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饮食观

上传人:爱** 文档编号:14645362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23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中的饮食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34页
《论语》中的饮食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34页
《论语》中的饮食观_第3页
第3页 / 共2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中的饮食观一、饮食养生观饮食作为人的基本需求, 孔子在论语 ?乡党多有谈论“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 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乡党第十篇 ?八)仅仅一句话中, 食字出现了 13 次,这些事与不食都体现 了孔子科学的养身观。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嫌弃精致的食物,不嫌弃切 得细的肉,孔子要求食物精致。 在朱熹的论语集注 中写到“食 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 ”食物加工精细有利于消化并吸收 营养, 现代人越来越 多的得了胃病, 也可能是未能细嚼慢咽导致 的吧!2. “食?而?,鱼馁而肉败, 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这里的七个“不食”说明孔子的卫生饮食观念, 霉烂发臭的的鱼 肉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 该吃的时候不吃, 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 没有一定调味的 酱醋不吃。在乡党第十篇 ?九中,孔子说道“祭肉不出三日,出 三日,不食之矣。”祭肉超过了三天不吃。病 从口入应是古人早 有之认知,孔子也倍加关注,主张饮食卫生。3.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 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能超过主食, 喝酒不至醉,不吃多。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 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然而,不管吃下 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不管多 么美味的食物,吃的时候应有节制,不能暴 饮暴食。这充分说明 了孔子的食少且精的养生观。4.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第十篇 ?十)吃饭的时候不 要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当今的餐桌上,好像是为了说话 而去吃饭的, 在饭桌上才好谈论问题。 殊不知这样不但不易于消 化还有可能打开会厌而将食物呛入气管当中。 因此,我们虽然不 能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做到不说话, 但也应尽量少说话为宜, 从而 达到肠胃与血液的正常运行,这也是 孔子重要的养生之道。二、饮食礼仪观在论语中,孔子讲“礼” 75 次,“克己复礼为仁”(颜 渊第十二篇 ?一)“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第二十篇 ?三), 在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中也记载了孔子像老子问礼的故事。 如此注重礼的孔子, 在饮食中怎么会忘记。 孔子是儒家饮食礼仪 的规范者和实践者,在饮食中 也恪守礼仪。1.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第十篇 ?十 一)虽然是平常饮食,也一定得先祭一祭,而且祭的时候还一定 要恭恭敬敬,好 像斋戒了的一样。如此可见,孔子无论菜肴丰盛与否,都食前必祭。孔子遵循饮食礼仪,十分谨慎,一丝不苟2.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第七篇 ?九) 孔子在死了亲属的人旁边吃饭, 不曾吃饱过。 葬礼上失去亲人的 痛苦,我们虽然不能切身感受,但我们也不能失去礼节。要是我 们在那种场合, 不去顾及别人的心情, 只顾自己的口腹之欲的话, 就是一个无礼的人。这种做法,对与我们今天依然是要遵从的。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 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 也。今女安,则为之!”(阳货第十七篇 ?二十一)这篇也是讲 同样的道理, 一个有道德的君子, 因为沉浸在父母之殁的哀痛 之 中吃东西也不觉得甜了,这也是特殊时期的饮食之礼。3.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 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乡党第十篇 ?十八)君赐 食物,必正席而尝之。 君赐生肉, 必煮熟而荐之先祖。 君赐活物, 必畜养不杀。侍奉君食,君祭时,自己先尝。这些礼仪,是对国 军的尊重,也是对祖先的尊重。看来琐细,实际上市在当时一种 必须的礼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第十二篇 ? 十一)孔子一生忠君,食礼体现了孔子的尊王思想,这种君臣有 位长幼有序的样子也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和谐。 三、饮食政治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第十八篇 ?六)我们都知道,孔子的仕途并不顺畅。孔子的热心救世,当时未能有成效, 他的政治 主张也几度不为所用。在论语 ?尧曰篇中记载了大 量关于孔子的政治 思想, 而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思想仅仅托子空 言。也许孔子的政治思想 中多有保守处, 也许是时代环境的原因, 但关于饮食政治观, 我们也不 能忽视。 “所重:民、食、丧、祭,” (尧曰第二十篇 ?一)帝王必须 重视人民、粮食、丧礼和祭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 我们都懂,那么,我们 如何通过食而取得民心呢?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 “必 不得已而去,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 不立。”(颜渊第十二篇 ?七)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百姓 对政府就有了信心。而粮食比军备更加重要,因此,孔子主张先 “去兵”,而足食更能保证民心。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第十二篇 ?十一)君不像君,臣不 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也吃不下去。这样 看来。孔子又更注重礼,主张以礼治国。孔子希望建造一个君不 失其君道,子不失其子道,尊卑有序的国家。 3. 子曰: “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第八篇 ?二十) 孔子赞 扬禹自己吃得坏却把祭祀办的极丰盛, 自己穿得很坏却把祭服做得极华美, 自己的饮食讲究固然重要, 可是与祭祀比起来 那就无 所谓了。孔子赞扬禹的德行,说明了孔子推崇以德治国。 结语:在论语 当中,食出现了四十一次,而食字在句子 的意思也有多种解释。 在“君 子食无求饱” (学而第一篇 ?十四) 中是吃的意思,在“足兵足食”(颜 渊第十二篇 ?七)中是粮食 的意思,当然在书中,还有包括有动词吃,使 动用法使吃的意思 等等。而关于吃的食物种类更是数不胜数,有肉、谷、 粟、稻、 粮、黍等等。中国饮食品种繁多, 美不胜收, 不同地域的中国 人, 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 而 作为思想家的孔子, 将饮食文化与儒家文化相结合, 深入养生, 礼仪与 政治,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学习儒家经典。本文只是 浅析了论语 中的饮食文化,书中还有一些其他有益养生或者 是关于礼仪的文化,如: 孔子食姜,饮酒,足食但不多食,还包 括体现个人志愿, 以及其基本功 用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 了解的。一个健康长寿的智者,他的思 想必会紧密养生,一个彬 彬有礼的君子,他的行为符合各种礼仪,一个井 然有序的社会, 他的环境必定和谐。中国的饮食文化悠久丰富, 中国菜肴精美绝伦, 已为国人共 知。而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貌的中国人, 在饮食文化上同样文明,礼貌。最近在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 国,讲中国的美食,热播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批论中国的饮 食安全问题,因此在追求食物资源一 ?口腹之需中,也不能忘记孔子的健康饮食方式。思想家的思想源于社会生活, 而孔子的这些饮食观最重要的 不是反应当时的美食,而是反应社会。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坏 乐崩,传统的社会秩序收到了猛烈地冲击并发生了改变。孔子对此发出了“瓠不瓠,瓠哉!瓠哉!”的感叹。他不愿再看到“君 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的社会现状,迫切要求恢复周礼。因此, 孔子的饮食观本质就是体现他思想中的伦理道德和政治主张,过对食礼使人们能够接受他的思想,从而接受孔子的儒家思想。通“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孔子与儒家思想成了国学热的中 心,孔子学院也在不断地增设当中,让我们本土思想广为流传, 我们应该为这为仁者表示敬意,要我们穷极一生去学习的。论语中包含的人生智慧是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