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荆项目部作业指导书第一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641484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84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荆项目部作业指导书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长荆项目部作业指导书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长荆项目部作业指导书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一、接触网测量作业指导书2二、接触网三板预制作业指导书6三、接触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0(一)石头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0(二)土质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3(三)塌方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7四、接触网基础浇筑作业指导书21五、接触网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28六、接触网桥打孔作业指导书34七、电力变配电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38八、电力灯塔基础浇筑作业指导书44九、电力电缆沟开挖及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50十、电力高压电缆头制作作业指导书53十一、电力基坑开挖及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61十二、电力组装放线作业指导书67十三、房建基础工程作业指导书75十四、房建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80十五、房建脚手架工程作业指导书89十六、房建屋面卷材防水工程作业指导书94十七、房建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102十八、通信光电缆线路建筑作业指导书109十九、通信光缆接续成端作业指导书120二十、通信客运广播系统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127二十一、通信无线列调铁塔基础作业指导书134二十二、通信标桩、水泥槽制作及安装作业指导书140二十三、通信光缆桥架安装作业指导书145二十四、信号室外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149二十五、信号机施工作业指导书160二十六、信号道岔转辙装置作业指导书165二十七、信号轨道电路施工作业指导书175一、接触网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既有区间支柱坑测量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提前了解沿线的道路情况。3技术要求31测量前先仔细阅读相关设计文件,审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备好相关资料(标准定位距岔心的距离、跨距选用表、支柱类型尺寸表等)以便遇到需调整时参考使用。为防止漏拉跨距,可用铅笔测完一个勾一个,因平面图为比例图,找起测点或复核桥里程时可用直尺直接在平面图上量取。32纵向测量直线区段可沿任意一轨丈量,曲线区段沿线路中心线丈量;区间双线并行区段以下行线的线路中心为准测量或上、下行线分别测量。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者车站两端最外侧1#、2#道岔定位柱开始,以正线钢轨为依据,采用钢卷尺丈量,测量过程中应以大型建筑物里程为坐标,随时校验测量结果,以防产生积累偏差,若产生偏差应合理分摊在跨距中,偏差较大需要增减支柱时,应按变更设计手续办理;杆位若受影响需调整跨距时,调整量为+1米、-2米,无法满足要求时也可按设计说明书中的跨距选用表数值进行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且正线相邻跨距之比小于1:1.5,站场咽喉区小于1:2.0;支柱坑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方便后续施工。33拉尺三个人,前、中、后各一人(每尺50米或40米,如每尺20米只要两人),看图纸一人;34要牢记“天上地下”口诀即支柱不得位于电力线下(离高压线应有5米以上距离)也不能处于涵洞上包括锚板拉线坑,各类锚柱要预留拉线坑位置;杆位应避开道口、站舍门口及影响站容的地方。35复线左右线并行区段同一跨的支柱应尽量对齐,但必须保证支柱装配完毕后上、下行间有效带电距离不小于2米,线间距4.8米时上下行定位方向应一正一反,左右线非绝缘锚段关节应错开2米以上,绝缘锚段关节应错开5米。36位于信号机显示范围内的支柱,应按设计规定增大限界,不得影响正常的信号显示,支柱距信号机不小于5m,信号机不得设在下锚支跨距内。为减小接触网对信号机的影响,应及时向信号专业索取定测后的信号机里程并作出相应调整。37测量时应以道岔定位柱、桥支柱、隧道立柱为控制点,各控制点之间应闭合,误差不得大于2米,一个区间、站场内各控制点之间必须闭合,凡不符的必须重新复测,并查明原因,否则严禁施工。测量时要随时与线路建筑物(比如:涵洞、桥)的相对位置核对。根据总长度不变的原则(比如一个跨距加了5米,应在其它跨距内减少5米),一个区间、站场在测量完成后严禁出现多(或少)5米或10米不知去向,应查明原因。确因道岔位置与设计图位置不符或其他设计错误等原因方可采取调整跨距、增设支柱等措施并按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完善手续。