆盖率,提升森林经营质量,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其中病虫害是影响林业安康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要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防御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从造林开场注重树种的选择,在生长期间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进步森林生态系统的免疫力,充分利用先进的防治方法和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森林的安康、可持续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