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月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648054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场中心完小六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识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检 测 题1、完成教材“练一练”;2、完成教材第1至4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棱长棱长棱长高宽长正方体长方体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学生回忆原来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3、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4、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1-4题。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完成练习第5题。尝试自己做一个长方体。生答:包装盒、魔方玩具、电冰箱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结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学生观察、测量。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在小组里观察交流并回答。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先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课后反思自省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难点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知识考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检 测 题1、完成“试一试”、“练一练”;2、完成第5至7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出示正方体纸盒: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冰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3)完成练练第1题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4)完成练练第3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第6题2、完成练习第7题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学生尝试操作。小组里交流。学生独立操作。先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说自己连现实的思考过程。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课后反思自省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3、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会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知识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教具学具长方体纸盒检 测 题1、完成“试一试”、“练一练”;2、完成练习14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准备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拿出自己制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3)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体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三、应用拓展1、做“练一练”2、做练习第1题3、做练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体重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地(20)题。4、做练习第5,1题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四、全课小结在交流中得出结论: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独立列式,小组派代表发言。学生独立尝试解答。交流反馈,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学生看图填空,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根据表中列述的数据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课后反思自省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难点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考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检 测 题1、完成“练一练”;2、完成第610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例5:5353.5233.52 153521 70(平方分米) 答: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70平方分米玻璃。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准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指名回答。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5:指名读题。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计算呢?2、出示练一练第1题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这张的商标纸的面积就是那几个面积的面积之和?明确就是求侧面积。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题2、完成练习第6题学生自己读题。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3、完成练习第8题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4、完成练习第9题四、全课总结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集体交流订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怎样想的。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课后反思自省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课型练习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进一步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感受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难点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知识考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有关物体某几个面的总面积教具学具小黑板、长方体火柴盒检 测 题完成练习第610题板书设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4025225352 20001750 3750(平方厘米) 4035228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木板3750平方厘米,纱网2800平方厘米。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揭示课题 1、问: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计算下面各图的表面积。 3、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的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学习新知: 出示例5: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 1、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2、问: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就是求这个长方体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可以怎样计算? 三、“练一练”:第1题 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四、巩固练习:1、练习四第6题学生读题后,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个问题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再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及时反馈。2、练习四第8题3、练习四第9题 学生读题后,老师可以先画出5级台阶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五、思考题六、作业: 练习四第7题、第8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全班交流,体会不同方法的各自特点和内在联系。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并进行比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尝试,再进行交流。课后反思自省课题体积和容积(1)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3、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重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知识考点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具学具杯子、枣检 测 题1、完成教材第20页的“试一试”、“练一练”; 2、完成“练习五”第1至4题。板书设计体积和容积(1)例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例7: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导入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立体图形,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这节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进行几个小实验,考考大家的眼力,愿意接受挑战吗?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桃占去了一定的空间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操作探究1、学习例6(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杯,倒满水。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2、学习例7(1)出示两盒书引导学生观察,那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2)试一试下面那个玻璃杯的容积大一些,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指名说说,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2、完成练一练第2题3、完成练习五第1、2题4、完成练习第3、4题你觉得这节课哪些地方值得大家注意?学生回答,验证。学生比较、推想。操作验证。同桌互相举例。学生比较后回答。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较方法,指名汇报。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同桌互相检查交流。课后反思自省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1)课型新授时间 2014年 9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教导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重点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考点体积单位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检 测 题1、完成教材第22页的“练一练”; 2、完成“练习五”的第5至8题。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引入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指名说说,全班交流。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1)出示如例8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你能说说什么是它们的体积吗?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知道他们哪个的体积大吗?想一想,我们学习平面图形时,是怎样比较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根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直观演示:1平方分米就等于1升。由此得出;1立方厘米等于1毫升。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2、完成练习第5题指名说说三个图形分别表示什么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完成练习第6、7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猜测。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学生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同桌互相或一说,集体交流。学生自己数一数,集体交流。课后反思自省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在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重点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难点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知识考点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检 测 题1、 完成教材“试一试”、“练一练”; 2、完成第1至3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V3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复习长方体的体积与容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回答老师的提问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新课实验:教师利用小正体拼成四种长方体,学生完成书中表格。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验证: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通过书中三个长方体进行验证。并让学生说一说:长表示什么?宽表示什么?高表示什么?长宽表示什么?长宽高表示什么?推导出公式:V=abh推导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总结公式:V=aaa=a3三、课堂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2、求某数的立方。口算:1的立方。2的立方。3、完成练习中的第一题。4、探索题。至少要几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5、补充一些练习。求体积后再求重量的练习。求容积。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生:体积与正方体的个数相等。生:体积可以用长乘宽乘高得到。学生回答生进行猜测。总结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乘棱长乘棱长。学生板书。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后反思自省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课型新授时间2014 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超先贤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考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检 测 题1、 完成教材 “练一练”第1、2题;2、完成第4至第8题。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引入新课1提出探究性问题(1)古代数学家与我们今天掌握的计算方法相同吗?(2)怎样将这个长方体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1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1)第(1)个问题是开放的,学生的回答会是多角度的 (2)弄清“底面”含义。课件将这个底面涂上颜色并标上底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面积长宽边长边长长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可以做底面,哪一个面利于问题的解决,就确定那个面为底面(3)推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提问:“你们掌握的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认识到两个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2推出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让学生说出这个正方体的底面,然后推出这个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3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三、应用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做书上“练一练”第1、2题。