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先申请,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38电分相锚段关节内跨距系为保证机车受电弓双弓间距与中性区长度匹配需要而选定的定型跨距组合,测量及施工时严禁调整该组合跨距,且两端的转换柱距信号机应不小于300米,所处线路坡度不得大于6。39标记内容:支柱中心、支柱号、支柱或基础类型、侧面限界、横卧板类型、数量等。4工艺流程选择起测点纵向定位书写标记41操作方法411选择起测点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即车站正线1号、2号道岔或大型建筑物,如桥、隧道口、涵洞等处。412纵向定位由起测点开始,根据接触网平面图,沿钢轨丈量支柱跨距。第一遍先作临时标记,待整个区间或两个固定建筑物的区段测完后,与图纸核对,如有误差应在整个区段进行校核,并作正式标记。413书写标记在测定的支柱坑位处邻近钢轨轨腰除锈,用画笔蘸上油漆写出标记。5施工要求51测量时前后各设一个防护人员,两防护人员距测量人员应保持一定距离;52由直线区段向曲线区段转移时,转点应选择在直缓点处;53若支柱位置与信号机、桥涵、架空线路等发生干扰时,应尽量避开,或找有关部门协商解决;54如在有信号轨道绝缘的区段测量时,注意钢尺不要将绝缘处短路;55测量中,随时根据平面图与线路上的信号机、桥涵等固定建筑物、曲线标志、公里标等进行校核;56测量中应对每个坑位的土质及附近的建筑物、地下设施;每个跨距内的电力、通信及广播线路;平交、立交公路的位置,桥梁栏杆、避车台的设置,隧道洞门型式等做调查记录。6劳动组织序 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1组长人1技术人员担任,看图纸。2拉链人33书写标记人14防护员人3安全防护7材料要求序号名 称规 格单 位数量备注1调和漆红kg22彩色粉笔、画石笔彩色盒若干钢轨标记号用3记录表格本14棉纱kg0.28设备机具配置序 号名 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1钢卷尺50m把12钢卷尺5m把23钢卷尺10m把14钢丝刷把15油画笔小号把26计算器卡西欧个19质量控制及检验91明确各级岗位质量责任制,加强勘测过程控制。92加强对勘测项目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确保文件按期交付。 93外业测量要符合规程规范和大纲(计划单)的要求,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清晰,主勘人和有关人员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校对、签署。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凡涉及既有线的测量,应严格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规定设置防护人员,防护人员应由武汉铁路局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的职工担任。1012钢尺测量时严防短接轨道电路,尤其是在道岔、信号设备处。102环保要求1021做好沿线绿色环保工作,不乱丢垃圾和白色污染物。1022不得破坏沿线既有设施。二、接触网三板预制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三板一砣的预制加工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提前那排好场地。3技术要求3.1混凝土标号:C20级混凝土。3.2混凝土预制件外形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预留孔位大小及间距,并满足强度、重量要求。3.3混凝土预制件(三板一砣)应棱角分明,外观平整、光洁,不应有蜂窝、麻面、不得有边缘破损、掉角及出现裂纹、露筋等现象。3.4三板一砣的配合比详见配合比试验报告。4工艺流程框架布筋拌和制作脱膜养护堆放4. 1框架布筋三板框架按加工图布筋加工,达到足够强度,并放入钢制模具中。4. 2 拌和先将水泥与砂料进行三次拌和均匀,再加入卵石(或碎石)料拌和三次至均匀,最后加水拌和均匀。4. 3制作将拌和好的混凝土浇入模具内,堆填充实,并用电动振动器捣固,混凝土出现下列情况即表示振捣时间已够。4. 3.1不再显著沉落。4. 3.2不再发生气泡。4. 3.3表面平整并出现水泥浆,外观均匀。4. 4脱模成型后12小时后脱模,脱模时应注意两边用力相同,用力不得过大,不得倾斜模具,一次脱下。4. 5养护4.5.1混凝土浇灌完毕12小时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4.5.2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灌注3小时内应进行覆盖并浇水。4.5.3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小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养护期不小于14天。4.5.4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原则,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4. 6 横卧板、底板、锚板应立放堆码,堆码不得超过两层。5施工要求51构件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52混凝土保护层按图要求,必须保证。53所有骨架采用点焊及绑扎均可,全部交叉点均应施焊及绑扎。54三板成型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安装使用。55制作一块施工标志牌设置在明显处,标注:材料名称及出产地、配合比标号。6劳动组织工种现场负责人质检员技术指导员施工人员人员数(名)111107材料要求构件序号名 称长度(mm)材料单位数量单重(kg)备注型横卧板1钢筋8980Q235根60.065一 块II型横卧板用 料2钢筋6550Q235根80.1223钢筋6155Q235根160.0344水kg11.75水 泥kg17.76石 子kg69.97砂kg44.78C20混凝土m0.06底板1钢筋8815Q235根120.322一块底板用料2钢筋81215Q235根80.483水kg19.54水 泥kg29.55石 子kg116.56砂kg74.57C20混凝土m0.10锚板1钢筋101065Q235根60.66一块锚板用料2钢筋6515Q235根70.123水kg12.74水 泥kg19.25石 子kg75.76砂kg48.47C20混凝土m0.65坠砣1钢筋603mQ235根一块坠砣用料2水干净kg2.223水泥42.5kg3.354石子(mm)10-20kg8.455砂中粗kg13.26C20混凝土m0.0113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搅拌机台12振动棒台13磅秤台14电焊机台15钢筋拉直机台19质量控制及检验9.1三板一砣的预制所用材料必须按照配合比试验报告的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及配合比,采用过磅进行配料。9.2每批砂石料、水泥及钢材均应进行送样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入预制现场。9.3跟据天气情况,温度过高时应浇水养护,温度过低时应注意防冻。9.4关于冬季施工的几项注意规定:9.4.1当昼夜平均温度在5 以下和最低温度在3以下时,应采用冬季施工方法。9.4.2搅拌混凝土时,水、砂和石子应保持零度以上的温度,水、砂和石子及混凝土的最高允许温度符合规定,水泥不得加热,宜在使用前34天移入室内。9.4.3混凝土中可按有关规定掺添加剂,使混凝土早强、速凝或抗冻剂。9.4.4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全部用保温材料覆盖,内部温度应为正温度。9.5砼件模型板应符合以下规定:9.5.1模型板应按设计的外形尺寸制作,其厚度木质材料宜为3040mm,钢质材料为34mm。9.5.2模型板应能可靠地承受灌注混凝土的重量、侧面压力和一切施工荷重。9.5.3模型板拼缝严密不漏浆。9.5.4模型板不应有损坏,表面不应有泥污和干固的水泥浆。9.5.5灌注前木模充分湿润,钢模涂抹脱模剂,便于灌注和拆除。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在用电过程中,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做到安全用电,确保人身安全。10.1.2使用电动振捣器和搅拌机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使用前应对机械进行检查,对所用电线进行安全检查。10.1.3使用电焊机点焊时严格使用防护面具,以免强光刺伤眼睛。102环保要求10.2.1预制场地要求平整、干净。材料堆放应堆在混凝土平场内,不得夹杂垃圾废物。10.2.2每天施工完毕后,将场地清理干净,作业污水不得随意排放。三、接触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一)石头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石头地段接触网支柱基坑开挖。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在基坑开挖前了解沿线土质情况。3技术要求3.1开挖位置必须按测量位置准确开挖,不得随意更改。3.2基坑开挖时必须按下图所示要求进行工作面布置,保证安全文明施工。 3.3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管线能改移的就改移,不能该移的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挖坑、立杆时损伤地下管线。3.4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4工艺流程位置确认清理 工面安置挡板基坑开挖复查4.1操作要领:4.1.1确认坑的类型、准确位置、大小、需要挖的深度等。4.1.2清理工作面:将坑口处的地面清理干净。 4.1.3安设防道碴挡板:坑口的线路侧加设防止道碴滑落的挡板。 4.1.4在基坑开挖处两侧道床铺设彩条布,防止开挖底层道渣或弃土污染道床,以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在股道间或路肩上铺开彩条布,把开挖处清理出的道渣按清洁度分别放于不同的彩条布上,堆高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空压机凿石坑的时候要有专人负责空压机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空压机的工作状况,做到正确安全的使用空压机。4.1.5坑挖完后,对基坑类型、位置、大小、坑深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再准备立杆。5施工要求5.1须提前一天与工务、电务、铁通等部门取得联系,在开挖前由铁通、电务配合人员指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时应注意,以免挖伤地下管线。5.2开挖位置必须按测量位置准确开挖,不得随意更改。5.3基坑开挖时必须按图一所示要求进行工作面布置,保证安全文明施工。5.4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管线能改移的就改移,不能该移的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挖坑、立杆时损伤地下管线。