2、练习第4、5题(理解 “横截面”)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受到了那些启发?先独立思考上面4个问题,然后讨论(或同桌或小组)最后全班讨论、交流、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指出图中哪一个面是底面,说说这个底面积怎样求学生回答学生对照两个公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及之间的联系生归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型新授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新授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难点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知识考点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具学具挂图检 测 题教材的练一练练习1至4题板书设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高级单位的名数1000相邻的低级单位的名数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导入提问:“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画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2)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学生6人一组,回忆并再次经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1、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猜猜看,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你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2)展示推导过程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进行展示。(3)全班归纳总结。2推导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提问:“不用操作,你能想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2)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3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2)让学生说一说,到目前为止,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三、练习应用四、全课总结每个小组将推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总结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归纳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把体积单位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说说到目前为止,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完成31页的表格总结练习课后反思自省课题整理与练习(1)课型复习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重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难点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考点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检 测 题1、完成教科书练习;2、进行单位换算。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1) S=(ab+ah+bh)2-带面面积单位 V=abh-带体积单位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交流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巩固练习1、做复习题第1题。 引导学生思考:每堆木块的体积与它右边的容器的溶剂有什么关系?再来进行推算。2、做复习题第2题。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做复习的第3题。4、做复习的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读题后,先集体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6、做复习的第4题。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说说从里面量的数据和从外面量的数据分别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由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觉得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四、作业测量自己家中一件长方体(或正方体)型的物体,算一算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学生看图算出两堆木块的体积。全班交流独立作业时,再三提醒学生认真审题。读9题后,先集体进行分析,在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读10题后,说说从里面量的数据和从外面量的数据分别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总结练习。课后反思自省课题整理与练习(2)课型复习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重点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难点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考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练习卡检 测 题1、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2、完成复习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a()b()底面积(c)h()表面积(c)体积(cm cm3)长方体105507.53253758.1432.45185.8162正方体66366216216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复习总结教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回顾正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教师: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二、课堂练习1做第4题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全班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个空格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2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5题3、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6题先请一位同学读题,然后教师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实际求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呢?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4、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交流时指名说说每一问实际上是求什么。6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可以让几个学有余力的学生共同讨论一下。结合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四、作业给同桌出一份本单元的检测题。要求自己先作出答案。思考回答总结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做34页第4题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5题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6题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7题。总结方法总结本课,谈谈自己的收获。给同桌出一份本单元的检测题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第一单元检测课型检测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考点教具学具检 测 题板书设计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课后反思自省课题第一单元检测讲评课型讲评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一、通过讲评试卷,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本单元中的收获与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沉着应战的心里素质。重点修正试卷中的不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考点第一单元的内容。教具学具试卷检 测 题修正试卷。板书设计第一单元检测讲评长方体与正方体 :1、特征2、表面积3、体积与容积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总结本次检测中的总体情况。包括成功与不足,存在问题的知识点。一、听老师的讲述。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发给学生试卷。三、让学生自查,看看自己的失误所在,试着找出失误的原因,看看自己能不能独立纠正。四、引导逐题分析,总结正确的答案。五、课外拓展,出示练习题引导完成,巩固本单元的难点。六、总结以后检测的方法。 二、领取试卷。 三、自查,找食物的原因,并试着纠正。四、在老师的引领下一题一题的分析,得出答案。五、完成练习,巩固不足。六、在、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课后反思自省课题分数乘整数(1)课型新授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知识考点正确计算分数乘整数教具学具课件检 测 题完成教材“练一练”;完成练习第1至5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整数(1)例1:(1) 3(米)(2) 5(米)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复习:1、5个12是多少? 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2、+ + = + + =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 + =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在老师的引导列出版式。举手回答整数乘法的意义。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组织探究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 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 教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或3提问: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 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多媒体示)三、探索1、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3)教师接着写 = = =(米)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提问:3= 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2、解决例题的第(2)题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3、总结计算方法。四、练习1、做“练一练”第1-5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涂出颜色。举手回答各自列出的算式。学生尝试列乘法算式。学生尝试计算 3。学生试做得出:概括出书上的结语。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小组里交流。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课后反思自省课题一个数乘分数课型新授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知识考点正确计算一个数乘分数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检 测 题完成课本的练一练;完成练习611题。板书设计一个数乘分数 例2: (1) 105(朵) (2)104(朵) 答:黄花做了5朵,绿花做了4朵。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 1 5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独立计算并进行集体订正。 学生举手回答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教学例2出示例2的图,然后出示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 ”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白是10朵中的,然后出示问题(1) 红花有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中的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2)绿花有多少朵?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10朵的是多少也可以用10来计算。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计算10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在乘2求出2份是多少。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三、练习做练习八第6-11题。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的意义。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学生列式:102=5(朵)学生列式解答。在图中圈一圈,用以前的方法解决。学生独立计算并订正。(先约分)小组讨论: 10朵的,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后反思自省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课型新授时间 2014年 9 月 日主备人付洪梅参备人谯思成教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2、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学会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知识考点会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检 测 题1、完成教材第41页的“试一试”、“练一练”;2、完成练习八第12至17题。板书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例3:505(朵) 答:红花比黄花多5朵。教导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一、 导入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如: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绿花是黄花的();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绿花是红花的等。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思考第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导学过程与主干知识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备课要点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3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那种花朵数的?也就是多少朵的?追问:50朵的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2、教学“试一试”。出示:绿花比黄花少,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追问:绿花比黄花少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3、做“练一练”第1题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他们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4、做“练一练”第2题三、练习学生看图思考指名列式板书:50学生完成计算。 尝试解答,指名板演。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有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解答,说出思考过程,突出“小力比小军多的张数是小军邮票张数的,也就是28张的”。学生计算填空,组织观察每组题目及结果交流。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课后反思自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