5.5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6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1负责人人12技术主管人13专兼职安全员人14带工人员人25劳务人员人30406防护人员人37材料要求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彩条布10数量根据现场情况调整2编织袋450700个100装道渣、弃土3木板=30mm挡道渣4铁线kg35方木5050mm挡道渣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镐把把12铁锹把13吊篮个1装土4综绳1012mm米510提土5发电机台1开挖水坑用6空压机台1开挖石坑7丁字尺3米把1检测坑8抽水机台1开挖水坑用9防护用具套1防护人员用10钢卷尺5米把2检测坑11水平尺把1检测坑12线坠套1检测坑9质量控制及检验91开挖前带工人员现场复核坑位、大小、坑深等技术要求。92基坑检验必须进行测量检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基坑开挖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电缆等设施的走向并在1.5米范围内轻挖、轻刨,防止挖伤、损坏光电缆管线。10.1.2在基坑开挖时,人员、工具严禁侵入铁路限界、并设置现场施工防护员,提高施工安全防范意识。10.1.3在开挖基坑时,严禁在铁路上行走、逗留。10.1.4在施工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本线一侧的路肩上行走和避车,严禁在道心和枕木上行走。必需横过铁路时,应严格遵守“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 的制度。10.1.5挖坑作业,每个基坑不得少于2人,坑内作业时坑上应有人防护。当列车通过时,坑内不得有人,坑内人员应到安全地带避车;遇有大雨、暴雨、连阴雨时,不得开挖基坑。10.1.6开挖后未立支柱前,应在基坑边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止行人坠落的安全措施。在挖坑地段应设专人巡回检查。遇有大雨、暴雨天气时,对已开挖的基坑应根据具体情况或铁路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回填。10.2环保要求10.2.1开挖前布置好彩条布,开挖全过程不得污染道床。10.2.2开挖完成后必须将现场清扫干净。(二)土质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土质地段接触网支柱基坑开挖。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在基坑开挖前了解沿线土质情况。3技术要求3.1开挖位置必须按测量位置准确开挖,不得随意更改。3.2基坑开挖时必须按图一所示要求进行工作面布置,保证安全文明施工。3.3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管线能改移的就改移,不能该移的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挖坑、立杆时损伤地下管线。3.4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4工艺流程坑位确认清理工作面安设挡板开 挖挖检 验挖4.1 确认坑的类型、准确位置、大小、坑深等参数。4.2将坑口处的地面清理干净。 将原混凝土挡碴枕木向线路侧移动,保证距坑口100mm,且挡碴枕木必须完全落地,下面不得有道碴;清理出的道碴必须全部装入编织袋,并按要求堆放。如图一所示:4.3如果坑口处混凝土挡碴枕木,就需要加设防止道碴滑落入坑的挡板。4.4把开挖的弃土装袋并堆码于彩条布上,堆放不得侵限;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按层次进行开挖,坑深时可采用吊篮运土。4.5坑挖完后,对基坑类型、位置、大小、坑深等进行测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准备立杆。图一弃土弃土55施工要求5.1须提前一天与工务、电务、铁通等部门取得联系,在开挖前由铁通、电务配合人员指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时应注意,以免挖伤地下管线。5.2开挖位置必须按测量位置准确开挖,不得随意更改。5.3基坑开挖时必须按图一所示要求进行工作面布置,保证安全文明施工。5.4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管线能改移的就改移,不能该移的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挖坑、立杆时损伤地下管线。5.5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6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1负责人人12技术主管人13专兼职安全员人14带工人员人25劳务人员人30406防护人员人37材料要求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彩条布10数量根据现场情况调整2编织袋450700个100装道渣、弃土3木板=30mm挡道渣4铁线kg35方木5050mm挡道渣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镐把把12铁锹把13吊篮个1装土4综绳1012mm米510提土5发电机台1开挖水坑用6丁字尺3米把1检测坑7抽水机台1开挖水坑用8防护用具套1防护人员用9钢卷尺5米把2检测坑10水平尺把1检测坑11线坠套1检测坑9质量控制及检验91开挖前带工人员现场复核坑位、大小、坑深等技术要求。92基坑检验必须进行测量检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基坑开挖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电缆等设施的走向并在1.5米范围内轻挖、轻刨,防止挖伤、损坏光电缆管线。10.1.2在基坑开挖时,人员、工具严禁侵入铁路限界、并设置现场施工防护员,提高施工安全防范意识。10.1.3在开挖基坑时,严禁在铁路上行走、逗留。10.1.4在施工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本线一侧的路肩上行走和避车,严禁在道心和枕木上行走。必需横过铁路时,应严格遵守“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 的制度。10.1.5挖坑作业,每个基坑不得少于2人,坑内作业时坑上应有人防护。当列车通过时,坑内不得有人,坑内人员应到安全地带避车;遇有大雨、暴雨、连阴雨时,不得开挖基坑。10.1.6开挖后未立支柱前,应在基坑边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止行人坠落的安全措施。在挖坑地段应设专人巡回检查。遇有大雨、暴雨天气时,对已开挖的基坑应根据具体情况或铁路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回填。10.2环保要求10.2.1开挖前布置好彩条布,开挖全过程不得污染道床。10.2.2开挖完成后必须将现场清扫干净。(三)塌方坑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塌方地段接触网支柱基坑开挖。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在基坑开挖前了解沿线土质情况。3技术要求3.1开挖位置必须按测量位置准确开挖,不得随意更改。3.2基坑开挖时必须按图一所示要求进行工作面布置,保证安全文明施工。3.3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管线能改移的就改移,不能该移的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挖坑、立杆时损伤地下管线。3.4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坑位确认清理工作面安设挡板开挖挖检 验挖防护板安装挖4工艺流程4.1确认坑的类型、准确位置、大小、坑深等参数。4.2将坑口处的地面清理干净。 将原混凝土挡碴枕木向线路侧移动,保证距坑口100mm,且挡碴枕木必须完全落地,下面不得有道碴;清理出的道碴必须全部装入编织袋,并按要求堆放。如图一所示:4.3如果坑口处混凝土挡碴枕木,就需要加设防止道碴滑落入坑的挡板。4.4把开挖的弃土装袋并堆码于彩条布上,堆放不得侵限;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按层次进行开挖,坑深时可采用吊篮运土。图一4.5防护板制作如图所示。【长边搭接制作图】 【短边搭接制作图】4.6防护板由坑口向坑底依次安装,基坑每下挖200 mm,就将上一层防护板打下去,并在其上加装一层,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检验:坑挖完后,对基坑类型、位置、大小、坑深等进行测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准备立杆。5施工要求5技术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5.1须提前一天与工务、电务、铁通等部门取得联系,在开挖前由铁通、电务配合人员指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开挖时应注意,以免挖伤地下管线。5.2开挖位置必须按测量位置准确开挖,不得随意更改。5.3基坑开挖时必须按图一所示要求进行工作面布置,保证安全文明施工。5.4开挖过程中如果发现地下管线能改移的就改移,不能该移的应立即上报项目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挖坑、立杆时损伤地下管线。5.5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6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1负责人人12技术主管人13专兼职安全员人14带工人员人25劳务人员人30406防护人员人37材料要求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彩条布10数量根据现场情况调整2编织袋450700个100装道渣、弃土3木板=30mm块40挡道渣4铁线kg35方木5050mm挡道渣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镐把把12铁锹把13吊篮个1装土4综绳1012mm米510提土5发电机台1开挖水坑用6丁字尺3米把1检测坑7抽水机台1开挖水坑用8防护用具套1防护人员用9钢卷尺5米把2检测坑10水平尺把1检测坑11线坠套1检测坑9质量控制及检验91开挖前带工人员现场复核坑位、大小、坑深等技术要求。92基坑检验必须进行测量检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基坑开挖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电缆等设施的走向并在1.5米范围内轻挖、轻刨,防止挖伤、损坏光电缆管线。10.1.2在基坑开挖时,人员、工具严禁侵入铁路限界、并设置现场施工防护员,提高施工安全防范意识。10.1.3 在开挖基坑时,严禁在铁路上行走、逗留。10.1.4在施工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本线一侧的路肩上行走和避车,严禁在道心和枕木上行走。必需横过铁路时,应严格遵守“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 的制度。10.1.5挖坑作业,每个基坑不得少于2人,坑内作业时坑上应有人防护。当列车通过时,坑内不得有人,坑内人员应到安全地带避车;遇有大雨、暴雨、连阴雨时,不得开挖基坑。10.1.6开挖后未立支柱前,应在基坑边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止行人坠落的安全措施。在挖坑地段应设专人巡回检查。遇有大雨、暴雨天气时,对已开挖的基坑应根据具体情况或铁路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回填。10.2环保要求10.2.1开挖前布置好彩条布,开挖全过程不得污染道床。10.2.2开挖完成后必须将现场清扫干净。四、接触网基础浇筑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接触网支柱基础、下锚拉线基础。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为倒运基础浇制材料做好准备。3技术要求31 由当地质检部门测试出合格有效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配料须按试验比例用磅秤或其它手段进行计量,不应随意估算。32 浇制C15级基础,允许填入片石,但应遵守下列原则;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锻烧过的片石,不得使用卵石;片石的尺寸,最大直径不得超过600mm;片石填充前,应用水冲冼干净;片石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并不得与螺栓钢筋接触;片石间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片石间距不应小于150mm,在最上层片石的表面上,必须有不小于200mm 的混凝土覆盖层。浇制C20级基础则不允许填入片石。33混凝土浇注完毕12小时后,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浇注后3小时内应进行覆盖并浇水。4工艺流程安置基础螺栓框架安装模型板施工准备安装基础螺栓清理基坑浇制基础制作试块抹 面养 护搭置搅拌台准备浇制拆 模培土砌石抹 帽填写隐蔽工程记录41安装模型板将安装模型板的地面清理干净、平整;安装模型板;复核限界、标高、型号等是否符合下部施工表。42清理基坑坑底、坑壁清理干净和平整。43安置基础螺栓框架根据基础型号选择基础框架类型;将基础框架固定到模型板上口;按设计要求选择基础螺栓型号、数量等;将基础螺栓由框架孔中穿入。44搭置搅拌台用钢板、木板、方木等搭置混凝土搅拌作业台。45浇制基础坑底铺一层石碴,在其上注入一层混凝土砂浆,使砂浆渗入到石碴空隙中。将一袋水泥和砂子按配合比试验比例,在作业台的钢板上进行拌合,六个人“站板”,每两个人一组,用方锹相互进行拌合,拌合三遍,至砂子、水泥拌合均匀为止。按水灰比加入水,并按前述“3”的方法继续拌合三遍。按试验配合比的规定加入石碴,拌合三遍,至水、水泥、砂、石碴混合均匀为止。将拌合完的混凝土推送基坑中。每推入基坑中23 板(200mm厚)混凝土用振捣器进行捣实。按前述的工艺继续进行,至基础完成为止。本线钢柱基础采用C15级混凝土,大容量混凝土支柱基础采用C20级混凝土。46现场抽样制作试块。试块上注明车站和灌注日期、基础号;养护应与基础在同等工况下养护。每个单位工程混凝土做一组试块,做试验块监理需到场旁站取样。47抹基础面根据支柱受力后的倾斜标准,基础顶面抹制一定的斜面。48抹面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毕12小时后,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浇注后3小时内应进行覆盖并浇水。49拆除模型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00kpa时,可进行拆模。410培土、砌石基础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培土、砌石。411 水沟、电缆等位于基础中间时的处理措施4.11.1先将预制的模型板预埋基础中。4.11.2孔四壁加钢筋网。4.11.3电缆位于基础中间时,应将电缆放入木槽或水泥槽内,槽内应填入细沙。412填写隐蔽工程记录5施工要求51由当地质检部门测试出合格有效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配料须按试验比例用磅秤或其它手段进行计量,不应随意估算。52 沙子应选用坚硬耐久,粒径在5mm 以下的天然沙;石子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卵石或两者的混合物;水宜采用饮用水。53 浇制C15级基础,允许填入片石,但应遵守下列原则;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锻烧过的片石,不得使用卵石;片石的尺寸,最大直径不得超过600mm;片石填充前,应用水冲冼干净;片石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并不得与螺栓钢筋接触;片石间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片石间距不应小于150mm,在最上层片石的表面上,必须有不小于200mm 的混凝土覆盖层。浇制C20级基础则不允许填入片石。54 每灌注50m3 混凝土(或每个小站)应做一组试块(每组三块),试块在灌注地点制作,并与基础同条件养护。55 基础田野侧土层厚度小于设计埋深,进行边坡培土,培土厚度不小于1m,并分层夯实,其坡度与路基相同;高于路基上的基础和孤立的基础按设计进行培土砌石。56基础抹帽应在钢柱安装、整正、加上全部负荷后进行。57有地线的钢柱在抹帽前应将地线安装好。58确定基础限界:根据轨面处钢柱内缘倾斜值及主角钢至基础边缘的距离确定模型位置。基础线路侧距线路中心距离L=设计限界(基础垂直线路长度-钢柱底部垂直线路长度)2。59钢柱基础露出地面高度:站台处高出站台面100mm,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面高出路肩面200mm,施工允许误差30mm。510地脚螺栓按基础受力情况,采用不对称布置,受拉侧采用长螺栓,两侧均悬挂软横跨时基础采用对称等长螺栓设置,浇制时螺栓布置按照施工表给定的型号及位置安装,螺栓外露为140mm,允许误差10mm。地脚螺栓应保持顺直,弯钩指向基础中心。511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验标表5.2.7的规定。512同一组硬横跨的基础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20mm。硬横跨基础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mm且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513基础坑内有电缆时应尽量排移至基础坑外,不能排移时应征得设备管理单位同意,对电缆加设保护套,保护套应每边超出基础200mm,一般采用木槽加沙或110高强度PVC管加沙,以使电缆在基础内能自由抽动,不得将基础和电缆浇灌为一整体,木槽或PVC管距基础螺栓和基础顶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514凝土浇制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基础边角及螺栓处应进行人工捣固,并随时检查基础螺栓的位置是否变动,基础浇灌过程中,必须校正复核螺栓之间各部距离、螺栓对角线,允许施工偏差2mm。515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掺入外加剂,冬季施工时严格按照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施工。516养护日期: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天,对掺入有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517接地极的基础在基础浇筑时应将接地极一并埋入(不得浇制于基础内,应保证接地电阻),避免二次开挖。518 基坑铺设100mm 石碴层,或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基坑应相应深挖100mm)。6劳动组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职责1现场负责人人1带工人员2作业人员人68基础浇制3防护人员人2现场防护1人,驻站防护1人4供料人员人10供应水泥、砂、石、水7材料要求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水泥425kg若干按配合比定2石子35cm方若干按配合比定3砂子中粗河沙方若干按配合比定4彩条布若干数量根据现场情况定5编织袋个1006地脚螺栓根若干型号与数量根据基础类型定7木板30mm m若干制作模型板、作业台8片石4060cm m若干C15级混凝土基础用9钉子80mmkg23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发电机台12振动泵台13磅称台14模具套15铁锹长把把若干作业人员每人一把6萝筐个107大水桶个18抽水机台19钢板3*1500*2000mm块2拌合混凝土9质量控制及检验91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规范组织施工,严格工程质量检查,凡前道工序不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严禁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92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施工中认真执行“三检”制度(即工前、工中、工后检查),严格把好“五关”(即技术资料图纸复核、测量复核、技术交底、工程试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93浇制过程中应严格按水灰比和配合比施工,各种配料的搅拌应均匀,当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坚持“三三制”,即水泥与砂混合搅拌三次,加水搅拌三次成砂浆,再加石子搅拌三次形成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应根据现场使用的箩筐及水桶,用磅秤量重,将试验确定的水灰比及沙石料配合比转换成每盘(两包水泥)混凝土需几筐砂、几筐石子、几桶水。现场应设置醒目的配合比及水灰比揭示牌。94灌注混凝土时要连续一次浇注成型,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95凡有基础施工的车站或区间,每个车站或区间第一次灌注时需制作试块一组,以后每灌注50m3混凝土做一组试块,混凝土量大于500m3的单位工程,按每灌注100m3做一组试块,每个车站或区间不得少于一组试块。在同等条件养护下,基础的试块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96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时进行。拆模后,应保证基础表面的平整,光滑,不出现蜂窝、麻面、棱角损坏等现象。拆模后,应对基础螺栓进行清洗,并用黄油涂抹后用塑料布或麻袋包扎。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严格执行既有线施工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武汉铁路局的规定及要求,不得在两线间进行交叉作业,若因实际需要交叉作业的情况,要报项目部安质部备案,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1012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1013基础施工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横跨线路时认真执行“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原则,任何人员不得在线路上坐、卧、休息等。1014基础施工需倒运材料时,未经防护人员同意不得搬运沙石料横穿铁路,在防护员同意的情况下仍须严格按规定执行,且不得搬运庞大、重,单人无法搬运的物品。1015基础浇制时使用震捣器严格执行临时用电规定。1016基础用的材料在搬运堆放时不得侵入限界。基础螺栓、钢板等在搬运过程中不得短接轨道电路。1017基础搅拌平台及搅拌过程中人员、工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2440mm)。1018基坑开挖后应立即进行灌注,若不能及时浇灌的要派人24小时不间断监护,确保列车和行人安全。1019每个基坑开挖施工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列车通过时,坑内不得有人。101.10距坑边1m不得堆放料具,向坑内递送料具时,应用绳索传递。10111使用电振捣器前,其外壳必须接地良好,振捣器的电线要随时调顺,不得扭结,压折或挂绕在身体和导电物上,移动时,不得硬拉电线,发现绝缘不良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使用电动振捣器和搅拌机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使用前应对机械进行检查,对所用电线进行安全检查。10112混凝土灌注时,坑内不得有人,待混凝土倒入后,方可下人捣固。10113发电机的使用由专职人员负责,严禁私拉乱接,以防触电伤人事故的发生。10114在开挖基础时应做好相应的列车防护工作,根据防护条例在施工区段设置好防护,防护人员必须配齐相应防护用品,并经过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102环保要求1021基础浇制时做好对道床的防护,严禁污染道床。施工完成及时清理现场。1022剩余用料不得污染水源和用地,集中回收处理。五、接触网立杆整正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接触网支柱组立和整正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了解好铁路沿线的交通情况。3技术要求31支柱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弯曲度不大于2;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12根的,可修补使用,露筋34根的,可修补降级使用,超过4根的,不得使用。32支柱翼缘不得有横向、斜向、纵向裂缝,但收缩性水纹不在此限33固定整正器的两钢轨卡子距支柱的水平距离一般为2.5-3m。34每回填200mm,用捣固锤进行捣固夯实;支柱的地面培土应高于地面300mm为宜,并回填成一个大于支柱边缘0.5m的长方形。35待立支柱应提前吊装到平板车上,并按杆型排好顺序。36详细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4工艺流程安放底板整正立杆安装上部横卧板回填安装下部横卧板拆除整正器填写隐蔽工程记录41安放底板将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用棕绳将底板系好,缓慢放入坑底。 42立杆立杆车就位,司机操作吊车将杆吊起后对准坑位,支柱对准坑位后,徐徐下落,落至坑口时扶杆人员将支柱方向扭正,让杆缓缓落入坑底。待支柱倚住坑壁稳定后,进行摘钩,取下钢丝套子、吊臂复原、安装列车撤离。43整正431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安装高度一般为轨面上方400mm左右),整正器一端四角固定于支柱四周适当位置上(确保不侵入限界),另一端连接到支柱框架上,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432调整支柱面与线路平行时,则将圆木矫正器插入腹孔,人工转推圆木进行调整,确保支柱面与线路平行,用丁字尺进行测量检查。433在调整过程中,应同时利用丁字尺、水平尺、倾斜率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定,边观察、边矫正,直至参数达标。 (支柱整正图)44安装下部横卧板支柱侧面限界、倾斜度达到标准后,停止整正,将整正器手柄卸下,用棕绳系好横卧板并送至坑底,施工人员下坑调整横卧板至与支柱密贴并安装型螺栓。45回填:每回填200mm夯实一次,使其密实牢固。46安装上部横卧板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路基面不小于300mm,根据横卧板的尺寸计算出最下面一块距支柱底部的距离,然后从下往上进行安装。横卧板安装时应与支柱密贴,螺栓紧固力矩要符合设计要求。47加固完成后,卸下整正器。48填写隐蔽工程记录。5施工要求51立杆前,须对有关车辆、吊车进行检查,严禁带病出车。52立杆前应对待立支柱的基坑限界、坑深进行全面复查,不合格的立即修复、清理至合格后方可安装。53操作整正器时,手用力要均匀,不得猛拉,猛推,以免断裂损伤支柱。54遇有炉渣、碎石、块石或砂质土壤,必须掺有粘土拌合回填;冬季施工时,应将冻土块打碎,不得掺杂冰雪块等,考虑回填土雨后会下沉,支柱地面以上部分应适当培高一些。6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1负责人人12技术主管人13专兼职安全员人14轨道车司助人员人25吊车人员人16司索人员人17立杆整正人员人58防护人员人27材料要求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支柱混凝土根根据施工所需2底板块数量及规格依照设计和土质情况定3横卧板型块根据图纸定 4棕绳1214米105铁线4.0kg若干6木棍20以上长2.5-3m根27垫木300250200mm块28橡胶垫10010020mm块88设备机具配置序号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安装列车列1两轨道车、平板车3个、吊车1台2支柱整正器套2含整杆器框架3倾斜测量仪1m型套2木制或钢管制,含线坠4丁字尺3.5-4.2把2铝盒金平板尺5水平尺6001000mm把26钢圈尺5m把47皮尺10m把38钢钎1.5m把29捣固锤把4铁制10铁锹长把把611铁锹短把把312十子镐短把把213防护旗红、黄面各214喇叭个215对讲机台416安全帽顶若干人均1顶17手套双若干18电工工具套若干人均1套,含300扳手19扭面棍根21504m20垫木块4350250200mm9质量控制及检验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